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集解 會性法師敬集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集解 會性法師敬集

序分

[日期:2010-12-26]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會性法師敬集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參、釋經文

大科分三:一、序分,二、正宗分,三、流通分。

甲初、序分分二

初、證信序  二、發起序

乙初、證信序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薩三萬二千,文殊師利法王子而為上首。

證信有六:

一、「如是」者,即指正宗所說之法。稱理云如,離非曰是。決定可信,故云如是。

二、「我聞」者,阿難親從佛聞,明非自說。諸法無我,無我則無聞;隨俗假名,故說為我。

三、「一時」者,始從眾集,終至畢席。一期之時,簡非餘時也。如來說經,時有無量,不可定指,故云一時。又,西土此方,年月日時,曆數不同,流布他方,人難曉故。又復諸經,或有一席未能終畢,至後結集,方綴成文,前後不一,難為標指。即如今經,闍王造逆,如來說經,阿難重述,豈是同時?故以一言,包羅斯盡。

四、「佛」者,說教之主,顯非餘人。即指開示淨土釋迦大師也。佛翻為覺;自覺異凡夫,覺他異二乘,覺滿異諸菩薩,故名大覺。

五、在王舍下,說經之處。(以上錄靈芝疏)

王舍城:梵云羅閱祇伽羅,在中印度摩伽陀國。頻婆娑羅王自上茅城之舊都,遷居於此。城周圍有五山圍繞。靈鷲即五山之一。天台疏解釋此山得名因緣有三:一約諸王治化釋,二約移居免火釋,三約畏罪得處釋。文繁不錄。詳於智度論卷三,及西域記九。

耆闍崛,此翻靈鷲,諸聖仙靈依之而住。又名鷲頭,峰形似鷲。或眾鷲所棲,因以為名。天台疏釋山名亦三:一約聖靈依住釋,二約山形似鷲釋,三約鷲鳥棲隱釋。

六、大比丘等,同聞之眾。有二:一、聲聞眾,二、菩薩眾。若論志願,則菩薩為先;今取威儀,故聲聞居首。(靈芝疏)

先說聲聞眾

 

與者,共也。梵語摩訶,此云大。大義有三:謂大、多、勝。天王大人所敬,故言大—德量大故。遍解內外經書,名曰多—識解多故。出九十五種上,號為勝—知見勝故。(天台疏一

比丘:因名比丘,有三義:乞士、怖魔、破惡也。果號阿羅漢,亦三義:應供、殺賊、無生也。梵語僧伽,此翻為眾。四人已上,和合無諍,羯磨說戒,能辦一切滅惡生善之事,故名為眾。(靈芝疏)

千二百五十人,即眷屬弟子。三迦葉共有弟子千人,目連、身子共二百五十。其先並是事火外道,久受勤苦,都無所證;一見如來,便登聖果。感佛恩深,故常隨侍。(靈芝疏)  同時一處曰俱。

次明菩薩眾

菩薩,具云菩提薩埵,此云覺有情,廣覺一切有情故。三萬二千,數也。(靈芝疏云:「三萬二千,總舉上首眷屬之眾。」)文殊師利,此云妙德,亦云妙首,又云妙吉祥。入法正位,名法王子。智德獨尊,故為上首。(直指疏)

智度論曰:「佛為法王,菩薩入法正位,乃至十地,故悉名法王子。」菩薩為育於法王佛陀之家者,皆法王子也。而經中多稱文殊為法王子,則以其在釋尊二脅士之上座,助佛教化之第一法子也。法華文句記:「經稱文殊為法王子,有二義:一、於王子中,德推文殊;二、諸經中,文殊為菩薩眾首。」眾首即上首也。上首者,一座大眾中之主位也。(箋註)

以上列大小聽眾以證信也。諸經通有,亦名通序。(直指疏)

大本小本彌陀經,列眾甚廣,今經最略。翻傳適時,各其志也。計應更列人天雜眾,下流通云:無量諸天龍夜叉等。即知序中亦略之耳。(靈芝疏)

乙二、發起序

初、正明囚父  二、明欲害母

諸經緣起,隨事不同。今經乃以殺逆為發起者,略有二意:一、欲彰此界眾生,極可厭惡,親生膝下,尚敢危害,況於餘人。意令末世欣樂淨土故。二、為表此方機緣,非遭極苦,不念脫離求往生故。故下韋提希云:「為我廣說無憂惱處,我當往生,不樂閻浮提濁惡世」等。(靈芝疏)

