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講記 道源法師講述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講記 道源法師講述

序分

[日期:2010-12-26]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道源法師講述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正釋經文

甲一、序分

乙一、證信序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薩三萬二千,文殊師利法王子,而為上首。

今天開始講解經文。

凡是佛經,皆有三分:一、序分,二、正宗分,三、流通分。序分又分兩科:(1)證信序,(2)發起序。今先講證信序。

上面這段經文,即是證信序。此段經文,是世尊將入涅槃之時,阿難尊者問佛:世尊圓寂之後,弟子們結集法藏,一切經首,應安何等字句?佛答:「一切經首,應安: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某某地點,與大眾某某等若干人俱。」此即經家所謂六成就。因為佛住世說法四十九年,談經三百餘會,說的統統是因緣法 ── 一切法皆從因緣生。世尊開法會,自有開法會的因緣,但必須有此六種因緣,才能成就法會,所以每部經首,必須將它說一說。有此一段經文,就可證明這是佛說的經,故名證信序。佛教大小乘經,都是阿難尊者所背誦出來的。佛弟子中,各有一個第一,而阿難尊者是多聞第一。多聞第一,按現在名詞,叫做記憶力特別強,他有此大智慧,佛所說的法,他都能背誦出來。故結集法藏時,大家公推阿難尊者陞座,代表佛說法,將佛住世講過的佛經,一一背誦出來。阿難尊者於是在宣講每一部佛經之初,必定宣稱「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某某地點,與某某大眾等若干人俱。」然後宣說該部佛經之內容──正宗分及流通分,如何如何,經大眾通過之後,記錄起來。那時印度尚未發明紙,而是用貝多羅樹的樹葉紀錄的。此即成為佛教最原始集結的法藏。

以下分別解釋六成就意義:

「如是我聞」,此一句經,有兩個成就,「如是」二字為信成就,「我聞」二字為聞成就。如是二字,古來祖師解釋經時有很多種,我平常講經,都分三種解釋。第一、如是二字是「顯理之詞」,顯真如實相之理。今先消文,怎麼叫如,怎麼叫是?不異名如,無非曰是。既已消文,再來顯理。一部經有一部經的理,現在就講這部十六觀經之理,十六觀經之理,怎麼名如?怎麼叫是?十六觀經所講的是什麼理呢?所講的是實相妙理。實相妙理,三世不易。不易就是不變易,過去如此,現在如此,未來亦復如此,永遠不變的,若是有變動,便成了生滅法。實相妙理,他是不生不滅的,所以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他都不會變動,三世不易故叫做如。今觀經所顯者,實相妙理;實相妙理,三世不易故名「如」。怎麼叫是呢?依實相妙理,觀想念佛,絕對無非,故曰「是」。以此顯十六觀經之理體。第二種解釋,信順之詞。佛所說法,為弟子者,皆當信仰順從,若不信仰、不順從,便不名如是。「如是」者表示我們信仰,我們順從。這就叫信順之詞。第三種解釋,「如是」二字,指法之詞。如是即指這部十六觀經,觀想念佛之法,此是最淺顯之解釋。有了指法之詞的淺顯解釋,意義已明,何必還要作顯理及信順之重釋?答:必須如此解釋,何以故?須知「如是」兩字,指十六觀經之法,而十六觀經之理,你若不懂,就必須去聽講,聽講就必須信順,如不信順,聽了等於未聽。能信順者是我們的心,所信順者為實相妙理,觀想念佛。觀想念佛,還須依實相妙理。佛說每一部經,都以實相妙理為體,所以要顯理。由淺入深,再由深講到淺,有此三種的解釋,才能曲盡義理。為什麼將信成就列於經首?因佛法如大海,唯信為能入。世間有「望洋興嘆」之語,佛法亦如是,若無信心,不能深入法海,得不到法益,徒自「望法海興嘆」。

「我聞」二字是聞成就。我者阿難自稱之詞。因為世尊圓寂之後,阿難尊者於結集法藏,陞座說法之時,諸佛加被,頓時莊嚴如佛,大眾心疑是否阿難已成佛?所以阿難先為表明,如是法門,乃我親從佛聞,非屬己智。「如是我聞」一語出口,群疑頓息。今將「如是我聞」四字聯起來解釋,即如是 ── 十六觀經,是我阿難親從佛聞。阿難尊者自說我聞,亦即勉勵我們眾生,要多聞法。娑婆世界眾生耳根最利,儘用眼看,還須耳聞。以我國的佛經來說,凡是國學有基礎的人,多看幾部祖師註解,亦可了解佛經,但是很費氣力,不如去聽經,看六小時的經,不如聽二小時的演講,來得明白。可知聽經要比看經好。因為看經看的多了,看後忘前,聽經即無此弊。而且聽經時,一心諦聽不但不會忘,又可聯想到其他經論,觸類旁通,所以要多聽經。現在末法時代聽經機會非常少,遇有講經機緣,應當放下一切,發心去聽。聽經時,須專心諦聽,聽得法喜充滿,將坐久腰酸背痛之事忘了,不知時間之已到。所以勸各位要發心多聽講經。

「一時」兩字是時成就,佛說法是印度,印度曆數的年月日時,和中國曆法的年月日不合,故不能記載某年某月某日。而年月日時是世間法,記上了不但對經典沒有多大助益,反而令研究經典之人,為了考查時間,費時費事。況且印度人向來不注重歷史,故無法查對時間。現在印度的歷史時間,完全根據阿育王的那幾根石柱子考證出來的。又佛說法時,不是一次說完一部經的,此經雖是一次講完,而華嚴經分七處九會,故無從記載那一會那一時。再者佛說法有時在人間,有時在天宮。如地藏經即是在忉利天宮說的,忉利天的曆算(忉利天一日,人間一千年)與人間曆算如何查對?是故古來翻譯佛經之大德,根本不記X年X月X日X時,只用「一時」兩字概括了。一時者,「師資道合,說聽究竟」,名為一時。明白點說:即師長弟子,志同道合,說的聽的,都功德圓滿,把一部經,從頭講到尾的那一個時期,統稱為一時。佛說法,講「實相妙理」,是超時間空間的,但是說法是在人間說的,離不開時間空間,故須要有時成就,才能聽法。台灣屬亞熱帶地區,夏天太熱,時間不成就,不能講經說法。我們志蓮精舍為此特別買了一部冷氣機,但是機器大,聲音亦大,聽起經來,它老是打閒岔。而且在講堂聽經時,開著冷氣機,固然很涼,聽完經出來,呼 ── 的一聲,熱氣襲人,容易生病。現在冬季,天氣不太冷,正是聽經的好時候。在說到嚴重的時不成就,天下大亂,那時根本不能講經;就算天下不大亂,但社會不安寧,亦不能講經。以往香港常常請我去講經,但近年來,社會愈亂愈厲害,入夜之後,到處發生搶案,現在香港吃了晚飯之後,大家都不敢出門,怎麼去講經?我今年去美國,而美國人晚上七點鐘以後,足不出門;白天大家都要去上班上學,沒有時間聽;到了晚上閒一點,可是晚上到處都是土匪強盜,到處都可能發生搶劫,大家都不敢出門,你欲講經說法,怎麼去講?怎麼去聽?現在我們台灣,氣候不冷不熱,社會亦很太平,晚上出來聽經,沒有什麼顧慮,正是聽經的好時光,希望大家珍重這個好時光,天天要來,聽完這部經,我是決定把這部經講圓滿的。

