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居士學佛100問

居士學佛100問

居士學佛100問—學佛修行也在日常生活中

[日期:2010-12-30]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佚名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27、怎樣在生活中學佛?

(一)學佛就是學佛做人。慈悲待人,智慧做事。 

佛教是適應救度一切人的智慧與慈悲之法。把它理解為某一種或某幾種陳舊的教條模式都是錯誤的。佛教是一種催人積極向上,追求完滿的思想和人格品德的精神動力,是驅散心智愚暗,點燃智慧明燈的火炬。皈依佛教,就是追求佛陀的高尚完滿的精神境界,學習佛陀自省自悟,自我淨化,自我完善,智慧洞察萬物,慈悲方便利益眾生的難能可貴的精神;學習佛陀的出污泥不染,寬厚仁慈,誠實、光明磊落,無私無我,無貪無嗔,平易近人,心胸廣如虛空的人格品德;學佛就是學佛做人,學習佛菩薩的為人處世,待人接物的思想品德,閱讀佛教不能光念不做,要按佛經中指示的方法積德行善,學一點,做一點,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學習佛的慈悲與智慧是最主要的。佛祖曾在《般若經》中說:「手中掌握一法,就等於掌握一切法,這一法是什麼呢?是大悲心啊。」人只要有大慈大悲心,就是肉身菩薩——這是佛說的。人如果有這樣一顆慈悲心,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慈悲待人,智慧做事」,這是佛教的原則。在家庭和社會生活中堅持佛教的平等慈悲、戒惡行善的原則,就是佛教思想與家庭社會生活的最佳結合方法。在家的人學佛應以修慈悲心,修善德為主,至於念佛、坐禪,不需要生搬硬套,可以按照本人的實際情況決定,貫徹佛教的方便原則,家中設不設佛堂,拜不拜佛,不必一律強求。最主要的是要心中有佛,心中有法,以佛為榜樣,以佛法為準則。

(二)改善並淨化我們的身、口、意三業。 

人生難得、佛法難聞!在我們這個世界上,生而為人的非常多,有錢有勢的也非常多,但能夠聽聞到佛法的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聽聞佛法後又懂得如何修學的就更少,也就是說,信佛的人中真正學佛的並不多。

信佛和學佛,其實還是有區別的。有很多人,信佛只是燒香拜佛,只是祈求佛菩薩的保佑,這種信仰非常表面。真正的學佛修行,就是一種生活,一種非常平實的生活!當我們說到修行的時候,想到的往往只是禮佛、誦經、念佛等等。這些算不算修行?當然是修行。但我們誦經的目的是什麼?念佛的目的又是什麼?

誦經也好,念佛也好,主要是為了改善並淨化我們的身、口、意三業。所有從貪、嗔、癡出發的行為,都會形成不善的業力。所以說,凡夫的起心動念都在造業。當我們產生一念貪心時,內心貪的力量就增強了一分;當我們產生一念嗔心時,內心嗔恨的力量又增強了一分;當我們起一念我慢心、嫉妒心的時候,內心中我慢的力量、嫉妒的力量也在隨之增強。

同樣的道理,當我們念佛時,所念的每一聲佛號,就是在我們的生命裏種下了善的種子;當我們誦經時,就是在我們的內心裏種下了佛法的種子。所以,我們是想讓內心結出慈悲、智慧的果實,還是無明、煩惱的果實呢?關鍵在於平時是如何熏修我們的內心。如果我們不斷地貪婪、嗔恨、嫉妒,煩惱就會漸漸地形成強大的力量,甚至完全左右我們的身心;如果我們不斷地聽聞佛法,如理思維,慈悲、智慧的菩提種子總有一天會開花結果。

學習佛法,不僅是為了豐富我們的業餘生活。有的人每天都在忙著家庭瑣事、忙著工作經商,偶爾才有那麼兩個鐘頭到寺院裏聽一點佛法,有沒有用呢?當然是有用的,但這種作用卻微不足道!因為我們長期處於貪、嗔、癡的狀態中,短短兩個小時所得到的淨化,遠遠不能抵消我們長期以來在社會上受到的染污!而凡夫所具有的貪、嗔、癡是來自無始以來的習氣,所謂積重難反。所以,我們不能簡單地將學佛作為生活中的點綴,而是要將它落實到生命的實處!

常常聽到有人說:我也想學佛呵,可沒有那麼多時間到寺院來,沒有時間聽經,沒有時間念佛。作為在家的居士,的確有很多世俗的事務需要處理,包括家庭、兒女、工作、人際關係等等。但是,什麼叫有時間?什麼叫沒有時間?時間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公平的,誰也不會多一分或少一分。只是每個人都會把時間放在自己認為最重要的事情上,如果認為學佛最重要,也就不可能沒有時間學佛。

因此,問題的關鍵不在於有沒有時間,而在於是不是重視。當我們覺得沒有時間聽講經,或沒有時間學佛時,就說明我們沒有把學佛放在人生的首要位置!學佛、修行是一種非常平實的生活,是一種健康如法的生活,是一種智慧的生活!如果我們能夠將學佛真正落實在生活中,就不可能出現有沒有時間的問題,因為我們不會沒有時間生活。

(三)不應將學佛和世俗生活對立起來。 

在學佛的人中,有兩種現象比較普遍,一種是每天忙於世俗應酬而沒時間學佛,另一種乾脆就放棄了世俗生活,放棄了世俗責任,只管自己念佛、誦經。其實,這兩種方式都是不對的。作為在家居士來說,不應將學佛和世俗生活對立起來,也不應為了學佛而放棄世俗的責任。

在生活中,妻子要盡到妻子的職責;丈夫要盡到丈夫的職責;身為父母要盡到教育子女的責任;為人兒女就要盡到孝順老人的責任。佛教裏有一部《佛說善生經》,在這部經裏,佛陀非常詳盡地告訴我們:作為妻子要履行哪些職責;作為丈夫又要履行哪些職責;作為父母,對兒女要履行哪些職責。這和儒家所講的"父慈子孝"也是一致的,佛教也提倡孝道,孝順父母的功德僅次於供養三寶的功德,如果無佛在世時,孝順父母的功德就是最大的。假如一個人對父母都沒有孝養之心,又怎麼可能慈悲一切眾生呢?

在人際關係上,我們要本著慈悲心與人為善,這是一個佛教徒處世的準則。當我們對別人產生慈悲心的時候,不僅能給他人帶去溫暖,更能以此克服我們生命內在的嗔恨。關於人際關係的處理,佛陀提出了四攝法門。什麼叫四攝?就是四種攝受別人的方法,如果我們依教奉行,就會獲得他人的歡喜愛戴。

四攝法門中,首先就是布施。布施包括財布施,就是當別人遇到困難時,以財富和經濟手段去幫助別人;還有是法布施,就是以我們掌握的生存技能或所學的佛法去幫助別人。我們學佛之後,多多少少會在佛法上得到一些體驗,得到一些受用。我們自己從佛法中得到了利益,就有責任去開導、幫助別人,讓周圍的人也有機會接觸佛法,這才是最大的布施。因為世俗的財富只能暫時幫助他人解決一些生活問題,而佛法則能幫助眾生解脫煩惱,甚至解脫生死。所以,《普賢行願品》說:「諸供養中,法供養最」。也就是說,在一切供養中,能夠用佛法去幫助別人,所得的功德是最大的。

其次是愛語,要我們帶著慈悲心與人交流,遠離兩舌、惡口、妄語、綺語這四種不好的語言。兩舌就是挑撥離間;惡口就是以粗暴的語言傷害他人;妄語是以假話欺騙他人;綺語就是以誨淫誨色的語言使人產生煩惱。修學佛法,要培養一種坦誠的心態。當我們說真話時,在生命中積集的就是真實的種子。而真實的種子是開發智慧的根本,如果說假話說多了,我們就會越來越虛偽。所以,一方面要說真話,一方面要說有利於別人的話,如果是對他人無益的話則不必說。

第三是要利行。我們所做的每件事,都要對別人有好處、有幫助;凡是會傷害到他人利益的事情都不要做。

第四是要同事。當別人從事一些利益眾生的事業時,我們應盡力去參與或隨喜,不要因嫉妒而排斥他人。同時,要學會設身處地地為別人著想,我們因為我執的關係,總是喜歡站在自己的角度,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別人;或站在自己的角度,要求別人順從。哪怕是在一個家庭裏,無論父母對子女,或者妻子對丈夫,總是一相情願地希望對方如何如何,而不能根據對方的實際情況來相互理解。往往會有這樣的現象,父母對子女的愛越深,子女的負擔就越重、越痛苦,甚至有的子女被父母愛得活不下去,心靈受到極大摧殘。同事法門就是告訴我們,當我們幫助別人時,要知道對方需要什麼,要根據對方的實際情況去幫助他,而不是想當然地將自己認為好的東西強加於他。

如果我們能夠按四攝法門去處世,無論走到哪里,都會是個最受歡迎的人!學佛,就是以智慧和慈悲給別人帶去歡喜、帶去信心、帶去利益。

光有慈悲是不夠的,還要有智慧的引導。只是一味的沒有原則的慈悲,往往會帶來負面的影響。

佛法具有慈悲和智慧兩大內涵,所謂「悲智雙運」 。智慧從哪里來的呢?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而是要通過不斷地聽聞、思維經教,如理思維才能獲得。佛陀是具有圓滿智慧的人,三藏十二部典籍是智慧的寶藏。在我們每天念誦的「三歸依」中,就有「自歸依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能夠真正把佛法學好,智慧就會像大海和虛空一樣無窮無盡。

學習佛法不只是誦經、念佛,還要聽聞、思維經教。有句話叫做「有信無智,長愚癡」,就是說,盲目而缺乏智慧的信仰會使人偏執一端,越來越固執,越來越狂熱。所以,信仰需要智慧來引導,也只有這樣,才能提高信仰的層次,提高信仰的水準。

 

(四)選擇一份正當的工作。 

作為居士,選擇一份正當的工作也是修行的關鍵。所謂正當的職業,就是八正道中的正命,它包含著兩重標準。首先,是不違背法律的規範,法律制定是以維護大眾的安全和利益為目的,如果我們連良好的公民都做不到,離佛教徒的標準就差得更遠。因為佛教徒還須遵守更高的道德準則,還應遵循五戒的標準:即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只有符合法律和戒律的雙重標準的職業才是如法的。

(五)要以戒律來約束我們的行為。 

為什麼要以戒律來約束我們的行為呢?除了對行為的約束,戒律還有什麼更重要的意義呢?在我們的人性中,貪、嗔、癡是危害我們生命的三種毒素,當它們發作時,就會帶來殺、盜、淫、妄的行為。而這些行為,一方面會縱容我們的煩惱,張揚我們人性中邪惡的力量,傷害到我們的心靈健康,更會侵犯到他人的利益。我們殺生,一定有被殺的物件;我們偷盜,一定有被盜的物件;我們邪淫,一定有被淫的物件;我們妄語,一定有被欺騙的物件。同時,造惡帶來的果報還會影響到我們未來的生命,殺生會導致短命和多病的果報,因為殺生使動物們不能終其天年;妄語則會使我們被人欺騙或不能取信於人;盜竊和邪淫也是同樣,只要是我們自己種下的惡因,最後,也一定由我們自己來品嘗它所結出的苦果。

受持戒律,主要是幫助我們克服貪嗔癡的煩惱習氣,幫助我們制止不善的行為,保護我們不受傷害。當我們在選擇職業時,要知道職業僅僅能夠保障暫時的生存。我們在這個世間只有幾十年的光陰,如果看不到生命的未來,就可能急功近利,一切從眼前利益出發。作為一個佛教徒來說,要為更長遠的生命著想,眼前的幾十年畢竟是短暫的,而未來的生命卻是無限的,如果為了暫時的利益而殃及未來,豈非捨本逐末?

如何才能保障我們未來的幸福呢?就要嚴格地按照戒律的規範來生活。健康的、正命的生活,本身就是一種非常好的修行。我們做的很多事情,看起來似乎和修行無關。但如果我們將佛法的智慧落實在生活中,以佛法的觀念來指導我們的言行,那麼,行住坐臥中一樣可以修行。平常人吃飯不能好好地吃;睡覺也不能好好地睡;在家庭中不能好好地和睦相處;在社會上不能好好地待人處世。

(六)吃飯就是一種很好的修行。

我們吃飯時也要檢查自己的心態:是帶著貪心在吃?還是帶著嗔恨心在吃?吃飯最原始的目的只是為了生存,是為了我們的色身得以維持。但很多人吃飯早已超過這個界限,有時為了貪圖口腹之欲而大造殺業;有時為了虛榮和面子而一擲千金。所以說,如果我們不能以平常心來吃飯,遇到好吃的飯菜就會起貪心;反之,則會起嗔恨心;為了吃給別人看,那又是虛榮心和我慢心在作怪;看到別人吃得好,自己吃得不好,心裏不平衡,還會產生嫉妒心。我們看,不好好吃飯,就會帶來這麼多的貪、嗔、癡煩惱。

為了維持色身的基本生存,還要注意相應的營養,營養不必太多,但也不要不夠。因為我們的身體是緣起的,需要依靠物質條件才能得以維持。暴飲暴食固然不對,忍饑挨餓地自苦其身同樣是不足取的。我們應奉行中道的原則,遠離縱欲和苦行兩個極端。所以說,吃飯本身就是一種很好的修行,就蘊涵著智慧。

從前有位祖師在回答「修行是什麼?」的問題時說:「饑來吃飯,困來即眠」。聽的人不明白:誰不會吃飯、睡覺呢?祖師就說:「你們吃飯時挑肥揀瘦;睡覺時又東想西想。」所以,如果我們真正想要學佛的話,一切都要重新開始!把原有的貪、嗔、癡的生活,改變為智慧的、慈悲的、健康的生活。

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有或多或少的不良習慣。還是以吃飯為例,嗜酒的人必須有幾杯酒才吃得有滋味;嗜肉的人又要有點葷腥才覺得踏實,就把吃飯這件簡單的事情越來越複雜化。因此,我們要以平常心來吃飯,其中有幾個非常關鍵的因素:一是餓了才去吃,這是個重要的前提,否則再好的東西也吃不出滋味來;二是要有好心情,古德云:「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沒有心事也就沒有煩惱和負擔,才能吃得開開心心;三是飲食要簡單,如果菜太多、太複雜,會使我們的味覺被麻醉,根本就分辨不出各自的原味,遠不如清請淡淡的兩三樣更適宜。

吃飯是如此,睡覺也是如此。尤其是那些有自己一番事業的人,每天俗務纏身,到了晚上仍妄想紛飛,結果備受失眠折磨。如果我們每天以打坐、誦經將心靜下來,就不會有這樣的困擾。當然,這種訓練要有個過程,念佛和禪修都是很好的方式。凡夫的妄想總是不絕如縷,就像流水般一念接著一念,吃飯時在想問題,睡覺時在想問題,睡著了還要做夢繼續想。可真正想要思考問題時,卻無法集中精神。

(七)通過念佛把心安頓在佛號上。

如何才能使我們的心保有清淨的狀態呢?我們可以通過念佛把心安頓在佛號上,無論是走路還是幹活,都讓這一聲佛號念念相續。如果妄想太多,心就會變得複雜,煩惱也隨之增多。如果能夠天天念佛、時時念佛,心就會越來越單純,心理負擔就會越來越少。一個人為什麼開心不起來?就是因為心事太多,心被很多事物和執著壓迫著。當我們心事重重時,想快樂也快樂不起來,反之,如果我們的心沒有任何負擔,就能體會到放鬆的自在。

所以,我們要學會觀照自己的心念。我們手上的念珠是起什麼作用的?就是幫助我們來看好自己的念頭。禪宗裏有個故事說,一個孩子去放牛,開始時,牛是野牛,所以孩子每天都要跟在牛的後面,時時地抓著牛的繩子,稍一疏忽它就跑得無影無蹤。孩子天天都訓練這頭牛,吹一下哨子,就拉一下繩子,久而久之,牛變得越來越溫順,到最後,孩子甚至可以騎在牛背上走,當他自己去睡覺時,牛也不會跑掉了。我們的心念,也像這頭野牛一樣。有個詞叫做「心猿意馬」,就是說我們的心像猿猴一樣不安分,我們的意又像馬一樣到處亂跑。我們時常都會迷失在五欲154塵勞155中,聽到好聽的,看到好看的,就去執著,就去貪嗔癡了。當我們貪著這些的時候,早就把自己的心丟在了一邊,早就迷失在自己所喜歡的環境裏,就像那頭牛一樣,一不小心就跑得無影無蹤。而念珠就像栓牛的繩子一樣,我們的心念,比牛跑得更快、更野,所以時常要觀照它。

(八)看住自己的念頭。

我們時刻都要反省一下,看看現在在想什麼?看看自己想的這些念頭是什麼?我們要看住自己的念頭,無論是好念頭還是壞念頭出現時,心中都要了了分明。尤其是我們起貪心、嗔恨心的時候,不要盲目地跟著它跑。一個沒有學佛的人,貪心現前的時候就拼命地貪;嗔恨心現前的時候就拼命地嗔;愛的時候愛得死去活來;恨的時候又恨得不共戴天,讓這些煩惱的心理成了主宰我們生命的主人。而念佛就是要培養我們的正念,使我們把握好自己的心念,把握好自己的現在和未來,而不是讓那些五欲塵勞的煩惱來左右我們的身心,使我們的心始終保有清淨的覺照。

總而言之,修行就是良好習慣的養成。所以,在我們的生活中,在我們的行住坐臥中,都包含著修行。學佛就是要從我們的一言一行做起,從生活的方方面面做起,只要我們擁有健康、慈悲而智慧的生活,那就是最好的修行!

28、怎樣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

(一)生活與生死。

佛教講兩個問題,一個是生活,一個是生死。實際上佛教有時候是把兩個問題揉合在一起,生死問題也包括了生活問題,生活問題也包括了生死問題。佛教是把兩者放在同一個位置、同一個點上來思考和處理的。

這兩個問題在分析的時候做兩點來分析是可以的,但是解決的時候就要把它們放在一起來解決,不能分成兩次來解決,要一次性解決。解決生死問題就是解決生活問題,解決生活問題也就是解決生死問題。為什麼呢?我們眾生或者我們人類的一切活動就是生活,就是身口意三業的活動,它既包括生活問題,也包括生死問題,因為生死問題就存在於生活之中。

我們一般人在討論生死問題的時候,總是截然地把生和死放在一個固定的時間點上,認為我們從娘肚子裏出生的那一刻就是生,到臨終咽氣的那一刻就是死。實際上這種看法是帶有片面性的,生和死實際上是貫穿在我們生活的每一念當中,所謂念念生死。沒有生活當中每一念的生死,也就不可能有那種階段性的生死,如果把生死僅僅看做是生的那一刻、死的那一刻,就沒有因果的相續。因為生死是一個因果念念相續的過程,所以佛教在處理生活問題和生死問題時,把它們擺在一個點上做一個統一的思考、統一的處理。這一個點在什麼地方呢?這一個點就是歷代祖師所說的——當下一念。當下一念既有生活問題也有生死問題,把當下這一念處理好了,生活問題解決了,生死問題也解決了。

這樣講是不是有些玄呢?我們大家仔細思考一下,實際上問題就是這麼直接。每天晚課都要念的放蒙山儀規,一開頭有四句話:「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什麼是法界性呢?這就包括生死問題和生活問題,生死問題的本來、生活問題的本來就是法界性。法界性在哪個地方呢?一切唯心造。心有凡心、聖心,有生死心、菩提心,區別何在?一念迷悟之別。一念迷就是生死心,一念悟就是聖賢心。所以,佛陀教導我們修行不要繞圈子,而是直接了當地從當下這一念來修。當下這一念把握好了,就能夠了生死於生活中;當下這一念把握好了,就能在生活中了生死,在了生死中生活。這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了生死的目的是為了自利利他,進一步成佛度眾生。

生活可以說就是生死問題,修行也可以說就是生活問題。為什麼呢?修行就是覺悟,生死是迷惑。我們面對的這個世界千頭萬緒,我們面對自己的心靈也是千頭萬緒,種種的問題,把它概括起來,很簡單,就是一個生死問題、一個生活問題,或者說一個迷的問題、一個覺的問題。無論職位高低、錢財多少、年齡大小、文化程度高低等等,皆有煩惱。但在覺悟者面前煩惱轉化了。覺者也要面對我們人類所面對的這些問題,但是對覺者來說,他在煩惱當中把煩惱轉化了,所謂轉煩惱為菩提156,轉生死為涅槃157,在有些地方叫滅除煩惱、斷煩惱。

不是說修行的人就沒有煩惱了,他躲避不了的。不論任何情況,就是看你以一種什麼樣的心態來面對,以什麼樣的方法來處理。你處理得好,煩惱就是菩提;處理得不好,煩惱就成了生死了。

所以,煩惱隨時會遇到,煩惱在我們生命的每一念當中,我們每一念都有生死,所謂「念念相續,無有間斷」。煩惱是「念念相續,無有間斷」,修行也同樣要如此,要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而且還要不能有疲厭,不能有滿足感。這個很現實啊!我們不管是年老的人也好,年青的人也好,一定要把生死問題和生活問題同時來解決。要在生活中解決生死問題,在解決生死問題的同時來生活。這樣才是我們修道者、求道者的生活。能如此,我們一天24小時都沒有空過的時候。如果隨時都在觀照自己,我們一天24小時都能生活在圓滿、幸福、安祥之中。

因為沒有一念一念的遷流,哪有生死啊?這個念念遷流是從我們有這一期生命、從你生的那一天起就開始了。如果把這個念念遷流往前延伸,那就可以延伸到過去的生中,一直可以延伸到過去的無量劫中;而把它往後延伸、往未來延伸,也是一直可以延伸到未來的無量劫中,這就是我們這一念心。我們這一念心就叫法界性,法界性就是法身,法身是無始終、無內外的。我們人人具足此法身。雖然在迷失當中你不能確知,但是這一點靈明不昧的覺知覺照,永遠沒有離開你,永遠是你最親密的朋友,也可以說永遠都是你的本來面目。當我們還沒有覺知的時候,他是我們的朋友;當我們一念迴光返照的時候——啊!原來你就是我,我就是你,本來面目從來都沒有離開過自己。所以學佛的人要從根本上來學,要立足在根本。既得本,何愁末?本是體,末是用,得了體,自然就能起用。

人類的這個問題,科學家也存在,農民也存在,做大官的也存在,而且他的這個問題更突出。所以,人們經常看到那些偉人面對茫茫苦海也會發出長歎。什麼是茫茫的苦海?就是我們這一念的迷失,我們不要以為在我們心之外有個苦海,苦海就在我們方寸之間,把方寸之間的問題解決好了,那就是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回頭是很快的,一步也不用走動,就到了彼岸。學佛要學到這樣的地步了,那麼對佛法可以說有些瞭解了,那就可以修行了。所以,再建議大家認真地讀《六祖壇經》,讀《金剛經》,讀《普賢行願品》。

(二)修行要經常看經典,經常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

修行要經常看經典,經常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158。能夠經常得到善知識的啟發,修行就可以少走彎路,就能夠沿著一條捷徑來修。如果把這個方法比做革命的話,它是要革自己當下的命,不是等待很久,不是革別人的命,而是革自己命。你當下的煩惱怎麼解決?一事當前你是怎麼面對的?人家罵你,你是跟人家沒完沒了,還是問問自己他為什麼會罵我?如果你能反問自己,你就不會去想對方怎麼樣怎麼樣,你就會想到你自己有什麼不對。

我們很多的事情往往總不知道要求自己,總是要求別人;不知道自己應該怎麼做,總是希望別人做的事事都滿你的意,怎麼可能呢?我們每個人回想一下。有家庭生活的人,希望家庭所有的人都聽你的話,家裏人所想的一切問題,都跟你想的一樣。怎麼可能呢?一百個人就有一百條心,滿了你的意就不大可能滿第二個人的意,張三這麼想,李四那麼想,王五又是一個想法,怎麼辦呢?大家總要取得一些妥協,取得一些諒解,能做到大體上過得去就可以了。

在生活中了生死,這一法門就是生活禪。生活當中要有禪,要在禪悅當中生活,在在處處都用得上,都有力量。

總之,生死問題和生活問題,佛教的根本出發點是把這兩個問題放在一起來考慮,因為解決好了生活問題也就解決了生死問題,解決了生死問題也解決好了生活問題。用什麼方法來解決?就是時時覺照,念念覺照。因為生死在念念中,所以需要念念覺照,真正做到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了生死,在了生死中生活。進而成佛度眾生。

29、有的人信佛,不要眾生只要佛。這樣對嗎?

