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仁慈的吸引力:都市心靈修行法則 皮耶羅.費魯奇

仁慈的吸引力:都市心靈修行法則 皮耶羅.費魯奇

結語

[日期:2011-03-31]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皮耶羅.費魯奇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結語

  仁慈是如何發生的?

  我9歲的兒子喬納遜放學回家,一副得意洋洋的樣子。“你今天做了什么?”我問。“我們到公園去大掃除。我們戴上特別的手套,把舊報紙、塑料吸管、空罐空瓶、橘子皮、煙頭都收在一起。有個穿奇怪衣服的人先我們一步,把針筒拿走了。我們離開的時候,公園裏幹幹淨淨。”

  有些父母或許不以為然,可是我要向那些老師致敬,因為他們給了喬納遜和同學一個服務他人的機會。這是沒有回報,純純粹粹的服務之樂。他們給了這些學生一個仁慈的機會。

  自動自發清掃公園、海灘,這些世上很多團體都在做的事,就是仁慈的精髓。這不僅是因為它不涉私利、有益眾人、增進生活品質、讓做事的人快樂,也因為它是針對當今迫在眉睫的需求或問題的一個有效響應。而這正是仁慈的特色:有人渴了你給他水喝;有人心灰意冷,你為他加油打氣;公園到處是垃圾,你就去清掃幹淨。

  施展仁慈的機會俯拾皆是

  生命自有成人之美,我們只需看到表達仁慈、培養仁慈的機會就好,就像注視著一堆會造成錯覺的畫,只要對某個混亂的畫面凝視夠久,你就會看見一個渾然天成的影像浮現。我們唯一要做的是舉目四望,別去看那些乏味的例行工作或是接連不斷的急務責任,自會發現施展仁慈的機會。它以各種樣貌不斷浮現,我們只需付出多一點注意。

  俄國文豪托爾斯泰寫過一個故事。一個窮鞋匠在夢中聽到耶穌對他說:“我今天會去找你。”鞋匠醒來後就去工作。那天他碰到一個饑餓的年輕女人,他給她東西吃。一個路過的老人凍得發抖,他請老人進屋取暖。之後他又照顧了一對落難的母子。他做這些事完全不假思索,想也沒想就做了。一天過去,鞋匠臨睡前想起昨晚的夢,心想那個夢並沒有實現,因為他並沒有碰到耶穌。這時他耳邊響起耶穌的聲音:“親愛的朋友,難道你不認識我?我就是那個女人,也是那個老人、那個小孩和他的母親。你已經見到我,而且幫助了我。一整天我都陪在你身邊。”

  是的,仁慈就在我們眼前。扶弱濟貧或是伸出援手的機會無時不有,只要我們順勢而為做出回應,就是證驗了生命最真的感情和最高的價值。

  仁慈的方法因人而異

  有人打電話給寂寞的朋友;有人為學生講解難懂的課業;有人送你自家菜園裏剛摘的青菜,或是在擁擠的候診室對一個小孩微笑;有人看你手上大包小包,候在門旁等你進來;有人畢生奉獻於窮苦,為他們解饑救渴。

  我認識一個熱愛動物的女人。她到處喂流浪貓吃東西,又去動物收留所認養狗,免得那些狗因為沒有主人而遭到安樂死的命運。她的公寓有個房間專門用來養鳥--她不把鳥關在鳥籠裏,任由它們飛翔。有一天,她帶了一只松鼠回家。松鼠從她的手上逃脫躲進一個櫥櫃,她還是每天喂它東西吃。松鼠白天躲起來,晚上到處亂跑,有時候還跑到她的睡床上。這樣的室友並不容易相處,可是如果將松鼠放生無異於判它死刑,因為它不習慣野外謀生。過了一陣,我問她問題解決了沒。“解決了,”她說,“我想那只松鼠太孤單了,所以替它買了一個伴。現在,我家有兩只松鼠橫行霸道。”對你我來說這或許是個噩夢,她卻深情不渝。

  因此,有攝影師去育幼院替孤兒照相,因為照片照得好比較容易被人收養。年輕的音樂家到療養院去為老人演奏樂曲。一個老人四處發送玩具,還送到有小孩的人家門口。我看過有人在寒冬的早晨,拿著三明治和熱飲給無家可歸的遊民吃。更有許多人做著和我們沒有兩樣的平凡事--開車載孩子上學、工作、煮飯、接電話、掃地。他們做這些事的時候心懷仁慈。是的,仁慈的方法不計其數。而我們必須找到最契合自己、最有共鳴的那種。

