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六祖壇經箋註 丁福保居士著(轉載中)

六祖壇經箋註 丁福保居士著(轉載中)

箋經雜記十四

[日期:2010-10-05]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丁福保居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箋經雜記十四

余書藏中所收壇經、不下十餘種。其最佳者為明正統四年黑口刻本。每半葉八行、行十六字。字大悅目。元槧本典型尚存。氣象靜穆可敬。其次則為嘉靖間五台山房刻本。每半葉九行、行十八字。古意猶存、尚為佳帙。茲以兩刻本、校勘其異同。正統本之優點、為法海所撰壇經略序、尚未改為六祖大師緣起外紀。其序文亦未為後人所竄亂。正統本有無名氏跋一首。嘉靖本則摘錄跋中之語、名曰歷朝崇奉事蹟、而刪其跋。正統本共分九品。曰悟法傳衣第一。嘉靖本改為行由第一、分其後半為般若第二。正統本曰釋功德淨土第二。嘉靖本改為疑問第三。正統本曰定慧一體第三。嘉靖本改為定慧第四。正統本曰教授坐禪第四。嘉靖本改為坐禪第五。正統本曰傳香懺悔第五。嘉靖本改為懺悔第六。正統本曰參請機緣第六。嘉靖本改為機緣第七。正統本曰南頓北漸第七。嘉靖本改為頓漸第八。正統本曰唐朝徵詔第八。嘉靖本改為宣詔第九。近刻本又改為護法。正統本曰法門對示第九。嘉靖本改為付囑第十。其間字句之不同者尤不勝枚舉。於以知壇經之竄亂、其在正德嘉靖間乎。明人好竄改古書。已成為風俗。不獨於佛經為然也。餘尚有嘉靖小字刻本、及閔刻朱墨本。亦為壇經中之佳品。此外則有福建鼓山刻本、長沙刻本、金陵刻本、如皋刻本等、皆近時普通單行本也。

壇經最要之宗旨、在於示明一切萬法、皆從自性生。自性即是自心。自心即是真佛。故不必捨自佛而求他佛、但覓自心佛可也。其重要之下手處、在於依法修行。修須自修、行須實行。其所修所行者、先去殺生偷盜邪婬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欲瞋恚癡愚等十惡、再去邪見邪思邪語邪業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等八邪。去十惡八邪、即是除自性中不善心嫉妒心諂曲心吾我心誑妄心輕人心慢他心貢高心、及一切時中不善之行。常自見己過、不見他人之是非善惡。是之謂歸依自性天真佛。故六祖謂慈悲即是觀音、喜捨名為勢至、能淨即釋迦、平直即彌陀也。若不能依法實行、口善心不善、雖誦經念佛奚益。南轅而北其轍、其去真佛也遠矣。

學者之於壇經皆宜誦讀之、講貫之、思索之、體認之。以反求諸夙夜飲食男女衣服動靜語默應事接物之間。六祖之所謂心平何勞持戒、吾則求吾心之如何能平。六祖之所謂行直何用修禪、吾則求吾行之如何能直。六祖謂恩則孝養父母、吾則求孝養父母之所以盡其恩。六祖謂義則上下相憐、吾則求上下相憐之所以盡其義。六祖謂讓則尊卑和睦、吾則於尊卑思所以行其讓。六祖謂忍則眾惡無喧、吾則於眾惡思所以致其忍。於此六者、無一不致其精微曲折之詳、無一不能貼向自家身心上做工夫。以截斷其舊習、以變化其氣質、雖讀此一經、而已入聖賢仙佛之境界矣。嗚乎。獨處不能謹、口誦不能實行、徒以經典梵唄、嚴飾乎外。偽也。欲以虛偽之善、蓋真實之惡。自可欺、人不受欺。人可欺、佛其可欺乎。