「佛」是主成就。凡是法會,必有說法的主持人,我們的教主釋迦牟尼佛,就是這個講經法會的主持者,故曰主成就。

「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這是處成就;第五個成就,亦即空間的成就。說法得有個場所,在那裡說這十六觀經呢?在王舍城耆闍崛山。王舍城是印度摩竭陀國的國都,為印度第一大城,耆闍崛山是梵語,譯成中國話叫靈鷲山。鷲是鷲鳥,那個山的形狀像鷲鳥的頭,故又名鷲頭山。此山座落在王舍城外東北方。佛說法不在靈鷲山頂上,是在靈鷲山下面。前幾年道源去印度朝禮聖地,朝拜靈鷲山,到了靈鷲山,和大家一起爬山,到了山頂,沒有個場面,都說就在這裡叩頭禮拜,那裡既沒有廟亦沒有寺,只剩個塔基,塔已被回教毀壞了,就在那裡將帶來的香,點燃起來,插在地上,禮拜一番。朝拜聖地靠信心,這是佛在靈鷲山說法的地方,當然要拜。可是我懷疑,這裡沒有個場面,在那裡說法?當然囉,佛說法,那些諸大菩薩、天龍八部,在虛空裡可以打坐;可是大心凡夫,總得有個坐的場所,恐怕不是這裡吧?心裡疑惑,但是不敢說出來。拜過之後下山,來到山腳下,正逢印度政府整修佛教聖地。凡是佛的八大聖地,都在整理。同行有人忽然看到一個牌子,說這一古蹟,是法華塔,乃佛說法華經的地方。於是我心中立即將疑惑去了,經云佛說法華經是在靈鷲山,這有個法華塔,是紀念佛說法華經的地方,可見得佛說法華經不在山頂上,是在山腳下。我行前一看,該塔僅剩最下三層,以上的幾層都沒有了。那裡立有一個牌子,說明該塔毀於回教徒。現在講十六觀經的處所,即是在這個靈鷲山。

記者謹按大唐西域記,載錄當年玄奘大師看到的靈鷲山是這樣的:「接北山之陽,孤標特起,既棲鷲鳥,又類似高臺,空翠相映,濃淡分色,林木非常茂盛。如來御世垂五十年,多居此山,廣說妙法。頻毘娑羅王(摩竭陀國的國王)為聞法故,修建道路,自山麓至峰嶺,跨谷陵岩,編石為階,廣十餘步,長五六里,中有二站,一謂「下乘」,即國王大臣至此,下車步行以進。一謂「退凡」,即謂凡夫到此止步,不令同往。其山頂,則東西長而南北狹,山之西邊,有磚造精舍,高廣精製,東向開門,如來往昔,多居說法,今作說法之像,高一丈六尺,量等如來之身。」又說道:「其(靈山)南崖下,有一塔,(紀念)往昔如來於此說法華經。(靈山精舍)南山崖側,有大石室,如來在昔,於此入定。」由此看來,佛陀是住在靈山頂上的。可能佛陀晚年時,國王大臣,及佛所度的諸弟子眾,都年老了,為免使四眾弟子爬山辛勞,所以佛駕臨山南崖下,為大眾講經說法。「江山容易改,滄海變桑田。」當年山崖,而今道公長老所見,已為平地,諸法無常,於此益足相信。愚見如是,是否有當?尚乞高明指正。

「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這是眾成就。千二百五十人者,是佛的常隨眾。佛度三迦葉師徒共乙千人,又度舍利弗、目犍連二外道師徒二百人,再度耶舍長者子等五十人,合計為乙千二百五十人。這乙千二百五十人,發願要終身給佛作侍者,常隨世尊,永不離開,故名常隨眾。「菩薩三萬二千」,菩薩是梵語菩提薩埵之略譯,中國話叫覺有情。覺指佛道,菩薩行人,發心上求覺道,下化有情,所以叫做菩薩。菩薩三萬二千者,這部十六觀經,完全是要大菩薩來聽,所以菩薩來得很多,有三萬二千之多。「文殊師利法王子而為上首」,文殊師利翻成中國話叫做妙德。他的功德不可思議,故叫做妙德。「而為上首」者,上首就是菩薩弟子之中,他是最上的首領。如現在學校裡,稱同學為學長。上首是尊重的稱呼。但不是同佛比著稱,而是與大弟子比著,他是最上之首領。上首就是在菩薩眾中,他是智慧第一的大菩薩。因為十六觀想法門,唯有大智慧者,才能觀得起來,故以他為上首。

乙二、發起序

爾時,王舍大城,有一太子,名阿闍世。隨順調達,惡友之教,收執父王,頻婆娑羅,幽閉置於,七重室內,制諸群臣,一不得往。

從爾時王舍大城起,至教我觀於清淨業處止,這段文字叫發起序,敘說發起此時六觀經的因緣。前面證信序的六成就,每部經都大致相同;此發起序,各經各異。而這部十六觀經更是特別不同,就是兒子欲殺老子要殺母親,以這麼一段文來作發起十六觀經的因緣。

「爾時」就是釋迦世尊與大比丘眾及諸大菩薩在靈鷲山說法的時候。正在此時,王舍城發生了一件逆倫之案,就是兒子要殺父親,要殺母親。「王舍大城」是古印度第一大國──摩竭陀國的首都,此城很大,故云王舍大城。「有一太子」國王的兒子立為儲君的叫太子。名字叫「阿闍世」,阿闍世的意義,中國話叫未生怨──未曾出生就是冤家。又名折指,因他出生之時,從高樓跌下,未曾跌死,僅折斷一小指,故名折指。這二個名字,太子長大之後,聽了都會不開心的,於是宮中的人另外給他作個比較好的解釋,叫做善見。就是說善能見到高深的道理,別人不了解的道理,他都能了解,故名善見。這是恭維他的好聽的解釋。「隨順調達惡友之教」調達者,提婆達多之異譯也,華言天熱,因他出生之日,天氣特別熱,故名「天熱」。另一種解釋,天上氣候本是不熱,他出生之日,天人心中熱惱,諒非吉兆,天人皆有神通,以是用天眼觀察,照見此一小孩──提婆達多,將來必定害佛,要造出佛身血之罪案,故名天熱。此調達是阿難之親兄,他很聰明,出家之後,以惡心想學神通,先向佛求學,佛不傳授給他,祇教他修無常觀。又向舍利弗等學,大眾皆不傳授給他。最後,他命令阿難教他,阿難此時僅證初果,未得他心通,不知調達之用心,遂將從佛聽聞得來之神足通口授給他。神足通又名身如意通,即是身體能在空中飛行自在之神通。調達既學會了神通之後,名利心愈重,見佛受大眾供養,心生嫉妒,尤其見到國王去供養佛時,飲食、衣服、珍寶等物,大車小車的裝運送來,心裡更是妒火如焚。他不能得到國王的供養,於是運用神通去蠱惑太子,希望太子能供養他。他飛到太子宮的上空中,示現種種神通變化,或現大身,或現小身,履水如地,入地如水,或上身是火,下身出水,或現於虛空中,坐臥自在,種種神變。太子見了,心生歡喜,問是何神?宮中有人見到過調達的,便對太子說:此是阿難之兄,佛陀之弟子調達,與太子有緣,特來度化太子的。太子以手招他下來,調達便變作又白又胖可喜可愛之小兒,投入太子懷中。太子把他抱坐膝上,百般撫弄,並以口接吻,吐個口水到他嘴裡,調達為邀太子之寵,忍辱咽下。即恢復本形,與太子說法,說的盡是供養之法,激令太子供養他。他說國王護世尊的法,每次都送五百車的供養,供養佛和供養大眾僧;我的福報不夠得到國王的護法,但是我與太子很有緣,希望太子你能供養供養我,亦是我出家修行的光榮。太子以是答允亦如父王一般,供養調達飲食衣服等五百車,隨即送去。調達既得太子的五百車供養之後,貢高我慢之心更加熾盛,便去見世尊,要求佛將大眾僧團領導之權交給他,由他代表世尊化導,世尊年老了,應當休息。佛因調達在宮中示現神通,咽下太子唾液之醜行,喪失僧格,正要申斥他,見他反而前來索眾,於是呵斥道:我弟子中智慧第一之舍利弗,和神通第一之目犍連,尚不給他,怎能給你這「食唾之人」──食口水之人。調達索眾既未得逞,便想害佛,而自作新佛。佛須有大護法,於是復去離間太子,唆使行逆,說道:世尊年邁,應當退休,我作新佛;老王年邁,亦當退位,你作新王,護我的法。新王新佛,共治天下,豈不快哉!太子聞言,遂道:這樣好是好,我亦想作國王,但是我的父親還在世,君臨天下,怎麼辦呢?調達說:你把他殺掉就好了!阿闍世聞言一驚,問他何故口出此言?調達說:我說此話,是有道理的,按因果報應而說的。你知道你何故叫阿闍世?阿闍世者,義為未生怨,因你尚在母胎之時,算命先生說,你出生之後,將來一定會害父害母,故名未生怨。於是你父親天天設法害你,到你出生之初,便將你由樓上摔下來,幸虧你命大,沒有跌死,祇跌斷一小指,故名折指。如此看來,你父親與你,有什麼恩愛呢?你何不報他的仇。於是阿闍世太子隨順惡友調達的教唆,「收執父王頻婆娑羅,幽閉置於七重室內。制諸群臣,一不得往。」收執就是關閉起來。做國王的父親叫父王。他父親的名字叫頻婆娑羅,頻婆娑羅華言模實,意思是說他的身體很健康很結實。他是摩竭陀國的國王,阿闍世把他收執起來,「幽閉置於七重室內」。幽閉就是關閉。七重就是一重一重有七重的門禁。阿闍世太子把他的父王,關閉在七重門禁的房子裡,「制諸群臣,一不得往。」制是禁制。禁制群臣,任何一個人亦不得前往探視。他的意思,欲把老王餓死。

