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義 文珠法師講述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義 文珠法師講述

四、主講的菩薩

[日期:2010-09-07]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文珠法師講述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四、主講的菩薩

(一)主講的菩薩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現在,講解經文,不過本經的經文,不像其他經典一樣,先有「如是我聞」等六種成就的序分,敘述本經的緣起,後面也沒有流通分的總結。一開始就是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觀自在菩薩,究竟是誰?是主講此經的菩薩?抑或是修學般若法門的聖者?又觀自在菩薩,是現於極樂世界,輔助阿彌陀佛接引眾生的觀世音菩薩呢?抑或是另有其人?

有人說:觀自在菩薩,是指修學般若法門的聖者。凡是修習般若法門,由觀照般若之功,深入法性,能夠照見五蘊皆空之時,而心得自在的修行人,都可以被稱為觀自在菩薩。筆者認為在理論上,是可以這樣說的,但在這裡,觀自在菩薩,應該是指主講此經的觀世音菩薩。

因為,本經在藏經中,現在還可以見到的,共有七種譯本,其中五種,都有序分,正宗分,與流通分。而於序分與流通分中,都說明此經是觀自在菩薩說的,而觀自在菩薩,亦即是觀世音菩薩。舊譯名觀世音,新譯名觀自在,實則同是一人。

鳩摩羅什法師的譯本,不是一開始就說:「觀世音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嗎?

至於智慧輪三藏法師的譯本,則說觀世音自在。并於序分中,敘述六種成就之後,很明顯的說:「爾時世尊,入三摩地,名廣大甚深照見,時眾中有一菩薩摩訶薩,名觀世音自在,行深般若波羅蜜多行時,照見五蘊自性皆空。即時具壽舍利子,承佛威神,合掌恭敬,白觀世音自在菩薩摩訶薩言:「聖者,若有欲學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行,云何修行?…。」因此,觀世音菩薩,為舍利子而說此經。最後,流通分的經文是:「如是舍利子,諸菩薩摩訶薩於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行,應如是學。爾時世尊,從三摩地安祥而起,讚觀世音自在菩薩摩訶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說,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行,應如是行,如是行時,一切如來,悉皆隨喜。…」

至於法月三藏法師的譯本,在序分中詳述本經的緣起是:「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大城靈鷲山中,與大比丘眾滿百千人,菩薩摩訶薩七萬七千人俱。其名曰:觀世音菩薩,文殊師利菩薩,彌勒菩薩等以為上首,皆得三昧總持,住不思議解脫。爾時觀自在菩薩摩訶薩,在彼敷座。於其眾中,即從座起,詣世尊所,而合掌曲躬恭敬,瞻仰尊顏而白佛言:「世尊,我欲於此會中,說諸菩薩普遍智藏般若波羅蜜多心,唯願世尊!聽我所說,為諸菩薩宣秘法要。爾時世尊,以妙梵音,告觀自在菩薩摩訶薩言:善哉,善哉,具大悲者,聽汝所說,與諸眾生,作大光明。

於是觀自在菩薩摩訶薩蒙佛聽許,佛所護念,入於慧光三昧正受,入此定己,以三昧力,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自性皆空。彼了知五蘊自性皆空,從彼三昧安祥而起,即告慧命舍利弗言:善男子,菩薩有般若波羅蜜多心,名普遍智藏,汝今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作是語已,慧命舍利弗白觀自在菩薩摩訶薩言:唯大淨者,願為說之,今正是時。於斯告舍利弗,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學:色性是空,空性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不是很明顯的說,此經是觀自在菩薩說的嗎?

般若共利言的譯本,亦於序分中,敘述六種成就之後說:「時佛世尊,即入三昧,名廣大甚深。爾時眾中有菩薩摩訶薩,名觀自在,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離諸苦厄。即是舍利弗承佛威力,合掌恭敬,白觀自在菩薩摩訶薩言:善男子,若有欲學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行者,云何修行?如是問已,爾時觀自在菩薩摩訶薩,告具壽舍利弗言:舍利子,善男子、善女人,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時,應觀五蘊性空,……。如是舍利弗,諸菩薩摩訶薩於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行,應如是行。說是語已,即是世尊,從廣大甚深三摩地起,讚觀自在菩薩摩訶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說: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行,應如是行,如是行時,一切如來,皆悉隨喜。…」

