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菩薩戒本經講記 會性法師主講

菩薩戒本經講記 會性法師主講

四十一輕戒─不信深法戒第二十七

[日期:2011-01-21]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會性法師主講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四十一輕戒──不信深法戒第二十七

此戒說明學佛者,見大乘之理微妙高深,無法理解相信,於是加以毀謗,如此則犯此戒。

若菩薩,聞菩薩法藏甚深義,真實義,諸佛菩薩無量神力,誹謗不受,言「非利益,非如來說乃是亦不能安樂眾生」。是名為犯眾多犯,是犯染污起。

「若菩薩」,菩薩包含在家出家,凡受過菩薩戒者,皆須受持。「聞菩薩法藏甚深義」,聞即聽到,法藏即大乘教典,包括經、律、論三藏。菩薩法藏即大乘佛法,大乘佛法以菩薩道為因,成佛為果,故稱菩薩法藏。「甚深義」其中所講道理,皆超情離見,無論事相、理性,皆非凡夫之思想情見所能知道,此即甚深義。「真實義」即真實之道理,諸法事理本來如此,真真實實,是佛親知親證,所謂全事即法界理,就事相當體即顯示一真法界高深之理,故曰全事即法界理,其內容即明三諦圓融,不可思議之理,三諦即真、俗、中三諦。諦即實實在在之真理,真、俗、中三諦之理皆圓融無礙,如天台家所說一中一切中,空假皆中,一假一切假,空中皆假。三諦真理甚深微妙,不可以心思,不可以用口議,是為不可思議。例如「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此類道理,皆是全事即理,三諦圓融不可思議之道理,在大乘佛法中,比比皆是,尤其華嚴經中。此即所謂大乘佛法的真實義,高深的道理。

「諸佛菩薩無量神力」,凡是成佛,一定有無量無邊不可思議之神力、道力,即使登地以上菩薩,尤其八地以上,其神通威力也是無量無邊,此等道理,即是全理成希有之事,理的當體就是很希有的微妙事相,理之當體即是事相,理事不二,重重含攝,每一事中包含無量事,每一理中亦現無量理,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重重含攝不可窮盡。此種道理,皆諸佛菩薩親證之殊勝境界,是無量神通威力所顯現。例如楞嚴經說:「於一毫端現寶王剎,坐微塵裡轉大法輪」,說這類道理的很多,在一毫端那麼小的地方,現寶王剎土,此乃小中現大,坐微塵裡轉大法輪,微塵最小,坐微塵裡說無量無邊的大法,而有無量無邊的聽眾,一微塵中即現很大很大的不可思議境界,此即諸佛菩薩無量神力的境界。這是舉例,像這類道理,大乘佛法中,除楞嚴經外,像華嚴、法華、大集、寶積乃至其他所有的大乘經,維摩、思益等經都曾說到,此即所謂諸佛菩薩之無量神力。像維摩經中,維摩居士,可將東方之不動世界拿到娑婆來給大家看,就是大能入小,此種不可思議境界,都是諸佛菩薩的無量神力,非凡夫所能體會。以上注解,都是根據蕅益大師的箋要所寫的,我們不能以我們的凡情去想像隨便說,而古德所寫都是有根據的,所以根據古德的說法做解釋。這類道理,相當高深,所以叫甚深義,若非大乘根器,很難相信、接受,如此則「誹謗不受」,說「沒這回事」,而不肯接受,由此「言『非利益,非如來說,是亦不能安樂眾生』」,不信受的人如此想,如此說,這些高深的道理,不能利益人。「非如來說」,如來即是佛,彼云,佛不會說這些話,佛只說阿含經中之苦、空、無常、無我之理,因不相信,而誹謗正法,更說「是亦不能安樂眾生」,這些法有何用,對眾生無利益,更不能安樂眾生,如此誹謗不受,而造了口業。「是名為犯眾多犯,是犯染污起」,如果菩薩不相信,不接受,又加以誹謗,則犯染污起之罪過。下文即說明毀謗之因。

或自心不正思惟故謗,

或菩薩對於大乘之深理,心裡想說沒這回事,他這種思想是不正確的,是凡夫之見,所謂以凡情測聖境,而生出不正思惟,成毀謗心念、言行,則會造出罪業。

或隨順他故謗。

或非自己之見解,聽到有人主張大乘非佛說,他就跟著附和,說只有阿含是佛說。如此隨順他人之言,跟著生起毀謗之心。

以上兩種,或自己生不正思惟而毀謗佛法,或隨聲附和別人邪說,所犯之罪過一樣,都是犯眾多犯,犯染污起。下文說明初學者,尤其凡夫,尚未發菩提心者,不懂高深之佛法,當聽到高深佛法,又無法證實時,應如何自處?才能夠不隨順人家生毀謗,而又生起信心,下文即說此道理。