 

國太夫人,名韋提希,恭敬大王,澡浴清淨,以酥蜜和(麥少),用塗其身。諸瓔珞中,盛葡萄漿,密以上王。爾時大王,食(麥少)飲漿,求水漱口。漱口畢已,合掌恭敬,向耆闍崛山,遙禮世尊,而作是言:「大目犍連,是吾親友,願興慈悲,授我八戒。」時目犍連,如鷹隼飛,疾至王所。日日如是,授王八戒。世尊亦遣尊者富樓那,為王說法。如是時間,經三七日,王食(麥少)蜜,得聞法故,顏色和悅。

阿闍世太子把他的父王關閉起來,禁制群臣,任何人都不許去看。但是他沒有命令禁制內宮婦女去看。這個時候「國太夫人,名韋提希。」韋提希翻譯中國話叫做「思維」,就是她善於思維。「恭敬大王」大王就是她的丈夫,她對他很恭敬。大王被他的兒子關閉起來了,她沒有辦法,可是她對大王,還是很恭敬。他兒子禁制群臣去看大王,要把大王餓死。她恭敬大王,就設法要送飲食去救大王,不敢明的送,於是「澡浴清淨,以酥蜜和(麥少),用塗其身。」先洗澡把自己身體洗乾淨,然後以「酥蜜」酥即奶油,蜜是蜂蜜,「(麥少)」是炒熟了的麵粉。以奶油、蜂蜜,和炒熟了的麵粉,調和起來,塗在身上,外面穿上衣服,不給人看見。「諸瓔珞中,盛葡萄漿。」瓔珞是國太夫人身上掛的莊嚴飾品,她將身上掛的瓔珞,其中灌滿葡萄漿。「密以上王」密是秘密,上是奉上,秘密的奉上給大王。「爾時大王,食(麥少)飲漿,求水漱口。」這個時候,大王吃過了國太夫人奉獻的(麥少),飲了葡萄漿,再求一點水漱口。「漱口畢已,合掌恭敬,向耆闍崛山,遙禮世尊,而作是言:」漱口以後,他關在房子裡面,這時候就想起求佛法了,於是合掌恭敬,對著耆闍崛山,遙遠的禮拜世尊。拜過之後,而作是言,也就是開始禱告。於此應知,漱口是怎麼一回事?不是大王的生活習氣太利害,到這個時候,沒有飯吃,國太夫人偷偷的送點東西來給他吃,吃了東西還要漱口。話不是這樣說,吃了東西要漱口,這是一種禮節,不漱口不敢和世尊講話。佛制的戒律明白規定,吃過飯之後,一定要嚼楊枝,(即今之漱口或刷牙)不嚼楊枝,不能念經,不能念佛,這是一種禮節,不可當作生活習慣看,乃是表示恭敬。漱口以後,才可以合掌、恭敬、行禮、禱告。他禱告什麼?就是我現在被關禁七重室內,不敢勞請世尊駕來,可是我平日有個最親近的善友,就是大目犍連尊者。「而作是言」,就是遙遠的對著耆闍崛山,和世尊說話:「大目犍連是吾親友」此親友兩字,有的注解書,解作親戚朋友,其實不是。親是親近,友是善友,此謂大目犍連,是我平日常常親近的善友(善友今時一作道友或蓮友講),他是神通第一的尊者,佛的右首弟子。「願興慈悲,授我八戒。」我求目犍連尊者來幹什麼?願興慈悲,授我八戒。因為我常常聽他說過:出家人要種出世因,應當受八關齋戒。平時我祇聽得講,沒有發心受過八戒,現在我被我的壞兒子,把我關起來,要我的老命,所以想到要受八關齋戒了。

八戒又名八關齋戒,是在家人臨時受的出家戒。在家人為家務所累,想出家不能出家,佛特開方便,著令臨時受個人八關齋戒,權當一日一夜的出家人。八戒就是沙彌戒的前九條。八戒的前五條以五戒為基礎:第一、不殺生,第二、不偷盜,第三、不婬──若是你們居士發心受八關齋戒的,應知此八戒以一天一夜為期,今天上午受,明天天亮,戒體自然結束就沒有了。故在家居士有夫妻的受五戒不犯邪婬就可以了,但是受八戒時此一日一夜,夫妻必須分床臥,還要分開房間睡覺,因為要做一日一夜的出家人,即當如此。第四、不妄語,第五、不飲酒──和五戒相同。第六、不著香華,不香鬘塗身──這和五戒不同了,受五戒的居士,尤其女居士頭上戴花,身上塗香都不犯戒;但是八戒不行,在受持八關齋戒期間,不得佩帶香華,亦不得香油香膏塗身。第七、不歌舞倡  ──你若是個五戒居士,自己唱歌跳舞,或人家唱歌跳舞時,去看去聽,都不犯戒。但是受八戒時,卻不許唱歌跳舞,不得奏音樂;人家唱歌跳舞,亦不許去看,不許去聽。第八、不坐高廣大床──五戒居士可以坐臥高廣華麗的眠床,但是八戒必須換個小點樸素的床。這八條叫八關,關者關閉,把邪惡之門關起來。第九、不非時食,即過午不吃飯,這叫齋。此第九條和前面八條戒,合起來就叫八關齋戒。即是沙彌十戒中的前面九條戒。

