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入中論講記 法尊法師譯講

入中論講記 法尊法師譯講

釋十地諸頌

[日期:2010-08-11]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法尊法師譯講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釋十地諸頌

第一菩提心歡喜地

佛子此心於眾生,為度彼故隨悲轉,

由普賢願善回向,安住極喜此名初。

此下論文第一品釋初歡喜地。佛子,謂初地菩薩,大悲心、無二慧、菩提心具足,一大阿僧祇劫修行圓滿,經資糧加行二位,而入見道位。此心者,謂證真見道通達一切法無自性之心。問:既見眾生性空,則知歷劫修行求度眾生,而實無眾生可度,一阿僧祇劫,虛作無量難行苦行,當翻然自悔,如人夢墜水中,力求出水。以用力故,霍然而醒。則知向來墜水,乃是夢境,實無危險,何必苦求出離。菩薩見道以後,得無退失利生之心耶?答:不爾。菩薩雖見眾生性空,而仍有生死流轉之眾生,極可悲憫,故於無實眾生可度中,仍隨大悲心轉,善巧度生,剎那不息。唯如是,始不至墮入小乘涅槃。或問:地藏菩薩,眾生度盡,方證菩提。若眾生無盡,地藏應不成佛;若地藏最後成佛,眾生應有盡。答:眾生雖無盡,地藏目中,實已無眾生可度,可謂眾生已盡。是故見道後之菩薩,證眾生性空;若性空,雖作無量難行苦行度生,而不同地前之不得自在也。

若人不達自性非有,緣起非無之理,或執依他起必須實有,或執一切皆空,乃至父母亦無,此非中觀見也。「大般若」處處語空、無所有、不可得,反覆重言之,乃至六百卷之多,似唯空為究竟。然在彌勒菩薩視之,則為說三智、四加行、五道,一切修行次第之經,故依之造「現觀莊嚴論」,釋「大般若」修行次第也。「中觀論」似偏重說空,以當時之機,於修行次第已無疑故,是以論主唯重破執,但說空理也。不善學者,遂墮偏空,最上者亦僅成二乘之果,不能成佛。「入中論」糾正此弊,故論初即揭櫫大悲。第六品最後一頌,以勝義世俗二菩提心,喻如鵝王二翼,缺一不可。此乃是中道義,亦即龍樹造「中論」、佛說「大般若」之意。故菩薩真見道後,不以證空而遂入涅槃,為成佛利生故,復發無量大願。此無量大願皆為普賢十大願攝盡,故初地必須學普賢發願。於時空慧已證,行菩薩道之能力已得,能捨一切頭目腦髓而無礙,於布施度,圓滿自在。如盲得視,如貧得寶,未足為喻,故名極喜,此為初地。

從此由得彼心故,唯以菩薩名稱說。

此下讚初地功德。此二句讚菩薩名位決定。彼心謂勝義菩提心。地前雖有世俗菩提心,仍是凡夫,非真摩訶薩。至此凡夫地障悉斷,勝義福田自此為始,成為大乘真正僧寶,不可復以他名稱之,唯可稱為菩薩。菩提薩埵,略翻菩薩。菩提言覺悟,薩埵言發心。覺悟真實,發心度生,故曰菩薩。發大乘心,欲得菩提,亦曰菩薩。又薩埵言有情,從初發心為利有情,欲得菩提,稱為菩薩。教化有情,使其覺悟,亦稱菩薩。此之菩薩,約勝義菩提心言。如「大般若.善勇猛菩薩問會」說,以慧通達諸法真理為菩薩也。

生於如來家族中,斷除一切三種結,

此菩薩持勝歡喜,亦能震動百世界。

初句讚生如來家功德,成真佛子,決不退轉,究竟成佛故。又所證與佛所證境近似故,名生如來家。次句讚斷德。結謂煩惱,如繩纏結,繫縛有情,不得解脫,障出世間。初地斷者,有三種:謂薩迦耶見、疑、戒禁取。

