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禪——心的效能訓練 鄭石岩

禪——心的效能訓練 鄭石岩

真我的開展

[日期:2011-05-05]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鄭石岩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自我”這個觀念是含糊的,如果不加以闡明,就會造成誤解。在禪家的眼裏,色心所形成的我相,是一般人所謂的自我。這種自我是表層的,往往帶著相當的欲心和評價性。因此它的特質是比較和分別,追求的是“比別人好”“勝過他人”和“占上風”。無論是在道德、事業或日常生活,都帶著較勁的態度。成功了就高興自負,失敗了就沮喪自卑。這個色心的我不是真我,而是“我”的外衣表象罷了。  那么,什么是真我呢?你先想想,如果你跟一夥人登山郊遊,請問你穿著衣服的顏色、樣式、新舊、價格、品牌是否跟登山覽勝有關?登山的是你,不是你的衣服,也不是你的地位。登山郊遊是你去實現它,而不是你的地位、衣飾去實現它。人生也是一樣,人生如旅,實現這趟旅行的是你自己,你的真我啊!  你當然可以穿上好質料的衣服登山郊遊,雖然你買得起,但你並沒有因之欣賞到比別人更多的風景。你可能穿著破舊,但風景並不因為這樣而失色。問題是你有沒有用“真我”來欣賞風景。所以,如果你把生活交給只會比較挑剔的“色心的我”,那就注定有許多煩惱,而那些煩惱會引開你的視野,看不到悅樂光明的一面。如果你讓自己交給真我,那么就活潑自在起來。所以,你要放下我相的執著。禪的宗旨是:  萬緣調直。  當你把虛假的妄緣放下時,就能做到百丈懷海所謂:  心地若空,  慧日自現。  這時真我漸漸展露出光明和積極的力量。在生活適應和工作的表現上,會氣定神閑,不慌不亂地展現開來。當一個人能充分運用自己的資源時,一種源源不絕的創意,就會在生活與事業中披露出來。  禪法中所謂的披露自己,就是用自己的真我去生活,去展現人生。這是說先放下虛妄或不合理的抱負水准,洗滌野心和成見,然後好好去成長,去實現,去過“你自己的豐富生活”。唐朝的雲門文偃禪師說:  要在舉起之前,  放下之後,  去披露自性。  這是說,在你走上實現真我之路前,一定要經過一番割舍和努力。未經割舍必然拖泥帶水,不能集中心智。沒經過一番淬礪,就不可能實現成功的人生。故雲:  塵勞迥脫事非常,  緊把繩頭做一場,  不經一番寒徹骨,  怎得梅花撲鼻香。  總之,你要把握自己根性因緣的“繩頭”來生活,要用真我的光明性去發揮它,那就是真我的展現。唐朝時,雲門和曹山兩位禪宗大師,在這方面的對話是:  雲門問:“要如何才能親近到這個(指真我)?”  曹山說:“不要從秘密處去親近。”  雲門又問:“如果做到了又如何?”  曹山說:“這就是真的親近。”  雲門說:“對極了!對極了!”  在這段對話中,很真實地指出,只有願意接納自己的根性因緣,用真我去實現自己,執持平凡踏實的態度,才能活得自在喜悅。禪者總是勸人在色相中,發現真正的“法王身”,它就是真我。故說:  山河及大地,  全露法王身。  這是要你在林林總總的色相中,去披露自己。唐朝的僧肇禪師說:  中有一寶,  秘在形山。  那個自我的寶藏,並沒有什么秘密,如果有的話,就是在你自己的根性因緣和日常生活的有形世界之中。  現在,我們要討論,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發現那個寶藏呢?更確切地說,我們究竟要用什么方法,才能在日常生活中披露自己,而活得圓滿呢?  許多人以為,只要把萬緣放下,就可以披露自己。我發覺,這樣是不夠的。因為放下虛偽,並不表示展露真實;放下錯誤,未必表示已步上正途。以下就實際生活的領域,提出四點實踐的方法,作為大家砥礪自己、培養康健人生的依據。它們是自由的心智、獨特的自己、善群之美和宗教的希望。  自由的心智  禪的本意就是心智或心靈的自由,也是真我的披露。但這裏所謂的自由不是浪漫或縱欲,而是一種禪定與智慧的展現。  自由表示一個人有能力承擔自己,接受一切生活的考驗。因此,一個肯承擔的人,不會找借口推卸責任。他願意面對事實,厘清問題,設法解決。這是健康的態度,是通往自我實現之路。他的心智是無障礙的,能實現的,自由的。  就精神生活而言,任何人都必須為自己所作所為負責,否則就會陷入困境。負責表示自己的行為具有有效的校正系統,願意改正和學習,使自我功能漸漸強壯起來。經常找借口為自己開脫責任的人,精神生活往往不夠健康,心智也得不到應有的發展。  人活著是艱苦的,一個個的挑戰接踵而來,如果一味想逃避,就會走投無路。如果你願意面對它,認清問題,設法解決,就能不斷成長。而逃避使人精神變得不健康,漸漸地把責任推卸出去,對於四周的情境也越來越模糊,無法有效地響應生活的挑戰。許多精神陷於困境的人,是因為不肯負責的結果。  肯承擔肯負責的人,在無形之中學會許多解決問題的能力,陶冶了練達的待人處世經驗。他們容易走入順境,他們的人格顯露出自由的特質:

  有好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碰到問題不是坐困愁城,而是檢討規劃,設法解決。  富於創意,信心較好。  能看清事實,容一時的挫敗,減少壓力和心理負擔。  人若能為自己負責,心智和人格就會不斷地成長,能為別人負責,人際適應也會活絡起來。負起責任才是自由輕松之道,逃避責任,反而是背負著沉甸甸的包袱,而把自己壓垮。心理治療學家羅洛·梅(Rollo May)說:“恢複健康的心理,必先恢複其責任感,這也同時恢複了他的自由。”  負責和承擔是禪的重要教誡。肯承擔的人,就能實現人生的抱負,不肯承擔的人,處處逃避,自我功能越來越萎縮,是陷入三塗苦的原因。  禪法中的“頭陀行”就是要磨煉負責的態度,培養自由的心智,讓真我得以展現光輝。頭陀行可以解釋為成功人生的動力,因為肯負責,能激發我們以下幾種行為特質:  真實的行為和態度。願意誠實地接納自己,不再自欺欺人,所以能從許多虛偽的意識中解脫出來,能接受自己,自在感也隨著出現。  發現自我價值。無須貶抑或剝奪別人的尊嚴以彰顯自己,自己就能發現尊嚴,而不再陷入一種自卑的情緒狀態。  從負責中展現倫理的行為。不是為了名譽和掌聲才被動地表現道德,而是主動負責,展現道德的本身。  守得住原則和戒律。不受誘惑,心智是自由的,是獨立思考的。  在我的咨詢經驗中,陷入心理困境的人,唯一的共同特質就是失去人格中自由的能力。他們從不肯負責到失去自由,從推諉到無奈,從消極到絕望。最後,癱瘓在一堆難題之中。  獨特的自己  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因為生來就與別人不同,生活經驗和成長的曆程都不一樣。長期以來,你構築了自己,所以注定要為自己而活。“你是獨特的”這句話,並不是要標新立異,矯俗幹名;而是要認識自己,接納自己,實現自己。這就是自我實現。禪家說:  無須往外追尋,  要找的正是你自己。  如果不是依自己的根性因緣來生活,要想幸福簡直緣木求魚。  成功的生活是依據自己的本質和條件訂定目標,把能力和經驗開展出來,讓心智不斷地成長,而獲得成功。人若能運用自己的特質,智能就會不斷地增長。心理學家皮亞傑(Jean Piaget)認為,智能是在不斷地同化和順化中成長的:  順化是指改變現有的智能結構,以適應新的情境變化。  同化是指吸收了新的經驗而使心智成長。  因此,如果不運用自己的資才,從中不斷地努力成長,是不可能成功的。  我們的文化很重視“長進”的價值。每一個人從小開始,都被教以長進的觀念。這是文化中很珍貴的一部分,也是社會文化所以能日新又新的原因。不過,長進的觀念卻經常被誤用了;我們為了激勵自己長進,開始拿自己和別人比較。於是比較和競爭成為現代社會中殘酷的事實。因為比較,在精神生活上往往造成不能自我接受。  當自己把比較的眼光投注在別人身上時,心裏想的是能和別人一樣。別人有的,自己也想有;別人能辦到的,自己也以為能。這使他的欲望和抱負水准提高,卻忽略了自己的真實。接著,殘酷的事實卻告訴自己,“我辦不到,我差勁!”這樣的自我批評,使自己矮化了。相對的,也等於否定自己的價值。  你想想,要小鳥兒和一只貓在同一個跑道上競走,是否合理,這樣的比較和競爭是否荒謬?你一定會說,鳥兒應該在天空飛,貓兒當然要在地面跑,而且不能比較。那就對了,你的根性因緣和別人不同,就不應該與別人比較。所以,長進的意思不是贏過別人,而是心智世界的自我成長。  自我成長是生活的真理。人如果拿自己與別人比較,拿別人的目標當自己的目標,就無異放棄了自己,背叛了自己,於是痛苦日深。這痛苦來自兩方面:  失敗使他自卑,從而否定了生活價值;成功使他自傲,卻失去生活的情趣。  他不能依自己的根性生活,而有失落感和空虛感。即使是成就,仍然掩不住自我的空虛。於是要借許多娛樂、色情和藥物自我麻醉。  人注定要為自己活出意義和創意的。因為他是唯一的、獨特的,他必須肯定自己,實現自己;否則,精神生活就會落空,人格就會出現瑕疵;因為他不能成為一個統整的自己。他開始有了困擾、痛苦,甚至更嚴重地並發精神疾病。心理治療學家羅洛·梅的看法是:每個人無論多么想要成為別人,終究是辦不到的;每一個人都是不一樣的:心智的健全就是要接受這個獨特性。  就人格的觀點來看,健康與苦難的分野正是能否接受自己,用自己的本質和經驗,成長為他自己。當一個人一味想扮演別人時,必然要出錯,不是失敗就是精神上的錯亂。  禪就是要你忠實於自己,形成你的個體性。它正是你的本來面目。禪家說:  諸子莫錯用心,  無人替汝。  你無法把自己變成別人,別人也不可能替你活出你的本質來。好好地接納獨特的自己,去過實現的生活,那就是“一切現成”地披露了自己的真我。

