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華嚴演義【冊一】 淨空法師講述

華嚴演義【冊一】 淨空法師講述

華嚴經疏論纂要卷第三

[日期:2010-09-02]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淨空法師講述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華嚴經疏論纂要卷第三

世主妙嚴品第一之二

明歎佛成道依正報得悲智攝生

第五教主難思

請看第五大段︰「教主難思」。前面四段講的是依報,這一段講正報。教,是教學,是教導。主,是主持教學的人,主持教導的人,在講堂上主講的人。難思是不可思議,這一位主持教學的人,實實在在不可思議。請看經文:

爾時世尊,處于此座。於一切法,成最正覺。

『爾時』,就是這個時候。『世尊』,此地指毘盧遮那如來。毘盧遮那,法身佛;盧舍那,報身佛;釋迦牟尼,應身佛;一即是三,三即是一。『處于此座』,坐在師子寶座上。『於一切法,成最正覺』,一切法指世出世間一切法。成是成就。正覺是正知正見,煩惱斷盡,一切錯誤的思想、見解都放下;對於宇宙人生的體性、現相、因果變化,都能正確的明白,沒有絲毫差錯,這叫正知正見,這個叫正覺,這是真實智慧。什麼叫成?得到叫成,我們通常講你證得了。佛法也常說契入,你入了這個境界叫「成」。「最」是達到頂點,沒有再比這個高,這是圓教的佛果。等覺菩薩不錯了,等覺菩薩還沒到頂點,上面還有一層。這是達到頂點才叫「最」。什麼叫正?斷絕邪知邪見,遠離顛倒妄想叫「正」。什麼叫「覺」?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見到一切法的真如本性。十法界依正莊嚴,森羅萬象,「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所以心在哪裡?盡虛空、遍法界就是。所謂:「全妄即真,全真即妄。」心性是真,妄指現相。證得整體的現相就是自己的真心本性,這叫開悟,這叫大覺。

所以佛無論示現什麼身分,像本經末後五十三參,無論示現哪一個行業,都是示「成最正覺」。這個「示」,是表演,表演成最正覺。果然成最正覺,就是在差別中過平等的生活,這就高明。差別,相中有差別,性沒有差別,理沒有差別,受用也沒有差別。決不是說高尚的行業與卑賤的行業感受不一樣,那是凡夫;佛菩薩的感受一樣,都得大自在,都是無盡的快樂。這個地方我們要多學。

怎樣才能夠達到這個境界?也就是說,怎樣才能讓我們現前的生活,變成佛菩薩自在安樂的生活?必須具備兩種智慧︰根本智與後得智。我們迷深障重,這種迷障,佛在經上給我們說有三大類。一大類是「現行」,現行就是現前的這些現象,現象有什麼障礙?在我們自身來說,有煩惱,是非人我、貪瞋痴慢;在境界上,無論人事環境、物質環境,都有很大的誘惑力,把我們心中貪、瞋、痴的種子引起現行。第二種障是「種子」,阿賴耶中含藏的種子,雖然它沒有起現行,障礙你證大菩提。第三類是「習氣」,說習氣諸位也許能夠懂得,習氣不好斷。

古德為我們形容習氣,譬如一個盛酒的酒瓶,酒已經倒乾淨,也擦乾淨,確確實實滴酒不剩,但是聞聞酒瓶還有氣味。酒好比現行,真的斷了根,氣味就是習氣,習氣猶存。所以煩惱好斷,習氣難除。阿羅漢斷了見思煩惱,但是還有見思煩惱的習氣。到什麼時候習氣才斷?證辟支佛果,見思煩惱的習氣就斷了。通常講斷現行的煩惱,有定功就行,忍辱、禪定就能斷,斷習氣則一定要開智慧,沒有高度的智慧,習氣除不掉。而極其微細的習氣種子,如來在果地上統統都斷乾淨了。再看底下一段別釋經文:

一、三業普周

智入三世,悉皆平等。其身充滿一切世間。其音普順十方國土。

這三句是非常明顯的意、身、語三業。佛身確確實實充滿一切世間,佛身如是,當知我們的身也如是。講到身,大家都只想到這個肉身,而很少想到菩提身、智身、法身、願身,以及後面陸陸續續將要講的十種身。這麼許多的身都充滿一切世間,再給諸位說明,我們這個肉身也充滿一切世間,身體是由一些細胞,原子、離子所組成,而其組成的元素可能也是一切眾生身上的身分,現在緣聚,到我這個色身來組合;等到身體四大分解,緣散,又到別的身體上組合。因此,身體中的細胞,原子、離子充滿一切世間,哪裡是假的?成菩提身的時候,得無量的清淨三輪,你的身、語、意也就像佛。

這裡說智入三世,後面又普順三世,言語就重複,所以用縱橫兩方面來表達。什麼樣的智慧入三世?清涼告訴我們,「以如量智通達世俗」就叫「入三世」。如量智與如理智是佛學名詞,如理智就是無分別智,也叫根本智,也叫實智;如量智叫後得智,也叫差別智,能知道宇宙之間一切現象。「如理智證真」,知道一切法的真相。真相是什麼?相有體空,空有不二,所以「悉皆平等」。

第二句『其身充滿一切世間』,講的是身業。身業通三世間,所以叫一切。成正覺身,這個身是總,說三身、說十身都離不開正覺;離開正覺,三身、十身就沒有意義了。無不充滿。「法身」普遍,世出世間一切法都是從這個身變現出來的。法身沒有形相,法身是理、法身是體,不是相。無相才能現一切相,並為十法界一切依正莊嚴之所依,都是依據這個理體顯現出來的。什麼叫「智身」?明白這個理之後的智慧,人有這個智慧,我們就稱他作智慧之身;人有這個相,我們稱他智慧之相。他所明瞭的理,遍虛空法界,他的智,也遍虛空法界。「色身」,我們剛才講過了,色身實實在在講,也與理、與法身一樣遍虛空法界。清涼大師告訴我們,這個遍是圓遍,不是部分遍、不是偏在一邊的遍,圓滿的遍虛空法界。一切世間,一一極其細微的微塵,總看也現,別看也現。

覺了叫佛菩薩,迷了叫凡夫。而事實真相絕不因為覺、迷而有差等。《華嚴經》上所說的字字句句,都是宇宙人生的真相,說得更貼切一點,就是自己與自己生活環境的真相,然後才曉得這部經與我們關係多麼密切。佛在其他大乘經中所說,是講局部的真相,本經所說是圓滿的真相,真正希有難逢。真有幾分體會,對於佛的意思懂得一些,能相信、能肯定,而後才知道︰不但一切眾生身上有我的身分,山河大地也有我的身分;換句話說,山河大地原來就是我自身。這就好比作夢,夢醒之後,想想夢中的境界,你夢中所現的相分,夢中有自己,夢中也有很多人物,也有山河大地、也有虛空。醒來之後自己好好想想,夢境哪一樣不是我?樣樣都是,「我」豈不是遍虛空法界嗎?

當你在作夢時,「我」遍整個夢境,不會在夢境中這一部分是我,那一部分不是我,沒這個事情;全夢即心,全心即夢。那時候要是問你︰你心是什麼樣子?夢境就是心在那個時候的樣子。同樣道理,虛空、法界、國土、眾生,就是自性真心變現出來的夢境。哪一法不是自性?哪一法不是我?離了性沒有相,離了我也沒有法,這才知道自身確確實實充遍虛空法界。這是真實說。

第三句語業,『其音普順十方國土』。「順」有三個意思。現在在這個世界,由於古時候我們居住的環境不相同,交通不方便,所以生活範圍很小,大多數人所謂「老死不相往來」,於是各個地區有它自己的言語、風俗習慣、生活文化。現在科技發達,交通便捷,人與人接觸頻繁,大多有語言上的障礙。語言雖有障礙,心靈沒有障礙。所以語業,「順」有三義,一「順異類言音」。在古時候,確實有不少人能夠懂得鳥獸的語言。鳥在樹梢上叫,是牠們在談話、牠們在討論。我們只聽牠說話的音聲美妙,不知道牠們在說什麼。佛門記載,安世高大師就有這個能力,他懂得鳥獸的言語。在旅行的時候,他聽到鳥在樹上說話,兩隻鳥在交談︰遠處有人走過來,那人是什麼樣子,戴什麼帽子、穿什麼衣服、手上拿些什麼,牠們在那裡交談;安士高聽懂了,告訴他的朋友。他的朋友不信,他不相信沒有關係,鳥說他們就來了。等了一會兒,果然看到有人來,和他所說的一點沒錯,他真懂得鳥說的語言。

