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佛眼觀處世—大師談世事:人生三題心靈讀本之一 妙皇法師

佛眼觀處世—大師談世事:人生三題心靈讀本之一 妙皇法師

悟思

[日期:2011-03-26]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妙皇法師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第一章】佛學大師教你為人之道

  悟思:

  佛,即覺悟的意思。佛陀,即覺者。究竟佛覺悟了什么呢?簡而言之,就是真諦  人生宇宙的真諦。一提到“真諦”,很多人就覺得佛法高深莫測、玄妙無比,從而產生畏難情緒,覺得學佛無從下手。其實啊,佛法就在我們身邊,就在我們為人處事之中。“青青翠竹,盡是法身;鬱鬱黃花,無非般若”、“道不遠人”。因此,佛學大師們講“學佛就是學做人”。

  做人可是一門大學問。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的一個重大貢獻就在於他提出了“人是什么”的疑問,從此開啟了西方的哲人們探索人生奧秘的艱難之旅。中國古哲孔老夫子也說:“仁者人也。” 意思是說,“像樣的人”就可以稱作“仁者”。可是在孔子眼中沒有幾個人能配得上“仁者”的稱號。也就是說真正完全“像樣的人”並不多啊。蘇格拉底和孔子差不多是同一時代的人,一個在西方,一個在東方,幾乎同時開始了對人類自身的反省:人是什么?應該怎么做人?

  但是怎么做人是沒有固定模式的。人類不是被奴役的羔羊,而是追求自由自在的靈長。每個人的人生都閃耀著自己特有的光芒。既然人生是如此絢麗多彩,那么我們應該怎樣去覺悟人生的真諦,指導人生的迷航?當我們在深夜裏苦悶徘徊時,當我們寄情山水大歎:“做人難,難做人”時,何不去向那些人類中最睿智的覺者請教?

  一語點醒夢中人。人人都需要點撥。有時佛學大師們一句簡單的話語就能將我們心中積存幾十年的迷惑一掃而空。“向來枉費推移力,今日水中自在行。”大師們的智慧能讓我們看清什么是真,什么是幻,最終達到身心自在。

  現在人們經常把“處世”稱為“混社會”。“混”這個詞十分精彩。它一方面說明了現在很多人對如何處世很迷茫,待人接物沒有規則、與人相處沒有法度,所以只能 “瞎混”;另一方面,說明了很多人把能否成功寄托於一種“偶然性”。成功是很偶然地“混”出來的,失敗了也是偶然地“混”得不好。

  可是,這樣渾渾噩噩“混社會”,最終“混”掉的是什么?是自己的青春年少,是自己的寶貴機遇。“混”,是一種對自己的人生不負責任的態度。

  機遇只屬於那些有准備的頭腦。因此,我們應該學習怎樣處世,把它作為一項終生學習的課題。曾子曰:“吾日三省我身。”這種不斷反省自己,不斷調整自己的態度值得今人仿效。

  很多人誤認為佛教是完全出世的宗教,對佛教的基本印象是:在深山古寺中念經吃齋。其實不然。佛教認為出世與入世是圓融無礙的。地藏菩薩雲:“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如果佛教遠離世俗世界,如何普度眾生?如何度空地獄?六祖慧能大師也講:“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

  凡與星雲法師、聖嚴法師、淨空法師等佛學大師們交流過的人都有一個相同的感覺:與大師在一起有一種如沐春風之感。這就是大師們的人格魅力之體現,這也是大師們處世智慧的流露。

  人們經常說出家人是“看破了紅塵”。對!整個社會是如此的紛繁複雜,不把它“看破”,又如何能在社會中“遊刃有餘”?只有“看破了紅塵”,才能透過現象看到本質、抓住關鍵。然而一般人要“看破紅塵”,恐怕得借助大師們的“佛眼”。

【書籍目錄】
第1頁:目錄 第2頁:前言
第3頁:悟思 第4頁:學佛就是學做人
第5頁:學佛是為大眾謀幸福 第6頁:廣結善緣,自謙而尊人
第7頁:用慈悲心來軟化他人 第8頁:不要忘了基本精神
第9頁:识人之道 第10頁:拒絕是一種藝術
第11頁:退即是進,與即是得 第12頁:好人不寂寞,善人最快樂
第13頁:做人低姿態,做事高水平 第14頁:為學定要深心
第15頁:恬淡是養心第一法 第16頁:時時處處助人利己,時時處處你最幸福
第17頁:身苦心不苦 第18頁:走出老年的悲哀,服務奉獻社會
第19頁:理解對方,反省自己 第20頁:生兒女易,教兒女難
第21頁:聖人之善,以孝為端 第22頁:要尊重並體會到對方是一個獨立人格
第23頁:順法調禦,以愛教導 第24頁:進步不落後,圓融不極端
第25頁:不僅事情要做好,人的本分也要做好 第26頁:做好自我情緒管理
第27頁:與人交往須帶三分俠義心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