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佛說阿彌陀經講錄 會性法師講述

佛說阿彌陀經講錄 會性法師講述

甲一、序分

[日期:2010-12-25]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會性法師講述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肆、別解經文

甲一、序分 分二

本經共一千八百五十八字,文長,須依古德方法,先「分科判教」,不分科不能提綱,至於判教,從略。古來教下以天台、賢首為最,星期日講的「天台四教儀」便是台宗入門書,天台宗法師用五重玄義:一、釋名,二、顯體,三、明宗,四、論用,五、判教相。作經前懸論,提示全經大綱。賢首宗則用十門懸談,即一、教起因緣,二、藏教所攝乃至第九、總釋名題,十、別解文義,分十段。

現在不採這種說法,因為這種講法,起碼要三、四天時間。我二十一歲時,斌宗法師在獅山講阿彌陀經,共當侍者,每天講大座,搭衣唱讚,結束時回向,前後近兩個小時,講一點半鐘,共二十一天,經題六字,講了一星期,用五重玄義發揮,若對教理沒研究,如鴨聽雷,故不取之。

據聞民國三十幾年,圓瑛法師在上海圓明講堂講金剛經,一位受持金剛經的居士,逢此勝會,歡喜不已,捧著經本去聽講,除了開頭第一句「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聽懂外,第二句就「莫宰樣」了,六、七日後,乾脆不帶,晃著手去,依舊只聽懂第一句,直到第三十六天才聽到「如是我聞」。因法師用十門懸談釋題,若非有堅定信心,早打退堂鼓,尤其現在家家有電視,乾脆看電視算了,何必去坐冷板凳!

雖不依古判教,但須順文分科,否則,不得要領。佛教傳來,漢朝末年,就有人講經了,大多是隨文而說,消文釋義,東晉道安法師始分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時人以為標奇立異,後親光菩薩佛地經論傳來,方知經本分三分,即一、教起因緣分,二、聖教所說分,三、依教奉行分。認為道安法師有先見之明,讚曰:「分經雅合於親光,釋姓普同於增一。」成一名對。師之前,中國及西域一帶出家人,都隨師姓。如師姓支,弟子就姓支,三國時之支謙、支亮便是;師姓竺,弟子也姓竺,竺道生、竺法護等,道安法師也姓竺,所以,有的寫竺道安。師倡出家佛子,皆師於佛,當隨佛姓,佛姓「釋迦」,國人好簡,單取釋字,免複姓之疑,師以己為首,自稱釋道安。當時也有人反對,至增一阿含傳來,中有偈云:「四河入海,同一鹹味;四姓出家,同稱釋子。」才信服。「四河」恒河、信度河、私陀河、縛芻河。四大河水流入大海,與海同一鹹味。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四姓階級出家,不分貴賤,都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子。「同稱釋子」的釋子非指釋姓,因當時印度外道也有出家的,為揀別故,凡釋迦佛子均稱「沙門釋子」,由此證明出家人姓釋是合理的,故有「釋不問姓,道不問年」之說。圓領方袍之佛子,同一釋姓,不須請問「貴姓」?道家修仙,求長生,莫請問「貴庚」?以免失禮。台灣佛教受日本影響,不重視這一套,出家後仍沿用俗姓,如妙果和尚俗姓葉,叫葉妙果,真常法師姓曾,曾真常,因而多數人喜問:「師父,您姓什麼?」我只好回答:「我俗姓姓陳」,表示未出家時姓陳。

道安法師俗姓衛,常山扶柳人,幼失依恬,外兄孔氏撫養,七歲讀書,過目不忘,十二歲出家,相貌醜,不受器重,下田耕種,三年無一教誨,毫無怨言,自認初學,應多培福。一日夜歸,禮師求經,師與辯意經一卷,約五千字,攜入田,休息方讀,暮返再求他經,師云:「昨經未讀,何以復求?」答:「已能背誦。」師雖詫異,並未表明,復與成具光明經,我算過,有九千八百多字,翌日傍晚便還,師令背誦,一字不漏,師驚歎不已,送北方親近佛圖澄,深受大益,終成一代明師,法門龍象。

秦王苻堅敬重景仰,王伐襄陽時,師居檀溪寺,眾四百餘人。時有名士善辯,自號習鑿齒,意思是對方嘴一開,牙齒就被鑿下來,自視甚高,訪道安法師,自我介紹為「四海習鑿齒」,師對曰「彌天釋道安」。時人以為名答,亦是名對。苻堅攻襄陽,請二人至長安,喜曰:「朕以十萬雄師取襄陽,唯得一人半。」法師精通世出世法,是全人,習鑿齒僅通世間法,是半人。

師一生貢獻良多,尤其倡編眾經目錄,把已翻譯經典編成目錄,並呼籲譯者簽名,東晉前之佛經,多失譯名,囚譯者不好名故,師請留名,表示負責,並使後學起信。鳩摩羅什法師東來,緣於師力勸王請,鳩師亦遠聞師名,歎為「東方菩薩」,惜未相見。今法門中許多規矩,亦師所立。師寂於東晉孝武帝太元十年(西元三八五),年七十二。欲詳知可閱梁慧皎法師撰之高僧傳第五卷。

經之三分,古德喻:序分如人面,五官具存,可辨智愚忠奸,見序分能知內容大概。「正宗分」如身軀,五臟俱全,為經之要旨。「流通分」如手足,運行無礙,流傳後世他方。

「分科」見仁見智,本經有上百家註解,古註中出名的有三部:一、明萬曆年間蓮池大師之「阿彌陀經疏鈔」,四卷,最詳細,段段皆顯理。二、幽谿傳燈大師的「阿彌陀經略解圓中鈔」。「略解」乃明朝大佑大師著,傳燈大師加以註解,謂之「圓中鈔」。「圓中」是天台圓教中道之義,表本經義理至高至勝,最為圓頓。三、明末清初蕅益大師的「阿彌陀經要解」,全是要義,真是名符其實的要解,公認是註解中最好的。印光大師在文鈔中處處讚歎,認為古佛再註,也不過如此。後代弘法者,多依之。

「要解」精簡深妙,常人不易明白,後人再加以註疏,最早是清末「阿彌陀經要解便蒙鈔」;民初寶靜法師的「彌陀要解親聞記」,圓瑛法師「要解講義」,其中又以要解講義最流通。

民國三十六年,斌宗法師講阿彌陀經,也是根據要解,「分科」則有自己的看法,三分仍依要解。疏鈔和圓中鈔,序分、流通分的分法不同,現在我們也以要解為準。蕅益大師的分法是:

序分—如是我聞.....今現在說法。

正宗分—舍利弗!彼土何故名為極樂?............應富發願,生彼國土。

流通分—舍利弗!如我今者,讚歎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之利。東方亦有阿(音同觸ㄔㄨˋ)鞞佛...........聞佛所說,歡喜信受,作禮而去。

先說序分。「序」序頭,無序分不能入正宗,如抽絲剝繭,須尋出頭緒。有通序、別序二種。「通序」,通諸經故。凡佛經開始皆有信、聞、時、主、處、眾六種成就,謂之「六成就」,又名「經後序」,結集時才加入的,也叫「證信序」舉此六種,證明是佛金口宣說,值得深信。「別序」,個別。每部經的發起因緣不同,又名「發起序」,如金剛經,從佛托缽回園,洗足已,敷座而坐,須菩提請問為發起。法華經由佛放光,彌勒菩薩啟請,文殊菩薩回答作發起。也叫「經前序」,講經前就有了,非結集時才加。證信序對發起序,經後序對經前序,通序對別序,皆有其定理。

乙一、通序 分二

通序分二:丙一、舉五事證信,丙二、引大眾同聞。何以經前都有「如是我聞」等六成就呢?原因有四:

一、遵佛遺囑—世尊八十歲二月十五日,於拘尸那竭國娑羅雙樹間將入涅槃,人天大慟,證果者敬肅,阿難尚未證果,又是佛侍者,更為傷心,阿那律尊者勸彼把握時間,請教世尊,阿難言:我心悲亂,無從問起。尊者代擬四問:一、佛在世時,大家以佛為師,佛入滅後,師兄弟們,以誰為師?二、佛在世時,以佛為住,佛滅度後,依何安住?「住」非單指衣食住而已,主要指心之安住,佛在世,精神仰賴佛,便能安心修行,佛滅後,心云何安,怎樣才能修行?三、惡性比丘,如何治之?佛世有六群比丘,六人一夥,調皮搗蛋,對佛敬畏,唯佛能伏,佛滅後,當如何?前三種與經文沒關係,第四點才重要。問:佛說法四十九年,將來結集,經首應安何字,令人一見,就能辨別?

阿難於是靜心請教,佛答:一、以戒為師。戒為佛子師,七眾弟子,持戒清淨,道業方成。二、依四念處為住。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是佛之法身慧命,依此修行,即佛常住心中。三、惡性比丘,默擯治之。莫理他,不隨之起貪瞋痴,作好榜樣,潛移默化。「默擯」律上另有含義,從略。四、經首安「如是我聞」等六成就,以茲辨別。所以,六成就是遵佛遺囑而建立的,是普通的佛學常識。

二、斷眾疑:斷除結集時,大眾的懷疑。佛二月十五入滅,四月十五日(依中國曆法),結夏安居,在三個月中結集三藏教典,因舍利弗、目犍連已先入滅,故以摩訶迦葉為上首,大迦葉領五百阿羅漢在畢缽羅窟(七葉窟)結集。阿難多聞第一,大迦葉曾讚說:「佛法如大海,流入阿難心。」是結集時的首要人物,卻未證果,不得參加。受迦葉尊者嚴逼,七日不眠不休,終於悟了。阿難證果相當特殊,是離行、住、坐、臥四威儀而證的,因日夜精進行道,第七日晚疲極,想躺下休息,思道業未成又坐起,實在很累,又欲臥倒,就在坐、臥之間開悟了!大家睡時,不要一看到床舖就迫不急待,想夢周公,學學阿難,說不定在起臥中就證道了,這是史上有名的證果法。當時已半夜,急赴七葉窟敲門,迦葉訶曰:你未證果,莫來!答:我已證果。曰:既已證果,不須開門,從鑰匙孔進來!既入,大家恭喜,即升座結集,阿難心存虔敬,祈佛加被,眾見其相好莊嚴,如佛無異,頓起三疑:1、疑佛重起—佛憐愍眾生,故再回來說法。2、疑他方佛來—有的轉念一想,佛非小孩,不會開眾生玩笑,去又回來,恐是他方佛遊此悲愍教化。3、疑阿難成佛—或許是阿難成佛了。俟阿難宣「如是我聞」等,三疑頓斷,只因結集經典,重述佛所說法罷,有的一聞「如是我聞」,不禁淚下,人天眼滅,如今唯聽「如是我聞」,代佛宣說而已。

三、息諍論:阿難也是佛弟子、同門師兄弟,以六成就表結集經典,非僭越向輩,息諸諍論。

四、異外道:別於外道典籍。當時印度有九十六種外道,各有其教典,以中國言,如老子道德經,開頭便「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儒家論語則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沒六成就,六成就是佛經的標誌,具此證明可信。標六成就的四種原因中,二、三兩種,是為了結集,結集後,斷疑、息諍就不須要了。