(一)令眾生歡喜就是令如來159歡喜。

念經經常念到「無量」,阿彌陀佛就是無量壽、無量光。無量不無量,看你胸懷。佛弟子胸懷要裝滿了無量的父母、眾生。你能把父母、眾生裝在胸懷裏,你就知道關心他們,就知道怎麼樣去報恩,你當然能令眾生歡喜。可是有的人信佛信到後來,不要眾生,只要佛。這就違背了佛陀的教導。

因為,令眾生歡喜就是令如來歡喜。釋迦佛愛護娑婆世界眾生,受十方佛讚歎。

佛弟子要記住佛的話,要有眾生觀念,要有平等觀念。釋迦佛對娑婆世界眾生特別愛護關心,特別慈悲,所以受十方如來讚歎:釋迦牟尼佛能發大願,來娑婆世界度眾生,難能稀有。那麼你關心娑婆世界的眾生,釋迦佛首先高興,十方諸佛也讚歎,說這個釋迦佛的弟子真有釋迦佛的家風啊!說這麼調皮難管,習氣這麼重的娑婆眾生,竟然還有這麼多弟子去照顧他們,難能稀有啊!也會讚歎你們。再打比方,客人送東西給老奶奶吃,老奶奶給小孫子吃,旁邊人就說:「奶奶,這是買給你吃的。」這可一點也不懂老奶奶的心。能明白老奶奶喜歡給小孫子吃,老奶奶心裏也高興,這個人有智慧。

能愛護一切眾生的人是聰明人。因為愛護一切眾生就是愛自己。

佛菩薩個個愛眾生。你愛護自己的家人、同學、同事、領導,乃至於愛一切眾生,你是聰明人,佛菩薩就大大讚歎你,說你真知道我的心啊!你對眾生冷冷冰冰,不理不睬,佛菩薩可能會說:我愛眾生,你們不愛眾生,還跟我學,學點啥?佛最讚歎以佛菩薩為榜樣的弟子,所以佛說過:令眾生歡喜就是令如來歡喜。

當然,濫慈悲也不對。猶如溺愛子女,適得其反。佛門的慈悲,是在智慧觀照下的慈悲,恰到好處,有益無害。

(二)能從別人角度去想,心量就大了。

歡喜對每個人都很重要,世間人能夠成就大事業,也是從歡喜中來,歡喜的人腦子比較靈活。慪氣的時候想來想去想自己,不會替別人著想,心量非常小,所以人際關係搞不好,原因就是只愛自己,只維護自己。如果從別人角度去想,心量就大了,心量大的人,哪怕吃虧一點,他也歡喜,所以說氣量越大,福氣越大,這是一個必然的反應。你氣量一大,經常替別人著想,別人一高興,你也高興。大家出力能辦大事,眾人拾柴火焰高,團結起來是一件好事情。

(三)有歡喜才有團結。

小學課本上就說:一根稻草丟不過圍牆,很多稻草捆起來,就丟過去了,這意思就是要團結,團結力量大。你以不歡喜的心去團結別人,是不大可能的,只有以歡喜心,處處替別人考慮,才能跟別人團結得起來。

解決矛盾的秘訣是要多替別人著想,要把眾生利益放在第一位。

但佛法最講原則,是非要分清。

佛法最講究原則,最講究分清是非好壞香臭,清淨不清淨,是善是惡都要分明,不能混淆,混淆就不是智慧,修行人要止惡修善,善惡都搞不清楚,壞事當好事,好事當壞事,做錯了事也歡喜,以為有功德,提醒一下就慪氣,鬧矛盾,誹謗善知識,那樣行嗎?

佛教講六道輪迴三世因果,造惡往下墮,行善往上升,就是要善惡分明。以什麼為標準?以佛法為標準,佛說這件事情不好,就不要做,佛說這件事情好,就要去做。佛陀是智慧圓滿、徹底覺悟的人,所以我們佛弟子深信無疑。

30、人際交往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在我們的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應遵循的基本原則有:

(一)平等原則。

社會主義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平等的關係,在我們的社會裏,人們之間只有社會分工和職責範圍的差別,而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不論職位高低、能力大小,還是職業差別、經濟狀況不同,人人享有平等的政治、法律權利和人格的尊嚴,都應得到同等的對待,因此人與人之間交往要平等相待,一視同仁,相互尊重,不亢不卑。要尊重別人的愛好、習慣、風俗。只有尊重別人,別人才尊重自己。

(二)真誠原則。

真誠待人是人際交往得以延續和發展的保證,人與人之間以誠相待,才能相互理解、接納、信任,才能團結,相處真誠、團結,是現代社會事業成功的客觀要求。就人生而言,僅靠個人微薄的力量是難以到達成功、幸福境界的。交往中要真誠待人,實事求是,要胸懷坦蕩,言行一致。相互信任,尊重別人,謙虛謹慎,文明禮貌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生活是一面鏡子,你對它笑,它就對你笑,你對它哭,它就對你哭。」

不是嗎?如何看待生活,的確與人的主觀世界有關:心中沒有陽光的人,勢必難以發現陽光的燦爛!心中沒有花香的人,也勢必難以發現花朵的明媚!

既然如此,以豁達的態度面對人生吧!別小肚雞腸!別斤斤計較!生活是由無數煩惱組成的一串念珠,但得微笑著數完它。笑對生活。

(三)友愛原則。

中國儒家有「仁者愛人」之傳統,在我們社會主義社會裏,人與人之間更應團結友愛。人際交往中要主動團結別人。容人者,人容之。互相尊重,虛懷若谷、寬宏大度才能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係。友愛就是要愛同志、愛朋友、愛同事、愛人民。真正的愛心就表現在幫人一把,在別人需要時,奉獻自己的力量。

要想得到別人得不到的東西,就得付出別人不願付出的東西。

(四)互助原則。

互相關心,互助互惠,是人際交往的客觀需求,生活中,每個人都難免有困難,需要他人幫助;工作中,也需要在各自的職位上互相配合、互相支持、通力合作。互相幫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一人有難,眾人相幫;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相互幫助就是要樂於幫助別人,別人有困難需要幫助時一定要熱情幫助。互助互惠,一個不願意幫助別人的人,很難要求別人自願幫助他。互相幫助不是互相利用,互相利用不是踐行真誠和友愛。

31、在家學佛的人,如何對待家庭問題?

佛教處世為人的原則有兩條,一是善,一是智慧。善德的核心是利他心,即時時處處為別人著想,自己的幸福快樂讓別人分享,幫助別人解除痛苦,視別人的樂為自己的樂,視別人的苦為自己的苦,發菩薩心,為別人創造快樂,以慈悲心對待別人,以平等心尊重別人,以忍心忍讓別人,寬容別人等等。佛門智慧的核心就是制服自己以自私為根源的愛恨、喜怒、自私心、虛榮心等感情,發揮理智的作用。在家庭和人際關係上若出現矛盾,學佛的人首先應該從自身找根源。在護法大師的《劍輪修心法》中有這樣一頌,應常記心中:「放下追求一己之樂的衝動,給予他人更多的歡樂,即使眾叛親離,也要責備自私,承擔責任。」

附:在家居士應負起家庭的責任嗎?

在家居士應該先負起家庭的責任,在家庭安定和樂的同時,再來護持佛教道場。如果家庭都顧不好,雖然可以很積極地護持道場,畢竟不是一個圓滿的榜樣。有的人可以把佛教活動搞得有聲有色,但在家裏的投入和管理的確是一團糟,判若兩人。當然,我們不是聖賢,誰能無過,但我們可以從別人的錯誤中學習,所以想和大家分享這段故事,希望大家不要重犯。

認識一位元假期打工的女性朋友。她來自一個佛化家庭,但不幸得很,她很排斥佛教。原來問題就出現在她的媽媽,她媽媽是一位很虔誠的佛教徒,時常到寺院幫忙。可能是很忙或很投入於寺院的工作,所以很少在家把家務打理好,時常把大部分家務都丟給女兒做,所以她覺得佛教好像把她媽媽給搶走了。她除了要應付繁重的學業之外,還要扛起媽媽的工作和責任,所以她才會怨恨。這也可能是她們母女之間的溝通有問題,才會把事情搞成這樣,多麼心疼啊!佛法是沒問題的,問題在於如何把佛法應用在生活上。她媽媽忽略了自己的責任,使女兒對佛教反感,結果竟然把自己的女兒推出佛門以外,破壞了女兒學佛的慧命。當然,子女也應該負起一些責任,他(她)應該體諒並讚歎母親在佛教裏的積極和奉獻,寬恕媽媽的不是。如果子女對佛法有所體會的話,他(她)應該隨喜媽媽的熱心。所以家庭成員之間的溝通也是很重要的。

由衷希望大家以這真實故事為鑒,不要破壞大家對佛教的印象好嗎?

附:有一種人對別人很好,卻不能善待家人。對嗎?

對別人能發揮那份愛心,對家庭自然更少不了愛。但是有些人會愛別人,卻不愛自己的家人。常常有人問:「為什麼我的子女對別人都很好,但對我們講話時,態度卻很不好?在外面,人人都說他好,很讚賞他,可是一回到家中,卻令我們很頭痛。」這種問題目前社會上很多。

 

其實這種人就像被折斷的樹枝。我們看一棵松樹,不管在冰天雪地或是烈日驕陽下,它都很青翠。為什麼?因為它有根啊!如果把這棵松樹的樹枝鋸下來,放在水中,雖然它還保持青翠,幾天後水分消失,它也就枯黃了。

一個人對自己的家人沒有愛心,不聽父母的教誨,不敬不孝,就已失去了那份敬愛的良知,這就像被砍下來的樹枝,是沒有根本的。人如果能先圓滿家庭,對父母盡孝,夫妻之間保有忠誠,把子女教育好,時時鼓勵家人去關心社會人群,這就是菩薩的慈悲與智慧。使自己的家庭穩固和睦,然後去影響別人,這才是鞏固根本。

如果一個人只對外人好,卻對自己的家人都不好,那是很有問題的。為什麼呢;因為人與人之間,在外接觸的時間畢竟是短暫的,彼此客氣,只是應付應付而已;而與家人是長年累月的相處,所表現的面目才是真的,對自己的家人好才是真好,對父母真正地孝與敬,才能對別人真正地敬與愛。

32、學佛的人如何對待社會職業?

學佛的人做任何事,也不能違背佛法要求的處世為人原則,即佛門道德原則。大乘佛教追求的善德的最高原則,是一切為利樂眾生著想,為眾生的利益無私奉獻。無論從事任何職業,都不能違背利眾的原則,要有為社會和一切眾生無私奉獻的精神,兢兢業業,做好所從事的職業,處處以美德飾身,事事以智慧抉擇,把方便讓給別人,把困難留給自己,這些都是佛法所提倡的做事原則。

(一)鐵道部長與鐵路工人

鐵道部某部長去一鐵路局視察工作,這位部長主動和一位鐵路工人握手寒暄,看上去宛如離別多年的故友重逢。一位工友目睹此景十分驚訝,事後問這位鐵路工人:「你怎麼和部長關係如此密切?」這位工人回答說:「25年前,我們是工友,他和我們一樣是鐵路工人。」工友繼續問道:「那為什麼今天他已經當了部長,而你還是鐵路工人呢?」這位鐵路工人這時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25年前我們都在修鐵路,我想的是如何拿點錢養家糊口,而他想的是中國的鐵路事業。」

沒有卑微的工作,只有卑微的工作態度。

所謂機會和機遇是生活對努力者的報酬。

(二)不輕待任何一個人。

友善對待你周圍的每一個人,微笑、招呼、問候,包括公司掃地的清潔工阿姨。善待每一個人,會讓你在工作環境中得到大部分人的善待。

(三)不要在背後討論別人。

如果有同事和你議論某某人如何如何,即使你是一樣的想法,也不要去隨聲附和。最聰明的方法是,微笑著扯開話題。

(四)不要承諾沒把握的事。

有一句非常睿智的話送給你:「誠信就是實現你的許諾,智慧則是不隨便許諾。」對於你沒有把握做到的事情,不要輕易應允,過早的透露無異給自己下套。給予的比允諾的多,才是獲得認同的最好方式。

(五)不要和同事、上司走得太近。

任何一家公司最忌諱的就是拉幫結派、搞小集團,而且靠依附同事或者上司來提高自己的地位,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要知道,當他們某一天失利時,就同時代表著你在這家公司的職業生命結束。所以,用實力來奠定地位,才是正確的做法。

(六)不要斤斤計較。

勤奮努力應該是你努力去做的,喝完水順便幫同事帶杯水;開完會,留下來擦一下白板;同事還在加班時,你千萬別一聲不吭地先走,至少問一聲:「我可以幫你做點什麼嗎?」積極主動的工作,不要計較多做,這些都只是一些小事,但卻會給他人留下極好的印象。

(七)要勇於承擔責任。

雖然並不是你一個人的錯誤,但也不要推卸。即使你覺得有些委屈,也不妨承擔下來,並真誠地表明你會改進。你的領導會欣賞你是個勇於負責的人,而團隊同事會因此認為你可信賴。

33、居士可以經商嗎?

(一)居士可以經商。

佛陀釋迦牟尼在世時就有許多經商的在家弟子。但佛教弟子無論幹什麼事,都要堅持佛門做人的道德原則、社會公德,要遵紀守法,要講公平合理,不能坑害群眾,危害社會,凡經商都是為了謀生和營利,沒有營利不會經商。但佛教徒在營利方面要把握一個道義上法律上允許的合理合法的尺度,否則就會變成惡業,招來惡報。

(二)化「毒蛇」為淨財。

一般人都以為佛法輕視財物。有道的人不肯講錢,他們認為一講錢,嘴巴就骯髒了,其實,富貴又何嘗不能有道呢?取之不當,「黃金是毒蛇」,但是,若運用得當,黃金不也是成就道業的資糧嗎?黃金不也就是弘法的「淨財」嗎?

《阿含經》上說:有一次,佛陀帶著阿難出去行化,忽然在路上看到一塊黃金。佛陀說道:「阿難!你看到嗎?那兒有毒蛇!」

阿難朝黃金看看,回答佛陀說:「是的!佛陀!我看到了,那是毒蛇。」

說完兩個人就走過去了。

這時,在田裏工作的父子倆,聽到說有毒蛇,就想過來看看。可是,當他們一看,是一塊黃金,「那裏是毒蛇?剛才佛陀和阿難卻把它看成毒蛇,真是個大傻瓜!」父子倆歡喜的說著,就把黃金帶回家去了。

當時,印度的法律明文規定,百姓不准私藏黃金。這塊黃金是被人從國庫裏偷出來而遺落在路上的。經過調查,這父子倆嫌疑最大,終於被治罪關進了牢獄。

父子倆為了一塊黃金被關在獄中,這時,他們覺悟佛陀所說的話。父親回想著當日的情形,不禁喃喃自語道:「果然是毒蛇,不是黃金。」

兒子看著父親,也若有所悟地說:「確實是毒蛇!」

上面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如果違法犯紀,違背佛門戒律,黃金確是毒蛇!

但是,如果合法、守戒,弘揚佛法,利國利民,興辦慈善事業,黃金也可以成為淨財。

今日中國佛教界,待我們去興辦的事業有多少!如果沒錢,能夠成辦事業嗎?先看急需提倡的佛教教育事業,要佛教接棒有人,須要有青年才俊;要人才,就需要有教育機構來培植,要辦教育,沒有錢的話,教室哪里來?教師怎麼聘請?學生生活費用怎麼辦?總之,處處都要錢,有錢,才能建最好的校舍,聘請最賢明的老師,甚至可以給學生發放獎學金,大家安心求學,自然學有成就。一批批人才出來,自然能為佛教創辦各種事業,弘法度眾,只要佛教的事業興盛,大眾學道的資糧豐富,佛教才能發揚光大,造福眾生。所以將「毒蛇」化為「淨財」 ,對佛教、祖國和眾生的益處很大。

(三)從邪命到正命。

我們希望居士發財,但不是用邪命方法發財,什麼是邪命呢?邪命是用不正當的手段取得錢財,凡經營不正當的事業(不合法律、違背戒律)所得的錢財,都叫做邪命的生活。我們希望居士能用正命的方法發財,什麼是正命呢?正命就是從事正當的職業,就是合理的(合法、守戒)經濟生活。

譬如開酒家、開賭場、賣釣魚的器具、賣打獵的獵槍,或者是算命、卜卦、看相等都是邪命的經濟生活。佛教不提倡看風水、擇日期,《佛遺教經》曾指示佛教徒不應去仰觀星宿、推算命運,因為這些都不是合乎因緣法則正命的經濟生活,都是佛法所不允許的。

印光大師在普陀山一住很多年。後來,日本軍閥侵華,有一位住在香港的在家弟子,有一座寬大豪華的別墅要供養大師,請大師到香港弘法。印光大師看看因緣成熟,便想前往,但當他知道那位信徒經營酒廠,是賣酒的,大師隨即決定不去,並且告訴這位弟子說:「你要我去,你就不要賣酒,因為賣酒是邪命的生活,我不好意思接受你不淨的供養。」

印光大師是我們的榜樣。

34、居士的學修要和出家人一樣嗎?

(一)居士不必生搬硬套出家人的方法。

佛法是一種應機教化的方便法,把佛教的修持理解為幾種狹隘的固定模式或者教條主義的方法,都是錯誤的。佛教的修行原則是諸惡莫做,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淨化心靈,徹底清除貪、嗔、癡、慢、邪見等心靈污染,達到人格的真、善、美和智慧的最高境界就是佛。修行的方法有千萬種,其目的只有追求幸福快樂的人身和成佛兩條。智者可以從目的上選擇一種最佳修持方法,居士(在家的學佛者)不必生搬硬套出家人的方法,這要根據每個人的職業、環境和家庭等情況決定。有的人可以從閱讀經書,加強思想修養入手;有的可以靜坐,修定,修慧,走開悟之路;有的可以專心誦經、念佛、念咒;無論什麼方法,修哪種法,都要有合格師長的指導和清淨的法脈傳承。不能憑書本自學,不能相信不符合佛教經典教義的亂傳亂說,更不能相信那些打著佛教旗號的邪門歪道、巫婆神漢、以及形形色色的裝神弄鬼、自稱「佛菩薩」行騙的偽氣功師之流。

(二)為什麼要孝順父母?

父母有生育、養育、教育之恩,可說是功德巍巍,在《父母恩重難報經》當中,曾以七種比喻來說明父母恩德深重,難以報答。「若能在家孝父母,此即名為勝福田160,現世流布大名稱,未來福報轉無量。 」(《龍樹菩薩說法要偈》)

古今來有很多頌揚親恩的詩歌,真是至情流露,真摯動人。現在選錄二首在下面:

《親恩歌》

虞汝明 

十月懷胎兒欲生,牙關緊閉眼睛昏。直從剪下胞衣後,再過三朝才是人。

撒得渾身尿屎來,爺娘忙把破衣揩。略無半點憎嫌意,洗滌勤勞日幾回。

聽但嫡兒哭一聲,翻身就把手來擎。只愁伸縮驚兒覺,自己何曾睡得成。

幸得兒生兩歲零,扶牆摸壁自能行。只愁跌破頭和面,掛肚牽腸不放心。

六七齡時要讀書,經營修脯費躊躇。現成茶飯朝朝奉,道是吾兒辛苦初。

孩提轉眼已成人,食愛肥甘衣愛新。但願吾兒知愛好,自身粗草也甘心。

如何容易得成人,費盡爺娘萬苦辛。娶婦入門看習慣,暗添白髮數莖新。

《親恩歌》

孫念劬 

豈不深知父母恩,世間那有鐵心人。只因看得妻兒重,沒得工夫到老親!

漫把錢財米穀論,此身亦是欠娘身。如何毫髮能私得,你是雙親什麼人?

兄弟原同一樹栽,專心供養莫相推。譬如孤孑無兄弟,更向何人推卸來?

縱然牲鼎祭吾親,不及生前菽水真。打罵來時陪笑面,庭幃歡喜一家春。

莫怪雙親說話煩,但須忍耐博親歡。老人總為兒孫計,我到衰年也一般。

可曉雙親手內貧,要穿要用懶求人?莫因親未分明說,做啞裝聾不作聲。

要一分時討一分,誰人常有許多心。勸君六飯三茶外,還要供親幾兩銀。

戲彩承歡自古聞,但求父母意歡欣。縱然體貼能周到,猶恐芳樽對夕曛。

誰人不具好心腸?貧苦人家孝益彰。但得吾親能飽暖,自身凍餓又何妨。

不識親恩看養兒,千辛萬苦不推辭。試將受養親兒意,愛養雙親到老時。

故印光大師教導我們:「學佛一事,原須克盡人道,方可趣向。【佛法,雖為出世間法,實在世間法中做出。見三編復周伯遒書。】良以佛教,該世出世間一切諸法。故於父言慈,於子言孝,各令盡其人道之分,然後修出世之法。譬如欲修萬丈高樓,必先堅築地基,開通水道。則萬丈高樓,方可增修,且可永久不壞,若或地基不堅,必至未成而壞。昔白居易問鳥窠禪師曰:如何是佛法大意。師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欲學佛法,先須克己慎獨,事事皆從心地中真實做出。若此人者,乃可謂真佛弟子。若其心奸惡,欲借佛法以免罪業者,何異先服毒藥,後服良藥。欲其身輕體健,年延壽永者,其可得乎。」(《(正)與丁福保書》)

(三)孝順父母的方法是什麼?

父母的恩德既然如此深重,我們應怎樣做才能算是孝順呢?佛教認為孝順有不同的層次:一般的人對父母財、物奉養,只是小孝;功成名就,光宗耀祖,使父母光彩愉悅,是為中孝;引導父母趨向正信,遠離煩惱顛倒,永斷三途161之苦,是為大孝;視三世一切眾生皆是我父我母,盡一切力量,使之解脫生死輪迴,離苦得樂,才是最無上的至孝。所以,克盡孝道,應該注意下列三點:

1)孝順必須是長期的,不是一時的:父母以畢生歲月為我們辛苦奉獻,我們即使不能終身膝下承歡,也應該長期供養,使無所缺。

2)孝順必須有實質的,不是表面的,約有五樣:一是飲食,二是衣服,三是起居,四是疾病,五是悅親。孝順父母必須解決父母實際需要,不僅在衣食住行上無虞匱乏,在生老病死上有所依靠,還要給予父母精神上的和樂,心理上的慰藉。

悅親是養親第一要訣。使父母常生歡喜心,可以增進他們的健康,這是壽親之道。在父母前萬不可有愁容,更不可有怨言。無論我們的環境順逆,總應該克制感情以悅親為主。於「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 ,這是孝父母應該有的態度,所以父母若是信佛的,兒女們更應當推父母的愛敬,而敬佛學佛,這才是好兒女啊!

故印光大師教導我們:「汝已娶妻,當常以悅親之心為念。夫妻互相恭敬,不可因小嫌隙,或致夫妻不睦,以傷父母之心。中庸云: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樂且耽。宜爾室家,樂爾妻孥。子曰:父母其順矣乎。蓋言夫妻,兄弟和睦,則父母心中順悅也。現為人子,不久則又為人父。若不自行悅親之道,必生忤逆不孝之兒女。譬如瓦屋簷前水,點點滴滴照樣來。光老矣,不能常訓示汝。汝肯努力盡子道,則便可以入聖賢之域。將來往生西方,乃汝所得之法利也。」(《(續)復周法利書二》)

就是家常的菜蔬,只要咸淡得宜,生熟中節,不敢潦草,然後敬奉,略有好食,先進父母;至於自己,粗糲俱不計較。要奉得父母歡喜,就是盡心。大約年老的人,脾胃自然虛薄,飲食難得消化,進的食物,須要燉得熱的,軟爛的,香美的,方才有益。凡是生冷粘膩堅實難化之物不可與食。食不可過飽。這飲食調理,為子女者,俱要放在心上!

衣服的事,只要冷暖合宜,奉得父母歡喜,就是盡心。大約年老的人,氣血自然衰弱,身體未免不耐寒暑,未曾冷先就怕冷,未曾熱先就怕熱。冬月衣服內棉花,每年要換新的,去舊的。薄棉襖要做兩件,秋冬來漸漸加添,春暖時漸漸減去。霜冷之月,若有暖氣輕裘,固是上等,如不能的,就是布被布衣,只要溫暖。至於晚間,宜將熱水袋,放於被內。再如夏月夏衣,須要涼爽;凡有汗者,頻頻換洗。這衣服調理,為子女者,俱要放在心上。

疾病的事,為子女者,須要加意調攝小心扶持,請名醫專家用藥。病中煎製湯藥,進奉飲食,切不可生一個懈怠的心。只想你在幼小的時候,有了疾病,為父母的,不知替你調理了多少,你今日可有不盡心的理!父母有病,萬一弄污床褥,為子女者,俱要勤勤洗換,切不可生一個嫌惡的心。只想你在懷抱中,便溺糞污,為父母的,不知替你潔淨了多少,你今日豈可有嫌惡的理!這疾病調理,為子女者,俱要放在心上

其行住坐臥,俱要照管扶持。只要得父母安穩自在,快活過日,就是盡心了。這起居調理,為子女者,俱要放在心上!

3)孝順必須能全面的,不是局部的:孝順應從自己的親人做起,然後本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精神,擴充到社會大眾,乃至無量無邊眾生,使之解脫生死輪迴,離苦得樂。

世尊162在《無量壽經》裏,懇切地告訴我們:「人在世間,獨生獨死,獨去獨來,當行至趣苦樂之地,身自當之,無有代者」。又說:「窈窈冥冥,別離久長;道路不同,會見無期」。又說:「或父哭子,或子哭父,兄弟夫婦更相哭泣,顛倒上下。無常根本,皆當過去,不可常保」。又說:「或時室家父子,兄弟,夫婦,一死一生,更相哀愍。恩愛思慕,憂念結縛。心意痛著,迭相顧戀。窮日卒歲,無有解已」。世尊在《善生經》裏又說:「父母家室居,譬如寄客人。宿命壽以盡,捨故當受新。各追所作行,無際如車輪」 。所以大慈悲的世尊,指示我們念佛,使我們到達極樂世界,解決這人生的缺憾。我們應該勸父母念佛,把父母從苦海裏度到淨土,這才是真正徹底的報恩啊!