經上說︰「佛以一音而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佛有能力順一切異類眾生的言語;這個異類是九法界有情眾生;佛有這個能力隨著眾生言音起變化。這個道理很深、很難懂,一般稱為不思議境界,可是它是事實。不但是佛,我們現在一般人講「有通」的人都可以做到,這個通叫神通。神通從哪裡來?從禪定來。確實禪定功力到相當深度的時候,這些障礙統統可以突破,彼此心靈能夠溝通,沒有障礙。

第二「順所宜說法」,就是隨順應當所說的話。眾生根性不相同,需求不一樣,所以要應機說法,他希望聽到什麼法門,佛就給他說什麼法門。佛也是在一音之中演圓滿法,不但能表演,音聲突破了障礙,說法也突破障礙,這個實在是不可思議解脫境界。譬如佛在這裡升座講經,我喜歡聽《華嚴》,就聽到佛給我講《華嚴經》;隔壁想聽《法華》,他聽的完全就是講《法華經》。這叫「普順」。這種境界我們在往生經中看到過,在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說法、六塵說法,實在講是同一個音聲,想聽什麼法門,你所聽到的就是你理想中的法門;你不想聽,那就很清淨,一點聲音都沒有。無一不是隨念而生,隨心所欲,這是真的境界,不是虛幻的故事。佛菩薩的境界這樣希有、這樣圓滿,我們若不求證入就錯了。

第三個意思是「順遍」,遍就是遍虛空法界。不但遍一切空間,還遍一切時間。無量時空當中,諸佛菩薩演說種種妙法,無不見聞。現在我們是不見不聞,但是,不見不聞並不是佛的音聲、色相沒在我們現前,而是自己的六根出了毛病,我們眼有障,所以見不到;耳有障,所以聽不到。只要把障礙拔除,佛的形像我們能見到,佛的音聲能親自聽到。《無量壽經》上,世尊不是明白的告訴我們:阿彌陀佛在西方極樂世界講堂「大音宣布」,盡虛空、遍法界都能得聞,包括我們這個世間。所以一定要曉得我們的虧吃得實在是太大太大了,什麼虧?妄想、分別、執著。一直到現在,我們還是貪著,不肯把它放下。十方諸佛如來、諸大菩薩講經演教周遍法界,我們今天落得個不見不聞,完全不能夠覺知,這個身體好像失去知覺,麻木不仁。麻木不仁是有嚴重的病況,如果自己知道自己生病就有救了。為什麼?懂得求醫。最怕的是有病自己不知道有病,不肯求醫,這個病況永遠沒有辦法復原,就如同這個情形一樣。所以佛確確實實是法音周遍十方國土。再看底下一段:

譬如虛空具含眾像,於諸境界無所分別。又如虛空普遍一切,於諸國土平等隨入。

這一段經文中,世尊用比喻來顯示身、語、意三業,這是十種身中第一種身。清涼大師在此文兩種比喻中,「開成四義︰一含攝喻,兼無分別義,二普遍喻,兼遍入義。」在普遍喻中,妙觀察智,無所不知,這就是普遍的意思。同修們必須要知道,佛在經上所說的字字句句,都是說我們自己。毘盧遮那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叫「遍一切處」。一切處指盡虛空、遍法界,實實在在是不思議的境界。怎樣才能遍?實在說,無有一法不遍。第一個是我們的真心本性遍一切處,大概一般學佛的同修對這個都能夠接受。真如本性遍一切處,而整個虛空法界是自己心性變現出來的,佛在楞嚴會上把這個道理、事實真相說得很清楚,說得很多。清涼大師在這一段經文中,以相宗的四智來說,智遍一切處,心遍一切處,想遍一切處,乃至於我們的身也遍一切處。這個就是說明理能遍一切處,事也能遍一切處。

這兩句是佛用的比喻,譬如前面所講三業普周。清涼大師《疏》云:「然佛三業,非喻能喻」,實在說,如來果地上的境界不可思議,常言說得好︰「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沒有辦法用言語來表達,也沒有辦法用心思去思想。為什麼?達不到。比喻怎麼能比?在種種比喻當中,「唯虛空真如,略可顯示」,古大德常講,唯有虛空真如可以勉強作比喻,如果用其他的比喻,「便為謗佛」,所以此地以虛空為喻。

清涼大師在本經給我們做了綜合的結論,本經顯示無障礙的法界,無障礙法界在哪裡?就在我們現前;確確實實是無障礙,理無礙、事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但今天我們在生活當中處處都是障礙,為什麼一個無障礙的法界變成處處都是障礙?佛在大經上告訴我們,所有一切障礙都從妄想、分別、執著中變現出來的。我們想想也就能明白幾分,我們的妄想、分別、執著真的是太多太多了,數之不盡;換句話說,現在的障礙就太多太多了,比你遭遇的多得多,比你想像的多得多。這些障礙要從根把它拔除,佛教聰明人修行要從根本修。從根本就是從起心動念之處,把妄想、分別、執著連根拔掉。然後星球與星球碰上也沒有障礙,空與空相撞有什麼妨礙?就沒有障礙。這些都是事實的真相。

我們今天有緣學佛,學佛最要緊的事情明白此其中的因緣,然後我們才有能力突破,突破之後就能恢復我們本來的生活。禪宗講︰「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本來面目就是本來的生活,本來的生活就是諸佛菩薩的生活。諸佛菩薩住三昧之中,三昧就是正受,正常的享受,正常的享受是無障礙的享受。應當常常觀虛空,《金剛經》上佛教給我們,夢幻泡影,如露如電,教我們常作如是觀,很有道理。這個「觀」就是轉變觀念,現在哲學的名詞叫「宇宙觀」、「人生觀」—你對人生的看法、對宇宙的看法,我們要把過去種種錯誤的看法轉過來。

經文中『於諸境界無所分別』,虛空確確實實不分別。『具』是具足,圓滿具足。所有的星球、所有的萬物都在虛空包含之中,虛空於一切境界、一切萬事萬物沒有分別。這個比喻最重要的就是「無所分別」。佛與大菩薩於一切境界當中確實像虛空一樣,沒有分別,有分別就不平等,所以能夠轉末那識為平等性智,道理在此地。第二句『又如虛空普遍一切,於諸國土平等隨入』,著重在「平等隨入」。前面講「於諸境界」,這一邊講「於諸國土」,意思一樣。虛空普遍一切,真的是平等隨入,無所分別,實在是為我們顯示出《無量壽經》經題︱清淨、平等、覺。

佛智廣大猶如虛空,這是總喻。佛的根本智,佛的後得智,即經上所講量智、理智。「量智包含而普遍,理智無分別而證入。」理智就是無分別智,量智知差別法,一切法無所不知。《般若經》上講:「般若無知,無所不知。」無知就是無分別,樣樣都清楚。譬如眼見色,當我們於一切色法中不分別、不執著的時候是根本智現前。樣樣都清楚、樣樣都明瞭,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起作用的時候,別人來向你請教,你隨問隨答,無所不知。不是等問到之後,讓我想一想再告訴你;想一想就完了,那就是凡夫,落到意識裡,不需要想,這個就是如量智。如量是什麼?如眾生之量,就是《楞嚴經》上所講:「隨眾生心,應所知量。」程度高的,佛解釋的就深、就廣;程度淺的,佛解釋的也淺、也近,讓你聽到都歡喜、都滿意。有根本智,才有後得智,所以差別智—無所不知,是依根本智而起。

說到「智」,古人也用相宗的四智來說明,法相宗六經、十一論,《華嚴》是六經之一,因為講法相的理與事也不少。相宗四智—轉阿賴耶為大圓鏡智,轉末那為平等性智,轉第六意識為妙觀察智,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所以在果地不叫八識,叫四智,稱為四智菩提。「大圓鏡智」,純淨圓德。在迷的時候,含藏種子;覺悟的時候,它能夠「現種依持」。大圓鏡智「能現能生」,能現的是十法界依正莊嚴,以及一真法界的依正莊嚴。能生是能生一切智。向下經文又說:「菩提智,普現一切眾生心念根欲等,而無所現。無所現言,無有分別。」所以本經,法相宗取它作依據之一,不是沒有道理。菩提是智,是現種現行功德之所依,種子功德是所持,所以普現一切眾生心念根欲。所現的這些相,因緣生法,當體即空,所以現而無現,無有分別,無心而現。

