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做你自己的治療專家 耶喜喇嘛開示

做你自己的治療專家 耶喜喇嘛開示

通過佛法找到我們自己(提問與回答)

[日期:2011-01-20]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耶喜喇嘛開示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一、通過佛法找到我們自己

當我們研究佛法時,我們是在研究我們自己,研究我們自己心的本質。佛法不把它的注意力集中在某個「超靈」之上,而是將其重點放在更實際的事情上。比如,如何生活,如何將我們的心融合在一起,以及如何使我們的日常生活寧靜而健康。換句話講,佛法總是著重於經驗性的知識、智慧,而並非某些教條的觀點。實際上,我們甚至不把佛教看成一種一般字面意義上的「宗教」。從喇嘛們的觀點來看,佛教的教義更多是涉及哲學、科學或者心理學的知識。

人類的大腦本能的尋求歡樂。這在東方與西方沒有什麼區別,每一個人都在做著同樣一件事情。但是,假如你對歡樂的追求正在使你情緒化地抓住感官世界不放,那就非常危險了。你自己沒有控制。

不過你不要以為控制是東方的東西,或者佛教中的東西。我們都需要控制,尤其是我們中陷於物欲生活的圈套的人們,我們在心理上、在情感上太迷戀於對各種物質的執著了。以佛法的觀點來看,這是一種不清淨的思想;這樣的人在精神上得了病。

事實上,你們已經知道,單靠外部的科學技術的發展是斷不可能滿足你的各種執著的欲望或者解決你其他的情感問題。而世尊的教誨向人們展示的是人類潛能的本質特點,人類思想的能力。當你研究佛法時,你會知道,你是誰和如何進一步發展自己;佛法不把重點放在某種「超自然」的信仰體系,而是教你去揭示對你自己和對周圍其他現象的深層次的理解。

然而,不論你是一個宗教徒還是唯物主義者,不論你是信徒還是無神論者,瞭解自己的思想是如何工作的,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不這麼做的話,你就會東奔西跑,認為你是健康的,而事實上,各種苦惱情緒的根源、導致所有心理疾病的真正原因,正在與你一同成長。因為那樣,你的心所追逐的,是某種外在的微不足道的、變幻無常的事物,某種並不重要的,而且是錯誤的東西,而用不了幾秒鐘,你就會不安到極點了。就我看來,這表示你在精神上得了病,為什麼呢?因為你執著於感官的世界,因依戀而變成了瞎子,受到招致一切麻煩的根本原因的擺佈,而不知道你自心的本質。

如果你想駁斥我,說你不相信我所說的,那沒有關係。這不是一個信不信的問題。不管你怎麼一再說「我沒有鼻子」,你的鼻子還是在那兒,就在你的兩隻眼中間。不管你相不相信,你的鼻子總是在那個位置。

我遇到過一些人,他們驕傲地宣佈:「我不是一個信徒。」對於他們公開宣稱自己不信任何事情,他們顯得是如此地驕傲。你可以查一下,瞭解這一點非常重要。在今天的這個世界上,有著太多的矛盾。科學的唯物主義者誇口道,「我不信」,宗教信徒說,「我信。」但是,不論你怎麼認為,你還是需要瞭解自己的心的特有的本質。你如果不這麼做,那無論如何高談執著的過患,事實上你根本就不知道什麼是執著,和如何去管束它。說起來輕巧,但真正難做得的,是如實了知執著的真正本質。

譬如說,當人們最初造飛機和汽車時,他們的願望是能夠更快地做事情,以便有更多的時間休息。然而,後來發生的事情,卻是人們變得比以往更加難以安靜下來。查看一下你的每天的生活吧。由於執著,你從情感上捲入到對你自心創造的給你一種真實感覺的世界中,不給你自己留一點點的空間或時間來瞭解自心的本質。對我來說,這就是對於艱難生活的定義。你找不到滿足或快樂。因為事實是,快樂與享受實際上來自「心」,而不是來自物質的現象。