薩迦耶見,即五惡見之首,或譯有見,或譯身見,或譯壞聚見;眾生於五蘊中執我,亦譯我見。而此五蘊色身乃眾多不淨聚積,心亦剎那遷變不停,念念集起,本非是一。眾生自少至老,剎那變異,一期命盡,終歸壞滅,亦非是常。眾生於中,見為一我,日日無異,而起我執。佛為說「壞」,破其執常;說「聚」,破其執一,故翻壞聚,其義為正。若譯身見,心義有闕;若譯有見,我義不顯;欲存多義,是故不翻。眾生由我執染污,於順生死流轉之法,如蠅逐臭,耽味無已。聞無我理,順解脫清淨之道,反覺不合口味,格格不入。故欲求出離,首當斷除薩迦耶見。

疑,謂懷疑佛說法是否合於真理,佛說三界皆苦,是否失於悲觀消極?佛說種種解脫之道,是否有解脫可得?縱有解脫,佛於二千餘年前可得,我今是否亦可得?種種疑問。所謂「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今既懷疑不信,不能由信起行,則一切功德,根本無由發生。然世間農耕未必有收,商賈未必獲利,而世之營農商者如故,並不懷疑廢捨。蓋由農作獲實,商賈致利,其理易曉;修行成佛因果之理,微細難思故。又現見農商有獲利者,而末法之世,無佛及大阿羅漢修行證果之事可現見故。因此根本懷疑佛法,不能趣行出離之道。又有雖略能信三寶,而無正知見。於一法門,無深忍真信,由取巧心,見異思遷。今從一師,學綠度母,明遇一師,復改學大白傘蓋,終無一成。此之二種,或不趣出離,或趣向不定,皆為解脫之障。

戒禁取者,謂不合佛法非佛所制之戒,執為最勝,能得出離。禁者,謂身語業決定之規則。如執殺牲祀天,則得生天。或如婆羅門謂富者當施,貧者盜亦不犯,是皆不合佛戒者也。又如持牛戒、持狗戒外道,見牛犬生天,不明其多生福業因果,遂以為食草、不淨,能得生天,令弟子亦食草、食不淨以為戒,受無義苦。又有以人身體之頭髮為贅物,遂以拔髮為清淨。或見仙鶴常踡一足,後生天上,遂以常翹一足教諸弟子,此皆邪禁之類。諸如是等,非道謂道,陷於歧途,亦為解脫之障。

薩迦耶見,能障解脫之欲樂;疑障解脫行之發起;戒禁取則令趣解脫者,不能得正解脫道。是皆出世間之障礙。一切者,攝諸微細煩惱。震百世界者,為初地菩薩神通,亦為初地十二類功德之一,如第六卷廣說。

從地登地善上進,滅彼一切惡趣道,

此異生地悉永除,如第八聖此亦爾。

諸地所證真空,無有差別,於勝義慧中,安立為地。菩薩從地至地,如鳥飛空無有行頮,故曰善上進也。又由親證勝義,始能善巧無誤失,故名善上進。然於勝義慧中,諸地雖無差別,而於世俗諦上,建立諸地差別。故由福德力之不同,有所斷障礙,所成功德,與所圓滿波羅密之異。否則禪宗破三關後,已與諸佛同一鼻孔出氣,何須再來搬柴運水乎?滅彼一切惡趣道者,彼謂地前。加行位不墮惡趣,唯伏惡趣因果,要證初地,惡趣因果,方得永斷。初地以後若為度生,亦示入惡趣;然由願力,非業力也。異生地即凡夫地,不能得聖人之功德故名異生性,在小乘「俱舍」中名為非得,即未得聖人慧也。此能障聖果,證聖果時,此即永除。第八聖為小乘初果向之異名,四果四向為八位,此從阿羅漢果向下數在第八故亦稱八人地。初果依四諦十六心見道,謂苦法忍,苦法智,苦類忍,苦類智,乃至道類智之十六念心,最後道類智之一念,即證初果。道類忍前,十五念心即八人地。此引為初地同法喻,以大乘境界難知,小乘易曉故也。