丙初、正明囚父分四

初、闍世太子幽禁父王  二、國太夫人密奉麩漿

三、王請戒法以濟心神  四、法食兼資日久不殞

丁初、闍世太子幽禁父王

爾時,王舍大城,有一太子,名阿闍世。隨順調達惡友之教,收執父王頻婆娑羅,幽閉置於七重室內。制諸群臣,一不得往。

爾時,顯佛正在王城說法,揀非遊化諸國時也。(直指疏)

阿闍世,此云未生怨。胎時已於父王起怨害故。或婆羅留支,此云折指。生時王令撲之不死,折一指故。(直指疏)

隨順者,信他之教,從他之意,名曰隨順。(箋註)

調達,具云提婆達多,此云天熱;生時,諸天心皆熱惱,知彼出世,必破三寶故。(亦名天授)是斛飯王子,佛之堂弟,阿難親兄。有三十相。出家誦六萬法聚,十二韋陀。因見如來王臣歸仰,利養充溢,心生嫉忌,即往白佛,求欲攝眾,為佛所訶,遂謀害佛。阿難不知,授與通法。入山修習,獲得五通。乃自思惟,誰作檀越,闍世太子有大王相,種種變現,惑令信受。語太子言:我作新佛,汝作新王,豈不快哉!於是,推石壓佛,密跡金剛以杵擬之,碎石迸來,傷佛足指,出佛身血。自號為佛,五法化人,三聞達等五百新學,受彼邪化,別眾乞食,別自布薩,即破法輪僧。蓮華色尼,路逢訶之,拳打眼出,即殺阿羅漢。犯三逆罪,生入地獄。闍王殺父、害母,共造五逆。此皆大權化事,或逆或順,無非益物,為絕後世起逆業故。經云:「示現有三毒,又現邪見相。我弟子如是,方便度眾生。」又涅槃云:提婆達不曾墮獄造逆等。實非聲聞緣覺境界,唯是諸佛之所知見是也。(靈芝疏)

忽掩王身曰收。既得不捨曰執。言父者,別顯親之極也。王者,彰其位也。頻婆者,彰其名也。言幽閉七重室內者,所為既重,事亦非輕,不可淺禁人間,全無守護。但以王之宮閤,理絕外人,唯有群臣,則久來承奉,若不嚴制,恐有情通。故使內外絕交,閉在七重之內也。(四帖疏)

頻婆娑羅,此云模實,亦名影堅。皆為形體充實,從身立名。亦有翻為顏貌端正。七重之室,不慮往來;復加制約,欲令餓死。(靈芝疏)

如此等事,皆是大士善權現化,行於非道,通達佛道。眾生根性不同,入道有異,一逆一順,弘道益物。示行無間,而無惱恚。闍王現逆,為息惡人令不起逆。(天台疏)

阿闍未生有怨,幽因也;隨順惡教,幽緣也;重室制往,幽法也;收執閉置,幽業也。經初以幽父為發起者,有二意:一者、頻娑昔於毗富羅山,遊行獵鹿,周遍無得,唯見一仙,生瞋惡心,怒其逐去,刺左右殺之。其仙臨終,誓言為子,還以心口而害於汝。若不報怨,不能禁人無辜加害故。楞嚴謂:怨害輪迴,食父母想,如土梟、破獍等類。正此義也。二者、子若不逆,必貪富貴,終不能令聞法得果,厭此娑婆苦故。(直指疏)

丁二、國太夫人密奉麩漿

國太夫人,名韋提希,恭敬大王;澡浴清淨,以酥蜜和麩,用塗其身;諸瓔珞中,盛蒲萄漿,密以上王。

韋提希,頻婆娑羅王之后,阿闍世之母也。(箋註)

韋提希,此翻思惟。先受此名,即為今日請觀之讖。浴身令淨,麩蜜塗身;瓔珞中空,可盛果漿。潛入深室,故云密也。(靈芝疏)

酥,音蘇。酪屬。以牛羊乳為之。麩,齒表切,音弨,上聲。糗也。以麥蒸磨成屑為麩。(箋註)

竊謂:情愛之深,莫過夫妻;王既被禁於七重室內,又復制諸群臣一不得往,夫人心中,甯不潸然?明知餓死,於心何忍?酥麩上王,是宜然事耳。(疏鈔演義)

丁三、王請戒法以濟心神分三

初、王請目連  二、目連應機  三、佛遣富樓那說法

戊初、王請目連

爾時大王食麩飲漿,求水漱口,漱口畢已,合掌恭敬,向耆闍崛山,遙禮世尊,而作是言:「大目犍連,是吾親友;願興慈悲,授我八戒!」

目犍連,此翻採菽氏。上古仙人,採菽豆而食,因以命族。是王門師,故稱親友。(靈芝疏)