  只是,我們絕不能因為內疚或不得不為而仁慈。我們的要務,是發掘自己最勝任的事,能帶來滿足甚至喜樂的事。這是關鍵所在。要還我們本來面目,仁慈是最容易的方法。

  不過,有時候我們並不知道自己的本來面目,而仁慈有助於我們發現。維吉尼亞•沙蒂爾曾將自我價值比喻成鍋子。鍋裏裝了什么?食物、垃圾、還是什么都沒有?而我們內心又裝了什么?安全感、智慧、美麗的回憶、積極的心態、快樂的感受?還是罪惡感、羞慚或怒火?我們有什么東西可以拿出來給人?仁慈讓我們面對這個問題,也因而發掘出說不定我們並不自知的內在資源。話說回來,這些資源是人類一向都擁有的,因為它們是人類進化之憑借:關照他人、交流合作、歸屬感、有福同享、他人有難自己感同身受。只要將這些能力集中於一,我們的自我形象就更正面,也更完滿了。或許我們還不知道,也或許已經忘了,可是事實就在那裏:我們已經變得仁慈。

  仁慈不單有助於觸及自我,也讓我們將目光聚焦在他人的福祉上。每個人都是互依共存的。在印度教主神因陀羅的天界裏有無數個光域,每個都會照耀到其他光域,也因此互為輝映。我們就像這些光域,或多或少都包含他人在內。只要觀照內在,我們就會知道自己對這個星球發生的事無法自外,也一定會有情感反應。多少億的人在受苦、挨餓、遭受不義的迫害。地球的問題無止無盡,我們該如何與之共存?

  我們對這些問題的響應,賦予了生命意義,我們因此不虛此生。舉個具體例證,想想看,“9•11事件”後,你的生活有了什么樣的改變。它對你的思維有些什么樣的觸動?而當你走在街上、出門旅行、哄小孩上床,心理感受又是如何?身為心理治療師,我在工作中接觸的團體和個人驗證了這樁全球大事對人心的深刻影響。我想到世上多少令人痛心的慘事。而不管喜不喜歡,它們常在我們心底回蕩:

  □饑餓。當你知道每年有1500萬個兒童死於饑餓或營養不良,你怎能心平氣和地坐下吃東西?

  □戰爭。有些戰爭發生在攝影機前,也有一些同樣慘烈的戰爭在我們不知不覺中進行。而無論什么樣的戰爭,都留下苦難、仇恨、傷痛、報複心切的後遺症。

  □不義。剝削兒童、壓榨成人、宗教盲信、極權主義、酷刑折磨,世上存在著多少令人發指的事。

  □汙染。地球備受虐待欺淩;大地之母孕育我們,我們卻割舍了聯系她的臍帶。

  □荒原。多少人迷失了自己的靈魂,不是惶惶逃向消費主義這個怪獸的懷抱,就是失落在沮喪抑鬱的迷霧中。

  這些禍難每天都以林林總總的方式觸動我們,沒有人能視若無睹。可是天下的難題太多太廣,除了幾個卓爾不凡的人有能力起而行動、激勵眾人以力挽狂瀾外,你我這樣的市井小民連隔靴搔癢都不敢想。但是,任何人都可以在內心選定一個立場抵擋這樣的禍難--這個立場隱含著抉擇:我們要做個什么樣的人。我們勢必要與這些巨大的難題共存,而且每個人對它總得采取個態度。或許為了不撩起內心的痛苦,我們選擇視而不見以為防衛。或許我們感到歉疚。也或許,我們可以基於使命感,做出若幹對社會和政治的承諾。仁慈,就是選定一個立場。仁慈本身無濟於事;我們的仁慈行為有可能什么效果也沒有。扶一個老太太過馬路,不能讓某個遙遠國度的貧窮消弭於無形。在海灘上檢起一個塑料瓶罐,明天還會出現10個。沒關系。我們已經肯定了一個原則-- 一種生活方式。

