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普門品講記 玅境老和尚

普門品講記 玅境老和尚

四、普門品講記.二十二

[日期:2011-02-18]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玅境老和尚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己三、口業普益

悲體戒雷震 慈意妙大雲 澍甘露法雨 滅除煩惱焰

這一段是說觀世音菩薩的口業;觀世音菩薩以語言說法,普遍的利益一切眾生。

「悲體戒雷震,慈意妙大雲」,前一句是悲,後一句是慈,這慈悲還是意業。因為觀世音菩薩以語言為一切眾生開導佛法,語言一定是由意發動,所以不能離開慈悲的。

上一句「悲體」,下一句「慈意」,「體」就是「意」,也就是心,以心為體。換句話說,悲是觀世音菩薩清淨心裡一種特別的作用,因此,悲體就是悲心。

觀 世音菩薩以大悲心教化眾生、為眾生說法時,先說什麼呢?先說「戒」。戒,就是諸惡莫做。觀世音菩薩說:「你不要做惡事,做惡就要受惡報!」觀世音菩薩這樣 講時,就像天上打雷似的震動。相信善惡果報的人,聽了菩薩這樣說,內心驚畏,就不敢做惡了。即使不相信佛法的人,聽了這話,也還是會驚怕的。因為,他的不 相信,並不是真實看到做惡無惡報、做善無善報,所以他若與觀世音菩薩接觸了,菩薩向他說:「做惡有惡報!」那個人一定會驚怖的。可能有的人口頭會說:「我 不相信!」其實那句話沒有力量,心裡面還是害怕的。他心裡想:「我不相信善惡果報。但是,也可能有呢!」所以,做惡事的人也會去做善事,原因就在這裡。

有 一位名叫蕭瑀的人,他是梁武帝的後代,唐高祖李淵還在位時,蕭瑀的身份地位是很重要的。後來,唐太宗到東北討伐高麗,他叫蕭瑀駐在洛陽、房玄齡在長安,可 見唐太宗對蕭瑀也很重視。但是,後來蕭瑀年紀大了,有時候說話就糊塗,唐太宗一不高興,就把他貶了。命令文上說道:「我是不相信佛教的!」但是,說唐太宗 不相信佛教嘛,他卻又造了很多的廟。這種聰明人就是兩頭都做,反正不能吃虧,心想:「我現在為所欲為,要做什麼就做什麼!如果你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雖 然我做了惡事,那我也做點好事,將來也會有好報。」就是這麼回事,並不是真實的決定不相信因果。而唐三藏玄奘法師由印度回來,唐太宗見到他以後,思想上有 一點轉變,有一點信佛了。

所以,「悲體戒雷震」就是觀世音菩薩以大悲心為眾生說法的時候,告訴你:「你要持戒,不持戒將來不得了!」這話就像雷似的震動你,使你不得不害怕!而這就是觀世音菩薩的悲心,叫我們要離苦,不要有苦惱。怎麼樣才能沒有苦惱呢?就是不要做惡。

「慈意妙大雲」,「慈」能與樂;或者用「愛」字來說,觀世音菩薩愛護眾生的心特別地廣大、特別地微妙,就像虛空裡的大雲似的,瀰漫虛空,蔭覆大地。對於一切眾生,不管是善、是惡,信佛也好、不信佛也好,觀世音菩薩都是普遍的愛護,所以叫做「慈意妙大雲」。

「妙」, 在這裡是表示「好」的意思,觀世音菩薩的愛心是特別好的。或者說觀世音菩薩的愛心是沒有界限的,普遍的愛護一切眾生,他的愛心非常地微妙廣大。不是說你是 我的父親、我的母親、我的姐姐……,我就愛你,別的人我不愛,不是這樣的。如果從佛法的正面說,就是無分別的境界,所以是「妙」。

「澍甘露法雨,滅除煩惱焰」,這裡是觀世音菩薩正式為一切眾生說法。觀世音菩薩的慈悲心,為眾生說出來種種妙法,教眾生改過遷善,能夠覺悟,不要迷惑了。就像虛空裡有大雲,由雲降下雨來,普潤眾生的心,這就是「法雨」。