「平等性智」,觀一切法,觀自觀他,有情無情,法法平等,也沒有分別。諸位要曉得,沒有分別才是真平等,有分別就不平等。十法界中的四聖法界—聲聞、緣覺、菩薩、佛,執著已斷,分別未斷。執著是煩惱障,分別是所知障,愈往上去,障礙愈薄;愈往下,障礙愈深。不分別才平等,所以十法界中講平等都是相似法,不是真實。必須超越十法界,圓教初住菩薩真的轉八識成四智了,心中沒有分別、沒有執著,妄想也少了,這個才是「悉皆平等」。

「妙觀察智」,無所不知。平等性智無分別,妙觀察智則有分別。前面說過如理智、如量智,我們在大乘經上常能看到。妙觀察智是如量智。「成所作智」,成是成就,作是所作,包括菩薩在九法界中現身、說法、生活、教學、接引一切大眾。「成所作智」四個字,意思深,不但成就自己,也成就一切眾生,菩薩接觸一切大眾都能令大眾開智慧。何以故?菩薩三業清淨,三業都充滿了真實智慧,智慧光明遍照一切眾生。所以成就所作,就是「隨入」之意。佛果地智體遍一切處,智慧的作用也遍一切處。佛菩薩如是,然後我們一定要想到,我們的心行又何嘗不遍一切處?只是佛是智遍,我們是惑遍,迷惑;惑就是無明,起作用就是煩惱。我們今天無明與煩惱遍一切處,所以生生世世無論在哪裡受身,總是不能夠脫離苦惱,這個道理我們在《華嚴經》上要細心的去體會。

最重要的是我們現前,應當怎樣轉變我們的生活行為、思想觀念,這在佛法中通常稱之為「觀行」。經論所用的詞句都很簡單,如果意思不能夠明瞭,往往我們讀誦,囫圇吞棗的就混過去,這樣對於修學當然不得利益。而觀行上層的功夫,也就是說我們改變我們的思想觀念,修正我們一切錯誤的行為,最殊勝的無過於隨順真如,本經亦說︰「如來深境界,其量等虛空。」說明佛的心、體等虛空法界,量等虛空法界,作用等虛空法界。「一切眾生入,而實無所入。」這兩句話不太好懂。眾生入,這個「入」就是相應的意思,契入,也是證得的意思;而實無所入,這個講法與佛在《楞嚴經》上所說:「圓滿菩提歸無所得。」《般若經》上我們天天念「無智亦無得」,智是能入,得是所入,無智亦無得,這些話真正的含義是什麼?我們要懂得,永離一切妄想、分別、執著。如果你要說,我有智,我有得,你錯了!你沒入,你還落在妄想、分別、執著當中。一切眾生入,這個眾生指九法界大心凡夫,大心眾生不是不能入,能入。能入,決定沒有入的相,決定沒有入的念,那就是真的入;你還有入的相,還有入的念頭,你沒入。所以大家一定要記住總原則,我們的修學、觀行要與真心相應,真心離念,真心中沒有妄想、分別、執著;「念」就是妄想、分別、執著;「離」,沒有這些東西。

佛為我們講經說法,可以說實在是相當相當的不容易,真實的境界是說不出的,所謂「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眾生分別、執著的習氣太深太深,起心動念總是落在一邊。凡夫心執著「有」,佛就給大家說,執著「有」錯了,「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那「有」不要了,凡夫又著「空」,總是有個執著。這就是說明為什麼與真如相應那麼困難,自己不知不覺還是墮在執著當中,我們在此地一定要很細心的去體會。

『又如虛空普遍一切,於諸國土平等隨入。』虛空這個相,我們能夠體會到遍入國土,但是國土並不遍入虛空。有國土的地方當然有虛空,有虛空的地方不一定有國土。我們把這個國土換成星球就好懂,有虛空的地方不一定有星球,有星球的地方當然有虛空,這就是「遍入」的意思。虛空與星球平等隨入,星球與虛空,確實有彼此,從此處我們能看到平等隨入的意思。如果你的心思細密,你會想到現相是虛妄的,不是真實的。如果是真實,彼此就不能夠互相契入,能互相契入,當然不是真實的。《楞嚴經》上,佛有個很妙的比喻,譬如一個物體,無論大小,如果是真實的,虛空也是真實的,這個物體定在這裡,它就不能動。我們要問,這個物體當中有沒有虛空?如果沒有虛空,我們把這個物體移開,這一邊的虛空就缺一塊。事實上沒有缺,無論這個物體移到哪一邊,虛空並沒有缺,由此可知,虛空遍入物相,我們要細心去思惟。否則的話,在現相上一定是物體移動,虛空就缺一塊,這才合理。

從這些道理我們能夠體會到,佛在經中所說的,所有一切現相不是真實的,《金剛經》上講「夢幻泡影」。相叫假相,性叫真性。能變現相的心性是真的,所變出來的形象是虛妄的。真性就像虛空一樣,沒有形象,但是它能夠含攝一切相,它能夠遍入一切相。諸位要細心去思惟,很有趣味。虛空又比喻佛的智慧,國土也能夠比喻三世,三世指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之處,佛智一定在其中;佛智之處,三世不一定有現相存在。從這個地方,我們也能體會到遍入的意思。十方三世都是一切眾生想像當中變現出來的境界,佛法叫「遍計所執性」,現代名詞叫「抽象的概念」。十方三世從哪來的?抽象概念中所產生的,完全沒有事實。佛智是自性本具的智慧,無論是實智,或者是權智,都能夠平等隨入。因此,我們在一切時、一切處,不定什麼因緣,都有開悟的可能,道理就在此地,這是我們要細心去思惟、去觀察。

清涼大師在註解中舉了一個比喻,「舍支天鼓,無心出故。」這是本經《十忍品》中講到「如響忍」,《無量壽經》上給我們講三種忍,也講到如響忍。佛在經上給我們舉了一件事情,好比帝釋天主的夫人。我們中國人稱「玉皇大帝」就是忉利天主,忉利天主的夫人是阿修羅女,名字叫舍支。她的音聲美妙,能以一聲當中,有千百種音變化。佛的身像摩尼珠,無心而現色;佛的音聲像天鼓,無心而出聲,都是依無分別智。無分別智是般若智慧之體,我們稱它作根本智。從這個根本起作用,無所不知。如來為一切眾生講經說法,音聲從無心而出。

此處佛講「如我說我,而不著我,不著我所。」這是恆順眾生,為了說法方便起見用這個做手段,做彼此溝通、做佛教學一種手段。實際上佛不執著「我」,也不分別有「我」,不但不分別,連念頭都沒有,這是真的理。如果還有這個念頭,依舊是不覺。我與我所,了不可得,但是佛與大眾相處的時候,常常說「我」、說「我所」,說得很多。我們凡夫說「我」,就分別執著真有一個「我」。凡夫說「我所」也是真真實實起分別、執著,「這個房子是我所有的,這個土地是我所有的,這個財物是我所有的」,嚴重的執著。佛菩薩與凡夫差別在此地,這個差別也叫迷、悟。悟了曉得萬法皆空,了不可得;迷了不曉得,以為樣樣都是實在的。修行用功的秘訣就是「看破、放下」四個字。菩薩從初發心一直到成佛,用的什麼功夫?千經萬論,無量法門,把它歸結到總綱領、總原則,就是看破、放下。看破是明瞭事實真相無所有、不可得;放下是什麼?無分別心,這就放下了。

其實佛菩薩的生活,是一個正常人的生活,我們今天把正常的生活喪失掉,過一種不正常的生活,錯了。有同修問我︰無明從哪裡來?本來沒有無明,為什麼會生起無明?這個問題是根本大問。世尊當年在世,富樓那尊者曾就這個問題請教釋迦牟尼佛,佛給他講得很清楚、很明白。在《楞嚴經》第四卷,富樓那尊者向釋迦牟尼佛請教:第一個問題,真如本性本來沒有無明,為什麼會起無明?第二個問題,無始無明是什麼時候開始有的?第三個問題,起了無明之後,我們要經無量劫的修行,成了佛,無明斷掉了;斷掉之後,什麼時候再起無明?富樓那比我們問得好,他問三個問題,你才問一個問題。釋迦牟尼佛這三個問題,在《楞嚴經》上都有詳細的解答,許許多多人讀《楞嚴》,讀了之後還是不懂,還是沒搞清楚,那要怪自己,不能怪佛。