我們只要記著:要知父母恩,只看自己怎樣養兒育女;要求子女孝順,必先自己做到孝順父母。

(四)孝順父母的果報是什麼?

1)現世流布大名稱:孝順父母的人不但孝名遠播,而且因為具有下列特點,所以得到社會大眾的肯定讚譽:

能進德修業:孝順父母的人為免父母擔憂,必定行事正派,操守嚴謹。

能治理家庭:所謂「言教不如身教」 ,在家中能以身作則,孝順父母,堪為子孫親眷的榜樣,家庭自然充滿和敬的氣氛。

能慈悲待人:孔子曾說:「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愛敬盡於事親。」對於父母能感恩圖報的人,往往能進一步以篤實誠敬的態度對待他人。

能盡忠職守:孝順父母的人深恐事業無成,讓父母蒙羞饑餒,所以做任何事都會兢兢業業,全力以赴。

實踐孝親感恩的人不但能獲得善名美譽,連諸天163也都會為之感動,經云:「若有男女依母教,承順顏色不相違,一切災難盡消除,諸天擁護常安樂。」 中國歷史上因為孝行而感得人、天助成善舉的事蹟也為數不少,古德說:「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孝之極至,就是誠。只要有誠心,無事不辦。

2)未來福報轉無量:種好因,自然得善果。《涅槃經》說:釋迦牟尼佛之所以能夠修得三十二相164、八十種好165,是因為佛陀於無量阿僧祗劫166之中,恭敬三寶,孝養父母,所以今世才會感得如此殊勝的果報。可見孝行感果之殊勝,輾轉無有窮盡。

孝順父母,不但今世常為人天之所愛敬,更可為來生種下圓滿佛道之因,所以《大方便佛報恩經》說:「父母者,三界內最勝福田167。」

(五)父母與子女如何相處?

父母對待子女應該竭力愛護,並教養他們;子女對於父母應該敬重承順,並奉養他們。

幼兒是要靠父母撫養的,否則就難免保育失當,老年是要靠子女奉養的,否則就蕭條無趣。所以釋迦牟尼佛在《善生經》裏,規定親與子之間,有五個互相對待的條件。

子女敬養父母的五條:「一者、供養能使無乏。二者、凡有所為,先白父母。三者、父母所為,恭順不逆。四者、父母正令,不敢違背。五者、不斷父母所為正業」。

父母對待子女的五條:「一者、制子不聽為惡。二者、指授示其善處。三者、慈愛入骨澈髓。四者、為子求善婚娶。五者、隨時供給所須」。

可知釋尊168教誨我們,是要父慈子孝的。

孝順父母固然是對的;然而我們不要忽略了佛所說的「父母正令,不敢違背」,和「不斷父母所為正業」,這幾句話的反面意思。就是父母倘有不正當的言語和舉動,或是迷入外道邪見的,子女們不但不應該聽從,而且要婉轉地諫阻他們。但進諫時,要在沒有旁人的時候。做子女的倘只曉得順親於情,而不曉得順親於理,結果使父母陷於不義,造成罪惡,這就將成為孝行的絕大缺點。供養各位一個故事《心念一變天地寬》:

以前,一位老太太總是為兩個女兒的命運操心。大女兒嫁給傘店老闆,小女兒當上了洗衣作坊的內掌櫃。逢上雨天,她擔心小女兒的洗衣作坊的衣服晾不乾;逢上晴天,她擔心大女兒傘店的雨傘賣不出去。她就這樣天天為兩個女兒擔憂,日子過得很憂鬱。後來一位聰明人告訴她:「老太太,您真是好福氣!下雨天,你大女兒家生意興隆;大晴天,你小女兒家顧客盈門。哪一天你都有好消息啊!」這一說,老太太才高興了。天還是老樣子,只是心念變了,生活的色彩竟然煥然一新。

(六)夫妻如何相處?

男女的地位是平等的:女子絕對不是男子的寄生蟲;男子絕對不是女子的牛馬。家庭的組織,是雙方分工合作的,各有長處,互敬互補,方能和諧持久。

一對夫婦,由戀愛而結婚,在戀愛時期,倘使互相不用真誠坦白的態度,專以隱己之惡,揚己之善的技巧來博取對方的歡心,這樣的戀愛假使成熟,就要結成不良的後果。往往到了結婚以後,以為雙方的名分已經確定了,夫婦的關係已有保障了;於是彼此過去抑制自己,博取對方歡心的觀念就改變了。一切行為就處處隨便,以為夫婦間不需要尊敬、客氣,反以為尊敬、客氣是虛偽的假面具。而不知夫婦間最需要的是尊敬、客氣。倘不體諒對方的關心,反怪他為麻煩,不讚美對方的謙遜,而說她卑下;再不客氣的還企圖屈抑對方,以遷就自己。逐漸的,彼此把所有的劣點毫無顧忌的暴露出來了,結果日久生厭,只覺得對方的可憎了。誠如佛在《無量壽經》裏說:「自妻厭憎」,和《玉耶女經》裏說:「見夫不歡」 。彼此厭憎不歡,於是雙方感情轉趨破裂,甚至造成不幸的悲劇。那末,怎樣才能夠保障夫婦終身親愛的幸福呢?那就遵從佛陀的教導,有二點要注意而加以修養:一言色相和,二忍受。

1)言色相和。

佛說:「言色相和,無相違戾」。這是夫婦間精神生活的要素。雙方的言語能夠和軟,面色常帶笑容,那感情還會違戾麼?「體諒」 ,在夫婦間是很重要的。倘不肯體諒,互相指責,那言色就不能夠相和了。指責是破裂感情的礁石。天臺人有句諺語:「耳朵要好話聽」。指責會引起對方的惡感,以為你在輕視他,譏笑他。於是來一個反唇相譏,或者惱羞成怒。彼此都發火了,這豈不是自討苦吃嗎?對方倘有錯誤,要糾正他時,切忌率直;要婉轉地用商量的口吻,貢獻意見。對方倘有長處,要給與真誠的欣賞和稱讚,而且要常常稱讚。《華嚴經》裏說:「常作潤澤語,柔軟語,聞者喜悅語,善入人心語,風雅典則語」。不可作「蠱獷語,苦他語,令他嗔恨語,如火燒心語,能壞自身他身語」 。我們出言吐詞,要時時自己省察,不要傷害對方。

「修行」是修改錯誤的觀念、言語、行為。我們若是決定「修行」 ,就得先從言語上修改起,從「讓」字做起,能夠做到「言色相和」這一步,夫婦的生活,便會常在和煦春風之中了。

2)忍受。

夫婦有時因生理或心理的變動,性情就難免異狀。有時因環境不盡滿意,言語舉動略改常態,這都是常有的事。設使雙方不能遵守佛的「忍誡」,兩不相讓,而起口舌爭強,意氣用事,那末感情就要發生裂痕。你使對方氣惱,你自己也決定免不了氣惱。這是損人不利己的,又何苦去做這種愚蠢的事呢?

忍受是要培養的。當對方火氣很旺的時候,我縱有充分的理由,也應該暫時讓他,不和他辯論,不得已時,或出外暫避鋒頭,等到對方的怒氣消除以後,才和顏地告訴他,剛才的退讓並不是理屈示弱,實在因為要避免家庭失和啊。這是寓剛於柔的御夫和御妻術,持之以恆,對方沒有不被感動的。「柔能克剛」的真理,我們是很有機會可以應用一下的。

還有,逢到對方發火罵人的時候,應當記住天親菩薩的話:「罵者有二種:一實,二虛。若(對方所)說(是真)實者,我應生慚。若(對方所)說(是)虛者,無預我事,猶如響聲,亦如風過,無損於我,是故應忍」。所以能夠做到「無相違戾」的,不獨自己減少氣惱,就是對方也能夠覺悟,容易受我感化,家庭間就可相安於無事了。

3)夫妻如筷子。

佛教是不贊成結婚的嗎?當然不是。不過,佛教的確讚歎出家的功德,那也並不等於反對在家人結婚,信了佛教的人也不會都該出家。其實,唐宋時代,在家的佛教非常興盛,我們可以從敦煌石窟的文字記載、圖畫、或雕刻中,看到許多關於在家居士家庭生活的描述。宋、元朝以後,佛教漸漸隱遁山林,與人世間漸漸疏遠,因而造成一般人認為佛教是僅屬於出家人的錯誤觀念。很多父母,如果發現自己的子女親近道場、親近法師,就會很擔心他們出家。事實上並不儘然!出家不是消極地逃避,僅有極少數人適合出家、出得了家。

在家居士是佛教的基礎,在釋迦牟尼佛的時候,就非常重視家庭生活,重視夫妻之間、親子之間,如何彼此相待。甚至還有經典講到結婚之後,懷孕、生子的事。例如《善生經》、《玉耶女經》,均對夫妻親子有明確的倫常原則。《中阿含一三五經》亦明言:「夫當以五事愛敬供給妻子。」「妻子當以十三事善敬順夫。」並說:若人慈愍妻子者,必有增益,則無捐耗。」由此可知,佛教並不是與世隔絕的。

有個比喻很形象,夫妻要像筷子一樣的地位平等,長短相適。筷子長短大致相當,而且彼此相對獨立,夫妻亦然。男女地位的平等,是維繫美滿家庭的根本要素,可是,有的人卻自恃自身條件優越,對對方盛氣淩人、頤指氣使,或暴躁潑悍、任性專橫……顯然,大男子主義、大女子主義和尊卑、主從、貴賤的夫妻關係,都難有幸福婚姻可言。

夫妻要像筷子一樣互幫互助,目標一致。筷子只有配合默契,才有「收穫」。和諧的夫妻感情貴在志同道合,比翼雙飛。因此,情感上的體諒,生活裏的體諒,挫折前的互慰,事業中的互勉……在夫妻間應是不可缺少的。只有難關共度,攜手共進,才會使愛的「橫杆」不斷升高。

夫妻要像筷子一樣冷熱不辭,甘苦與共。筷子不懼高溫寒冷,能納酸甜苦辣。和諧的夫妻關係也該如此。

夫妻要像筷子一樣方圓相間,靈機應變。這是因為筷子上方下圓,而使我們的手法能靈巧自如,變化萬千。夫妻相處,同樣需要這樣的「方圓」藝術;既堅持原則,同時又樂於欣賞和讚美對方,對對方的缺點不苛求;善於相互適應,不試圖去「改造」對方。而要改善自己。

夫妻如筷,願天下夫妻都能如此。

4)化解家庭矛盾有技巧。

居家過日子,沒有勺不碰著碗的。出現家庭矛盾後,如果不考慮言行、場合,甚至採取一些簡單、粗暴、過激的行為,不僅不利於矛盾的化解,反而會傷害夫妻感情、激化矛盾。因此,化解家庭矛盾也應講究技巧和藝術性。

一是避。解決家庭矛盾,不能傷害感情和對方的自尊心,既要避免動拳腳,又要力避使用「離婚」等極易傷害感情的言詞,同時還應注意場合,儘量避開他人。

二是緩。由於夫妻雙方都在氣頭上,假如這時急於解決,難免會有一場屋簷下的「戰爭」,這樣對雙方都會造成極大傷害。因此,最好的辦法是先忍一忍、緩一緩,將矛盾或問題暫時放置起來,等心平氣和後,再選擇適當的方式或機會解決。

三是選。選擇合適的時間、地點更有利於矛盾的解決,達到預期的目的和效果。如在融洽、和諧的氣氛中,雙方處於輕鬆的心境,容易做到寬容、讓步、理解和溝通。

四是繞。繞開正題,借助對方那些樂於談論的話題,適度加以引申、發揮、旁敲側擊,啟發誘導,含蓄而委婉地道出自己的觀點,表達自己的意圖。

五是笑。用風趣、幽默的語言和行為,消除對方的逆反心理和敵對、抵觸情緒,使之破涕為笑,在笑聲中融洽氣氛,營造寬鬆的心境,使矛盾自然而然地得到淡化、和解。

(七)怎樣待妻?

要知道治理家政,是一件繁重的工作,如果沒有妻治家,那丈夫就有內顧之憂了。假使男子要兼顧家務,那末,他在社會服務方面就難得到滿意的成效。所以治家也就是服務社會。直接為丈夫,間接為社會為國家而服務哩,做丈夫的應該明白家庭服務要比社會服務痛苦更多。做妻的在家庭做事,瑣屑而又費力,日日為飲食衣服操心,孩子們還要啼哭叫號,攪得她神經發漲,這是何等苦辛的工作啊。做丈夫的要時時想到對方的苦處,對方的好處,時時想到自己有什麼對不起她的地方。這樣想念,自然夫妻間的一切糾紛就可以減少了。

妻子如果沒有學佛,勸她學佛。妻子學佛,可以使她的貪嗔嫉妒的脾氣,化為寬宏柔和慈淑,能夠使你的家成為幸福的家庭。佛陀教導女弟子:「一心向夫,不得邪淫」 。「不得輕慢夫婿」 。「夫婿遠行,整理家中,無有二心」 。「甘心苦樂,無有二心,慕修婦道,不擇衣食」 。女人能夠遵從佛教,真是做丈夫的福氣啊!

有一類的丈夫,或是鄙棄妻的出身貧賤,或是嫌妻的容貌醜陋,或是憎妻的性情愚笨。於是她既不如他的意,他就同她不和,他既不以和待她,她也自然不以和待他了。他們並不曾想到:許多富貴人家出身的婦女,習慣了嬌與傲的性情,常會欺負丈夫,看不起丈夫,反不如貧賤人家的女子,肯代丈夫辛勤勞苦呢。至於容貌的醜陋,實在不該加以厭嫌,要曉得美有體態的美,和品性的美;而品性美更為重要。往往有美貌的婦人,不能得夫婿的歡心。為什麼呢?因為她的體態雖美而性情並不使人可愛,而且美色日久看慣了,也不過如此。時日久了,所引起的美的觀念也越久越淡。譬如美食,天天吃,吃慣了,並不覺得這是美味了。只有情是最重要的。情是愈久愈深的。佛所稱許的女人的端正美麗是重在「心行」的,換句話說,就是重情愛的,而不是色愛的。婦女倘只有美好的容貌,而「心行」不端正,那是不足取的。

如果嫌她愚笨呢,就得請問他,究竟要怎樣聰敏的女人啊,因為聰明是沒有止境的。只要她能守貞操,能節儉,能灑掃,沒有打麻將,吸香煙,喜遊蕩等惡習,就是夠得上做標準的妻室了。既然雙方做了夫妻,應該要體貼她,要憐憫她。聰明與愚笨,這是各人夙業的不同,正應該耐心地教導她才是呢。

對於這些丈夫,除了請他們接受上面的勸告外,還須請他們嚴重地呵責自己,為什麼在當初不慎重擇偶,精細考慮呢?

佛陀在《善生經》裏,定下待妻的五條規距:「夫之敬妻亦有五事。云何為五?一者、相待以禮。二者、威嚴不褻。三者、衣食隨時。四者、莊嚴以時。五者,委付家內」。

1)相待以禮。

女人最歡喜丈夫對她溫存體貼,如當她休息或疾病的時候,你得細心地去照應她,使她感覺到家庭生活的甜蜜。粗暴慢忽的丈夫是被每一個女人所厭惡的。

女人也最愛丈夫對她表示感謝。當她替你做一些小事,如縫補衣襪之類,你不可認為是她的本分,應該要說聲:「謝謝你」 。在表面上,她雖然覺得你的話是多餘的,但是她的內心,卻有無限的快慰哩。

歡喜丈夫稱讚她的美麗,也是每一個女人都是如此的。做丈夫的要把妻優美的地方,如眼、耳、鼻、齒和姿態等,碰到機會,就加以稱讚。女人受到丈夫的讚美,就會格外感到快樂。

女人歡喜她的丈夫在別人面前誇獎她。這種稱揚使她心裏不僅愉快,而且非常感激。她最討厭在別人面前,批評她的短處;或是指摘她的錯處,使她面子上難堪。丈夫需要糾正她的時候,千萬不要被父母、兒女或鄰居和其他人聽見。

妻有意見,不管是對的,或是不對的,應當虛心聽受,然後和她詳細討論。尊重對方的意見,一定可以引起對方愉悅的感情;而且凡事多一個人討論,就多一些參考的資料,而得到圓滿的結論,俗語所謂:「三個皮鞋匠,可抵一個諸葛亮」 。

2)威嚴不褻。

所謂威嚴不褻,並不是叫你扳起一副呆板的面孔,擺起丈夫的架子。威是莊重而不浮躁,嚴是尊嚴而能自愛,不褻是不可輕慢。待妻的舉止應該莊重雍穆,不可輕慢。對於性生活要有節制,要自愛而不可喪失寶貴的健康。縱欲最可畏,損害健康,應該「嚴」於防範。佛說:「節己莫淫她,自妻生知足,是故妻愛己,不為他人侵」。這是威嚴不褻的解釋。

3)衣食隨時。

女人常歡喜丈夫贈與她心愛的東西。所謂心愛的東西倒並不一定要價值昂貴的,只要你是為她而買的,她心裏就感到無限的愉快了。如衣料食品之類,當她心裏想要而還沒有開口的時候,你就買來送她,她自然喜出望外,感到你實在是世上唯一的愛人了。

3)莊嚴以時。

這莊嚴以時就要給她的服裝,裝飾得整潔而適合時代。因為愛美的心理,誰都是有的。但是做丈夫的也不可使她打扮得過分華麗,競奇炫異,那不僅流於奢侈,而且也失了莊嚴的真意義。服飾是整一身的容儀,保自己的品位,在選擇和製作的時候,應該要顧到這兩點的。

4)委付家內。

婦女為家庭服務,也可說就是為社會服務。丈夫在外面為社會國家服務,妻能夠把家務處理得井井有條,使丈夫無內顧之憂,專心致志地為社會、為國家服務,增高其服務的效率;那末,妻雖不是直接為社會國家服務,實在間接的為社會、為國家盡了她們最大的責任;對於社會國家可說是和丈夫分工合作。

做丈夫的對於家中大小事件,只須主持大體,而不必為微細的瑣事一樁樁親自去督察管理。男人對家政明察秋毫般地去干預,作求全的責備,是常會使妻無地自容而感到沒趣的。所以即使妻處理事務有失當之處,也要「言色相和」 ,要「忍受」 ,使她有自新之路。

對於妻個人的費用須有相當的供給,窮奢極侈固屬不可,而鄙吝苛刻卻也不可。

對於家常日用的支出,應該給與妻以合理的信任,自由支配的權力。只要能誇獎她,勉勵她,說她有處理經濟的手腕,會料理家計,那就比查她的日用賬更來得有效。她一定會替你簡省多餘的錢,而決不致濫費的了。

(八)怎樣待夫?

夫婦之道是建築在情愛上的。這情愛又重在確保恒久的持續。婦人對於情愛的支持,有很大的潛力。所以要使家庭中充滿濃郁的情愛,婦人實在是占相當重要的地位。妻的責任不一定在於出外做事。倘或丈夫收入不豐,固然希望妻能有工作,可以補助家用的不足。但是要以不礙家務為前提,倘若只顧有形的進款,而忽略了整個家庭沒人料理的損失,那是得不償失的。

1)不怨不驕。

優裕的境遇中,夫婦是容易相處的。但當境遇貧困的時候,因經濟的逼迫,雙方就容易互相怨尤。尤其是做妻的,最易怨苦。於是不可免的誤會口角,就隨時有發生可能。夫婦固然要同甘,但也不要忘記應共苦的。要記住古代高僧說的:「不是一番寒澈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生活愈是困苦,愈是要共同努力,困苦可以興家,從困苦中奮鬥出來的夫婦,愛情是永久的,前途是光明的。困苦的夫婦們,請記住這兩句詩啊!

有些婦人性情剛愎,自驕自傲,或倚仗娘家財高勢大,或自恃面貌美麗,遇到家庭裏事情稍有不如意,就要大聲小叫,要咒要罵,要打要吵。這種婦人沒有受過家教,是太不懂婦道了。女子到了夫家,是要同甘共苦的。娘家財高勢大,怎麼可以拿來驕人呢?佛說的「謙誡」,是不可不注意的。那自以為美貌的婦人,要記住佛告訴玉耶女的話:「女人不以面貌端正,(便是端正)。不順夫婿,非為端正。心端行正,是為端正」 。佛陀指示婦人之道,其中有母婦、妹婦、知識婦三種。

2)三種婦道。

怎樣是母婦?佛說:「愛念夫主,如母愛子。晝夜長養,不失時宜。心常憐念,無有厭患,念夫如子,是為母婦」。

怎樣是妹婦?佛說:「承事夫婿,盡其敬誠。如兄如弟,同氣分形。骨肉至親,無有二情,尊之重之,如妹事兄,是為妹婦」。

怎樣是知識婦?佛說:「奉事夫婿,敬順懇至,依依戀戀,不能相遠,私密之事,常相告示。行無違失。善事相教,使益明慧,相親相愛,欲令度世,如善知識。是為知識婦」。

能夠勉勵自己效法這三種婦人,那才是偉大的婦人啊!倘若丈夫沒有學佛,勸他研究佛學,勸導他學佛,「相親相愛,欲令度世」 ,這才是母婦、妹婦真正的愛護丈夫,這才是知識婦引導丈夫步入光明正覺的大道。況且能勸丈夫學佛,自己的愛情就有了保障,因為丈夫能夠學佛,就決不至於在外面有「邪淫」的行為了。

3)五事待夫。

《尸迦羅越經》裏,佛指示婦人待夫有五條規矩:「婦事夫有五事:一者、夫從外來,當起迎之。二者、夫出不在,當炊蒸掃除待之。三者、不得有淫心於外。夫罵言,不得還罵作色。四者、當用夫教誡。所有什物不得藏匿。五者、夫休息,蓋藏乃得臥」 。

一者、夫從外來當起迎之。丈夫白天在外工作,晚間回家,妻要含笑迎接。因為丈夫在外任事辛勞,工作煩忙,或是遇到不順的事,帶著煩惱回來,這時最需要親愛者給與溫柔的慰藉,使他忘卸工作上的疲勞,得到精神上的安慰。

二者、夫出不在當炊蒸掃除待之。  丈夫出外倘要同家吃飯,最好等他回來一同用膳。倘使丈夫預先關照不回來吃,那末你就可以獨自吃了。這雖是很平凡的小事,但是能引起丈夫對你發生更熱烈的愛情。

妻子應該有烹飪的常識。使一家人享受美味適口而又富於營養的食物。所以食物必定要清潔,烹調必定要色香味配合得宜。一家人快樂健康的生活,是寄託在主婦的身上哩。

要佈置裝飾你的房屋和傢俱,使它美化。不管房屋大小用具好壞,一切都應當打掃得乾乾淨淨,「掃除待之」 。當你疲勞的丈夫在整天辛勞之餘回到家裏,把他疲倦的眼睛在美觀而整飾的房間裏四圍一望,他的內心必當發生輕鬆的快感,覺得家庭是溫暖的,妻是可愛的。

三者、不得有淫心於外,夫罵言不得還罵作色 。這一條是心身並舉,去貪嗔以誠待人的貞操問題。這是男女雙方都要遵守的。凡是和自己夫妻以外的男女行淫,都叫做邪淫。做妻的犯了邪淫,對於丈夫就是不忠實。那家庭必然不和,精神當然痛苦,而未來的惡果,更是苦惱無量。做丈夫的,對於別的女子也不應起淫欲心,要壓制自己的欲念。假使不加壓制,放縱淫心,那就要成為邪淫的事實,而他的前途,一定是晦黯而痛苦了。

罵言不得還罵,而且也不應該作怒色相向。這是戒嗔的妙術。有的人以為以牙還牙,才不吃虧,不示弱,其實對待暴躁的丈夫千萬要忍受,應當存著乖人不吃眼前虧的念頭,由他罵去,自己盡可能以鎮靜對他,只裝作聽不見。不還罵,也不扳起面孔怒目相對。在不得已時或者暫時離開他,讓他的心情漸漸寧靜。夫婦是不會毫無感情的。當丈夫火性退了的時候,他自會覺得方才的魯莽。等到他來打你招呼的時候,你要格外對他表示親熱;這絕對不是向丈夫示弱。這種對待丈夫的態度,是很易使丈夫感到他舉動的野蠻,可使他自生慚愧而逐漸抑制自己的怒氣,把脾性自動改革過來。這就是佛說的:「不以嗔還嗔,嗔心自然息」 。「嗔恨決不能使嗔恨止息。惟慈能止嗔,永遠此定律」 。

四者、當用夫教誡,所有什物不得藏匿。夫婦兩人的見解有時相同,有時不相同。若是遇到不相同的時候,不可武斷,自作聰敏,一定要對方屈從自己的意見。應該盡可能遵從丈夫的話,抱著研究的態度,詳細商量詳細解釋。這樣意見自然不會衝突,夫婦的和諧便可長久。

丈夫倘有過失,以及有其他不願意使別人知道的事情,妻要絕對嚴守秘密,切不可向他人宣說。就是其他一切人的秘事,倘若知道了,也不應對任何人發表。佛說:「人所慚恥,終不宣說。聞他秘事,不向餘說」 。

丈夫將家庭的經濟權交給妻,是尊重妻的表示。所以妻管理家事,切不可疏忽,不可時常離開家庭。小孩尤要時刻照顧。對日常用錢要有預算,應視丈夫的收入為度衡。絕對不可存心作弊,虛報消費的款額,加重丈夫的負擔,而從中飽滿私囊。丈夫是終身的伴侶,應該忠誠地對待他,這種舞弊「藏匿」的事情,怎好對他施弄呢?有些女人還厚著臉皮拿「私蓄可以防後患」的話,來掩飾自己的罪惡,而不知道人家在譏笑她的短見呢。真的恩愛夫妻,在他們中間怎能允許一座金銀之牆橫隔著呢?「藏匿」倘使被丈夫查察出來,那愛情就要打折扣了。所以要家庭和睦,應該大公無私,互相信任。你不要以為私囊飽滿,可以作為靠山。這是得不償失,最愚蠢的事情啊!