即住最初菩提心,較佛語生及獨覺,由福力勝極增長。

此三句顯超二乘功德。最初菩提心,謂初地最初勝義菩提心。佛語生為聲聞異名。獨覺者,謂發解脫心以來,百劫修行,常值佛聞法,深通四諦、五蘊、十二因緣、十二處、十八界、處非處等法門,由慢心故出無佛世,最後生,生上三姓,不從佛聞法,由宿善根力,自能厭俗出家入山修行,觀日月遷流,草木代謝,老死無常等事,自能通達有情流轉無明為本,斷惑證聖,故曰獨覺。又獨覺不樂群居,常獨來獨去。又獨覺不喜喧雜,故不為眾生說法,唯為作福田,或現神通,令眾生培福信心增長。即者,謂即唯初發勝義菩提心之菩薩,已勝二乘也。聲聞利根者三生證果,即鈍根者,如有於釋迦佛世曾發心受持五戒十善,至彌勒時,亦定證聖果。獨覺則百劫修行,亦能證果。唯大乘菩薩要經三大阿僧祇劫,積集福德資糧,本願未圓滿,佛土未莊嚴,眾生未成熟,不能斷煩惱證佛果。如人但求自身存活,即乞丐亦不難謀一飽;若欲成大事業利益多人,富累巨萬,猶感貧乏,是故福德懸殊也。發世俗菩提心功德,諸經亦多說勝於聲、緣,謂彼心緣盡法界眾生,咸欲與樂拔苦,一念中於一眾生邊成一福德資糧,眾生無量,一念中福德無量。雖於睡眠放逸之時,此善根亦繼續增長。若三千大千世界眾生悉成輪王,福德不如一聲聞;悉成聲聞,不如一獨覺;悉成獨覺,不如一初心菩薩,此所以為勝也。

彼至遠行慧亦勝。

此句頌文是說菩薩至七地時,不但以福德勝聲、緣,即以智慧之力亦勝聲、緣。七地名遠行地。他宗自唯識以下,皆言初地空慧即勝於二乘。以二乘唯達人空,不達法空故。空宗則說三乘空慧平等。「華嚴經」說乃至八地空慧亦同二乘,而是無相無功用行,七地則是無相有功用行,於第七地般若波羅密多圓滿。又蓋以方便波羅密多,故於真如空性,能剎那出入,此則非二乘所能。故曰初地以上福勝二乘,至第七地時慧亦勝二乘也。

爾時施性最增勝,為彼菩提第一因。

此下讚布施功德。施性即布施波羅密多。爾時通達性空,割身肉以施眾生,如截樹木無異,故能圓滿布施。而此布施,乃成彼無上菩提佛果之第一因。要福德資糧圓滿,始能成就佛慧故;要與眾生安樂,始能攝受教化故。自利利他,皆由布施,故為第一因。

雖施身肉仍殷重,此因能比不現見。

由達空故,雖施身肉,亦無恐懼痛苦猶豫等事,仍殷重愛樂行施。以此樂施之相為因,能比知其餘不可現見之功德,如達空性、斷三結等。

彼諸眾生皆求樂,若無資具樂非有,

知受用具從施出,故佛先說布施論。

此下示不唯菩薩應行布施,二乘、凡夫亦應行施也。彼者,指菩薩以外之人。皆求樂者,眾生多求五欲樂,苦行外道受諸苦,如尼乾子等,亦為求作國王或生天,享五欲樂也。修離欲外道者,為求禪定樂;二乘為求寂靜樂;乃至成佛亦為令眾生得無漏樂。故不求樂之有情,可謂無有。此處所說樂,偏重五欲樂。資具即衣食四緣等,在用貨幣之時代,可以金錢釋之。資具無缺,乃先世福業之報,在家孝父母敬師長,出家承侍三寶乃感此果。若無因而有果,虛空應出麵包,故貧者不可以劫盜而致富也,「賢愚因緣經」、「百喻經」等當參看。佛知正因果,故於六度之中,先為菩薩說布施。或謂出家之人,未必能施,然仍能持戒,可見六度不必以布施為先。然而凡持戒者,第一念必先有不貪著心;對於家及五欲境不貪,始能持出家戒;對於資具不貪,始能非義不取,如此等是也。

悲心下劣心粗獷,專求自利為勝者,

彼等所求諸受用,滅苦之因皆施生。

悲心下劣之二乘,煩惱未調之粗獷眾生,不顧他利,唯以自利為第一義者,其所求滅苦之因,如滅饑寒苦之衣食等受用具,亦皆施之果也。

此復由行布施時,速得值遇真聖者,

於是永斷三有流,當趣證於寂滅果。

聲聞緣覺,要先聞佛說法為因,始能斷三有生死之流,而證聖果。在家人要值遇聖者,尤必以施為增上緣,由以清淨信心供佛及僧故,必感真聖者為作福田。聖者受已,必為說三有過失,令施者如理思惟,自證聖果。此顯二乘出世樂亦由施得。

