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禪的世界 聖嚴法師著

禪的世界 聖嚴法師著

附錄

[日期:2010-07-19] 來源:網絡轉載  作者:聖嚴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附錄

  聖嚴法師談「禪的知與行」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斯碧瑤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應中觀寺邀請,前來巴西主持中觀寺落成及佛像安座開光盛典的台灣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於十月二十九日晚上八點,在中觀寺新落成的大雄寶殿中,為近五百位中巴來賓講解「禪的知與行」,並由年方二十歲的賴冠宇擔任葡文翻譯。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由於聖嚴法師是著名的學者及禪師,故慕名前往聽法的中巴來賓十分踴躍,八點不到,大雄寶殿中的座位即告坐滿,後到者只得坐在樓下法堂中,觀看電視實況轉播。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一、指與月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聖嚴法師開宗明義地解釋了「禪」。他說,禪在中國不代表什麼,既不是宗教,也不是哲學,禪並沒有要告訴我們什麼。他幽默地請大家有個心理準備:「禪沒有要告訴我們什麼,且看看今晚我要對大家說些什麼?」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他頓富哲理又謙虛地說,禪不是一種哲學,所以不需要邏輯,因此講禪或做禪師很簡單,可以亂說,人家說「沒有」,我說「有」,人家說「有」,我說「沒有」,那就是禪。(眾人笑)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魚一定是在水中游,鳥一定要在天上飛,但是禪師卻可相反地說。禪師是不是得了神經病,為什麼要這樣說?不是!因為一般人的常識世界,都不是真的,真的世界不能用語言來表達,所以他講的和常識的不一樣,那是要我們除了常識的世界以外,去看真實的世界。在禪宗有個譬喻:某甲從來沒有看過月亮,不知道月亮是什麼,就算看到了也不知道。某乙告訴他月亮在天上,但那人連天上是什麼都不知道。說的人只好用自己的手指,指著月亮說:「那是月亮。」但沒有看過月亮的人卻看著他的手指說:「這是月亮?」乙說:「不要看我的手指,要循著我手指的方向看到所指的月亮,天上那個光光圓圓的才是月亮。」由此可見,語言只是表達知識,它只是一種符號。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說到這裡,聖嚴法師微笑著問:「有沒有人聽不懂?」結果有幾個巴西人舉手。聖嚴法師頗具禪意的說,這是「正常」的。因為我講的不但是中國話,而且是奇怪的中國話,聽懂的人「不正常」,聽不懂的人才「正常」。
㊣七葉佛教書社 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 版權所有㊣
  二、禪定與禪宗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隨後聖嚴法師解釋「禪定」和「禪宗」。他說,禪定是一般印度的各宗教師修行所通用的,禪宗指的是中國文化的產物。
㊣七葉佛教書社 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 版權所有㊣
  佛教是自印度傳入中國,禪宗則是在中國產生的一個宗派,在印度許多宗教、許多哲學,都不能離開禪定修行,許多宗教師也都有禪定的修行與體驗。禪定在印度,它的目的是通過打坐的方法達到身心統一,然後達到環境和自己內在身心的統一,再與宇宙統一,也就是個人與全體統一。平常自己和其他的人是對立的,因此人與人之間會產生摩擦;人和自然環境是對立的,有時也會產生排斥而感到不舒服。我們在宇宙中,似是獨立的,所以未感到宇宙的空間和時間原是和我們連在一起,因此生存的時候不知何處生及何處死,活在世間覺得很渺茫。從禪定的修行經驗中,便可知道:人不是單獨存在,而是與無限的時間與空間結合在一起的。
㊣七葉佛教書社 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 版權所有㊣
  在西方的天主教來說,人升天國之後,永遠和神在一起,那是天人合一的大一統的全體大我,可是禪宗的立場還要超過這個層次:既沒有個人的自我,也沒有全體的自我,而是要把執著的自我解開、拋棄,禪宗稱它為開悟。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禪首先是肯定自我,然後再超越自我。肯定自我就是要盡自己的責任,超越自我則不只是當盡自己的責任和義務,還要不要求回報。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聖嚴法師接著又說明中國禪宗和印度禪定修行的不同點。他指出,印度禪定首先要有打坐的姿勢,然後把自己的意念集中到方法上,有的持咒,有的觀想,使自己的意念集中不散亂,和宇宙統一,如能達到自己和宇宙合而為一,是一種極大的享受。可是,正在用這種方法修行體驗進入禪定(三摩地)時,固然是極大的享受,但是出了三摩地時,「我」的累贅還是存在。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中國的禪宗,則主張平常的生活就是修行,不一定要打坐才是修行,而是做什麼事都是禪修的過程,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行、住、坐、臥四大威儀,就是修行。曾有一位禪宗祖師的弟子問道:「什麼是第一代祖師從印度傳過來的禪法?」祖師說:「吃、喝、拉、撒、睡就是。」弟子說:「所有的人都會吃、喝、拉、撒、睡,那所有的人都會禪法?」祖師說:「不是,因為那些人吃飯時不是吃飯,睡覺時不是睡覺。」聖嚴法師解釋道:吃飯時頭腦在做什麼?有些人吃飯時打妄想,睡覺時在做夢。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聖嚴法師又以自己作譬喻:「今早吃早餐時,主人上了好多道菜,有些菜是熟悉的,其中有一種菜我不知道叫什麼名字。