不過,還是有一些明智的,無神論的人們確實從某種程度上理解到,物質並不能保證有價值的、歡樂的人生,他們正在努力尋找,看是否有其他某種可以提供真正令人滿足的東西。

當世尊談到「苦」時,他並非簡單指那種表面的問題,比如肉體的疾病和傷害,而是指「心」自身那種難以滿足的本質恰恰就是「苦」。某一種事物,不管你得到多少,這也決不會令你得到滿足。這種無休無止的欲望,就是苦。它的特征,就是情感的失敗。

在佛教的心理學中,描述了六種基本的情感,這六種情感挫敗人的自心,攪擾它的寧靜,使它變得煩亂不安,它們分別是:無明、癡、嗔、慢、疑、邪見。這些都是心的態度,而不是外部的現象。佛法中強調,要克服這些幻覺,即克服你的苦的根源,信仰和忠誠幫不了多大忙——你得理解它們的本質。

如果你不用內省的識慧審查你的自心,你永遠也不會知道裏面究竟有什麼。你若不去查看,不管你你如何高談你的心和你的情感,你永遠也不會真正理解你的基本情感是「自我中心」,而這正是讓你不得安寧的東西。

那麼,要克服你的自我,你並不需要放棄你的一切所有。保持住它們;因為它們不是使你的生活艱難的原因。你之所以不得安寧,是由於執著心緊緊抓住你的所有;自我和執著染汙了你的心,讓它變得不清晰,愚昧,和焦慮,從而障礙了智慧之光的增長。這個問題的解決辦法就是禪思。

禪思決非只是僅只培養集中於一點的能力,坐在某個角落裏無所事事。禪思實際上是一種心的警覺的狀態,即掉舉的反面。禪思是智慧。你應當在日常生活中時刻保持覺醒,完全覺知你在做什麼,為什麼做和怎麼去做。

我們在做幾乎所有的事情時都是不知不覺的,我們無意識地談話,雖然我們聲稱自己是清醒的,但是我們還是完全不能覺查那肆虐於我們心中、影響我們做的每一件事情的那些苦惱。

你自己可以檢查一下,做做試驗。我這兒並非是在下定論或者壓制你。佛法就是這樣起作用的——它給你提供一些意見,而你可以通過自己的體驗去查看這些意見是否屬實。這是非常切實的東西,我談的不是某種在虛空中的事物,這實際上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

假如你不瞭解執著的特徵和所執之物,你怎麼能夠發起對你的朋友、你的父母和你的祖國的慈悲心呢?用佛法觀點來看,那是不可能的。當你傷害你的父母或者你的朋友時,那是你的不能知覺的心在作怪。當一個人發泄自己的憤怒時,對於他自己心中所發生的事情卻是一片茫然。不能覺知自心,就使我們傷害別人,不尊重其他的有情眾生;對我們自身的行為和心理上的態度不覺知,會使我們喪失人性。事情就是這樣,就是這麼簡單,不是嗎?

近來,人們通過學習和訓練,以圖成為心理學家。世尊的意見是,每一個人都應該成為一名心理學家。我們每一個人都應了知自己的心,你應當成為自己的心理學家。這肯定是可能的,每一個人都有能力理解他或她的心。當你理解自心時,控制它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不要以為控制僅僅是像是在登喜馬拉雅山,或者以為控制對於沒有多少財物的人來說,會顯得更容易。這可不一定是事實。下一次當你情緒動蕩時,你可以自己查查看。不要忙著做某件事以圖轉移自己的視線,放鬆,然後試著覺察你在做什麼。問問你自己,我為什麼在做這個?我是怎麼做的?原因是什麼?你會發覺,這是一次精彩的體驗。你的主要問題,是缺乏專注的智慧,覺知,或者知覺。因此,你可以發現,通過理解,你可以輕鬆地解決你的問題。

