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六祖壇經》的般若思想 濟群法師著述

《六祖壇經》的般若思想 濟群法師著述

三、明心見性、成就般若

[日期:2010-10-07]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濟群法師著述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三、明心見性、成就般若

般若經典,總稱為《摩阿般若波羅密多經》,是佛教經典中,份量最大的一部典藉。般若經典的主題是成就般若,眾生依般若打破無明、執著、煩惱、生死,從而到達涅槃的彼岸。同樣,《壇經》也重視般若性的開發。在《壇經》中有般若品。此品以解釋「摩訶般若波羅密多」為開頭,而展開說法。

般若在哪里?《壇經》一開頭就告訴我們:「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悟此心,直了成佛」(見《行由品》)。菩提自性,顯然就是般若的不同名稱。菩提在哪里?在眾生的心中。五祖在退居傳衣缽時,開示徒眾說:「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終日只求福田,不求出離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等各自去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來呈吾看」(見《行由品》)。自性是般若之性,五祖傳衣缽,讓弟子們作偈表達自己的修證功夫,看誰成就了自心般若之性。

般若之性在眾生的心中,不從外求,成就般若性自然是明心見性的功夫。五祖看了神秀在走廊的題詩時,對神秀開示說:「無上菩提,須於言下識自本心,見自本性,不生不滅。於一切時中念念自見,萬法無滯,一真一切真,萬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實」(見《行由品》)。無上菩提要在明心見性中求得。六祖聽五祖講《金剛經》大徹大悟後也說:「何期自性,本來清淨。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不動搖。」五祖知惠能悟本性謂惠能曰:「不識自心,學法無益,若識自心,見自本性,即名天人師、佛」(見《行由品》)。在眾生的自心中有般若之性,此自性是眾生本來具足,清淨,不生不滅。眾生假如能證悟到,便成佛了。

眾生為什麼不識般若性呢?只因為迷。《壇經》中說:「善知識!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緣心迷不能自悟,須假大善知識開導見性」(見《般若品》)。眾生因為迷,自心中的般若性不得顯現,這要有善知識的開導。所以在禪宗的修行中,很重視參方行腳,尋師訪道。因為眾生具足般若性,所以佛與眾生的差別,也只在迷悟之間。《壇經》說:「前念迷即是眾生,後念悟即是佛」(見《般若品》)。又說:「不悟佛即眾生,一念悟眾生即佛」(見《般若品》)。佛與眾生,在一般人心中是天地懸隔,而在這裏卻變得相近了。

如何在自心中認識般若之性呢?《壇經》說:「何名般若?般若者,唐言智慧。一切處所一切時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絕,一念智即般若生。世人愚迷不見般若,口說般若,心常愚迷」(見《般若品》)。般若是智慧,智慧與愚癡,猶如光明與黑暗,有光明就沒有黑暗。同樣,有智慧就沒有愚癡;而愚癡生起的時候,智慧必然是逃得無影無蹤了。

《壇經》中又說:「善知識!心量廣大,遍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應用。便知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去來自由心體無滯,即是般若。一切般若智,皆從自性而生,不從外入」(見《般若品》)。心量廣大的心,雖不離現前以住著為主的妄識,但並不即此妄識,而是心遠離了塵勞妄執,以智慧觀照,念念不住於妄境,這才是般若性所顯現的功用。

眾生的自心中具足般若性,同時也具足佛果的一切功德。六祖在給僧智通開示《楞伽經》要義時說:「自性具三身,發明成四智,不離見聞緣,登然超佛地。吾今為汝說,諦信永無迷,莫學馳求者,終日說菩提」(見《機緣品》)。三身、四智在眾生的般若性中本來具足,成就了般若智,也就成就了三身、四智。

眾生的自心中具足般若性,修行自然也要在自心中修。六祖在給信眾傳五分法身,授無相懺悔時說:「一、戒香,即自心中無非無惡,無嫉妒無貪瞋無惱害。二、定香,即睹諸善惡境,自心不亂。三、慧香,自心無礙,常以智慧觀照自性,不造諸惡,雖修眾善心不執著,敬上念下矜恤孤貪。四、解脫香,即自心無所攀緣,不思善不思惡,自在無礙。五、解脫知見者,自心既無攀緣善惡,不可沈空守寂。即須廣學多聞,識自本心,達諸佛理,和光接物,無我無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見《六祖壇經‧懺悔品》)。教理中說到戒定慧的修行,總有許多外在的形式和規範,而在這裏都會歸到心念的觀照中去了。

再看看六祖又是如何帶領弟子們做懺悔的。《壇經》中說:「善知識!各隨我語一時道。弟子等,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愚迷染,從前所有罪業愚迷等罪,悉皆懺悔。願一時消滅,永不復起。弟子等:從前念今今及後念,念念不被驕慢染,從前所有驕慢等罪,悉皆懺悔,願一時消滅,永不復起。弟子等: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嫉妒染,從前所有惡業嫉妒等罪,悉皆懺悔,願一時消滅,永不復起」(見《懺悔品》)。六祖領弟子做懺悔,不是懺悔一些具體的罪相,而是從起心動念,罪業的根源貪瞋癡中去懺悔。

此外,《壇經》講到皈依三寶,也非外在的住持三寶,而是自性三寶。《壇經》中說:「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淨也。自心皈依覺,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離財色,名兩足尊。自心皈依正,念念無邪見。以無邪見故,即無人我貢高貪愛執著,名離欲尊。自心歸依淨,一切塵勞愛欲境界,自性皆不能染著,名眾中尊。若修此行,是自歸依」(見《懺悔品》)。

眾生的心中具足般若性,具足佛性,只因無明煩惱執著,而使得眾生沈淪於生死流轉之中。所謂修行,只是消除眾生心中的無明煩惱執著,開發般若性。一旦撥雲見日,悟到般若性,也就是見性成佛了。

【書籍目錄】
第1頁:前言 第2頁:一、《金剛經》與六祖惠能
第3頁:二、性空、無所得 第4頁:三、明心見性、成就般若
第5頁:四、無相、無住、無念 第6頁:五、在生活中修行、解脫
第7頁:六、結論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