五者、夫休息蓋藏乃得臥。臨睡的時候,要巡視門戶、水電、爐灶有沒有關妥。沒有自來水的地方,水缸要盛滿水,以防火災。所有食物要蓋藏好,以免被蟲鼠糟蹋,這些都是臨睡前應做的工作。

睡眠七八小時就足夠了。夜間十點休息,早晨五、六點起身。佛陀教導婦人持家之道,注重於早起。如《玉耶女經》說:「後臥,早起」 。早起可以清理家事,遲起就要延誤事務。治家在於勤,早起就是勤的表現。諺語說:「三早抵一工」 。就是說:三個早晨能夠早起工作,可以抵一個整天的工作。倘使早眠遲起,那麼一天只有半天的工作可做,光陰豈不是虛度了麼?

4)節制性欲。

性欲要有節制,否則有傷雙方的身體;甚至釀成終身的疾病。因性欲的過度而精神不振,神經衰弱,於是心理受到不良影響,引發憤怒,煩躁,憂鬱的病態,夫婦感情,就會因而日壞。為保持健康計,為保持愛情計,最好同房分床。同時應視各人年齡的大小,身體的強弱,而節制性生活。這樣可以避免故意放縱的危害,增進衛生上的幸福。

總之,賢妻第一伴 。一個家庭要獲得幸福美滿,一個男人要成就偉大的事業,這裏面必定有一個很賢慧的家庭主婦,也就是所謂「賢內助」 。賢慧的妻子,必能使先生無後顧之憂,是幫助丈夫成就事業,建立美滿和諧家庭生活的好伴侶。所以說「賢妻第一伴」 。

因此,印光大師教導我們:「人生世間,善惡各須輔助,方克有成。雖天縱之聖,尚須賢母賢妻,以輔助其道德,況其下焉者乎。如兩燈互照,愈見光明。兩手互洗,方得清淨。由是言之,世少賢人,由於世少賢母、與賢妻也。良以妻能陰相其夫,母能胎教子女。況初生數年,日在母側。親炙懿範,常承訓誨,其性情不知不覺為之轉變,有不期然而然者。余常謂:教女為齊家治國之本,又常謂治國平天下之權,女人家操得一大半,蓋謂此也。」(《(正)馮宜人往生事實發隱》)

(九)婆媳如何相處?

家庭中最容易發生衝突的要算婆媳了。婆媳之間常常為了極小的事情而鬧意見。若要維持家庭間融融之樂,做婆婆的要公允,要寬恕;做媳婦的要服從,要忍讓。

1)彼此都要做婆媳的。

婆婆做過媳婦的,而媳婦將來也要做婆婆的啊。婆婆的女兒要做人家的媳婦,而婆婆的媳婦也就是人家的女兒啊。一個人若是自己做媳婦,或是自己的女兒做媳婦時,受到了無理的委曲,她的心中自然是不快活的;那末做了婆婆,就不應該向媳婦故意尋錯處。若遇到媳婦有錯誤的地方,也應該和顏悅色地糾正她。糾正的時候,不可當他人的面使她難堪。釋迦世尊指示我們,在糾正他人過失時,要「屏相教誡」 ,就是要在沒有旁人的地方去教誨。兒、媳間如果有一時的言語衝突,做長輩的最好不要牽入漩渦,否則將會引起更大的糾紛;因為偏袒一方總會引起另一方的不快。

2)由隔膜而誤會。

有許多做婆婆的,以為自己的女兒總是好的,媳婦不是我所生,總是不好的。存著這種錯誤見解,婆媳間就生起一層隔膜了。由隔膜而發生誤會,由小事而起爭執,從此家庭不和。若是遇到搬嘴弄舌的小姑,撥弄是非,就把一個家庭弄得亂七八糟了。其病源就在於不公允,不寬恕。婆婆待媳婦,要和待自己的女兒一樣。媳婦有不周到的地方,要退一步想:「年輕人總有點不懂事的」 。這樣處處原諒她,自然你親我愛了。此外對於媳婦媳家的父母兄弟,要表示親熱,切不可有藐視的態度。

3)迎合婆婆的心意。

做媳婦的應該盡可能把自己的語言和行動,合理地修改,適合婆婆的心意,以期得到婆婆的歡心。最要緊的,便是應該易地設想:「我將來也要做婆婆的啊。假如將來有一個媳婦不稱自己的心意,我將會覺得怎樣呢」?而且婆婆就是丈夫的母親,當然要和自己的母親一般,要盡心奉侍啊。

不知理的媳婦常常因夫家貧窮,工作繁雜,以及人口眾多,衣食儉樸,而故意做出使人難堪的舉動。更有些媳婦仗娘家的勢力,輕慢公婆、丈夫。這樣的媳婦沒有不使家庭的幸福決裂破碎的。此外做媳婦的,若有懶惰奢侈邪僻等不良習慣,也足以妨礙家庭的融洽。那都要痛自改革的。

媳婦不僅自己要盡孝,尤當勸丈夫盡孝。

最易失歡心者,為背後之言語,最易得歡心者,亦背後之言語。媳婦在娘家親戚或夫家親戚之前,凡有言語,必稱公婆之德,多蒙優待,我非常感激公婆。背後只說好話,輾轉傳聞,公婆豈不大喜?若背後埋怨,公婆聞之,心必不喜,你埋怨我,我埋怨你,家庭一定不合,雙方都難過。何必這樣做呢?

4)處理母與妻的糾紛。

做兒子的(或丈夫)當母與妻發生糾紛的時候,對於母和妻應作個別談話。對母親一方面應用誠懇的謝罪方式,請求原諒。當母親提起媳婦不好時,應該完全承認過錯,使老人家出了口氣,而覺得歡喜。對於妻的方面,應該對她表同情,對她解釋和安慰,用情愛消去她的怨恨;而且須使妻因情愛的感動,而孝敬尊長。

(十)家庭的責任是什麼?

一個在家的正信弟子,如果對佛法有正知見,有真信仰,那必然會流露「法味同嘗」的慈心,盡到自己在家庭中的責任,使自己的家庭成為佛化的家庭,家庭的每一分子,都能學佛,領受佛法的利益。

如果一位在家弟子,歸依三寶以後,暴躁的變為溫柔,懦弱的變為強毅,疏懶的變為勤勞,奢侈的變為儉樸,欺誑的變為信實,怪僻的變為和易;在家庭中,對自己的父母、兒女、兄弟、夫婦,更體貼,更親愛,更能盡著在家庭中應盡的責任。這樣,家庭因此而更和諧,更有倫常的幸福,大家會從他的身心淨化中,直覺到佛法的好處,而自然生起同情,向學佛者看齊,同到三寶的光明中來。

這是佛化家庭的最有效的法門,是每一位在家佛弟子所應遵循的方針。最要不得的,是不知道從自己的淨化身心去努力,去表現佛弟子的精神,卻急急的要求在家庭中設立佛堂,早晚做著冗長的課誦;或者去寺院的時間過多,無形中忽略了對家庭的應盡責任;或過分施捨而影響家庭經濟的健全。這使得過著共同生活的家屬,感到他的消極氣息,或者覺得很浪費,這不但不能引起家屬的同情,引導家屬來學佛,反而引起惡感,弄得家庭不和。即使由於身為家長,做兒女的不敢說,不好意思說,而這種不良印象,種下了兒女他年反佛的因緣了!有些丈夫為了減少家庭的苦痛,多少將就他的太太,然而內心也永是隔礙著。為了愛護佛教,為了引導家屬得到佛法的利樂,正信的在家弟子,應時刻檢討自己!盡職盡責!使自己成為對佛教的報恩者,而不是負債者!

(十一)怎樣教育子女?

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其重要性沒有什麼兩樣。它和學校教育是相輔而行的,是為社會培養合格人才,是我們應盡的責任。一般人對於教育的認識,只以為教育是學校裏的事,因此有許多父母,對於家庭教育便忽略過去了。有的父母因限於本身所受的教育程度,而不知怎樣教育子女,竟憑情感而溺愛放縱。有的父母甚至在子女面前打牌,說謊,吵架。這種卑劣的舉動,直接養成子女貧婪,放蕩,狡猾,潑辣等惡習氣。

1)教育子女要先糾正自己。

孩童有模仿的本能。在他開始學說話的時候,就喜歡學大人的一舉一動。所以一個家庭中,要子女克己耐勞,應先從自己身上下手,自己要以身作則,為人師表;要子女戒除不良習慣,應先來檢點自己有沒有不當做的事。假使父母有吸煙賭博等嗜好,就須自己先來戒除;倘或父母間發生意見上的衝突,就須從情理上謀取和平解決,不應使子女發覺或看到他們正面的衝突。因為子女對於父母的一舉一動,都認為是正確的,而在盡力模仿。若是一旦被子女窺破了弱點而失卻信心以後,將來即使有善行,也要被子女看做不好的行為,而不屑效法了。所以做父母的要以身作則,使子女對父母有信心,方能聽父母的教導。

有一類父母對於兒子格外順從,格外溺愛;對於女兒不免疏忽,不免輕視。這是違反佛教眾生平等的宗旨的,《首楞嚴三昧經》中,佛說:「發大乘者,不見男女而有別異」 。男女都是人類,都是自己的骨肉,有什麼輕重的分別呢?如果家庭間待子女不公平,非但有傷兄弟姊妹間的感情,而且也不是佛弟子所應做的。

2)不可溺愛或苛刻或放任。

很多做父母的對待子女,往往不是過分的溺愛,便是過分的嚴厲,苛刻申責,要不是,就取放任的態度。這些都是錯誤的。

過分溺愛的父母,對於子女的要求,要什麼就給什麼,要怎樣就答應怎樣,真是千依百順。於是便養成子女們一種自傲的習慣。以後遇到不如意的事,就會大發脾氣。在家庭中有父母依從他,可是將來長大後,到社會上去,便沒有人來順從他的意志,於是就要和人發生爭吵,到處碰壁。這是從幼溺愛的害處。

過分苛刻申責的父母,對子女的管教,一味用嚴厲高壓的手段,不假顏色,鐵板面孔,使用命令式的口吻,給與牢獄式的生活。這種教育法使子女們心靈受到創痛。他們得不到家庭的樂趣和溫情,只覺得父母是可怕的。於是由畏懼而生怨恨,由怨恨而生厭惡。日後子女成人就將視父母為老厭物了。

過分放任的父母,對於子女的一切,都不去指導和管理。一切都由子女自己去料理,或是囑咐僕人代管。要知道兒童若不加管理,將來就會放蕩不羈,無惡不作。子女幼時受不到良好的管教,將來如何能成為健全的公民呢?雖有學校教育補助其不足,然而家庭間養成的不良習慣,沾染已深,也不容易教誨了。

3)教育子女母親的責任比父親更重大。

子女在家庭中和母親時刻在一處,比較和父親的關係來得密切。所以要培養一個完美人格的兒童,必須由母親負擔大部份的責任。母親的一切舉動,應作為子女的模範。要子女聽話,要子女摹仿,就非自己以身作則不可;否則嘴裏儘管這樣說,那樣說,自己卻不切實做去,這樣便失去了做母親的威信。有的母親教孩子不要罵人,而自己常常不自覺地罵人。佛告訴我們要「言行相應」 ,不只是在社會上要這樣去做,就是對待子女也應如此。

《尸迦羅越經》裏,佛陀指示父母對待子女:「一者、當念令去惡就善。二者、當教計書疏。三者、當教持經戒」 。《長阿含十六經》明文說:為子求善婚娶是父母的義務(盡力而為使子女有善美的婚姻)。

4)當使之斷惡向善。

去惡就善,就是要除去惡習,向善的一方面做去。教導孩子要隨時隨地注意他們的言行。有一類父母和孩子遊戲的時候,不是父親教孩子打母親,罵母親;就是母親教孩子打父親,罵父親。他們以自私的佔有欲,用這種卑劣的方法來測驗孩子對於自己愛的程度。不知道這種打罵取樂的舉動是就惡去善,是錯誤到極點了。這種舉動映入小孩八識169田中,而形成習慣,那就遺害不淺了。

有很多小孩用發脾氣的方法,來達到他的欲望。當我們遇到這種小孩時,千萬不可因他發脾氣,而對他讓步,滿足他的要求;可是也不要對他生氣打他罵他。他愈發脾氣,我們愈要保持鎮靜,做出全不理睬的樣子,好教他明白發脾氣得不到什麼好處。

在別人面前,尤其是大庭廣眾之間,切勿責打小孩。否則,當小孩的自尊心受到損傷以後,便會不知羞恥,預備挨罵挨打而任意犯過錯的。有些兒童因受了罵,挨了打,由懼怕而嫉恨,而養成仇視父母的心理。

在一本傳記裏,記載父親教育他的一段故事,很是幽默,很有深意,是很可以為我們訓育小孩作楷模的。

「還記得九歲時,有一次我自己積蓄的一小串錢,(那時所用銅錢有小孔,以麻線貫串之)忽然不見。各處尋問,且向人吵鬧,終不可得。隔一天,父親於庭前桃樹枝上發見之,心知是我自己遺忘,並不責斥,也不喊我來看,他卻在紙條上寫了一段文字,大略說:

『一小兒在桃樹下玩耍,偶將一小串錢掛於樹枝上而忘之。到處向人尋問,吵鬧不休,次日,其父打掃庭院,見錢懸樹上,乃指示之。小兒始自知其糊塗云云。』

寫後交與我看,他不作聲。我看了。馬上省悟,跑去一探即得,不禁自懷慚意。——即此事也見先父所給我教育之一斑」 。

各種輕便的事,應當教小孩去做。就是家庭裏有傭人的,也應當使小孩共同服務。養成子女們勤勞的習慣是很重要的。關於穿衣,折衣,掃地拭灰塵,整理東西等工作,都可以叫他們學習。當他們的工作做得圓滿的時候,就要獎勵他們。小孩是好勝的居多,所以與其多責罰,不如多獎勵;但在獎勵的時候,應該利用機會,加以指導,加以勉勵。

我們要使小孩知道,無論對於什麼人,必須有禮貌。碰到親朋尊長要教他稱呼。接受人家的禮物或好意時應該道謝。客人來訪,要熱情地招待。這種種都應該隨時教他,使他自小就有敬重長者、扶助弱小、愛惜貧苦人的觀念。

 

小孩子的同伴也很重要,有許多孩子的惡習氣是從小朋友方面傳習來的。我們應該為他注重和選擇,應該使他和頑童疏遠隔離。

不良的習慣要子女不沾染,最好用暗示的方法,使他們自知趨避。譬如小孩喜吃零食的,便把病從口入說起;小孩講話肆無忌憚的,便把禍從口出說起;小孩不知禮貌,便把舉動粗魯不為人重視說起。諸如此類的糾正,自然可以使小孩的習性漸漸就善了。

現在把去惡從善的要點概括如下:

第一、不可說謊。

第二、不可罵人。

第三、不宣揚他人短處。

第四、沒有得到人家的允許不拿人家的東西。

第五、不要在路上吃東西。

第六、做錯了事要承認要改正。

第七、別人說話的時候不隨便插嘴。

第八、吃東西要細嚼慢嚥。

第九、要愛惜花草和動物。

第十、東西用過後要放在原來的地方。

第十一、要恭敬三寶。

第十二、做事要有始有終。

5)當教計書疏。

計是計算——算術。書是讀書和寫字。疏是美術。當子女放學歸家,或假日在家的時候,應該在規定時間內,督促他們溫習作業。如有疑問或錯誤的地方,應該詳細為他們解釋或改正,使他們徹底明瞭。

教小孩學算術,要順序漸進,使他們多做練習題,而練習題要切合實用,引起他們的興趣。當他們遇到難題而不能解決的時候,盡可能還是讓他們自己去解答,經過深思熟慮以後,倘若還是解答不出,這時可叫他們暫時把問題放在一邊,休息一下,或者到外面去散步一次。最有效的辦法,是叫他們閉目靜坐專心念佛,把神經鬆弛,心身放寬,在靜定之中有時很自然的會把難題悟解出來,因為定能發慧啊!

早晨讀書最易記憶,這時就要督促他讀書。句調要有輕重疾徐的音節,遍數越多越好,文句的意義容易明瞭,這就是所謂「熟能生巧」啊。

重要的篇目(中文或英文)必須要使小孩背熟,這樣功底扎實,進步得快。過長的文章,可以先分段背熟,然後把全文讀幾遍,再統篇背出。

做父母的要絕對禁止兒童看無益的小說,使他們保持純潔的思想。最好在閒暇時用講故事做遊戲的方式,使子女明瞭些佛教的道理,和衛生上、社會上、自然上淺近的常識。

我們不可把教育子女的責任,完全推在學校教師的身上。因為學生人數眾多,教師是不能對每一個兒童個別照顧得到的。所以做父母的,從子女出生後,就要負起教、養兼施的職責,為他們奠定良好品性和習慣的基礎,然後和學校的教育才能相輔相承啊。

「疏」是美術。兒童有愛美、審美的本能,審美的訓練,可以增加人生的樂趣。所以,家庭間的佈置要美術化,一切陳設和裝飾,應該整齊、清潔、美觀而不要奢華。屋外如有空地,應該種一些花木,增加環境的美好。家庭的陳設和掃拭,也應隨時激勵兒童去做。但不可以命令,而須用激勵的方法。實施美育,可以養成兒童健康的情操和行為。

6)當教持經戒。

子女有相當識字能力後,可以教他讀佛經,讀因果故事,由此明白做人的道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諸惡莫做,眾善奉行,造就高尚人格。這是做父母的最大責任。因為男女老幼沒有不喜聽故事的,聽了故事之後,故事中的情景和人物,常會留存在腦海裏,時日久了,兒童既受因果故事的薰陶,他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語,會不期然而然的去惡向善。

時常見到,有些信佛的父母,不能本著佛陀的教誨(也許是根本不知道),去造成優良和樂的家庭;不知教導兒女,使兒女在德性、知識、技能等方面,成為佛化的良好公民。卻命令兒女去拜佛、燒香,命令兒女在早晚做著冗長的課誦,或者強求他們素食。不理解青年兒女的心情,只是按著牛頭吃草,以為這就是引他們信佛,使他們蒙受三寶的恩光了。兒女未成年,還會莫明其妙跟著學;一成年,可能就變了!佛法是真正的信仰自由,信仰是需要自發的。所以父母對於兒女,應有適當的引導,而不是命令、強迫。使兒女從父母的慈愛中,接觸到三寶的光明,引發對於三寶的恭敬。這才能在進入成年的時代,成為一良好的正信弟子。

因此,印光大師教導我們:「教子女,當於根本上著手。所謂根本者,即孝親濟眾,忍辱篤行。以身為教,以德為範。如熔金銅,傾入模中。模直則直,模曲則曲。大小厚薄,未入模之先,已可預知,況出模乎。近世人情,多不知此。故一班有天姿子弟,多分狂悖。無天姿者,復歸頑劣。以於幼時失其範圍,如熔金傾入壞模,則成壞器。金固一也,而器則天淵懸殊矣。」(《(正)復永嘉某居士書五》)

「善教兒女,俾彼悉皆為賢人,為淑媛,實為敦倫之大者。以兒女既皆賢善,則兄弟姊妹妯娌兒孫,皆相觀而善。從茲賢賢相繼,則賢人多而壞人少,壞人亦可化為賢人善人。天下太平,人民安樂之基,皆於教兒女中含之。」(《(三)復神曉園書》)

7)莫讓家庭「垃圾」毒害孩子。

做父母的都期待著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長,然而,事實卻並非盡如人意。一些家庭,只顧向孩子灌輸知識,卻沒注意在不知不覺中製造的精神垃圾正在毒害著自己的孩子。

第一、粗魯的語言:家長的語言對孩子的影響最深。一些父母在家裏不講究語言文明,夫妻之間經常出言不遜,語言粗俗,甚至滿口污言穢語,對孩子也是罵聲不絕,這些粗魯的語言像毒菌一樣污染著家庭的精神環境,毒害著孩子純潔的心靈。

要學會批評 。首 先 態度要寬容,明白我們大家都會犯不同程度的錯誤,所以批評別人時要用善解人意的態度。其次內容具體化,批評時儘量避免用大而無當的語句,使被批評的人明白你對什麼具體事情不滿意,使之能有糾正的可能。第三,對事不對人,不要說「你太笨」 、「你就是做不好」等攻擊人格的語言,使之喪失信心。第四不要以批評為導向,而要以鼓勵為導向。

第二、暴躁的脾氣:一些父母脾氣急躁,性格乖戾,孩子是他們壞脾氣和壞性格的主要受害者。許多孩子在父母大發雷霆時嚇得心驚膽戰。心理學家認為,孩子的壞脾氣和壞性格與其說是從父母那裏「傳」來的,不如說是從父母那裏學來的。

第三、不良嗜好:據報導,在青少年吸煙者中,父母吸煙子女是父母不吸煙子女的3—3.5倍;「酒鬼」的子女也比同齡人更早地沾染上酗酒的惡習。賭博則更是如此,在一個徹夜打牌的家庭裏不僅很難放一張安靜的書桌,生活在賭徒身邊,孩子的品德也會受到嚴重的影響。

第四、家庭關係緊張:夫妻或婆媳感情不和,關係緊張。在惡劣的家庭氣氛中,兒童那純真、活潑的天性勢必備受折磨,以致情緒消沉、無所適從,飲食、睡眠、學習等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家庭的精神垃圾遠不止這些。如有些家長愛吹牛、撒謊,或自私,好占小便宜,或缺乏責任心等,這些都躲不過孩子機靈的眼睛與敏感的耳朵。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直接影響孩子身心的發育和成長,因此,若想孩子成人成才,家長首先應該加強自身的修養,嚴格要求自己,以防精神垃圾「污染」孩子。170

8)教孩子行善。

供養各位幾個事例,很有參考價值。

事例一:晚飯後,兒子對我說,班上同學劉麗的腿病又犯了。劉麗父母都是工人,為治好劉麗的腿病花了不少錢,這回肯定又夠嗆。我就問兒子準備為劉麗做點什麼。兒子說:「已與班上同學商議好了,明天放學後一同去病房看望劉麗,順便買一束鮮花祝劉麗早日康復。」我說:「劉麗家庭這麼困難,除此之外,還應盡力給她一點實在的幫助。」兒子眨巴著眼睛,好像明白了,馬上從房間將儲蓄罐拿了出來,說:「對,明天也要像報上登載的那樣到全校組織募捐,號召大家開展愛心行動。」並毫不猶豫地砸碎了儲蓄罐,表示明天就當第一個捐助人。聽兒子這麼說,我一高興,就賞給兒子一個熱吻。

事例二:兒子以前可不像現在這樣有愛心。同其他家的小孩一樣,任性、調皮、胡鬧,處處以自我為中心,不合其意就哭鬧不止。吃飯時,他敢將不合口的飯菜倒在桌上並「雷霆大發」。客人來了愛理不理,有時客人小孩來搶兒子玩具,兒子毫不講情面,當面「獎賞」他幾腳。一次玩耍時,兒子嫌身邊的小黃狗礙事,趕不走它,就拿起剛倒在杯子裏的開水猛地往小狗身上倒,小黃狗嗚嗚慘叫不已,兒子卻一點也不心疼,還說該打。家中出了如此「小暴君」,我感到了問題的嚴重性,我想孩子如此發展下去,說不準就會成為那位往狗熊身上潑硫酸的大學生,要真是那樣,可就是家庭悲劇了。

我決心培養兒子的愛心。教兒子行善,首先從改變兒子的生活習性入手,一日三餐定量,不准吃零食,不吃飯就餓著,殺殺兒子的銳氣,沒幾天兒子果然就乖了。我又限制了兒子玩遊戲的時間和數量,確定了審查制度,凡血腥、暴力遊戲一概拒之門外。閒暇時我帶兒子上公園踏青,去百鳥園聽鳥語聞花香,體會大自然天人合一的和諧溫馨。我還帶兒子欣賞了幾次高雅音樂會,陶冶情操,開闊眼界,淨化兒子的心靈。

為了讓兒子從書本上接受真善美的教育,我精心挑選了一批兒童道德讀物,與兒子一同學習,告訴兒子什麼是善、什麼是惡,善行受人誇,惡行遭報應,並將一些懲惡揚善的警句整理出來,編成各種道德詩,讓兒子每天背誦一首。說謊幾乎是孩子的天性,許多壞毛病都是從孩子沾上說謊習性開始的。為治好兒子說謊的毛病,我給兒子做了一個「行為錄」,每天將孩子說的話,做的事記載在「行為錄」上,晚上進行小結。好事和善行記正面,用紅筆打勾勾,說謊和壞事記反面,用黑筆打XX,並寫上警示鞭撻評語,一周後總結,根據表現決定本周是該獎賞還是懲罰。獎賞方式有出外郊遊等;處罰則是反思,寫檢討。此招一出,往日瘋瘋癲癲的兒子變得愛看「行為錄」了,時常久久注視著,尤其是為自己好事上了「行為錄」、受了獎賞而興奮,臉上久久地洋溢著可愛的笑容。