要覺受到對別人的慈悲心,你就得瞭解物件的本質。如果你不瞭解,那麼,即使你說,「我愛他」,「我愛她」,那也只不過是你的「我慢心」帶著你做另一次「自我」的旅行罷了。盡力去做到了知「如何」和「為什麼」。成為你自己的心理學家,這一點非常重要。然後,你就可以用自心的理解的智慧來應付自己;你將能夠從容地與朋友在一起,令你的朋友高興,享受你的所有,而不是變得坐臥不寧、脾氣暴躁,以致於浪費你的生命。

要成為你自己的心理學家,你不需要學習某些偉大的哲學。你所需要做的,就是每天檢查自己的「心」。你們每天都在檢查物質的東西——每天早上你都查看廚房裏的食物,但你們卻從不去查看你們的「心」。查「心」遠比其他事情都重要。

然而,絕大多數人都相信事情的反面。他們似乎認為可以簡單地「買到」對治他們所面臨的任何問題的解決辦法。物化的態度以為,金錢可以買到使你幸福的任何東西——你可以買到一顆寧靜的「心」,(顯然,這並不是事實)。雖然你可能嘴上不這麼說出來,心裏卻是這麼認為的。這完全是誤解。

即使自認為是宗教信徒的人,也需要理解他們的自「心」。光靠忠誠永遠也不可使問題終止;而理解識慧卻總能使問題得到解決。世尊自己也曾說過,對佛陀的信仰是危險的;人們不能只是「信」某個東西,人們應當用他們自心的心去發現他們自己的真實自性。基於理解上的「信」很好,一旦你意識到某件事物,或者從理性上對某件事物很清楚,「信」是自動跟隨而來的。但是,假如你的虔誠是基於誤解,那這種虔誠會輕而易舉的被別人的話所破壞。

不幸的是,許多具有宗教傾向的人們,儘管他們自認為是宗教徒,但他們是脆弱的。為什麼呢?——因為他們不瞭解他們「心」的自性。而如果你真實地了知你的心為何物以及它是如何運作的,你就會理解這是一種障礙你健康的精神能量。當你理解你的自心對世界的觀點,或者說看法,你就會意識到你不僅是不斷地在攀緣感官的世界,而且會意識到你所攀緣的東西都只是幻化不實的,你太關注於在一個「並不存在的未來」將會發生什麼,卻對當下完全麻木不仁,你不過是在為一個「心的構想」而活著。一個對當下都麻木不仁的心,卻還不斷地攀緣未來,這心便是不健康的,你們大家同意這一點嗎?

每一天都保持覺醒,這一點很重要。覺醒的意識與智慧的本質特徵是平靜與歡樂。你勿需攀緣某種「未來才成熟的」歡樂。只要你能盡自己的力去實踐「正見」、「正行」,結果是立竿見影的,與行為相伴發生的。你用不著去想,「如果我一輩子做好事,也許我會在下一世得到好報。」你不必去為將來好報是否兌現而耿耿於懷。只要你當下盡你的理解力去行動,你的心當下即可得持久的寧靜。

1、提問:當您剛才談禪思時,你沒有提到觀想(visualization)。觀想似乎對一些人相對來說比較容易,而對另一些人卻特別困難。培養「心」觀想事物的能力有多重要呢?

喇嘛:許多人在觀想向他們描述的事物時感到困難,僅僅是因為他們不曾訓練過他們的心。但對另一些人來說,是由於他們太缺乏想像力了,他們太「形而下」了。也許他們認為對他們的生命來說,就只有這個身體,沒有離開大腦之外的心。但是,佛法中有辦法使你能夠訓練你的心以培養禪思時的觀想能力。而事實上,你一天到晚都在觀想。不管你早上吃的是什麼,你的早餐就是一種觀想。不論你何時去商店,你會想,「這個好,」或者「我不喜歡那個」。不論你看到什麼,都只是你自心的投影(projection)。當你早上起床時看見旭日東昇,會想,「哦,今天是個好天氣。」這時你的心正在作觀想。實際上,觀想很好理解。店主們和廣告代理人都知道觀想的重要性,所以他們才佈置展覽或者廣告牌來吸引你的注意力:「買這個東西!」他們知道,你看見的東西會對你的心、你的觀想有影響,觀想決非是超自然的某種東西,它是科學的東西。