是菩薩,聞第一甚深義,不生解心,是菩薩,應起信心,不諂曲心,作是學:「我本不是,盲無慧目;如來慧眼,如是隨順說;如來有餘說,云何起謗?」

此段說明初學菩薩,遇到高深佛法,應當怎麼做。

「是菩薩」指初學凡夫,初發心菩薩。「聞第一甚深義」即聽到第一義諦的真理,最高深、最微妙的大乘佛法,甚深的道理,即所謂第一義諦。這種高深之理,初聽無法了解,故云「不生解心」,聽到這麼深的道理,心裡無法了解,怎麼可能「坐微塵裡轉大法輪」、「於一毫端現寶王剎」,凡夫心境,於第一義諦甚深之理,當然無法生起了解之心,認為豈有此事,而不了解,要怎麼做呢?「是菩薩,應起信心」,菩薩雖對高深道理不了解,而既然學佛,則應信佛。這些高深道理都是佛說的,是佛所證之境,我們剛開始學,還沒學到,當然未證,更是不能了解。不了解是因還未實證,則應怎麼辦?「應起信心」,我們既然信佛,當然要信佛所說的法,是佛所證的聖言量,絕對不會錯,我們雖不能了解這些道理,但我們要仰信,仰慕於佛,我們應當要生起信心。「不諂曲心」,諂曲就不直,今說「不諂曲心」,即要有正直的心,所謂「直心是道場」,以直心來接受佛所說的高深道理,要生起信心,不該生不信之心。如此,信佛跟著信佛的道法,則不會生毀謗。

「作是學」,是指下文引號中的話,初學的菩薩應當如此做,「我本不是」,我乃初學菩薩之自稱,我們自己本來就不是能夠當下體悟這些高深道理的根性。我們是個凡夫,對這些高深道理還沒智慧接受、了解,雖如此,我們就信佛。這個文字太簡單,甚麼叫「不是」,就是我們的根性很淺,還不是能夠了解高深道理的智慧,所以說「盲無慧目」,我們好像一個眼睛看不到的人,我們不是沒有肉眼,而是沒有慧眼,智慧眼未開,還無智慧,所以對高深的道理不能了解。但是我們要相信「如來慧眼」,如來就是佛,佛親證的境界,以佛的大智慧,以佛的慧眼來看,無法不知,無法不曉,佛親證的道理,由他親口宣說,是由他的般若智慧所流露出來,絕對真實,我們尚無智慧,當然無法了解,但我們相信佛,從佛的果海中流出的妙論,應當要「如是隨順說」。「如是」就是指心裡這樣想,這樣做,隨順佛所說的高深道理,雖然還不能了解,但我們要接受、要隨順、要相信,慢慢的學習,將來就能了解。而我們的根性又很鈍,要怎樣來學呢?「如來有餘說」,餘乃其它,高深道理,我們無法了解,但是佛在其它的教典中,也有比較淺顯的道理,適合我們的根性學習,我們應當先學淺的,由淺入深,將來就可了解、體會高深的道理。有了信心,怎會生起毀謗之心?所以說「云何起謗」,我們怎可生起毀謗之心?我們應當生起信心,由淺入深,慢慢學習,將來必能了解,應當如此做。

是菩薩,自處無知處;

「是菩薩」指上文初學的凡夫菩薩,把自己安住在「無知」,就是認為自己還是凡夫,智慧尚未開,所以「無所知」,知道自己的智慧不夠,還不了解,應當相信佛所說是實實在在有,我無此智慧,是無知之人。能相信佛所說,接受下來就不會錯,我們慢慢學,由淺入深。

如是如來現知現見法,正觀,正向,不犯,非不解謗。

「如是」即曉得這樣做,指上文所說。高深的道理,都是佛所「現知現見」的高深妙法,這些甚深義,都是佛所親證的法。我們要以正確的信心觀察,以正確的信心趣向,相信佛所說的深理,以仰信的態度接受高深的佛法,雖然不能了解,但我相信,可以由淺入深,慢慢去學。若能如此,則不會違犯。「非不解謗」,也不會因不了解而生起毀謗,不會有此等事,意即自己有信心,知道佛說的法,真真實實,要相信,真正不了解,也不會起毀謗之心,如此即無過錯,菩薩應當如此學習。