禪家所有語言、皆機鋒相對、因病與藥、使參問者捨去執見、直入中道而已。故圭峰禪師曰、性不易悟、多由執相。故欲顯性、先須破執。其所謂破執者、試以金剛經證之。經曰、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又曰、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又曰、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又曰、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又曰、佛說非身、是名大身。又曰、佛說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又曰、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又曰、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又曰、是實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又曰、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又說一切眾生、即非眾生。又曰、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又曰、若福德有實、如來不說得福德多。以福德無故、如來說得福德多。又曰、如來說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又曰、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諸相具足。又曰、彼非眾生、非不眾生。何以故、須菩提、眾生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又曰、所言善法者、如來說即非善法、是名善法。又曰、凡夫者如來說即非凡夫。此等句、不及備錄。錄此以見談般若者、隨說隨掃、以破人之執著之相也。後世之談禪者、其法皆出於般若部。所以問者曰是、則答曰非。問者曰非、則答曰是。問者曰有。則答曰無。問者曰無、則答曰有。且即毀即讚、即讚即毀。即立即破、即破即立。即體即用、即用即體。即言語非言語、非言語即言語。一時權宜相當、故有與甲相宜者、未必與乙相宜。與乙相宜者、未必與丙相宜。隨機說法、無有定法如來可說。故六祖為志道曰、汝忽隨言解、許汝知少分。

雖然、立教皆為對機。對機者除病除執也。若本無此病、即無庸服藥。本無此執、亦更不必破。無病而藥、無執而破。則無益而有損矣。善夫蓮池大師之言曰、看經須是周遍廣博、方得融貫、不致偏執。蓋經有此處建立、彼處掃蕩。此處掃蕩、彼處建立。隨時逐機。無定法故。假使只看楞嚴、見勢至不入圓通、而不廣覽稱讚淨土諸經、便謂念佛不足尚矣。只看達磨對梁帝語、見功德不在作福、而不廣覽六度萬行諸經、便謂有為福德皆可廢矣。反而觀之。執淨土非禪宗。執有為非無為、亦復如是。喻如讀醫書不廣者、但見治寒用桂附而斥苓連。治虛用參耆而斥枳朴。不知芩連枳朴亦有時當用。而桂附參耆亦有時當斥也。是故執醫之一方者誤色身。執經之一義者誤慧命。予嘗謂六祖壇經不可使無智人觀之。正慮其執此而廢彼也。

心性二字、空宗與性宗等解說各不相同。惟禪宗則毫無區別。所以黃檗禪師云、心性不異、即性即心。心不異性、名之為祖。又云、諸佛菩薩與一切蠢動含靈、同此大涅槃性。性即是心。心即是佛。(見傳心法要)南陽慧忠國師語錄曰、未審心之與性、為別不別。師曰、迷則別。悟則不別。曰經云、佛性是常、心是無常。今云不別何也。師曰、汝但依語而不依義。譬如寒月、水結為冰。及至暖時、冰釋為水。眾生迷時、結性成心。眾生悟時、釋心成性。學者據以上數則、既知心性非異、可以讀壇經矣。

六祖之碑銘及壇經序中有最難箋註者三處。王摩詰所撰六祖碑銘中之泉館二字。余註曰、泉館即淵館也。築館於重淵之下、猶言穴居也。唐人避高祖諱、故改淵為泉。當時頗以未得碓證為憾。後偶閱袁褧仿宋本六臣註文選中郭璞江賦。淵客築室於岩底。鮫人構館於懸流。原註曰、淵客鮫人、皆水中居、故築室構舍於岩流之下。此即泉館之出處也。他日當為補入註中。又法海壇經略序中之此地乃生龍白象來脈、只可平天、不可平地三句。又德異壇經序中之末上二字。此三處皆不易箋註。學者慎勿滑過。達摩或作達磨。惠能或作慧能。皆可通用。第七品中之羊鹿牛車。近時新刻本改為羊鹿之車。大謬。萬不可用。不知法華經中共分四車、曰羊車、鹿車、牛車、白牛車耶。此略舉之。其說詳載註中。