一、四兩種,從結集到盡未來際,佛法尚存,便不可缺。

丙一、舉五事證信

舉出五種成就證明經之可信。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如是」信成就,有三種解釋:一、指法之詞,指這部阿彌陀經。二、信順之詞,信則如是,不信則不如是,經乃佛語,我皆深信奉行曰如是。三、顯理之詞,顯示實相妙理。古德云:「不變名如,無非曰是」。如如不動,亙古常新曰如,正確無謬曰是。每部經各有其如是之義,本經以「一心不亂」為如,「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為是。專心念佛,念到一心不亂便是如,知心是佛,用心修行,使之成佛,即是是。

「我聞」聞成就。我,阿難自稱。聞,耳根發耳識,聽到並且了解,如我說的大家都清楚叫聞。聞既用耳,云何說我聞?因我為總,耳是別,「我聞」即含耳聞。或問:佛法說無我,學佛當破我執,云何說我?須知我有多種差別:一、凡夫妄執我。凡夫執有我、我所,破我執為破凡夫妄執也。二、外道邪見我,外道執有神我。三、聖人假稱我,阿難結集不假名我,誰聞之?故阿難假名稱我。「如是我聞」如是這部阿彌陀經,是我阿難親自從佛所聽聞的。

「一時」時成就,有一個時候,為何不標明日期時間?一、各地時間不同,如印度計日與我國相差半個月,我們三十,彼是十五,日期有異,徒增麻煩。二、佛說法不僅在人間,如地藏經講於忉利天,人間一百年,彼天一晝夜,怎麼比對?故用一時。三、古德云:「說聽始終,師資道合」之時。佛觀眾生機緣成熟,暢佛本懷而說法,說者聽者,從始至終,圓滿參與。當然,也可大概推算出講阿彌陀經的時間,一般言佛三十成道,八十入涅槃,阿彌陀經可能在晚年七十多歲時講的,為什麼?依淨土三經論,最初發起演說的是觀無量壽經,當時王舍城頻婆娑羅王被阿闍世太子幽禁,欲將其餓死以作新王,王后韋提希夫人,淨身塗乳麵,瓔珞盛果醬,藉探牢之便送食,七日後,王顏色更勝,太子震怒,將母囚禁深宮。夫人苦甚,獄中求佛,佛現神通為彼說法,彼問:「此土苦不堪言,生此逆子,願求生淨土,不知有何佛國?」佛頂現蓮華,華中示種種佛剎,如放電影般,讓彼選擇。后云:十方國土雖皆嚴淨,但我唯願求生極樂,不知云何得生?佛為說三種淨業、十六妙觀。依序則說無量壽經,介紹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可能老王崩後新王登基,國家大亂,佛才來舍衛國說法,開演阿彌陀經。頻婆娑羅王與舍衛國的波斯匿王,都和佛同年,老王被幽禁時年近八十,依此而推,佛也已經七十多歲,是將近入滅的前幾年說的。這是我會性秉閱藏心得,推算出來的,並無史可考。

「佛」說法主成就。娑婆世界二千多年來只釋迦牟尼成佛,故不須另標姓名,梵語佛陀耶、或浮圖,有人將浮圖誤為塔,曰:「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圖。」實際上是錯的,古時浮、佛同音,才產生誤解。國人好簡,稱「佛」。更有人望字生義,胡解作打獵的叫佛,一個人背個弓再加兩支箭的緣故,真讓人啼笑皆非。

梵語佛陀,譯「覺者」,大徹大悟的人,不是三頭六臂的神,太虛大師云:「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佛是人格最圓滿的人,是人做的,不是天生的。覺有三義:一、自覺:煩惱斷盡,福慧圓滿。二、覺他:「以先覺覺後覺,以斯覺覺斯民」,說法利益眾生,使得同等覺悟。三覺行圓滿:自覺覺他,功德圓成。成佛福足、慧足,謂之「兩足尊」,福慧究竟圓滿也,有人誤為「足」是腳,說佛是兩隻腳中最尊貴的,如果說是兩隻腳,你我都是。起信論之三覺謂:「本覺:人人皆有佛性,有佛性皆可成佛。二、始覺:開始發心修行,行菩薩道。三、究竟覺:煩惱斷盡,惑盡功圓,究竟成佛。「佛」之義甚多,此僅略說。

「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處成就。在,或釋「久居曰住,暫住曰在」,但法華經云:「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並非久居,所以,住、在,皆可視為暫住。

「舍衛國」標說法國家。當時,印度有許多小國,據說有二、三百個,較大的有十六國,類似我國東周時期,差不多一城一國,一個台灣可割成幾十國,小如萬巒鄉就成一國。「舍衛」新譯室羅伐或室羅伐室祇,乃憍薩羅國首都,與摩竭陀國王舍城相鄰,是城也是國,此云「豐德」,物產豐饒,民心淳厚,百姓有德,常受聖人教化故。

「祇樹」,祇,音ㄑㄧˊ,客家音讀ㄓˇ,其實,祇、祗有別,據形音義字典云,兩字通用已久,讀ㄑㄧˊ,ㄓˇ必無妨。這本字典很好,把字形、讀音、差別講得很清楚,佛經也兩種都用,本經是「祇」,楞嚴作「祗」洹精舍,因此,各依己之念法,不必更改。

「祇樹給孤獨園」,講堂名。「祇」是祇陀之略稱,新譯室多祇陀,華言戰勝,波斯匿王的太子,出生時逢王凱旋歸來故名。「給孤獨」,須達多長者的別號,舍衛國大臣,富僅次於王,樂善好施,以照顧鰥寡孤獨為己任,國人讚稱給孤獨長者,是位大慈善家。

佛成道後,約第六、七年左右,摩竭陀國國王供養竹林精舍,故佛常在王舍城說法,竹林精舍可以說是佛教第一間寺院。

給孤獨長者育有七子,唯么兒未娶,聞王舍城珊檀那長者么女賢淑,又門當戶對,親往提親,見珊檀那家上下忙碌,備辦精美飲食,以為請王,珊檀那云:為供養佛及千二百五十人。長者善根深厚,聞佛字生大歡喜,略詢佛事,是夜,精誠所致,深更以為天亮,獨往竹林精舍,中途生疑,不知真有佛否?冒然而去,恐有危險!疑生,大地黑暗,復生信心,明如白晝,將近精舍,見佛在外經行,相好莊嚴,不知如何是好!天人作禮繞佛,長者依行,佛為開示,即斷見惑,證須陀洹果,感恩至極,力請佛至舍衛國弘法,佛受請囑須建精舍安僧,設立講堂說法,環境要清幽,不可離城太遠,免聽經不便、托缽太遠,並要舍利弗同回覓地。返國後,東尋西找,唯見「祇園」林木勝美,地點適中,合乎理想,數訪祇陀太子,太子欲其知難而退,唬須金磚舖地方許。長者照辦,餘門後一角未舖,正思惟時,太子聞風趕來,見滿地燦爛,驚云:我是太子,豈須賣地,玩笑一句,何必當真!長者答:君無戲言,且已勞師動眾,舉國皆知,若不賣,恐自損形象。太子深思:佛定非凡,方使給孤獨如是崇敬,願共襄勝舉,當眾宣布,門後不須再舖,由我建一大門,並施花樹,共作功德!

精舍完成,請佛說法,立名為「祇樹給孤獨園」,祇陀太子布施的樹及大門,給孤獨長者供養的園地。精舍佔地甚廣,據說遺址尚存,曾有人照相回來,我沒去過。往後,佛常在此說法,金剛經、楞嚴經都是在「祇園」講的,四十九年中,單祇樹給孤獨園就講了二十五年之久。竹林精舍靈鷲山(簡稱靈山),也有二十多年的弘化,他國亦有,但時間較少。

丙二、引大眾同聞 分二

引證阿彌陀經非僅我阿難所聞,另有大眾共聞,有的判作「列聖凡同聞」,除菩薩、阿羅漢賢聖外,還有人、天等凡夫眾參加,意義相同。聽眾依類分三:一、聲聞眾、二、菩薩眾、三、人天眾。

丁一、聲聞眾 分三

聞佛四諦法,修行證阿羅漢果者。前說通序謂之經後序,結集時方加入,但並非隨便安置,跟經文息息相關,具表法義味,經列舉聞法大眾有三類,論斷證、發心,菩薩均勝聲聞,何以小乘列前,菩薩在後呢?這含有三義:

一、出世相故。聲聞是出家弟子,僧相齊整,故列第一,表僧寶之重要。二、常隨從故。千二百五十人乃佛常隨弟子,侍佛聞法,少有缺席,證信力強。三、佛法賴僧傳故。古德云:「佛法弘揚本在僧」,若無出家眾,法燈必微,因弘法利生是僧之本分事,所謂「弘法是家務,利生是事業」,又說:「有佛出世龍天喜,無僧說法鬼神愁」,因無佛法,善法減損,惡法增長,世局更亂,不只人煩惱,連鬼神都擔憂。三千年來,法傳至今,端賴歷代高僧,故列在前。今有在家居士,見僧團良莠不齊,欲組在家佛教弘法,實不應該,在家家累重,沒法專業,世若無僧,佛法必亡。

菩薩居次,亦有三義:一、相不定故。菩薩隨類現身,或現在家,或現出家,乃至現天龍八部身,不似聲聞整齊。二、不常隨故。自利利他,遊化十方,且有他方菩薩,隨緣聞法,不常隨佛,證信力弱。三、表中道義故。不偏空、有,常行中道。

人天殿後也有三義:一、世間相故。六道眾生所現皆在家世俗之相。二、凡聖品雜故。人天眾有凡夫也有聖人,品類複雜。三、外護職故。以護持佛法為職責,做外護工作。

出家眾弘法,在家眾護法,缺一不可。

聲聞眾文長分三:明類標數,二、表位歎德,三、列上首名。

戊一、明類標數

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

「大比丘僧」明類,「千二百五十人俱」標數。先說「僧」字。

僧,梵語僧伽耶,此云和合眾,有事有理,理則「同證無為解脫」,以了生脫死為目的。事則有六,具此六義,才是僧團。

一、身和同住:叢林住眾多,住千人的不少,住二、三百人的很普遍,古之禪宗祖師,一人領眾,千人隨學,不像台灣,十幾個就不少了,社會流行小家庭,寺院也如是。依佛制,大眾共住,須身和方能相處。

二、口和無諍:口和合,不可吵罵。出家並非聖賢,習氣不易除,衝突難免,俗云:「牙齒也會咬到舌頭」,齒硬舌軟,最為相合,偶而也會傷到,但是舌從不反擊,俗話說:「錢沒兩個不響」,吵架要有對手,沒對手吵不起來,若一方肯發心作舌頭,便無爭吵,舌被咬,吃飯時,照樣幫忙,不會罷工,或捲舌,讓你不得呼吸,所以,意見相左,好好溝通,縱使不愉快,也要容忍,各自反省,早日雨過天晴。共住這兩則最重要。

三、意和同悅:悅,歡喜也。大家和樂相處,莫擺臭臉,雖不吵,但像不定期炸彈,隨時引爆也不好,所謂「吃人臭臉飯,不如說再見」。身、口、意三業和合是共住的基本條件。

四、見和同解:思想觀念一致,學佛所學,行佛所行,不可各行其是。佛法有八萬四千法門,入道場當隨大家共修,不可擾亂常住行門,慈老常說:「你不來,我不怪;你要來,受我誡。」既參禪便不該入淨土道場,你在三門外,我管不著,既然進來了,就得守這裡的制度。

