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七覺支講記 聖嚴法師著

七覺支講記 聖嚴法師著

七覺支的意義

[日期:2010-07-24] 來源:網絡轉載  作者:聖嚴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七覺支的意義
  
  新譯七覺支的七個名詞,依次是:念覺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除覺支、定覺支、捨覺支。根據《阿含經》的排列,一開始就修念覺支的四念住,由四念住而開發智慧;但是在大乘經典裡,也有將擇法覺支放在第一覺支,第二才是念覺支。將擇法覺支放在第一的原因,是先借佛之智慧、佛的正見,來做為行者選擇法門的一個標準,知道了何謂善的正法、何謂不善的非正法,然後才開始修行。
  
  七覺支的意義是什麼?內容又是什麼?以下逐項介紹:
  
  一、念覺支
  
  念覺支,修行道品之時,常念於定與慧均等。
  
  念覺知,就是使心念集中,從散亂心而成集中心,由集中心而成統一心。也就是在修行道品次第時,常常要思惟;思惟,就是觀照。而且非常用心地注意它、留心它,留心自己的智慧和禪定是同樣的重要。實際上念覺支就是四念住,時時將心專注於禪定和智慧同等重要的狀況。
  
  四念住是三十七道品中的第一科,分別為觀身、觀受、觀心、觀法等四個項目,其內容是:(一)觀身身有三十六物,多觀其不淨
  
  三十六物分為三類:內身十二物,是在身體內,包括肝、膽、腸、胃、脾、腎、心、肺、生臟、熟臟、赤痰、白痰,是眼睛看不到的。外身十二物,是在身體的外部,包括髮、毛、爪、齒、眵、淚、涎、唾、屎、尿、垢、汗,用眼睛可以看得到的。身器十二物,是支持身體的皮、膚、血、肉、筋、脈、骨、髓、肪、膏、腦、膜。(二)觀受──受有五種:苦受、樂受、憂受、喜受、捨受,多觀苦受
  
  受是身體的直覺,有了直覺之後,心會產生苦、樂、不苦、不樂等各種反應。舒服是樂受,不舒服是苦受,沒有什麼舒服不舒服的,則是不苦不樂受。對可能發生的苦受,產生憂受;對已發生及未發生的樂受,形成喜受。若以苦苦、行苦、壞苦而言,則諸受無一非苦。(三)觀心──心有五蓋:貪欲、瞋恚、掉悔、睡眠、疑,多觀其無常
  
  有了受之後,就會有反應,那就是心的活動。對於樂的事,會貪著、追求,希望保留它,不要失去,甚至希望得到更多一些;對於苦及不快樂的事,會瞋恨、討厭,希望趕快離開它。一個是貪,一個是瞋。
  
  遇到快樂的事,心裡很興奮,遇到不快樂的事,心裡很沮喪,便是掉悔;在不苦不樂時,因為無聊沒事做,很可能就會打瞌睡,便是睡眠;有時甚至會懷疑自己是快樂或是不快樂,也弄不清楚究竟是真的還是假的,便是疑。若能觀知心念剎那生滅,即知心是無常的。(四)觀法──法有五蘊的善、不善,多觀其無我法,主要是指五蘊構成的色心二法,由此衍生出我們對好或不好、善或不善、有益或無益等虛妄執著,若能清清楚楚知道,萬事萬物皆由緣起緣滅而有,自性本空,這便是觀法無我。
  
  我們很少會想到自己的身體是由三十六物組合起來,只會想到這個身體是「我」,執著於喜歡和不喜歡──我好舒服、我不舒服,我好可愛、我好可惡,我好美、我好醜,我好幸福、我好可憐……,很少能真正客觀地觀察到,身體就是身體,內臟就是內臟,五官就是五官,皮膚筋骨就是皮膚筋骨,那不是我;如果認定身體就是「我」,因此執著身體,那就會有很多煩惱了。
  
  最近有位女士,醫生為她檢查之後,要她開刀治療,她很緊張的來見我說:
  
