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唯識與中觀 南懷瑾先生講述

唯識與中觀 南懷瑾先生講述

唯識與中觀(二十四)

[日期:2016-05-27] 來源:  作者:南懷瑾先生講述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原文:乃至未得順抉擇分所有善根名資糧位。能遠資生根本位故。於此三位信等五根意喜樂捨為此根性。加 行等位於後勝法求證愁戚亦有憂根非正善根故多不說。前三無色有此根者有勝見道傍修得故。或二乘位回趣大者為證法空地前亦起九地所攝生空無漏。彼皆菩薩此根 攝故。菩薩見道亦有此根但說地前以時促故。始從見道最後剎那乃至金剛喻定所有信等無漏九根皆是已知根性。未離欲者於上解脫求證愁戚。亦有憂根非正善根故多 不說。諸無學位無漏九根一切皆是具知根性。有頂雖有遊觀無漏而不明利非後三根。二十二根自性如是。諸餘門義如論應知。

成唯識論卷第一 護法等菩薩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稽首唯識性。滿分清淨者。我今釋彼說。利樂諸有情。今造此論為於二空有迷謬者生正解故。生解為斷二重障故。由我法執二障具生。若證二空彼障隨斷。斷障為得二勝果故。由斷續生煩惱障故證真解脫。由斷礙解所知障故得大菩提。

抉擇:哎呀,米裡頭有點髒的,這一點髒一點就要把它洗出來,這叫做「抉擇」。

到 了初步見道,你所見的到什麼程度,自己的智慧會抉擇。就是說,決定性的選擇,叫「順抉擇分」,所有善根就會發起,到這個境界才能夠有資格說是做善事了。我 們平常做善事,實際上有時候做了善事——我們注意喲,人生的行為很難呢,有時候做一點善事啊,動機是做善事,而所得的果是惡果。比如我們拿世法來講,一個 很壞的人,非常壞、不可救藥的人,他生病了,他有困難找你,你應該不應該幫助?不幫助不對,一切眾生皆要度、皆要愛,不要說善人要愛,壞人也要度,這是大 原則。但是另外這個裡頭做善事就有抉擇分了,如果我把他救好了以後,這個傢伙殺人更多,犯罪更大,你看應不應該救?這個裡頭都是「抉擇」的道理。舉這麼一 個例子。

所以呀,學佛的人講慈悲、方便,我們經常聽到講佛教有兩句話,佛法是:「慈悲為本,方便為門」。這是變成中國文化的俗語了,提到佛 教普通人就會想起這兩句話。但是同樣的,有個抉擇的道理:慈悲生禍害,方便(就)出下流。這個亂慈悲啊,反是善因而得惡果。方便就給你方便,哎呀這個事情 小處沒有關係了,方便了;方便多了、方便慣了,方便就生下流了。所以呀,佛法做善事做好人要智慧的抉擇,就是「抉擇分」。

所以到了「資糧位」這個地位,見地與功夫到了這裡,「乃至未得順抉擇分,所有(的)善根名資糧位,能遠資生根本位故。」到了這個程度啊,能夠使遙遠的路程會到達,「資生」,「資」就是幫助你,這就不作「資本」的看法了;資助你,生出你的「根本位」——見道。

現在,我們注意啊,唯識完全是個要有邏輯的頭腦,分類非常詳細。

我們現在講了半天,是在「未知當知根」這個概念裡頭的,包含了三個、三項分別:「根本位」、「加行位」、「資糧位」這三位。

「於此三位,信等五根,意、喜、樂、捨,為此根性」,所以這三位到達了,這個人才算是不迷信了,才有正信起來。所以「信等五根」,包括明瞭意識的抉擇,「喜」,真正得到法喜了;真正得到法樂了;「捨」,真正能夠放下了。「為此根性」,這個是修行根本的根性。

「加 行等位,於後勝法,求證愁戚,亦有憂根,非正善根,故多不說。」你注意喲!研究唯識是非常困難的啊,要邏輯頭腦,換句話說要科學頭腦,光拿文學頭腦來不行 的啊。你們隨便看一點禪宗書,可以用文學頭腦來看,容易籠統;學唯識這個佛法是絕對科學,頭腦要條分縷析。什麼叫科學?條理、次序井然,不能亂。