五、戒和同修:共受佛戒,「先受戒者在前坐,後受戒者在後坐」,以受戒前後列長幼,遵佛制,持淨戒,僧團才能清淨莊嚴。

六利和同均:佛制僧團,利益均等,不因職事高低而差別,一律平等。佛世,嘗有人供佛,佛說:「供養僧吧!我在僧數。」莫只供佛,供佛則僧不能受用,供僧,佛在僧中,同受供養。當時,一貧女持小塊布白佛:「世尊,我貧苦,少布供僧可否?」佛答:「只要心誠,粒米杯水皆可。」代為接受,囑弟子用作燈心,千二百五十人,個個無缺,是利和同均的最佳典範。

曾聞大陸某叢林方丈,很慈悲,力行均等。一日,有人供養和尚三粒蜜桃,住眾三百,如何分配?老人請侍者購砂糖,行堂備三個水缸,飯頭煮開水,每缸百杯,搗碎桃,和其中,人人有分,確實做到利和同均,真了不起,若是我,早就吃掉了。

具六和,僧團才清淨。榮宗法師,十四歲出家,曾往大陸參學,斌老在獅山講地藏經,彼亦共聞,常聽他談參學經過,言大陸叢林規矩很好,幾百人進禪堂,鴉雀無聲;三十人或五十人,住大通舖(廣單),一年半載,同床共眠,不知鄰單法名,因沒講私話的機會,所以,道業精進,法筵興盛。

「比丘」舊譯,新譯苾篘,有三義,屬多含不翻,依然保持原音。

一、乞士:士,人也。上乞佛法,以資慧命;下乞食物,以資色身。佛制比丘,托缽生活,印度對修行乞食者很恭敬,中國環境不允許,故無法實施。

二、「怖魔:魔,指欲界他化自在天魔王波旬,怕眾生離三界,減少魔子魔孫,若有人發心出家受戒,登比丘、比丘尼壇,戒師白四羯磨法時,波旬宮殿震動,知有人發心修出離行,生大怖畏。大家須知,我等雖是佛子,未出三界,猶受魔王掌控,彼不足懼,唯有精修,方能怖魔。

三、破惡:修行為斷惡修善,起碼做到除身口七支之惡,身不殺、不盜、不淫,口不惡口、不兩舌、不妄語、不綺語,才能安心辦道。出家目的在「斷一切惡,修一切善」,所謂「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比丘僧」表非一人,照佛制,四人方可行羯磨法,所以,四人才稱「僧」,比丘尼亦爾。千二百五十人,當然是「僧」了。中國佛教一人也叫僧,如「貧僧」,方便借用無妨,如軍,本非一人,但一人不妨也稱軍人。此顯比丘聽眾甚多。

「大」有二義:一、表已證聖果,皆具阿羅漢身分,故稱大,是讚詞。二、表其皆是回小乘心趣大乘道的聲聞眾。千二百五十人都是回小向大的比丘,所謂「外現聲聞相,內秘菩薩行」。

「千二百五十人」是常隨眾。佛初成道,至鹿野苑度五比丘。五比丘是太子出家時,淨飯王遣父系三人,母系二人,欲勸太子回心轉意,後皆出家,三人受不了雪山苦行,先到波羅奈國鹿野苑,另二人見太子在尼連禪河受牧羊女供養,以為退心,也至鹿野苑自修。太子菩提樹下成正覺後,觀五人善根成熟,往鹿苑三轉四諦法,令證阿羅漢果。從此,世間共有六位聖人住世。不久,耶舍長者子等五十人出家,共五十五人。太子修苦行時,曾至摩竭陀國,頻婆娑羅王願捨位,勸彼放棄理想,太子不允,相約成佛後先來度王,為履約至摩竭陀國,途經三迦葉處,是當時極負盛名的外道首領,老大優樓頻螺迦葉,住木瓜林,有五百弟子,受度後,將拜火教道具丟棄河中,老二伽耶迦葉領二百五十個弟子(或說三百),居象頭山,老三那提迦葉與二百弟子住尼連河畔,見道具,以為兄有大難,率弟子趕往,也隨佛出家,共一○五五人。關於佛現神通度優樓頻螺的情形,可閱四分律藏犍度,載之甚詳。舍利弗、目犍連侍師沙然梵志,學外道法,佛成道約三年,梵志逝,各領一百弟子到竹林精舍出家。其實,這二百人都是師兄弟,兩個大弟子各領一半。如是,共有一千二百五十五人,求雅順故,略去尾數。千二百五十人,並非個個出席,但多數皆參與。

和前「五事證信」的消文為:如是這部阿彌陀經,是釋迦牟尼佛,有一個時間,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的地方講的,除我阿難外,還有千二百五十五位大比丘僧,參與法會,共同聽聞,故當深信。

戊二、表位歎德

皆是大阿羅漢,眾所知識。

「皆是大阿羅漢」表其果位,都是回小向大的阿羅漢聖者。阿羅漢含三義:一、應供:所作已辦,不受後有,能福蔭眾生,堪受人天供養。凡夫道業未成,受供養,如借貸度日,謂「缺應供」或「負債受供」。二、無生:有二義;1、見思惑盡,不再輪迴受生。2、證偏真涅槃不生不滅之理,既無生便無滅,謂無生,此約理說。三、殺賊:是比喻。學佛不出三無漏學,因戒生定,因定發慧。佛遺教經云:「因依此戒,得生諸禪定及滅苦智慧。」三無漏學是破除煩惱的利器,大智度論云:「持戒如捉賊,定如縛賊(喻禪定能伏惑),慧如殺賊」。是一種喻說,非真殺,否則,法官、警察都是阿羅漢了。煩惱如賊,見思煩惱斷盡如殺賊。

阿羅漢三義為比丘果,也是含多義不翻,翻字不翻音。比丘「乞士」因,阿羅漢「應供」果;「怖魔」因,證「無生」果;「破惡」因,得「殺賊」果。

「阿」字讀音,前已說過,讀ㄚ只是開口音,無意義可言,「阿彌陀佛」、「阿羅漢」含有法義,不應念ㄚ,密宗持咒念ㄚ,是另一回事,咒之開口音,無字可表,始念破音,現在不是持咒,當念ㄛ。最近,聽一青年將「阿房宮」讀成ㄚ,真讓人笑話!許多佛經注音也注ㄚ,是不對的。這類問題常有人提及,答不勝答,故每說必講,念佛本求一心不亂,現反因此而多心散亂,問題不小。

「大」乃讚詞,讚其證阿羅漢果,也讚其回小向大,與「大比丘」前後輝映,不過「大比丘」是讚僧寶。

千二百五十人都是回小向大的阿羅漢聖者,但下列十六位尊者,不只阿難,連迦旃延、阿冕樓陀、拘絺羅也不在其中,可見與會者不只此數,僅標出常隨眾,以資證信而已。

「眾所知識」歎德,讚歎大阿羅漢的功德。他經歎德文字很多,如楞嚴經云:「皆是無漏大阿羅漢」下有「佛子住持,善超諸有,能於國土,成就威儀」等句,法華經也不少,本經僅此一句,簡單讚歎阿羅漢勝德,若無勝德怎會「眾所知識」呢?「知識」,聞名曰知,見面曰識,既聞名又見面叫「知識」。詳說則「聞名仰德曰知,見面領教曰識」。聞名仰慕其德學,親聆教誨曰「知識」。千二百五十人為當時人天大眾所知所識,景仰其德學,從之聞法,親受教誨,謂之「眾所知識」。

戊三、列上首名

長老舍利弗、摩訶目犍連、摩訶迦葉、摩訶迦旃延、摩訶拘絺羅、離婆多、周利槃陀伽、難陀、阿難陀、羅侯羅、憍梵波提、賓頭盧頗羅墮、迦留陀夷、摩訶劫賓那、薄拘羅、阿冕樓陀。

一千多人,無法一一列名,略舉舍利弗等十六位上首名,詳分又可分列名及總結兩段,先釋「長老」二字:

「長老」,鳩摩羅什法師對阿羅漢都譯作長老,有的或譯作慧命、具壽、尊者等。「德尊學博曰長,年富臘高曰老」。道德尊勝,學問淵博,年紀大,戒臘高,如大迦葉一百二十歲,是名符其實的長老了。略說有四種:一、生年長老:年齡大,八、九十歲。二、法臘長老:戒臘高,出家受具足戒三十夏以上。三、德學長老:年輕臘淺,但品學兼優。四、法性長老:證阿羅漢果的聖者,不論年齡戒臘,只要證得法性真空之理便是,如舍利弗之沙彌弟子均提。

四種具備,當然是長老,除法性長老不論年齡戒臘外,其餘三種都須具備,就是「德學長老」,出家後至少有二、三十年的磨練,上座位以上,方許為德學兼優,沒有單以「生年」為長老,而不具戒臘、德學的。

又「長老」二字,直貫十六位尊者,非單指舍利弗。十六位長老,各有其持長。

「舍利弗」,梵語舍利弗呾羅,華言鶖鷺子。舍利即鶖鷺,母之名,眼如鶖鳥明麗故。弗,子也。印度習俗,以父母名為兒女名,故名鶖鷺子。

印度人好論議,母未孕時,辯輸其舅,孕後,寄辯母口,縱橫皆贏,舅知是胎兒關係,恐將來甥勝舅沒面子,特往南天竺研讀十八部經,預作準備。

七歲聞名,時王設論議寶座,廣邀天下名士,舍利弗問其原由,人云論贏有賞,便爬上寶座,眾見其乳臭未乾,勝不風光,敗更難看,先遣弟子試試,竟連老外道都被打下台,從此,聲名大噪!