  「師父,我要進醫院開刀,我很怕痛,也怕弄不好可能會死。」
  
  我說:「怕痛,會痛得更厲害;怕死,會死得更快一些。開刀時應該這樣想︰這個身體正在接受治療,沒什麼好怕的,如果真會死,怕也沒有用;不害怕,生命力便會堅強些,活的機率高一些。」
  
  她聽了我的意見,就進醫院開刀。開刀之前醫生問她要全身麻醉還是半身麻醉,全身麻醉是開刀時沒有知覺,手術後恢復得慢一些;而半身麻醉,只是開刀的地方不會痛,但意識清楚,手術後恢復比較快。她因為用了我教她的方法,知道怕也沒有用,於是就用半身麻醉,而且一邊開刀還一邊透過鏡子欣賞醫師為她開刀的過程。開完刀之後很快就恢復了,之後她來見我說:「師父,開刀一點也不可怕,開刀只是醫生在開這個身體的刀,跟我沒有關係。」這就是用觀身的修行法了。
  
  最近我自己也有類似的經驗,我到醫院檢查胃,當胃鏡從喉嚨插到胃裡時,是有點不舒服;但是醫師一邊檢查,我一邊在螢幕上,清清楚楚看到胃裡的狀況。我欣賞著這個胃,胃壁是長得怎麼樣,好像我也跟著鏡頭在自己的胃裡探索。檢查過後發現胃裡邊長了一塊小小的息肉,醫師拿了個小夾子將息肉拿掉,流了一點血,當時我並沒有想到這是我的胃;息肉拿掉後,我也沒有感覺到我的胃裡曾經被拿掉過什麼東西,只是在觀這個身體。當時我如果想著這是「我」的胃,我的胃被醫生夾掉息肉,那麼我可能就會緊張了。
  
  觀身觀成功,就能夠清楚地觀受;觀受觀成功,一定能夠清楚地觀心;觀心觀成功,一定能夠清楚地觀法。這就是修行四念住的完成。
  
  二、擇法覺支
  
  擇法覺支,依智慧簡擇法之真偽,取真實而捨虛妄。也就是依四聖諦法,如實簡擇而得道法無漏──簡擇善法、不善法。
  
  擇法,是依據釋迦牟尼佛所說的觀念和方法,作為基本原則,來簡擇修行的方法。知道簡擇,才會知道修行是否正確。如果不知方法和觀念的正確或錯誤,修行不可能離苦得樂,反而會招致更多的煩惱與痛苦。
  
  擇法覺支中的法,是指真實法或虛妄法,善法或不善法。善與不善,又分世間及出世間兩類。世間的善法是五戒十善,不善法是五逆十惡;出世間的不善法是諸煩惱心,善法是道品次第的解脫法。
  
  此處是指對於出世間的善、不善法,如果能夠清楚地瞭解,辨識離開煩惱的虛妄法,而朝真實的解脫法努力,或者是離開不善法而朝著善法的方向走。依四聖諦法,從愚昧走向智慧,從瞋恨走向慈悲,從執著走向解脫;也即是從世間苦集的有漏因果,轉化為出世道滅的無漏因果。如果能夠隨時如此抉擇,就是步步接近解脫的道路。
  
  我們再回過頭來看「觀身」,如果把身體當成是不變的、真實的,這就是虛妄法、就是惡法。如果已能觀照身體,知道這個身體是暫時的現象,認知它不是真實的,便是善法。身體的本身無所謂善或不善,如果執著身體,把幻軀當成是真實的自我,就會形成煩惱。如果運用身體修行三十七道品,肉身便是法身的基礎。
  
  「受」也絕非真實,它是非常主觀的。譬如身體接受同樣的摸觸,有時有快感,有時又會感到不舒服,這跟當時的心境有關。心境好時,以苦為樂、苦中作樂、雖苦猶樂。如果心境不好,即使吃喝玩耍,也會認為是在受苦。
  
  「心」是無常的,不管是什麼樣的心念活動,都是暫時而非永恆。
  
  「法」是五蘊皆空,因緣有而自性空,任何一法,只要不執著,便都不是我。
  
  我年輕時認識一位朋友,有一次他被一個女孩子打了耳光之後,還高興了好幾天,老是摸著自己的臉說:「我終於被她打了一個耳光。」當時我實在沒有辦法想像,被打了還會那麼高興,是什麼道理?他的身體被打痛了,竟然如此快樂,請問︰這在擇法覺支中,是善還是不善呢?
  