此戒簡單消文完,現在附帶提幾點供各位做參考,今乃末法時代,印刷的書很多,科學發達,印書很容易,而現代人頭腦很好,有的很聰明,很能寫作,能寫出很多的書來,有白話的,很顯明,使人一看能懂的很多,但現在看書要小心,就是要有「擇法眼」,來選擇分別「法」是否正確,說的對不對。有這個智慧的眼光來觀察,才不會發生錯誤,而至毀謗大乘佛法,造了很大的罪業。且今有人喜歡用考據的眼光來看佛法,因此在一大藏教的所有教典,一部部的去考證,而說那部經是佛滅度後幾百年才成立,是第幾世紀才成立,此如法華 經是那時成立,華嚴經是那時成立,般若經是那時成立,因此一說而變成後人所造。因為是佛滅度後幾年甚至千年才成立,如此則佛在世時無這部經,後人才把它組織起來的,則看到這些書就糟了,信心就動搖,這些大乘佛法經典都是後人所造的,都不是佛說的。看了這些說法,後來他會對那些佛經認為都是佛說的,會採取保留的態度。所謂保留態度,就是不太敢相信,這些話都是佛說的嗎?如果知道說這些話的書,尤其是以考證的眼光寫的書,最好不看。因為一看,信心被否定,則對佛法無信心,從此以後學佛步步都是障礙。按那一部書說,這部經是在那一年才成立,裡面又以種種之社會背景來配合,說出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情來,和我們原本相信的一貫相承之法,完全背道而馳。因此,自己信心動搖,則很容易違犯此戒。所以我一再勸導大眾,要盡量多看古書,少看現代書,甚至寧願不看。看古德所作的書,不會有錯誤,因為那是他親自證到的境界才寫出來,不像現代人比一比、對一對,找一些不三不四的證據配合起來,就認為這部經是什麼時候成立的。如此把信心看掉,以後問題就大。所以,奉勸諸位,看書要特別小心。話要講的很多,但到此打住,因說多了一方面會得罪人,一方面會被人誤會,以為講經是在罵座,是有罪過的,不太好。在此再奉勸諸位一句話,我們要看書,儘量看古書,學古人不學時人,多看古書不會錯,現代書儘量少看,甚至不看也沒關係。比如要看經的注解,古注很多,拿古注做參考,不一定要採用現代的說法。實際上,現代的只是一湯匙牛奶,沖上一桶水而已,多麻煩,喝下去一肚子都是水,養分太少了,不如喝古代的牛奶,一杯就是一杯多好啊!講到此,其它話暫時保留。他們保留對佛法相信與否的問題,而我是把這些話的問題暫時保留,不想講出來,希望大家用智慧眼去觀察。不深信法戒第二十七講竟。

【書籍目錄】
第1頁: 第2頁:菩薩戒本經文
第3頁:菩薩戒本經講記 第4頁:菩薩戒本類別
第5頁:四重戒─自讚毀他戒第一 第6頁:四重戒─慳惜財法戒第二
第7頁:四重戒─瞋不受悔戒第三 第8頁:四重戒─謗亂正法戒第四
第9頁:四十一輕戒─不供養三寶戒第一 第10頁:四十一輕戒─貪財物戒第二
第11頁:四十一輕戒─不敬同法戒第三 第12頁:四十一輕戒─不應供戒第四
第13頁:四十一輕戒─不受施戒第五 第14頁:四十一輕戒─不施法戒第六
第15頁:四十一輕戒─不教悔罪戒第七 第16頁:四十一輕戒─不同聲聞戒第八
第17頁:四十一輕戒─住邪命戒第九 第18頁:四十一輕戒─掉戲戒第十
第19頁:四十一輕戒─倒說菩薩法戒第十一 第20頁:四十一輕戒─不護譏嫌戒第十二
第21頁:四十一輕戒─不折伏眾生戒第十三 第22頁:四十一輕戒─瞋打報復戒第十四
第23頁:四十一輕戒─不如法懺謝戒第十五 第24頁:四十一輕戒─不受懺謝戒第十六
第25頁:四十一輕戒─嫌恨他戒第十七 第26頁:四十一輕戒─貪心畜眷屬戒第十八
第27頁:四十一輕戒─貪睡眠戒第十九 第28頁:四十一輕戒─世論經時戒第二十
第29頁:四十一輕戒─不受師教戒第二十一 第30頁:四十一輕戒─隨五蓋心戒第二十二
第31頁:四十一輕戒─取世禪戒第二十三 第32頁:四十一輕戒─毀聲聞法戒第二十四
第33頁:四十一輕戒─背大向小戒第二十五 第34頁:四十一輕戒─不習學佛戒第二十六
第35頁:四十一輕戒─不信深法戒第二十七 第36頁:四十一輕戒─歎己毀他戒第二十八
第37頁:四十一輕戒─憍慢不聽法戒第二十九 第38頁:四十一輕戒─輕毀法師戒第三十
第39頁:四十一輕戒─不同事戒第三十一 第40頁:四十一輕戒─不看病戒第三十二
第41頁:四十一輕戒─不諫惡人戒第三十三 第42頁:四十一輕戒─不報恩戒第第三十四
第43頁:四十一輕戒─不慰憂惱戒第三十五 第44頁:四十一輕戒─不施財戒第三十六
第45頁:四十一輕戒─不如法攝眾戒第三十七 第46頁:四十一輕戒─不隨他戒第三十八
第47頁:四十一輕戒─不隨喜功德戒第三十九 第48頁:四十一輕戒─不行威折戒第四十
第49頁:四十一輕戒─神力不折攝戒第四十一 第50頁:總結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