舍利弗與目犍連同門,是最要好的同參道友,沙然梵志逝後,二人領眾,覺所學不足,未得實益,輪流外出參訪。舍利弗偶遇馬勝比丘,舉止非凡,請問師承,所學何法?比丘答:「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我佛大沙門,常作如是說。」一聞即證初果,得法眼淨,速告目犍連,重說偈頌,目犍連亦證須陀洹果,徵得大家同意,各率百人往竹林精舍,隨佛出家。

舍利弗證果最快,七日證阿羅漢果,目犍連十五日證得。舍利弗是聲聞眾中智慧第一,為佛法將,常受佛命,代宣法化。二人皆先佛入滅。詳閱十大弟子傳。

列十六尊者之首,表非大智慧者,不能信受念佛法門的難信之法。

第二位「摩訶目犍連」,譯大采菽氏,是姓。祖先修仙,採菽為食故。佛弟子中同姓者多,故以「摩訶」區別。摩訶,大也。名「拘律陀」,父母老而無子,禱拘律陀樹神而生,故名。聲聞眾中,神通第一。

盂蘭盆經云:彼母生前多造惡集,墮餓鬼道,針咽鼓腹,饑火焦然,(俗作醮,糊焦面大士像,嘴含紅紙,很長,有人誤為舌頭,其實是表餓鬼,饑火中燒,口出火燄的意思。)尊者以神通送食,因餓鬼習性使然,掩飯欲食之際,饑燄將食燒成黑炭,求佛哀愍,佛囑於七月十五,僧解夏自恣之日,設盂蘭盆供,仗十方僧寶,修行功德回向,方能出苦,個人神通,沒法解決。尊者遵旨,果令母離餓鬼苦生忉利天。

「盂蘭盆」,譯救倒懸,形容餓鬼之苦如倒懸。七月十五日,本是目犍連救母出苦的紀念日,欲薦拔先人,可依此法供養十方僧,與鬼月無關,將七月視作鬼月,是不對的,鬼月是道家的說法。放燄口旋餓鬼不限七月,隨時可為,但有一定時間,須在戌、亥時,即晚上七點到十點五十九分,施食方得受用,且燄口屬密部,與供佛及僧是兩回事。盂蘭盆會由目犍連啟教,供養三寶在七月十四或十五、十六日皆可,以此功德回向現存者增福延壽,往生者離苦得樂,詳見盂蘭盆經。

尊者神通事跡很多,如降伏外道、寶橋渡佛等,和本經無關,不必細述,其實,神通不敵業力,佛入滅前一、二年,憍薩羅國琉璃王欲滅釋迦族,佛曾三次阻止,也沒法挽救,終至大軍入侵,尊者運神通力,缽盛五百童男、五百童女升大梵天,以延釋種,結果,化成一缽血水。經云:「業報至時,非空非海中,非入山市間,無有地方所,脫之不受報。」神通再廣大,也莫可奈何!還是靠佛的堂弟摩訶男,也就是當時的王,求琉璃王,願捨己命,延釋族命脈,自投水開始,至屍浮起止,網開一面,讓釋族青年逃亡。古人蓄長髮,摩訶男又是初果聖人,投水之後,髮繫樹根,久久不見蹤影,琉璃王遣人探,方知究竟,頗受感動。

佛說:「定業不能移」,目犍連所救的,可能是定業中人,無一倖免,真是可惜!摩訶男力挽的,必是定業之外的,足見業力之可怕!

三、「摩訶迦葉」,新譯大迦葉波,(葉,音設),此云大龜氏,佛子姓迦葉者多,故以摩訶別之。名「畢缽羅」,華言大飲光,除佛外,彼光明最勝,能隱一切光。未學佛前,是苦行外道,出家後,仍以苦行為主,聲聞眾中,頭陀第一。

「頭陀」新譯杜多,此云抖擻,修頭陀行,能抖擻煩惱,如抖除髒物般。依經論言,頭陀行有十二種,另有「十二頭陀經」,明頭陀十二種修法,總不出衣、食、住,三方面的苦行。衣方面二種:

一、糞掃衣,又叫百衲衣,拾棄衣破布,縫補而成,二十五條,四長一短,共一二五塊,故名「百衲衣」。佛世僧服是整塊布,不似我國有短褂、中褂、長衫,今之祖衣,顏色鮮艷又鑲金邊,實非所宜。

二、但三衣,只佛制之五衣、七衣、大衣,不蓄餘長,不然則全是百衲衣,縱非百衲,也是非常破舊的,力求簡單,能遮寒蔽體便可,不像今人,做衣服奴才,多得不得了。

飲食方面五種:1、常乞食,佛制比丘托缽,有時也受檀越供養,修頭陀行者,終其一生,不受他請,不受好飲食,以托缽為食。2、次第乞,不分貧富,次第行乞,七家若無,當天挨餓,不再繼續,以免影響道業。不過,古印度人,很尊敬修行者,除非饑荒,否則,多少都有,不會空缽而回。

三、一坐食,僅日中一食,晨不吃粥,也沒點心,坐下來就得吃飽,有事起身,雖沒吃飽,也決不再吃。大陸叢林,過堂吃飯,由行堂服務,即緣於此,表示威儀動便不再吃了,略存一點古風。

四、節量食,較上三種辛苦,須節制飲食,漸減漸少,因不必勞動,適量便好,如車,有點油,能運轉即可,更不會好吃就多吃點,不合胃口就少吃些。

五、中後不飲漿,一般過午不食者,准喝果汁等流質類,頭陀行者,除白開水,直到天亮,不飲他物。

住方面有五:

一、阿蘭若處,或云阿練若處,住偏僻安靜的地方,搭小茅篷,遮風蔽雨便可。

二、塚間坐,住墓地,常見死人故,方便修無常觀,對世間能生厭離心。

三、樹下坐,連茅篷也不住,居樹下,如世尊苦行時。所以,佛都是在樹下成等正覺的,當來下生彌勒尊佛也不例外,坐龍華樹下成佛。今人都住屋內,設備又好,偶而不妨去樹下坐坐看,否則將來坐不住,成不了佛!

記得民國四十六年,東山寺傳三壇大戒,大仙寺開參老和尚幫忙搭戒寮,我當引禮,東山寺兩邊的樓房已蓋好,老和尚平時很關心我,閒談中,不覺嘆口氣說:「出家人住樓房,如何修行?」因被世間法給圈住了。老人家已圓寂多年,當時,出家人生活還很樸素,就如此憂心。若看到今天更高級的享受,恐連眼淚都流不出來!

四、露地坐,樹下也不坐,沒下雨則露地坐,修安受苦忍、耐怨害忍,露濕衣裳也不畏。

五、常坐不臥,起碼做到常坐不臥,修苦行者,不躺下睡覺,不是不睡,眼不休息,久之成盲,如沒吃東西,終將餓死。

民國三十八年左右,親近慈老,他常坐不臥,睡性很好,腿一盤,想睡就睡,往往坐在教室,聽老師講課,一下便「入定」了,有時還呼嚕呼嚕的念起「大悲咒」,學生都覺得好笑!坐著睡容易醒,精神也好,可省去許多睡眠時間。睡性不佳者不適合,像我業重,學了幾次,每試必病,最久試過十幾天,結果,躺了三、四個月,連本帶利睡回來,更費時。

佛法不勉強,順眾生根性,像迦葉尊者,適修苦行,苦行能助其道業,一百多歲,依然如是,佛見彼年紀大,百衲衣又重,勸放鬆些,過一般出家生活,他說:「世尊!我修頭陀行已習慣,放棄後,將不知如何過日子。」因此,佛讚歎說:「有頭陀行在,吾法得久住」。教人修苦行難,不修苦行易,一般總認為無益苦行如外道,何必呢!其實,修行要吃點苦,道業才能增長,若與俗無異,便與道相違背,所以,世尊常常讚歎苦行,甚至讓半座給迦葉。

據大梵天王決疑經云:一日,大梵天王以天上金色蓮花供佛,佛集眾宣佈,將說妙法,大家肅敬之時,唯見佛拈花,迦葉微笑,眾皆愕然,佛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一相無相,實相之法,付與摩訶迦葉。」為禪宗初祖,阿難第二,直到第二十八祖菩提達磨才傳到中國。

十二頭陀,經論略有出入,我依十二頭陀經、大智度論及南山律相配合,分衣二種,食、住各五種,共十二種,頭陀行大致如是。

四、「摩訶迦旃延」,譯大文飾,論議第一。佛世,印度外道有九十六種之多,免不了找佛弟子辯論。曾有撥無因果者質疑迦旃延:「佛法說有地獄,受苦無量,造惡業必受地獄苦,怎不見有人回來哭訴?可見地獄是不存在的!」尊者問:「地獄如人間牢獄,受刑人被囚禁,能自由進出否?」答:「不能,」尊者說:「那就對了,地獄苦超監獄,何止千萬倍,失去自由,欲訴無門,不是不想回,是不能回!」外道聽了又問:「佛說修善者生天堂,自由自在,快樂無比,為何也不見回來報告呢?可見天堂是假的|」迦旃延說:「天上人間,時間不同,四天王天一晝夜,人間五十年,忉利天一日,人間百年,善人生天,喝杯茶,吃餐飯,認識一下環境,想回家報訊,親人的骨頭恐早已「打鼓」了,找不到報喜的對象。而且天福迷人,一享福則迷惑,回來不易啊!況人間濁穢,臭氣沖天,天人避之,唯恐不及,那敢下來!」古時環境不似今日污染,尚如此,現在天若不升高點,怕遭池魚之殃!尊者再舉例說,如人墮廁所,古時廁所簡陋,上擱兩塊板,下是大糞坑,稍不留意,入內游泳,倒霉透頂,按世俗禮,救上來還得吃豬腳麵線,壓驚去霉運哩!正吃時,會動念說:剛才太緊張了,沒看清楚,不知糞坑多大,臭到什麼程度?待會兒再下去瞧瞧,有人如此愚痴嗎?外道答:沒有!尊者說:生天之人亦如是,好不容易爬出來,縱想立刻報喜,也不願再受臭苦之罪。天人視眾生如土狗,狗視糞便如美食;又如糞蛆,把糞坑當天堂,離糞穢置淨處即死,而人自己卻甘之如飴,實在悲哀!

外道聞已信服。類似記載,阿含經甚多,可參閱。

五、「摩訶拘絺羅」,此云大膝,可能膝蓋很大吧!是舍利弗的母舅,一問一答,百問百答,佛弟子中答問第一。

因舍利弗寄辯母口而至南天竺學婆羅門教十八部經,廣學多聞。十多年後返鄉,據說,怕己飽學,會引爆頭腦,撐破肚皮,頭、腹都用鐵皮圈住,如繫頭帶,穿肚兜,真可愛!回鄉聞舍利弗已出家,很不服氣,急欲找佛辯論,到精舍,或許正值夏天,舍利弗充侍者搖扇,彼更是不滿,執意要辯,並以殺頭為注,佛請立題,云:「我以不受為宗」!佛只答:「還受此受否?」一句,他便輸了。想要回外甥,這種受你受嗎?當下無言,說「受」違己所宗;「不受」,要不到人。伸頭請砍,佛說:「我法慈悲,以剃除鬚髮代替殺頭吧!」出家後,因博學故,有問必答,答問第一。

六、「離婆多」譯假和合。原名星宿,「假和合」是出家後的別號,也是出家的原因。

在家時趕路,夜宿涼亭,見一小鬼負屍而來,大鬼追之,相爭不休,請作裁判,彼進退兩難,實話實說,必得罪大鬼,打妄語又違背良心,最後良心戰勝,據實告之,大鬼恨極,折其手足,噉之而去。小鬼見彼哀傷不忍,取屍手足補之,醒後,手腳長短不一,遂疑此身非我,逢人便問:「此身是我嗎?」人以為「秀逗」。請問佛,佛答:「本是他遺體,何曾是你有?」四大五蘊假合,那個是你?即證須陀洹果,故名假和合,隨佛出家,精修禪定,無倒亂第一。從這件事,可知其膽大,平常人早被鬼嚇死了!