2、提問:如你所說,我得到的印像是,你對西方似乎有點批評的味道,你嘲笑我們做的事情,和我們試圖使「不文明」的世界「文明化」所採取的方式。我並非是真有一個問題,不過,對於人類的那種發展「更大的飛機」、「更大的超市」的所謂的「西進運動」的前景,你是怎麼看的呢?你對西方世界的未來看法如何?

喇嘛:我看到,西方的人民越來越忙了,越來越安定不下來了。我這裏並不是在批評物質或者技術發展本身,而是在批評那種沒有控制、約束的「心」。因為你們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誰和是什麼的,你們盲目地空耗自己的生命,去攀緣那種我稱之為「超市」善良。你們攪亂自己的生活;你們使自己無法安下心來,你們不是使自己的生活變得完整,而是讓它變得支離破碎,千瘡百孔。我這裏決非是要嘲弄你們。事實上,佛法的原則是不允許我們教條地去嘲弄其他的的生活方式的。我所想做的是,建議你們從另一個角度來觀察事物。

3、提問:喇嘛,正如你一樣,我們看到的許多西藏的法師都是男性,我在想,有女性的「仁波切」(活佛)或者是「化身」嗎?

喇嘛:有的,當然有。就發展更高的「心」的狀態而言,男性成女性是完全平等的。在西藏,男性僧侶們有時會從女活佛那兒學習教法。佛法教導人們不能從表面判斷一個人,說「他沒什麼了不起」,「我很特別」。——你真的不能僅從人的高矮來認清一個人。

4、提問:一位比丘尼的任務與一位比丘的任務有什麼區別呢?

喇嘛:事實上沒有區別。他們學習同樣的東西,以同樣的方式教導他們的學生。

5、提問:有的時候,找一位老師真難。修習金剛乘是危險的嗎,比如說沒有老師,僅靠看書去修習的話?

喇嘛:是的,非常危險。沒有特別的指導,你不能只是拿起一本金剛乘的書就想,「哦,這是些多妙的主意啊,我現在就想去實踐。」這種態度永遠也不會付諸實際。你需要一位有經驗的法師加以指導。是的,這些主意都很妙,但是如果你不得法,你不可能將它們付諸自己的實踐中:你得有鑰匙。有許多佛法的書被譯成了英文。它們會告訴你,執著是很不好的,不要動怒。但是,你究竟該如何去放棄執著與憤怒呢?《聖經》中也勸誡人們博愛,但是,你如何將博愛落實到自己的實踐中去呢?你需要有鑰匙,而有時,只有老師能給你這把鑰匙。

6、提問:如果西方人不能找到老師時那該怎麼做呢?他們中真正追求真理的人是否應當去東方尋找一位老師呢?

喇嘛:不要擔心。當時機恰當時,你會遇到你的老師。佛法不相信你能夠強求別人:每一個人都應該學習禪思,每一個人都應該成為佛教徒。這樣做很愚蠢。強求他人是不明智的。當你準備好的時候,某種電磁力將把你和你的老師帶到一塊兒。至於說到去東方,這是依你個人的情況而定。得自己查看一下。重要的是要用智慧,而不是用盲信去尋找。有時,即使你到了東方,你仍然不能夠找到一位老師。這得花時間。

7、提問:佛法中對於自殺的態度是什麼?

喇嘛:自殺的人們對於得生人身的目的的價值是沒有理解的。他們由於無知而自害其命。他們由於沒有找到滿足,所以就想,我沒救了。

8、提問:如果一個人,也許是出於無明,相信他已經證悟了,那他繼續生存的目的是什麼呢?

