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黃帝內經十二時辰養生法3:給作息不規律者的調心養身補救法  作者:王雷

黃帝內經十二時辰養生法3:給作息不規律者的調心養身補救法  作者:王雷

前言

[日期:2016-06-07] 來源:  作者:王雷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前言:

  如果用最簡潔的語言來概括中國文化,那就是「天人合一」了。而中醫,正在踐行著中國的核心文化。對於「中醫」這 個詞,有學者認為它是西醫傳入中國後的產物,目的在於區分祖國醫學與「西醫」。其實,「中醫」一詞最早見於西漢,《漢書?藝文志》就有「中病不治,常得中 醫」的說法。也就是說,早在距今兩千年的西漢時代,就有了「中醫」的說法。

  為何取名「中醫」呢?這得從中國文化的根源談起。中國最早的哲學著作《易經》,將一切事物均納入陰陽的軌道,人 體自然也不例外。《素問?寶命全形論》就說:「夫人生於地,懸命於天,天地合氣,命之曰人。」即指出人體也是陰陽二氣相互作用的產物。中國古代的醫學家認 為,人體的陰陽保持平衡就不會生病。如果陰陽失衡,人體必會百病纏身。這就是中醫「持中守一而醫百病」的思想來源。所以, 「中和」、「中庸」,才是中醫之「中」的真正含意。

  那麼如何才能保持人體陰陽的平衡呢?最主要的就是要做到「天人相應」。古代科學技術尚不發達,人們對於自身的認 識也不全面,很自然地就把人體與自然聯繫在一起了。他們發現天是圓的,地是方的,人也是「頭圓腳方」;天上有日月爭輝,人也有雙目來辨五色;大地河流縱 橫,與之相對應的,人體也有經絡氣血;天有四時,人也有生、老、病、死。經過多代人的歷史記憶,這種直觀的認識也逐漸上升到理論。最早提出「天人相應」思 想的是孟子。他在《孟子?盡心上》中說道:「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意思是說,充分運用心靈思考的人,會知道人的本性。知道人的本性, 就知道天命。在這裡,「天」含有一定意義的主宰之意。到了明清時代,「天」已經發展為客觀存在的自然和宇宙了。

  祖國醫學中的養生觀,尤其體現了天人合一、天人相應的思想。《黃帝內經》就說:「人與天地相參也,與日月相應 也。」也就是說,人要與四時、寒暑相應,隨著日月的輪轉而按時作息。「天人相應」是中醫文化的精髓,古人正是因為嚴格遵守著這個規則,所以即便在醫學尚不 發達的年代,依然可以盡享天年。兩千年後的今天,人們依仗科學技術的發展,越來越悖離自然規律。當人類被大自然懲罰的傷痕纍纍時,才意識到「人定勝天」是 句空話,「順乎自然、合於自然」才是生命的真諦。

  「天人相應」具體表現在哪裡呢?《素問?陰陽應像大論》說:「天有四時五行,以生長收藏,以生寒暑燥濕風。人有 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也就是說,四時與五臟是相應的,故醫家有「春養肝,夏養心,長夏養脾,秋養肺,冬養腎」的說法。到了西漢,董仲舒發展了 「天人相應」的理論。他提出「人副天數」之說,即指出人是天的副本:「人有三百六十節,像日數也;大節十二分,副月數也;內有五臟,副五行數也;有四肢, 副四時數也。」如此,四肢骨骸便與天地相應了。後來,人們又提出了「子午流注」的理論,即將一天的十二個小時與人體的十二條經絡也對應起來。這樣,「人」 與「天」便真正的「合一」了。

  為什麼叫「子午流注」呢?「子」和「午」分別是十二地支中的第一數和第七數。為什麼單獨取這兩個數呢?古人認為 「子時一刻,乃一陽之生;至午時一刻,乃一陰之生」,所以「子午」便成為「陰陽」的分界線。「流」、「注」則指氣血運動變化的狀態,前者指「陽生」,後者 指「陰藏」。「子午流注」說到底就是遵循太陽變化的一種規律。