發誓利益眾生者,由施不久得歡喜。

菩薩擐大誓甲,利益眾生,由施波羅密圓滿,不久即登歡喜地。

由前悲性非悲性,故唯布施為要行。

悲性謂以大悲為體性之菩薩,非悲性謂非以大悲為體性之凡夫、二乘,皆由布施始獲其所求之樂,故唯布施為修行要道也。

且如佛子聞求施,思惟彼聲所生樂,

聖者入滅無彼樂,何況菩薩施一切。

此顯菩薩之意樂。菩薩聞眾生來求布施之聲,思惟我為施主,能滿眾生之願,譬如父母,有大產業,遺其子女,自心快慰,不可名狀。較聲聞入寂滅涅槃煩惱寂靜之樂,猶為過之。以彼唯自利,此則既滿己布施之願,亦滿彼求樂之願故。但聞其聲,樂尚如此,何況真能行大布施。故聞求施語則喜,舒手行施則樂,施已亦復無悔,深生隨喜,初、中、後三時,唯是極大殊勝喜樂也。

由割自身布施苦,觀他地獄等眾苦,

了知自苦極輕微,為斷他苦勤精進。

此顯菩薩布施之堪忍與精進。地上菩薩布施時,割自身肉,亦無痛苦。如經云:通達緣起性空者,視割身肉,如剝樹皮,菩薩身如藥樹,一任眾生折其枝葉,乃至掘其根株,以療疾苦,不作是念:此樹為我,彼樹為他,傷此樹時我有苦,傷彼樹時我無苦也。此說布施苦者,如說佛往昔捨身受苦因緣,皆是地前之事。加行位前,布施意樂未成熟,施身肉等,佛亦不許。加行位中,意樂久經熏成,能施身肉,然仍有苦。以如理觀故,雖苦能忍受不退。謂觀地獄中苦,如「菩提道次第」所說八寒八熱等獄,人世之苦,無可為喻。為救彼眾多受苦有情,積集福德資糧,須行布施,雖捨身肉,比地獄苦,仍極輕微,如患重病者,欲療重苦,針灸等痛,亦能忍受。菩薩為利眾生而行布施,雖割自身之肉,其苦亦能忍受,倍增精進。佛因地中,如斯苦行,極多無量。

施者受者施物空,施名出世波羅密,

由於三輪生執著,名世間波羅密多。

此顯布施波羅密出世非出世之差別。空謂如幻,非謂施者受者施物皆無,若以三輪俱無為出世波羅密,一切眾生,皆已圓滿施度矣。達三輪性空,施度始能圓滿,名出世波羅密。未見道前行施,不達三輪性空,雖可觀想成空,然非實證,尚不得名波羅密。然以其能斷慳貪,與施度相應,又以回向力攝持,亦為成佛之因;由其隨順出世波羅密之故,亦名波羅密。

極喜猶如水晶月,安住佛子意空中,

所依光明獲端嚴,破諸重暗得尊勝。

此一頌繼以喻顯初地功德。月喻極喜地者有三義:一高尚,二光明,三尊勝。證性空慧者始達,故高;二菩提心圓滿,無量功德莊嚴,故光明;除諸熱惱障品饒益無量眾生,故尊勝。意者,心也。佛子之心,喻如虛空。空慧為能依,此心為所依。以空慧月故,所依之心,如虛空為月所照耀,亦獲光明,一切心皆有無量功德莊嚴也。暗謂愚癡,慧光能破癡暗。作大福田,故曰尊勝。

【書籍目錄】
第1頁:前言 第2頁:正釋頌文
第3頁:釋十地諸頌 第4頁:第二菩提心離垢地
第5頁:第三菩提心發光地 第6頁:第四菩提心焰慧地
第7頁:第五菩提心難勝地 第8頁:第六菩提心現前地
第9頁:第七菩提心遠行地 第10頁:第八菩提心不動地
第11頁:第九菩提心善慧地 第12頁:第十菩提心法雲地
第13頁:釋佛地諸頌 第14頁:結義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