言大目連是親友,有其二意:目連在俗,是王別親;既得出家,即是門師。往來宮閤,都無障礙。然在俗為親,出家名友,故名親友也。(四帖疏)

八戒,即八關齋戒。十善戒經:「八戒齋者,是過去現在諸佛如來為在家人制出家法。一者、不殺,二者、不盜,三者、不婬,四者、不妄語,五者、不飲酒,六者、不坐高廣大床,七者、不作倡伎樂,故往觀聽,不著香薰衣,八者、不過中食。」(箋註)

戊二、目連應機

時目犍連,如鷹隼飛,疾至王所;日日如是,授王八戒。

目連知已,應機往赴。如鷹隼飛,喻神足之疾。隼,音荀。字書云:鷙鳥,謂猛鳥也。八關齋戒,唯局一日一夜,故逐日別受。(靈芝疏)

鷹,鷙鳥也。隼,鳥名,鷹類中最小者。(箋註)

戊三、佛遣富樓那說法

世尊亦遣尊者富樓那,為王說法。

富樓那,此翻滿慈子,從父母得名。說法人中,最為第一。善能開誘,故特遣之。(靈芝疏)

丁四、法食兼資日久不殞

如是時間,經三七日。王食麩蜜,得聞法故,顏色和悅。

父王因食聞法,多日不死,此正明夫人多時奉食,以除飢渴;二聖又以戒法內資,善開王意。食能延命,戒法養神。失苦亡憂。致使顏容和悅也。(四帖疏)

丙二、明欲害母

初、逆子害母  二、慈母求救

丁初、逆子害母分三

初、正欲害母  二、因臣諫止  三、敕令幽閉

戊初、正欲害母

時阿闍世問守門者:「父王今者,猶存在耶?」

時守門人白言:「大王!國太夫人,身塗麩蜜,瓔珞盛漿,持用上王;沙門目連,及富樓那,從空而來,為王說法,不可禁制。」

時阿闍世聞此語已,怒其母曰:「我母是賊!與賊為伴。沙門惡人,幻惑咒術;令此惡王,多日不死!」即執利劍,欲害其母。

初、王問在否。時守下,以事實答。時阿下,王聞瞋怒。竊謂:一、世人經七日不死者,必有其故:或定水資神,或道力加被。王果死已,守門人必來報告。今經三七日,未見耗音,阿闍是以問言:猶存在耶?「猶」字「耶」字,是疑問關捩。二、守門者以事實答言不可禁制有二:一、夫人是主人,何敢禁制。二、二聖從空而至,何可制止。有此二意,所以云不可也。三、阿闍本願,只須父王不在,即可南面稱孤;今聞猶在,甯得不怒?怒於中,出於口,頓忘懷耽之德,乃罵之曰:「我母是賊!」賊,害也,謂害我不得頓稱孤願。彼沙門,亦賊也,日日來宮,為母作朋,故曰:「與賊為伴」。明知沙門本非惡人,我欲父死,彼以咒術令其不死,為我作障,故言惡人。明知咒力功巨,言幻惑者,亦罵詞耳。以興怒難遏,所以執劍害母也。疏釋妨云:「應殺守門人,而欲害母者:守門有詞,王先有敕,制諸群臣,不言婦女。沙門從空飛入,非我能禁。王雖貪國殺父,猶不違法。」(演義)

戊二、因臣諫止

時有一臣,名曰月光,聰明多智;及與耆婆,為王作禮,白言:「大王!臣聞毗陀論經說:劫初已來,有諸惡王,貪國位故,殺害其父一萬八千。未曾聞有無道害母。王今為此殺逆之事,汙剎利種,臣不忍聞。是旃陀羅。我等不宜復住於此!」時二大臣說此語竟,以手按劍,卻行而退。

月光,華言。耆婆,梵語,此翻固活。生時,一手持藥囊,一手把鍼筒。昔誓為醫,治疾存活。從德立號。菴羅女之子。二皆多智,顯是賢臣。  毗陀經,即俗典。或作韋陀,梵言小異。如此間史書,紀其國事。 貪位殺父,已為大惡;無道害母,亙古未聞。 西竺四姓,攝一切姓。剎帝利、婆羅門,二為尊貴;毗舍、首陀,二為下賤。剎利,即王者姓。旃陀羅,此云殺者,即此間魁劊之類。君既無道,賢臣不輔,故不宜住。按劍卻行,示威令懼。(靈芝疏)