而 「甘露」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諸天的一種藥,也就是不死之藥。吃了這種甘露,可以永久長命,永久不死。這譬喻佛教徒修學佛法,能夠得大涅槃的安樂,永久也不 會再有生、老、病、死,所以叫做「甘露」。「澍甘露法雨」就是觀世音菩薩用慈悲心說出能得涅槃安樂的佛法,普遍潤澤眾生的身心。

「滅除煩惱焰」,我們聽聞了這樣的佛法,就能夠消滅內心貪、瞋、癡、慢、疑等各式各樣的煩惱。這些煩惱像大火似的,當法雨落下來,火就熄滅了。當然,聽聞了佛法,還必須要修行,才能夠得到甘露的涅槃。

以上是說觀世音菩薩的身業普應、意業普觀、口業普益,以這三種「普」來度化眾生。

戊二、遊化娑婆廣施無畏

諍訟經官處 怖畏軍陣中 念彼觀音力 眾怨悉退散

這裡正式說明觀世音菩薩遊化於娑婆世界。

「諍訟經官處」,娑婆世界是個特別苦惱的地方,人與人之間常常容易有衝突鬥諍。或者因為說了一句錯誤話而起衝突,或者彼此間有實際上的利害問題出現,那種衝突是更厲害了,於是就有鬥諍。有了鬥諍就要打官司,這叫做「訟」。要經過法官來評斷,所以叫做「處」。

我 們凡夫的世界,國家有國家的法律條文。如果有衝突了,大家私下不能解決,那麼就「經官處」,經過法官公平的審判,應該也是個正常的處理方法。可是事情未必 完全解決!因為,雖然有法官在處理,但是你的心裡也還是不安,擔心官司可能會輸、不能勝訴。如果你敗訴了,法官判你有罪,那麼心裡的憤怒、瞋恨還是很厲害 的。若是煩惱太厲害而失掉理智,那麼就會做出錯誤的事情來。所以,表面上問題是解決了,但實際上又會引出更多的問題,因此問題還是沒有解決。

佛法對於糾紛究竟是怎麼個態度呢?在南傳《法句經》上,我們的釋迦牟尼佛大智慧、大慈悲,對於處理人與人之間的糾紛,說出這麼一句話:「在此世界中,從非怨止怨,唯以忍止怨,此古聖常法」。

「怨 止怨」,用怨恨來停止怨恨,你恨我、我也恨你,這怨恨就一直的發展下去,永遠不會止息。那麼,有什麼辦法呢?「唯以忍止怨」,唯有容忍!對方對你有傷害, 你忍受了,吃虧一點就好了。只有忍,才能超越怨恨。「此古聖常法」,自古以來,一直不變的聖人常法,都是以忍勝怨,用「忍」處理事情。唯有修行佛法成功的 人,才可稱為「聖」,其餘的都只是假名。如果你說:「我不能忍!」不能忍,就沒有辦法解怨。所以,在佛法的六波羅蜜中,忍波羅蜜是其中之一。

《雜寶藏經》上說到一件事:有一戶人家,請了一個女工,在家裡灑掃煮飯。有一次這婢女炒豆,越炒越香。炒好了,她就把豆放在一個地方。

這戶人家還養了一隻羊,羊趁人不在的時候,偷偷的吃了一些豆,豆當然就減少了。主人發覺豆少了,就對婢女說:「豆本來很多的,怎麼妳一炒就減少了,是不是妳偷走了?」

婢女說:「我沒有偷!」她做事很謹慎,也很忠於主人的,可是這豆明明就是減少了,卻無法說出個理由來,所以主人就呵斥她。後來,她發覺是羊吃了,就拿棒子打這頭羊出氣。羊被打了也不高興,所以,一有機會就用羊角去觸惱這位婢女。