數年前有客問余曰、壇經第一品中、韋刺史與官僚入山、請師出、此山何名也。又問第七品中師振錫卓地、泉應手而出。此泉何名也。第十品中嗣法四十三人、其名詳於何書。何名也。余於時不能答、旁有座客代余答曰。此乃考據文字、於明心見性毫無交涉也。然余終以不知此答為憾。近來閱書稍稍留意、積久則此山与泉及四十三人皆碓知其名。已詳載壇經註中矣。

註中偶有重復之處。因經中往往有極機警極爽利之話頭、與極碓實之理解、非仍引前註不能了然者、故又重復而用之。非若專門名辭、前已註過者、則每用註見前、或詳見前註。可以了之。若理論則反不如徑將前註仍註一番。學者既省檢查之勞、又獲熟讀之益。故註者不避重復之誚也。

說鈴為說部叢書、內有現果隨錄一種、其九十一則、載江北沈生、幼廁黌宮。恃才妄作。讀書蕭寺中。見六祖壇經。妄舉朱筆塗抹。回家暴亡。示夢於父曰、吾以塗抹壇經、現在地獄。身帶火枷。苦楚難忍。父為我到寺讀書處、尋出壇經、洗去塗痕。庶可脫苦。父悲痛不勝。入寺搜訪。果見原本。急洗去舊痕。並發心重刻一部流通、為子懺罪。

唐釋法才、光孝寺瘞髮塔記。佛祖興世、信非偶然。昔宋朝求那跋陀三藏、建茲戒壇。豫讖曰、後當有肉身菩薩、受戒於此。梁天監元年、又有梵僧智藥三藏、航海而至。自西竺持來菩提樹一株、植於戒壇前。立碑云、吾過後一百六十年。當有肉身菩薩來此樹下、開演上乘、度無量眾。真傳佛心印之法王也。今慧能禪師、正月八日抵此。因論風幡語。而與宗法師說無上道。宗踊躍忻慶、昔所未聞。遂詰得法端由。於十五日、普會四眾、為師祝髮。二月八日。集諸名德、受具足戒。既而於菩提樹下、開單傳宗旨。一如昔讖。法才遂募眾緣、建茲浮屠。瘞禪師髮。一旦落成、八面嚴潔。騰空七層、端如涌出。偉歟禪師、法力之厚。彈指即遂。萬古嘉猷。巍然不磨。聊敘梗概。以紀月歲云。儀鳳元年。歲次丙子。吾佛生日。法性寺住持法才謹識。

肇慶府志曰、永寧寺在縣(新興縣)南瑯村旁。相傳為六祖辭母處。旁有辭母石。又曰、六祖庵在縣(四會縣)東扶廬山下。六祖嘗避難隱於此。後人因建庵祀之。

廣東通志曰、光孝寺在南海縣西北一里。相傳六祖祝髮於此。圖經云、本乾明法性二寺、後併為一。劉宋永初間、陀羅三藏飛錫至此。指訶子樹曰、此西番訶梨勒果之林。宜曰訶林。遂創戒壇。預讖曰、後當有肉身菩薩、於此受戒。梁天監元年、智藥三藏、自西竺國、持菩提一株、植於壇前。唐儀鳳元年、六祖慧能、祝髮樹下。因論風幡、建風幡堂。宋太祖改為乾明禪院。紹興二十年、改為報恩廣孝寺。後易今名。咸淳五年重修。元明屢經修建。有睡佛閣。國朝順治六年、僧今碗修。康熙十一年、東莞人蔡元真、以寺頹廢、請平靖兩藩重新之。有牌記。寺又名法性寺。有米元章書三世佛名。稍北為六祖殿。前為菩提壇。壇側為髮塔。其東南為達摩井。西為五祖殿。循廊而東、為風幡堂。堂前有池泓然。壇經正統刻本卷尾有無名氏跋語一則。近世已無傳本。語頗詳實。故附錄於下。其辭曰、宋太祖開國之初、王師平南海。劉氏殘兵作梗、師之塔廟、鞠為煨燼。而真身為守塔憎保護、一無所損。尋有制興修、功未竟、會宋太宗即位、留心禪門、詔新師塔七層。加謚大鑒真空禪師太平興國之塔。宋仁宗天聖十年、具安輿、迎師真身及衣缽入大內供養。加謚大鑒真空普覺禪師。宋神宗加謚大鑒真空普覺圓明禪師。本州復興梵剎。事蹟元獻公晏殊所作碑記具載。六祖禪師、自唐開元元年癸丑歲示寂、至大元至元二十七年庚寅歲、已得五百七十八年矣。自大元至元二十七年庚寅歲、至大明正統四年、已得六百八十年矣。時正統四年歲次已未仲秋八月中元日重刊。