  按照「子午流注」的觀點,經絡氣血運行各有其盛衰。以寅時從肺經開始,分別流注大腸經、胃經、脾經、心經、小腸 經、膀胱經、腎經、心包經、三焦經、膽經,最後於丑時終於肝經。日復一日,循環不息。古人經常根據人體氣血盛衰開合的規律來治病救人,在疾病防治方面, 「子午流注」理論也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雖說「遵天時養生」的觀念已深入人心,但由於生活方式的改變,人們已經不可能重複以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 生活方式了。君不見夜深人靜之時,還有多少人在埋頭工作;或是日上三竿時,還有多少人在埋頭大睡。這是不是說明我們祖先留下來的養生理論已經過時了呢?當 然不是!養生也要與時俱進,如果只是故步自封,早晚會被時代所淘汰。本書就是本著這個目的編寫的。我們著重提出一些補救的辦法,比如經常熬夜的人,在 1~3點肝經當令時無法入睡,那就試著在晚上7~9點之間休息。因為此時為心包經當令,它與肝經同為厥陰經,而同名經「經氣相通」,所以某一臟腑或經脈不 正常了,可以選用與其同名的另一條經脈來治療。再如,午時一陰生,此時應該小寐片刻以養陰氣。但工作忙碌的上班族往往做不到這一點,這時可以做一做「通經 呼天功」,即能解乏又能養生。還有辰時應該按時吃早飯,一些人由於沒有胃口,通常不吃飯就匆匆跑去上班。這種人可以試著做做「腹部太極功」,既能消食化 積,還能保護腸胃,讓你不受胃病的困擾。

  雖說「未雨綢繆」是種生活的智慧,但畢竟太過高遠,不是人人皆能及的。對於普通人而言,能做到 「亡羊補牢」,把損失降到最低,也不失為一種明智的選擇。本書所提供的方法,雖不像「萬里長城」那樣堅不可摧,但至少可以為您的健康添磚加瓦。畢竟,多一 份努力,就多一份健康。在這一點一滴的努力中,我們也可以盡享天年了!

【書籍目錄】
第1頁:內容簡介 第2頁:作者介紹
第3頁:十二時辰養生法 第4頁:前言
第5頁:第一章 子時養生 點按風市收膽火,失眠去無蹤 第6頁:第一章 子時養生 消除偏頭痛,推揉列缺穴立竿見影
第7頁:第一章 子時養生 後背撞牆臟腑顯生機,防治膽囊炎和膽結石膽俞見奇效 第8頁:第一章 子時養生 越晚越精神是一種病,振奮陽氣巧捶背
第9頁:第一章 子時養生 調配膽經大藥房:食補藥補不如經絡補 第10頁:第二章 丑時 現代人為什麼愛失眠 十指繞宮城助你好睡眠
第11頁:第二章 丑時 熬夜抑鬱脾氣大,給「夜貓族」的清心萬靈丹 第12頁:第二章 丑時 肝為青龍,青色食物加拍打可健肝
第13頁:第二章 丑時 怒髮衝冠易傷肝,陽陵泉幫你「澆滅」怒火 第14頁:第二章 丑時 調配肝經大藥房:肝上有病就從肝經尋
第15頁:第三章 寅時 寅時睡眠有利氣血分配,寅時不眠可叩齒健肺 第16頁:第三章 寅時 寅時失眠或早醒,
第17頁:第三章 寅時 寅時為心臟病患者的「生死關頭」,多練「氣沉丹田」可健肺 第18頁:第三章 寅時 養肺先養氣:男人肺氣足精力旺盛,女人肺氣足皮膚光滑
第19頁:第三章 寅時 調配肺經大藥房:肅清肺喘,身體清安 第20頁:第四章 卯時 卯時天門開,順時排便清腸毒 
第21頁:第四章 卯時 腹瀉是大腸向你提出的警告,神闕幫你解決煩惱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