還有,法成三藏法師的譯本,在序分中則說;「爾時世尊等,入甚深明了三摩地法之異門,復於爾時,觀自在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觀察照見五蘊體性,悉皆是空。時具壽舍利子承佛威力,白聖者觀自在菩薩摩訶薩曰:若善男子,欲修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者,復當云何修學?」於是觀音菩薩為其說此心經。最後佛亦從定起,讚歎善哉,并印證說:「如是如是,如汝所說,彼當如是修學般若波羅蜜多,一切如來,亦當隨喜…。」

施護三藏法師的譯本,雖然經題是「佛說佛毋般若波羅蜜多經」,但於序分中卻說:「爾時世尊,即入甚深光明宣說正法三摩地,時觀自在菩薩摩訶薩,在佛會中。而此菩薩摩訶薩,己能修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觀見五蘊自性皆空。爾時尊者舍利子,承佛威神,前白觀自在菩薩摩訶薩言: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法門,樂欲修學者,當云何學?時觀自在菩薩摩訶薩,告尊者舍利子言:汝今諦聽,為汝宣說。若善男子,善女人,樂欲修學此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法門者,當觀五蘊自性皆空。何名五蘊自性空耶?所謂:即色是空,即空是色,色無異於空,空無異於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諸菩薩摩訶薩,若能誦是般若波羅蜜多明句,是即修學般若波羅蜜多。爾時世尊,從三摩地安祥而起,讚觀自在菩薩摩訶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汝所說,如是如是,般若波羅蜜多,當如是學,是即真實最上究竟,一切如來亦皆隨喜。…」

以上五種譯本的序分,除了法月法師的譯本,說觀世音菩薩在說此經前,特別請佛允許之後而說之外,其餘四種譯本,都是說觀世音菩薩,因舍利子的請示而說此經的。又於流通分中說:釋尊出定後,曾經讚許及加以印證。那麼,玄奘法師與羅什法師的譯本,可能是為了便於誦念,略去前後的序分與流通分。但有人卻說:本經是從「大般若經學觀品摘錄出來單行流通的」。又說:「至於法月等譯本,完備的具有三分,這是後人根據一般經典的形式加上的,并不是心經本來的形態。」

亦有人說:大般若經觀照品有段文字與本經相似。又說:本經最後的咒語,也與大般若經功德品所說:「是大神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是一切咒王,…能降伏一切,不為一切之所降伏。」一樣。又陀羅尼集經第三卷,般若大心陀羅尼第十六,有「多姪多,揭帝揭帝,波羅揭帝,波羅僧揭諦,菩提莎訶」這幾句咒語。因此懷疑此經,是密教想把此經當為自己的經典,所以將般若密教化,附加密咒真言,同時奉請觀自在菩薩為其說法主。

還有人說:「考觀世音,是從耳根圓通,入三摩地,非修般若之人也。此經乃佛說,非觀世音說也。」關於以上三種猜想的說法,筆者都不敢贊同,理由有以下幾點:

一、五蘊諸法,緣起性空,既然是不可磨滅的真理,而般若波羅蜜多,具有大神咒,大明咒…等威力,也是鐵一般的事實;那麼,不管是誰說,都應該是一樣。等如佛在一切大乘經典中,說及佛道功德,與菩薩修學位次、修學法門時,內容都相似一樣。即使是歷代弘宗演教的大德,無論其辯才多好,其說法的方式又是何等的巧妙;但當其說及十力、四無所畏等佛道功德,與菩薩修學所經歷的位次,所修學的六度、四攝等法門時,其內容一定要與其他法師所說的類似。否則,他所說的不是佛經,而是說他自己的經了。然則,佛在般若會上,與諸大弟子廣談般若空義,觀音菩薩在此經所說的,也是般若真空妙理,其名詞語句,當然亦應該有相類似的共同點,怎可以因為大般若經有段文字與本經相似,就說本經是從大般若經摘錄出來的呢!

二、此經果然真的是從「大般若經學觀品摘錄出來單行流通的」,那究竟是誰摘錄出來的呢?若果說:是羅什與玄奘兩位譯者本人,從大經摘錄出來的,但他們是不同時代的人物,一個是舊譯時代的泰斗,一個是新譯時代的權威,彼此相距二百多年。舊譯時代,六百卷大般若經,還未譯傳中國;那麼,鳩摩羅什法師,是從梵本那裏特別摘錄出來單行流通的嗎?