蓮池大師曰、大鑒能禪師、世稱南宗。大通秀禪師、世稱北宗。然黃梅衣缽。不付時時勤拂拭之大通、而獨付本來無一物之大鑒。何宗鏡錄謂大鑒止具一只眼。大通則雙眼圓明。信如是、何以不得衣缽。夫曹溪親接黃梅。遠承達磨。又遠之承迦葉。又遠之承釋迦。乃永明傳道於天台韶國師、而為此說者、何也。抑隨時救弊之說也。昔人言晉宋以來。競以禪觀相高、而不復知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之旨。故初祖西來。至永明時、又或以為一悟即了。故宗鏡及萬善同歸等書、力讚修持。則似乎南宗專於頓悟、而北宗頓悟漸修。智行雙備、故有只眼雙眼之喻。高松老人獨奮筆曰、此一只眼、是之謂盡大地是沙門一只眼也。是之謂把定乾坤眼也。是之謂頂門金剛眼也。儻新學輩諸淺見者、執宗鏡所云、作實法會。則大鑒止是空諦、而大通方始是中道第一義諦可乎。或曰、曹溪六代傳衣。舉世靡不知之。而當是時、何為惟見兩京法主二帝門師。北宗大著於天下、而不及曹溪者、又何也。曰、曹溪既承印記、秘其衣缽、為獵人守网。潛光匿彩、至於一十六年。大通之道盛行、曹溪之名未顯也。迨風幡之對、而後道播萬世矣。曹溪潛龍深淵。不自炫耀。大通見龍在田、不自滿盈、其言曰、彼親傳吾師缽者也。蓋善知識之相與以有成也如是。(竹窗三筆)

唐圭峰禪師曰、此方迷心執文、以名為體。故達摩善巧、揀文傳心。標舉其名。(心是名也)默示其體。(知是心也)喻以壁觀。(如上所敘)令絕諸緣。問、諸緣絕時、有斷滅否。答、雖絕諸念、亦不斷滅。問、以何證驗、云不斷滅。答、了了自知、言不可及。師即印云、只此是自性清淨心、更勿疑也。若所答不契、即但遮諸非、更令觀達。畢竟不與他先言知字。直待自悟、方驗實是親證其體、然後印之、令絕餘疑。故云默傳心印。所言默者、唯默知字、非總不言。六代相傳、皆如此也。至荷澤時、他宗競播、欲求默契、不遇機緣。又思惟達摩懸絲之記。(達摩云、我法第六代後、命如懸絲、)恐宗旨滅絕。遂明言知之一字眾妙之門。任學者悟之淺深。且務圖宗教不斷。亦是此國大法運數所至。一類道俗合得普聞。故感應如是。

又曰、認名認體異者、謂佛法世法、一一皆有名體。設有人問、每聞諸經云、迷之即垢、悟之即淨、縱之即凡、修之即聖、能生世間出世間一切諸法、此是何物。答云是心。愚者認名、便謂已識。智者應更問、何者是心。答知即是心。知之一字、亦貫於貪瞋慈忍善惡苦樂萬用萬義之處。今時學禪人多疑云、達摩但說心、荷澤何以說知。如此疑者、豈不似疑云、比只聞井中有水、云何今日忽覺井中濕耶。思之思之、直須悟得水是名、不是濕、濕是水、不是名。即清濁水波凝流無義不通也。以例心是名、不是知、知是心、不是名。即真妄垢淨善惡、無義不通也。

