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學佛者的信念 濟群法師著述

學佛者的信念 濟群法師著述

第三章、禮敬諸佛願

[日期:2010-08-30]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濟群法師著述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第三章、禮敬諸佛願

善財白言:大聖!云何禮敬,乃至回向?

普賢菩薩告善財言:善男子!言禮敬諸佛者: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數諸佛世尊。我以普賢行願力故,深心信解,如對目前。悉以清淨身語意業,常修禮敬。一一佛所,皆現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身。一一身,遍禮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佛。虛空界盡,我禮乃盡;以虛空界不可盡故,我此禮敬,無有窮盡。如是乃至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禮乃盡;而眾生界乃至煩惱無有盡故,我此禮敬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禮敬的意義

「禮敬」是什麼呢?禮就是頂禮、禮拜(問訊、合掌、低頭、鞠躬)。禮的意義在哪里?禮的意義表示恭敬,禮跟敬必須配合在一起,光有禮要是不敬行不行啊?不行的。

記得《六祖壇經》記載:永嘉玄策去參訪六祖,他磕頭的時候,頭不點到地上去。六祖說:「禮拜表達恭敬,本來是為了制伏我慢,可是你拜我,頭都不點地,這算什麼禮拜呀?」這段話說明一個什麼道理呢?就是說禮要跟敬結合在一起,禮敬的意義主要在恭敬。我們學佛首先要對佛陀生起恭敬心,包括對三寶。恭敬,也是人與人之間一種很平常的禮貌。就像世界上的人,對自己的長輩,或是有德行的人,我們都要恭敬他們。所以,禮敬是一種很平常的法門,並不是佛法特有的。

修學佛法,首先要對三寶產生恭敬心、虔誠心。因為只有在這樣的狀態下,才能依教奉行。就拿社會上的人來說吧!一個學生,他在學校裏,瞧不起他的老師。那麼,對他的講課會不會接受,乃至按照他所說的話去做呢?我看是不大可能的。一個孩子在家裏對他的父母,沒有絲毫的恭敬心,你說他會不會聽父母的話呢?自然也是不會的。同樣的道理,我們學佛、對三寶缺乏恭敬心。那麼,你能依教奉行嗎?我看是很困難的;即使能的話,也要打折扣。恭敬的意義,主要是為了我們更好的修學佛法。

拜哪些佛

下面講「禮敬諸佛」,諸佛是什麼意思呢?諸,是所有、全部、眾多的意思。諸佛,不是指一尊佛或兩尊佛,而是指十方三世一切佛。我們禮敬的佛陀,到底是什麼樣的佛陀呢?一般社會上的人,由於不瞭解佛教的關係,對佛教徒的禮佛,往往會產生一種誤會,他們以為學佛的人是把木頭、石頭雕塑的泥像,作為崇拜的偶像。這是對佛教極大的誤會。其實,我們拜的並不是偶像,佛教寺院中之所以供著偶像,那是佛弟子表達對佛陀的追思!同時也是仰慕佛陀的智慧和道德,起到見賢思齊的作用。

我們拜佛,應該拜哪些佛呢?下面這段話告訴我們:「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數諸佛世尊」。我們所拜的佛陀,不是一尊兩尊,而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有很多人拜佛,只想著眼前的某一尊佛,如觀音菩薩、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只局限於拜某一尊佛。有的人甚至會用一種凡夫的心態,去衡量佛的思想和心境。擔心我現在拜觀音菩薩,沒有拜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會不會生氣呢?那我在拜阿彌陀佛的時候,沒有拜大勢至菩薩,大勢至菩薩會不會生氣呢?沒有拜到其他的佛菩薩,如果得罪了他們,佛菩薩怪罪下來怎麼辦呢?