事例三:人說父母是孩子的影子,培養孩子的善行,首先得從家長做起,為此,我們夫婦倆舉案齊眉,相敬如賓,從不鬧矛盾。與人相處時,真誠待人,熱心相助,決不惡語相向,或大動干戈。在教育孩子上,我從不體罰兒子,而是擺事實,講道理,讓孩子自己體會到錯誤的性質和程度,從而自己提出改正意見。我常告誡兒子,不管別人怎樣看待「善行」,或對「善行」抱無所謂的態度,但「善行」作為社會的需求和時代呼喚,自有其作用和價值。「善」是立足之本,尤其是孩子從小要有這種品行。一位教育學家曾經說過:孩子的心靈是一塊土地,播上思想的種子,就會獲得行為的收穫;播上行為的種子,就會獲得品德的收穫;播上品德種子,就會獲得命運的收穫。從我對孩子一點一滴、日積月累的善行教育中,我體會到這句話的意義,也體會到了我的成功。我不奢望兒子將來會有多大偉績和出息,但至少孩子應有同情心、愛心,成為一個受社會歡迎的人。從兒子的表現中,我覺得我的心血沒有白費,兒子向善了,小時候那個任性自私的「小皇帝」、「小暴君」正悄然遠去,他開始懂得了如何做人,如何行事的道理,他逐漸有了一個健康的內心世界,兒子成熟了。

9)教孩子學會做人。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1世紀委員會在《教育——財富蘊藏其中》的報告中提出了教育的四大支柱,其中,把「怎樣做人」列為第二大支柱。因為,世上難事千千萬,最難還是做人難。當前,由於市場經濟負效應的影響和教育的失誤,許多孩子在對待如何做人的問題上認識模糊,缺乏規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指出:「我國現有約3.67億未成年人,其思想道德狀況如何直接關係到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關係到國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運」。因此,教孩子學會做人,是家庭、學校、社會的共同使命,是家長、老師、教育者義不容辭的崇高職責。怎樣教孩子學會做人呢?可以從「尊重、讚美、鼓勵、包容、合作、微笑」這十二字真言開始。

這十二個字不僅是對孩子們進行教育,也是我們每一個公民應該學習的做人準則。

尊重。

尊重別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明禮誠信是公民基本道德規範的要求之一,就是要對人有禮貌。

尊重人,是事業走向成功的開端。所以,歐洲人說要學會微笑,中國人說和氣生財。因為一個想做大事的人,或者一個想做領導的人,他最需要的才華不僅是他的業務能力,而是他的親合力。

尊重人,是崇高道德的表現。可以讓失望的人找到希望,自卑的人找到自信,貧窮的人變得富有。

尊重他人,也是尊重自己。孟子說:「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一個人在與別人交往中如果能很好地理解別人,尊重別人,那麼他一定會得到別人百倍的理解和尊重。所以,未成年人在與他人交往中,要時時本著「設身處地、換位思考」的思想,去理解別人,尊重別人,體貼別人,做到以人為本,切不可驕傲自滿,恃才傲物,更不應該用語言去嘲諷羞辱他人,因為你在謾罵別人的同時,實際上也在貶低自己的人格。教育者必須教會孩子尊重人,用高尚品德感染人,用敦厚的心靈去善待人。

重要的是,道聲「感謝」是飛禽走獸所不能,而惟獨人類能做的。換言之,能夠表達出內心的感謝,原本是我們人類最大的特權。所以,讓我們大家重視這份擁有的特權。當我們領受到他人所給的歡樂時,要誠心誠意地說聲「謝謝」。自己更別忘了時時給予他人幫助,讓歡樂四處散播。

讚美。

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卡耐基建議在交往中要「慷慨地讚揚」;里奇在禮貌準則中提出「要儘量讚揚他人」。可見待人處世,與人交往,適度讚美他人是很重要的。

讚美人,是現代社會人格魅力的具體表現。1921年,美國鋼鐵大王安德魯‧卡耐基選拔38歲的查爾‧史考伯擔任新組建的美國鋼鐵公司的總裁,使他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個年薪超過100萬美元的人。史考伯本人是這樣來評價他的這段經歷的:「我能得到這麼多的薪金,主要是因為我跟人相處的本領。我認為,我能夠使員工鼓舞起來的能力,是我所擁有的最大資產。而使一個人發揮最大能力的方法,正是讚賞和鼓勵。如果我喜歡什麼的話,就是我誠於嘉許,寬於稱道。」

讚美人,是激勵人前進的最佳動力。有這樣一位孩子,父母在外地工作,他跟隨外婆讀書,由於思念父母,課堂上忘記了聽講,遭到了老師的嚴厲斥責。晚上外婆到學校參加家長會,孩子在家坐立不安,他等待著即將來臨的懲罰。終於開門了,外婆笑容滿面地進屋,拉著孩子的手說:家長會上,老師在讚美你哩,說你耳大頭大,將來一定很有出息。孩子流淚了,他想:上午老師那麼嚴厲地批評我,一定是老師怕別人嫉妒我而假裝不喜歡我。從此,孩子像換了一個人似的努力學習,終於以優異成績考進了省城重點學校。許多年後,孩子回老家,特意去看望當年的老師,並提起那次家長會。老師愧疚地說:那次家長會我說了你許多不好的話,並暗示你轉學,不過你第二天的出色表現的確讓我吃驚。此時,孩子終於明白:是外婆的讚美改變了他的命運。

可見,讚美能激勵人奮發向上。一個善於發現和欣賞別人優點的人,一個善於理解和肯定別人的人,他的人生會更加開闊。學會讚美,不僅對協調人際關係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對於被讚美者將產生無法估量的價值。

真誠的讚美是照在人們心靈上的陽光,有著不可思議的推動力量。人最深切的需要就是渴望別人的欣賞。真誠適度地讚美對方會增強這種和諧,溫暖和美好的感情會在讚美中延續。讚美他人的時候自己存在的價值也同時被肯定。但讚美千萬不能言不由衷,更不能讚美他人的短處。要做到適可而止,不可過多,不可不著邊際。

前英國首相邱吉爾這樣告訴我們:你要別人具有怎樣的優點,你就要怎樣去讚美他。事實上,為了不辜負你的讚美,受到你讚揚的人會在受到讚揚的那些方面全力以赴。這種方法更能促使他人向著你所期望的方向轉變,比起消極的抱怨有效得多。

一個人成熟的標誌是:懂得欣賞和鼓勵別人。

如果你把自己周圍的人看成天使,你就生活在天堂裏;如果你把周圍的人看成是魔鬼,你就生活在地獄裏。

鼓勵。

人生在世,難免遇到挫折,小到考試失誤,榜上無名,中到企業倒閉,下崗失業,大到含冤受屈,疾病纏身。此時,人最需的是他人的鼓勵。學會鼓勵,是學會做人的重要內容。

鼓勵能幫助別人走出困境。法國著名科幻小說家凡爾納在未成名時,多次投稿都被退回,氣得他要把書稿扔進火爐。這時,妻子對他說:「親愛的,你再投一次吧,我相信你一定能成功。」他再投了一次,結果被採用了,而且一舉成名。

供養各位一個故事,《生命是一種回聲》:

這是一個小男孩的故事,他出於一時的氣憤,跑出家門,對著山谷喊道:「我恨你,我恨你。」接著山谷傳來回音:「我恨你,我恨你,我恨你。」小孩很害怕,跑回家對母親說,山谷裏有個卑鄙的小孩說他恨他。母親把他帶回山邊,並要他喊:「我愛你,我愛你。」小孩照母親說的做了,而這次他卻發現,有一個很可愛的小孩在山谷裏說:「我愛你,我愛你。」

生命就像是一種回聲,你送出去什麼它就送回什麼,你播種什麼就收穫什麼,你給予什麼就得到什麼。

鼓勵能使人創造奇跡。1968年,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雅可卜生在美國的一所小學進行一項實驗,從1至6年級中各選了三個班,對18個班的兒童進行「預測未來發展」的測驗,然後隨機抽出20%的學生,並告訴他們:你們的發展潛力最大。8個月後,研究者又對這18個班的學生進行測查,發現他們確定的20%的學生成績提高比其他學生快。這個著名的實驗後來被稱作皮格馬利翁效應。這個實驗充分說明鼓勵出效果。老師鼓勵學生,學生更加奮發,長輩鼓勵晚輩,晚輩越發孝順,上司鼓勵下屬,下屬加倍盡職。

鼓勵能引導人走向成功。一位來自內蒙古的農村孩子考入北京某高校,由於家境貧寒,他沒有勇氣與同學交往,甚至在女生面前說話都臉紅。輔導員發現問題後,鼓勵他戰勝自卑,勇於交往,展示自己,推銷自我。靠著這種鼓勵,他開始學習主持班級文藝晚會,從班級走向學校,從學校走向省電視臺,再從省電視臺走向中央電視臺,最終成為深受全國觀眾喜愛的著名節目主持人,他的名字叫白岩松。

所以,當一個人身處逆境的時候,他的心靈佈滿著荒蕪,他需要心靈的播種者來播種希望之種,他盼望獲得朋友的溫暖和鼓勵。這種鼓勵表明了堅定的支持態度,同心同德戰勝困難的決心,它能使人在困難面前不畏艱險,勇往直前。

寬容。

寬容對每個人來說,並不是生命裏可有可無的點綴,而是不可或缺的陽光和水源。寬容意味著無私的給予,給予卻能使自己變得更加豐富,寬容也意味著善待別人,善待別人的同時也善待了自己。

寬容具有神奇的道德內化力量,它能讓邪惡的靈魂變得善良,讓浪子回頭。有這樣一個故事:一位修行的禪師,看到自己的茅屋遭到小偷的光顧,他知道小偷一定找不到任何值錢的東西,就把自己的外衣脫掉拿在手上,對小偷說:「你走這麼遠來探望我,總不能讓你空手而歸吧,夜涼了,你帶著這件衣服走吧!」小偷穿著外衣,消失在月色中,禪師不禁感慨地說:「可憐的人呀!但願我能送一輪明月給你」。第二天,看到他披在小偷身上的外衣被整齊地疊好,放在門口,禪師非常高興地說:「我終於送了你一輪明月!」禪師的寬容心,感化了小偷的靈魂。

寬容是一種美德,它像摧化劑一樣,能夠化解矛盾,使人和睦相處。歌德有一天到公園散步,迎面走來了一個曾經對他作品提出過尖銳批評的批評家,他站在歌德面前高聲喊到:「我從來不給傻子讓路!」歌德卻答道:「而我正相反!」一邊說,一邊滿臉笑容地讓在一旁。歌德的幽默和寬容避免了一場無謂的爭吵。相反,如果人沒有寬容之心,處處容不得人,只能增加自己的煩惱。《三國演義》中的周瑜聰明過人,才智超群,然而嫉妒心重,容不得超過自己的人,他對諸葛亮一直耿耿於懷,最後被諸葛亮三氣而死。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武漢歸元寺裏有一副名聯:「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慈顏常笑,笑世間可笑之人。」 說的就是這個意思。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要注重培養非凡的氣度,博大的胸懷。如果你能寬容地對待別人的傷害,你將得到最誠摯的朋友;如果你能寬容地對待同伴的失誤,你將贏來百倍的尊敬。

合作。

合作就是總體大於每個部分的總和,它意味著1+1可能等於8、18甚至1600。隨著科技的進步,分工的精細,未來社會將是一個合作的社會。因此,培養合作意識,對孩子學會做人具有重要意義。

合作是人健康成長的必備條件。有人曾到天堂和地獄參觀,發現一個重要秘密:天堂和地獄裏的人都坐在同樣的桌上,用著同樣的餐具,吃著相同的飯菜,但天堂裏的人滿面紅光,精神愉快,而地獄裏的人卻面容憔悴,精神萎糜。這是什麼原因呢?原來吃飯的餐具是二米長的刀叉,地獄裏的人不講合作,總是自己喂給自己,但無論如何也喂不上口;天堂裏的人懂得合作,他們把第一口飯菜總是喂給別人,然後再被別人喂,於是。世上就有天堂和地獄之分了。

合作是人通向成功的階梯。有一位思品教師,在講授《競爭與合作》一課時,讓孩子們做了一個遊戲:選三個啤酒瓶,每個裏面放入瓶口一樣大的玻璃球兩個,並用繩子栓住,然後選六位同學上臺,二人一組,當主持人喊開始的時候,必須在三秒鐘之內以最快的速度將玻璃球提出來,結果出現了下列情形:第一組兩人都想自己最先提起玻璃球,結果繩子被拉斷,玻璃球仍在瓶中;第二組兩人同時提起玻璃球,繩子也沒斷,但提到瓶頸球被卡住,球沒提起來,瓶子卻提起來了;第三組兩人在三秒鐘之內,順利完成了任務。主持人問他們成功的原因:同學甲說:主要是我動作比乙快,先出來了。同學乙說:主要是我考慮到,必須先讓甲出來,然後我才能出來。所以,我故意把提的時間放慢了一秒。乙的回答得到了全班熱烈的掌聲。

知識經濟時代,合作無處不在,要想成就一番事業,離開合作,寸步難行。人類基因組織圖譜的完成,是全球科學家合作的結晶,神舟五號的上天,是全國科學家合作的成果。「合作探究式」學習方式的出現,標誌著學習的革命的開始。我們一定要懂得:在高度發達的商業社會,放棄合作就如同放棄了成功,合作的精神就是走向成功的不二法門!

供養各位一個故事,《助人是為自己鋪路》:

在一場戰鬥中,上尉忽然發現一架敵機向陣地俯衝過來。照常理,發現敵機俯衝時要毫不猶豫地臥倒。可上尉並沒有立刻臥倒,因為,他發現離他四五米遠處,有一個小戰士還站在那兒。他顧不上多想,一個魚躍飛身將小戰士緊緊地壓在了身下,此時一聲巨響,飛濺起來的泥土紛紛落在他們的身上。上尉拍拍身上的塵土,抬頭一看,頓時驚呆了:剛才自己所處的那個位置被炸了一個大坑。

小戰士是幸運的,但更加幸運的是上尉,他在幫助別人的同時也保全了自己!

在我們的人生大道上,肯定會遇到許多為難的事需要幫助。在前進的路上,搬開別人腳下的絆腳石,有時恰恰是為自己鋪路!助人是為自己鋪路。

微笑。

學會微笑。不讓別人吃虧。

微笑是通向友誼的大門,面帶微笑比起緊繃的面孔更能在人際關係中佔有主動。當你微笑著面對別人的時候,就好像在說:「你好,我喜歡見到你,和你一起共事我感到愉快。」你會發現,你的自信與友好會感染他人,當然也包括你的上司,使人油然生出好感,從而為建立友好的上下級關係打下基礎。真誠的微笑是人際關係中最出色的潤滑劑,會融化前進路上的堅冰。

德國著名生理學家隆涅在92歲時,獲得了國家頒發的榮譽獎章。在頒獎大會上,他發表了一個極漂亮的演說:「我發現,出席今天會議的人們都希望永遠年輕,既然如此,對我們來說,最重要的就是節省自己的精力,使自己延緩衰老,青春永駐,也只有這樣,才能在科學上取得更多的成就。而我的研究表明,一個人皺一下眉頭需要牽動30塊肌肉,但笑一下則只需牽動13塊肌肉,可見笑一下所消耗的能量要比皺一下眉頭省得多。再說,皺眉頭是在緊縮肌肉,而笑是在舒展肌肉,兩者的功能是如此不同,既然如此,我親愛的同行,笑吧!」

十個微笑的理由:

1、 微笑比緊縮雙眉要好看。

2、 令別人心情愉悅。

3、 令自己的日子過得更有滋有味。

4、 有助結交新朋友。

5、 表示友善。

6、留給別人良好的印象。

7、送給別人微笑,別人也自然報以你微笑。

8、令你看起來更有自信和魅力

9、令別人減少憂慮。

10、一個微笑可能隨時幫你展開一段終生的友誼。

附:如何胎教?

佛教非常重視胎教,大藏經中有關胎教的,至少有三部:《菩薩處胎經》;《大寶積經·佛說入胎藏會》;《大寶積經·佛為阿難說處胎會》。

孕婦懷胎的時候,要作如此想:這是菩薩來入胎,懷的是一尊小菩薩。心的念頭是非常重要的。懷孕時,心中常念觀音菩薩,多看觀音菩薩像,經常觀想菩薩慈祥的面容,對胎兒很有用;我們要經常保持心平氣和,想要生氣的時候,就趕快念觀音菩薩。懷胎時,不可以暴飲暴食、生活不正常。我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表情及心理現象,都會對胎兒產生直接的影響,因此,要心理、言語、行為皆善。丈夫們可能認為胎教僅是母親妊娠中的事,跟做父親的沒有關係,其實你的身心狀態會影響到你的太太,也就會影響到腹中的胎兒。所以良好的胎教是夫妻雙方共同的責任。

念佛、念菩薩、念《大悲咒》、念經、聽佛樂等,都是很好的胎教。

35、佛門禮儀是什麼?

一、殿堂儀規。二、敬法。三、敬僧。四、威儀。五、出入佛門之禮儀。六、穿著海青應注意之事項。七、齋堂儀規。八、講堂規約。

殿堂儀規

「殿」者王所居:佛謂之大醫王,能醫眾生之煩惱生死大病,又佛教初傳入中國,為君王等貴人所信仰尊奉。殿堂之辭,乃武則天所立,如眾臣五更早朝必上殿稟事。俗云:「無事不登三寶殿」 。

(一)進入大殿應有的禮儀。

1)緣左右兩側而入,不可行走正中央,以示恭敬。若靠門左側行,則先以左腳入,右側行則右腳先入。

2)除佛經、佛像及供物之外,其餘不可帶入。

3)唯有誦經、禮佛、打掃、添油香時方可進入,不可以佛殿為通道,,任意穿梭遊走。

4)進殿之前當先淨身心,洗淨雙手,進入時不可東張西望、到處觀覽,禮拜後方能瞻仰聖容,默念偈云:『若得見佛,當願眾生,得無礙眼,見一切佛。』

5)於佛殿內只能右繞,不可左旋,以示正道。大眾共修繞佛時,注意轉角處,不須住腳問訊,只要向上齊眉即可。

6)於殿內不可談世俗言語,更不可大聲喧嘩,除聽經聞法,全體禪坐外,不可坐於殿內,即使討論佛法,亦不可高聲言笑。

7)於佛殿內,不得支腳、倚壁、靠桌、托顎叉腰站更不可笠杖倚壁而立或涕唾污穢等,坐時不可箕坐171。站立時應放掌或合掌站直,以示恭敬。

8)在大殿內勿打呵欠、吐唾液、放屁等,逼不得已時,應退出殿外。打呵欠時應以袖掩口,吐唾液時用衛生紙包好放於口袋內,勿進進出出影響大眾。

(二)如何尊敬佛像。

1)不可批評佛像之莊嚴與否,凡佛像不得安於臥室內。

2)凡經過有佛像處,應當整衣禮拜或合掌問訊172;如在經堂、佛殿應當禮拜,如因時間、空間不便,可合掌或問訊。

3)見有佛像損壞,應予妥當處置,切不可任意堆置:

佛像若有損壞或不潔,應儘量修復,如重新裱褙等,並使其潔淨。

如無法修復,紙制者應以恭敬之心火化,並將餘灰持往淨處掩埋。石雕木刻者,以恭敬之心火化或分解後,灑散於河川大海,勿使人踐踏到。

4)上香的方法:上香時,用大拇指、食指將香夾住,餘三指合攏,雙手將香平舉至眉齊,觀想佛菩薩顯現在我們的眼前,接受香供養。如果人很多時,將香直豎向上,以免燒到他人,然後走到距佛像三步遠的距離,舉香觀想拜佛。

上香時以一支為宜,若要上三支香,則將第一支香插中間(口念,供養佛)、第二支香插右邊(口念供養法)、第三支插左邊(口念供養僧)、合掌(供養一切眾生,願此香華雲,遍滿十方界,供養一切佛,尊法諸賢聖)。

5)點香時不可用口吹火熄。將香插好後,退半步問訊即可、不用一直點頭。

6)如看見佛像或經書置於不潔之處,應當捧持移置淨處。若見有人對佛像不恭敬時,宜私下善言相勸。

(三)如何禮佛(拜佛)。

1)禮佛不必立於中間,唯須虔敬禮拜即可。只要眾生起心動念,佛無一不知,是故只要出於至誠心、恭敬心,什麼位置皆是好地方。

2)不論佛殿內供有多少佛,通常入殿禮佛以三拜即可,個人修行則聽其意願,若殿內大眾已集合時,但隨眾站立,合掌問訊即可,不可個人禮拜,以免影響大眾的秩序,且不合威儀。

3)禮佛三拜之含義:

※合掌手勢:雙手平舉當胸,五指合併向上。

其一、折伏驕慢心。長養恭敬心、慈悲心、清淨心、真誠心、平等心和智慧。

其二、見賢思齊。即以佛陀為榜樣,利益眾生,行善積德,福慧雙修。

其三、懺除173業障174:所謂「禮佛一拜滅罪河沙175」。滅罪當先整肅威儀,內外威儀176具足,自能感應諸佛、菩薩之護持加被177。這是說,至誠、恭敬禮佛,功德無量,可以消除業障,有益於身心健康,增長福德、智慧,一切事業皆易於成就。

4)其方法:

第一拜:(發露、實相)懺悔178:弟子○○願與眾生同修懺悔。

※發露懺悔: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

※實相懺悔: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妄,心妄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

第二拜:發願修道:弟子○○願與法界179眾生同消三障180諸煩惱,同得智慧真明了,普願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181。

第三拜:同普賢回向:弟子○○願與法界眾生同生極樂,共證真常182。我此普賢殊勝行,無邊勝福皆回向,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183剎。

5)禮三寶文。

我弟子○○願與弟子多生、現在父母、師長、知識、檀越184、法俗眷屬、冤親債主,乃至四恩185三有186、法界眾生各個得仗觀音菩薩、普賢菩薩,身、智、行、願威神之力清淨三業187分身塵剎188盡未來際,一心頂禮盡虛空界,微塵189剎土中,十方190三世191一切諸佛。

禮佛

能禮所禮性空192寂,感應道交193難思議,我此道場如帝珠,諸佛如來影現中,我身影現如來前,頭面接足歸命禮。

禮法

真空法性如虛空,常住法寶難思議,我身影現法寶前,一心如法歸命禮。

禮僧

能禮所禮性空寂,感應道交難思議,我此道場如帝珠,十方菩薩影現中,我身影現聖僧前,頭面接足歸命禮。

6)拜佛時必須內心恭敬三寶,如第一拜念贊佛偈(天上天下無如佛)....,第二拜念開經偈(無上甚深微妙法....)第三拜念僧寶不思議....,或第一拜念南無194盡虛空十方三世一切佛、法、僧等,亦可三拜皆念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禮佛主要在誠敬,故行觀想或念誦,則視個人修持而異,並無定規。

7)拜佛時,不可移動雙腳的位置,以免踩到海青,拜時要將臀部置於腳上,不可翹起,如此才合乎禮儀。動作不緩不急、虔謹、恭敬,則能感應道交。

8)凡有人禮佛時,不得從其前逕行而過。

9)若有出家眾正在禮佛,不得與師並行,當位於師之後。

10)禮佛時,不可看似恭敬,實則內懷我慢或為求修行名譽,詐現威儀。

11)大殿正中央的拜墊是住持禮佛用的。

敬法

(一)如何請經、持經。

1)請經時,經要夾於食指與中指之間,食指與大拇指同置書面,另三指置書下。

2)凡持經像,皆當雙手捧之平胸,不可將經書一隻手攜行、隨意放置或置於腋下。

3)不可將經書卷之若筒。

(二)如何誦經。

1)讀佛經時應焚香端坐,如對聖容,不可靠背交足,有失恭敬。欲讀經,必先靜坐片刻,默念偈云:「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195真實義。」誦經時,除雙腳不可交叉外,也不可邊誦經邊吃東西。

2)讀經必字字理會義解,與心相應,不可草草看過。

3)讀書當覆以經蓋,以免灰塵積落。經上有灰塵當以淨布拭之,不可用口吹塵。經典上不可放置世俗典籍及雜物,當敬法如敬佛。

4)個人誦經以不妨礙他人為宜,團體則應隨眾誦念。

5)讀經中止,當以紙條記之,不可折疊經頁。

6)專供讀誦之經本,不可寫字。萬不得已,以鉛筆為記,熟誦之後必須擦淨。講課之經本則不妨於消隱處筆記。

7)誦經時,有人造訪或問話時,可以合掌答禮,或以紙條記之,將經典合起,起身迎客,千萬莫未將經典合起,即對著經典談論世俗話,或大笑不已,這是褻瀆法寶的行為。若咳嗽需以袖掩口。也切莫因未誦完而心生煩惱,當知:誦經的目的,是為了開智慧。