  三、精進覺支
  
  精進覺支,簡擇真實的正法,專心精進不懈怠,依四正斷(四正勤)為著力點。
  
  選擇了正確的佛法以及修行的態度之後,才能開始精進修行。否則可能是盲修瞎練,如同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淵。最近我到芝加哥演講,有人問我:「修行會不會走火入魔?」我說:「會的,這有兩個原因:(一)沒有老師,端憑自己苦修瞎練,當身心有反應時,不知如何處理,或認為那便是開悟;(二)遇到的老師本身,就是用盲修瞎練出來的魔法,當然就會入魔了。」
  
  因此,必須要選擇正確的修行方法,最好還要有具備正確修行方法的老師來指導,這樣才不會有問題。也許有人會問︰如果根本不知道誰是正確的老師及正確的修行方法,該怎麼辦呢?所以,應該具備對基礎佛法的認識。
  
  首先,要瞭解因果的觀念,相信因果的觀念之後,就不會做壞事,不會投機取巧,不會不想付出只想得到,因為做了壞事一定會有壞的結果,希望有好結果就要做好事,一定要有這樣的因果觀念。
  
  其次,要有因緣的觀念。一切現象,都是因緣生、因緣滅,都是無常而非永恆,都是空的,沒有真正的「我」或「我的」價值在其中。
  
  基本佛學中的「四聖諦」是因果法,「十二因緣」是因緣法及因果法,不可不知。如果瞭解因果及因緣的道理,就能從佛法的指導中得到智慧,並且依此準則來選擇修行的方法以及指導修行的人。
  
  三十七道品前面的四念住、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等五科,都是正確的佛法,知道之後就要好好精勤努力地修行。這裡的精進覺支似乎與第二科四正勤類似,不過四正勤是針對修四念住而言,而此處則是以四正勤的態度來修以上的五科。因為前五科是從觀而修定,觀的時候能產生智慧,然而這個智慧很薄弱、不夠強,所以要繼續修定;修定的同時再修觀,修觀之後繼續加強修定。精進覺支是將前五科一起精進地修,以產生更深的定慧功能。
  
  諸位可能會誤解,修行一定要三十七道品逐步修完,其實不然,如果是善根深厚的人,只修四念住也能證阿羅漢果,而得解脫。一般人則還是要從修四念住開始,一科一科依次往上修。七覺支又稱七菩提分,是七種可以開悟得解脫的方法,如果尚不得解脫,還有最後一科「八正道」可修。不過,不論是否解脫,多聽、多聞、多薰習,沒有善根的也會培養出善根,不懂修行的也會修行了。
  
  所謂精進,是指對已在修行的善法,要繼續努力修行使其增長,尚未修的善法,要立即開始修;未斷的不善法,要趕快使之斷除,尚未發生的不善法,從此不讓它生起。用這樣的方式持續不斷地修行,就是精進覺支。
  
  如何發起精進心修行呢?譬如說,發願從此以後不說壞話,不做壞事,雖然一時之間還沒有辦法不存壞念頭,只要發覺之後馬上告訴自己︰「不要繼續再起壞念頭」就好了;至於沒有做過的壞事、沒有說過的壞話,就使之不再增加。
  
  一般人做好事,還是希望得到回饋,這樣還不夠好,必須更進一步,做任何事不求回饋,因為期待回饋的心,便是煩惱心。得到回饋,就會驕傲歡喜;不見有回饋,就會怨怒瞋恨,這都是煩惱心。
  