佛告訴我們︰「知見立知是無明本。」這就解答出來了。什麼叫知見?知見是你自性中的本能。所謂開智慧的《楞嚴》,成佛的《法華》。《楞嚴》確實是開智慧,十卷經文自始至終,字字都流露出真實智慧。在「十番顯見」中,佛舉這個例子好,我們眼睛睜開,外面的境界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就叫知見。「知」是你心中明瞭,「見」是你見得清清楚楚;沒有妄想、沒有分別、沒有執著,這叫知見。這就是佛知佛見。《華嚴經》中講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為什麼無礙?你的心清淨,就絲毫妨礙都沒有,確確實實四無礙境界就在眼前。可是麻煩在哪裡?你第二個念頭就立了知見,「立」是什麼?建立。「這個是花,那個是葉」,完了,這就叫立知,這就是無明的根本,你的妄想、分別、執著生起來了。佛菩薩之所以高明,佛菩薩給你說這些,他自己決定沒有分別、執著。給你說這個叫葉,那個叫花,佛確確實實沒有分別執著這是花、葉,從來沒有起心動念過。沒有起心動念,音聲自然流露,他的音聲是從真心自性中流出來。我們凡夫說話的音聲從有心、有意中流出來,從無明煩惱裡流出來,同樣是音聲,根源不相同。

當知心遍法界,身遍法界,語言音聲也遍法界,不但遍法界,而且這個音聲永遠不間斷,就是平等隨入的意思。如來的音聲好,正音、清淨音、慈悲音,決定沒有邪曲。隨著佛的音聲,我們生起信心、生起智慧;智慧就是解,能信、能解,法喜充滿,這就是隨入的意思。普遍比喻三業︰意業、身業、語業。所以說得成正覺的時候,自自然然就獲得無量的清淨三業。這是十種身中介紹的菩提身,十種身以菩提身為根本。

二、威勢超勝

身恆遍坐一切道場。菩薩眾中,威光赫弈,如日輪出,照明世界。

這一小段經文是講「威勢身」。威是威德,勢是勢力,一般叫能力。意思是說諸佛菩薩能夠隨九法界的有情眾生,眾生喜歡什麼身分,他就能示現什麼樣的身分,就像《楞嚴經》上所說:「隨眾生心,應所知量。」隨類化身,隨機說法,種種差別無不周遍,也是周遍法界。『身恆』,恆是恆常;『遍』,是普遍;『坐一切道場』。「一切道場」,清涼大師也講十種,十種身就有十種道場。第一種「智身」。智是智慧,「遍坐法性道場」。此地這個智,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第二是「法身」。「法」是萬法,一切法。在佛的教學中,如果與你講這個宇宙之間,一切理、一切事、一切現相、一切因緣果報,動物、植物、礦物,還包括一些自然現象,太多太多了,說之不盡,所以佛把所有一切的一切,用一個代名詞叫「法」。其所包含的就太廣大、太深了,所以說佛法無邊。

「佛」字是什麼意思?佛是覺,對於一切法的智覺沒有邊際。法身是什麼意思?一切諸法就是自己的身,所以說盡虛空、遍法界是一個自己。過去禪宗大德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之後,說出一句話︰「盡虛空、遍法界是沙門一隻眼。」這個意思顯示什麼?顯示他證得法身,他不以自己身為身,盡虛空、遍法界都是自己,這叫證得法身。法身常住,不生不滅。以法為身,法確確實實是身,怎麼是身?所有一切法,連虛空包括在內,都是自己心性變現之物;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這是法身。法身坐什麼道場?法身是「非坐而坐」,無所不坐,這是法身道場。

第三「法門身」。四弘誓願中第三句,「法門無量誓願學」,法門是我們的身。法門身坐什麼道場?「安坐萬行道場」,沒有一行不是道場。佛在經上,有一次叫光嚴童子,去親近維摩居士。維摩居士示疾,所以佛叫弟子們到那裡去問候維摩居士,實際上是去聽維摩居士講經說法。光嚴童子就向釋迦牟尼佛報告,他說︰「世尊,我不敢去。」為什麼不敢去?他說︰「過去曾經有一次,我在城外。」出城,離開毗耶離大城,正好在路上遇到維摩居士;維摩居士進城,他出城,在路上碰到了。光嚴童子向維摩居士致敬,並問︰「老居士,您從哪裡來?」維摩居士告訴他︰「我從道場來。」光嚴童子就問他︰「您道場在哪裡?」老居士告訴他︰「直心是道場。」維摩居士又說︰「發行是道場。」發行是發心修行,意思很廣。發心修行就是發心把一切錯誤的行為修正過來。又說:「深心是道場。」深心,是菩提心中的一分,直心、深心都是菩提心。深心是好善好德之心。又說:「菩提心是道場。」能離一切過失。

菩提心是直心、深心、大悲心;《觀無量壽佛經》中說的是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維摩居士說了這幾條之後,接著又說:「布施是道場。」以清淨心布施,不求果報。佛在經上講,財布施得財富,法布施得聰明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你所修的決定與你的心相應。你的心沒有分別、沒有執著,這個心量就等虛空法界,所以一絲毫善,果報都遍虛空法界。分別就有相,執著就起了界限。你所修的一切福報,無論是財施、法施、無畏施,你的福報總不能夠超過你自己劃的界限。如果用分別心去修福,所得的果報不能超過你所分別的界限,也就是不能超過你的心量。所以修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應當不求果報;布施完了,心中乾乾淨淨,一塵不染,果報不可思議。布施的小,得的福大;布施的時間短,享福的時間長。為什麼?超越時空。我布施只做了一天、兩天,享福是無量劫。

佛在經上告訴我們,迦葉尊者,修頭陀行;佛講在過去生中,他曾經用一缽飯供養一位辟支佛;他所布施的東西只是一缽飯,時間就一次。但他是以無分別、無執著心,也一無所求行布施。佛說出,他所布施的功德得九十一劫不受貧窮的果報,時間這麼長!我們今天凡夫修布施,總要問果報、總要問利益,有什麼好處,心量狹小,得福非常有限。所以覺悟之人,在佛門中修毫髮之福,果報都說之不盡。

「持戒是道場,得願具故。」持戒就是守法,事事都能夠守規矩、都能夠守法度,哪有不滿願的道理?世間、出世間如理如法的去做,所有行願就統統具足。「忍辱是道場,於諸眾生心無礙故。」能夠忍受一切眾生,一切眾生就不會障礙你,忍辱就是道場。所以忍有三種︰第一種是人為的災害。人家加諸於我們的災害,要能忍。譬如毀謗、障礙、為難,甚至於無故的陷害,沒有一樣不能忍。第二種是自然的災害。譬如寒暑、颶風、地震,不是別人給我們的災難,這些自然的災變也要能忍。第三個是修學。修學要有耐心,要常常親近善知識,讀誦大乘,求解經義,明白之後要依教奉行,克服自己煩惱習氣,才能成就。沒有耐心怎麼能成功?所以安住在忍辱道場中樣樣都順利,人為的障礙沒有,自然的災難也沒有,風調雨順;物質上的障礙也不會有,一切都能夠隨心所欲,你說多自在!人人都想得這個福報,不學佛不知道這個福報怎麼修。我們現在知道了,要安住忍辱道場,這個意思好。

「精進是道場」,精進就不會退步、不會懈怠。「禪定是道場」,禪定是心中能作得了主宰,不為外面境界所動搖。我們今天遇到淨土法門,無比的殊勝,這一生當中決定成就。維摩長者與我們講到「安坐萬行道場」。這個範圍非常的廣大,凡是與心性相應的,無處不是道場,無時不是道場,我們要深深理解這個道理。維摩長者只是舉幾個例子來說,說直心、發行、深心、菩提心,接著再講六波羅蜜。「智慧是道場」,見到一切諸法的真相。要細說,乃至「一念知一切法是道場」,為什麼?成就一切智故。維摩居士這才告訴光嚴童子,告訴他菩薩如果在日常生活當中,起心動念能夠與六度,或者十度相應,這樣教化眾生,無論你起心動念,或是言語造作,包括我們日常生活起居在內,無一不是念著眾生,就得諸佛護念。一個大心的凡夫,起心動念與佛一樣,關懷一切眾生、愛護一切眾生、盡心盡力想幫助一切眾生,這個樣子舉足下足皆是從道場來,心真實的安住在佛法中。

