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唯識三十頌講記 于凌波居士講述

唯識三十頌講記 于凌波居士講述

第三講 唯識學上的幾個基本概念

[日期:2011-01-19]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于凌波居士講述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第三講    唯識學上的幾個基本概念

三十頌頌文、科分,已如第二講所述。在講解頌文之前,有幾個唯識學上的基本概念,先要認識清楚。不然,就無從講起。首先要探討的,就是叫什麼叫「識」,什麼叫做唯識。說到識和唯識,又涉及現行、種子、薰習等,都要先有一個概念,茲分別詮釋如下:

一、  識即是心

唯識學立論,以為宇宙間一切現象——即所謂法相,唯「識」所變。欲瞭解識變,必先瞭解什麼是「識」。 <大乘法苑義林章> 曰:  [識者心也,由心集起彩畫為主之根本,故經曰唯心; 分別了達之根本,故論曰唯識。或經義通因果,總言唯心,論說唯在因,但稱唯識。識了別義,在因位中識用強故,說識為唯,其義無二。二十論曰: 心意識了,名之差別。]

由上文可知,識即是心。但是,心又是什麼呢? 此心,非我人胸腔中的肉團心,亦非我人腦殼中的大腦,而是一種功能——能力與功用。「功能」二字,係無著菩薩於 <攝大乘論> 中所建立,而由世親、護法等充實之,立為現行界的原因。於此可知識即功能,功能即識。依於此說探討識之意義,可由下列三義以注釋之:

一、 識非有質礙性之物,而是一種功能: 識有四個名稱,曰心、意、識、了。但此四者,都是指一種無質礙性的功能。唯識學解釋謂: 積集義是心,思量義是意,了別義是識 (如張目見時鐘,是名曰了,從而分別時刻,是名曰別。) 八識各有此四種功能,各得通稱為心、意、識、了,但以功能勝顯說,則第八識集諸法種子,生起諸法,名之為心。第七識恒審思量,執著自我,名之為意。前六識了別別境、及粗顯之境,名之為識。以上數者,只是一種能變的法性,是離開名稱言說的境界。而唯識之教,是 「即用顯體」,說到其體,名之為「如如」,說到其用,名之為「能變」。能則勢力生起,運轉不居; 變則生滅如幻,非實有性。唯識立論,謂離識之外,無別有法。而所謂識,亦不過一能變的功能而已。

二、 識之功能,非局限於肉身,而交遍於法界: 識與大腦之不同者,不僅大腦有質礙,識無質礙。尤其重要者,識的功能交遍法界,而大腦的作用僅局限於根身 (如感覺神經與運動神經,其作用僅局限於我人的肉身。) 什麼叫做交遍法界? 譬如我們登山臨水,所見所聞,至遠至廣。舉凡所見所聞,皆是我人眼識、耳識、意識 (此處指五俱意識) 之所在。試問此所見所聞,是在我人大腦之內,抑在大腦之外? 大腦不過方寸之地,與所見所聞比較,有如爪上塵與大地土,其不是大腦所能範圍者,至為明瞭。因此,識的功用在大腦之外,又不可以十百千萬里計。

是故其量必同虛空而無極,因此稱識的功用交遍法界 (此係就種子而言,至於識的現行,則隨量之大小而有局限。)

三、 識為種子之現行,而種子起現行,必待緣俱: 識為一種功能,此功能未起現行之前,不稱識而稱種子; 種子起現行時,不稱種子而稱識。所以種子是潛在的功能,識是此潛在功能的發生作用 (即現行) 。而識之起現行,必待四緣俱備。四緣者,因緣、等無間緣、所緣緣、增上緣。

上文稱:「識為種子之現行」,種子又是什麼呢?種子仍然是功能。如前所述,「功能」一詞初見於無著菩薩的 <攝大乘論> ,世親、護法諸論師繼述之,謂一切功能,潛藏於現象界之後,而為現象作根□,建立本識以統攝之。功能是什麼? 是「非物質而產生物質之力用」者,事實上即是物理學上之「能」。「能」為心物活動的潛力,亦為心物之原料,為產生有為法之果的功用勢力。 <中論頌> 曰:  [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 」<阿毗達磨雜集論> 釋此頌曰:  [自種有故不從他,待眾緣故非自作,無作用故非共生,有功能故非無因。」 是以諸法之因即是功能,而阿賴耶識所攝持的萬法種子,種子生現行,現行熏種子,一切變現,皆是功能之力。所以所謂功能,即是種子異名。