「時目犍連,如鷹隼飛,疾至王所。」時者即頻婆娑羅王在七重室內禱告之時。世尊有神通,目犍連尊者亦有神通,大王在那邊一禱告,目犍連尊者就知道了,他知道國王遭了難,在那邊請求他為大王授八戒,所以當時就來。來時是乘神通來,為欲顯示神足通的速度,故謂「如鷹隼飛」。鷹隼是形容詞,鷹是老鷹,大家都知道的。隼是鷹的屬類,亦叫鷂子。鷹隼飛行極速,什麼鳥亦沒有鷹隼飛的快,這裡藉以形容目犍連尊者的神通飛得很快──如鷹隼飛,實際神足通要比鷹隼飛快得多。「疾至王所」,疾字是疾速之意,謂很快就到國王之所。「日日如是,授王八戒」,今天如是來為王授八戒,而且天天如是,來為大王授八戒。為什麼要天天來為王授八戒呢?第一、佛制八戒,是一天一夜受持的戒法,如戒文云:「第一不殺生是八關齋戒,汝一日一夜能持否?」八戒一齋,逐條審問「一日一夜能持否」?答:「能持」。即表示接受了這個戒法。八關齋戒就是沙彌戒的九條戒法,沙彌戒、沙彌尼戒是一樣的,統統是十條戒,一至第九條戒,如前所說,其第十條為銀錢戒,「不捉持生像金銀寶物」。出家人不捉摸銀錢,可以過活,因為佛制戒規,令在家弟子要供養出家的僧尼衣食,所以他們可以去扥缽化飯吃,他們不要金錢亦可以生活;在家弟子則不可能,在家弟子沒有錢就不能生活,所以在家居士要想臨時過個出家生活,祇受九條沙彌戒,第十條銀錢戒就不受了。這裡說受戒規矩,講經講的是頻婆娑羅王,聽經的應該會歸自己。就是要勸請諸位,尤其在家居士,你們要發心受八關齋戒。五戒是長行戒──終身戒,盡此一報身,終生受持的戒。八戒是加行戒──加工進行,加工夫上去,我雖不能出家,要做一天一夜的出家人,這祇有一天一夜的戒體。八戒和五戒不同之處即在此。八關齋戒一共九條戒,前面八條戒是幫著第九條齋法的,齋者齊也,齊午不食也──齋即過午不吃東西,你今天若是欲做出家人,第一個戒規就是過了午不吃東西。這叫齋法,以這條齋法為主,以前面八條戒為副,八關齋的關,即關閉、關門──關閉邪惡之門。若犯了前面八條戒,就等於打開了邪惡之門,邪惡便入汝身心,使你身心受到染污。所以用前面八條戒,關閉邪惡之門,使身心清淨;身心既得清淨,然後才受持第九條的齋法,故名八關齋戒。八關齋戒,以齋為最重要之戒,故受八關齋戒,應於上午受,下午不能受,因為祇有一天一夜的戒,若是下午受,這條過午不食戒,沒有辦法受,所以一定要上午受。此一戒法規矩,希望出家師父和在家居士,都要記著。若是上午受了八戒,這天中午應該注意,午餐不要過午,八戒戒體祇有一天一夜,到了明天天亮之時,戒體自然沒有了。於此附帶一說:在家五戒不戒正婬,在家菩薩戒亦不戒正婬,大家不懂戒法,有人好不容易發心受在家菩薩戒,遇上一個冒充內行者,瞎講瞎說:「你年輕輕的,有夫有妻,怎麼去受菩薩戒?」這人自以為很內行,其實他是假內行,佛陀制的菩薩戒分出家和在家,某甲求受的在家菩薩戒,不是出家菩薩戒。在家菩薩戒是不戒正婬的(在家菩薩,惟每月六齋日加行八戒,其餘時間不戒正婬。)在家戒中戒正婬的祇此八關齋戒,祇有一天一夜。大家要記清楚,因為講戒的機會很少,故此順便說一說。現在言歸正傳,頻婆娑羅王這時遭了災難,要受八戒,並沒有出家人勸他受,是他自己發的心;他既遭了災難,關在七重室內,他怎麼發了心?他過去聽過的,這就是「佛法難聞」,他已經聞道了,可謂有大善根。可是「富貴修道難」這一難關,他還沒有破。「佛法難聞」這一關他已過來了,他聽了不少的佛法,他早就知道應該受八關齋戒,但是他沒有受,沒有受的原因,就是因為他是國王,是大富貴人,不願受約束,所以沒有受,這就叫「富貴修道難」。這時遭了難,才想起來,要受八關齋戒才好,於是發心要求目犍連尊者來為他授八戒。此處說到頻婆娑羅王如是因緣,有善根能聞到佛法,但未腳踏實地的真正修行,因為「富貴修道難」也。反觀我們自己本身,我們亦是聞佛法的善根有了,而腳踏實地的持戒的工夫,恐怕都不夠,自己應該反省。

學佛法應知道,什麼叫佛法?戒定慧三無漏學是佛法。三無漏學,第一是戒學,第二定學,第三慧學,猶如三重樓,必須先到頭一重樓,再到第二重樓,再到第三重樓。學佛法目的在開智慧,成了佛便叫一切智人。智慧怎麼開?要開智慧,須學禪定,沒有禪定工夫,智慧不會開;怎麼能得禪定工夫?必須持戒清淨。學佛應按次序進修,不能投機取巧。現在我們佛門中,大家都在研究佛學,都在研究禪宗,你可曾聽說有誰研究持戒?這都叫做越級。研究佛學就要求開智慧,研究禪宗就要得禪定,能以大徹大悟。不研究戒等於第一重樓沒有上,要上第二重樓、第三重樓,這樣的路線,走的對嗎?一定要栽跟斗的!因講戒定慧的次序,勸請諸位要發心持戒,發心修定,再求開智慧。此處講頻婆娑羅王「日日如是,授王八戒」,即是說目犍連尊者,天天都來為國王授八戒。剛才說過,為什麼要天天受?因為八戒的戒體是如此,一天一夜戒體就沒有了,所以明天再來。第二、目犍連尊者固然是受了佛的慈命,還有一種慈悲心加被他,因為國王被關在七重室內,連飯都不給他吃,生命非常危險,他的苦惱大,好在他有善根,過去親近過佛,聞過佛法,現在要受八戒,受了八戒,他得點法樂,以現在的普通話,就叫得點安慰。每天去給他受八戒,即每天給他得點安慰,驅除他的苦惱。這是世尊的慈悲,目犍連尊者的慈悲,要每天每天給他受戒。「世尊亦遣尊者富樓那,為王說法。如是時間,經三七日。」說日日受戒,是世尊和目犍連尊者的慈悲,是我們推想出來的,這裡經上就有明文為憑。世尊亦遣的遣字,解作派遣,謂世尊派遣另外一位尊者叫富樓那的。富樓那譯成中國話叫滿慈子,他在諸大弟子之中說法第一,能代表佛說法,故派此富樓那尊者為王說法。頻婆娑羅王所請求的是請世尊派遣目犍連尊者為他受八戒,並沒有請求派富樓那為他說法,為什麼派富樓那去為王說法呢?這就證明佛的慈悲。受戒雖然得到安慰,但是苦惱不能解除之時,非得說法不可,說法是明理的,把世間苦、空、無常、無我,以及因果報應之理和他講,使他自己心裡了解,他自然不生煩惱了。所以每天給他受八戒,每天派說法第一的富樓那尊者來為他說法,如是經過三七二十一天的時間。在此三七二十一天之中「王食(麥少)蜜,得聞法故,顏色和悅。」阿闍世太子把他父王關閉在七重室內,目的欲把他餓死,故不許任何人給他送飯吃,可是他沒有禁止老國太去見國王,因此老國太韋提希夫人每天給老王送(麥少)蜜,他食了(麥少)蜜,得滋養生命;又有目犍連尊者和富樓那為王授戒和說法,滋養他的法身慧命。所以老王的身體不挨餓,精神上很愉快,面容的顏色非常好看,很和悅。他一點煩惱也沒有,表示很歡喜的樣子。