斷際禪師傳心法要上、問、六祖不會經書、何得傳衣為祖。秀上座是五百人首座、為教授師、講得三十二本經論。云何不傳衣。師云、為他有心、是有為法。所修所證、將為是也。所以五祖付六祖。六祖當時只是默契、得密授如來甚深意。所以付法與他。汝不見道法本法無法。無法法為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若會此意。方名出家兒。方好修行。若不信。云何明上座走來大庾嶺頭尋六祖。六祖便問、汝來求何事。為求衣、為求法。明上座云、不為衣來、但為法來。六祖云、汝且暫時斂念。善惡都莫思量。明乃稟語。六祖云、不思善。不思惡。正當與麼時、還我明上座父母未生時面目來。明於言下忽然默契。便禮拜云、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某甲在五祖會中、枉用三十年功夫。今日方省前非。六祖云、如是。到此之時、方知祖師西來、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不在言說。豈不見阿難問迦葉云世尊傳金襴外、別傳何物。迦葉召阿難。阿難應諾迦葉云、倒卻門前剎竿著。此便是祖師之標榜也。甚深阿難三十年為侍者。只為多聞智慧。被佛訶云、汝千日學慧、不如一日學道。若不學道。滴水難消。

尤侗曰、神秀偈云、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六祖和云、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臥輪偈云、臥輪有伎倆。能斷百思想。對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長。六祖和云、惠能沒伎倆。不斷百思想。對鏡心數起。菩提作麼長。二偈俱是翻一層法。以意推之、似乎相反。然救病則同。譬如醫家用藥。飽懣之後、宜以查枳消之。尪怯之餘、宜以參術補之也。予亦和云、樹邊難著樹。臺上莫安臺。本來不是物。一任惹塵埃。又、問君何伎倆。有想還無想。心起心自滅。菩提長不長。以此拈古、聊供一喝。(艮齋雜說)

少室山房筆叢卷四十八、六祖風幡語、世所盛傳。然西土已有之。十八祖伽耶舍多、侍師伽難提尊者次、聞風吹殿鈴聲。師問曰、鈴嗚耶、風嗚耶。祖答非風鈴、我心嗚耳。六祖豈拾前人唾涕者。非一時偶合、則記者必有一偽耶。

民國十九年十一月、讀胡適之先生校敦煌唐寫本神會和尚遺集、對於壇經、頗多新發明、略述如左、以續箋經雜記。

敦煌本壇經、於六祖涅槃時、有一段云、上座法海向前言、大師、大師去後、衣法當付何人。大師言、法即付了、汝不須問、吾滅後二十餘年、邪法撩亂、惑我宗旨。有人出來、不惜身命、第佛教是非、豎立宗旨、即是吾正法。衣不合傳。此段為後世各本所刪。

宗密禪門師資承襲圖云、和尚(六祖)將入涅槃、默授密語於神會。語云、從上已來、相承准的、只付一人。內傳法印、以印自心、外傳袈裟、標定宗旨。然我為此衣、幾失身命。達摩大師懸記云、至六代之後、命如懸絲、即汝是也。是以此衣宜留鎮山。汝機緣在北、即須過嶺。二十年外、當弘此法、廣渡眾生。又云、能和尚滅度後、北宗漸教大行、因成頓門弘傳之障。曹溪傳授碑文、已被磨換。故二十年中、宗教沈隱、

宗密所撰略傳云、能大師滅後二十年中、曹溪頓旨、沉廢於荊吳。嵩嶽漸門、熾盛於秦洛。普寂禪師、秀弟子也。謬稱七祖。二京法主、三帝門師、朝臣歸崇、敕使監衛。雄雄若是、誰敢當衝。嶺南宗徒、甘從毀滅。案宗密云云、正與敦煌本壇經相合。