時阿闍世驚怖惶懼,告耆婆言:「汝不為我耶?」耆婆白言:「大王!慎莫害母!」王聞此語,懺悔求救。即便捨劍,止不害母。

闍王驚懼,賢臣去國,社稷必危。不為我者,求救之詞。為,猶佐也。(靈芝疏)

戊三、敕令幽閉

敕語內官,閉置深宮,不令復出。

耆婆重諫,王悔乃從。敕閉深宮,發起之本。(靈芝疏)

王意:母不禁閉,父終不得身亡;若要父亡,須禁閉母。於是敕內官,閉置深宮也。(演義)

丁二、慈母求救分三

初、因禁請佛  二、佛知往赴  三、傷嘆請法

戊初、因禁請佛

時韋提希被幽閉已,愁憂憔悴;遙向耆闍崛山,為佛作禮,而作是言:「如來世尊在昔之時,恆遣阿難來慰問我;我今愁憂,世尊威重,無由得見。願遣目連、尊者阿難,與我相見。」作是語已,悲泣雨淚,遙向佛禮。

疏云:韋提何故請見目連及以阿難?目連是門師,阿難佛侍者。先恆教我,故偏求見。居在深宮,不敢偏求;內厭惡界,願生淨土。欲令二人傳意請佛。竊謂:夫人被禁,一弗克救王不死,二莫由面見金顏,無堪設想。只好遙禮祈求,故云:「而作是言」。向來王宮有事,佛常遣侍者慰問,我今困苦愁憂,佛必他心洞察;不敢求佛親臨,故願二人相見。目連言門師者,是頻婆師也。前云:「大目犍連是我親友,願興慈悲授我八戒。」即八戒師也。所以並請阿難者,欲其傳達請情,求佛親施法澤也。作是下三句請法。疏云:悲泣雨淚,望佛哀憐。遙向佛禮,前已禮竟,今復重禮,表己慇懃。(演義)

 

戊二、佛知往赴

未舉頭頃,爾時世尊在耆闍崛山,知韋提希心之所念,即敕大目犍連,及以阿難,從空而來;佛從耆闍崛山沒,於王宮出。

知其心念,即他心智。乘空出沒,即如意通。(靈芝疏)

時韋提希禮已,舉頭,見世尊釋迦牟尼佛,身紫金色,坐百寶蓮華,目連侍左,阿難侍右;釋梵護世諸天,在虛空中,普雨天華,持用供養。

見佛有四殊勝:一、身色,二、蓮座,三、左右侍從,四、諸天供養。釋,即帝釋。具云釋提桓因,此翻能天主,即三十三天主也。梵,即大梵天王,色界天主。護世,即四天王等。古疏問曰:頻婆、韋提,俱請弟子,何故前遣弟子,後乃自往,其意何耶?解有二義:一、闍王殺父,佛若親往,則起怨嫌。護彼心故。二、欲行佛法,須委國王;頻婆定死,闍王登位,佛若自往,則障礙不行。為護法故。韋提無此,自往無妨。(靈芝疏)

直指疏云:「問:王與夫人,皆請弟子;何故王則遣徒,夫人自去耶?答:有三意:一、頻娑願受戒聞法,可遣人傳授;韋提願求生淨土,非佛難開示。二、於王若自往者,阿闍謂朋父謀政,怨嫌必重,致滅法僧,罪不可解;於夫人自往者,阿闍謂母無謀理,嫌恨尚輕;縱幽二親,罪猶可懺。三、王乃丈夫,可遣弟子教誡,則無餘嫌憎;夫人是女,必須師弟同來,自度諸疑謗。」

戊三、傷嘆請法分二

初、問宿生因  二、問往生處

己初、問宿生因

時韋提希見佛世尊,自絕瓔珞,舉身投地,號泣向佛。白言:「世尊!我宿何罪,生此惡子?世尊復有何等因緣,與提婆達多共為眷屬?

 

宿生之因,具有二意:一、謂我宿何罪之因,生此惡逆之子;二、世尊宿有何緣,與提婆為眷屬?(演義)

文有二段:初、作禮申敬。被囚日久,不期遇佛,悲喜盈懷,無暇容緩,挽斷項瓔,持用獻佛。投身於地,以竭其誠。(靈芝疏)

次、正問宿因。我之母子,愛出天性;佛之兄弟,情同天倫。反生逆害,必有往因。本唯自責,兼問如來。但是傷嘆往業,以為陳請之由。經律多說,佛與提婆,從因至果,常相惱害。蓋是大權影響,而非實事。即法華云:「由提婆達多善知識故,令我具足六波羅蜜」,乃至「卻後過無量劫,當得成佛,號曰天王如來」等。(靈芝疏)