根據歷史記載,玄奘法師譯完六百卷大般若經時,已經到了生命的最後,不久就圓寂了。然則,此心經是他在未完成大般經之前,就摘錄出來單行流通?抑或是在完成大般若經之後,圓寂之前,趕緊在大般若經中摘錄出來?據史料記載:玄奘法師在去印度的途中,觀世音菩薩已經教他誦念此心經了,還需要等待十多年後,從印度回來,譯出大般若經時,再摘錄出來單行流通?

三、至於說:其餘五種譯本的序分與流通分,「是後人根據一般經典的形式加上的」,這個「後人」,究竟是誰?是指五種不同譯本的譯者?但他們是不同時代,不同國籍的人,怎會不約而同的都在此經,加上除了文字有少許出入外,內容都是相同的序分與流通分?還有,一個譯者應有的道德觀念,就是要忠於原本。他們也是當時傑出的高僧,負有盛譽的翻譯家,怎可能故意在此經加上序分與流通分,強將佛說的經典,變成觀世音菩薩所說?還加上佛讚「善哉」,印證「如是如是」等文字,豈不是犯了大妄語,為的是甚麼?究竟目的何在?

四、如果說「後人」,是五位譯者以外的人,那麼又是誰呢?同是一人,或是五個不同的人?若然同是一個人幹的,究竟是誰這麼大膽,敢修改佛經?又這麼能幹,可以在五種不同時代的譯本中,隨便加上自己的意見?有可能嗎?或者說:是五個不同的人幹的,真的這麼巧,秦、唐、宋每一個朝代,都出現改經的人?而且修改的都只是這部經,內容又大同小異,不可能吧?

五、或說:是梵本被後人修改,加上序分與流通分的。但在羅什法師所譯的心經,已經有「故知般若波羅密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及咒語了,是否有人在姚秦時代,就要將般若密化,加上密教真言,又在數百年後,再加上序分與流通分,特別奉請觀自在菩薩為說法主?

六、至於說:觀世音菩薩,是從耳根圓通,入三摩地,非修般若之人。所以此經乃佛說,非觀世音說。這種說法,更令人無法接受。因為「從耳根圓通,入三摩地,」所修的正是首楞嚴王大定。修此定者,必然三觀圓修,三觀圓證;豈獨沒有般若空慧?如果不修般若,怎可以證得奢摩它空觀?再說:觀世音菩薩,早已圓成佛道,當然具足佛道無量三昧,無邊功德;今來此娑婆世界,協助釋尊教化,就不懂得「行深般若波羅蜜多」這個法門?

七、在台灣新文豐出版的大藏經,第八冊,八五一頁中,有一部題名為「唐梵翻對字音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并序的經,同時注明是「西京大興善寺石壁上錄出慈恩和尚奉昭述序」。其中大意是說:梵本般若多心經,大唐三藏之所譯。因為唐三藏法師,(指玄奘)志遊天竺,路經益州,投宿空惠寺,遇見一位梵僧,問他要去那裡?奘師告訴他,欲往印度學習佛法。梵僧讚歎奘師不辭辛勞,為法忘軀,甚為希有;可惜路遠,艱險重重,他有「三世諸佛心要法門」,如能受持,可保旅途平安,隨即口受此心經給玄奘法師。奘師次晨起來,此僧竟然失其所蹤。

後來玄奘法師長途跋涉,每次遇險,即默誦此心經,皆可以化險為夷。或當迷失方向時,默誦心經四十九遍,即有化人出現,指導方向;或於上無飛鳥,下無水草的困境中,饑渴交逼之際,默誦心經,就會發現可食之物以充饑,一路上凡有所求,皆獲靈驗,終於平安抵達印度。

及至那爛陀寺時,又見以前傳授心經的僧人出現,并對他說:「逮涉艱險,喜達此方,賴我昔在支那國所傳三世諸佛心要法門,由斯經歷,保爾行途。取經早遂滿爾心願,我是觀世音菩薩。」說完,立即沖天而去。據此,不僅證明此心經,是觀世音菩薩所說,還可以想像得到,玄奘法師翻譯此經,一定是在大般若經之前,所以,不應該說此經是從大般若經摘錄出來的。

西方哲學家亞理士多德,每與他的老師柏拉圖,持相反的意見。有人問他,為甚麼不尊師重道,要時常與老師辯論?他說:「吾愛吾師,吾愛真理。」同樣道理,筆者對於說此經,不是觀世音菩薩說的幾位知名度很高的大德,非常尊敬;因為他們都是近代佛學界權威,他們著作之豐,說理之精,的確令人敬佩,唯獨這點,筆者不敢贊同。因為有前面的理由,我仍然堅信,法月等五位三藏法師的譯本所說:此經是觀世音菩薩,因舍利弗的請示而說的。不過,觀世音菩薩是在佛前說此經的,說完之後,佛又加以印證,所以此經,亦等於是佛說的了。