據敦煌本南宗定是非論、及神會語錄第三殘卷、摘其大致如下。

唐開元二十二年、正月十五日、神會在滑臺大雲寺演說。謂達摩傳一領袈裟、以為法信授與惠可。惠可傳僧璨、璨傳道信、道信傳弘忍、弘忍傳惠能、六代相承、連綿不絕。又云、神會今設無遮大會、兼莊嚴道場、不為功德、為天下學者定宗旨、為天下學道者定是非。又云、秀禪師在日、指第六代傳法袈裟、在韶州、口不自稱為第六代、今普寂禪師、自稱第七代、妄豎和尚(神秀)為第六代、所以不許。案神會攻擊北宗、分為二層、一則攻擊北宗之法統。同時建立南宗之法統。一則攻擊北宗之漸修方法、同時建立頓悟法門。於是曹溪了義、乃大播於洛陽。至天寶十二年、北宗運動御史盧奕劾奏神會、乃敕黜弋陽郡、又移武當郡。至十三年、量移襄州、至七月又敕移荊州開元寺。皆北宗門下之所致也。是時神會已八十五六歲矣。天寶十四年、安祿山反、神會籌餉有功。迨事平、肅宗詔神會入內府供養、於是六祖之宗風大振、北宗之門庭寂寞矣。至上元元年五月十三日、滅度、壽九十三歲、歿後越三十六年、德宗詔立神會為第七祖。考神會一生事實、與敦煌本壇經六祖涅槃時之懸記頗相符。後人不解六祖滅度後南北兩宗互相攻擊之情形。又不知神會實為中興南宗之第七祖、故貿然將此段刪去。

胡适之先生曰、神會費畢華生之精力、打倒北宗、建立南宗為禪門正統、居然成了第七祖但後來之禪宗大師、都出於懷讓及行思兩支門下、而神會之嫡嗣、除靈坦宗密之外、絕少大師。所以臨濟云門兩宗風行以後、更無人追憶當日出死力建立南宗之神曾和尚。在景德傳燈錄等書內、神會只占一個極不重要之地位。他的歷史及著述、埋沒在敦煌石室里。一千多年中、幾乎無有一人能知神會在禪宗史上之地位。歷史上最不公平之事、莫有過於此事者矣。然而神會之影響、始終還是最偉大最永久的、他之勢力、在此一千二百年中、始終沒有隱沒。因為後世所奉為禪宗唯一經典之六祖壇經、便是神會之杰作。壇經存在一日、便是神會之思想勢力存在一日。

神會托王維作六祖碑文、其末段云、弟子曰神會、遇師於晚景、聞道於中年。此文作於神會生時、最為可信。然據壇經、神會於十三歲時、即來參禮六祖、不得云中年。是時六祖三十餘歲不得云晚景。因蓄疑數年、不得碓解。後讀宗密圓覺大疏鈔卷三下之神會傳略、謂神會北游、廣其聞見、於西京受戒。景龍年中、卻歸曹溪。大師知其純熟、遂默授密語、據此知神會未在六祖處受戒。北游多年、至景龍年中、始歸曹溪、是時離六祖歿時、僅六七年故曰遇師於晚景。又據宋僧傳、神會死於上元元年、年九十三歲。回溯至景龍年中神會已四十餘歲、故曰聞道於中年。又據付囑品、六祖稱神會曰小師。夫小師者受具足戒未滿十夏之稱也。與聞道於中年之說相合