念佛的目的,是為了培養信心願力。吃素的目的,是為了培養慈悲心。

8)讀經時忽生雜念,則應將經本合上,待雜念消去後再讀。

9)放經書時,不可一半在桌內,一半在桌外,當端正之。對經書、架裟、衣缽、錫杖、念珠、佛塵及一切法器,皆當恭敬處置之。

10)經書損壞應當修補,如實在無法修補時,可以焚燒之,將餘灰灑於清淨之處,勿使人踐踏到。

敬僧

(一)僧五敬德。

1)發心離俗:謂出家人發勇猛心,脫離凡俗、修習菩提而為世間之福田196。

2)毀壞形好:謂出家人剃除鬚髮,毀壞相好,除去世俗塵衣而著如來之法服,具佛威儀而為世間之佛田197。

3)永割親愛:出家之人割捨父母親情之愛,而一心積勤修道,以報父母生成之德,兼能為世間之福田。

4)委棄軀命:謂出家人委棄生命而無所顧惜,惟一心求證佛道,兼能為世間之福田。

5)志求大乘:謂出家之人,常懷濟物之心,專志勤求大乘之法,以度脫一切有情,為世間之福田。

※由以上僧之五淨德,應當敬僧如敬佛。

(二)敬僧之法。

1)路途中、靜坐中、誦經中、禪行中、剃頭時、以及洗澡、上廁所、乘車船、睡臥等時,勿禮拜大德198。除誦經、生病、剃發、工作之時,不得見出家眾經過而不起立示禮。

2)遇大德入寺院中,當集合大眾,敲二鼓一鐘,直到大德進入大殿站好為止,由班首稱:「頂禮某大德」、或「向某大德接駕」,若大德要離開時,亦敲二鼓一鐘,直至上車為止,此乃迎來送往應有的禮節。若僅是個人欲行禮,則可進入佛殿後,向佛行禮,口稱:「頂禮某某大德」。

3)大德吩咐之事情,當奉命唯謹,盡力辦好。不可請師父幫我拿東西、帶東西,例如:有人知道師父要出國,即請師父幫忙帶化妝品、免稅煙、酒等物,這皆是不合理的現象,出家人若有出國的機會,也不要替人拿東西,因為有的行李中,可能藏有毒品、走私貨,這點要謹慎。

4)頂禮大德時,虔誠一拜即可,時間不宜過長。遇見師父應以合掌問訊199以示禮儀,若大德謙遜不受頂禮時,合掌問訊即可,莫執著己意。如果向大德說頂禮三拜,而大德未說「一拜即可」時,依然要拜三拜。頂禮大德要在佛殿時才行禮,不要在大路旁、水溝邊或火車站等不宜之處,遇師即頂禮,如此驚世駭俗之舉動,有失莊嚴、端正。合掌問訊時要雙手,如果手中持物,以鞠躬示禮即可,不可只用一隻手作揖,這是不合乎禮儀的。

5)手中持經時,碰到法師時,將經舉起與眉齊,向法師說:「阿彌陀佛」,或說:「師父好」即可。

6)不得直喚出家眾名諱。師父有呼喚時,應合掌答:「阿彌陀佛!」

7)不得盜聽出家眾誦戒經。

8)不得說出家眾過失。不得與出家眾結為父母、兄弟、姊妹。

9)不得與出家眾同堂,若非得已,即使同堂亦不得同榻。

(三)稱呼大德。

1)不得單稱名字,對年長比丘當尊稱作「長老」、「某老法師」、「某老和尚」、「某某上人」、「某某大師」、或「師父」、「法師」。

2)對年長比丘尼當尊稱作「師太」、「尼師」、「法師」、「師父」等。若不知分辨是比丘或比丘尼,皆可一律尊稱作「師父」。

3)對年青比丘、比丘尼,則可僅稱「師父」、或於其名號下加稱「師」字,如「○○師」即可。

4)請問大德名號,當先合掌,然後說「請問上下」、「請問師父尊號」、「法師尊上下」。

5)於大德前,不可自稱「我」字。當視關係而自稱「後學」、「門生」、「晚學」、「未學」、「學人」或「弟子」、「學生」等,不得稱不慧、不才、不佞等。

(四)與大德談話。

1)若有問題請問大德,應說「請開示」。

2)與大德談話,立處不可高於大德,亦不應站立路中。如果師父在樓上,要到樓上請師父開示,如果師父在樓下,不可在樓上扯開嗓門地叫喚師父,應該到樓下來請示。

3)請開示,應請大德自訂時間,以免影響大德修持,且應事先與師父約定時間,比較理想。

4)大德問話,當坦誠大方,據實回答。

5)大德與客人言談時,不可冒失打岔,有事投告,當站立靜候招呼,不得隨意插嘴,失卻敬意。若有重要急事,萬不得已時,要先說聲對不起,然後再請示。

6)大德看經、寫字及上課、休息時,不可上前與之談話。

7)若有比丘或優婆塞於深山崖洞獨修,女居士不得一人前往請法供養。即使是知其生病,亦不可獨自湯藥奉侍,應當請比丘或男居士奉侍之。

四威儀

(一)行如風。

即行走時,眼睛要平視,不可左拋又瞄,不可腳跟拖拉出聲,舉止莊重而安然,心存正念,此即如法之行,具威儀之相。

(二)立如松。

即站立時,應如松樹般地安穩,不可輕率、扭斜或身體抖動,並於適當立時則立,站立於適當的位置,並心存正念,如此之立,具威儀之相。

(三)坐如鐘。

即坐時,應將精神統一、身心放鬆。由後觀之,彷如大鐘一般穩定。切不可坐姿前傾、後仰、左右倒斜。當心存正念而坐,觀照自心,如此之坐,具威儀之相。

(四)臥如弓。

即睡姿如臥佛,心存正念而睡,觀照自心,如此之睡,具威儀之相。

出入佛門之禮儀。

(一)入。

消假——先到大殿向諸佛菩薩頂禮消假,次至師父處頂禮消假。

接駕——見到有法師來,應頂禮接駕。

(二)出。

告假——欲離寺前須先向佛菩薩禮拜告假,次向師父告假。

送駕——送師父出門當頂禮送駕。

穿著海青200應注意之事項。

(一)上下樓撩衣之法:上樓撩前片、下樓撩後片,以免衣托地或被踩到。

(二)穿海青時,雙手不可下垂,應放掌或合掌。

(三)跪拜時如何撩衣:雙手同撩前片。

(四)長跪201時如何起身?:先將左腳向前彎曲,雙手按在左膝上,直身而立右腳收回。

(五)靜坐時,將蓋布巾置於海青內。

(六)閉靜後,雙腳不可直伸,以示恭敬。

齋堂儀規。

(一)內外威儀當具足。

內:食存五觀202

外:端身正坐,正意受食,切勿散心雜話、起諸分別。

(二)食為法本,受食當內外威儀具足,並當發三願。

願斷一切惡,無一惡不斷(諸惡莫作)

願修一切善,無一善不修(眾善奉行)

誓度一切眾生,無一眾生不度

※古德云:「五觀若明(存),千金易化。三心203未了,滴水難消。」

講堂規約。

(一)聞法的心態——殷重渴望的盆,方能滿裝智慧法音,開創自在的人生。

(二)聞、思、修——專注地聽,仔細地想,行我所知,才能達到聞法的真義。

(三)獨坐的威儀——抬頭挺胸,端坐攝心,會讓你聽得更深入,更清楚。

(四)桌面整潔——桌面是擺放經書的道場,保持桌面整潔,就是恭敬佛法的具體表現。

36、怎樣誠信待人?

人生不能離群獨存,像魯賓遜在孤島上所過的生活,究竟不是每一個人所能忍受的。我們既然得和群眾共處,那麼,應該把怎樣對待人的方法來研究一下。人是有情感的動物,而情感是相對的,是交感回流的,是有反射作用的。我們拿誠懇對待別人,別人也會用誠懇來酬答我們,倘使我們用詐術待人,人們也會拿詐術來對待我們的。所以敬他人就是敬自己,害他人就是害自己。就是地位微賤的人,我們也應該以誠敬的態度待他,不可對他慢忽。

人與人的關係應該是互相輔助,互相敬愛,而不應該互相利用的。互相輔助敬愛,相處可以永久;互相利用的,在利害關係終盡以後,就不能繼續相處了。總之,待人接物,應該根據佛的「自利利他」的宗旨做去。

(一)以誠待人。

《三慧經》中佛說:「有地則有萬物。人有至誠乃有道」。《寶女所問經》載:「佛告寶女,菩薩有三法,常懷至誠。何謂為三?(一)未曾欺佛。(二)不自欺身。(三)亦不欺誑一切眾生」 。所以印光大師教人最注重誠敬。這實在是學佛做人的要道啊!

印光大師教導我們:「入道多門,唯人志趣,了無一定之法。其一定者,曰誠,曰恭敬。此二事,雖盡未來際諸佛出世,皆不能易也。而吾人以博地凡夫,欲頓消業累,速證無生204,不致力於此,譬如木無根而欲茂,鳥無翼而欲飛,其可得乎。」(《(正)致弘一大師書一》)

「念佛一法,乃至簡至易,至廣至大之法。必須懇切志誠之極,【印大師示寂之晚,語真達師等云:淨土法門,別無奇特,但要懇切至誠,無不蒙佛接引,帶業往生。見永思集。】方能感應道交,即生親獲實益。若懶惰懈怠,毫無敬畏,雖種遠因,而褻慢之罪,有不堪設想者。余常謂,欲得佛法實益,須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則消一分罪業,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則消十分罪業,增十分福慧。若無恭敬而致褻慢,則罪業愈增,而福慧愈減矣。」(《(正)復鄧伯誠書一》)

「禮誦持念,種種修持,皆當以誠敬為主。誠敬若極,經中所說功德,縱在凡夫地不能圓得,而其所得,亦已難思難議。若無誠敬,則與唱戲相同。其苦樂悲歡,皆屬假妝,不由中出。縱有功德,亦不過人天癡福而已。而此癡福,必倚之以造惡業,其將來之苦,何有了期。」(《(正)復高邵麟書二》)

「曰誠,曰恭敬,此語舉世咸知,此道舉世咸昧。印光由罪業深重,企消除罪業,以報佛恩,每尋求古德之修持懿範,由是而知誠與恭敬,實為超凡入聖了生脫死之極妙秘訣。故常與有緣者諄諄言之。」(《(正)復永嘉某居士書五》)

(二)人各有所長。

佛在《孛經》裏說:「器雖粗弊,不可便棄,各有所貯。愚賤不肖,亦不可棄,各有所用」。又說:「駝負百鈞,蟻負一粒,各盡其力爾,象飲數石,鼷飲一勺,各盡其量爾。故用人不必其效之同,各盡所長而已」 。我們碰到對方有一件使我們不如意的事情,應該反問自己:「我所做的事,是不是能使每一個人都滿意」?如果只看見別人的不是,那麼兄弟、朋友、妻子以及童僕、雞犬,皆可厭可憎,一天到晚如坐在火坑裏、針刺上,精神必將大受痛苦的了。所以我們要記住《出曜經》裏佛說的:「害人得害,行怨得怨,罵人得罵,擊人得擊」的四句話。

(三)從自己做起。

家庭中的口舌,都從多講多話中來的。無論訓子女,教小輩,以及勉勵家人,與其嘮嘮叨叨,惹人生氣,不如做一個榜樣給人看。「以言教者訟,以身教者從」 。認為當做的事,從自家做起。不當做的事,從自家戒起。如《出曜經》裏佛說:「當自克修,隨其教訓。己不被訓,焉能訓彼」。

(四)對待親友。

怎樣對待親屬朋友呢?《尸迦羅越經》裏佛說:「親屬朋友當有五事:一者、見作罪惡,私往於屏處,諫曉呵止之。二者、小有急,當奔趨救護之。三者、有私語,不得為他人說。四者、當相敬歎。五者、所有好物,當多少分與之」。如果親屬朋友有過失,要私下勸止,不要當眾呵斥;如果親屬朋友有急難,要盡力救助;如果親屬朋友有隱私,不可宣揚;如果親屬朋友有功德、有好處,要恭喜、讚歎,互相尊敬;自己有好東西,要適當分給親屬朋友,同甘共苦。這樣,必然受人愛戴,處處順利,自己有難,也會得到幫助。

《善生經》中說,親友之間交往,應注意以下幾點:

1. 敬愛親友而不輕慢;

2. 能以善言相教;

3. 對朋友守信用,從不欺誑;

4. 朋友危難時,能加以救助;

5. 朋友沉迷放逸時,能以善巧方便的法,引導他改過遷善。

(五)對待僕人。

佛陀指示我們怎樣待僕人:「一者、當以時飯食與衣被。二者、病瘐當為呼醫治之。三者、不得妄撾捶之。四者、有私財物不得奪之。五者、分付之物當使平等」。關於僕人事主,佛也曾說明:「一者、當早起,勿令主人呼。二者、所當作,自用心為之。三者、當愛惜主人物,不得捐棄乞丐人」。並說:「當稱譽主人善,不得說其惡」。

僕役有錯誤過失,不妨善意勸告矯正,不可盛氣淩人。對僕役應該體恤,不可刻薄。否則,日久生怨,暗中被他作弄起來,就得受無形的損失。所以用人要用到能驅使那個人的心,才說得上能「用人」。

如果用人不能用他的心,那末他隨時可以倒戈,可以反臉。僕人的管理方法,若是慰勉激勵多於斥責譏罵,他們自然甘心服務了。

(六)送禮要替對方著想。

送禮是表示人情,但要有分寸,要講經濟,要替對方設想,使他可得實用。同時還要顧到自己的力量。能夠這樣去做,可說是「能善行禮節」了。

(七)是我錯。

倘遇發生人事爭執的時候,只要自己回心轉意,肯認錯,對方決沒有不諒解、不言歸於好的。能夠這樣做,彼此就相安無事了。天下決沒有不可化的人,只患自己待人不夠誠心罷了。

我們處世倘能抱定「是我錯」的宗旨去待人,時時觀照自己的錯處,同時也就沒有去找他人的缺點或殘疾當作笑話,或作談話的資料的餘暇了。指責他人的缺點或殘疾,是刻薄的行為,是犯了十惡業中惡口兼綺語的罪過。

如果方法善巧,則「忠言」並不「逆耳」,別人便能心悅誠服地接受。所謂皆大歡喜。

在現實生活中,「忠言逆耳」的情況經常會發生,對此,許多人都感到不能理解:既然是「忠言」,怎麼會「逆耳」?這就不能不研究一下聽話者的心理狀態了。

「忠言」之所以會「逆耳」,問題的關鍵並非在於「忠言」,而是和聽話者當時的情緒狀態和心理狀況密切相關。儘管您講的話都是「金玉良言」,可是,如果與聽話者當時的情緒和心理發生了抵觸,就會發生「逆耳」現象。

我們不是生活在桃花源般的純淨世界裏,人與人之間難免磕磕碰碰、發生摩擦,此時我們的心靈便會受到傷害。現代社會人際關係日趨廣泛,也日趨複雜、微妙,你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得罪了誰,冒犯了誰,甚至你並未得罪或冒犯別人,人與人之間也會發生誤會。面對傷害,是心情憂鬱、悶悶不樂、憤憤不平呢,還是大度一些,寬容對方呢?其實最明智的態度是:寬容、理讓、與人為善。傷害是把雙刃刀,如果我們用傷害反擊別人,只會使自己更被動,把關係弄得更糟糕,使敵對情緒更強烈。用寬容去面對那些故意的傷害,就像我們用微笑去面對讚美一樣。這裏,寬容恰恰是最有力的武器,所謂:「不戰而屈人之兵」。寬容中又表露出謙謙君子的風度,只會讓那些傷害你的人暗暗佩服。當別人的傷害是無意的或者是迫於無奈,我們更應該富有涵養,更應該頗具風度地一笑了之。因為「苦口良藥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微笑著歡迎這種「逆耳」呢?這是因為,一個人的情緒狀態會對其心理活動產生截然不同的影響:良好的心境會使當事人的認識活動和意志活動積極起來。一般來說,人們都樂意接受正確的批評,所不能接受的,往往是批評的方式、方法。進「忠言」者如果能考慮到對方當時的情緒和心理狀態,採取對方能接受的「批評」方式,使對方能在「良好的心境下」展開認識活動和意志活動,就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所以,批評者不僅要根據環境的不同,物件的不同,而且還要根據被批評者的不同個性而採取不同的進言方式,使對方能夠接受、樂意接受。這些進言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或者是耐心細緻,擺事實講道理;或者是直截了當,推心置腹;或者是觀點鮮明,說理透徹;或者是給予暗示,少說為佳……總之,方式、方法要因人而異,因時而變,根據各人不同的情況,進行「對號入座」。惟有這樣,才能使「忠言」不「逆耳」。

如果你幫助其他人獲得他們需要的東西,你也因此會得到想要的東西,而且你幫助的人越多,你得到的也越多。

37、為什麼財富由布施造福社會而來?

說到財富,要而言之,都從布施造福社會而來。正如佛陀說:這是依我們自己所積的福德得來的。在過去世中,如造作了很多福業,那麼現在就有富有的享受。反之,便只有小小的福報,甚至窮困到無以為生。所以過去世的福業,決定了我們現在的財富與享受。

一切要依自己,自己的業205力,才決定自己的福報如何。

從眾緣而非宿命:財富從布施福業206得來,雖是絕對的定律,但其中還有許多問題。

(一)有宿因或更待現緣。

如說過去積有福業,現在享有福報,那末現在的我們,不是就可以坐享福樂嗎?一切可以不勞而獲的宿命論,是不對的。因為我們知道,雖有布施業因,而福報現前,大抵還是要有現緣的。有一笑話,可以助明這個道理。有個人生下來後,被很多算命的,算定為命運好,大福大壽。此人因此而驕傲懶惰,不肯工作,坐享幸福。他的妻子,遇到這麼一位丈夫,也只有終日慪氣。一次,她準備回娘家去住幾天,想到那位懶丈夫,沒有人做飯,送到面前,他是不會去動手的,可能會餓死。於是便替他製了夠半個月吃的大米糕,中間留一圓孔,掛在他的頸項上,讓他餓了好吃。她去了近十天,忙著回家來,哪知一進家門,便見那位懶丈夫餓死在一邊。原來他懶得要命,只吃到低頭吃得到的部分,連把大米糕轉動一下也不肯動手。這當然是笑話,正說明了偏信前生福業是不成的。

前生的福業,有的能自然感報,不須要功力,如嬰孩生在富貴人家。但更多是,除了宿世的福業而外,還要依自己現生的功力——現緣。用一分的力量,有一分的收穫。如農夫種田,播下種子(如宿世布施善業),還得勤勞地灌水、下肥、除草(如現生功力),才會豐收。不然,坐等收穫,那是沒有把握的。除非少數的田土肥,雨量足,但雖有收成,而產量不會多(如宿生的福業,自然感報)。種田是這樣,種福田而得福報也是這樣。所以不能專依宿生的福業,還得靠現生的功力。如專依宿業,成為宿命論,那就像懶人一樣,結果可悲慘了!佛法不是宿命論,請大家注意!

(二)得福果或造成惡因。

財富從布施的福業得來,那麼現在辛苦地做生意,或從政,或工作而得的財富,是由福業而來嗎?是的。盜匪劫掠所得的,或貪污欺詐所得的財物,也都是福報嗎?是的。這似乎太危險!有財物就是有福報,這不等於獎勵作惡嗎?不會的。依佛法說,這些非法得來的財富,從往因說,雖從福業而來;但從現緣——得財的方法說,卻是種下惡因了!用不合法的手段得財,甚至這份福報不能受用,反而受到罪惡的苦報了。

為善有善果,布施必得福報,但要依因果的正常法則去實現。如種田的,下種以後,得老老實實地下一番功力——灌水、下肥、除草等,秧苗自會逐漸地長大,開花結實,為我們所受用。傳說:有一愚癡的農夫,插秧以後,天天去田裏觀望,而每次都非常失望,因為苗生長太慢了。一天,到田裏去,把所有的秧,都給拔得高一些,他才滿意地回去。可是第二天再去看時,所有的秧都枯死了。愚蠢的農夫,不讓秧苗正常地生發長大,卻以不合理的手段,去促成秧苗的成長。苗是長了,而苗也就死了。秧苗所以能生長,因為有部份潛在土裏;如土裏沒有,那拔也是不會長的。福報也如此,如沒有前生的福業,用非法的手段,也還是不能得到。即使有宿生福業,不以正當的方法而得應得的財富,福報得到時,惡報也就在眼前了!財富都由福業而來,這是徹底的道理。但有了福業,還要用正當的方法去得到。用非法的手段得財,種下惡因,真是把自己的福報糟蹋了。所以佛說:「如法求財,不以非法。」

(三)如法求財、不以非法。

什麼是如法(依法、合法),什麼是非法呢?一般人以為從辛勞職業得來的財物,便是合法的,其實未必盡然。從非法職業得來的財富,是種下苦因的,這又有兩類:

第一、非國法所許:如從事的職業,沒有違犯國家——或是居留地國家禁令的,便是正業。如國法所不許的——或不許民營的,不許外僑經營的,不許種植(如鴉片)或出賣的,就不可以作。國家的法令,不論國民或僑民,都應該遵守。雖然國家的法令,未必都是對的。如不同意國家的法令,認為不合理,也得依正當的辦法來求補救,求改變,切不可陽奉陰違,觸犯禁令。

第二、非佛法所許:有些職業,不一定是國法所禁的,但依據佛法,卻是一種不正當的職業,這就是以殺、盜、淫、妄、酒等,解決生活的職業。如屠宰、漁獵,或被雇負責殺人,或製造殺生的器具等,便是與殺有關的非法職業。又如專門偷盜——小偷、土匪;或開設淫窟,出賣淫畫、春藥為生的;或東欺西騙,以說謊為職業的;或釀酒,開設酒館等,便是與盜、淫、妄、酒有關的職業。這些,凡是良好的佛弟子,是要避免的。這一點,不論在家或出家眾,都要互相勸勉,不但自己不作,還得勸教內信眾,共同避免觸犯。信佛就應依法而行,希望作佛弟子的,應特別重視這點。

有的,雖從事正常的職業,但在職業上,或與朋友往來上,非法得財。廣義地說,這都等於是竊取。因為非自己所應分得的,而現在取得了;是應該付給人的,而現在卻逃避了。這種財物,不應有而有,一切屬於非法。其中有是一般性的,也就是任何人都可能違犯的。問題很複雜,例子也多,現在略舉經典上常說的幾點。

其一、「竊取他物」:這不是以偷盜為職業,而是偶然的。對於別人的財物,起貪染心,設法竊取,或順手牽羊地取為己有。又如別人遺失的東西,拾到了應該歸還原主,不但佛法如此,現代的國法也如此。如拾得而私藏起來,也就等於竊取。還有,對國家都有納稅的義務,如故意拖延不繳納,如營業稅、所得稅、土地稅等;或是偷漏捐稅、走私、以多報少等。這是減少國家收入,增益自己財富,屬於非法得財。

其二、「抵賴債務」:借債應該歸還,如抵賴而故意不還,是非法的。不過,有的不幸而事業失敗,破產了。依因果律說,來生也是要償還的。但他確是事業失敗,無款可還,即不能說是非法。可是有的事實上有能力歸還,藉口失敗,而不肯清還債務,這已是非法了。還有故意倒閉他人的貨款、存款,而自己是愈倒愈富,這不但國法所不許,佛法上也是惡中之惡!

其三、「吞沒寄存」:有把現款存放到別人的名下;或是金寶財物,為了外出等原因,寄存在親戚朋友家裏。但日子一久,受人寄存的,便抵賴說並無此事,說那些是他自己所有的。還有把金錢和一些重要的手續,委託知己,寄存在友好處。等到寄託人死了,受託人便吞沒寄存的一切,欺負他的後輩,這都屬於非法之例。

其四、「欺罔共財」:幾個人共同投資,組成一個公司;公司的財產,便是股東的共財。如某一股東,負責在公司辦事,拿出偷天換日手段,偽造賬目,欺弄股東,把共有財富,轉移到自己的腰包去。又如弟兄的共有財產,未分家時,有的先於中竊取,化公為私,這都是欺罔共財的非法事項。

還有一些非法的取得,不是一般人所能犯,而只是有關人所能犯的,也略說幾種:

其一、「因便侵佔」:或服務政府機關,或服務工商行號,或服務社團學校,利用地位,及職務上的便利,而侵佔服務事業的財物。這種情形實在太多了,有些甚至是被人看作慣例的。採辦的從中取回傭金;浮報旅費或交際費;低價賣出,高價買進,而自己從中分得一分。總之,為了個人利益,使服務的事業少收多支,都可說是因便侵佔的非法。

其二、「藉勢苟得」:這是一般從政人員所最易犯的。利用權勢及職務,非法得財的辦法真多!如人向某機關辦理某項手續,裏面的負責人,不替你辦理,或問題層出不窮,讓人走上好幾回,還說過幾天來。等得急了,或是事情不能拖延太久,只好去賄賂他們,或買禮物送他。財物一到,問題簡化,工作變得極有效率,這是留難的一例。有的查到民家或商店,有小小違犯禁令的事情,如售貨而不開貨單,或不蓋店印等。於是表示問題嚴重,以種種來威嚇。其實,不一定是忠實執法,而只要人情到了就完事,這是威嚇的一例。還有是走進商店行號,或者民間富戶,故意刁難,甚至設局陷害,說你犯下什麼罪,要舉報你。你怕事怕麻煩,只有以金錢去討好他,這是誣諂敲詐的一例。還有得財枉法,或縱容親屬收容賄賂等,真是花樣繁多。這是社會的病態,政治上的罪惡。奉佛的弟子們,守法而不貪這些非法財富才是。

其三、「經營非法」:出資本,從事工商事業,獲得合法利潤,本是極正當的,但其中也有許多非法的。如貨不真,價不實,量不足,獲得分外利潤的都是。以假的作真的賣,把次等貨當上等貨賣;冒用他家商標,欺蒙顧客,多得利益。價不實,有討價還價的惡弊,這本來無非想遇到不知時價的,可以多賣幾元。等到風氣造成,大有非漫天討價不可的情況,真是害人害己!分量不足,秤量不公,大進小出等。至於不顧國計民生,乘機抬價,囤積居奇等,不但為佛法所不許,有時也會受到政府的取締。經營事業,一定要以合法的手段,謀取合法的利潤。由於人心不良,社會病態所造成的,非法取財的流弊,是會有報應的。大家應互相警惕,如法求財,才能無害於人,有利於己。

現在舉一故事,來說明決不可非法得財。佛弟子目犍連,在家時很有地位,自然就有些有地位的朋友。他的好友中,有名叫陀然梵志的。目犍連出家以後,常在外方弘法。一次,回到了家鄉,陀然梵志當然是他所關懷的一位。有人告訴他:「陀然依賴自己的地位、勢力,作種種不法的行為,從中取利。他是勾結百姓,要脅政府;同時又勾結政府,欺壓老百姓。」目犍連聽了,心裏為他的老朋友難過。一天見到了陀然,想起他的不法行為,就以老友的身分,呵責他不該那樣的胡為。問他為什麼要這樣,陀然解釋為出於不得已:「為了孝養父母,培育兒女,還要修福積德,祭天神、祖先等。沒有錢,怎麼辦呢?」目犍連告訴他:「就是為了供養父母,培育兒女,修福祭祖,也不可以非法取財的。」目犍連知道他是一篇鬼話,所以進一步追問:「真的是為了這些嗎?」陀然與目犍連是宿生有緣的,也就說實話了。原來他有一位妻子,衣食住行,樣樣要講究,天天要錢花。沒有錢,就連吵帶鬧,弄得家庭不安。陀然為了這,所以才胡亂搞錢。目犍連大不以為然,說他願為婦女的奴隸,自己作惡,而不顧將來的惡報。勸勉他,要為自己而重新做人。

這個故事,開示了我們:凡是非法得來的錢財,無論出於什麼良好的動機,都是罪惡。對於這點,佛法毫不妥協。至於為了滿足妻女的貪欲,而自甘下流,那更不要說了。人不能不依財物而生活,但財富要正當如法得來。一不謹慎,種下惡因,苦報是自己的呢!