時阿闍世,問守門者,父王今者,猶存在耶?時守門人白言:「大王!國太夫人,身塗(麥少)蜜,瓔珞盛漿,持用上王。沙門目連,及富樓那,從空而來,為王說法,不可禁制。」時阿闍世,聞此語已,怒其母曰:「我母是賊,與賊為伴。沙門惡人,幻惑咒術,令此惡王,多日不死。」即執利劍,欲害其母。

一個人不吃飯,七天就可以把他餓死,最長的餓三七二十一天決定可以把他餓死了。阿闍世抱這種知見來問守門的,在他心裡想他的父親已經餓死了,所以他問守門的「我父王今天還存在不存在?」守門的人依實答道:「大王!」這時阿闍世把父王關閉起來,已篡位為王,故守門者稱他為大王,而不稱太子了。「國太夫人,身塗(麥少)蜜,瓔珞盛漿,持用上王。」說是父王至今還存在,沒有餓死。為什麼?因為他天天有東西可吃。誰給送飯呢?沒有人給他送飯,而是國太夫人,每天來奉上她的(麥少)蜜,在她的瓔珞中,都灌上葡萄漿,持用上王。大王食了東西,滋養生命,故未餓死。這是說國太夫人給他送東西吃。還有「沙門目連,及富樓那,從空而來。」沙門是出家人的通稱,梵語沙門,翻成中國話叫勤息。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故號為沙門。這個地方就是說有個出家人,出家人是誰?一個是目連,一個富樓那,他們都會飛,打從空中來,來了就為王說法,「不可禁制」。守門的人,他要照實話講,可告無罪。第一、國太夫人,我不能禁制,大王沒有下命令,禁制國太夫人來,所以我不能禁制她。第二、兩個沙門會飛,從空而來,我禁制不了。此是守門人照實稟白阿闍世之語。「時阿闍世,聞此語已,怒其母曰:我母是賊,與賊為伴。沙門惡人,幻惑咒術,令此惡王,多日不死。」阿闍世恨他父親,欲把他餓死,結果餓了二十一天,沒有餓死,而是他母親,給他父親送東西吃,所以發了怒,破惡口罵他的母親「我母是賊」。母親怎麼是賊呢?因為父親就是個賊,她「與賊為伴」,所以我母親亦是個賊。「沙門惡人」,沙門本是善人罵作是惡人,「幻惑咒術」,用幻化迷惑人的咒術,「令此惡王,多日不死」,使我父親,餓了二十一天了還沒有死。他這一發了怒,不但破惡口罵他母親,罵出家人,還要殺他母親。「即執利劍,欲害其母。」他要把他母親殺死,是因為我父親不死,就是母親你送東西給他吃的關係。

時有一臣,名曰月光,聰明多智。及與耆婆,為王作禮。白言:「大王!臣聞《毗陀論經》說:劫初以來,有諸惡王,貪國位故,殺害其父,一萬八千;未曾聞有,無道害母。王今為此,殺逆之事,汙剎利種,臣不忍聞!是旃陀羅,我等不宜復住於此。」時二大臣,說此語竟,以手按劍,卻行而退。時阿闍世,驚怖惶懼,告耆婆言:「汝不為我耶?」耆婆白言:「大王!慎莫害母。」王聞此語,懺悔求救,即便捨劍,止不害母。敕語內官,閉置深宮,不令復出。

這個時候,跟著阿闍世的有兩個大臣,「時有一臣,名曰月光。」是先說這一個名字叫月光,「聰明多智」是讚嘆他的德性,他是大官中最有智慧的一個大官;並且還有一個叫做耆婆,耆婆不是大官,所以兩個臣子,說做一個臣子。耆婆是阿闍世同父異母之小弟,頻婆娑羅王的后宮不止一個王后,阿闍世太子是正宮王后韋提希夫人所生,而耆婆是貴妃奈女所生。耆婆翻成中國話叫做固活──固者固定,活是活命,他是一個大醫生,當時人都稱他為神仙,號為神醫,誰有了病,請他治療,固定,即決定也,決定可以活命,故名固活。耆婆國人對他尊敬的了不得,他是救命的神仙。那月光國人亦對他尊敬的了不得,他聰明多智,智慧第一。這兩個人出來,就是勸諫阿闍世,「為王作禮。白言:」他們都是居於臣子的地位,還是為王作禮,仰白於國王:「大王!臣聞毘陀論說,劫初以來,有諸惡王,貪國位故,殺害其父,一萬八千,未曾聞有無道害母。」毘陀論經是印度婆羅門教最高的一部經典,前天講過,印度是一個沒有歷史的國家,就以毘陀論經作彼國之歷史,凡是研究學問的人,都得研究這部經。以這部經的話作根據,那麼他們認為所說的話都是對的。這兩個大臣都看過這部毘陀論經,故引這毘陀論經說:自從劫初以來,即我們中國話開天闢地以來,或從古以來,有諸惡王,貪國位故,殺害其父,有一萬八千之多。可是毘陀論經上沒有說,有那一個惡王害他母親。「王今為此殺逆之事,污剎利種,臣不忍聞,是旃陀羅,我等不宜復住於此。」這兩個大臣,先曾以好言勸諫過阿闍世,他不聽,於是用激烈的話說了。說道:大王!你今天要殺害你母親,這是劫初以來所沒有的事,你竟敢做出來,汙剎利種──印度有四大種,第一個是婆羅門,第二是剎利種,又名剎帝利,翻成中國話為地主,又云田主,現代話叫做貴族種,凡做國王和大官,都是他們剎利種。你呀!把我們的剎利種,都給你染污了,我們剎利種從來沒有人殺母親的,你今天要害母親,你把我們種族都給污染了!我們不但不忍心看見,聞都不忍心聞道。你做這種事,等於旃陀羅。旃陀羅是印度的賤種人,四大種族都不和他們來往的,是最下賤的一個種族。你等於那個賤種人一樣,我們兩人不應當再住在這裡了。「時二大臣,說此語竟,以手按劍,卻行而退。」這兩個大臣,都帶了劍,用手按著劍,卻行而退。「卻行」是倒退,「卻行而退」即卻步倒退。這兩個大臣勸諫阿闍世王他不聽,轉身就走好了,為什麼倒退而去?因為阿闍世欲殺母親,手裡提了一把利劍,這兩個大臣叫他不要殺母親,他不聽,若是轉身走的話,國王要用劍殺他們,所以他們要防護自己。兩個人都用手按著劍,表示我們不敢殺國王,你國王亦不能殺我們,所以倒退出去。「時阿闍世,驚怖惶懼,告耆婆言:汝不為我耶?」這時阿闍世看到這兩個大臣要反對他,他亦害起怕來了。他既害起怕來,於是去求耆婆,「汝不為我耶?」此言是求救之意。這兩個大臣同行,他為什麼不去求月光,而求耆婆?因為耆婆是他小弟,平日和他很好,所以他求耆婆,祇要耆婆答應了為他,那月光自然沒有力量了。他為什麼怕呢?因為這兩個大臣,深得民心。這兩個大臣若是反對他,老百姓都會起反,他的國王就做不成,因此他得要求他小弟幫他的忙。「耆婆白言:大王!慎莫害母。」我不是不為你,你要謹慎,不要殺害母親。「王聞此語,懺悔求救。」祇要你為我,我聽你的話;剛才我要殺我母親,我做錯了,我求懺悔。「求救」的救,就是要你饒恕我的錯誤。「即便捨劍,止不害母。」阿闍世聽從這兩個大臣的勸,不殺害他的母親,把劍當時就捨掉了。雖不殺他母親,但是他恨他母親的心來沒有消,於是「敕語內宮,閉置深宮,不令復出。」敕是敕令,內官為宮內之官,敕令內宮把他母親閉置深宮之中,不給他再出來,再出來她還要給他父親送食的東西,這是他把他母親又關起來了的原因。