(二)主講者聖號

「觀自在」,梵語是:阿縛盧枳伊濕伐羅。阿縛盧枳,譯言觀;伊濕伐羅,譯言自在。意思是說:這位菩薩能夠自由自在的觀察人間的心意,解救人間之苦難,故名觀自在。

在華嚴經說,菩薩有十種自在:

一、命自在:命是生命、壽命,人的壽命長短,皆由各人的宿業而定。壽命已盡,則欲生不得;壽命未盡,又欲死不能。是以人的生死,絕對不可能由自己來決定。但地上菩薩,已經分證佛的法身慧命,可以隨意安排自己壽命的長短,為度眾生,萬劫不長,機緣既盡,一日亦不短。生死自由,來去自在,是命自在。

二、心自在:眾生的心念,妄想雜亂,心猿意馬,最難控制。地上菩薩,已除諸煩惱縛結,分斷無明,故能善自調伏其心,收攝妄念,入定出定,如意自在。

三、財自在:人的財富,是由宿世福業報得,不可強求。可惜迷途眾生,不明因果,不知修福,反而終日營營役役,汲汲於富貴,戚戚於貧賤,每貪多務得,甚至為了增益個人的財富,不擇手段,損人利自己,作諸惡業,自食其果,而不自覺。地上菩薩,由於多劫修福,積聚功德,因行既深,果報亦勝,資生財物,無須營求,自然豐富滿足,不僅擁有無量珍寶嚴飾自己,如意享用,亦以無量珍寶,救濟窮苦群眾,如意自在。

四、業自在:一般眾生,日常身口意三業的造作,非善則惡,由於或善或惡的的行為,所造作的善惡業因,來決定自己受報好醜的命運,絕對沒有選擇的自由。地上菩薩,斷諸煩惱,具足善行,故一切利生事業,皆可以自由操作,或現神通,或演說妙法,一切暢通無阻,皆得自在。

五、受生自在:眾生輪迴生死,被宿業所牽,或上生天界,或墮落地獄,六道升沉,不由自己。地上菩薩,斷諸業縛,故能隨心所欲,乘願受生,或往生十方佛國,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或示現天上受生,教化天人,但天宮非樂;雖入地獄,救濟眾生,而地獄也不苦,故能受種種生,隨緣教化,自由自在。

六、解自在:一般眾生知見不正,對於事物的理解,彼此互異,而又我執堅固,自是非他,遂啟發爭端,導致思想衝突,無法和平共處。地上菩薩,惑將盡,智將圓,勝解現前,助佛教化,心得自在。

七、願自在:願是一種意志的力量,眾生意志薄弱,不能堅定自己的立埸,往往被境所轉。地上菩薩,願力弘深,既能以願導行,以行滿願,願行一致,又能隨願往生,隨願度生,隨願廣作佛事,利益眾生,無往而不利,自由自在。

八、神力自在:六道眾生,有時亦可以報得神通,但只是短暫而非永恒,二乘聖人的神通,雖是永恆但非無限。地上菩薩的神通妙力,無盡又無限。威力難思,隨意變化,遊戲人間,無所障礙。

九、法自在:法是佛法,佛為法王,於法自在。但地上菩薩,分證佛的功德,通達佛法秘藏,得大辯才,善說法要,能觀機設教,為諸眾生,演說無量法門,自在無礙。

十、智自在:地上菩薩,以始覺智,照本覺理,如楞嚴經所說:「於大菩提,善得通達,覺通如來,盡佛境界。」得一切種智,能與佛妙覺,融會貫通,於一念中,能現如來十力,四無所畏,無所障礙,自由自在。

此經所說的觀自在,除了具足以上所說:十種自在之外,還含有以下三種意義:

一 、觀照自在:菩薩在修般若觀照時,能不假分別,不假思索,直接徹底的照見五蘊皆空,親證實相理,明明了了,沒有絲毫的間閡與障礙,故名自在。

二、觀境自在:當菩薩修習般若的觀智,到達至深至圓的境界時,便能運用般若的真理智慧,照徹真理的本體;而深達實相,究竟了知此實相理,充塞宇宙,無所不在。所謂:「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萬物皆本乎此理,理外無物,物外無理,事理圓融,通達無礙,故名自在。