壇經般若品中有云如漂棗葉、據煌本棗乃草字之誤。又云不從天有。據敦煌本天乃無字之誤。又坐禪品云此門坐禪、元不著心、亦不著淨。亦不是不動。若言著心、心原是妄。知心如幻、故無所著也。若言著淨、人性本淨、由妄念故蓋覆真如、但無妄想、性自清淨、起心著淨、卻生淨妄。妄無處所、著者是妄。又云若著心著淨、即障道也。凡九個著字、據敦煌本、乃看字之誤。宜據改。又今本定慧品云、又有人教坐、看心觀靜、不動不起、如此置功、迷人不會、便執成顛云云。此皆指斥北宗之語。敦煌本、觀靜作觀淨。唐人寫經、淨靜不分、故可互用。又敦煌本神會語錄曰、問何者是大乘禪定。答大乘定者、不用心、不看心、不看靜、不觀空、不住心、不澄心。問云何不用心。答用心即有。有即生滅。無用即無。無生無滅。問何不看心。答看即是妄。無妄即無看。問何不看淨。答無垢即無淨。淨亦是相。是以不看。問云何不住心。答住心即假施設。是以不住。心無處所。據此段語錄、既可為淨靜通用之證、又可為改著為看之證。

宋蘇文忠公論六祖壇經曰、近讀六祖壇經、指說法報化三身、使人心開目明。然尚少一喻、試以喻眼。見是法身、能見是報身、所見是化身。何謂見是法身。眼之見性、非有非無。無眼之人、不免見黑。眼枯睛亡、見性不滅。則是見性、不緣眼有無。無來無去、無起無滅。故云見是法身。何謂能見是報身。見性雖存、眼根不具、則不能見。若能養其根不為物障。常使光明洞徹、見性乃全。故云能見是報身。何謂所見是化身。根性俱全、一彈指頃、所見千萬縱橫變化俱是妙用。故云所見是化身。此喻既立。三身愈明、如此是否。

憨山大師於萬歷間遣戍雷州、居粵五年、乃克住錫曹溪。歸侵田、斥僦舍屠門酒肆、蔚為寶坊。緇白坌集、攝折互用。六祖之道場、勃焉中興。師苦心十年、擬去此而隱居南獄。乃示禪堂諸弟子曰、老人臨行、特為汝等說梵綱經、誦此戒經、如從佛親聞作法羯磨、毋令毀犯。令三業六根、念念檢點觀察、不許暗生罪過、不得毀犯戒根、即此便是真實修行。眾等戒經習熟、則當背誦四十二章經、佛遺教經、楞嚴法華楞伽諸經以為佛種。其參禪一著、當遵六祖開示慧明、不思善、不思惡、如何是當人本來面目、公案。蘊在胸中、時時參究、久之自有發明時節。如此方是續佛祖慧命之大事因緣也。汝等能遵此語、則如老人常住曹溪、汝等亦不必參方行腳矣。

憨山大師又示曹溪諸沙彌曰、今示沙彌、若思念老人、不若思念佛、思念六祖也。若思念佛、當來必有見佛之時。若得見佛、便是出生死時也。思念六祖、當初一賣柴漢耳。如何得今日人天供養。再思今日供養、乃從母親拋卻恩愛、走向黃梅會下、負石舂米、辛苦中來。再思六祖三更入黃梅方丈、得受衣缽、憑何知見、向五百眾中獨自得之。且人人一個臭皮袋、死了三五日、便臭爛不堪、為何六祖一具肉身、千年以來、如生一般。此是何等修行、得如此堅固不爛。沙彌如此細細一一思想。思想不透、但將壇經熟讀細參、參之又參。全部不能、但只將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一句、蘊在胸中。行住坐臥、喫茶喫飯、搬柴運水、迎賓待客、二六時中一切處、頭頭提撕、直使現前、定要見本來無一物、是個甚麼。如何是不惹塵埃的光景。若能如此用心、是名能參禪。若參到自信不疑之地、則能真見六祖面目。方知老人鼻孔。方是沙彌真真出家、了得生死時節也。若不肯向己心中苦求本分事、空思老人、有何利益。