  善群之美  人活著就一定要和別人相處,因為你不可能離群獨居。於是,人際關系成為精神生活的重要范疇。人的自我價值和受尊重的感受,大部分來自社會的適應。羅洛·梅的說法是:“神經質的人,主要特質就是無法和他人和諧地相處。他懷疑別人,覺得四周都是敵人。”  人如果不敢信任別人,就會覺得處處危機,任何事情都會使他不安。長期下來,不但孤立了自己,而且對別人的敵意也越深。  敵意和孤立往往阻礙自己的人際交流,影響知識和情感的正常活動。因為破壞了認知的回饋系統,而使自己更易陷入錯誤。人的社會活動,不只是互助合作和彼此依賴的意義,更重要的是透過人際活動,使我們的人格越來越健全。因此,當一個人對他所生存的社會懷有敵意時,他的精神生活狀況是困窘的。  社會適應的困難是從哪裏來的?心理學家大多認為來自自卑情結。最通俗的說法是:人從嬰兒、幼兒、兒童漸漸發展到青年和成年,都是在被保護和照顧中成長的,所以在個人的早期依賴經驗中,總是留下“卑小”記憶,它就是自卑情結。自卑情結在人生曆程中,卻成為追求獨立、成長和強大的動力,因為他很想擺脫“卑小”,成為強壯的大人。  在成長過程中,特別是幼年及童年時代,如果缺乏成功的經驗,信心會相對薄弱,自卑心就隨之加強,而成為個人社會化的障礙。在此必須澄清的是:生活的經驗是整體的,成功並非只有好的學業成績,而是包括解決各種應對進退的經驗。有些人學業成績雖好,但在處理日常事物上經常受到批評,情感上受到過多的壓抑,那就有了自卑。因此,德、智、體、美、勞各個方面,一旦經常受到挫敗,都會造成過強的自卑。  精神生活的最大悲劇是拿自己與別人比。自卑感過重的人,很害怕輸給別人。他一張開眼,一打開意識的銀幕,所看到的都是“不戰而敗”的預感。於是,他退卻了,他“不戰而退”了。這就是自卑的悲劇。  當然,自卑也可以透過努力克服。那就是尋找自己的優點,設法實現,期許自己超越自己,願意鍥而不舍地努力,發展潛能。但唯一成功之路是:接納自己,實現自己,才能找回信心,使自己成為“具有價值感”的人。這時,他的信心建立起來了,他意識到自己能與別人平等交流,這就是自在感。  自卑的情結,是人類成長過程中必然出現的一種煩惱。在現代社會裏,過分強調競爭和名位,以致不能克服這種情結的人越來越多。不能克服自卑的人有兩種傾向:  索性把門關起來,不願意與別人接觸:把過錯統統推給別人,說別人不好,這就種下人格異常的成因。或者,不斷地責備自己,認為自己不行或不好,長此下去,就容易導致精神官能症。  設法誇張自己:用種種欺騙、剝奪、虛張聲勢、自誇的方式膨脹自己。