有 一天,婢女正在燒火做飯,手裡沒有拿棒子。這羊就來了,用羊角頂撞婢女。婢女手裡沒有棒子,沒辦法打牠,於是就用起火的木柴燒那隻羊。羊身上有毛,這下子 羊身起火了,牠就到處撞,結果房子也起火了;房子一著火,就蔓延到鄰居的房子,接連山林也著火了,一下子燒死了很多人,山裡面有五百隻猴子,也都被燒死 了。

諸天看見這件事情,就說出四句話來:「瞋恚鬥諍間,不應於中止;羝羊共婢鬥,村人獼猴死。」

「瞋 恚鬥諍間,不應於中止」,人與人、或人與獸之間,若互相不高興、互相有鬥諍,必須趕快把問題解決,不要讓它繼續發展下去。「羝羊共婢鬥,村人獼猴死」,羝 羊就是公羊;這公羊和婢女就是常常不對勁,結果演變成這麼大的災害,村裡很多人被燒死,連山林的五百隻猴子都遭殃了。所以,鬥諍如果處理的不對,怨恨就無 法停息。

我們佛教徒有很多人相信靜坐很好,但是也有人害怕:「走火入魔了,可怎麼辦?」其實, 天上的魔王多數瞧不起人間靜坐的人。他一看這靜坐的人沒什麼修行,他才不管你呢!但是,為什麼會出問題呢?就是你久遠以來結的怨,這怨家債主是在鬼神的世 界:「你想靜坐?我不會放過你的!」就來惱亂你,就是這麼回事,實在不是什麼走火入魔。即使你不靜坐,那怨家債主有時也找你麻煩的!所以,你若不能忍,終 究是有問題;只有忍,怨恨才能停止下來。

若能忍,就能解決一切問題;可是,不能忍時,怎麼辦呢?「念彼觀音力,眾怨悉退散」,觀世音菩薩慈悲!只有求觀世菩菩薩幫忙的辦法了。

「諍 訟經官處」,是人與人、團體與團體之間的事情;而「怖畏軍陣中」,就是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問題。或者有人造反,有軍隊的力量在其中,那麼互相打起仗來,殺害 的力量更厲害了。而打仗時,這些軍人自己也是害怕的,因為隨時會沒有腦袋,生命隨時不保,有這種恐怖。古代的戰爭,只有在前方參加作戰才有這種怖畏,後方 還是安全的。但是,現代人罪業太大了,愚癡心也重,能發明非常厲害的武器,參不參加作戰都是一樣,沒有前後方的分別。所以「怖畏軍陣中」的心情,所有的人 都是一樣。

「念彼觀音力,眾怨悉退散」,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你自己不能解決問題,只好念觀世音菩薩、求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的慈悲力,能使令眾怨都退散、解除。這真是佛菩薩慈悲啊!這麼難辦的事情,觀世音菩薩能做到、也能解決。

【書籍目錄】
第1頁:一、釋經題 第2頁:一、本經大意
第3頁:一、本品大意 第4頁:一、牒釋品題-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第5頁:一、流通因緣 第6頁:一、譯者簡介
第7頁:二、普門品講記.一 第8頁:二、普門品講記.二
第9頁:二、普門品講記.三 第10頁:二、普門品講記.四
第11頁:二、普門品講記.五 第12頁:二、普門品講記.六
第13頁:二、普門品講記.七 第14頁:二、普門品講記.八
第15頁:二、普門品講記.九 第16頁:二、普門品講記.十
第17頁:三、普門品講記.十一 第18頁:三、普門品講記.十二
第19頁:三、普門品講記.十三 第20頁:三、普門品講記.十四
第21頁:三、普門品講記.十五 第22頁:三、普門品講記.十六
第23頁:三、普門品講記.十七 第24頁:三、普門品講記.十八
第25頁:三、普門品講記.十九 第26頁:三、普門品講記.二十
第27頁:四、普門品講記.二十一 第28頁:四、普門品講記.二十二
第29頁:四、普門品講記.二十三 第30頁:五、上玅下境老和尚生平簡介
第31頁:五、出版後記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