其實,你的這種擔心和顧慮是不對的。因為我們拜佛著相,所以才會出現這種心態。現在普賢菩薩教我們怎樣去拜佛。普賢菩薩告訴我們:我們所拜的佛,不是一尊二尊,而是拜盡法界,也就是整個宇宙中十方三世的諸佛。過去世諸佛,是指已經的佛陀;現在世諸佛,是指正在十方世界轉法輪,說法的佛陀;未來世諸佛,是指將來成佛,將會出現的佛陀。十方三世諸佛,就像佛國裏的極微塵數那麼多。所有的佛陀,都是我們要頂禮的物件。所以,我們在拜佛時候,不能執著於某一尊偶像,而是要觀想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這樣一來,在一拜中,一切諸佛菩薩你都拜到了,你想你的拜佛功德,比起以往的執著於某一偶像,不知要大多少倍?我看百千億萬倍都不止!

怎樣拜佛

有人可能會問:這麼多的佛我應該怎樣去拜?這麼多的佛陀我怎麼拜得過來呢?「我以普賢行願力故」,現在我們要用普賢的思想境界去拜。拜的時候「深心信解,如對目前」。就是要相信十方世界都有佛的存在,假如你信心不足,那是不行的。在相信、理解、接受十方諸佛存在的同時,還要觀想十方諸佛都在我的面前。

「悉以清淨身語意業,常修禮敬」。悉,是完全的意思。我們面對無窮無盡,無法用數目可以計算的諸佛面前,身體拜佛、口念佛、意念想著佛,完全用一片恭敬虔誠的心去禮拜。拜佛的時候,心裏沒有絲毫的私心雜念,當我們沒有任何妄想的時候,我們的心才能清淨。所以,要以清淨的身口意三業,常常修禮敬諸佛的大願。為什麼有的人拜佛能得到感應?有人卻不能呢?這跟你的心清不清淨、虔誠不虔誠有關係。因為佛不是有意在你心中要顯示出來的,佛也不是有意的要你去拜他,佛才跑到你這裏來。假如這個人拜佛,佛跑到這個人這裏來;另一個人拜佛,佛又跑到他那裏去。那麼,如果同時有幾千萬個地方的人都在拜佛,佛肯定會忙得暈頭轉向的,肯定會累死的。

佛的示現,他不是有心的,他完全是無心的。佛是隨他的願力,就像天上的月亮,月亮一直掛在天上,可是人間什麼地方有水,什麼地方就有月亮。但有的地方雖然有水,為什麼卻見不到月亮呢?因為水只有在清的情況下,月亮才能顯現出來;如果水是渾濁的,月亮還能顯現嗎?我們每一個人也像一潭水,一般的人總是處在妄想狀態中,猶如一潭濁水,佛陀自然不能顯現在我們心中。一個人通過修行,以清淨的三業去拜佛,猶如一潭清水,那麼,佛菩薩就能顯現。這就是佛教中所說的感應道交。

有這樣一句話:「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這句話是說,人間什麼地方有水,什麼地方就有月亮;天上什麼時候沒有烏雲,什麼時候就有太陽。同樣的,什麼地方有一片虔誠、清淨的心,那麼什麼地方就有佛菩薩的顯現。佛菩薩可以說是佛陀、觀音菩薩;也可以說是我們自心的佛性。如果我們離開了自己清淨的心,也就離開了諸佛菩薩。如果我們隨時都能把握自己,讓我們的心,隨時都處於一種清淨的狀態。那麼,我們隨時都與諸佛菩薩在一起了。所以,我們修學佛法不能離開我們自己清淨的心,到外面去尋找佛菩薩,如果是這樣的話,脫離佛道就會越來越遠。

「一一佛所,皆現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身;一一身,遍禮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佛」。有微塵那麼多的佛陀,在十方世界裏。你說拜佛的人,我只有一個身子,這麼一來比例失調,一個人拜這麼多的佛,我拜不過來。怎麼辦呢?那麼,我們要借助觀想的力量,觀想宇宙中有微塵數的佛陀,我呢!也不是一個我。我要顯出微塵數的身。有多少個佛,就有多少個我。我有千百億個化身,想像著每一尊佛的面前都有一個我。

打個比方:我們在拜佛的時候,我的面前有一個佛,佛的面前有一個我。如果前後左右上下都裝有鏡子的話,就會出現每一個鏡子裏都有一尊佛,同時每一個鏡子裏也都有一個我。我在拜每一尊佛;同時每一尊佛,都在接受我的禮拜。這時候,你就不是一個你,而你就有無數多的身。以無數多的身,去拜無數多的佛,那麼這樣去拜佛,能不能拜得過來啊?這樣就能拜得過來了。我們用這種觀想的方法和力量去拜佛的話,你的功德就能無量無邊!這種功德就像虛空一樣大。所以,雖然你現在是拜一拜佛。但比起別人拜幾十生幾十輩子的功德,不知要大多少倍呢!