種子一詞,法相宗所立,為唯識學上極重要之術語,指在阿賴耶識中,生起一切有漏無漏有為法的功能。 <成唯識論> 卷二曰:  [此中何法名為種子,謂本識 (阿賴耶識) 中,親自生果功能差別。此與本識及所生果,不一不異。體用因果,理應爾故。]

識為一種功能,此功能未發生作用、於潛在狀態時,不稱識而稱種子; 其發生作用——即起現行時,不稱種子而稱識。所謂現行,即是能生起色心各別不同現象的作用。種種不同色心現象,都自有他的親因,此親因即 <識論> 所稱的功能。名為種子者,以其有生起諸法的作用,猶如草木種子,能生芽莖也。

原來所謂宇宙諸法——即世間種種精神的、物質的現象,皆是阿賴耶識中種子變現而起。阿賴耶識攝持諸法種子,有生起色心諸法的力用,此力用即稱為種子。沈隱的種子 (潛伏的功能) 生起色心諸法時,稱為現行。所以種子、阿賴耶識、和它所生起的現行果法,這三者是體用因果的關係,是「不一不異」。因為本識是體,種子是用,體用之間,體是體,用是用,所以非一; 但體是此用之體,用是此體之用,體不離用,用不離體,所以非異。再者,種子與現行之間,種子是因,現行是果,因是因,果是果,所以非一; 但因是此果之因,果是此因之果,所以非異。這體用因果的道理, 「理應故爾」。於此,進一步詮釋種子如下。

二、  種子

種子即是功能,此功能未發生作用、於潛隱狀態時,稱為種子,要具備一定的條件,在 <成唯識論> 卷二中,以六種條件來顯示種子的體性,這叫做「種子六義」。六義是剎那滅,果俱有,恒隨轉,性決定,待眾緣,引自果。茲分述如下:

一、 剎那滅: 所謂種子,只是一種「能力」,即所謂功能。它無質量形色,不能以色聲香味觸而測知,但在發生作用時 (即生起現行時) ,卻有力用。而當其起現行時,才生無間即滅。所謂 「無間即滅」,就是它生時即是滅時,中間沒有「住]的階段。如果有生有住,就成為常法,即不是剎那滅了。剎那滅者,簡別對於不生滅、或不轉變者,而執為一切諸法能生的因。

二、 果俱有: 以種子為因,生起現行,剎那即滅,但並不是滅後始成果,而是剎那生滅之際,「正轉變位,能取與果。」正轉變位,有別於過去或未來的轉變位; 與果,是以種子現行為因,所取之果,名曰與果。也就是即因生現果,因果同時,相依俱有。此處所稱的果,事實上就是新熏的種子。果俱有,簡除前後相生、以及相離的他身而生等。因為異時異處,便不能和合,便不是種子了。

三、 恒隨轉: 種子起現行,剎那即滅,但不是滅已即斷,而是前滅後生,剎那剎那,相似隨轉。即種子、現行與果同時俱有,才生即滅。但在滅了之後,現行成為新熏種子,再起現行,這叫做 「種子自類相生」。換句話說,種子、現行、新熏種子,三者一類相續轉起,沒有間斷轉易。古德有偈曰:  [種子生現行,現行熏種子,三法 (種子、現行、熏習) 輾轉,因果同時。」即指此恒隨轉而言。恒隨轉,簡除七轉識的有間斷轉易,不能維持生果的功能。 (雖然第七識也恒時相續,但在十地中法空智現前,也是有轉變的。)

四、 性決定: 此明種子隨它本身能熏的善惡無記之性,生起現行時,也決定其現時的善惡無記之性。亦即是善種生起善的現行,惡種生起惡的現行,此一因果法則不能混亂。這是簡別於有部小乘、如善惡因生無記果,或無記因善因生惡果等,明異性不能為親因。

五、 待眾緣: 種子生現行,必待眾緣和合。種子的功能雖是任運而轉,但法不孤起,有了種子的因緣,尚須待增上等諸緣的和合,方能起現行生果。這是簡除外道等自然因恒能生果,或小乘有部的緣體恒有 (倘緣體恒有,亦應恒時生果,如此於理有違。) 同時顯示所待的緣不是恒有,故一切種子之果,不是恒時顯生。