時韋提希,被幽閉已,愁憂憔悴,遙向耆闍崛山,為佛作禮,而作是言:「如來世尊!在昔之時,恆遣阿難,來慰問我。我今愁憂,世尊威重,無由得見;願遣目連,尊者阿難,與我相見。」作是語已,悲泣雨淚,遙向佛禮,未舉頭頃。爾時世尊,在耆闍崛山,知韋提希,心之所念。即敕大目犍連,及以阿難,從空而來。佛從耆闍啒山沒,於王宮出。時韋提希,禮已舉頭,見世尊釋迦牟尼佛,身紫金色,坐百寶蓮華。目連侍左,阿難侍右。釋梵護世諸天,在虛空中,普雨天華,持用供養。

「時韋提希,被幽閉已,愁憂憔悴。」韋提希夫人,被他的惡兒子把他關閉起來,心裡愁憂的厲害。愁憂是表示她心裡的煩惱,憔悴是面容很衰弱,很悲傷難看的樣子。心裡愁憂,則面容憔悴,合言愁憂憔悴。她為什麼這麼愁憂呢?不但自己不得自由,還想起那老國王沒有人送東西吃,一定要餓死,為那老國王愁憂。「遙向耆闍崛山,為佛作禮。」遙是遙遠,身體不能出宮院門之故,向是對向。很遙遠的向著靈鷲山,為佛作禮。「而作是言」,就是對著空中和佛說話。「如來世尊!在昔之時,恆遣阿難,來慰問我。」國太夫人和阿難尊者很有緣,此時想起來世尊慈悲,往昔之時,恆遣阿難尊者來安慰我。恆是恆常,遣是派遣。常常派遣阿難尊者來安慰我,我過去很感謝世尊的慈悲。「我今愁憂」我今天被我的惡兒子把我關閉起來了,我的丈夫老國王亦被惡兒子關起來,要餓死了,我愁憂的厲害。「世尊威重,無由得見;」我想見見世尊,但是世尊的威德太尊重了,無由得見。因為我現在被關在深宮裡,無法到耆闍崛山去,我又不敢請世尊來,因此沒有緣由見到世尊。「願遣目連,尊者阿難,與我相見。」因為老國王很相信目連尊者,韋提希夫人很相信阿難尊者,因此順帶希望世尊派他兩人來,與我相見。「作是語已,悲泣雨淚,」先是心裡愁憂,這個時候,要請佛派目連、尊者阿難來時,便痛哭流淚,兩個眼睛流下淚水像下雨一般。「遙向佛禮,未舉頭頃,」遙遠的對著靈鷲山的佛叩頭,拜下去還沒有舉起頭來的這個時間,「爾時世尊,在耆闍崛山,知韋提希心之所念。」羅漢有他心通,佛有他心明,比羅漢的他心通知道的更清楚。佛在靈鷲山,就知道韋提希夫人心之所念。她請求佛派大目犍連尊者與阿難,佛就立刻敕命這兩個弟子:現在韋提希夫人,被她的兒子把她關閉在深宮中,她希望你們去給她說法,你們去吧!她雖然沒有請佛,佛亦和這兩個弟子,一齊來了。「即敕大目犍連及以阿難,從空而來。佛從耆闍啒山沒,於王宮出。」佛本在耆闍崛山與諸弟子說法,這個時候,在靈鷲山忽然隱沒,看不見了,同時即在王宮裡出現。此處說大目犍連尊者以及阿難,是從空而來的,前面守門人,亦說目連他們是從空而來的,即謂羅漢神通尚有來去之相,經文非常細密,要注意。此處「從空而來」,是說阿難和目連。世尊沒有從空而來,是從耆闍崛山隱沒,大家看不見了,這邊即從王宮出現了。因為世尊的神足通沒有來去之相,叫做「不來亦不去」,祇是有緣之人,看見他來來去去。「時韋提希,禮已舉頭,見世尊釋迦牟尼佛」。世尊知道韋提希夫人心之所念,要請目連等兩位尊者,他就敕命兩位尊者從空而來,釋迦牟尼佛亦從耆闍崛山沒,於王宮出。這一段時間,是很短的時間。接著前面說:韋提希夫人叩頭禮佛,尚未抬起頭來,佛已知道了。此處說,禮畢剛剛抬起頭來,就看見佛,在虛空之中。「身(是)紫金色,坐(是)百寶(莊嚴的)蓮華,目連侍左,阿難侍右。」兩個侍者,一個目連尊者,一個阿難尊著,一個在左邊當侍者,一個在右邊當侍者。再看見「釋梵護世諸天,在虛空中,」又看見許多天人,釋是帝釋天,梵是大梵天,護世是護世四大天王天。這些諸天都在虛空之中,「普雨天華」,此雨字讀去聲,雨者從天空落下來也。雨天花即諸天散天花下來供養佛也。這個地方有一個疑問,前次頻婆娑羅王亦是遙禮世尊,請世尊派目連尊者來為他授八戒;世尊大慈大悲除照派目連尊者外,又多派了一位富樓那尊者來為他說法,世尊為什麼不來?這時韋提希夫人又被惡兒子把她關起來,夫人亦是對著靈鷲山拜佛,請求佛派目連尊者和阿難尊者來給她說法安慰她,不敢請世尊來,世尊為什麼來了?若說世尊是大慈大悲的,大慈大悲為什麼不平等?為什麼不去見頻婆娑羅王,而來見韋提希呢?這個疑問,須略加解釋。應知道這正是佛觀機逗教,應機示現,應機說法。頻婆娑羅王是小乘根器(下面有經文的說明),有目連尊者為他授戒,富樓那尊者為他說法就夠了。韋提希夫人是大乘根器,尤其是要作開演淨土法門的當機者,關乎未來的淨土法門,未來的眾生都得淨土法門的大利益。所以佛觀察韋提希夫人,是個大乘根性,尤其是個能夠接受淨土法門的根性,為開淨土法門才來的。

時韋提希,見佛世尊,自絕瓔珞,舉身投地,號泣向佛。自言:「世尊!我宿何罪,生此惡子?世尊復有,何等因緣,與提婆達多,共為眷屬?唯願世尊,為我廣說,無憂惱處,我當往生,不樂閻浮提,濁惡世也。此濁惡處,地獄、餓鬼、畜生盈滿,多不善聚。願我未來,不聞惡聲,不見惡人。今向世尊,五體投地,求哀懺悔。唯願佛日,教我觀於,清淨業處。」