白下,求示二因。何罪,過去因。惡子,現在果。問自身眷屬因也。緣如前釋。世下,問如來眷屬因緣者:昔於定光佛時,耶若達欲嫁女,有年老梵志須摩提,求為女婿,聰明而貌配;時釋迦為摩納童子,顏貌姝好,就珍寶仙人學習既成,從遠方來,遇見摩提論議,摩提言屈,耶若歡喜,以女妻之,摩提忿極,誓願當來生生惱害。摩提,調達是。女者,瞿夷是。如「生經」。.........應知闍王、達多,皆是逆行。一令惡人不起逆罪,二現逆行為攝惡類。故大雲稱不思議,法華與天王記。若果實造,輪轉惡道不休,豈得世世同佛為伴哉。(直指疏)

己二、問往生處

唯願世尊,為我廣說無憂惱處,我當往生,不樂閻浮提濁惡世也!

文有四節:初、標欣厭,二、敘可厭,三、立誓遠離,靈芝云:此之三節,即示末世修行要術。若不爾者,則徒修淨業,定不往生。四、正請往生因。

此初、標欣厭也。無憂惱處者:韋提所問,言相通含,據下佛答,即指淨土。娑婆五濁,人間天上,皆有憂惱。唯佛淨土,依正俱勝,但受諸樂,寧有憂乎?閻浮提,此翻勝金,即別指南洲也。據今通指娑婆大千,且從近論,令易解耳。或可閻浮於四洲中,濁惡最甚,故特標之。(靈芝疏)

無憂惱處,即請說淨土法也。唯淨土上善聚會,可謂無憂無惱。我當往生,欣淨願也。不樂閻浮,厭離心也。欣厭二字,修淨業人,不可暫離,不可不知。(演義)

此濁惡處,地獄餓鬼畜生盈滿,多不善聚;

二、敘可厭。濁,謂五濁,即見、煩惱等。五皆不淨,故總名濁。惡,即十惡,即殺盜等。五濁則具該依正,十惡則別指行業。若據濁惡,實該六道;特舉三塗苦果,以彰可厭。遍於大千,故云盈滿。多不善聚者,即上惡趣共聚此處。或可別指人中少有良善,如下所願不見惡人。怨親逆順,無非不善。闍王、調達,豈善聚乎?上隨文解。次約義論:此濁惡處,即指世間郡邑民居,親族會處。其間心行萬差,三惡盈滿,皆不善聚。又濁惡處,即指我等眾生現前識心;無始至今,三業所造無邊業種,日用所起三惡道行,不可窮數,故云盈滿多不善也。(靈芝疏)

願我未來,不聞惡聲,不見惡人。

三、立誓遠離。五濁三界,五逆十惡,皆是惡聲。其中眾生,造如是業,盡號惡人。極樂世界,尚無惡道之名,即無惡聲也。諸上善人俱會一處,即無惡人也。(靈芝疏)

今向世尊五體投地,求哀懺悔!唯願佛日,教我觀於清淨業處!」

四、正請往生因。頭及四肢為五體。五處皆圓,亦名五輪。著地,禮之重也。由有宿罪,故受此苦。今欲厭離,故須求悔。梵云懺摩,此翻悔過。今言懺悔,華梵並舉。有云:懺即斷後,悔是恥前。如來說法,破障除疑,如日照世,故云佛日。極樂依正,莫非主伴淨業共成,故名清淨業處。據此,韋提正求觀法,故云教我觀也。(靈芝疏)

夫淨土法門,曰觀想,曰觀像,曰持名,曰實相。今夫人請教我觀於清淨業處,故世尊為說十六妙觀。如上四種,無一不含攝其間。前十二觀,即觀想也;第十三觀,即觀像也;後三觀,即持名也。若知能觀所觀,俱不思議,即實相也。(演義)  釋序分竟

【書籍目錄】
第1頁:本編所據典籍一覽表 第2頁:壹、釋經題
第3頁:貳、明譯史 第4頁:序分
第5頁:正宗分 第6頁:別明淨觀
第7頁:明十六觀法 第8頁:觀落日(日觀)
第9頁:水觀 第10頁:地觀
第11頁:樹觀 第12頁:池觀
第13頁:總觀 第14頁:華座觀
第15頁:聖像觀 第16頁:佛身觀
第17頁:觀音觀 第18頁:勢至觀
第19頁:普往生觀 第20頁:難明佛菩薩觀
第21頁:上品生觀 第22頁:中品生觀
第23頁:下品生觀 第24頁:流通分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