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菩薩戒本經講記 會性法師主講

菩薩戒本經講記 會性法師主講

四十一輕戒─貪心畜眷屬戒第十八

[日期:2011-01-21]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會性法師主講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四十一輕戒──貪心畜眷屬第十八

若菩薩,為貪奉事,畜養眷屬者,是名為犯眾多犯,是犯染污起。不犯者:無貪心畜。

「若菩薩」此包含在家、出家菩薩,而較注重出家菩薩。在家菩薩一般不可收弟子,而教在家學生亦等於眷屬。出家菩薩有出家弟子,亦有在家弟子。為人師長,必須自己有能力教導弟子,才可畜養弟子,否則只要弟子為其操勞工作,貪著奉事、供養則錯矣。故此戒即說明不可貪圖弟子奉事,而畜養眷屬。「為貪奉事」,「奉事」乃侍候師長,有事弟子服其勞,乃是應當。若只為貪著弟子之供養侍候,而「畜養眷爾者」,「眷屬」之範圍很廣,舉凡六親眷屬,與已有親屬關係者,皆屬之。在此專指弟子、門生而言。此譯「眷屬」,瑜伽菩薩戒本則作「門徒」,即弟子。若貪圖弟了之奉事而畜養弟子,是名為犯「眾多犯」,是犯「染污起」之罪過。不犯者:「無貪心畜。」不犯是開緣,若發好心教導弟子並非貪心,而畜養弟子,則不違犯。此不算開緣,只教人合法收弟子、門徒不可有貪心。為人師長須有為師之品德。依出家戒,有四分律、五分律、廣律等。詳明需具何條件,方可接受弟子。如收剃度弟子,須具備那些功德?至少要受過出家大戒,僧臘十夏以上,才可為人師,不滿十夏,不具十種功德,不可為人師長,詳參出家戒。因在座多為在家居士,故省略之。若為在家人傳授三皈依,做證明師,則不在此限。如真正收弟子,在身邊教導,則有一定規矩,比如出家眾,戒律規定,一年至多只能收一沙彌、一比丘。如今師德不張,一年收十個、百個亦有之。即使不為貪心而畜養弟子,也得衡量自己是否具此能力。因收弟子,主要教以佛法,為其主要目標。而既收弟子,則弟子資生方面,亦須助之,使無困難。如此,既具師德,又具財法,方可接受弟子。進一步須觀察此弟子在身邊,自己真能教導他成材成器嗎?將來對佛法是否有大幫助?至少使他能夠自修,成為如法佛弟子。更進一步於教導學生時,對自己道業修持,亦不能有大妨礙。高僧傳中,古代高僧大德,對此甚為用心。例如東晉道安法師,乃「彌天釋道安」,他初出家時,跟隨其授業師做了三年苦工,授業師見弟子智慧聰明太高,非己所能教,乃介紹至佛圖澄處,跟隨佛圖澄和尚求學。之後,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道安法師。若當時只跟隨其授業師,歷史上則無「道安法師」矣!由此可知古代高僧大德,收弟子決非為求奉侍,必使弟子將來能夠成器,若自己教不了,趕快送到能夠使他成就之處,一點也不敢馬虎。

弟子在身邊固然須教,即使學習成功,能夠弘化一力,為師者仍須視其缺點,隨時加以開導、教訓以助其道業。如道安法師有位弟子,學習成就後,能弘化一方,在某地當住持。有一次,寺中有位住眾(為其弟子),犯了清規,遭受處罰,但是處罰得不如法,太輕了。此事為道安法師所知,乃在竹筒內裝一藤條,寫上弟子之名,派人送去。弟子一看,知道自己辦錯了事情,師父要處罰他,於是跪在佛前,叫僧值師拿出藤條,代道安法師打他。我們看,道安法師之弟子已學成,有不如法處,他仍隨時注意教導他,實在不簡單。