六、 引自果: 種子不是一因生眾果,而是各各引生自果。即是色法種子仍生色法之果,心法種子仍生心法之果,此一法則不能混亂。這是簡別於外道的一因可生眾果,及小乘有部主張色心互為因果。

種子即是功能,但種子 (即功能) 由何而來呢?照唯識學上說,種子有二類,一者是本有種子,二者是新熏種子,此是指種子的來源或原因而說的。本有種子,謂阿賴耶識中,本來含藏有有漏無漏一切百有為法的種子; 新熏種子,謂阿賴耶識中所藏之種子,非為本來所固有,係由現行之前七識、隨所應而色心萬差之種種熏習,而成為有生果功能之新種子。於此,有護月、難陀、護法三師不同的主張。茲分述如下:

一、 護月論師主張: 他主張本有說,他以為一切種子,是阿賴耶識的功能作用,本來俱有,並不是由新熏發生; 熏習不過能增長養成本來固有的種子,他引以下經論來證明他的理論:  <無盡意經> :  [一切有情,無始時來,有種種界,如惡叉聚,法爾而有。]  (界是因義,就是種子差別的異名。)  <阿毗達磨經> :  [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

二、 難陀論師主張: 他主張新熏說,他以為一切種子,都是由現行的熏習而發生的。因為能熏與所熏,都是無始以來俱有,所以從無始來就有熏生的種子。他以為、所謂種子者,必藉熏習而發生。再者種子是習氣的異名,所謂習氣,就是現行所熏習的氣分,由之可知種子是由新熏而來。他引以下的經論來證明他的理論:  <多界經> :  [諸有情心,染淨諸法,所熏習故,無量種子之所積集。]  <攝大乘論> :  [內種定有熏習,外種或有或無。]

三、 護法論師的主張: 護法論師採取折衷之說,他以為諸法種子,本有兩類,即本有種子和新熏種子。這兩類種子,都是無始以來就有的。阿賴耶識中,具有法爾生起一切諸法的差別功能,這就是本有種子,此又名本性住種; 同時在無始以來,由現行的勢力,留貯在阿賴耶識中而有生果的作用,這就是新熏種子,此又名習所成種。此本新二種,相待而能生起諸法的現行。

後世唯識學者,都以護法的觀點為正義。故種子依其生起來說,就分為本有種子和新熏種子。本有種子,又名本性住種,這是先天的、本能俱有的。新熏種子,又名習所成種,這是後天的、學習而來的。

依種子的性質說,又分為有漏種子和無漏種子。一者有漏種子,這是能產生種種現象的種子,亦即三界六趣受生死的種子。此中又有名言種子、我執種子、有支種子之分。二是無漏種子,這是能生菩提之因的種子,亦即入見道位乃至阿羅漢、佛果位的出世種子。此中又有生空種子、法空種子、二空種子之分。 <成唯識論>二曰:

[諸種子者,謂異熟識所持一切有漏法種,此識性攝,故是所緣。無漏種子雖然依附此識,而非此識性攝,故非所緣。]

這是說,一切有漏種子為為第八阿賴耶識之識體所攝持,且為第八識見分所緣,故稱[故是所緣」; 而無漏種子雖然也依附於阿賴耶識,但並非阿賴耶識之識性所攝,故不是此識所緣。無漏種子是能生菩提之因的種子,此有三種,一者生空無漏種子,即我空無漏,此屬見道位無漏種子。二者法空無漏,屬修道位無漏種子。三者二空 (我空、法空) 無漏種子,此為無學道無漏種子。

無漏種子依於異熟識之自體分,而非異熟識性所攝持。以無漏種子,其性唯善,不是無記性,故不與異熟識之體性相順,體性既不相順,故此無漏種子與異熟識體性不可相即。無漏種子依於異熟識之自體分,以非異熟識所攝持,亦不為異熟識之見分所緣。

有漏種子即生起諸種現象,三界六趣受生死的種子。此有三種,一者名言種子,二者我執種子,三者有支種子。種子又名習氣,即是現行熏習的氣分。 <瑜伽師地論> 五十二月:  [云何略說安立種子? 謂於阿賴耶識中,一切諸法遍計自性妄執習氣,是名安立種子。]