現 在告訴你,我們講到「信根」等有五種——「信、精進、念、定、慧」,對不對?他說,未知當知根的三位,「根本位」見道,見道以後正好修道,「加行」;修道 了以後,修得有一點基礎是「資糧」,這個樣子才能夠說得了正信。但是「信等五根」呢?這裡提到哪幾個字啊?「意」,正信的意念建立了。第二,引生了定力上 心理上的快樂、喜樂、喜歡;「樂」,身體上的快樂;「捨」,能夠真正放下。

但是拿「加行位」裡頭作功夫來講,「於後勝法,求證愁戚」,你說 到了這個時侯,修道到這個境界,在我們想像中你說好不好?一定很好。——不好!修道的人還有沒有憂愁啊?譬如我們在座有幾位老道友,做了幾十年功夫,你問 問他,他還愁不愁啊,憂不憂啊?還憂哦!不曉得後面怎麼辦,這就是個憂。所以呀,找老師了,因為他有憂嘛!後面怎麼辦呢?不知道了。所以告訴你「於後勝 法,求證愁戚」,為了求證向上一路這個道,他還要(愁悶),自己搞不清楚還在愁悶,憂愁的心理,「戚」——不安,心裡不安。所以這個愁戚的心理也屬於憂 根,心裡的憂根。

「非正善根,故多不說」。說這個不需要討論,就要知道不是正善根。就是說一個人修道的人,你功夫修到了最高還有沒有憂愁這個心理?下意識中間還有這個成份,因為下一步不知道啊!怎麼辦?到了這步,下一步不知道,不知道,怎麼辦?這個憂根心理還存在呀。

那麼,有憂的這個心理存在,不屬於「正善根」,所以「故多不說」。舉個例子:

「前三無色,有此根者,有勝見道,傍修得故。」

就是修到了色界天以上那個定境界,我們現在大家在打坐修道,老實講都在欲界中修哎,沒有離開過慾念,這個欲是廣義的,不只男女之欲,就是說我們想貪圖清靜這個「貪」也是欲呀!要把心理檢查清楚哦,這也是「欲」。

比 方我們舉個例子,等於道家說的「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到達空的境界,還在欲界中。超過了這個欲界以上是色界定,一片光明,身(這個肉 體的身體)心都化在光明中。但是光明還非究竟哦,再上一層是無色界,無色界有四定。所以四禪八定裡頭,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 定,這一種屬於四空天,無色界的定境界。去掉色,所以前三種定境界,無色界,「有此根者」,到了這一步的功夫修持,「有勝見道」,因為他的智慧到哪裡,有 能力自己解決自己的問題了,比較性地有能力,「有勝見道,傍修得故。」依到這樣,可以依傍這個路子自己慢慢地摸索進去,可以修成功。所以真正的修道、修禪 是那麼細,我們自己瞭解一下啊,不是那麼容易。

現在在講什麼?所緣之緣。提起大家注意!哎,我們修道也是所緣緣啊!我們心理狀況想另外抓一個東西呀,這樣在抓,所緣緣就是這樣在抓啊,我們人就是普通一個話:「人向高處爬,水向低處流。」世界上每一個人都想自己向上,所緣緣就是一步一步向上的道理,所緣之緣。