喇嘛:一個無明的人認為自己已經開悟,他的心完全是染汙的,他只不過是在增長自己已有的無明罷了。他所需要做的,就是去檢查自己不受控制的心行,然後他就會意識到,他並沒有開悟。你也不需要去問別人,「我開悟了嗎?」這只需要查看一下自己的經歷就行。開悟完全是個人的事情。

9、提問:我很喜歡你強調理解重於信仰的提法,但是我認為,一個在西方長大的人,或者是受到科學知識教育的人,他怎麼能夠理解轉世的概念呢,——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你怎麼能夠證明它們存在呢?

喇嘛:如果你能夠意識到從僅僅是母親子宮中的小胚胎直到現在這段時間中,你的自心所具有的「相續」(continuity),那你就能夠理解。你的心能的相續,就有點兒像電流,它從發電機中出來,通過電線,直到最後點亮電燈。當你住胎的時刻起,隨著你的身體的發育,心能也不斷地通過這個身體——變,變,變,——如果你能夠理解這一點的話,你就能更容易地理解你自心的「前相續」。正如我常說的,這絕對不單單是一個信仰的問題。當然,一開始的時候,要接受轉世的觀點是困難的,因為現在這對於大多數人,尤其是對於在西方長大的人來說,還是一個如此新的概念。他們不會在學校裏教你意識的相續;你也不會在大學裏研究自心的本質——你是誰?你是什麼?等等。所以,這當然對你來說就是全新的東西。但是,如果你認為知道你自己「是誰」和「是什麼」很重要的話,你會去通過沈思調查你的自心,然後你就會很容易地理解你的身心的差異;你會辯認出自己的意識的相續;從這兒你就能夠了達自己的前世。沒有必要僅從信仰的角度接受轉世。

10、提問:你能解釋一下禪思(沈思)、開悟和超常心能之間的關係嗎?比如說,預見未來,閱讀別人的思惟,以及看到很遠地方發生的事情這些現象。

喇嘛:嗯,通過訓練制心一處,是完全可以開發出遙視功能的,我們要走的路還很長。當你慢慢地,慢慢地理解了你的自心時,你會逐漸開發出看這些東西的能力。但是,這並不是那麼容易,不可能你沈思一次然後突然之間,你就能夠看見將來或者開悟了。——這得花時間。

11、提問:當你沈思以圖開悟的時候,這些力量是不是不受約束突然之間就來了呢?

喇嘛:真正的力量與控制俱來。它們並不像你服用麻醉品後所經歷的不受控制的情感幻覺。即使是在你開悟前,你就可以開發洞察自己前生後世以及他人思惟的能力,但是這種能力只有通過受到控制的和次第的智慧開發才能夠得到。

12、提問:你自己有分離身心進行星際旅行或者去做其他事情的能力嗎?

喇嘛:沒有。

13、提問:幾年以前,我讀到過一本書,《第三隻眼》,這是關於一位具有超常能力的紳士的故事。是不是有許多的人開了第三隻眼?

喇嘛:那本書的作者羅布桑·拉姆巴所說的,是字面上的誤解。第三隻眼並不是具體的部位,而是智慧的比喻。你的第三隻眼就是能夠看穿通常感官而諦觀你的自心的東西。

14、提問:既然佛教相信轉世,你能告訴我,世世相隔的時間是多久呢?

喇嘛:它可以從短暫的幾個片刻到七周之長。當意識離體時,中陰身的微細身已經在那兒了,在等著中陰身了。由於對另一個有形身體的渴望,中陰身會去找尋一個適當的形體,當它找到時,就會轉世。

15、提問:那佛教怎麼解釋人口爆炸呢?如果你相信轉世,那為什麼人口始終都在增加呢?