在前文之中,屢屢說到「現行」二字。現行又作何解釋,原來阿賴耶識有生一切法之功能,此能生之因,謂之種子,自此種子生起色心諸法,謂之現行。能生的種子是因,所生的現行是果。當種子生起現行之際,現行有強盛的勢用,剎那間熏習起現行的種子、成為新種子,這就稱為 「種子起現行,現行熏種子」。在種子起現行時,種子是因,現行是果。而現行熏種子時,現行是因,受熏的新種子是果。這三者是「剎那生滅,與果俱有。」此 「種生現」的因果之同時,也是「現生種」的因果。有如燭柱生炎 (種生現) 之時,同時也正是炎燒柱 (現熏種) 之時。

於此,又出現「熏習」二字。所謂薰習,是我人身、口所表現的善惡行為 (身行、語行),或意識所生起的善惡思想 (意行),其「氣分」留於阿賴耶識中,如香之熏衣,即謂之熏習。而我人身口意三者所表現之行為,就叫做現行。換句話說,第八阿賴耶識,能將經驗的痕跡保下來,這就是氣分或種子。而經驗 (身口意三者的行為) 的痕跡,能影響一個人未來的性格及行為,這就是熏習。一個人習於為善,這善行是一種熏習,一個人慣於為惡,這惡行也是一種熏習。熏習不是刻意造成的,而是不知不覺任運進行。如人行霧中,他無意使衣服受濕,也不覺得衣服受濕,而事實上他的衣服己佈滿了濕氣。 <大乘起信論> 曰:  [熏習義者,如世間衣服實無於香,若人以香熏習故,則有香氣。]

種子生現行,種子是能生,現行是所生。能生的,是第八識中能生果法作用的種子,所生的是七轉識,所以第八識為因,七轉識是果,這是「種子生現行的因果」。現行熏種子,現行是能熏,種子是所熏,能熏的是七轉識的現行法,所熏的是第八識種子,於此,七轉識是因,第八識是果,這是 「現行熏種子的因果」。阿賴耶的所藏之義,也於此可見。 <阿毗達磨經> 曰:  [諸法於藏識,識於法亦爾,更互為果性,亦常為因性。]

最後,我們再理清一個觀念,就是「唯識」一詞。什麼叫唯識呢?唯識二字,梵語Vijnapti-matrata、 音譯毗若底摩坦喇多。梵語倒置,稱為「識唯」,漢土譯為 「唯識]。識者心之別名,所謂唯識,即簡去心外諸法,擇取識心。這是遮簡迷情、外界有實我實法的存在,表顯內界識心的真性法相。換句話說,唯識宗立論,以我人心識之外的萬有現象,皆是由我人心識自體所變現而來,亦即由第八阿賴耶識中之種子所變生,故除心識之外,萬有現象皆非實在。因此說 「唯識無境」; 或自萬有現象自識所變一面來說,稱為「唯識所變」。

<百法明門論> 中,有「五法事理唯識」一詞,束百法以五位,即心王法、心所有法、色法、心不相應行法、無為法。此五位法,前四位是事,後一位是理,如下表所示:

                            ┌—心王——————識之自相┐

                            ├—心所——————與識相應┤

五法事理唯識—┼—色———————識之所變┼—不離識—萬法唯識

                            ├—不相應行————識之分位┤

                            └—無為————以上四法實性┘

關於識變,有因能變與果能變之分,因能變者,即種子生起八識之變; 果能變者,各各識體上生起相、見二分,而有萬法之生起。此留在後面再講。

【書籍目錄】
第1頁:第一講 唯識宗學統概述 第2頁:第二講 三十頌科判大綱
第3頁:第三講 唯識學上的幾個基本概念 第4頁:第四講 識變——八識三能變
第5頁:第五講 異熟能變——第八識 第6頁:第六講 思量能變——第七識
第7頁:第七講 了境能變——第六識 第8頁:第八講 前六識的王所相應至起滅分位
第9頁:第九講 正辨唯識與釋違理難 第10頁:第十講 釋違教難——三自性與三無性
第11頁:第十一講 明唯識性——真如 第12頁:第十二講 明唯識位——唯識五位修行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