所 以現在我們岔進來,講到這個地方,見道、根本位見道,見道有三心哦,心理狀況,初步的,得定以前。哪三心呢?就是入心、住心、出心。這個「入心」,就是說 得到禪定以前的這種心理狀況,初步。所以你們在這裡禪修的同學注意啊,偶然有一點好的境界或者發清涼,或者是什麼,你還不是定哦,充其量挨到「入心」的邊 緣,進入這個狀況差不多,你還沒有住呢,停留住這個境界永遠不變你還做不到呢。做到了才是「住心」。「住心」的成就了,才有「出心」。什麼出啊?出離,跳 出了這個物質世界了。但是這些呢,屬於修道人的「已知根」,見道以後修道,修道已經知道這個路線。可是呢,雖然知道了,在修道的過程,這個觀念、這些學理 的觀念必須要知道,真正入手了修的時侯,統統丟掉了。這個道理是什麼呢?譬如我們學電機的,把學理都瞭解了,真的這個電燈壞了,怎麼樣才能修呢?你那個時 侯一看,拿個螺絲轉,「哦,這個地方壞了。」把螺絲一轉燈泡一上就好了。這個時候沒得學理。還要大學裡六年那個電、那個電機學的學理拿來呀,那你糟了,你 坐在那裡還要研究半天,嗯,想想看,這個電是怎麼……哦,這個要用螺絲轉的。有些學科學的出來就是這樣,噢,這個、這個、這個……這個了半天,我說你走 開,我來,螺絲一上就是了。修道也是這樣,學理不懂,始終是個老土,你會搞錯了的;學理懂了你被學理困住了,你修道不成功。所以難哪!

天下什麼事情都好玩,你們怎麼來玩這個東西?敲敲麻將啊在家裡,沒有事情敲麻將,天下事管他娘,多舒服啊!哎,怎麼來聽唯識呢?都上了當!你要修道啊?嘿,高度的智慧!但是到了最後連智慧都要拋棄,還要有這個氣派。

學理要懂,到了某一步的時候,他不要這個東西了,都要去掉。這個道理說什麼呢?就是說我們見道的時候、悟道的時候,雖然大事已定,生死已了,「根本位」,自性的根本也見到了,還是沒有徹底喲,所以未知的還要當求知,[錄音中斷]

 

大 慧問佛一百零八個問題。我們現在大家出家人戴上念佛珠一百零八顆是根據這個來的,《楞伽經》一百零八問。那個什麼問題都問了,乃至大慧問佛:太陽光照進來 看到灰塵,太陽光裡頭有多少灰塵?都問了佛。他說窗子上有多少灰塵?都問了。問一百零八個問題。換句話說,《楞伽經》明告訴你,一個真見道的人無所不知。 所以啊,叫做「已知未知根」,說見道以後要修到「未知當知」的,說見道以後是修道所得的。所以說學禪的人要知道,你看,禪宗的五祖告訴六祖:「不見本性, 修法無益」,見道以後才好修道,不然你所修的都不是。等於我們蓋一個房子,我們大家都想蓋房子,我也講笑話,我到去年為止有十八棟大房子,到了今年為止有 些同學又給我加了兩棟,二十棟了。大家都說:老師啊,我發了財,我先要給你修一棟,噢!好大的禪堂!到今年為止又加了兩棟,好像我們**師又加一棟,*工 程師又加上一棟了,好像二十一棟了吧,哈!這個光說不練沒得用的,呵!天橋的把戲啊。所以修道是先練後說,修到了再講。啊,重點在這個地方。現在我們講本 文:

「或二乘位,回趣大者,為證法空,地前亦起九地,所攝生空無漏,彼皆菩薩,此根攝故。」

二乘,小乘道的二乘,聲聞、緣覺 都屬於小乘羅漢。這二乘種性,得了證果到羅漢(還)非究竟,必須要回過來發大乘心,大乘心——自利利他。所謂小乘的羅漢只求自利、自了,除自己以外萬事不 肯管哦。譬如我們同學裡頭有好幾位,我一看都是小乘根器,沒得辦法。但是沒有辦法不要緊,給他小乘慢慢修嘛,修成功了以後,他在那個小位子裡住久了,他自 然受不了,等到三大阿僧祇劫轉過了兩大阿僧祇劫半的時候,他自然受不了要回心向大,回轉來做大乘。