(四)財富的處理。

遠離非法而依法得財,所得的財富應怎樣處理?這略有兩大原則:第一、奢儉適中:不要過於慳吝,被譏為餓死狗、守財奴;又要量入為出,不可過分耗費,而致家庭經濟日見困難。這不但平常費用,要有節度,就是供養三寶,也一樣的要量入為出。雖然信心懇切,樂意施捨,如由此而引起家庭經濟的困窘,也會發生障礙的。第二、蓄用兼顧:由正業得來的財物,佛指示我們一個使用的方法,是幾方面都顧到的適當計畫。這就是將每年的如法收入,作四分支配:

其一、資用:把一分財物,用作經常的生活費用,包括兒女教育費等。在財力可能時,每人應有適當的生活水準,不可奢侈,卻要足夠。

其二、積蓄:人事無常,我們有時會生病,將來還會老,平時也總有意外的必需支出。所以在每年的收益中,應保存一分,作臨時支出,以及養老等費。積存,雖是少少的數目,也是極有意義的,不但可避免臨時的困窘求人,也可養成不浪費的習慣。現在獎勵儲蓄,用意也與此一樣。

其三、經營:無論從事哪一職業,都應在每年的收入中,分出一分為事業費。多辟田園也好,增設工廠也好,增加資本也好,充實學力及工作技能也好。這樣才會增加收入,使財富增長累積起來。

其四、作福:人不能專為自己,專為現世,應顧到社會利益,以及自己的後生福樂。所以對社會公益——文化、慈濟事業,三寶法益——供養、護持,都要分一分收入來作福。這不但是自己積福德,也是為人群謀幸福。像這樣四方面顧到的經濟支出預算,便是最健全、最合理的財富處理法。

正如印光大師教導我們:「人生世間,不可無所作為。但自盡誼盡分,決不於誼分之外,有所覬覦。士農工商,各務其業,以為養身養家之本。隨分隨力,執持佛號,決志求生西方。凡有力能及之種種善事,或出資,或出言,為之贊助。否則發隨喜心,亦屬功德。以此培植福田,作往生之助行。如順水揚帆,更加艣棹,其到岸也,不更快乎。」(《(正)復寧波某居士書》)

因為,佛教經典的根本精神是人間救濟、佛陀的慈悲心。因此所有經典的目的都離不開社會福利的觀念。

如《無量壽經》卷上:「如來以無盡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興於世,光闡道教,欲拯濟群萌惠以真實之利。」佛出世目的即在拯救一切眾生,如來的大悲,被於一切有情,惠於他們真正的幸福。

在中國最普及的宣說觀音信仰的《法華經·譬喻品》說:「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常有生老病死憂患。如是等火,熾然不息……今此三界,皆是我有。其中眾生,悉是我子。而今此處,多諸患難。唯我一人,能為救護。」如火宅般的人生苦惱,生老病死多苦的世界,在此苦惱之中呻吟的一切眾生,皆是我子,唯我一人能以大悲之心而救護之。發此大誓願的就是佛。佛的這種慈母般的慈悲心,為眾生解除苦惱的大悲心,正是佛教關於社會福利的根本理念。

六朝時代知識份子的理想形象、《維摩經》中的維摩居士,對前來探病的人訴說病因時說:「以一切眾生病,是故我病」,很能體現佛教的社會福利思想。

《勝鬘經》是釋尊對勝鬘夫人的說法,其中有夫人的十大誓願,其第六誓願:「世尊207,我從今日乃至菩提,不為自己受蓄財物。凡有所受,悉為成熟貧苦眾生」;第八誓願:「世尊,我從今日乃至菩提,若見孤獨、幽繫、疾病、種種厄難、困苦眾生,終不暫捨,必欲安穩,以義饒益,令脫眾苦,然後乃捨」。可以說是佛教社會福利的具體表現。

《金光明經》是一部護國經典,其中《除病品》、《流水長者子品》、《捨身品》完全說的是社會福利事業。《除病品》說的是佛教醫學,敘述持水長者對其子流水傳達行醫奧秘,自此流水遍至國內城邑聚落,救濟患病者。《流水品》敘述流水長者子對瀕於涸死的數萬魚類用各種方法進行救濟,這不僅體現了佛的慈悲在於人,而且廣及鳥獸魚貝。《捨身品》描寫有名的投身餓虎的故事,激起了人們強烈的感動。可見這種捨身行在中國佛教中曾盛行過。關於這種菩薩的捨身,釋尊的本生譚中有不少經典加以敘述。這對中國文學也有很大影響,也表現於雕刻繪畫,給人以強烈的佛教慈悲感。

說空的《般若經》,不僅說空,也說人間社會:「一切有情欲食與食,求飲與飲,乃至乘物、花香、瓔珞208、房舍、床榻、臥具、伎樂209、侍衛,隨某求而喜施,無使貧乏」,這是大乘菩薩修行的一面。

《華嚴經》說事事無礙,其中有著名的善財童子遍參五十三位善知識的故事。善財童子的誓願,也是社會福利的原理:「若有眾生貧窮困乏,來至我所,而有求索。我開庫藏,恣其所取,而語之言,莫造諸惡,莫害眾生,莫起諸見,莫生執著,汝等貧乏,若有所需,當來我所,及四衢道一切諸物,種種具足,隨意而取,匆生疑難」。這完全是理想,但也是佛的慈悲,菩薩的修行。這不僅是對貧困者的物質上的布施,也是端正其精神生活方式的布施。社會福利不單單是物質上的東西,也在於造就完善的人格,這就是佛教的社會福利理念。佛的這種慈悲精神貫穿其全部教義,成為佛弟子投身社會福利事業的理論基礎。

菩薩的利他行是慈悲行。佛的慈悲實即菩薩的慈悲,因為菩薩是佛的代行者。菩薩對一切眾生伸出慈愛之手,解苦惱者之憂,施貧困者所需,與患病者以藥。

而這種慈悲,不僅施與人類也被及禽獸魚貝蟲蟻,這一點與儒家或道教有不同之處,也是佛教與基督教等其他宗教的不同之處。可以說佛教獨有的特徵,就是慈悲。愛護動物也即出於這種廣大的慈悲心。

這種慈悲,一方面是布施行為,另一方面是不殺生。不殺生思想發展為救助,便成放生思想,這方面有叫做放生會的行事,以及放生池的設置等。《法苑珠林》卷六十四、六十五裏有《漁獵篇》、《慈悲篇》、《放生篇》、《救厄篇》,卷九十三裏有《酒肉篇》。內容都是根據慈悲精神禁止取魚貝、殺鳥獸,規勸施行放生等。這種不殺生的思想後來即發展為禁絕肉食、奉行素食。

中國佛教的著作,大多以慈悲為出發點,用社會福利為指導思想,引用經典,示以例證,規勸世人重視社會福利事業。說明真布施是只為他人安樂,完全出於自己的憐憫心、慈悲心。期待報酬,這就是假名菩薩,凡夫的布施。

行布施的福田,最初由佛福田到佛法僧三寶福田,而後從父母師長到貧困者、孤獨者,最後甚至及於畜生,都叫做福田。也有區分敬田為三寶,恩田為父母師長,悲田為貧窮者,苦田、趣田為畜生的。

悲田是從慈悲之田的意思而來,包含一切貧困者,也包含畜生。對悲田進行布施供養和救護,其功德最大。《像法決疑經》說:「我於處處經中說布施者,欲今出家在家人,修慈悲心,布施貧窮孤老乃至餓狗。我諸弟子不解我意,專施敬田不施悲田。敬田者即是佛法僧寶,悲田者貧窮孤老乃至蚊子。此二種田中悲田最勝。」此經認為對貧窮者、畜生,以及蟲子等進行救濟,為最勝功德。這種悲田思想本身就是社會福利的根本指導思想之一。

這裏必須認識到的是,這種福田思想,儘管有從利己的目的出發,希望能有相反給與,但仍是布施的思想。取名為幸福的田地,福田,即已有這種意思在內。但社會福利事業如果期待利潤、報酬,並以此為目的,就不是真正的社會福利事業。佛教中的福田並非如此。出於慈悲心的布施,決非以報酬為目的。企求報償的布施,不是真布施,不是布施波羅蜜210,不能解脫痛苦煩惱。

福田不是為求果報,不是為求果報而布施。真正的出於慈悲心的布施,是自然而然而得果報的福田。不求果報,只是出於慈悲心對貧窮者行布施,則能福報相集,如小牛隨母,福報自然常隨此人。如果是希求果報的布施,恰如市場物物交換,如同買賣,當予排除。

《佛說諸德福田經》中,對七福田作了如下敘述:「一者興立佛圖,僧房堂閣;二者園果浴池,樹木清涼;三者常施醫藥,療救眾病;四者作牢堅船,濟渡人民;五者安設橋樑,過度贏弱;六者近道作井,渴令得飲;七者造作圊211廁,施便利處。」

這種建造佛塔、僧房、堂閣的供養,造園果、浴池、樹木的布施,施藥治病,救濟危難,作舟造橋渡人,掘井供旅人解渴,設立公共廁所等都是施物福田,這是古代中國社會福利事業中最常見的。

這種社會福利設施最初起於南北朝時代。齊文惠太子和其弟竟陵王子良共同設立六疾館,收容病人。梁武帝普通二年(521)設孤獨園,收容老人、孤兒。後魏宣武帝設館收容近縣內外的疾病者,都可以說是與悲田養病紡大體類似的設施。這種設施不僅收容療養病人,也以救濟貧困、慰托孤獨為目的。貧困的病者、孤獨的老人、窮苦的流浪者,失去親人的孤兒,都是佛教中悲田思想的救濟對象。悲田養病坊就是收容這些人的場所。它雖然由國家設立,但大多依靠寺院經營。這是佛教社會福利事業的一種。

總之,從物質到精神方面的布施,都叫做福田。雖然不求福報,自然會有種種福報。這就是中國佛教中社會福利事業的指導思想。

另外,布施、造福社會,也是為了報恩——一切眾生皆是恩人。 報眾生恩為佛教獨有,眾生有社會共同體的含義,源於萬物一如的思想,一切平等的觀念。自己的生活有賴於其他一切眾生,於是就有了眾生恩。佛恩即眾生恩,亦即父母恩、師長恩,以及一切眾生恩,進而包括祖國恩和一切恩。不僅報有生命之物的恩,而且也報無生命之物、無情之物的恩。

對無情之物也當有生命來看,如針線、桌子、衣服、鞋子等種種日用,一切都有恩。帶著這種報恩之心,對其尊重.認識其價值,對其愛惜,惜福不浪費,這也是社會福利的一種。

 

《法苑珠林》卷五十一中引《智度論》:「知恩者生大悲之根本,開善業之初門,人所愛敬,名譽遠聞。死得生天,終成佛道。不知恩者甚於畜生也」。這裏提醒我們,不知報恩的人遠遠不如畜生。可見中國佛教何等注重於報恩。

佛教中的佛恩思想,以及眾生恩思想,成為社會救濟的指導原理,社會福利的觀念,這一點是不能忘記的。

38、為什麼用你喜歡別人對待你的方式去對待別人?

常言道:「善心即天堂」 。只有懷抱善心的人,才能愛人,欣賞人,關心人,寬容人。他們深知,「人」字的結構,是互相支撐,懂得互相接納,互相合作,互相幫助,互相融洽,是幸福人生之必需。尊重他人的優勢和才華,也寬容他人的脾氣和個性。對別人,要多欣賞他美好的地方,而不去計較他的缺點,或者說與自己不合拍的地方。不能理解的時候,就試著去諒解;不能諒解,就平靜地接受。要培養自己「放人一馬」的涵養功夫;用你喜歡別人對待你的方式去對待別人。因為,我們也需要別人理解、同情、幫助和尊敬;因為,你怎樣對待別人,你就生活在怎樣的世界中。

因此,印光大師教導我們:「諸惡眾善,皆須在心地上論,不專指行之於事而已。心地上了不起惡,全體是善,其念佛也,功德勝於常人百千萬倍矣。欲得心地唯善無惡,當於一切時處,主敬存誠。如面佛天,方可希企。心一放縱,諸不如法之念頭,隨之而起矣。」(《(正)復馬契西書一》)

「學聖學佛,均以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為本。又須卑以自牧,韜光潛耀,上效古人,躬行實踐。能如是,則其學其品,便可高出流輩。每每聰明人,均屬矜誇暴露,尖酸刻薄。其心絕無涵蓄。其人非坎軻終身,必少年夭折。【凡居心行事,必須向厚道一邊做。厚則載福,薄則無福可得。若再加之以刻險奸巧,則便如山峰峻峙,任何雨澤皆不受,任何草木皆不生矣。見續編復金善生書】」(《(續)復徐書鏞書》)

「忠之一字,義貫萬行。人若存心以忠,必能孝親敬兄,睦族信友,矜孤恤寡,仁民愛物,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矣。何也,以忠則不欺,不欺則盡分。盡分則屬己分中事,自必務乎實行。決無虛應故事,不盡己心己力之虞。近世雖則推倒帝制,然須事事講忠。庶不至我詐爾虞,漫無準的。」(《(續)楊椒山言行錄序》)

39、為什麼要長養感恩意識?

既然我們的生存要依靠父母、師長、祖國和無數的眾生等因緣,因此,佛家提倡上報四重恩:報父母恩,報師長恩,報祖國恩,報眾生恩。當我們把牢騷、不滿、抱怨及仇恨轉換為報恩之心時,我們的生活就會充滿光明和愉快了,我們就擁有了一個祥和、吉慶的世界。

怎樣感恩呢?近代高僧印光法師教導:「必須孝養父母,奉事師長。【即教我之師,及有道德之人。】慈心不殺,【當吃長素,或吃花素。即未斷葷,切勿親殺。】修十善業【即身不行殺生、偷盜、邪淫之事。口不說妄言、綺語、兩舌、惡口之話。心不起貪欲、瞋恚、愚癡之念。】又須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婦順,主仁僕忠,恪盡己分,不計他對我之盡分與否,我總要盡我之分。能於家庭,及與社會,盡誼盡分,是名善人。善人念佛求生西方,決定臨終,即得往生。以其心與佛合,故感佛慈接引也。若雖常念佛,心不依道。或於父母兄弟,妻室兒女,朋友鄉党,不能盡分。則心與佛背,便難往生。以自心發生障礙,佛亦無由垂慈接引也。」 (《(續)一函遍復》)

40、為什麼要長養慈善意識?

既然我們的生存要依靠社會和眾人等諸多因緣,我們都需要別人,因此,大家應彼此關懷,力所能及地、無償地幫助他人,出錢出力,扶貧幫困,造福社會。

慈善之行,當從布施做起。佛家常言,「布施」有三大類。第一、「財物」布施:財分為內財與外財。外財是身外之物,如金錢、物品等。內財是身體,譬如當義工,以勞力、智慧、技能,為社會大眾服務,這是內財布施。一切所有內外之財,能施與有所需的眾生,稱為財物布施。自己有的,如果別人有需求,能捨,能夠供養別人,能夠贈與別人,心地清淨無有貪念。布施就是捨、就是放下;能捨,你就得清涼、自在,就開智慧。第二、「諸法」布施:諸法包括世出世間法;世出世間212法,自己知道的樂於教導別人,稱為諸法布施。你所懂得的,有人來向你請教,盡心盡力把你所知道的都教給他,不吝法。你知道十分,只教他三分,他所懂得的永遠不能超過你,這是吝法,慳貪心沒有斷。第三、「無畏」 布施:眾生遭遇災難危苦,心生恐怖、畏懼,你能夠幫助他,使他遠離恐怖,身心得到安穩,稱為無畏布施。

修這三種布施得福報。財物布施所得的果報是財物不缺乏;以錢財布施,得大富。世間富貴之人從哪兒來的?修財布施而來的。法布施得的果報是聰明智慧;世間人有智愚不等,不平等是果報,因為過去生中修的法布施不一樣。修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的果報。吝財得貧窮的果報;吝法得愚癡的果報;不能行無畏布施,身體多病,壽命不長。

布施是學佛的關鍵,佛陀教人行善,不外乎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我們日常生活中所修學的不超越這三大類,能夠以清淨心、真誠心,服務一切眾生、服務社會、服務人民,而不求回報,這是布施。

修布施的功德,略舉兩種:第一種「除怨」;第二種「不乏」,財物、智慧、身心健康、長壽,樣樣都具足,不會缺乏。除怨也非常重要,世間人常講,一家飽暖千家怨!你家裏發大財,為富不仁,不能夠幫助別人、救濟別人,你這一條街的鄰里鄉親對你都怨恨。你家裏遭小偷,人家看到小偷去偷也不會報員警,偷得好:他家裏有東西,多偷他一點。你家房子要被火燒了,人家也不會來救,燒得好。

你要是有財富,常常布施別人,常常救濟別人,大家對你不但不怨恨,而且尊敬你。為什麼?因為你發大財,大家都有好處,你肯周濟這些鄰里鄉親,多做這些慈善福利事業。布施所得到的功德利益還不只這些,前面兩條都是講世間的利益,佛法的目的是除障,了生死、明心見性。學佛的人修布施的目的是要斷慳貪之心,求去除自己的煩惱病根。如果目標在這上面,就是布施波羅蜜,度越慳貪煩惱。

41、為什麼要長養自他兩利意識?

(一)利己與利人。

一般社會上的情形,對利己與利人,可分為四種,即:1、利人不利己,2、利己不利人,3、人己都不利,4、利己又利人。平常,利人不利己的事情,除非菩薩發大心,不然可說少之又少。在佛陀的本生事蹟中,有割肉喂鷹、捨身飼虎的故事,可說是利人不利己的最好典型。利己不利人,這在一般人可說是最普遍的,一個人生存在世間上,處處都以「我」為前提,為自己的利益著想。

先利人,再利己,佛陀的本生213—— 一切施王,可說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在大乘佛教中,菩薩發心先為眾生,後為自己,所謂「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 ,這與宋朝范仲淹所說「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不謀而合。阿彌陀佛在菩薩位時,所發四十八大願,願願為饒益一切眾生;地藏菩薩發願:「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其利人的精神,可見一斑;近代慈航法師說:「若有一人未度,切莫自己逃了。」這都是願為眾生受苦,普濟一切眾生的菩薩精神。

先利人,再利己,自他兩利,是佛弟子做人的典範。

(二)回向的意義。

回向,是以自己所修的善根功德,回轉給一切眾生,以拔除眾生的苦惱,並使自己趨入菩提涅槃214。回向是佛教極為殊勝而能自利利他的修行法門,回向的原理就好像手持蠟燭引燃其他的蠟燭,原來蠟燭本身的光芒不但未曾減弱,反而由於點亮其他的蠟燭而使室內更加明亮;回向好比將一粒種子再播種到田裏,種子經過發芽、開花而結成累累的果實。回向的功德猶如聚寶盆,不但能使功德不會流失,反而會轉大。

諸經論有關回向的說法甚多,如《華嚴經疏》列舉有十種回向:

其一、回自向他:將自己所修的功德,回向饒益一切眾生。

其二、回少向多:以芥子般少許的功德,發廣大歡喜心,回向法界一切眾生,普獲利益。

其三、回小向大:將自覺的小乘之心,回向趣於大乘的自利利人。

其四、回因向果:將因中所修的一切善根,回向成就一切菩提佛果,令一切眾生同證菩提佛果。

其五、回劣向勝:菩薩能夠隨喜凡夫乃至二乘人所修的劣福,並且使他回向殊勝的無上菩提215。

其六、回此向證:一切善根回向永離痛苦的此岸,而到涅槃清淨的彼岸。

其七、回事向理:將所修的事相功德,回向於不生不滅的真如理體。

其八、回差別行向圓融行:從千差萬別的現象界,回向圓融無礙的平等法性。

其九、回世間向出世:所有世間善法都能隨順回向出世間216法,心常回向出世之道,成熟教化一切眾生。

其十、回順理事行向理所成事:從宇宙萬有如如不動的理法界217,回向本體與現象「相即相人」的理事無礙218法界。

(三)回向的實踐。

回向是一種無私無我的廣大心量。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時常實踐回向的修行,譬如行善之後,課誦或法會結束時,念誦回向文(選擇其一):

其一、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了,普願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

其二、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花開見佛悟眾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其三、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

其四、願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發菩提心,往生安樂國219。

其五、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220,下濟三途221苦,普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222,同生極樂國。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不管何時何地,言行舉止,起心動念,時時都能與上述等回向文的善行相應,並且將這些功德回向於一切眾生,當下就是佛果,當下就是淨土。

讓我們記住印光大師的教導:「凡誦經持咒,禮拜懺悔,及救災濟貧,種種慈善功德,皆須回嚮往生西方,切不可求來生人天福報;一有此心,便無往生之分。而生死未了,福愈大則業愈大;再一來生,難免墮於地獄、餓鬼、畜生之三惡道中。若欲再復人身,再遇淨土即生了脫之法門,難如登天矣。佛教人念佛求生西方,是為人現生了生死的;若求來生人天福報,即是違背佛教。如將一顆舉世無價之寶珠,換取一根糖吃,豈不可惜?」 (《(續)一函遍復》)

(四)回向的功德。

實踐回向法門,能使行者223深刻瞭解因緣224法,而將一切成就歸於大眾,不敢獨享;回向,能使行者去除我執我貪,明白諸法法性本來平等,心常清淨,遠離諸毒225,離苦得樂。所以修持回向,不但自身的功德不會減少,並且能利益更多人,甚至可廣及法界一切眾生,可謂自他兩利,怨親平等。正如《華嚴經》所說:「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此人回向得究竟,心常清淨離眾毒。」

總而言之,報祖國恩、父母恩、師長恩、眾生恩,就是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建設,就是倫理道德的提升。生活在感恩的世界中,就是人間天堂。不僅感激恩德,而且感謝逆境:

感激傷害你的人,

因為他磨練了你的心志;

感激欺騙你的人,

因為他增進了你的見識;

感激鞭打你的人,

因為他消除了你的業障;

感激遺棄你的人,

因為他教導了你應自立;

 

感激絆倒你的人,

因為他強化了你的能力;

感激斥責你的人,

因為他助長了你的定慧;

感激所有使你堅定成就的人。

讓我們記住:一切痛苦、煩惱、不幸和障礙,皆源於損人利己;一切真正的幸福、康樂、好運和吉利,皆源於報效祖國、利益眾生。

42、為什麼要斷除貪、瞋、嫉?