  有的人誤以為精進是不吃、不喝、不睡、不休息地修行;其實,如果這樣拚著命修行,那是著魔了,不是正確的精進。正確的修行是從調飲食、調身心、調呼吸、調睡眠打基礎,稱為前方便;然後細水長流、綿綿不絕,不緊張、不鬆懈地修行。因為身心緊張會出問題,懈怠則會一事無成,不能得力;因此,一定要不急不緩,很有毅力、恆久持續地不斷努力,這才是正確的精進。
  
  一位修行人在做任何事,都可以用精進心,只要有精進心,就能夠安定身心。例如我跟我的侍者說,他為我煮的那種小黃米,有許多是連著殼的,那些小米殼,經常會鑽到我的牙縫裡,最好將它撿出來。侍者回說︰「小黃米帶不帶殼,不容易看得出來。」
  
  於是我就請他把米拿來,讓我自己找。就這樣,時間一晃就過了一個半小時,雖然找的是一粒一粒帶殼的小黃米,其實一顆顆都成了我修行的方法。因為我的心很安定,完全專注在有殼的小黃米上,一逮就是一個,雖然我這個老人的眼力並不好,但逮得還滿準的。對我來講,這一個半小時一下子就過去了,也不覺得累,而且還很喜悅。
  
  中國佛教徒之中流行這樣的一句話:「學佛一年,佛在眼前;學佛兩年,佛在天邊;學佛三年,佛在西天。」意思是說,剛學佛時還滿精進的,心中有佛、有佛法,覺得真有用。到第二年,覺得要修行成功還早得很,漸漸就懈怠了,所以得到的利益自然不多。等到第三年,反正沒有修行,不想修了,心中的佛也就不見了,這就是不精進的緣故。如果有精進心,不論能不能立竿見影地得到成就,每天都會持之以恆地用方法、用觀念,這才是叫做精進修行。
  
  昨天有位在家弟子問我:「師父,當境界現前時,要用什麼方法?」所謂境界,就是使自己煩惱、困擾,掉入各種誘惑、威脅的陷阱中,產生憂愁、恐懼以及悲歡離合等狀況。我的回答是:「首先要把當前的狀況看做是無常;接下來要認清,這些天外飛來的俊男或美女、誘人的錢財及食物,或是有個非常風光顯赫的權位等著你,都可能是別人設計好的陷阱和圈套,必須小心遠離。」凡是遇到這種狀況時,如果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都不成;只有先觀自己的呼吸,向內觀照心的反應,能夠如此,就有了修行的著力點,不致於一下子就掉進陷阱裡去了,這也就是精進。
  
  我有幾個經驗可供諸位參考。當我在日本留學快要完成博士學位時,日本跟台灣斷絕邦交,謠傳在日本留學的台灣學生,全部要換成中國大陸護照,否則就要被趕出日本;因此使得數以千計的台灣留日學生,人心惶惶,不知怎麼辦才好。我有一位教授很同情我,有一天他介紹一對母女來看我,女孩二十多歲,母親五十歲左右,見面之後又要我去她們家坐坐,她們家是一座寺院。
  
  當天晚上我的教授打電話問我:「今天來看你的那對母女,你覺得那個女孩怎麼樣?」
  
  我說:「那個女孩很好啊,我準備到她們的寺院去看看。」
  
  教授又問:「嗯!很好,很好,你知道去做什麼嗎?」
  
  我說:「我不知道。」
  
  他說:「是這樣的,那個寺院的住持剛剛過世,現在要招一個和尚女婿,如果找不到和尚女婿,母女倆就要被趕出寺院,他們的大本山會另外派人接管。」
  
  日本的和尚是可以結婚的,那對母女對我印象不錯,所以希望我去做和尚女婿。
  
  當我明白後就跟教授說:「謝謝你的關照,可惜我是個中國和尚,我是不能結婚的。」
  
  在那樣混亂的國際局勢之下,如果我接受了這樣的安排,除了有身分之外,還有一位太太跟一座寺院。在當時,這是一個很大的誘惑。
  
  另外還有兩次誘惑,都是要我去做官。台灣在國民黨政府的時候,要我擔任國大代表,我婉拒之後還告訴我說:「這不是選的,是政府給的國大代表,像于斌樞機主教就是國大代表。」第二次是在今年,行政院要給我一個相當於政務委員層級的官,好多弟子都來勸我接受,並說:「師父,這是佛教的光榮。」我說:「阿彌陀佛!我只適合當和尚。」
  