七、「周利槃陀伽」,又名槃特,譯繼道。「周利」屬兄名,譯大路邊生。「槃陀伽」,此云小路邊生,繼在路邊生,故名繼道。這位尊者,大家很熟,是佛弟子中最鈍根的。

古印度風俗,婦女須回娘家生產,兄弟皆產於半途,故云大路邊生、小路邊生,也因此,名字都跟兄長連在一起。周利是位法師,不在十六尊者內,現只介紹槃陀伽。

在家是個裁縫師,隨兄出家,根性愚鈍,五百阿羅漢教其「守口攝意身莫犯」偈,上午學一句,下午學一句,十四個字,三個月沒記半字。平常我們說笨,記憶力不好,也沒笨到這種程度!兄甚不悅,叫彼返俗,他雖所知障重,但煩惱障輕,不貪俗樂,一心要出家,兄弟間弄得很不愉快,佛親自勉勵,囑其勤掃院落,教念掃帚二字,但連掃帚也記不住,後以數息觀證阿羅漢果。大家只知其笨,不知其證果,尤其有些在家人因輕視而不肯供養。一日,佛受檀越請,特遣繼道為侍者,這位施主最瞧不起槃特,矚守門人,除彼外,任何比丘都恭敬之。槃陀伽捧缽侍佛卻被擋在門外。添飯菜時,詢佛要缽,佛說:「在槃陀伽手上。」人呢?「被擋在大門外!」主人在十分不情願下,請佛叫彼進來。佛呼:「槃陀伽,缽拿進來!」即見一隻長手持缽伸入,手長數丈,眾人驚訝,始知彼已證果,爭先求懺悔,請進供養。大家才知,念掃帚也會開悟。我們當發心勤掃地,現代人不願掃地,所以,失去開悟的機會。中國叢林有飯頭下出祖師,與尊者之掃地證果,可謂異曲同工。

悟後僅說「守口攝意身莫犯」偈,就此一偈,解無量義,華嚴經云:「一中解無量」,前說後說,左說右說,將此偈發揮得淋漓盡致,故義持第一。

又當時比丘尼很少跟比丘往來,佛制每半月須請比丘前去教授。輪到槃特,眾尼嘩然,認為三月學不到半偈,怎麼說法?聰明者聯手合作,想先出「口」為強,沒料到口卻合不攏,張得大大的,槃陀伽在講台上,見此奇景,怪而問曰:「想吃東西嗎?」始知尊者非等閒之輩。生大懺悔,嘴才合上。因此,莫小看修行人,真行者往往深藏不露,不似今人,自共推銷宣傳。

八、「難陀」,佛弟子取名難陀的有好幾位,如跋難陀、牧牛難陀(在家以牧牛為生,請教牧牛方法,佛詳細告知,欽仰之而隨佛出家,為揀別,故名牧牛難陀),有人認為「難陀」指牧牛難陀,但自古百分之八十的阿彌陀經註解都認為是佛陀同父異母的親弟弟難陀,若是牧牛難陀,定會標明。若是佛弟,又稱「孫陀羅難陀」,譯艷喜。孫陀羅乃當時美女,難陀愛戀,故連妻得名。

淨飯王有四兄弟,各有二子。淨飯王居長,子悉達多、難陀。白飯王有提婆達多及阿難,斛飯王之子是摩訶男、阿冕樓陀,甘露飯王則有提沙與跋提,跋提為五比丘之一,提沙後來也出家,四王八子,除摩訶男外,都現出家相。

佛為度親屬出家,也費了很多精神,難陀便是其中之一。太子既出家,難陀一心想承繼王位,又娶美女孫陀羅,恩愛非常,寸步不離。佛成道後七、八年左右,回鄉度生,依舊乞食,不受王宮供養。那天,佛獨自持缽而來,難陀夫婦正在二樓陽台喝上午茶,見佛漸行漸近,孫陀羅說:「你哥哥來托缽了,還不快去!」又在難陀額上點了一滴水,囑水未乾前回到二樓,否則受罰。難陀匆匆下樓盛食,豈料佛不語、不接,兩人一前一後回精舍,額頭水早就乾了。佛一進門就說:「難陀要出家,誰幫他剃髮!」懾佛威德,不敢作聲。優波離備好剃刀,難陀橫眉豎目地,優波離見狀說:「佛啊!他不讓我剃!」佛轉過頭問:「難陀!你不是要跟我出家嗎?」「是的,世尊!」心不甘情不願地回答。「既想出家,就得像我一樣,剃除鬚髮。」不得已落髮,身雖出家,心老念著妻子。

隔天,大家外出托缽,難陀自願留守,想趁此開溜,誰知關東門開了西門,閂好西門,東門又開,折騰半天,眼看佛就要回來了,門還是關不好,乾脆一走了之,沒料到半路遇佛,趕緊鑽進草堆中,佛放光一照,像個透明體,一覽無遺,惹得全體哈哈大笑。佛問:「難陀!為何躲在裡面,想逃回家嗎?」「不是的,佛!我只想在此涼快一下|」難陀答。佛豈不知!帶回僧團沒多久,同遊黑山,見老母猴,佛問:與孫陀羅相比如何?答:如天壤之別。再承佛威神遊天宮,見宮殿華美,五百天女亮麗,卻無男的,奇而問佛,佛說去問天女吧!天女云:「佛陀親弟因出家功德,生此天宮,我等在此,待難陀修行後,再侍候他。」難陀欣喜不已。佛問:較之孫陀羅如何?云:孫陀羅如黑山獼猴母。返後,為求生天,認真修行。佛想這樣不是辦法,找機會攜至地獄,見大油鍋,盛滿了油,爐僅星火,獄卒正打瞌睡,又詢原因,佛令問獄卒,答:「不急!待佛弟難陀享完天福,墜下來時油正沸騰,剛好炸甜不辣,時間還久,不須用猛火!」難陀嚇壞了,催佛快走,從此,不打妄想,認真修行,終於證果。

為何佛要對親族下這麼大的功夫?因若非佛悲心,度有緣者出家,恐全遭琉璃王毒手了,後亦有五百釋迦族青年,跟佛修行。

難陀威儀相貌莊嚴,證果後「儀容第一」。具三十相,矮佛四指(八寸左右),往往被誤認是佛而恭敬禮拜,弄得雙方尷尬,故佛特許著黑色衣(非正黑色),佛穿褐色(咖啡色)以區別之。雖不常說法,因儀表出眾,度人不少。舍利弗智慧第一,貌不起眼,常折伏外道,外道卻擇難陀為師,可以說,老替難陀度徒弟。所以,堂堂僧相很重要,舉止動靜,足以攝眾,身教勝於言教。

九、「阿難陀」譯慶喜。據云佛成道日生,太子出家成佛,宮裡王子誕生,雙喜臨門,取名「慶喜」。乃白飯王之子,和提婆達多親兄弟,提婆達多出家為求神通,心懷不軌,大家不願教他,阿難無神通也不知其心意,發心將從佛所聞的修神通法,悉數教之,毫不吝法。

阿難據說二十五歲出家,多聞第一,為佛堂弟,冀彼將來結集經藏,公推為佛侍者。在這之前,佛無侍者,弟子發心輪值。阿難答應後,提出三條件:一、不受佛特別恩賜,免讓人誤會是親戚關係,所以受到特別照顧。二、不與佛另受別請。若信施特別供養佛,不願沾光,只願當侍者。三、未出家前,佛所說法,請為重說。因此,佛常在空閒時,為其重說已說之法,或以神力加被彼在定中能深體法義,所以,結集時,能將四十九年佛法一一誦出。

佛滅後,迦葉住持正法約二十年,年紀已大,由阿難荷擔法業,是第二代祖。

十、「羅侯羅」,譯覆障,密行第一。

佛做太子時,與耶輸陀羅所生的兒子。講話不小心,難免有語病,如「佛子羅侯羅」,易令人誤會是成佛後才生的,不妥當,要交待清楚!云何覆藏?按北傳佛教記載:羅侯羅也是生於佛成道日,住母胎六年,大家疑太子妃行為不檢,耶輪陀羅願投火坑以明其貞,結果,火坑化蓮池,清涼無比,讚云:「耶輸母子,免難消災障」或「耶輸母子兩無殃」,即緣於此。若依南傳佛教,太子出家,彼已出生,這種說法較近人情,易被接受,採此說者較多;北傳讓人覺得好像神話。印度不重歷史,真相如何,無從考證。

「覆障」原因,照北傳有二說:一、羅侯羅往昔曾是修行人,塞鼠穴六日,老鼠差點餓死,故住母胎六年。二、宿世曾為王,仙人托缽,答應供養,入宮竟忘,六日始憶,修仙者餓了六日,發惡願,願王生生世世住胎六年。究竟如何?不須深究,這是過去事,和了生死無關,有此一說,提供參考!

佛弟子中,密行第一。法華經授學無學人記品云:「羅侯羅密行,唯我能知之。」修行證果的情形,佛才知道,一般人不知。

北傳佛教載:佛成道約七、八年返鄉,度彼出家,年方七歲,舍利弗為剃度師,目犍連是阿闍黎,作驅烏沙彌(佛制孩童七歲,方允出家,七至十三歲,常住曬東西,負責趕鳥工作),是沙彌始祖。

初出家,很調皮,常打妄語。如在家弟子訪佛,佛在精舍,騙外出,佛去托缽,又說在精舍,往往讓人找老半天。一日,佛遣其捧洗腳水,洗足已,令喝之,羅侯羅說:「世尊!洗腳水很髒,喝不得的!」好可惜,他不肯喝,也沒留下來,你瞧!浴佛節,從身洗到腳,我們不都爭著喝嗎!若真喝到佛的洗腳水,大概又香又甜吧!佛言:「你心污濁,口說妄語,如洗腳水,既不喝,倒掉吧!用覆盆裝水來!」答:「世尊!覆盆如何注水?」佛言:「你心妄想不淨,口常說謊,猶如覆盆,法水不入!」佛以身教及類似方法教彼,終致成就。佛弟子不管在家出家,當如是學,教弟子或子孫,身教為先,善用權巧,不須打罵。

十一、「憍梵波提」,此云牛司。司,嚼也。種過田的就知道,牛不論吃不吃草,嘴都動個不停,憍梵波提有此習氣,人稱「牛司」比丘。

因五百世前為小沙彌時,見老比丘無牙,吃東西用牙床慢慢磨,譏如牛司,老比丘說:「我已證阿羅漢果,隨意譏毀,將墮地獄,宜速懺悔!」懺悔後,雖免地獄苦,但墮畜生道,五百世作牛,業盡,轉生人道,因宿世善根,得以出家修行證果,習性關係,嘴嚼不停,佛恐他人再犯同樣過錯,勸居忉利天,因天人具天眼,知其所證,恭敬供養,天天享受天廚妙供,令人羨慕,佛弟子中,受天供養第一。

十二、「賓頭盧頗羅墮」,賓頭盧,是姓,譯「不動」;頗羅墮,是名,譯「利根」,合云「不動利根」。福田第一。

千二百五十人,個個有神通,除非特殊狀況,佛不許弟子輕易示現。一天,外出托缽,樹提長者懸金缽於樹上,高數丈,宣佈:若有比丘伸手可取.當供養之。諸大比丘循序而行,視若無睹,尊者殿後,覺得長老方法雖有不對,若沒人領納,恐失道心,故現神通取缽,長者歡喜頂禮。

歸返精舍,佛集眾呵責,為一金缽,輕現神通,誤眾正信,既發悲心,當常住人間受供,只要法存,便不准入滅!至今,賓頭盧頗羅墮猶在世間,國人所塑十八羅漢像中,長眉拖地者便是,因屬出世聖人,無人知其居處。

我十多歲當小沙彌時,在獅山聽曾參學大陸的榮宗法師說:某叢林檀越打千僧齋,沒設聖僧座,臨過堂,來一老朽比丘,衣衫檻褸,佔著方丈位,糾察師用盡辦法,拉不下來,出家人陸續而入,方丈和尚也進來了,糾察師緊張地揪著老比丘的耳朵,這一拉幾丈長,老和尚心裡有數,另設方丈位於門邊。唱完供養,不到一分鐘,老比丘的飯碗就伸出來了,行堂剛添好,不及轉身,碗又出來,如是一而再,再而三,行堂根本沒得喘息,吃了十幾碗,似乎還餓得等不及,且專為一人服務,不由火冒三丈,用菜杓猛力一摜,碗落地,人不見,碗裂成五片,上有「打破生死關」五字,始知尊者應供,懺悔不已。從此,千僧齋必設聖僧座,原由於此。