何謂貪?即是貪婪、貪得無厭、貪心不足、貪贓枉法、貪污腐化、貪小便宜、貪小失大。固然,貪之行為千變萬化,根子卻在心理。貪心確實是一種負面的、消極的、有害的心態,造假行騙是因為貪,受騙上當也是因為貪。圈套、陷阱、籠子皆為貪得無厭者而設。如果不加以適宜的引導和制約,小則害人害己,大則害國害民。醫學家指出,貪得無厭者往往是極其虛偽的人,自欺欺人,使自己的精神處於緊張狀態,處於焦慮不安和煩惱中,加重了身心的負擔。長此以往,會造成機體生化代謝和神經調節功能的紊亂,造成內傷,損害健康,損福折壽。這絕不是危言聳聽。

試看巴西醫生阿尼塞托·馬丁斯的科研成果。他經過十年的研究,發現貪欲、腐敗會引起激素分泌紊亂,因而引發疾病和衰亡。他曾對583名犯有貪污受賄罪的官員進行了調查,並與583名廉潔官員作對比,發現前者有60%的人生病或死亡,而後者的這個比例僅為16%。阿尼塞托·馬丁斯說,貪欲、腐敗者得病的原因在於心理問題。其報告指出:「當人們違反倫理道德時,在精神和肉體上就會受到自體攻擊,最終導致生病,甚至死亡。」(《武漢晚報》1993年10月12日)

因此,「大」不可貪,「小」亦不可貪。貪小則失大。微軟中國研究院院長李開復勸告我們:不要貪小便宜,如用學校或公司的電話打私人長途,多報銷計程車票等等。也許有人認為,這只是一些細節、小事,然而,正是這些所謂的「小事」,成為塑造人格和積累誠信的關鍵。貪小便宜、耍小聰明的行為,只會把自己定性為一個貪圖小利、沒有出息的人的形象,最終因小失大。目前,美國有些教授不願理會部分中國學生的推薦信,因為他們知道,這些推薦信出自學生自己之手,已無參考性可言。這是誠信受到損害以後的必然結果。中國有「勿以惡小而為之」的古訓,很值得記取。(《一封寫給中國學生的信》,載《光明日報》2000年7月31日)

因此,應轉貪欲、欺騙為誠信、布施,方能自利利他。所謂施捨之手比乞求之手為貴;所謂好施捨的,必得豐裕,滋潤人的,必得滋潤。

何謂瞋?即是怒目而視、咬牙切齒、怒火中燒、大發脾氣、高聲叫罵、恨之入骨、伺機報復。瞋心也是一種負面的、消極的、有害的心態,是一種傷害身心的「火氣」,是一種滲透到內心深處的對立情緒,他令人對微不足道的事情劍拔弩張。科學家們確信,正是這種對立情緒導致心血管病的爆發。列·烏伊爾揚姆斯醫生的研究證明:經常生氣、發火,會對人的身心產生不良影響,還可能導致動脈甚至免疫系統受損。(《永遠不生氣》,載《上海譯報》1994年6月30日)

因此,近代高僧印光法師早就告誡我們:「瞋心一起,於人無益,於己有損;輕亦心意煩躁,重則肝目受傷。須令心中常有一團太和元氣,則疾病消滅,福壽增崇矣。」「今既知有損無益,宜一切事當前,皆以海闊天空之量容納之」。(《 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84頁)孕婦尤需注意,「女人一受孕,不可生氣,生大氣則墮胎。兼以乖戾之氣,過之於子,子之性情,當成兇惡。又喂兒奶時,必須心平氣和,若生大氣,奶則成毒,重則即死,……小氣毒小,雖不死,也須生病。以故愛生氣之女人的兒女,死的多,病的多。……生了大氣,萬不可喂兒奶,須當下就要放下,令心平氣和,過半天再喂。喂時先把奶擠半茶盅,倒了,乳頭擦過,再喂,就無禍殃。……此事古今醫書均未發明,近以閱歷,方知其禍。」(《 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237頁)

這是經驗之談,是否具有普遍性呢?美國科學家的實驗證明:把婦女生氣時的奶喂小鼠,小鼠當場死亡。醫學和心理學家專門測量過,孕婦發怒時,血液中的激素水準會很快升高,體內的有害化學物質濃度在短時間內增多,這些物質會直接危害胎兒。孕婦發怒,還會使血液中的白細胞減少,減弱了機體抵抗疾病的能力,這不僅對自己的健康不利,也影響胎兒的生長發育,而且孩子出生之後,抵抗疾病的能力比正常孩子差。因此,孕婦在懷孕和哺乳期間,應保持健康、良好的心態,這樣對自己和孩子都有益處。醫學研究還發現,發怒時,胃的出口處肌肉驟然收縮,導致胃腸功能紊亂,甚至造成器質性損傷。所以,生氣時胃痛、胃脹,吃不下飯。時常發脾氣,情緒不良,還會導致脫髮、皮膚失去光澤、變黑。可見,美容、保健的關鍵,就在於寬宏大量,心中和悅,平和謙遜。所謂以一家人之心燈迎接所有的人們;所謂精誠和友愛必能征服憎恨。

何謂嫉?當別人超過自己時,油然而生一種酸溜溜的感覺,那就是嫉妒。別人長得比自己漂亮,心裏會酸溜溜的;別人比自己健康,心裏會酸溜溜的;別人比自己吃得好,心裏會酸溜溜的;別人比自己穿得有品味,心裏會酸溜溜的;別人住得比自己寬敞、舒適,心裏會酸溜溜的;別人的成績比自己的高,心裏會酸溜溜的;別人的女朋友(或男朋友)比自己的靚、酷、帥,心裏會酸溜溜的;別人比自己財大氣粗,心裏會酸溜溜的;別人的烏紗帽比自己的大,心裏會酸溜溜的;別人開名車,自己卻還騎著自行車,心裏會酸溜溜的;別人出國留學,自己不能,心裏會酸溜溜的。總之,只要別人過得比自己好,心裏就難過。

嫉妒不僅是一種負面的、消極的、有害的心態,而且是一種心理疾病,德國就把它列入可以享受免費醫療的病。嫉妒心越強,說明其心理越脆弱。他不能確定自己的位置和目標,總是把自己同別人相比,無法從生活和工作中發現自己真正的價值。因此,常常處在壓抑、焦慮不安、怨恨煩惱、患得患失的心境中,得不到片刻祥和、寧靜。因此,嫉妒就像一把雙刃刀,既使別人受到傷害和痛苦,也使自己處在頻繁的心理刺激和壓力下,造成神經系統失調,影響心血管及許多臟器的功能,進而導致心律不齊、高血壓、冠心病、神經症、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的發生,嚴重的還將誘發某些精神病,出現早衰。

據美國一些專家長達25年的跟蹤調查,嫉妒程度低的人,只有2.3%的人患心臟病,死亡率僅2.2%;而嫉妒程度高的人,9%以上的人得過心臟病,死亡率高達13.4%。佛家稱貪、瞋、嫉(或癡)為「三毒」,你看有無道理?

那麼如何對治呢?人得如己得,隨喜功德——恭喜、祝賀超過自己的人,進而見賢思齊,取長補短。這樣,豈不皆大歡喜?關鍵是要有真誠的愛心。愛是不嫉妒,不作害人的事;愛是恒久忍耐,又有慈悲;愛是但願你過得比我好,愛使灰冷的心田溫暖,使無望的沙漠中開放出一片希望的綠洲;愛是付出,也是得到。愛護眾生的人有福了,慈悲的人有福了。

43、應該淡忘什麼?

殿卿有一個不變的話題,那就是自己在孤兒院所受的苦楚,在讀書時的窮困,因家境不好而受到的冷遇,還有婚姻的挫折,以及親戚、朋友如何如何對不起自己……為此一直抑鬱寡歡。其實,這都是數十年前的陳年舊帳了,他卻為此所困,耿耿於懷,始終不開心,常年處於負面、陰暗的心態中,嚴重損害了身心健康。這樣活著真是痛苦啊!

豈不知,有的事情須刻骨銘心,永世不忘;有的事情則要儘快淡忘,所謂事來則應,事去則淨。哪些事該被淡忘?應淡忘人生中的挫折與不幸;應淡忘名利的得失;應淡忘歲月的傷痕;應淡忘流言蜚語;應淡忘別人對自己的傷害;應淡忘陳腐、過時的觀念;應淡忘冷遇和種種煩惱。這樣心理才能擺脫往事的陰影,保持隨緣常樂的狀態。否則,如糾纏於昔日的痛苦中,久而久之,必會損壞身心健康,導致疾病。加州大學一則保健資料提出:81%左右的惡性腫瘤和半數以上的早老性癡呆,都與生活中的負性事件及不良資訊環境有關。因此,有必要學會淡忘那些負性事件及不良資訊,學會心理的自我保護。

因此,近代高僧印光法師勸告我們:「在凡夫地,誰無煩惱?須於平時預先提防,自然遇境逢緣,不至卒發。縱發,亦能頓起覺照,令其消滅。……至於橫逆一端,須生憐憫心,憐彼無知,不與計較。又作自己前生曾惱害過彼,今因此故,遂還一宿債,生歡喜心,則無橫逆報復之煩惱。……金不練不純,刀不磨不利。不於煩惱中經歷過,一遇煩惱之境,便令心神失所。能識得彼無什勢力,其發生勞擾心神者,皆吾自取。經云:若知我空,誰受謗者?今例之云:若知我空,煩惱何生?古云:萬境本閑,唯心自鬧;心若不生,境自如如。」(《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81-82頁)如此,則能淡化煩惱,少生煩惱,心境平和愉悅,久而久之,則能不為煩惱所動,猶如中流砥柱,寵辱不驚,處之泰然。有了這份修養和快樂,就是人生的成功。誰不願擁有一個不為煩惱所動的快樂人生呢?

因此,對錯怪或傷害過自己的人,我們的心靈不要被仇恨、煩惱所蒙蔽,怒火中燒、煩惱怨恨,對自己比對他人所造成的傷害,將有過之而無不及。因此,即使在不如意的環境中,也要努力營造一個充滿歡樂與友愛的生活。那麼,回想我們所恨的人的一些優點,念及他的本質善良及曾作過的好事,而對他拙劣的一面視而不見,如此怒氣可能會緩和下來,煩惱會煙消雲散,心中會充滿慈悲。(參觀達摩難陀法師:《如何無憂無懼過生活》)

是的,人生短暫,何必對過去的痛苦耿耿於懷呢?何必要自己傷害自己呢?對我們最有害的是懷恨、不滿和煩惱,如果把懷恨、不滿和煩惱融化,甚至可以使癌症痊癒。我們一定要將過去網開一面,寬恕所有的人;而寬恕別人,就是愛護自己,是真正、徹底地愛護自己。要知道,最有力量的是寬恕,是慈悲;最有力量的是「當下」,不是過去,也不是將來。我們當下就可以改變自己,可以淡忘不快,可以消解煩惱,可以使我們的生活充滿祥和與友愛。這一切其實就在當下的一轉念之間:你不妨想想,哪一句是你常說的?這兩句是:

「所有的人對我都不懷好意。」

「所有的人對我都有很大幫助。」(參觀露意絲茜:《生命的重建》)

那麼,什麼事情須刻骨銘心,永世不忘呢?是別人對自己的恩德!所謂:人對我有恩不可忘,我對人有恩不可不忘。「雖行布施,而不希求施所得果,……雖有所作而無執著。」(《大般若經》卷第四百六十)為何要牢記別人對自己的恩德?因為要隨緣報恩。貓、狗之類尚且知道報恩,何況人乎?不知報恩如何作人?故佛家提倡上報四重恩:祖國恩;父母恩;師長恩;眾生恩。這首詩說的好,《生活在感恩的世界中》:

感激傷害你的人,

因為他磨練了你的心志;

感激欺騙你的人,

因為他增進了你的見識;

感激鞭打你的人,

因為他消除了你的業障;

感激遺棄你的人,

因為他教導了你應自立;

感激絆倒你的人,

因為他強化了你的能力;

感激斥責你的人,

因為他助長了你的定慧;

感激所有使你堅定成就的人。

生活在感恩的世界中,就是人間天堂。

不僅感激恩德,而且感謝逆境。

那麼,為何又要淡忘自己對別人的恩德呢?因為念念不忘所施之恩,就意味著時刻期待別人的回報,其心態跡近放高利貸者。一旦對方不報答,或報答得不夠,勢必恨從心起,大罵其「白眼兒狼」、沒良心。於是,煩惱叢生,反目為仇,善緣竟成惡緣。這可真是划不來!所以應雖行布施而不求回報,作而不執。這就是智慧(般〔讀波〕若)。有了這種智慧,就能度過煩惱的激流,到達無憂、安樂的彼岸。彼岸何在?就在慈悲與智慧的「當下」!

淡忘不快,作而不執,這是智慧、灑脫,也是審美:

瘦竹長松滴翠香,流風疏月度炎涼,

不知誰住原西寺,每日鐘聲送夕陽。(《五燈會元》卷十六)

44、為什麼要減少欲望、雜念?

有位叫蒙克夫·吉德的登山家,竟能不帶氧氣瓶,多次跨過6500米的登山死亡線(空氣稀薄,常人難以生存),並最終登上了世界第二高峰——喬戈里峰,因此被載入世界吉尼斯紀錄。奧秘何在?他說:無氧登山的最大障礙是欲望和雜念,在山頂上,任何一個小小的欲望和雜念,都會使你感到需要更多的氧氣。欲念越多,需氧量就越多;欲念越少,需氧量就越少。因此,要想無氧登山,必須排除一切欲望和雜念。

這使我想到佛門中的高僧大德,雖然常年吃素,飲食簡單,過午不食——每天只吃兩餐甚至一餐,但身心健康,精力充沛,壽命高於常人。奧秘何在?其中最重要的一點,也正在於排除一切欲望和雜念,身心安定、清淨、祥和。李炳南老居士即是明證,他常年日中一食(每天中午吃一餐),但工作量確是常人的四倍,年逾90高齡,依然講經,聲音洪亮,毫無倦容。而且預知時至(兩年前),安詳往生淨土。為什麼?身心清淨,沒有欲望和雜念的干擾,能量的消耗已降到最低限度。如何做到這一點呢?日日念誦阿彌陀佛,專心念誦阿彌陀佛。所謂: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

怎樣念誦呢?下面介紹的方法可供大家選擇、嘗試。

高聲念:念時聲音洪大,把全身之精力,都貫注在一句佛號上,大有音若金石,聲滿天地之概。此種方法,雖然稍嫌耗氣喉啞,不能持久,但是它能對治昏沉懈怠,驅除相續的雜念,行者念佛時,若昏昏欲睡,或想入非非時,猛一提起精神,高聲朗念,頓覺頭腦清醒,正念恢復,仍舊有無窮活力,強大作用,並且會使聞聲之旁人,亦生起念佛之心。昔永明禪師,在杭州南屏山頂念佛時,山下行人,覺其聲音如天樂鳴空,高朗嘹亮,所用的就是這種念法。

默念:念時自外表看來,只見唇動,並不出聲,雖是不出聲,但「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在行者心識中,還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為了清楚明白之故,所以心不散失,正念得凝成一片,故其效力,並不減於有聲。這一種念法,可用之於臥時、病時、沐浴,入廁時,或不便出聲之旅途及公共場所。

金剛念:念時聲音不大亦不小,甚為中和,行者一面念,一面用耳聽,不論四字念(阿彌陀佛),或六字念,但能一字一字聽得分明,不走失,自然心定。此種念法,效力至大,故以金剛喻之。蓋金喻其密,密則不為外境所滲入,剛喻其堅,堅則雜念無不破,在各種念佛方法中,獨此最為常用。

覺照念:念時一面稱佛名號,一面回光反照自性,所以眼前虛靈超拔,但覺我心佛心,我身佛身,凝成一片,光奕奕,圓陀陀,境界遼闊,充塞十方,所有山河大地,房舍器具,一時頓失所在,乃至自己四大假身,亦不知落在何處,如此則報身未謝,已證寂光,佛號初宣,便入三昧,以凡夫身,預佛境界,無有比此更捷者;可惜非上上根人,不能悟而實行。

觀想念:念時一面稱佛名號,一面觀想佛身相好莊嚴,卓立我前,或手摩我頭,或衣覆我體,或再觀想觀音、勢至,侍立佛旁,諸聖賢眾,圍繞於我,或者觀想極樂世界金地寶池,花開鳥鳴,寶樹羅網,光輝莊嚴,如觀想真切,即身便可游於極樂國土,如不真切,亦可作為念佛之助緣,使淨業易於成辦。倘久觀令熟,平時已在心目中,存留甚深印象,一旦身體衰謝,此方塵緣,不復牽累,則極樂勝景,便一齊現前了。

追頂念:念時用上面金剛念法,但將字與字之間,以及句與句之間,連綴得極其緊密,形成一字追一字,一句頂一句,中間不留間隙,所以名為追頂念。因為追頂緊密,不留間隙的緣故,雜念便無法乘機楔入;此因念時心口並進,正念的威力,蓋過一切,故能使無明妄想,暫時歸於沉寂,所以此種念法,效力至大,淨業行人,多採用之。

禮拜念:念時一邊念一邊拜,或念一句後拜一拜,或不論字句多寡,但邊念邊拜,邊拜邊念,成為念拜並行,身口合一,再加上意中思佛,便是三業集中,六根都攝。這樣則吾人身體上,所有能發生作用的器官,全部都用在念佛上,更沒有空閒時間,能再涉及念佛以外之事,或念佛以外之念頭了。所以此法是特別精進,效力也特別大,惟是拜久則身勞氣喘,故只宜兼用,不宜專用。

記十念:念時以念珠記數,每念十句佛號,撥過一粒念珠,或用三三三一制,或三二三二制,皆於第十句念畢後,撥過一珠。如此心中既要念佛,還要記數,不專也要專,若不專心時,則數目便錯亂了,所以此一法可算是強迫專心的方便法,故對治雜念極有功效。

十口氣念:念時但用追頂法念去,不論佛號多寡,但以盡一口出氣為度,待到出氣已促,勢須抽吸進一口氣,方能再續念時,名為一口氣,如是十次,名為十口氣。此係專為每日工作忙碌之人,而特設的方便法,大約念完十口氣,只須五分鐘左右,每日只須念過一次十口氣,便能往生極樂國土,所以縱使極忙人,也能做到。此是根據彌陀第十八願:「十方眾生,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之願文而設;據古人研究的結果,所謂十念,即是十口氣,因為佛願甚廣,而淨土法又最切實,所以雖僅十念,臨終佛亦必來迎也。

定課念:念佛最怕是始勤終懈、無有恒心,故古今行人,每將念佛一事,定為按日功課,只要日日實行,便是道心不退。佛號多寡,規定時可以不拘,古人有每日定念十萬、七萬,五萬佛號,皆為常有之舉,可見其精進。總之,此事當斟酌環境,及自身力量,定為功課,既定之後,無論如何忙法,也要把它念完,否則次日即當照補,養成習慣。若起初藉一股勇氣,定得太多。以致後來做不到,則不好,若定得太少,則近於懈怠,亦不好,所以在決定之時,是要細加斟酌的。

四威儀中皆念:行者淨種純熟,則念佛自會精進,由於勇往直前的結果,便不以定課為滿足,在定課之外,不論日裏夜裏,除睡眠外,幾乎無時無刻不念,這便是行住坐臥,四威儀中皆念,久之成為習慣,則一句彌陀,永不離口矣!

念不念皆念:上述四威儀中皆念,是指口念,此處念不念皆念的最後一念字,是指心念,照題目即是說:不論口念;或口不念,而心中皆是在念佛。這樣說起來,口念時心中固然是在念佛,即使口不念時,心中也是在念佛,這就是持名之外,又加上憶想,當憶想時,也正在持名,所以與單是口念時才想佛者,又有不同。行者果能做到,不論何時何地,也不論口念口不念,意中都是在思佛,如此則淨念堅固,心如銅牆鐵壁,風吹不入,腳踢不破,沒有一絲世念雜念,能夠闖得進去,此時念佛三昧,不成自成,往生彼國,便如操左券了。古人說:念而不念,不念而念,即是這種境界,若不是念佛有年,功行純熟,則絕對做不到,所以不是初學者所能行。

印光大師囑咐我們:「既有真信切願,當修念佛正行;以信願為先導,念佛為正行;信願行三,乃念佛法門宗要。有行無信願,不能往生;有信願無行,亦不能往生;信願行三,具足無缺,決定往生。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言念佛正行者,各隨自己身分而立,不可定執一法。如其身無事累,固當從朝至暮,從暮至朝,行住坐臥,語默動靜,穿衣吃飯,大小便利,一切時,一切處,令此一句洪名聖號,不離心口。若盥漱清淨,衣冠整齊,及地方清潔,則或聲或默,皆無不可。若睡眠及裸露澡浴大小便時,及至穢污不潔之處,只可默念,不宜出聲。默念功德一樣,出聲便不恭敬。勿謂此等時處,念不得佛,須知此等時處,出不得聲爾。又睡若出聲,非唯不恭,且致傷氣,不可不知。雖則長時念佛,無有間斷,須於晨朝向佛禮拜畢,先念阿彌陀經一遍,往生咒三遍畢,即念贊佛偈,即阿彌陀佛身金色偈。念偈畢,念南無西方極樂世界大慈大悲阿彌陀佛,隨即但念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或一千聲,或五百聲,當圍繞念。【須從東至南至西北繞,為順從,為隨喜。順從有功德。西域最重圍繞,此方亦與禮拜均行,見正編復馬契西書五。】若不便繞,或跪或坐或立皆可。念至將畢,歸位念觀音、勢至、清淨大海眾菩薩,各三稱,然後念淨土文,發願回嚮往生。念淨土文者,令依文義而發心也。若心不依文而發,則成徒設虛文,不得實益矣。淨土文畢,念三歸依,禮拜而退。此為朝時功課,暮亦如之。若欲多多禮拜者,或在念佛歸位之時,則拜佛若干拜。九稱菩薩,即作九禮,禮畢即發願回向。或在功課念畢禮拜,隨己之便,皆無不可。但須懇切至誠,不可潦草粗率。蒲團不可過高,高則便不恭敬。若或事務多端,略無閒暇,當於晨朝盥漱畢,有佛則禮佛三拜,正身合掌念南無阿彌陀佛,盡一口氣為一念,念至十口氣,即念小淨土文;或但念願生西方淨土中四句偈,念畢禮佛三拜而退。若無佛,即向西問訊,照上念法而念。此名十念法門,乃宋慈雲懺主,為王臣政務繁劇,無暇修持者所立也。何以令盡一口氣念?以眾生心散,又無暇專念,如此念時,借氣攝心,心自不散。然須隨氣長短,不可強使多念,強則傷氣。又止可十念,不可二十、三十,多亦傷氣。以散心念佛,難得往生;此法能令心歸一處。一心念佛,決定往生。念數雖少,功德頗深。極閒極忙,既各有法,則半閒半忙者,自可斟酌其間,而為修持法則也。」《(正)與陳錫周書》

「念佛之時,必須攝耳諦聽,一字一句,勿令空過,久而久之,身心歸一。聽之一法,實念佛要法,無論何人,均有利無弊,功德甚深。不比觀想等法,知法者則得益,不知法者多受損也。」《(續)復劉惠民書二》

「至於念佛,心難歸一,當攝心切念,自能歸一。攝心之法,莫先於至誠懇切;心不至誠,欲攝莫由。既至誠已,猶未純一,當攝耳諦聽。無論出聲默念,皆須念從心起,聲從口出,音從耳入。【默念雖不動口,然意地之中亦仍有口念之相。】心口念得清清楚楚,耳根聽得清清楚楚,如是攝心,妄念自息矣。如或猶湧妄波,即用十念記數,則全心力量,施於一聲佛號;雖欲起妄,力不暇及。此攝心念佛之究竟妙法,在昔宏淨土者,尚未談及,以人根尚利,不須如此,便能歸一故爾。光以心難制伏,方識此法之妙。蓋屢試屢驗,非率爾臆說,願與天下後世鈍根者共之,令萬修萬人去爾。所謂十念記數者,當念佛時,從一句至十句,須念得分明,仍須記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須從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隨念隨記,不可掐珠,唯憑心記。若十句直記為難,或分為兩氣,則從一至五,從六至十。若又費力,當從一至三,從四至六,從七至十,作三氣念。念得清楚,記得清楚,聽得清楚,妄念無處著腳,一心不亂,久當自得爾。須知此之十念,與晨朝十念,攝妄則同,用功大異。晨朝十念,盡一口氣為一念,不論佛數多少;此以一句佛為一念。彼唯晨朝十念則可,若二十、三十,則傷氣成病。此則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從一至十,從一至十,縱日念數萬,皆如是記。不但去妄,最能養神。隨快隨慢,了無滯礙;從朝至暮,無不相宜。較彼掐珠記數者,利益天殊。彼則身勞而神動,此則身逸而心安。但作事時,或難記數,則懇切直念。作事既了,仍復攝心記數;則憧憧往來者,朋從於專注一境之佛號中矣。大勢至謂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利根則不須論,若吾輩之鈍根,捨此十念記數之法,欲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大難大難。又須知此攝心念佛之法,乃即淺即深,即小即大之不思議法。但當仰信佛言,切勿以己見不及,遂生疑惑,致多劫善根,由茲中喪,不能究竟親獲實益,為可哀也。掐珠念佛,唯宜行住二時。若靜坐養神,由手動故,神不能安,久則受病。此十念記數,行住坐臥,皆無不宜。」《(正)復高邵麟書四》

「追頂易受病。大聲、小聲、金剛、默念,隨自己精神調停而用,何可死執一法,以至受病乎?隨息不如靜聽,以隨得不好,也會受病。靜聽不會受病。」《(三)答幻修學人》

顯然,掐珠念、追頂念、觀想念、隨息念等法,用之不當,容易生病,故應慎用。

【書籍目錄】
第1頁:居士學佛100問—護法與愛國 第2頁:居士學佛100問—做一個合格和如法的佛門弟子
第3頁:居士學佛100問—學佛修行也在日常生活中 第4頁:居士學佛100問—破除邪見與疑惑
第5頁:居士學佛100問—註釋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