遍坐道場的意思,清涼大師給我們說了十種,第四種是「幻化身,安坐水月道場。」佛在《涅槃經》上說,我們現在這個身體,這是佛自己敘說,我現在的身體,是幻化之身。世尊在菩提樹下,夜睹明星,豁然開悟。我們都認定菩提樹下是世尊得道的場所,而佛他老人家說,道場如水中之月。所以古德才說︰「修習空華萬行,安坐水月道場,降伏鏡像天魔,證成夢中佛果。」我們的身確實如《金剛經》上所說「夢幻泡影」,事上有,相上有;理上無,性上無。身如是,我們依報的環境亦復如是,真正能把這個身看做幻身,我們依靠生存的環境看做水月,你會開悟。

一生當中要想真正成就,除念佛之外,別無二法。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的時候,起心動念,不管起什麼心,不管動什麼念,立刻就能夠覺悟到「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把你的念頭就打掉了,再一句阿彌陀佛提起就對了。這一句阿彌陀佛就是正念現前,無論起什麼念頭都是邪念,阿彌陀佛是正念。淨土法門不需要斷惑,見思煩惱一品不斷都能往生,雖然不斷,但是諸位要記住,要能伏住。伏住這個能力,我們相信自己可以做得到,斷惑確實沒有把握。淨宗法門之殊勝,不可思議,確確實實能度九法界一切業障深重的眾生,除這個法門之外,沒有第二個法門好走。

《般若經》上還有兩句話,也能夠時時刻刻幫助我們深入觀照,「三心不可得」,「諸法無所有」。諸法是一切萬法,為什麼說無所有?一切諸法都從緣生,凡是緣生之法,當體即空,了不可得,《般若經》上講「緣起性空」。這些重要的開示,都可以幫助我們時時刻刻醒悟過來,不再迷惑了,這樣才能夠安坐道場。

就威勢身而言,又可以說為六種道場。第一「遍一切同類世界道場」。遍是普遍,同類指法身大士,相宗叫同生性。第二也能遍「一切異類世界」,這也是道場,這是異生性。第三「一切世界種中」、第四「一切世界海中」,這是我們今天所謂的向太空物理去展觀,大而無外。第五「一切微塵中」,這是說到小而無內。無論是大,無論是小,無論是因,無論是果,都是自己心性所變現出來的境界。心體遍一切法界,它的作用哪有不遍法界的道理?所以《華嚴》上說,佛坐在一毛端上轉大法輪,轉大法輪就是開大法會。講經說法在什麼場所?在毛端上。不止「芥子納須彌」,大小無礙,這是《華嚴經》上所說的無障礙法界,事事無礙。第六「剎塵帝網無盡道場」,這是總結。剎是佛剎;塵是形容極多,像微塵那麼多的諸佛剎土;帝網是比喻,像大梵天的羅網一樣;都是比喻無窮無盡,說明無有一處不是道場。這是說到一切道場,簡單就介紹到此地。

再看底下這一句經文。『菩薩眾中,威光赫弈,如日輪出,照明世界。』日輪是太陽,用來做比喻。菩薩眾中,指法身大士們,在一些菩薩眾中,顯得特別殊勝。威德、智慧、容貌,超勝一切菩薩,那其他的更不必說了。菩薩下面,聲聞、緣覺、六道凡夫,還有誰能夠比得上?後面兩句比喻像太陽一樣,太陽出來之後,照明世界,這是比喻菩薩三身的殊勝。清涼大師告訴我們,這個比喻很明顯,日出先照高山,比喻化身。在陽光之下,沒有一樣東西不照,都照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就像法身一樣。處處全現,這就如報身一樣。所謂是化身坐道場、法身坐道場、報身坐道場。三身實在說就是一個身,一而三,三而一;一不礙三,三不礙一。法身是體,報身有自受用、有他受用,應化身完全是他受用。再看下面這段經文:

三、福德深廣

三世所行眾福大海,悉已清淨。

這是說「福德身」。世間人求福,佛不反對。諸佛菩薩也修福,可是佛常常警惕我們,唯恐我們修福迷在福中,那就錯了。『三世所行』指過去、現在、未來,佛沒有一樣不學,沒有一樣不修。『眾福大海』,「海」是比喻,福報廣大,就像海一樣。實在說這只是形容,實際比海大得太多太多了,你所修的毫髮之福,都盡虛空、遍法界。但是不著相修福,難!雖說不著相,事實上已經著了,難在這個地方。也就是妄想、分別、執著甚深的習氣,無量劫已經養成,很想斷,總是斷不了。雖然斷不了,愈淡泊愈好,應當在這上面努力。

我們於一切法的分別、執著,一定要做到一年比一年淡,習氣染著一年比一年輕,這就是功夫得力的好現象。如果我們的習氣、煩惱,今年與往年差不多,如果今年比往年還嚴重,那就麻煩了,佛法就白學了!那個所學一定有偏差,一定有問題,應當認真去反省、檢點,這叫會修行。會修行的人,時時刻刻找自己的毛病。發現自己的毛病,就是覺悟;把自己的毛病、習氣、染著改過來,就是功夫。時時刻刻提起一句佛號,心心嚮往極樂世界,念念與諸佛菩薩海會同在。看一切處皆是道場,一切時都是始成正覺,應常作如是觀。

四、隨意受生

而恆示生諸佛國土。

這是十種身中的「意生身」。隨意受生有兩個意思,一個「隨他意」,就是佛菩薩與一切眾生感應道交,像觀世音菩薩,千處祈求千處應。求的人是什麼身分,菩薩就有能力跟他現同類身去度他,這叫隨他意。第二「隨自意」。隨自意可以不現形相,像我們這個世界的無色界天人一樣。其實無色界天人只是沒有顯色,他還是有色;他的色相因為不是顯色,我們看不到。佛菩薩們住不住涅槃?佛在經上告訴我們︰「不住生死,不住涅槃。」就是意生身的兩個意思:隨他意,不住涅槃;隨自意,不住生死。而不住生死、不住涅槃是同時。三身之中,法身不住生死,應化身不住涅槃。報身則分自受用身,不住生死,他受用身,不住涅槃,這很有趣味。如來果地上的境界顯示出無量的慈悲,真實智慧,與一切眾生感應道交,超越時空,盡未來際,正是古德所說︰「寂然不動,感而遂通。」法身無生,無所不生。法身是我們自己真正之身,禪宗常講「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法身是本來面目。法身無相,能現一切相;法身無生,無所不生。這是講意生身。

我們現前應當怎麼學法,才能與意生身有幾分相應?清淨心是最重要的,清淨慈悲,清淨心常常保持自己一念不生,在一切境緣當中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什麼時候做這個功夫?靜坐的時候、念佛的時候,沒有工作,一切萬緣放下的時候,整個身心放鬆,最好是經行散步,這個時候萬緣放下了,恢復自己的清淨心,用這個清淨心來念佛,效果無比殊勝。這要平常多下功夫,然後我們在生活、工作、應酬,處世待人接物,我們的功夫就能用得上。面對什麼樣的人,什麼樣的事,我們應該用什麼方式去對待、去處理,就接近意生身。隨他意,令他生歡喜心;隨自意,清淨無染。這就把這一段經文的義趣,應用在我們自己日常生活當中。

五、相好周圓

無邊色相,圓滿光明,遍周法界,等無差別。

『無邊色相』,色相無有窮盡。在大經中我們才讀到,世尊告訴我們,佛身不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是身有無量相,每一個相裡又有無量好。講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是一般經上說的劣應身。佛到這個世間來示現,是隨他意。佛示現在當時的印度,就隨那個時候印度社會所公認的,三十二種相是貴相,是一般人所喜歡的、尊重的,世尊一示現,統統具足,一樣也不缺。所以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是隨眾生心,應所知量。佛在極樂世界、在華藏世界,現的報身也是隨他意,不是隨自意。這個他指法身大士,法身大士本身的身相也大。他們是以身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為尊貴。而且相好還放光,圓滿光明。光,光有放光、有常光;放光周遍法界,常光也周遍法界,才叫圓滿。周遍法界的意思我們逐漸逐漸能夠體會到一些,確實是周遍法界。

佛說的這些境界,實在講,都是我們自己本性中具足的,「一切法從心想生」。心是一切諸法的根源,心遍法界,心所起的作用哪有不周遍法界的道理?體周,用也周;體、用都周,佛在經上又說,相也周,相也周遍。所以諸佛菩薩就有能力無處不現身、無時不現身,只要有感,決定就有應。