  我不是說做官不好,而是我不適合做官。我做和尚,懂得精進,扮演其他的角色,可能就不一定做得稱職了。
  
  四、喜覺支
  
  喜覺支,安住於真實的道法「四念處」及「四正勤」,而有喜悅。
  
  精進修行之後,會產生喜悅的心。因為懂得佛法的觀念和方法,可以調整心態,幫助自己不會掉入種種陷阱中受苦難而產生煩惱。例如本來人生觀是很消極悲觀的,知道佛法之後,就會覺得有無限的希望,很歡喜、很幸運。又例如,當你的心受到刺激而生煩惱,正在痛苦不安的時候,用佛法向內心觀照,體驗自己的情緒反應,覺察到那些讓你痛苦不安的心念,本身是虛幻的、是空的,如此一來,心情就會平靜。
  
  所以喜悅有兩個原因,一是用觀念轉變自己,另一是用方法幫助自己。只要認真地用觀念,耐心地用方法,而且不要有急切的得失心,自然而然會產生法喜及禪悅的效果。
  
  修行喜覺支,至少可得兩種喜悅︰
  
  (一)聽聞佛法,得法喜︰在未聽聞佛法之前,有許多的觀念不正確,常常跟自己過不去,內心跟內心、內心跟外境,會產生種種的矛盾和衝突。聽了佛法所講的因果、因緣,緣起無常、緣起自性空、空故無我等道理,當然會歡喜。諸位聽過「當頭棒喝」、「醍醐灌頂」嗎?聽聞佛法之時,心胸豁然開朗,而有如釋重負的感覺,就是法喜。
  
  (二)修行禪定,得禪悅︰修行禪定時,身心輕鬆、平穩、寧靜,就會產生一種禪定的喜悅,此時的禪悅,是一種輕安、無累的享受,不是刺激性的興奮。禪定的層次有「四禪八定」,大略又可歸類為集中心、統一心、無心三類,能得集中心及統一心,便得禪悅,亦稱定樂;能得無心,即見空性,終得解脫,便是解脫的自在歡喜了。
  
  目前在台灣的法鼓山上,有不少西藏喇嘛前來修學漢傳佛法,他們是從西藏流亡到尼泊爾或印度,輾轉到了台灣,現階段不願再回西藏,可是他們每天都過得很歡喜。有些居士無法瞭解,就問他們說:「你們已經離開西藏,流亡在外,怎麼還會那麼歡喜呢?」
  
  喇嘛們說:「西藏雖然不能回去,可是我們非常幸運,經常可以聽佛法、用佛法、講佛法,當然歡喜了!」他們並不一定打坐,但懂得用佛法來觀想、自處處人,便沒有困擾的問題了。
  
  反觀有些中國的佛教徒,認為生死就是苦,人間是苦海無邊,只要未得解脫、未斷生死,就當愁眉苦臉、如喪考妣。這真是顛倒!那是對佛法一知半解,並未修持佛法。只要聽懂佛法,能用佛法,隨時隨地都應該是歡歡喜喜的。
  
  五、除覺支
  
  除覺支,又名輕安覺支。由觀慧、正念、正精進的喜悅,而得除去身心的粗重,感受到身心的輕利安適。
  
  有了喜悅之後,會產生輕安的反應。輕,是沒有重量;安,是平實安穩。輕安,是用禪修的方法來幫助自己、調整身心,漸漸地,身與心的負擔都會消失。
  
  修行到了身與心都沒有負擔的感覺時,可能還知道有環境,風聲、雨聲、車聲、人聲等都還聽得到,不過已不是對立的,而像是跟自我合而為一的──住在房子裡,房子也就是自己;坐在墊子上,墊子就是自己,在這種狀況下,一切都是那麼的順利、適意、舒暢、有默契。
  