「時韋提希,見佛世尊。」佛不來韋提希還沒有這麼悲痛,一看見世尊不請自來,感到世尊的慈悲太大了,遂「自絕瓔珞」絕是斷絕,瓔珞是身上的莊嚴珠寶,自己用手拉斷,不要這些莊嚴。「舉身投地」就是五體投地的頂禮,意思等於此地我們最虔誠的磕響頭,我們現在都是屈身的五體投地,最虔誠的把頭撞在地下,撞得卜通一下,不怕痛苦。五體投地的磕大頭,是倒身下拜;倒身下拜平常不致於把身體舉起來倒地,韋提希夫人這時奮不顧身,因為佛在虛空中坐著,要拜虛空中的佛,所以舉起身來,投下身去,還是頂禮的意思,這叫做奮不顧身,摔死亦沒有想到這個身體。此即地藏經上,那個婆羅門女,舉身投地,肢節皆損,即是此意。那是最極虔誠,捨身忘命的禮拜。「號泣向佛」前面說雨淚,祇是流淚沒有出聲,這個時候號泣是放聲大哭,這叫做悲痛之極。她對著佛就說道:「世尊!我宿何罪,生此惡子?」宿是前生前世,我宿是我前生前世,造了什麼罪,生了這個惡兒子?「世尊復有何等因緣,與提婆達多共為眷屬?」這世尊兩字連貫下來,世尊復有何等因緣為一句。世尊復有何等因緣,與提婆達多共為眷屬?再想起來,我這個惡兒子是提婆達多所挑撥的,要害父親,要害母親。他提婆達多同時又要害佛。我不敢說世尊造了罪,世尊又是什麼因緣,為什麼和惡人提婆達多共為眷屬?經文到此,這一段文,名為厭苦。韋提希夫人親身感覺到痛苦了,欲厭離這個痛苦世界,這是一段厭苦的經文。

「唯願世尊,為我廣說無憂惱處,我當往生,不樂閻浮提濁惡世也。」這就是發起序說到發起淨土法門的序文上了。韋提希夫人對佛說:唯願世尊,為我廣說,廣說者多說。虛空之中,世界無邊,一定有無憂惱的處所;若是那一個世界,沒有憂愁煩惱,我就要往生到那個世界去。樂者好樂,我再不好樂住在閻浮提五濁惡世。這個地方是五濁惡世,我今天可真知道這裡是苦。「此濁惡處,地獄餓鬼畜生盈滿。」盈滿即充滿。這都是聽世尊說法,說這個世界是五濁惡世,五濁惡世有三惡道,過去雖是聽見了,沒有徹底的相信。今天才真正相信,這個五濁惡世有三惡道。「多不善聚」,聚就是類,多不善眾生之類。不但三惡道裡充滿了這些惡眾生,就是人道裡面亦多不善類──惡人很多,尤其我自己親生的兒子,就要害父親、害母親。「願我未來,不聞惡聲,不見惡人。」唯願我來生來世,不聞惡聲,不見惡人。「今向世尊,五體投地,求哀懺悔。」我現在對著世尊,我請求往生到無憂惱處,並五體投地,「求哀」的哀字,是憐憫之意,不作悲哀講。求世尊哀憐我,我要求懺悔,我前生前世造了罪,所以我要求懺悔。「唯願佛日」佛日是說佛有大智慧,等於白天的太陽一樣,故名佛日。「教我觀於清淨業處」,韋提希她要往生無憂惱處;欲生無憂惱處,當修清淨業;欲修清淨業,當先修觀法。所以她對佛說:世尊!請你教我,教我怎樣觀於清淨業之處所。前面那段經文,叫做厭苦,厭離這個苦世界。這裡這段經文,叫做欣樂,歡欣求生極樂世界。這大段經文,就是發起十六觀經的因緣,故名發起序。

發起序中厭苦和欣樂二段經文,亦就是淨土法門中兩大法門 ── 一個淨土開兩個法門,欣厭二門,亦叫取捨二門。欣者欣喜,歡喜極樂世界之樂;厭者厭離娑婆之苦。因為欣喜,故欲取──取得極樂世界。因為厭離,故欲捨──捨棄這個娑婆世界。所以欣厭二門,又叫取捨二門。有人反駁淨土法門,略謂:學佛之目的,在求證實相妙理,(實相之理不可思議,叫做實相妙理)實相妙理之體,不垢不淨;以不垢不淨故,無取無捨。淨土法門,有欣厭取捨,怎能求證實相妙理,因為下手用功就錯了。妙宗鈔答覆此問題云:「取捨之極,與不取捨,亦無異轍。」淨土法門下手用功要取要捨,取捨到最極峰之處,與不取不捨之理,並不是「異轍」──並非兩條路。這叫殊途同歸,即經云「歸元無二路,方便有多門」也。今以王舍大城為例,我們要進去城裡,雖然很多城門可通入,但是進城的目的祇是一個。因此若是東方來人,可就東門面入,不必繞到西門去;若是城南的人,應從南門進入,不必再繞道從北門進。修行亦如是,各就個人的根機,你是禪宗的根機,下手就不取不捨,那就對了。你若是淨土宗根機,下手是一定要取要捨。但是到結果,還是「歸元無二路」。以上是駁正淨土法門有欣厭取捨不能求證實相妙理之謬論。又圓覺經有「不取不捨」之句,宗密大師疏鈔,即謂西方淨土法門有取有捨,為權巧方便法門。這有貶低淨土法門的價值,今亦可用上面說的大段話,駁正他的疏鈔。取捨之極,與不取不捨,並非兩條路,已如上說:今再就淨土宗本身的工夫來解釋:淨土宗下手要用欣厭二門的工夫,一定欣極樂世界之樂,一定要厭娑婆世界之苦。淨土宗往生三資糧信願行,其第二資糧「願」即是願生西方,「願生西方」,祇講到一邊,同時應當願離娑婆,若是祇發願願生西方,而不願離娑婆,西方決定生不去。何以故?娑婆世界是我們去熟了的路子,求生西方的人,是博地凡夫,帶業往生,並沒有把煩惱斷了才生西方,凡夫生西方,還有娑婆世界的業帶著,故應發厭離心,厭離娑婆世界,是個苦海。韋提希夫人的話,即是替我們現身說法。這個娑婆世界,真是苦海,你要厭離。既生厭離心,這邊不拉扯,願生西方才可以生到那邊去。若是祇發願願生西方,不發願願離娑婆,結果這個路子是死路。到臨命終時,種種牽纏罣礙的境界都現前,把你扯著拉著生不去了!所以一定要用智慧劍把這一頭切斷──娑婆世界是個苦海,絲毫沒有留戀。這邊不牽制你,你要生西方,即可彈指之間往生西方。既生西方極樂世界,得到什麼目的呢?「花開見佛,悟無生忍。」極樂世界的眾生是蓮華化生,蓮華一開,就見到阿彌陀佛,為你說法,一聞佛法,即悟無生法忍。無生法者,遠離生滅之真如實相理體也。真智安住於此理而不動,謂之無生法忍。娑婆世界有生有滅,是個生滅法世界;極樂世界是個妙有世界,雖有種種清淨莊嚴,那種有是不可思議的有,是妙有。那個妙有即是真空,看起來有生有滅,卻本是不生不滅。所以生到西方,即證得無生法忍。既證得無生法忍,還有什麼垢?還有什麼淨?還用得著再取再捨嗎?所以證得無生法忍之時,與不取不捨的工夫,一樣一樣,無有高下。