相好莊嚴身,我們要學,非常非常的重要。佛以相好光明接引許許多多眾生,幫助許許多多眾生;善根、福德、因緣還差一點,沒成熟的,佛用這個方法讓他接觸到之後,就能把他的善根、福德、因緣提前成熟,得度的人無量無邊。相好莊嚴身,就是招牌、門面、包裝,不能不重視。妖魔鬼怪也會,但是他的相好之中,沒有真、沒有善、沒有慧。佛菩薩為眾生示現有種種差別不同,可是他的用意相同,不同當中有相同。相同是什麼?接引眾生,幫助眾生覺悟。因此,觀機就非常重要,這是智慧。

六、願身演法

演一切法,如布大雲。

這一句為什麼不用「說」而用「演」?說只有口業,三業中只佔一個。演,三業具足。演是表演,要作出樣子來給人看。佛所說一切法統統可以表演,用表演的方法來弘法利生,是最高明的。歌舞、戲劇,佛法中有沒有?有。《華嚴經》末後五十三參就是戲劇。如果有人發心把五十三參寫成劇本,拍成連續劇,拿到電視台去播放,比我們苦口婆心在這裡講,效果不知道要增長多少倍,應該要這麼作法。現在有許多寫劇本的人找不到材料,他不曉得佛經中的材料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釋迦牟尼佛每一次的法會、每一次的講演,都可以編成故事,都可以編成劇本。而用歌曲來弘法也很好,《大藏經》中的歌詞不下一萬首,都可以演唱。也有正式寫成劇本的—《歸元鏡》。這個劇本是描述淨土宗三位祖師的故事,第一位、慧遠大師,第二位、永明延壽大師,第三位、蓮池大師。也都收在《大藏經》中。所以最好的方法是通過舞台、通過電視表演。這是第一個意思。

第二個意思,「演」是我們自己切身做到。我們生到這個世間來,聞到佛法,明白了,發了大願,從今之後,我們就幹表演的事情,專門表演給社會大眾觀看。社會是我們的大舞台,我們是演員。演得要像,一切為佛法,一切為眾生。我們表演的目的只有一個︰幫助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學佛最低限度要把我們這個業報身轉成願身,願身就是乘願再來。我們的願力超過了業報,就轉過來了。每個人都能轉,只要你下定決心,依教修行,就轉了。

哪些是業報?我們用六度作比喻。過去慳貪,自己有的,捨不得布施,又叫吝嗇;自己沒有的,想盡方法去貪求,這是業報身。不知道修善、不知道持戒,念念還作惡,隨順惡習氣,這個是業報身;對人、對事、對物沒有耐心、沒有恆心,是業報身。如何把業報身轉成願身?從今之後,我依佛的教誨修布施波羅蜜,轉慳貪為布施,你不就轉業報成願身嗎?原本你的心安住在六道輪迴,現在安住在「道場」,這不馬上轉過來了?過去起心動念都是惡業,現在我們發心持清淨戒,斷一切惡,修一切善,真正發心修學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就轉過來了。

淨宗學會成立之後,我們提出修行五個科目︰三福、六和、三學、六度、普賢十願。在一切時、一切處,對人、對事、對物,我們起心動念都守著這個規矩,決定不違犯,就是具體的轉業報身為願身。諸位同修必須要知道,佛講這十種身,你一種得到了,其他九種都得到;一即是多,多即是一。試想想,捨棄業報,如法修行,你心地自然真誠、清淨、慈悲,你就得相好圓滿身。你的慈悲心、智慧心時時刻刻像諸佛如來一樣,護念一切眾生、關懷一切眾生、幫助一切眾生,意生身不就現前了嗎?一個轉,統統都轉了。從哪裡轉最方便?願轉最方便。發願我要學佛、我要學菩薩,我的心像佛、像菩薩,我的身也像佛、也像菩薩,我的言語造作也像佛、也像菩薩。願一發,身、語、意三輪都轉。這個是「願身演法」,演一切法,這一切法就包括我們的生活。

此地的「雲」,先布慈雲,後注法雨,取這個比喻。佛用雲表慈悲,用雨表演法,慈雲法雨。表演一切法,做給人看,先要有大慈悲心,沒有大慈悲心,決定做不到如布大雲。經云:「毘盧遮那佛,願力周法界,一切國土中,恆轉無上輪。」無上輪就指《華嚴經》。經上告訴我們,世尊,乃至於菩薩、聲聞,以及祖師大德善知識說法,一定要隨順眾生的根性,才能令眾生得真實的利益,所以說法一定要契機。

七、化身自在

一一毛端,悉能容受一切世界,而無障礙。各現無量神通之力,教化調伏一切眾生。

前面三句說明廣容無礙,後二句說普遍,廣容不礙普遍。毛端是正報最小的,正報指自身,身體汗毛的尖端,是正報最小的。世界是依報最大的,不是一個地球,是一尊佛的教化區,通常就是一個三千大千世界。經文『一切世界』,意思就是說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諸佛剎土,在一毛端都能容受,沒有障礙。通常我們講到事事無礙,多半都是講「芥子納須彌」,已經很不可思議。芥子是芥菜子,大概像芝麻粒這麼大,須彌是須彌山;把須彌山裝到芥菜子裏面,芥菜子沒放大,須彌山沒有縮小,這個不可思議。這一段經文所形容的,比它更不可思議,毛端比芥菜子小得多了,一切世界比須彌山不知大多少倍,簡直沒有法子計算。讀了這一句,我們才真正體會到,事事無礙可以到這個極處。而如來之身,怎麼能相容?我們一定要知道,毛端雖小,稱性;世界雖大,也稱性;既然都稱性,哪有不圓融的道理?這個理很深,我們沒有法子想像,不但我們沒有法子想像,聲聞、緣覺、菩薩,乃至於地上菩薩、等覺菩薩都無法想像。為什麼?因為你一想像就落到意識中去,與自性相違背。意識有範圍、有界限,當然沒有辦法緣自性的境界。

所以大經講到,法身大士的境界都不可思議,不要說佛的境界了。只要你離開思惟想像,也離開言語,這個境界就現前。在前面我們曾經說過幾次,如來身相如是,我們的身相也不例外。『各現無量神通之力』,各個都現,這是講廣容不礙普遍。佛到哪裡度眾生?佛就在毛端上,剎土裡度眾生。佛在十方世界有沒有來去?沒有。西方極樂世界距離我們這個地方,釋迦牟尼佛講「十萬億個佛國土」,那個十萬億佛國土,給諸位說,也在毛端,這我們才稍稍能體會到一點,古人所講:念佛往生,「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不明白這個道理的人,不了解事實真相,聽到這個話生懷疑,那我還沒有去,還在此地。這是世間人妄想、分別、執著,實實在在沒有來去,也沒有生不生,這才是事實的真相。所有一切境界,都是眾生自己妄想、分別、執著現出來的幻相、假相。但是我們知道假不離真,離開真的,那假的就現不出來。佛在經上常常用影子作比喻,「夢幻泡影」。我們在光照下面,身都有影子,影子是假的,但影不能離身,沒有身哪來的影子?我們拿這個身比作法性,法相就是影子,法相雖然虛妄,沒有離開真實,真妄不二。

『教化調伏一切眾生』;教是教導,化是教導的成績表現,接受佛陀教導就產生變化。古時候,儒家教學重視「化」,如果學生接受教學之後沒有產生變化,那這個教學就落空。起什麼樣的變化?成賢、成聖,超凡入聖,變化氣質。原來是凡夫氣質,受了教育之後,能夠提升到賢人的氣質、聖人的氣質。儒家教學的成就有三等,下等成就是君子,能夠提升到君子的風度;中等是賢人,上等是聖人。佛法中也有三等︰正覺,就是阿羅漢、辟支佛—小聖;中等是菩薩;上等成佛。

「調伏」是講教化眾生的手段。佛法中講化法、化儀,教學的方法、教學的儀式,最重要的要調順、調和。眾生的心念、妄想、煩惱無量無邊;調是對妄想說,伏是對煩惱說,伏是降伏,這兩個字是合用的。換過來也行,調對心說,伏對身說,都能夠講得通,調伏眾生的身心。佛用什麼方法?用戒、定、慧,用戒調身,用定、慧調心,然後才能夠降伏我們的煩惱習氣,收到教化的效果。

八、法身彌綸

身遍十方而無來往。

我們凡夫很不容易體會,但是這是事實真相。彌是彌漫,彌綸兩個字的意思︰周遍法界,無所不包。法身就是自己的真身,這個話的意思很深,很難懂。佛在經上告訴我們,我們人身體是精神與物質結合起來的現象。精神這一部分,屬於心理,是心法;物質這一部分,色相是色法。心法八類,稱為八識,或者稱為八心王、八心法;色法有十一個,我們這個身統統具足;合起來就是依報、正報。依報從哪裡來?依報從正報來的,依報隨著正報轉,依報與正報同時出現,沒有先後,沒有障礙。我們細細從這裡思惟,豈不是以法為身嗎?