我們要以一種極大廣闊的心境去拜佛,那麼,這個你還是不是原來的你呢?自然是不一樣了。我們要想成佛,就要把佛菩薩的境界,變成我們自己的境界,這樣才有可能成為佛陀、成為菩薩。我們拜佛也不是拜一天兩天,初一拜了,十五再拜,而是「虛空界盡,我禮乃盡」。虛空有沒有盡的時候?虛空是沒有盡的。所以我的禮敬也沒有盡頭。學佛的思想境界就是要有這麼高,那你的學佛才有出息。

「如是乃至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禮乃盡。而眾生界乃至煩惱無有盡故,我此禮敬無有窮盡」。這段話裏有三個比喻:一是眾生界盡,二是眾生業盡,三是眾生煩惱盡。你們說:眾生有沒有盡的時候?眾生界是沒有窮盡的時候。眾生界、眾生業、眾生的煩惱,都是沒有窮盡的。那麼,我此禮敬也無有窮盡。這是一種反襯的方式,顯示我拜佛的這種願望和行為。「我此禮敬,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我們拜佛不是一天兩天的事,而是長時間的,相續不斷的,心要時常想著,沒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你說這樣會很辛苦,休息幾天再拜吧,不是的,是沒有疲厭的。上面講的一些話都是第一個願望:「禮敬諸佛」的內容。禮敬諸佛是指已經成佛的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但是從廣義的角度來說,也可以把一切眾生作為我們禮敬的物件。

常不輕菩薩

在《法華經》裏有一品,有個菩薩叫常不輕,他看見人就禮拜,時間長了,有些人看見他覺得討厭。有的人不明白,這個人為什麼這麼怪呢?見到任何人都拜,是不是神經有毛病?甚至有些人不理解,還扔石頭打他,用腳踢他、用口水吐他。但不管你怎樣對他,他也不生氣,見人照拜不誤。有一天,一個人實在看不下去,就走上前問他:「你一天到晚見人就禮拜,別人打你、罵你,你也不生氣,這究竟是為什麼」?他回答了一句話:「因為你們將來都會成佛的,所以,我不敢輕慢你們」。這個故事說明兩個道理:一是說明眾生皆有佛性,常不輕菩薩這樣做,實際上是以身說法,用自己的實際行為去勸化普度眾生,使他們早日覺悟,提醒大家要自尊、自愛。二是說明行菩薩道的人,對一切人都要恭敬、尊重。

我們講禮敬諸佛,不僅僅是禮敬已經成佛的諸佛,同時也要禮敬未來將要成佛的一切眾生。如果我們學佛的人,把普賢的禮敬法門,推廣普及到日常生活中去,我們能夠尊重一切人,使人歡喜。那麼你本身也就功德無量!

【書籍目錄】
第1頁:整理者說 第2頁:第一章、導論
第3頁:第二章、序分 第4頁:第三章、禮敬諸佛願
第5頁:第四章、稱讚如來願 第6頁:第五章、廣修供養願
第7頁:第六章、懺悔業障願 第8頁:第七章、隨喜功德願
第9頁:第八章、請轉法輪願 第10頁:第九章、請佛住世願
第11頁:第十章、常隨佛學願 第12頁:第十一章、恒順眾生願
第13頁:第十二章、普皆回向願 第14頁:第十三章、受持利益
第15頁:第十四章、略說前七願 第16頁:第十五章、廣頌第八、九願
第17頁:第十六章、本經的殊勝 第18頁:第十七章、結歸
第19頁:後記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