在中國,類似記載有多次,印度因無資料可查,不得而知。尊者住世,作眾生福田,雜在眾僧中,非獨具慧眼,必當面錯過。

十三、「迦留陀夷」,譯黑光。全身黑而有光,是個黑人。據經論云,本是迦毗羅國大臣,出家受佛教化,證阿羅漢果。作佛使者,到各地辦事,趁辦事機會,攝受眾生,佛弟子中,教化第一。

十四、「摩訶劫賓那」譯房宿(宿,音秀)。房宿乃二十八星宿之一。這位尊者,是天文學家,知星宿第一。

佛弟子,百工技藝皆有,挑糞者都可出家,只要真發心,不論貧富貴賤,佛皆慈悲接引。

十五、「薄拘羅」譯善容,相貌善良莊嚴。多生多劫持不殺戒,故感五不死果報,初生如肉球,滾落在地,父母認為不祥,用平底鍋煎不死、開水煮不死、丟入大海,水浸不死、大魚吞不死,漁夫捕魚,剖時掉出肉球,劈成兩半,卻蹦出小孩,漁翁老年得子,感激不已!長大後隨佛出家,修行證果,「壽命第一」,活到一百六十歲。人若欲求健康長壽,當戒殺放生。

十六、「阿冕樓陀」,或言阿那律陀、阿那律,梵音輕重不同故,此云無貧。生生世世富貴,不受貧窮之苦。佛的堂弟,斛飯王之子,天眼第一。

九十一劫前,是貧苦人家,天旱饑荒,餘少稗飯,忍餓供養辟支佛,故感無貧果報。

王子出家,懈怠不勤,聽經老打瞌睡,提不起精神,一天,又「入定」了,佛當眾喝曰:「咄!咄!何為睡?螺螄蚌蛤類,一睡一千年,不聞佛名字!」咄,喝斥聲。你為什麼老愛夢周公呢?如此不精進,將來墮畜生水族類,作田螺、蜆蚌,就有得睡了,睡千年也不足,別說佛法,連佛名字也聽不到!阿那律生慚愧心,勇猛精進,不但不瞌睡,晚上也沒休息。

眼以睡為食,不久眼瞎,阿含經載,補衣無法穿針,說:「誰要修福啊,請幫我穿針!」佛聽見說:「來!我要修福,為你穿針。」尊者認出佛聲,問:「世尊福慧圓滿,還須修福嗎?」「要!我仍不捨穿針之福。」佛答。其實,不管是不是修福,助人為快樂之本,何樂不為!因此請教修行方法,佛教修「樂見照明金剛三昧」,不久證果,天眼第一。不僅雙眼,耳以上皆能見,謂「半頭天眼」,前後左右無礙,故觀三千大千世界,如掌中菴摩羅果。

十六尊者,簡介至此,佛十大弟子中,除須菩提、富樓那、優波離外,本經佔了七位,為眾成就中聲聞上首。

如是等諸大弟子。

總結上首名。

「如是」指十六位長老。「等」餘未列者。「諸」多也。千二百五十人,只列十六位,尚有許多與會的聲聞比丘,都是佛的「諸大弟子」。學在師後曰「弟」,解從師生曰「子」,親近師長,學識修行得自師傳曰「弟子」。「大」乃讚詞,如今之「高足」。與會者都是佛陀座下,品學兼優,證出世聖果的好學生。

丁二、菩薩眾

並諸菩薩摩訶薩,文殊師利法王子、阿逸多菩薩、乾陀訶提菩薩、常精進菩薩,與如是等諸大菩薩。

「並」及也。法會中不只聲聞,還有許多菩薩眾。

「菩薩」梵語「菩提薩埵」的簡稱,譯「覺有情」或「大道心眾生」。約自利言,菩薩是「覺」悟的「有情」(即眾生),非如凡夫之不覺。約利他言,菩薩自覺覺他,將己所悟,化導群迷,覺悟一切有情。再約自他二利說,「覺」指佛,「有情」指眾生,菩薩上求佛之大覺,下化眾生。

「菩薩」是約自利利他的精神說,不是指形像,泥塑木雕的菩薩像,也僅是個「像」而已。有的不分青紅皂白,土地、城隍,一律稱菩薩,更是錯誤,土地、城隍沒發菩提心,根本不是菩薩。

有的循「音」謬解,尤其好笑,我二十幾歲時,至某客家地方講經,一老人,耳聰目明,猛讚我講得真好,我問她:「你聽得懂嗎?」答:「當然懂!你講客家話,怎會不懂!」「那昨晚我解釋過菩薩的意義,你說說看,何謂菩薩?」老人說:菩薩嘛!像張天師畫「符」,把妖魔鬼怪「殺」掉,就是「符殺」。(客家話,菩薩與符殺音相近。)菩薩變成符殺,作夢也想不到有這種解釋,令人印象深刻,成了我往後講經的資料。可見根本沒聽懂,但挺聰明,懂得用諧音。

「菩薩」意為覺有情,發菩提心,行菩薩道者皆可稱之。有因地、果地之別,從初發心、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五十一位是因地菩薩。成就佛果,為度眾生,方便示現菩薩身,如文殊、觀音,謂之倒駕慈航,帶果行因的果地菩薩。「諸菩薩」含括因地和果地。

「摩訶薩」,是「摩訶菩提薩埵」的簡稱。「摩訶」大也,表非普通菩薩,具七「大」條件:一、具大根,有大乘根性。二、有大智,具大慧,才能行菩薩道。三、信大法,深信大乘法。四、明大理,領悟大乘理。五、修大行,廣修六度萬行。六、經大劫,歷經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七、證大果,畢竟成佛。具此七大,方稱摩訶薩。

菩薩眾列四位:

「文殊師利」,新譯曼殊室利,有三義:一、妙德,曾為七佛之師,具微妙功德。二、妙首,菩薩眾上首。三、妙吉祥。菩薩眾,與佛同生一世,歷史記載有文殊及彌勒兩位。文殊出生印度舍衛國多羅聚落,梵德婆羅門家,生時有十種瑞相,即:一、光明滿室,二、甘露盈庭,三、地湧七珍(七寶),四、神開覆藏(地神開啟地下寶藏),五、雞生鳳兒(生鳳凰),六、豬娩龍豚,七、馬產麒麟,八、牛生白駒,九、倉滿金粟,十、象生六牙。出家後,為菩薩眾中智慧第一,表實智,即根本智,眾生本具。舍利弗表權智。據經云:「過去成佛,號龍種上尊王佛,現在北方歡喜世界示現成佛曰摩尼寶積佛,將來又於南方離垢世界示現名普現如來。過去曾為七佛之師,世尊往昔行菩薩道時,執弟子禮,隨其修學。今釋迦牟尼佛教化娑婆,文殊以菩薩身分挑法擔,所謂「一佛出世,千佛護持」。華嚴經光明覺品云,十方世界,皆有文殊,佛說華嚴經時,十方無窮無盡的文殊菩薩皆來集會,參與華嚴勝筵。乃帶果行因的菩薩。

佛說阿彌陀經,彼本舍衛國人,當然與會,表念佛法門,非大智不能信受。

「法王子」,法華經云:「佛為法王,於法自在。」菩薩承佛家業,弘法利生,乃法王之子,故名「法王子」,屬大菩薩之通稱,彌勒、地藏等均是。佛經往往稱文殊為法王子,因文殊為菩薩眾上首,法王子中,德推文殊,尊敬故也。

與國人結有深緣,山西五台山,是四大名山之一,也是文殊菩薩的應化道場。華嚴經諸菩薩住處品云:「東北方有處,名清涼山,從昔以來,諸菩薩於中止住;現有菩薩,名文殊師利,與其眷屬諸菩薩一萬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說法。」五台山就是清涼山,文殊菩薩在此領眾修行。感應錄中有一則貧女故事,深具意義,是我最喜歡的,雖說多次,仍不厭倦。

五台有靈鷲山,山下建靈鷲寺,每年春天,必設無遮大會。古之法會,不似今日,須念經拜懺,行布施亦稱法會,無遮大會便是,凡參加者須隨喜功德,令來者所求滿願。這事發生在南北朝北魏時,法會日來一貧女,攜兒背子又牽條狗,剪一束頭髮交給主事者說:「我貧苦,無物可施,僅頭髮而已。」執事無奈收之。又說:「我時間緊迫,等不及開飯,先吃好嗎?」給三份,言不夠,狗也得吃,再送一份,拿了四份,還少一份,執事覺得奇怪,連狗都有了,那欠一份?貧女指著肚子說:「還有一個,尚未出生!」執事冒火了,斥彼貪得無厭,喝時,貧女湧現虛空,說偈云:「苦瓠連根苦,甜瓜徹蒂甜;三界無著處,致使阿師嫌!」貧女變文殊,狗成金毛獅,二子為童男,侍立左右,又云:「眾生學平等,心隨萬境波;百骸俱捨棄,其如憎愛何?」法會大眾,慚愧有眼不識菩薩,頂禮懺悔,再求開示。偈曰:「持心如大地,亦如水火風;無二無分別,究竟如虛空。」隱而不現。眾將所施秀髮建塔供養。明萬曆年初,塔頹,圓廣法師發心重建,掘得大士聖髮數根,呈金黃色,但如舍利子,隨各人業障,所見不同。聞塔尚存,在大塔院側。

楞嚴經云:菩薩示現,不欲人知,若洩露,則不知所終。因此,若人自稱是某佛,某菩薩再來,全是假的,不是真的。如華嚴宗初祖杜順和尚,又名法順,俗姓杜,人稱杜順。德重當時,弟子智沖,執意朝禮五台,屢勸不聽,付一密函云:到五台,不見文殊再拆閱。尋遍五台,渺無蹤跡,詢問老翁,答:「大士下山弘化,杜順和尚是也!」轉身人即不見,拆函有偈云:「遊子漫波波,台山禮土坡;文殊只這是,何更間彌陀!」文殊近在眼前,朝夕相處,竟整天妄想,奔波五台,禮拜山坡而已!急忙趕回長安城,杜順和尚已圓寂了。這就是凡夫,有眼不識泰山,總喜歡千里追尋!