  微觀世界就是整體宇宙,這樣的認識也很重要。一個人就是全世界。一如多位神秘學派學者和預言家指出的:以某種奧秘又微妙的方式,每個個人都是所有他人的具體縮影。不過我們若能為另一個人的生命帶來些許寬慰和福祉,這已經是場勝利,即使聲音不大、力量微渺,也是對地球苦難的一種回應。這是個起點。

  唯有集眾人的參與和自動自發,外加深刻的文化變革,整個人類的問題才可能解決。不過,如果因此把仁慈視為微不足道,那是短視。仁慈不僅有能力拯救人類,而且現在正在發揮功能。你可曾自問,為什么這個世界到現在還沒有瓦解?如此錯綜複雜的體系結構竟然沒有沉淪到全面混亂失控,確是奇跡一樁。每天郵差照樣送信。紅綠燈正常無誤。火車准時開動。報紙總會出現在報攤。我們想吃什么都買得到。絕大部分的兒童沒有變成流浪兒。打開水龍頭就有水流出。一按開關電燈就開。這一切,都要拜無數個人的辛勤工作所賜。沒錯,事關謀生,可是這個世界依然運轉,也是因為他們的善心、願意讓每個人方便的想望所致。這都要感謝他們的--也是我們的--仁慈。

  從這個觀點來看,眾人的仁慈和善心就是一種資源,一種堪與石油、水力、風力、核能、太陽能比擬的能量。只要更加注意,找到發揚它、運用它的方法,為它開訓練課程、排進學校教學、在電視上公開促銷、廣告中多多利用、蔚為時尚風潮,它會有無窮的效用。

  果真如此,不久我們不只會發現無限的生理、心理、情感、社會利益因仁慈而生,而且在面對日常生活的叢林時也更強壯、更遊刃有餘。我們會認識到,仁慈是一條通往解放的道路。

  要從囚禁我們的重負和障礙當中解放出來,仁慈是途徑之一。印度聖者雷馬克利斯那說過一個故事。一個女人去看許久不見的朋友。進門後,她發現朋友收集了好多彩色線軸,五彩繽紛,琳琅滿目。她抗拒不了這些收藏的誘惑,趁著朋友去另一個房間,她偷了幾個線軸藏在腋下。可是她的朋友注意到了。她沒有責怪她,反而提議到:“好久沒見面了,一起跳舞慶祝吧!”女人尷尬萬分又不好拒絕,而為了不讓腋下的線軸穿幫,她跳得僵僵硬硬,有如木頭人。她的朋友勸她放松雙臂,手腳並舞,她回答:“我不能。我只能這樣跳。”雷馬克利斯那以這則故事比喻解放。解放,就是不再執著於擁有,不再抓著我們的角色和觀念不放,不再固執於己見。放下吧。如果我們仁慈,就能對他人多幾分關心,受自我本位及它的暴政奴役的機會也就少幾分。焦慮沮喪的怪獸會少幾個鉤爪,因為過度注意自己而衍生的包袱和屏障也會消失。

  說來奇怪,甚至詭異,不過這是事實:要增益我們的好處、找到一己的自由、窺見快樂的天堂,最明智的方法往往不是直搗目標孜孜追求,而是關照他人的利益,幫助他人解除恐懼和痛苦,為“他人”的快樂貢獻心力。歸根結底,道理簡單之至:仁慈待人和仁慈待己之間並無取舍可言,因為兩者是同一件事。

【書籍目錄】
第1頁:《仁慈的吸引力》亮點介紹 第2頁:內容簡介
第3頁:作者簡介 第4頁:目錄
第5頁:書評:仁慈:一種立場,一種生活方式 第6頁:書評:良善而積極地面對
第7頁:引言 第8頁:诚实
第9頁:溫暖 第10頁:寬恕
第11頁:接觸 第12頁:歸屬感
第13頁:信任 第14頁:專心
第15頁:同理心 第16頁:謙遜
第17頁:耐心 第18頁:慷慨
第19頁:尊重 第20頁:彈性
第21頁:記憶 第22頁:忠誠
第23頁:感恩 第24頁:服務
第25頁:喜樂 第26頁:結語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1)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
第 1 楼
Jessie 发表于 2014-3-19 16:47:06
此書能讓我解開無數的心結,讓我懂得寬恕,懂得感恩,更能活在當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