三、作用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究盡實相,洞悉真諦,而證得法身理體。繼之從體起用,隨緣赴感,觀機設教,恒常往返於生死涅槃之間,以三十二應、十四無畏、四不思議等神妙作用,深入世間,尋聲救苦,無所障礙,故說曰自在。

由於菩薩能以般若真空的智慧,洞悉事物之真相,通達諸法實相理,親證法身;繼而從體起用,濟物利生,廣度有情。若自利,若利他,無不自由自在,不受環境所牽制,不為人事所困擾,所向無敵,無往不利,俱得自在。新譯時代的譯經法師,根據菩薩的實際功德,故譯名觀自在。

在舊譯時代,則譯名觀世音。菩薩之所以號稱觀世音,在悲華經、楞嚴經、以及法華經的記載,其原因有三:

一、宿世悲願:悲華經說:距離釋迦牟尼佛很久之前,有佛出世名寶藏如來。當時有位轉輪聖王的太子名不詢,信佛甚篤。有一次:懇請寶藏如來到宮中受供養,於三個月中,殷勸侍奉,一粥一飯,一茶一水,太子必恭必敬,無不親自奉上,不曾假手於他人。最後,寶藏如來問不詢太子,欲何酬報?太子說:「世尊,世間無常,物質虛偽,不堪留戀。弟子唯一的希望,就是能盡未來際,救度眾生,令所有眾生離苦得樂。但願世間所有苦惱的眾生,當其在苦惱煎熬中,能夠稱念我的名號,我就立即尋聲救苦,協助眾生脫離災難,獲得快樂。慈悲的佛陀,這就是我的願望,你能鑒我愚誠,滿我所願嗎?」

寶藏如來,非常嘉獎太子的偉願;即賜給他「觀世音」的名號,並鼓勵他,盡未來際,深入人間,「觀」察「世」人求救之「音」聲,而施予救濟;令諸眾生,離苦得樂。當時的不詢太子,就是現在的觀世音菩薩。因為菩薩曾在寶藏如來的面前,立下尋聲救苦救的悲願,所以寶藏如來賜給他「觀世音」的名號。

二、因中自利:在楞嚴會上,觀世音菩薩,親對佛說:世尊,在過去很久以前,我曾供養一位觀世音如來;承觀音如來,教授給我一種「如幻聞薰聞修金剛三昧」的修行方法,因而啟發了我內在的智慧光明。同時在強烈的智光照耀中,超越世出世間,再不為一切時間和空間所限制,我認識了宇宙,也認識了自己,而獲得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諸如來同一慈力;下合六道一切眾生之心,與諸眾生,同一悲仰的殊勝功德。於是啟發了我內在的仁慈本性,對於一切苦惱的眾生,不期然而然地產生無限的悲憫與同情。

自從那時候開始,我便步著十方如來的後塵,常以三十二應、十四無畏、四不思議等種種方法,來深入世間,尋聲救苦,利樂有情。當時的觀世音如來,非常讚許我善得圓通法門,即於大會中,賜給我觀世音的名號。由於我能觀照耳根,聽覺之性圓照法界,十方眾生,凡稱念我的名號,無不圓明了知,不因心念,不假作意,平等拔苦與樂,因此,我「觀世音」的名號,便遍十方世界,遐邇俱聞了。

根據觀世音菩薩在楞嚴會上的自述,其所以號稱觀世音的原因,完全是由於他在因中修行的時候,以一心三觀之觀智,觀於一境三諦的真理。觀空不著空,觀有不住有,根塵俱消,空有圓融,獲得聽覺圓通,六根互用的特殊功能,所以古之觀音如來,賜給「觀世音」的名號。

三、果上利他:觀世音菩薩,不但是一位由消極跨進積極,由超世而入世的大乘實踐家; 亦是冷暖人間的褓母,茫茫苦海的慈航。他「觀世音」聖號的建立,不但是基於宿世的本願,和因中克己修證的自利工夫; 亦是基於果上積極利他的功德。在法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中,無盡意菩薩請問佛:「世尊,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佛說:「善男子,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由是證知,觀世音的聖號,也是基於果上利他的功德妙用而建立。