喇嘛:這很簡單。正如現代科學一樣,佛教中也談到數以億計的星系。一個在地球上出生的人的神識,也許是來自一個遙遠星系,被業力牽引到這裏,這種業力將這個人的心能指向了這個星球。另一方面,這個星球上一個將死者的神識在死亡之時也可能由於業力的牽引被引到另一個離這兒很遠的星系。如果有更多的「心」被拉向地球,人口就會增加,如果是更少,人口就減少。每一個在地球上轉世的「心」都有它的前世——也許是在另一個星系,也許就在地球上,但決不是憑空而生的——它與俗世間的輪迴本質是相一致的。

16、提問:佛教的禪思是否是比任何其他方式的沈思都要好呢,或者,這只不過是個「蘿蔔白菜,各有所愛」的情況呢?

喇嘛:我不能夠說佛教的禪思比其他宗教的要好。這完全取決於個人。

17、提問:如果一個人已經在實踐某種方式的沈思,比如說,超驗冥想(TM or Transcendental Meditation),那這個人有沒有必要去試試佛教的禪思呢?

喇嘛:那倒不必。如果你發現你的沈思方式完全能夠覺醒你的自心,使你能夠得到永久的寧靜與滿足,那你為什麼還要試其他的方法呢?但是,如果儘管你實踐了,你的心仍舊是染汙的,你的行為依然不受控制——它不斷地、本能地給其他人帶來傷害——我認為你的路還很長,孩子。這是一個非常個人化的事情。

18、提問:一個菩薩可能會是一個為了實現社會和諧的馬克思主義者嗎?我的意思是,在馬克思主義裏面有菩薩的位置嗎?或者說,反過來說,菩薩在馬克思主義裏面有位置嗎?馬克思主義會不會是一種旨在消除所有有情眾生苦難的工具呢?

喇嘛:嗯,對於像我這樣的人來說,要評價一個菩薩的行為是很困難的,但是,我懷疑是否有菩薩成為一個共產主義者是為了終止社會問題。問題是出在個人。你必需解決你自己的問題,不管你是生活在什麼樣的社會,社會主義、共產主義還是資本主義。——你必須檢查你的自心。你的問題不是社會問題,也不是我的問題。你要對你自己的問題負責,正如你必須為你自己的解脫或者開悟負責。否則的話,你會說,「超級市場能夠幫助人們,因為人們在那兒可以買到自己需要的東西。如果我在一個超市工作的話,我就能為社會作貢獻。」然後,當這樣做了一段時間後,你又會說,「也許超市並不能夠給人們多少幫助。如果我在辦公室裏,會對別人更有幫助的。」所有這些,都不會解決社會問題。不過,你首先要查查,你想成為一個共產主義者、一個菩薩就能夠幫助諸母有情的這種念頭是從哪里來的。

19、提問:我剛才在想,今天世界上有很多的人們被剝奪了基本的需求,而當他們正專注於饑餓、安全和他們家庭的安危時,要他們領會各種現象更細微的層面,比如說,他們的自心,那是非常困難的。

喇嘛:是的。我理解你所說的。但是,不要忘記,一個為饑餓所困的人,與一個過度肥胖執迷於在超市上還要買什麼東西的人,從根本上講,是沒有兩樣的。不要只是強調那些物資匱乏的人,從心理上講,富者和窮人同樣煩惱。從根本上說,他們彼此誰都不幸福。

20、提問:但是克里什那(Krisna)在一場精神的征戰,在「法」的戰爭中,統一了印度,其結果是,一時之間,印度的所有人們都有能力進行精神的實踐。難道我們不能夠在地球上向所有的人宣揚佛法,然後通過一種「精神社會主義」建立一個全球化的社會?