這樣的結果,不是犯錯、犯法,就是精神錯亂。  人活著不是沒有煩惱。禪法中所謂“自性清淨”,是要經過修持和曆練才辦得到的。因此“禪行”之中,仍然強調《華嚴經》所揭示的“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它的意義就是不斷地學習和成長,豐富自己,才能獲得證悟。《六祖壇經》所謂:  邪來煩惱至,  正來煩惱除。  人如果采取消極的做法,讓自卑坐大,就會產生麻煩。反之,如果能夠依自己的根性因緣去曆練和學習,智慧自然增長,自卑情結也就被克服,真正獲得解脫。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代表著自己向別人學習,走入人際交流中,克服自卑而不斷成長的法門。人如果想讓自己健康,展現健全的人格,必須勇敢地接納自己,努力向別人學習,才能自我肯定,證得自性清淨之果。至於離群獨居,而以為可以獲得清淨的,總會墜入精神生活的困境。  禪所謂的閉關,不是生活的目的,而是在與人同在的成長過程中,透過閉關洗滌種種虛妄,讓自己更加清純覺醒,更能實現自己,披露真我。  宗教的希望  宗教是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因為宗教提供了人類尋找自己去來和安身立命之道。宗教的世界,是所有精神活動中最難以理解的范疇。它不屬於知性的范疇,卻與心靈的根源息息相關。所以它是神秘的,但又是實存的。因為那個不為我們所“知”的世界,不斷在影響著每一個人的精神生活。對於宗教的需求和活動,成為人類精神活動中,分量很重的一環。  宗教賦予生命新的希望,讓個人接觸到永恒與究竟。這種希望是事實,而不是自我欺騙。宗教不是知性的,而是你願意起正信時,才能接觸到那不可思議的范疇。我們的一切現象界,似乎都在那個范疇之中。我們的智慧、良知、慈悲和勇氣,都是從那兒流露出來的,連科學、哲學、文學都與那神秘世界有關。  人是在越偏離那不可思議處時,才越發神經質,產生迷失或所謂的迷信。當我們越能正信時,就越顯得有智慧和光明,這就是覺的世界。依我的觀察,越是否定那光明正覺的世界,就越容易產生精神的錯亂,越失去那力量的洗滌,就越陷入黑暗與困境。羅洛·梅說得對:  “那些與宇宙對抗、否定其意義、斷絕與它關聯的人,無異於與自己內心深處對抗。人的內在自我是和宇宙相連的。人一旦和那個無限格鬥,實際上是把利劍刺入自己靈魂深處,人除了發展自我之外,同時要尋求宇宙精神來源的根。”