心心所法與色法,變現無量無邊世界剎土眾生,十法界依正莊嚴就是心心所與色法變現出來的。心心所、色法既然是自身,虛空法界又何嘗不是我們的身?理論決定是圓融周遍的,在事相上一定是由近而遠。念《百法》能夠深解義趣,你就豁然明白了。《百法明門論》,明是智慧,讓你在這一百法中開智慧,做個明白人,明白什麼?明白盡虛空、遍法界是一個自己。我們這個肉身則隨著業報現身,完全不自在。我們懂得法身周遍法界,報身也是周遍法界,應化身還是周遍法界,那我們的業報身又何嘗不周遍法界?

九、智身窮性相之源

智入諸相,了法空寂。

這是佛的十種身之一,智身。智是智慧,智慧能夠明瞭通達一切法相的根源。智慧從哪裡來?自性中本來具足。佛告訴我們,世間人有聰明,沒有智慧。為什麼說他沒有智慧?他自性沒有顯露出來,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被障礙住了,不起作用。世間人很聰明,從八識中流露出來的東西是聰明,從自性中流露出來的叫智慧。實際上,八識中流露出來的有很多錯誤、錯覺。我們看這個世間最近三、四百年來,西洋的科技逐漸逐漸在發展,許許多多學說當時認為是真理,了不起的發現。可是過了一些年,出現一位科學家,又發現一套東西把前面的定律推翻,所以現在這些科學家很聰明,不敢講這是定律,永恆不變。他曉得再過幾年又有新的發現,把現在發現又推翻,這個就是佛講的「世智辯聰」。而從真實智慧所流露的東西,則永恆不變。

真正肯相信佛的方法,自性般若智慧就能現前。佛用的這套方法妙絕了。用什麼?禪定。什麼叫禪?什麼叫定?不受外面一切境界的誘惑,是禪;六根面對六塵境界如如不動,是定。要學這套本事,禪定功夫深,智慧就現前。智慧是自性本來具足,不是從外面學得來的。似乎很少人懂得用這個方法開智慧,大多數人只知道透過學習、研究來獲得,其所學得來的不是智慧,是聰明。所以現在的世界被這些聰明人愈搞愈複雜、愈搞愈亂。

只要你的心清淨平等,就「智入諸相,了法空寂」。諸佛如是,我們也如是。所以你必須要知道,一切境界相,相有體無,可以受用,不可以執著,這個受用就得大自在了。如果於其中稍稍有分別、執著就錯了,雖有受用,受用得很辛苦,現代人講你在受用當中要付出很高的代價,把一真法界轉變成六道輪迴,你說這個代價多慘!

我們希望自己智慧能現前,要修定。在什麼時候修?修定並不是叫你每天面壁打坐。面壁打坐是修定的方法之一,方法無量無邊,我們念佛的人,用念阿彌陀佛的方法修定。而真正會修的人就在日常生活當中修,這是六祖大師《壇經》中講的方法,妙絕了!不妨礙工作、生活,每一天該幹什麼還照幹,一絲毫妨礙都沒有。功夫怎麼作法?外不著相,內不動心。外不著相是禪,內不動心是定。六祖大師教給人的這些方法,就是他自己在黃梅八個月槽坊中用功的辦法。他得到效果,所以他信心十足,也以這個方法教人。《金剛經》上所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這兩句話是給他印證,他的方法正確。你懂得不取相,懂得不動心,那就是修道。功夫淺的得禪定,成就三昧。功夫深的,開智慧,明心見性。智慧是從這裡來的。所以我們要曉得,不是通過思惟想像去學習而得來的。

佛家的教學都是給你說明這些原理原則,真正用功要靠自己,在日常生活當中知道怎麼做一個轉變,你才能夠悟入。現在我們做一個大的轉變,見相不著相,見相不動心,你的功夫就成就了,這就能悟入,你才能契入境界;並不是要你相不要了,不是的,相還在。

十、力持身持自他依正

三世諸佛所有神變,於光明中靡不咸睹。一切佛土不思議劫所有莊嚴,悉令顯現。

這是十身末後一條,「力持身」。力是能力,是自性的本能,是性德的流露,也不是修來的。你所修學而來的能力都有限,都有個範圍;自性的能力不可思議,沒有極限。清涼大師註解:「能持自他依正」。自依正,在本經中,毘盧遮那佛的華藏世界是如來自己的依正。他依正,是十方諸佛剎土,無量無邊的華藏世界。如果就本師釋迦牟尼佛而言,能持自己的依正是娑婆世界依正莊嚴;他依正是娑婆世界以外,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諸佛剎土的依正莊嚴。這種能力不是作意、不是思惟、也不是想像得來的,自性圓滿的德能本來就是這個樣子。經文上說,『三世諸佛所有神變,於光明中靡不咸睹』,屬於正報;『一切佛土』是依報。『佛土』是空間,『不思議劫』是時間;說個空間,再說個時間,全都包括了。

在中國佛教歷史當中,曾經有不少人是從物質現象中開悟的。聽流水的聲音,開悟了;聽風吹樹葉的聲音,也開悟;不定是什麼機會能開悟。而流水的聲音能叫他開悟,是佛變現流水的聲音。平常他聽這個水不開悟,這個時間聽水為什麼豁然開悟?是佛力加持的。我們現在講佛力加持,實際上,是佛現的身,現流水的相,為什麼佛在這個時候示現?佛知道這個時候,他開悟的緣成熟了,所以佛應機而現,時節因緣毫釐不差。

佛在什麼時候顯現這些神變?都是應眾生之感。十方無量無邊諸佛剎土,眾生的數字沒有法子計算。一切眾生與佛都有感應道交,佛可以同時示現這些神變。只要我們有善心、有願心,在這一生當中又歡喜學習,希望在一生當中也能夠像法身大士一樣入佛境界。我們有這個心願,佛菩薩知道。這個十身,我們讀過之後就明白,他知道,他有能力,他真的關懷我們,真的愛護我們,真幫助我們。現在問題是,我們自己要懂得自愛,這點太重要了;要懂得自重,要懂得自愛,佛的這一份恩情我們才能接受過來。

如來果地有十種身。一般比較少講十種身,常說三身︰法身、報身、應化身。其實十身才是真正圓滿的說法,三身只是十身的歸納。說三,或者說四,四就是法身、報身、應身、化身,內容真的是不增不減,只是說法不同而已。三身展開說十身,十身把它歸納就是三身。前面一開端的三段:菩提身、威勢身、福德身,這三種身屬於報身;意生身、相好身、願身、化身,屬於化身;法身、智身、力持身,則屬於法身。這是說明三身與十身開合的不同。

就報身而言,菩提身是自受用身,後面兩種威勢與福德身都屬於他受用身。佛在經上常常講眾生顛倒,到底顛倒的相是什麼?諸大乘經中講得很多。如果就這一段經而言,我們也發現自己顛倒了。哪些地方?威勢身、福德身是他受用,不是我們自己去享福,自己作威作福,那就要造業,哪裡是菩薩度化眾生的行願?於是我們細細的觀察,釋迦牟尼佛在世確實有威德、有勢力,他的威德從什麼地方展現?得到社會大眾的尊敬。他的教誨、他的言行,得到社會大眾的景仰,一切眾生都願意依教奉行,這就顯示佛的威德。佛連居住的地方都沒有,出了家沒家,遊化在人間,晚上找個大樹底下打坐休息,樹下一宿;日中一食,吃飯每天到外面去托缽一次,一天吃一餐。講經說法沒有中斷過,四十九年天天講,永遠沒有疲厭。這是釋迦牟尼佛展現給我們看的威勢身。釋迦牟尼佛從來不會表現一種傲慢的態度:我教學這麼多年,聽我講經說法的這麼多人,值得驕傲。沒有,釋迦牟尼佛從來沒有這個念頭,所以威德是他受用,不是自受用。

世尊福報之大也不可思議,他有大福報,但是他不享福,每天三衣一缽,過的是一個標準修行人的生活,他的福報是給一切眾生共享。我們在這個經上讀過,佛的智慧、佛的願力,不但能持自他正報,也能持自他依報,這就是我們世俗人常講「得佛菩薩保佑」。身體健康是正報,豐衣足食是依報,我們身心環境都能夠安穩,是得佛的福報加持。