文殊菩薩道場雖在五台,但無處不現,應化事跡不少,與娑婆眾生大有因緣。大乘經典須具大智方能領悟的,皆列文殊為上首,淨土法門亦然,若著重行持,則以普賢菩薩為首,如無量壽經便是。

「阿逸多菩薩」即彌勒菩薩。新譯梅怛利耶,此云慈氏,姓也。名「阿逸多」,此云無能勝,總稱:慈氏無能勝。悲華經云:「慈氏發願於刀兵劫中,救護眾生」,以悲心超勝立名。受世尊記,為賢劫第五尊佛,現為一生補處菩薩,居彌勒內院化導菩薩及天人,將來示現娑婆成佛。

按古印度算法,現在是第九小劫的減劫,佛世,人壽平均一百歲,百年減一,減至十歲,第九小劫盡,再每百年增一歲,增到八萬四千歲,謂「一增」,再百年減一,減至人壽八萬歲時,彌勒菩薩由兜率天降生成佛於華林園龍華樹下,三會說法度釋迦牟尼佛正、像、末法時,與佛法結緣,未得解脫的眾生。佛寶讚云:「龍華三會願相逢」,即祈願在龍華法會上,親近彌勒,得大解脫。

藉彌勒菩薩大悲願力,表淨土法門「願」之重要。

印度彌勒菩薩現天人相,和觀音菩薩同樣莊嚴,中國十分之九、九是布袋和尚形,因五代後梁時,應化在浙江奉化,長得肥頭大耳,袒胸露腹,攜一布袋,乞化所得,悉入袋中,人稱「布袋和尚」。是當時的氣象台,今天拖木屐,隔天必下雨,今日穿草鞋,翌日便天晴,靈得很,是農夫的好朋友。圓寂於岳林寺盤石上,留偈云:「彌勒真彌勒,化身千百億;時時示世人,世人常不識。」始知是彌勒化身。

據說,是農曆正月初一圓寂,國人喜生忌死,尤其大年初一,討個吉利,所以將入滅當作誕生,實際上,菩薩那天化生,沒人知曉。由此因緣,叢林入門的四天王殿中,供奉彌勒大士相,笑口迎人,見者莫不歡喜!

禪門亦載有布袋和尚機鋒語。

「乾陀訶提菩薩」,譯不休息,歷劫修行,精勤不息。

「常精進菩薩」,寶積經云:此菩薩為度一眾生,累劫辛苦,無有疲懈。約度生立名。

如上列舉的菩薩,還有很多,以「等」概括,至少登地以上,故云「大」。

除聲聞眾外,還有菩薩眾同聞阿彌陀經。

丁三、人天眾

及釋提桓因等,無量諸天大眾俱。

這兩句總括所有人天眾。

「釋提桓因」具云「釋迦提桓因陀羅」,華言「能天主」,忉利天主也,世人習稱「玉皇大帝」。地居天的最高層,夜摩以上屬空居天,和人間沒啥關係故不列名。帝釋天主為世間獎善罰惡者,故舉作代表。

經載:迦葉佛像法時,為富家女,見迦葉佛塔破損,發心修補,邀三十二位工匠助成,因此功德生忉利天作天主,三十二人為小天王。

「忉利」譯三十三天,橫數,如一國有三十三省。善書百歲修行經云:「三十三天天外天,九霄雲外有神仙;神仙本是凡人做,只怕凡人心不堅。」認為是三十三重,並不對。

釋提桓因居中「善法堂」天,四方各八天,共三十三,由釋提桓因指揮,是修迦葉佛塔所感之福報。不明者,往往以為「天公」最大,其實,三界二十八天,皆非究竟,忉利天壽千歲,此界百年,彼天一晝夜,福盡還墮,古德云:「六欲諸天具五衰,三禪尚且有風災;縱然修到非非想,不若西方下品生。」六欲天天人福將盡時,五衰相現,恐墮惡道。色界十八天,世界壞時,火燒初禪,水浸二禪,風吹三禪,縱使生到無色界非非想處天,壽八萬四千歲,依舊輪迴,不如生西方,下品下生,蓮花雖十二大劫才開,但不墮落,畢竟成佛。所以,學佛要求生佛國,莫求生天。

「大眾」人及天龍八部等。

彌陀法會上,還有以釋提桓因為主的無量天人(含色、無色界),及人間眾生、天龍八部等,齊聚一堂,同聞妙法。

通序所列,具深意義,不可輕看。本經介紹念佛法門,聲聞眾十六尊者,各擁第一,表此法門,勝妙無邊。

長老舍利弗,智慧第一,上根利智;周利槃陀伽,最鈍根,掃帚二字都學不來,表淨土法門「三根普被,利鈍全收」,故曰:「上上智不能踰其閫;下下根亦能臻其域」。華嚴經入法界品,善財童子親近文殊菩薩,發菩提心已,初參德雲比丘,教修念佛法門,當然不是專念阿彌陀佛。約通途論,菩薩道從初發心至等覺,不離念佛,善財五十三參後,侍普賢菩薩,普賢為其廣讚佛功德已,說十大願,勸華嚴海象,以善財為首,發願求生西方極樂。經云:「是人臨命終時,最後剎那,一切諸根悉皆散壞,一切親屬悉皆捨離,一切威勢悉皆退失,輔相大臣,宮城內外,象馬車乘,珍寶伏藏,如是一切無復相隨,唯此願王,不相捨離,於一切時引導其前,一剎那中,即得往生極樂世界,到已,即見阿彌陀佛,文殊師利菩薩.......。」善財所證與普賢等,是等覺菩薩,猶勸發願往生,足見上根上智也不能超出念佛範疇,不論初心、等覺,不可須臾離之,顯此法門是由始至終的大法門。從印至中,從古到今,所謂「往聖前賢,人人趣向」,印度馬鳴、龍樹菩薩,造論皆回向求生淨土,中國除蓮宗諸祖外,餘如天台智者等也倡導念佛法門。下下根者仰憑一句彌陀聖號,亦能趣入聖人之流,故曰「利鈍全收」。

目犍連,神通第一。表只要往生,花開見佛,神通超勝,經文云:「彼國人民,常以清旦,各以衣襟,盛眾妙華,供養他方十萬億佛,即以食時,還到本國,飯食經行。」若非具大神通,何能頃刻周遍十方,親近供養?顯念佛法門「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一句彌陀,三歲小兒難不倒,「下手易」;當生成就,往生即得三不退,盡此一生,究竟成佛,是「成功高」。

摩訶迦葉,頭陀第一。三歲小兒雖念得,八十老翁行不到,莫因循懈怠,須如尊者苦行精神,下死功夫,方得實益。

迦葉傳佛法燈,是僧團領導者,表念佛法門,續佛命脈,荷佛法葉。無量壽經說,將來法滅,唯留無量壽經乃至一句彌陀聖號,作苦海舟航,為眾生依怙,直至最後。佛教千餘年來,若非弘宣淨土,法燄恐無今日之光輝。

摩訶迦旃延、拘絺羅二位,具大辯才,論議、答問第一。表修淨宗,也須博通三藏,觀經三福云:「讀誦大乘,勸進行者。」不是念佛自利便可,須勸引共修,若不廣學多聞,沒法徹底弘揚,也不能真正勸進,藉二尊者,勉淨土行人,能力允許,當自行化他。

離婆多,無倒亂第一。表念佛須伏妄想,工夫成片,以一心不亂為期,達念而無念、無念而念的境界,成就念佛三昧。

難陀,迷戀俗樂,貪愛所縛,古德云:「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切不生極樂。」佛借勉行者,當如難陀,漸離世緣,少欲至無欲,念念厭離娑婆,欣生極樂。

難陀,儀容第一,彷如世尊,表往生者,蓮花化生,人人平等,具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與佛無異,乃彌陀願力所致。

羅侯羅,密行第一。表念佛人不須標榜外在,拿念珠念佛計數雖好,更須注重心念,否則,虛有其表,亦屬枉然。且臨命終時,諸根闇鈍,撥不了念珠,影響正念,所以,要訓練默持。真正行者,也不必東奔西跑打佛七,反浪費光陰,不如以家作道場,息心靜修,較有收獲。今之佛七,已變質,不過結緣而已,打七者只是護持道場,修福罷了,真要修行,得靠自己,主辦單位,總為他忙,住眾說不定連念佛機會也沒有,縱參加,得益甚寡!念佛講實實在在,一步一腳印,密行為要,莫要張揚。

憍梵波提,因造口業,感牛司習氣,警策行者知因識果,深信因果,謹慎三業,植好因得善果。

賓頭盧頗羅墮,福田第一。勉行者廣修福田,隨分隨力修六度,以萬善莊嚴淨土。

迦留陀夷,譯黑光,佛之使者。表念佛人即是佛使,須代佛宣化,遍灑蓮種於十方。尊者黑色黑光,表極樂光明無量,亦示念佛者念佛一聲,光照他方。

摩訶劫賓那,知星宿第一。天文屬世間法,表行者除修出世法外,須懂世法,知人情世故,堅守自己崗位,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不悖倫常,將人做好,人都做不好,怎能往生,與諸上善人聚會一處?

薄拘羅,譯善容,壽命第一。表行者須持淨戒,至少堅守五戒。觀無量壽經九品往生章,中品生者都是念佛持戒而得往生,不可忽視,有弘揚淨土書籍說:「現在是念佛的時代,不是持戒時候」,是捨本求末的說法,極樂是清淨佛土,不是垃圾堆,為非作歹,雖念佛亦不能生。末法之秋,縱不能一一持淨戒,須勉力為之,持一條戒有一條戒的功德,也須以持戒功德回向往生。宋‧靈芝元照律師云:「生弘律範,死歸安養。」當以持戒為本。

尊者壽命第一,表念佛往生者,個個無量壽,經云:「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祇劫。」念佛人起碼持不殺戒,若殺業重,多結眾生怨,臨終惡業現前,障礙往生。

阿冕樓陀,譯無貧。表念佛人當行忍辱、布施、克己待人,如尊者往昔忍飢供養辟支佛般,更要面對缺點,勇於改進!念佛專一精進,莫一曝十寒,如吃飯,日日如是,不馬虎,不懈怠,以尊者修樂見照明金剛三昧的精神為榜樣。

藉尊者天眼第一,顯念佛能開心眼,啟大智慧,六字洪名能斷惑了生死,況生西方,有何困難!歷代祖師大德因念佛開智慧,自利利他者甚多!

十六尊者,各有所表,讀經須知言外之旨,方得受用,切莫囫圇吞棗,馬虎念過。大家熟悉的須菩提,沒列在中,因佛法順眾生根機談空說有,須菩提從空入門,本經屬有門,雖然一心不亂仍歸空中,但從有下手,空理暫擱一旁,所以未列。沒列入並不表示不在會中,相信須菩提也在座,且歡喜信受。這是憑我個人領悟而言,提供大家參考。

菩薩眾,文殊表實智,亦表「信」,彌勒表「願」,常精進、不休息,表「行」,精進不息。念佛法門不出信、願、行,整部阿彌陀經講的都是淨土三資種。

無文殊智慧,不能深信,故謂難信之法,無彌勒悲願,常精進、不休息之力行,不能往生。

人天眾,表行者須皈依三寶、親近三寶、護持三寶。有人認為念佛便可,不必念法、念僧,離去三寶,欲得實益,如緣木求魚,經中不是標明要念佛、念法、念僧嗎?故莫忘本。

通序六成就,表示一個法會須具備各種條件,才能成就。「如是」是信成就,「我聞」聞成就,「一時」時成就,「佛」主成就,「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處成就,「與大比丘僧」下,直到「釋提桓因等無量諸天大眾俱」是聽眾成就。

所謂「佛法大海,信為能入」,不信則不發心學佛,信之後須歡喜聞法,有信心又樂聞佛法,得有時間配合,因此,各地方辦法會,都選擇星期假日,不必上班、上學,方能參加,說者聽者若無時間,法會不能成立。六種成就中,主成就最重要,若無佛說法,沒有說法主,則無法會,說法要有處所,否則,受寒暑風雨障礙,聽經也有困難。具備五種,缺少聽眾也不行,所以,須六成就具足,法會才會圓滿成立。