喇嘛:首先,我認為你所說的相當危險。只有少數人能夠理解你在談什麼。一般來說,你不能夠說給諸母有情帶來傷害的行為是菩薩的行為。佛法中是禁止你殺害其他有情眾生的,即使是為了「想像中的宗教的理由」。在佛法中,壓根兒就沒有什麼「聖戰」的說道。你得理解這一點。第二點,不可能用暴力來使地球上的每一個人都平等。直到你完全理解遍法界眾生的心,並且放棄「自我珍惜心」和「自我執著」時,你才能夠以平等心待一切眾生。在這以前是不可能的。

21、提問:我不是說讓所有的人都一樣,因為顯然存在著不同的精神層次。但是我們可以在社會經濟理論的基礎上建立一個「泛人類社會」。

喇嘛:我認為你不該操這份兒心。如果你為自己「自心的社會」操心的話,比起在你那兒憑空想像在你周圍正在發生著什麼事情,會更有益處。更有價值,更加現實。

22、提問:但是,難道試圖在自我實現與為服務人類之間求得平衡不是一種精神實踐嗎?

喇嘛:是的,你可以服務於社會,但你不可能同時讓所有有情眾生的行為如出一轍。正如世尊也希望所有有情眾生能夠立刻開悟,但是我們的惡業太強了,所以我們仍然沒有自製。而你不可能揮動一根魔棒,「我想要每一個人都同樣幸福,」然後期待事情就像這樣發生了。放理智一點兒吧。只有理智的大腦才能夠提供平等與和平。你不可能用情緒化的「文飾」(自圓其說)來達到目的。你也得知道,就如何最好地使有情眾生平等的看法上,共產主義的思想和佛世尊的思想有相當的不同。你不能把這些思想混為一談,不要想入非非,現實一點吧。

23、提問:綜上所述,那麼,你是說,在這個星球上是不可能建立一個共同的精神社會了嗎?

喇嘛:即使你能,它也不會終止人們的問題。甚至即使你將宇宙中所有的有情眾生組成一個單一社會,那裏仍舊會有執著,仍舊會有憤怒,仍舊會有饑餓。問題是出在個人的身上。眾人是不同的,每一個人都不同。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根據我們個體的心理構造、精神傾向和個性而採用不同的法門;要達到開悟,我們每個人都需要不同的路徑。這就是為什麼佛法中會完全接受其他宗教和哲學的原因。我們承認它們對於人的發展是必需的。你不能說,有一種方法對「每個人」都適合。這是教條。

24、提問:你對於使人意識膨脹的麻醉品看法如何?一個人能夠在麻醉品的影響下經歷中陰嗎?

喇嘛:是的,那是可能的——超劑量會使你立刻經歷中陰身(意即被自己毒死)。不,不,不,我只是開個玩笑。用服麻醉品是不可能獲得中陰經歷的。

25、提問:你能閱讀人們的奧拉環(輝光)嗎?

喇嘛:不,但是的確每個人都有一個奧拉環,奧拉意思是振動。我們每個人都有我們心理與身體的振動。當你心理上不安時,你的身體環境也會明顯改變。每個人都有這種經歷。因為科學和佛法都認為,所有的物質都有它自己的振動。所以他們的心理狀態影響著他們身體的振動,而這些都反映在這個人的奧拉環上。這是對奧拉環簡單解釋。要深一步地理解,你就得理解你的自心。首先學會閱讀你自己的大腦,然後你就能學會讀別人的大腦。

26、提問:禪思是如何去除情感的障礙的呢?

喇嘛:有很多種方式。一種方式是通過理解你自己的各種情緒。那樣,你的情緒就會被消化成識慧,用你的智慧消化各種情緒真的是很有價值的。

謝謝諸位,晚安。太謝謝大家了。

奧克蘭,新西蘭 一九七五年六月七日

【書籍目錄】
第1頁:譯者序 第2頁:提問與回答一覽
第3頁:通過佛法找到我們自己(提問與回答) 第4頁:宗教:問詢之道(提問與回答)
第5頁:佛教心理學一瞥(提問與回答) 第6頁:回向偈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