  高級的宗教,提供了人類尋找精神根源之道。禪則徹底地打開生命之窗,讓你親證究竟與圓滿。只有用精神的法眼去看,才看得到它。誠如禪詩雲:  舉手攀南鬥,  回身倚北辰。  出頭天外看,  誰是我般人。  當我們接觸到宇宙精神根源的法界時,會覺得自己的人生有如一場戲,而且正在透過法界開展著美妙無比的人生。對於那些逆境和挫敗,反而覺得是彌足珍惜的珠光寶飾。這時,你不再挑剔自己,沒有高下成敗,沒有是非得失,只看到生命的如來面目。  禪法就像是一根手指,它指引我們從成見、障礙、占有、貪婪和消極的塵勞中走出來,積極主動地披露真我,同時接觸那法界和根本。這時,你已不再狐疑,不再茫然,而人生的順逆和喜樂,都成為光明法界的一部分,這就自在下來了,狂心也息了。這時,會看到那明曆曆的自在和圓滿,而許多生活的禪機就從那兒流露出來。

【書籍目錄】
第1頁:禪——心的效能訓練 第2頁:
第3頁:前 言 第4頁:禪心——清醒覺察的心力
第5頁:禪就是內在學習 第6頁:禪坐對身心的影響
第7頁:永恒的自性與慧命 第8頁:禪行——篤實力行的智慧
第9頁:解行並重 第10頁:生活適應的難題
第11頁:生活的四個行持 第12頁:通達與承擔
第13頁:隨緣實現人生 第14頁:建立生活規范
第15頁:恬淡與寬闊 第16頁:禪燈——光明寬闊的胸襟
第17頁:點燃你的心燈 第18頁:光明的精神生活
第19頁:踏著光明的路 第20頁:清醒的價值觀念
第21頁:正確的思維方式 第22頁:良好的交流藝術
第23頁:圓融的實踐智慧 第24頁:適當的工作態度
第25頁:積極的生活意識 第26頁:活用的知識經驗
第27頁:深厚的禪定修持 第28頁:禪機——通情達理的生活
第29頁:在解脫中成長 第30頁:真我的開展
第31頁:禪喜——體驗生活的悅樂 第32頁:五種禪喜
第33頁:失去禪喜的原因 第34頁:尋找禪喜的途徑
第35頁:禪悟——領悟人生的究竟 第36頁:禪坐——調和身心的關鍵
第37頁:調身 第38頁:調息
第39頁:調心 第40頁:結語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2)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
第 2 楼
站長 发表于 2012-4-13 1:22:22
已改, 謝謝通知
第 1 楼
匿名 发表于 2011-12-14 23:30:48
本書深入淺出,非常值得推介。

但請版主對本電子書稍加修訂:
1) 第11頁和第13頁重覆了;
2) 第12頁“通達與承擔”篇第一段末句:由“必須接納,從而把業轉動成爲善良的慈悲...”之後,錯植第10頁“生活適應的難題”篇的下半部;及
3) 第14頁已為“通達與承擔”篇的正版。

建議版主刪去第11和第12頁,則全書當更完滿。

TK 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