綜上可知,菩薩聖號的建立,不外是由於自利利他的功德。菩薩在自利時,不忘利他;而利他時,亦不失自利。因為菩薩之所以克己修證,原因是要達到利他的願望;而在積極利他的行動中,又能莊嚴佛道功德。不過,據自利方面解釋:觀世音三個字,則「觀」是能觀之智,「世音」是所觀之境。這能觀之智,包括一心三觀;所觀之境,包括一切善音、惡音,有漏音、無漏音,二邊音、中道音,甚至一境三諦。菩薩以一心三觀的智慧,觀於一境三諦的真理,圓三觀於一心;三觀同時,無前後,無差別,無次第,圓觀圓證,故名觀世音。

若據利他方面解釋:則「觀」是教,「世音」是機。教是指菩薩尋聲救苦的無緣大慈,與同體大悲;機是指九法界眾生,稱念聖號哀懇求救之聲音。菩薩秉其無緣大慈,同體大悲,觀九法界眾生稱念的音聲,而來援助,無苦不拔,無難不救,無樂不與,故名觀世音。自利是智,利他是悲。所以觀世音的含義,是含有自利利他,悲智雙運的意思。

(三)菩薩的意義

菩薩,梵語具足云「菩提薩埵」;菩提譯覺,薩埵譯有情,合言為:「覺有情」。

若據自利方面解釋:覺,是指菩薩覺悟之心,有情,是指菩薩自己;因為凡是具足知情意之精神活動的生命,都名有情。所以,菩薩不是指泥塑、木雕,玉琢的偶像,而是綜合知情意於一體的生命。雖然,但菩薩並不是一般迷情的眾生,而是已經覺悟了的有情。因為菩薩是人間出乎其類,拔乎其萃的聖者;他不僅具有超情的意志、崇高的理想、和偉大的抱負;同時對於佛陀的無上覺道,由景仰,而進修;因進修,而獲證。當其分證佛的無上覺道,處於自受用三昧中時,自見內心朗然大覺,與佛無異,故名覺。但尚有微惑未盡,於出定後,就有微細生滅,識情流動,故名有情。

總之,在自利方面說:菩薩,該是一位頭腦清醒,理解力強,既能覺悟人生真理,又能深達宇宙萬物之真相;於事於理,於性於相,都具有正確而徹底的認識,不糊塗、不困惑、不迷信的聖者。

若約利他方面解釋:覺,是指菩薩所證的覺道:有情,是指被菩薩所教化的眾生。即是說:菩薩的為人,不止自覺、自利,又能覺他、利他。既能積極擴展利他的同情心,慈悲心,去拔苦與樂,給予人間無限的溫暖;又秉承無邊的願力,將自己所證的覺道,去覺悟一切眾生,所謂:「以斯道,覺斯民」。使一切有情,都同歸覺道,同得解脫,同到彼岸,共同離苦得樂,因名覺有情。

再約自利利他雙方面解釋:則「覺」是菩薩「上求佛道」的自行功德,「有情」是菩薩下化眾生的利他事業。菩薩一方面上求佛道之「覺」以自利,另一方面又下化「有情」以利他。自利是自覺,利他是覺他;自覺是智,覺他是悲;自覺覺他,悲智雙運,是名覺有情。

根據菩薩的意義,我們應該知道,菩薩非指那些代表菩薩的聖像,更不是甚麼主人禍福,或三頭六臂的神祗;而是具有深度的智慧力、高度的理解力、廣度的觀察力,以及具有無限的同情、無量的悲心、無邊的弘願的救世者。他既能勇猛精進勤修與體證佛的覺道,又能以慈悲普濟之恩德,施於有情;以世界人類的苦惱為自己的苦惱,以世界人類的憂患為自己的憂患。一舉一動,無不以利益眾生為出發,一進化退,都以救濟蒼生為準的,所以被稱為菩薩。

假如我們能夠這樣做,我們就是菩薩。現在,觀世音菩薩,就是能夠以精深的覺智,觀察諸法實相理,得大自在;又以高度的悲心,觀眾生苦,施以救濟。不但自覺,更能覺他;不止自利,而且利他,自利兼他,悲智雙運,福慧雙修,早已圓滿究竟證得佛道的大覺聖者,不過跡門示現菩薩身,助佛教化而已。所以被稱名:觀世音菩薩摩訶薩。

【書籍目錄】
第1頁:一、講經的因緣 第2頁:二、經題的含義
第3頁:三、本經的翻譯 第4頁:四、主講的菩薩
第5頁:五、五蘊皆空義 第6頁:六、緣起性空
第7頁:七、般若本體 第8頁:八、般若的妙用
第9頁:九、般若之功德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