  六、定覺支
  
  定覺支,心一境性,名為定,便是不昏沉、不散亂,住於四禪定相。
  
  輕安的進一步是禪定,禪定有兩類:
  
  (一)小乘的定:沒有前念與後念,心止於一,停留在一個念頭上,這是次第禪定。從初禪至四禪,四禪含攝八定,乃至進入解脫定。
  
  (二)大乘的定:心可以有念頭,但是不受環境狀況的影響而有起伏、波動,這是定慧不二的如來禪或祖師禪,也就是中國禪宗所講的「道在平常日用中」,從知見的導正、智慧的開啟,轉變了對於事物原有的態度。把世間的顛倒見扭轉過來之後,便不會隨波逐流,被境界之風捲著走了。這就是定慧均等的工夫。
  
  禪定的修行,若談到四禪八定、九次第定,似乎聽起來很困難;若用中國禪宗的大乘禪定,不論是用話頭或默照,只要一念與方法相應,便是相似的心一境性,就得輕安。輕安的程度深,那就是禪定。
  
  心一境性,是指心念反覆地停留在某一個心境上。譬如諸位現在正聽我說法,很明確、很清楚地在聽,什麼雜念都沒有,沒有善惡是非的分別,只是在聽,專心聽的時候就如同心繫一境。因此,禪修者在平常生活中,練習著吃就是吃、喝就是喝、工作就是工作、走路就是走路、休息就是休息,也即是心繫一境的意思。
  
  修次第禪定是漸進的、次第的,到了深定之中,連時間及空間感也會消失。這種深的禪定,跟以下的兩種狀況是不一樣的:(一)被人在頭上打了一棒,昏厥之後失去知覺,什麼都不知道,直到恢復知覺,頭腦才開始發生作用。在失去知覺的那一段時間中,頭腦沒有作用。(二)無夢的熟睡狀態,醒來時才發現已過了好幾個小時。
  
  以上兩種狀況,都不是定,因為修定的人出定之後,在一段時間內,身心是非常輕鬆、快樂,不受刺激、誘惑的影響,會是個有修養的人。但是,在被打擊昏厥之後醒過來的人,頭腦是不清楚、不舒服的;而熟睡之後醒了的人,體力雖然恢復了,但當被刺激或受誘惑之時,不會因為熟睡之後,人格就更加健全。
  
  七、捨覺支
  
  捨覺支,又名護覺支。捨外境之心,捨一切所緣對象,由住於一直心,而發空慧。捨「善」與「不善」二法,捨「斷(遠離想)」、「無欲(想)」、「滅(想)」之三界。
  
  禪定是非常好的,但如果貪著禪定的定樂,便是一種執著。一般的人只要有一些禪定的經驗,就會經常獨自坐著享受定樂。不論從小乘或大乘禪的角度來看,這樣的修行就稱為「冷水泡石頭」,既不能入深定,更不得解脫,因此必須要一層一層的捨。
  
  前面談過的喜、輕安、定,都是不同層次定樂的享受,可是正確的佛法,是一切外境及心境的執著都要解脫──苦受要解脫、樂受也要解脫,苦、樂、憂、喜,全部都要捨卻,才能稱為覺支。
  
  捨所緣的境,也要捨能緣的心,此即住於一直心,而發起無我無相的空慧。也就是逐一捨卻色心二法的能所二相,捨無可捨之時,便得涅槃解脫。
  
  七覺支中最重要的,就是捨覺支,捨去一切,才能有空慧所證的解脫境現前。從經典來說,捨有捨善、不善的二法,又有捨斷、無、滅的三界。
【書籍目錄】
第1頁:三十七道品第六科 第2頁:何謂七覺支?
第3頁:七覺支的意義 第4頁:《阿含經》中的七覺支修持及其功用
第5頁:大乘經論中的七覺支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1)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
第 1 楼
匿名 发表于 2016-11-21 18:54:31
此是人間燈塔,眾生當追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