佛世如此,現在也一樣,對三寶生信心,又好聞佛法,有的只喜修行,不願聽經,不明經義,如何起修?信、聞欣喜,也須雙方有時間,雖然佛不住世,請法師說法,法師分身乏術,也無可奈何!除此之外,還得有講堂,提供處所,並且要有聽眾,總要有幾個人聽,否則,講的人提不起精神。以前,某寺院辦學,有居士發心,邀十幾人,請在佛學院上課的居士,利用晚上講經,因為在家人事業心重,有些聽了幾次,變成電視的信徒,聽眾像閩南人賣「金柑糖」(金柑與客家話「直減」同音),減到最後,剩下五人,老師生氣了,說法者本不該冒火,看到這種情形,不覺起瞋心說:「沒六個人不講!」結果,虎頭鼠尾,有始無終。因此,眾成就很要緊,因為一個人、一百個人,說法者一樣講,人多,得法益者多,又聽眾多,說者聽者相互影響,義理較能發揮,較有靈感。現在一般電台佈教,我不敢答應,因看不到聽眾,對著冷冰冰的機器,我說不出話。二十多年前,一位老菩薩,行動不便,渴望聽阿彌陀經,要求我錄音,結果,一部經只錄了三卷六十分鐘的帶子,就講完了,道理發揮不出來,她聽了也覺得奇怪,為何差那麼多?沒辦法,沒人的緣放,我有這方面的缺點,所以,聽眾多寡無所謂,但,總得有幾個人。還有,我說法很怕雜音,有些地方請講經,聽眾靜不下來,進進出出,有的帶小孩來,吵吵鬧鬧的,把講者的道理都吵光了。三十幾年前,我也參加過打拳頭賣膏藥似的弘法,車子一到,先放映電影,大人小孩聞聲而至,影片播完,小孩跑光了,剩下幾個老人,車子又來來往往的,很不習慣。所以,講者很需要安靜的環境,聽眾也須固定,發心願聞者,多少並不重要,現值末法,尤其是工業社會,大家忙,要求聽眾多不可能,只要真正肯發心聽便可。

乙二、別序

每部經的發起因緣不同,名別序。

爾時,佛告長老舍利弗,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

這段經文,一般註解都列入正宗分,認為阿彌陀經乃佛無問自說,故無別序。唯明朝蕅益大師判作別序。但我閱藏,發現唐朝慧淨法師已判,並非蕅祖首創。這部註解也早已失傳,宋以後沒人看過,直到日本大正藏才收錄。慧淨法師,德學兼備,可與道安法師媲美,因出於佛教黃金時代,光芒略掩,亦有金剛經註,惜失傳。

慧淨法師判發起,約六段說明:一、「爾時佛告長老舍利弗」謂「扣機」,扣發當機眾,對舍利弗說。二、指處。指出所說地方「從是西方」。三、數量。距離娑婆「十萬億佛土」。四、明依報,「有世界名曰極樂」。五、正報果德「彼土有佛,號阿彌陀」。六、「今現在說法」為弘化因緣。

發起序判此六段,無詳細說明,因時人利根,明深理,標重點即可發揮,免細說。

蕅祖彌陀要解,自判發起,有其獨到見解,彼認為淨土法門,妙不可測,無人能問,故佛自唱依正名字為發起,十二部經中,屬「無問自說」部。又佛觀眾生機緣成熟,堪聞淨土法門,獲四悉檀益,故不待問,自先發起,如梵網經下卷「我今盧舍那,方坐蓮華台;周匝千華上,復現千釋迦。」智者大師判為發起為例,證己所判無謬。今依蕅祖所判。

「爾時」,六成就具足,機感相應之時。

「佛告長老舍利弗」,佛告訴舍利弗,以舍利弗為當機。班首故稱「長老」。為何對舍利弗說呢?因淨土法門,三根普攝,絕待圓融,不可思議,所謂「圓收圓超一切法門」,甚深難信,非大智不能領略,故以舍利弗為當機。

「告」上對下講話,凡師長對弟子皆曰「告」。下對上曰「白」,稟白也。古人寫信給父母,首句「父母親大人膝下:跪稟者或敬稟者」,不敢疏怠。今人高唱平等,禮節全無,兒子對母親說:「我告訴你|」佛經遵古風,如金剛經,佛「告」須菩提,須菩提「白」佛言。譯師極其善巧謹慎,毫不馬虎。

「從是西方」至「佛說是經已」,皆世尊無問自說,親口所宣,沒人打岔。

「從是西方」的「是」,指娑婆世界,我們所住的地方,向西直去,經「十萬億佛土」後,「有世界名曰極樂」,有個世界,名叫極樂世界。

或問:現在科學發達,知地球是圓的,運轉不停,東西不定,「西方」以何為準?

答:觀無量壽經首觀落日,不論地球如何運轉,以太陽下山為準。

「十萬億佛土」怎麼算呢?古印度人認為這個世界是以須彌山為中心,四王天在須彌山腰,忉利天居山頂,四方有東勝神洲、西牛貨洲、南贍部洲、北俱盧洲四大部洲,並有七重金山、七重香水海環繞,以鐵圍山為外廓。如是一日月、一四大洲、一須彌山、一六欲天及梵天為一小世界,是初禪所覆範圍。一千個小世界,名小千世界是二禪所覆,合一千個小千世界,名中千世界,為三禪所覆。一千個中千世界名大千世界,是四禪天所覆範圍。因三次稱千,故名「三千大千」,為一佛教化國土。「億」國人以萬萬為憶,但古印度億有大小,十萬、百萬、千萬、萬萬都稱億,所以,佛經說億,有時也難下定論。此約「千萬」而言,經十萬個一千萬佛國土外,有世界,名曰極樂世界。

或問:極樂何故在西呢?彌陀要解答:「此非善問」,不是個好問題,假使極樂在東,又問何故在東?不管怎麼定位,都有人找碴,戲論而已,毫無意義。況從十一萬億佛土視之,極樂又在東矣!所以說不是個好問題,總之,極樂實有,無庸置疑!

「有世界名曰極樂」序依報國土之名也,彼土眾生所依之環境。蕅益大師說:「豎約三際,以辨時劫;橫約十方,以定疆隅,故稱世界。」世,遷流之義,約豎論,用過去、現在、未來三際,辨別時間之長短。界,方位之義,即空間,約橫說,東西南北,四維上下十方,以定疆界範圍,故稱世界。

「極樂」梵語須摩提,此云安養、安樂、清泰等,蓮池大師西方發願文云:「稽首西方安樂國」,即指極樂言。天台謂佛土有四:常寂光淨土、實報莊嚴土,方便有餘土,凡聖同居土。現只約凡聖同居土說,凡是凡夫,聖是聖人,聖人應跡世間,與凡夫共居,故名凡聖同居土。娑婆和極樂相較,娑婆具五濁屬穢土,極樂屬凡聖同居之淨土,見下文可知,而觀經與無量壽經說之更詳。

「其土有佛,號阿彌陀。」序正報教主之名也。極樂世界有佛,號曰阿彌陀。「阿彌陀」譯無量光、無量壽。若念ㄚ,失法義,且不敬,尤其客家話,更不可ㄚ。我們是念佛非持咒,只要知道所念的是西方彌陀教主名號便可,不必理會音正不正,每一省縣皆有其鄉音,音正否沒有絕對關係。站在客家立場,定得念ㄛ,一方面表對佛之尊重,一方面順中國佛教一、二千年的傳統,ㄛ方具「無」量光、「無」量壽義。

彌陀要解以法、報、化論佛身,各有單複。法身單,指生佛同具之理體。報身單,指能證功德智慧。化身單,指所現相好色相,如世尊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阿彌陀佛,依觀經言,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有八萬四千好,一一好有八萬四千光明。法身複者,自性清淨法身,離垢妙極法身。報身複者,自受用報身,他受用報身。自受用報身,唯佛體證,等覺亦不全明。他受用報身,破無明證法身者皆見之,依天台四教言,則別初地圓初住以上方見他受用身,非凡夫境界。化身複者,示生化身,隨類化身。如世尊示現人間,八相成道,有生有滅謂示生。無而忽有曰「化」,隨眾生類別而示現其身謂隨類化身。凡夫所見,唯應化身而已。

約三身單複論佛身,詳說理廣,懂名相便可。「阿彌陀」正指同居淨土中,所示現之應化身,但化身不離法、報身,一即三,三即一,並無分別,離過絕非,不可思議!

別序開頭「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出現了兩個「有」字,讀經要注意這類道理,世界及佛皆言有者,具四義:一、的標實境,令欣求故。的確標出西方依正的真實境界,使眾生欣求極樂,厭離娑婆。觀經緣起於韋提希夫人嘆子不孝,厭離此土,求生佛國,世尊慈悲,光中顯諸剎土,韋提希言:諸佛國土,雖皆嚴淨,但以西方彌陀淨土最為殊勝有緣,欣願往生。極樂世界是韋提希夫人所選擇的,可見實有其土、其佛。蕅祖自號「西有」沙門,顯彼土依正真實不虛。二、誠語指示,令專一故。雖十方淨土,皆可求生,若不堅定一方,如船行大海,茫然漂盪,終無歸宿。故佛以誠實懇切語,明示念佛求生西方,令眾生心專一無二,淨念相繼,趣向極樂。生極樂即生華藏,生西方即生十方,一即一切,十方不出自心,並無差別。但今是凡夫,須專趣一處,始能成就,因此,特標西方。

這些都是念佛法門的重要道理,須認真體會,若不明了,念佛不會懇切,總覺枯燥無味,所以,明理對念佛助益很大。三、簡非乾闥婆城,非權現曲示,非緣影虛妄。不是陽燄、烏托邦,不是六塵緣影分別影事,西方實有,修法最圓頓,往生最容易,非黃葉止啼,空拳誑小兒。報恩論云:「極樂世界,實有其地,阿彌陀佛,實有其人。」要深信不疑,莫生障礙。四、圓彰性具,令深信故。深解佛法,徹證理體者,知生西方即生十方,彼土依正,乃自性本具,而本性所具諸法,就在極樂國中圓攝無缺,故莫只念自性彌陀,唯心淨土,執理廢事,不知極樂、彌陀不出唯心,自他不隔毫端。明是理,從此下手,一門深入,便能徹證本性。

「有」之四義,由淺入深,也就是四悉檀義。

「今現在說法」世尊今在娑婆演說阿彌陀經,彌陀也正在彼土廣宣,二佛同時說法,簡別極樂依正二有,非過去已滅,非未來未成,是現在正在說法,當發願往生,親近彌陀,聽聞妙法,速成正覺。所以,慧淨法師標「弘化之機緣」,明其正在弘法利生。

還有,依正二有之現在,勸信序也,勸人生信。「世界名極樂」勸願序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當願求生。「佛號阿彌陀」勸持名妙行序也。僅依持名念佛,究竟成就,乃八萬四千法門中,至極微妙簡易之行門,應努力進修!

這段發起序,標出信願行,正宗分所說,也不出信願行,就此短短數句中,勸信、勸願、勸行,淨土三資糧,於別序裡具足無遺矣!另尚有要義,從略!

【書籍目錄】
第1頁:緒言 第2頁:總釋名題
第3頁:明譯史 第4頁:甲一、序分
第5頁:甲二、正宗分 第6頁:甲三、流通分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