引導弟子對自己修持功夫影響很大,眾所周知的隋朝智者大師,為大成天台宗之祖師,在大師將往生時,弟子智朗請曰:「不審師入何位?」師曰:「吾不領眾,必淨六根;為他損己,祇五品耳。」淨六根,即圓十信內凡位。五品,是觀行即,外凡位。智者大師乃大徹大悟之人,尚受領眾之損,何況一般凡夫呢?佛遺教經云:「譬如大樹,眾鳥集之,則有枯折之患。」大樹比如師長,眾鳥比如弟子,一棵大樹,眾鳥集之尚且要受損傷,何況我們這些小樹,恐怕還只是小草呢?末法時代,師德不張,幾十年前曾聽老修行說,現代人拜師父,就像台灣人所謂「認外家」,談不上師徒,更遑論學佛、修行等。嚴格說來,我們都不及格,若太嚴格,又由誰來領導?只好能做一分算一分,應當發大慚愧心,好好學習才是。關於師徒之道,在優婆塞戒經中會說到,今從略。此戒至此講竟。

【書籍目錄】
第1頁: 第2頁:菩薩戒本經文
第3頁:菩薩戒本經講記 第4頁:菩薩戒本類別
第5頁:四重戒─自讚毀他戒第一 第6頁:四重戒─慳惜財法戒第二
第7頁:四重戒─瞋不受悔戒第三 第8頁:四重戒─謗亂正法戒第四
第9頁:四十一輕戒─不供養三寶戒第一 第10頁:四十一輕戒─貪財物戒第二
第11頁:四十一輕戒─不敬同法戒第三 第12頁:四十一輕戒─不應供戒第四
第13頁:四十一輕戒─不受施戒第五 第14頁:四十一輕戒─不施法戒第六
第15頁:四十一輕戒─不教悔罪戒第七 第16頁:四十一輕戒─不同聲聞戒第八
第17頁:四十一輕戒─住邪命戒第九 第18頁:四十一輕戒─掉戲戒第十
第19頁:四十一輕戒─倒說菩薩法戒第十一 第20頁:四十一輕戒─不護譏嫌戒第十二
第21頁:四十一輕戒─不折伏眾生戒第十三 第22頁:四十一輕戒─瞋打報復戒第十四
第23頁:四十一輕戒─不如法懺謝戒第十五 第24頁:四十一輕戒─不受懺謝戒第十六
第25頁:四十一輕戒─嫌恨他戒第十七 第26頁:四十一輕戒─貪心畜眷屬戒第十八
第27頁:四十一輕戒─貪睡眠戒第十九 第28頁:四十一輕戒─世論經時戒第二十
第29頁:四十一輕戒─不受師教戒第二十一 第30頁:四十一輕戒─隨五蓋心戒第二十二
第31頁:四十一輕戒─取世禪戒第二十三 第32頁:四十一輕戒─毀聲聞法戒第二十四
第33頁:四十一輕戒─背大向小戒第二十五 第34頁:四十一輕戒─不習學佛戒第二十六
第35頁:四十一輕戒─不信深法戒第二十七 第36頁:四十一輕戒─歎己毀他戒第二十八
第37頁:四十一輕戒─憍慢不聽法戒第二十九 第38頁:四十一輕戒─輕毀法師戒第三十
第39頁:四十一輕戒─不同事戒第三十一 第40頁:四十一輕戒─不看病戒第三十二
第41頁:四十一輕戒─不諫惡人戒第三十三 第42頁:四十一輕戒─不報恩戒第第三十四
第43頁:四十一輕戒─不慰憂惱戒第三十五 第44頁:四十一輕戒─不施財戒第三十六
第45頁:四十一輕戒─不如法攝眾戒第三十七 第46頁:四十一輕戒─不隨他戒第三十八
第47頁:四十一輕戒─不隨喜功德戒第三十九 第48頁:四十一輕戒─不行威折戒第四十
第49頁:四十一輕戒─神力不折攝戒第四十一 第50頁:總結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