明屠隆曰、佛者覺也。覺、悟也。悟本性也。本性之中、妙湛圓寂、本自無迷、又焉有悟。眾生染著塵溷、播弄識神、昭昭靈靈、精光外走、六根四大、不悟假合、於是有形骸障。飲食男女、妄生貪著、於是有嗜欲障。豪杰殫智力以營世務、於是有功名障。才士騁聰穎而工藻績、於是有文字障。拘常隨俗、縛而不解、則有事障。窮玄參妙、悟而轉迷、則有理障。種種顛倒、總屬無明、沉淪諸趣、輪轉生死、實由於此。初祖西來、盡掃文字見解、單提性宗、頓悟成佛。是故迷情未盡、則歷萬劫而不超凡。自性若明、則一剎那而立證聖。既曰自性、本自如如。迷時謂之眾生、自性非減、佛是眾生。譬之水結為冰、不離此水。悟時謂之佛、自性非增、眾生是佛。譬之冰消為水、本自無冰。迷則有縛有解、愈解愈縛。悟則無縛無解。並解縛而兩忘。迷則以藥治病、藥即是病。悟則無病無藥、合病藥而雙遺。當其久在迷塗、千生萬劫、無限轆轤。及其豁然大悟、一了百了、有何階級。故悟惟一頓、安得有漸。分頓漸二門、不悟者之言也。何以故、六祖一樵采獦獠、聞無所住而生其心、言下立悟、遂傅諸佛心印。神秀之徒、時時定攝、時時拂拭、而爭祖爭衣、貪瞋不除。故知悟必以頓、漸則未悟。悟之法門、有一無二。六祖之法寶壇經、蓋言悟也、言頓也。其言迷時師度、悟時自度。心悟轉法華、心迷法華轉。悟之謂也。其言凡夫即佛、煩惱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頓之謂也。打迷綱於一空、耀心珠於獨朗。布寶筏於苦海、秉慧炬於昏衢。未有若此經之明白直截者也。六祖未嘗讀書識字、而吐語為經、符契千聖。乃知般若之中、何物不照、何義不了。

明憨山大師曰、或謂吾佛四十九年、末後拈花、且道未談一字單傳。達磨西來、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不立文字、目為單傳。此經豈非文字乎。然殊不知此事人人本來具足、不欠一法、不立一法。既本具足、是則佛未出世、塵塵剎剎、未嘗不熾然常說。祖未西來、物物頭頭、未嘗不分明直指。如是觀之、世尊終日直指、達磨九年說法、又何有教外教內、單傳雙傳耶。若人頓見自心者、則說與不說、皆戲論矣。此壇經者、人人皆知出於曹溪、而不知曹溪出於人人自性。人人皆知經為文字、而不知文字直指人心。心外無法、法外無心、一味平等、原無纖毫迴避處。悲哉、人者覿面不知、知則諦信不疑、本來無事、無事則又何計佛祖出世不出世、說法不說法耶。則此刻、刻空中烏跡耳。

證道歌曰、宗亦通、說亦通、定慧圓明不滯空。宏德禪師註曰、宗通者、即悟諸佛之心宗也。乃達磨大師單傳直指之道、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識識、唯在當人自證自悟、到無證無悟之地。所以從上諸老遞相出興、向千聖頂□上提持者一著子、俾學者盡得單傳直指之妙。方謂宗通也。然後命掌藏鑰、按閱一代聖教、備知頓漸秘密不定之方、藏通別圓之味。方謂說通也。宗說既通、定慧均等。方謂圓明不滯空也。案此條可作般若品末說通及心通之註。心通即宗通也。

問北宗之提倡看心看淨、如何解釋。答曰、宋鄒志完云、於十二時中、看自家一念、從何處起、即檢點不放過、便見工夫。此即看心之說也。神秀偈、時時勤拂拭、此句屬於看心。不使惹塵埃、此句屬於看淨。問除坐禪品外尚有看心看淨見於別品中否。答曰、見於定慧品、有人教坐、看心觀靜。觀之與看、靜之與淨、皆通借字。又見於頓漸品、師曰、住心觀淨、是病非禪。看心則心有所住。觀淨即看淨。又付囑品、汝等慎勿觀靜。凡三見。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1)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
第 1 楼
匿名 发表于 2011-4-25 7:08:53
多谢網友上傳。不知何时余文将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