不知道名字的菜是不是可以吃?吃的菜是不是一定要知道名字?若站在禪法的立場來說,有沒有名字沒關係,只要有得吃就好,吃了以後不要去想這菜味道像什麼,不要去比較。當頭腦在思考、想像這個味道像什麼時,心和嘴已在做兩樣工作,經過我們的頭腦思考、比較、想像過後,已不是在吃東西。故禪師要說,一般人吃東西時不是在吃東西。」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在敘述禪宗演變的過程中,聖嚴法師強調,禪宗成立以前,中國的禪就是印度佛教所修行的禪。所以在中國佛教,禪的方法跟印度佛教一樣。佛教的禪要離開自我,不管是主觀或客觀的自我,都要離開。如果能把身體忘掉,進一步把自我擺下,就會有無我的智慧出現。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中國的禪修者,都希望有很深的智慧,有智慧,便能得自在,有智慧就能真快樂。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禪門是智慧之門。中國的禪宗,不一定要人入定,但是要人得智慧,有的人慢慢地得到智慧,有的人很快得到智慧,故禪宗分「漸悟」和「頓悟」,有些人可用「頓」,有些人要用「漸」,就像有人生下來就在有錢人家,可是有人生下來就是乞丐,因此有些人只要給他一點暗示即能得到智慧,有些人則不然。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聖嚴法師在美國的禪中心,有一位美國青年說:「我要頓不要漸,因為我沒有時間。」法師問他要什麼?他說:「要智慧,要開悟。」法師說:「頓和漸不在我,在你自己,我已告訴了你,你能不能接受,那是你的造化。」青年希望試一試,聖嚴法師即說好,對他搖搖手,青年問道:「不行嗎?」法師說:「已經給你了,你為什麼沒有拿下來?」如果自己本身能接受「頓」,時候成熟時,老師給你一個暗示、一個手勢,都會開悟;若你時機沒有成熟,就算釋迦牟尼佛來向你解釋老半天,也是沒有用。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接著聖嚴法師又說了一個故事:有三個人在一起聊天,其中兩人是小偷,昨夜曾去偷了人家的東西。其中甲小偷用手指此了一個圓圈,乙小偷就知道是說的金戒子,所以點頭領意,第三個人卻不知道那兩個人在打著什麼啞謎。所以悟必須要互相熟悉,比一下手勢即知道,就是開悟,否則用再多的語言解釋也還是不知道。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三、煩惱與智慧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我們的心要隨時把自我看淡一點,看輕一點,這樣煩惱就較少,煩惱少的人較能開悟。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最後聖嚴法師告訴大家,如何才能放下自我:把我們的環境和我們自己當作同一件事,我們的身體是一個小的自我,我們生活的環境是一個大的自我,如果有人對你批評、破壞、侮辱,你把它當作是在山谷中,是自己講話的一種回音,或想這只是聲音而已,並沒有意義。如果很在意被批評、被破壞、被侮辱,就會生煩惱,有了煩惱就失了智慧。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所以禪宗第一代祖師菩提達摩將禪法的消息帶到中國時,雖僅頓悟一門,有些人很快開悟,有些人卻一輩子也不會開悟。不過修行總是可以減輕一些煩惱。如果沒有辦法開悟的人,就用如下的四個層次來幫助你們自己: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一)遇到任何不如意的事,不需要問是什麼原因?相信它一定有它的原因,問了之後徒增煩惱,只要處理就好。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二)遇到不管好的或壞的情況,不要痛苦也不要高興,因為世間的事是會變的。遇到好的事不要高興,因為它會漸漸消失;遇到壞的事不要難過,因為它會慢慢變好。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三)世間的現象,應該是怎麼樣就是怎麼樣,不要太違背自然的現象去發展,能努力的必須努力,盡了全力仍沒辦法,就讓它去。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四)要作一切的努力,要抱著希望。努力過程的本身就是結果,不刻意去追求結果。必須有目標,但那只是一個方向,朝著既定的方向,每走一步都是一個結果。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聖嚴法師做結語時表示,禪的目的就是增加智慧,有智慧就少煩惱,少煩惱就快樂,所以禪法讓我們生活得更愉快。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在為時兩小時的演講中,聽眾鴉雀無聲,只有偶爾夾著大家會心的笑聲。聖嚴法師深入淺出的說明,把「禪」漸漸解釋得十分清楚,而講許多來賓感到好像已悟得了一些什麼,深覺聖嚴法師,果真名不虛傳。
㊣七葉佛教書社 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 版權所有㊣
  (巴西《美洲華報》記者斯碧瑤報導,刊於一九九三年十一月四日該報「僑社新聞」版)
【書籍目錄】
第1頁:自序 第2頁:禪坐的基礎方法
第3頁:四念處 第4頁:日常生活中的四念處觀
第5頁:禪修方法的演變 第6頁:禪是什麼
第7頁:禪的智慧 第8頁:智慧與福報
第9頁:禪——自我的提升 第10頁:禪——自我的消融
第11頁:禪與人生 第12頁:禪與生活
第13頁:禪的心靈環保 第14頁:禪的知與行
第15頁:禪與藝術 第16頁:生命的圓融
第17頁:生命的圓融 第18頁:理性與感性
第19頁:提得起.放得下 第20頁:提起與放下
第21頁:無常與無我 第22頁:提升人品的佛教
第23頁:積極的人生觀 第24頁:現代佛教與生活
第25頁:現代佛教青年應有之人生觀 第26頁:人心清淨.環境清淨
第27頁:綠化大地.淨化人間 第28頁:從佛教看我們的居住環境
第29頁:人間淨土 第30頁:附錄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