我們信仰淨土法門的人,只是念一句阿彌陀佛,求生西方就夠了。其中有不夠的地方,乃是娑婆世界打閒岔的地方太多,打閒岔的非是世間五欲之樂,世間五欲之樂打不了閒岔,因為我決定要求生西方,決定不貪世間五欲之樂;外道的理論亦打不了閒岔,我相信淨土法門,我相信佛的道理,我不相信外道的胡說八道。所以外道亦打不了閒岔。最打閒岔的就是佛門裡面各宗各派的道理。他們這麼一說,那麼一說,他們所說的道理,超過了你的知識,將你對淨土的信心動搖了。往生淨土三資糧,頭一個就是信心,信心不堅固,還能發願,還能求生嗎?所以念佛念了幾十年,結果西方沒有生得去,祇是信心動搖了,所以要明白這些道理。把高深的道理的明白了,信心就堅固了。淨土法門是大乘法門,是要教化眾生的。自己念佛求生西方,還要教化眾生念佛求生西方,若不懂得道理,怎麼教化眾生?再進一步解釋:大乘經典上就講的實相妙理,不取不捨。不是現在學禪宗的人要這樣講,乃是經典上說的。歷代祖師所說,亦是依據經典說的。既懂得不取不捨之理與實相理體相應,又何必念佛求生西方,證得無生法忍,再求實相妙理?所以過去有個禪宗祖師,說念佛生西方如打著繞--繞個大彎子。為什麼要繞個大彎子,直接了當不取不捨,就證得實相妙理,何必生到西方,再去證無生法忍?須知不取不捨之理,不是依文解義,解得這個道理就能了生死,必得依照文義的道理求得開悟,大澈大悟,悟到不取不捨的道理。悟了以後再去修行,真正把煩惱斷了,這個生死才能了脫。不是依文解義,看點祖師所說高明的話,你亦學著說,你認為你的境界很高,錯了!我們看古人註解,看祖師語錄,他們的話很高很妙,我們學著說,那是人家的話。經上的話,是佛的話,註解語錄是祖師的話,我們自己有沒有證到這個工夫?最淺的工夫得證到無生法忍。為什麼生到西方去求證無生法忍,為什麼要繞這個大彎子?因為我們的根機不夠。你說了半天高明的話,你有沒有證得無生法忍呢?證無生法忍,須要親證,不是說的。你說了半天,你證得沒有?你若沒有證得,你可真正是打著繞了--你這個彎子繞的太大了。為什麼說你這個彎子比生到西方的彎子還大呢?生西方的那個彎是直接去的,時間很短,彈指之間而已。持名念佛念到一心不亂,依十六觀經觀想行成。念佛念到一心不亂,阿彌陀佛來接引。觀想行成,自己就可以生去,不要好多時間,一彈指間就生去了。生到西方的人,上品上生,花開見佛即時便證無生法忍。那個沒有繞大彎子。你若是儘說高話,你在此娑婆世界,根本沒有證得無生法忍,你儘在此說高話,你的彎子可繞大了。怎麼繞?第一你得繞到閻羅王那裡去,你未證得無生法忍,脫不了閻羅王的關係。淨土宗書中有一個公案:古時候有一位法師,講不垢不淨,不取不捨的道理講得很好。這時旁邊坐了一個修淨土的大居士,法師就對他說,你不要念佛了,你好好的直接參禪吧!居士答道:法師說的很妙,祇怕閻羅王那裡沒有翻譯的人,他聽不懂。公案到此。即謂你講雖講得妙,你證到那妙處沒有?你若是未證得,脫不了閻羅王的關係。你講那個不垢不淨,不取不捨,閻羅王他聽不懂--你就慘了!這豈不是繞大彎子嗎!再進一步來研究這兩方面的道理,對方這個人,不主張念佛的,他認定實相妙理,是不垢不淨,不取不捨的,我們要說他沒有證得無生法忍,我們亦不敢肯定,因為我們亦沒有證得無生法忍,才求生西方。那麼,你怎麼知道對方沒有證得無生法忍實相妙理呢?無生法謂一切法不生,實相妙理,不垢不淨這個道理他是否證得了。他若證得了一切法不生之理,那一邊都是不垢不淨,還有東方,還有西方嗎?既沒有東方西方,我要生西方,和東方一樣,你為什麼反對我?你既然反對我念佛生西方,可見你還有分別心,並沒有證得不垢不淨不取不捨的無分別心。還有一個理由,證明你沒有證得實相妙理無生法忍。因為實相妙理,不是小乘說的偏空之理。小乘聖人證得偏空之理,不起妙用。大乘以實相為理體,實相理體,祇要證得,便可起妙用。就可以觀察眾生根機,隨機說法。本師釋迦牟尼佛,證得實相理體;他證得實相理體,就起妙用,能觀機逗教,應機說法:是禪宗根機者,為說禪法;是淨土根機者,為說淨土。我修淨土,淨土三經皆是佛說的,你若是證得實相妙理,與佛同等,為什麼反對我修淨土,可見你未證得實相妙理。這是在講淨土經典,對於反對淨土法門的人假設之辯論,辯白我們淨土宗有個理。平常若是遇到這種大德,我不和他辯論。我弘揚淨土,自己修行淨土,我對其他各宗派,通通尊敬,不說其他宗派不好,都是釋迦佛說的法,各應一類的機嘛。你若是說我淨土宗不好,我亦不和你辯。剛才說,今天辯是在這裡講淨土經,若是平常不講經的時候,遇見這種大德,他若是不叫我念佛,我不和他辯。我只說:你大德修的法門很高(以禪為例),我道源不行,根機不夠,我這個根機,只夠念阿彌陀佛生西方,你叫我參禪我參不來,要開悟亦開悟不了,我和你大德比不來。這樣子就推過去了,何必抬槓子呢!

現在歸納到經文,此名發起序,發起下面的淨土法門,就要用欣厭二門來作發起--一定要厭離娑婆之苦,一定要欣樂淨土之樂,才叫發起序。這是講理講到此,再按事相說明此經之發起:此經以兒子要害父親,要害母親作發起,為什麼要以這個公案作發起呢?這就是叫我們知道娑婆世界是苦。釋迦世尊成道以後,初轉法輪度五比丘,就說的四諦法--苦集滅道。四諦法的頭一諦就是苦諦,要知道苦,才會想斷集。集就是苦因,無明煩惱,得把它斷了。第三個滅諦,那是寂滅之果。第四道諦,即修道之因。這二諦是出世間因果。當知,必須知道苦,才要斷集。慕寂滅之樂果,方修正道之樂因。所以學佛第一步就是知苦,若不知苦,成天學佛法,亦不能得學佛之利益,普通小小的利益,雖然可以得到,但是欲想了生死決不可能。因不知生死苦,故不肯了;以知生死之苦,故發道心求了生死。佛說三界如苦海,有苦苦(欲界)、壞苦(色界)、行苦(無色界)之分。三惡道眾生,是苦上加苦,號為苦苦;人天雖有短暫之樂,樂盡還是要受苦,是為壞苦;縱然生到無色界,還有行苦。此經用國王與國太夫人被太子囚禁欲害的公案作發起,即樂是壞苦。國王和王后雖樂,樂極生悲,更是苦不可言。又,親生之子,尚欲危害,何況他人?即是顯示此娑婆世界,畢竟是苦,無有快樂。人天雖有短暫之樂,樂盡反成壞苦。總之,這個世界,除了苦還是苦。那末,你對這娑婆世界,還貪戀個什麼?所以應當生厭離之心;而生西方極樂世界,是個最快樂的世界,那個清淨之樂,恆久之樂,應當欣求願往生也。

【書籍目錄】
第1頁: 第2頁:經前玄談
第3頁:略釋經題 第4頁:序分
第5頁:正宗分 第6頁:流通分
第7頁: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