第三科教主難思這一大段,李長者也有一些開示,開示得非常之好。這一大段是說明佛成道,修行果滿,依正報得。指毘盧遮那如來華藏世界,他報得這樣莊嚴的佛土,圓滿顯示威勢福德,提供給十方世界所有修行人,作為一個修道證果的場所。諸位同修要知道,你在娑婆世界無論修學哪一宗,禪宗也好、密宗也好、賢首也好、天台也好,無論修學哪個法門,你真正修成就,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出離十法界,統統親近毘盧遮那佛。華藏世界像大海一樣,這十個宗就好比十個大的江河,統統流入大海。要知道華藏世界是我們共同的歸宿,是毘盧遮那佛的依報。到那裡去還繼續不斷修行,你的無明才破一品,還有四十品沒破,破無明不是簡單的事情。毘盧遮那佛的依正莊嚴,是提供法身大士修學的道場,毘盧遮那佛的功德無量無邊。

這是示現一個通途的修行,通途無論漸修漸證、頓修頓證,都歸毘盧遮那佛建立的華藏世界。《華嚴》就是給我們介紹毘盧遮那佛的依正莊嚴,介紹的經文有多少?十一卷,從第一卷到第十一卷,這麼長的經文。我們讀了,嚮往羨慕修學之心油然而生。但是斷塵沙煩惱,再破無明,出離十法界,談何容易!一般人不是一生修行能夠達得到的。因此,我勸勉同修一個當生成就的法門,就是念佛求生淨土,往生極樂世界成佛。阿彌陀佛建立的西方極樂世界,以四十八大願,專門接引念佛人往生。這是個專宗,但是修學各宗各派,迴向往生極樂世界的人也能成就。成就,比在華藏世界更快速、更穩當,所以文殊、普賢,華藏世界的等覺菩薩還要發願求生極樂世界。在哪裡發願?在華嚴會上發願。華藏世界等覺菩薩、候補佛,也發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何況我們!若不信、不肯發願往生者,套一句李炳南老居士的話,「非愚即狂」。

如來所坐之座,以法界為座體。前面表法的意思一定要懂得,如來果地上行六度萬行(因地修行叫修,佛已經成佛,就完全是行,不是修),報得華藏世界依報的莊嚴。報身是圓滿智慧之身,如來依正之報沒有絲毫勉強,任運報得,這樣示現成最正覺。而不是像釋迦牟尼佛在我們這個世界,示現的是劣應身。那是表演給我們看,暗示我們、啟發我們、幫助我們覺悟。

我們從跡象上觀察,釋迦牟尼佛是怎麼覺悟?怎麼發心出家修行?他在宮廷中親身體驗富貴的生活,令人迷惑顛倒。天天享受五欲七情,享這種福增長貪瞋痴慢。偶爾到外面去看了一下,看到老病死諸眾生相,心中感觸很深,這是苦,是大苦。於是想一想,人能不能避免生老病死苦?從這個地方慢慢他就覺悟、他就明白。這是要通過很冷靜的思考,冷靜到一定的程度就入了禪定,定就開智慧,智慧就能把這個問題根源發覺出來。

苦從哪裡來?找它的根源。於是佛發現苦是從集來的;集就是煩惱、就是所知。你天天在集積煩惱、所知,你在造這個因,所以就招來苦報。佛最初悟入四諦,四諦是佛法的根本法,通四教:藏教四諦、通教四諦、別教四諦、圓教四諦。四諦與三十七道品都通藏、通、別、圓,換句話說,通一切法,通大小乘,通一切宗派,它是佛法的根本法。佛從這裡開悟,然後做了一個很大的轉變,示現教導我們,這個大轉變就是出家修行。

世出世間真實的教學著重在開悟。世尊示現和我們凡夫一樣;在我們凡夫看來,世尊鋪一堆草座,在畢缽羅樹下打坐。釋迦牟尼佛是厭俗出家,他是看到這個世間太苦了,表演這個相給我們看。但是我們天天受苦的人,卻不知道是苦;他明白、清楚。怎麼樣擺脫這個苦?放下,所以出家相就是示現放下。佛是真放下,三衣一缽,三衣是三件衣統統帶在身上,拿個缽就走了,什麼都沒有,那才叫真放下。我們現在出家人,出門還帶一大堆行李,還帶好大的箱子,那是沒有放下。這些地方都值得我們深深去反省,我們應當如何來學習。

法身大士看到佛在菩提樹下是坐金剛寶座,展現出如來果地不思議的莊嚴法界。由此我們又有一點體會,真的是相隨心轉,我們凡夫煩惱心看佛像,佛像是劣應身,看佛的座位是生草鋪的座。為什麼法身大士看菩提樹是寶樹?佛座是金剛寶座?佛的身相是「身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可見得佛真的沒有相,佛也沒有身。佛的身、佛的相、佛的依、佛的正,都是隨眾生心念而變化。

佛的心永遠平等、清淨,不受一絲毫染污,所謂是染淨情盡。佛在經上常說,教我們用心如鏡。我們對著鏡子笑,它也笑,我們哭,它也哭;我們笑哭被污染,心上真有,鏡子一點也不受污染。不但你不照它的時候,鏡子空空,不落痕跡;正在照的時候也不落痕跡,這就對了。有體有用。

大乘佛法為什麼一定要建立在菩提心的基礎上?如來果地十種身,是以菩提身為根本,其餘九個身都從菩提身生,而菩提身又從菩提心來。菩提心的心體是直心、深心、大悲心,三心都是清淨、平等,沒有絲毫污染。《無量壽經》經題—清淨、平等、覺,就是真正的菩提心。一切法依清淨平等覺,沒有一法不是佛法。佛在《華嚴經》上講「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為魔業」,你如果把菩提心忘掉、丟掉,所修一切善法都叫魔業。這句話說的意思很深很深,《楞嚴經》上所謂「因地不真,果招迂曲」,這就是因地不真。因地就是清淨、平等、覺,你的心與清淨平等覺不相應,就是因地不真,你的修學很難成就。佛的因真,果報殊勝。

菩薩與九法界眾生,都相處在一起,把自己無始劫分別、妄想、執著的習氣磨盡,這叫修行。像你要斷貪,如果不在境界當中,你怎麼知道自己的貪心已經斷掉?貪的範圍廣得不得了。喜歡的,想得到是貪;不喜歡的,想將它攆走也是貪。順、逆境界都是這一個心。在順境中心清淨、平等,不起心、不動念,貪心斷掉了;逆境中也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貪的境界沒有了。每一法都有順、逆兩個境界,現代話叫相對的世界。任何一法都有兩邊,佛教我們兩邊不住,中道不存,要在這上面用功夫。什麼樣的境緣都接觸,從中修定、修慧,定慧等持,這是真用功。這是高級的修行方法,不是凡夫。凡夫如果學這個方法,怕的是學得不像反而墮落,反而造無量無邊罪業,落在阿鼻地獄永劫不能翻身,那就大錯特錯。所以佛對於我們初學的凡夫,佛知道我們沒有這個定功,給我們制訂許許多多戒條,這個可以做,那個不能做。如果我們果然能夠在生活當中,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念念都能夠與定慧相應,這個人叫真正修道,真正修行,真正會用功。無論在什麼境界當中,功夫不失,那就叫功夫成片。而佛對於沙彌、比丘,出家四眾的戒條中,有一條很重要,歌舞、戲劇決定不可以觀聽,包括看電視。你常常聽歌看戲,你的心都被它轉,心怎麼會清淨?怎麼會定得下來?所以對於初學的人決定要禁止。

佛在一切經論當中,常作無數次的叮嚀囑咐,這種教學法就叫「長時薰修」,讓我們有深刻的印象,在日用平常當中,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佛的教誨、佛的開導能及時提得起來。當起心動念的時候覺悟就快,古人所講「不怕念起,只怕覺遲」;覺,想到佛的教誨,想到自己曾經發願我要依教奉行,妄想念頭立刻就轉過來了。念佛的人就是用一句佛號,妄想才生,立刻就警覺,用一句阿彌陀佛把妄念轉過來。念正,語就正、行就正,一切皆正。身心正,我們依報環境當然正,這是我們在這部經上所應當知道學習的。

【書籍目錄】
第1頁:緣起 第2頁:華嚴經疏論纂要懸示卷第一
第3頁:華嚴經疏論纂要卷第二 第4頁:華嚴經疏論纂要卷第三
第5頁:華嚴經疏論纂要卷第四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