所以二乘人「回趣」,「趣」就是趣向, 「(回趣)大乘者,為證法空。」二乘人所證的道只是我空、人空證到了;換句話說空也是僅空了一半,人空證到了,法空沒有證到。因為他把空的境界始終保守到 動都不敢勁,放掉了這個境界道就完了嘛!等於說得到了清靜果位,不敢起心動念,一起心動念清靜完了嘛,就是小乘極果。所以你們曉得,你得了道的境界,世間 法一概都不敢碰,因為你是小乘果;你要一碰,我這個境界就掉了。大乘是不生不滅,真到道是掉不了啊。不管你做什麼事,因為你這樣一個行為一做了以後你說我 這個道掉了、功夫掉了,這個功夫我們不要修了,何必上這個當呢?修得成功還掉得了,這個道絕不修!像我的個性我從來不做這種事,那多麻煩呢?所以一個真修 道的人,貪心最大的,要得到一個東西是永遠不生不滅的,得到了就是得到、不掉的,隨便怎麼也不掉的,那才可以玩嘛!

所以說二乘人只證到了人空、我空,這個法(境界)、這個道的境界他不敢再放掉了,放掉了就沒得玩的了。大乘菩薩,怎麼叫菩薩?證到了我空、法空,法也空,就是徹底了。

所以「回趣大者」,為了進一步求證這個法空的道理。「地前」,菩薩沒有登地,菩薩的階層、層級叫「地」,菩薩分十地;小乘的階級叫「果」,這兩個名稱不同。小乘談證果,初果、二果、三果、四果,菩薩是初地、二地、三地、四地到十地,十地以外才成佛。

所 以這裡講「地前亦起九地所攝,生空無漏」,在菩薩沒有登初地以前,——但是大乘,你儘管說自己吹牛學大乘——真的大乘,小乘的功夫一定到了。你說我是學大 乘的,不走小乘的路子——不要吹牛了!你定都不夠,九次第定都沒有,小乘的定果都沒有,你還談什麼呀?所以啊,「地前亦起九地」,九次第定,這個是九地、 九次第定所包含的「生空無漏」,一切生、一切眾生,我空,得無漏果。

「彼皆菩薩此根攝故」,所以他們都是大乘菩薩道,大乘菩薩道哪一個根呢?注意啊:「當知未知根。」你就答覆出來了。你看,拖了那麼久,還在上面,一個範圍裡轉,一個綱要裡頭分那麼多。

「菩薩見道亦有此根」,但是翻過來說,大乘菩薩開始就不走小乘路子,大乘菩薩一見道,「當知未知根」已經建立了。

「但說地前以時促故,始從見道,最後剎那,乃至金剛喻定,所有信等無漏九根,皆是已知根性。」

大 乘菩薩的氣派來得大,智慧大,福報大。所以只說「地前以時促故」,沒有登地以前,就是頓悟法門,剎那之間他就大徹大悟,那一剎那就是那麼快,這麼一彈指六 十個剎那。什麼叫頓悟?這一剎那之間一下子就證道了,所以中間這個沒有漸修的次序。「以時促故」,這個中間的時間太快了。所以從他菩薩見道,見道以後修 道,到最後的一剎那成道,十地菩薩以後得金剛喻定。怎麼叫「金剛喻」?那個定不是我們打坐這個定啊!像金剛一樣的、金剛鑽一樣,在任何地方顛撲不破的,四 面八方看到都是發光的。他不要打座都在定中啊,乃至在打滾也在定啊,跳舞也在定、洗澡也在定,隨便什麼時候,跑步也在定啊,就是在晨練總跑長跑的時候也在 定啊,一邊在定一邊在跑啊,要第一就第一呀,哪裡拿第二呢?他因為在定,金剛喻定,顛撲不破的!這是菩薩。菩薩到十地以後得金剛喻定以後才成佛,最後一個 定,到金剛喻定,無往而不定,那麼《楞嚴經》所謂楞嚴大定。結果有人告訴我:「哎喲,我碰到一個老師在台北。」我說你學了什麼?「哦,傳我楞嚴大定。」 哦,我說這樣啊!哈!我說哪一天你介紹來我也找他拜門,學個楞嚴大定(一笑)。不要亂吹呀!所以啊,菩薩到十地以上得金剛喻定。那麼在這個時候「所有信等 無漏(的)九根」,這一些善根,立刻之間都成就了,每個法門都知道了。所以你看佛經不要那麼吃力,你拿到再難看的經典,一翻就懂了嘛!

「未 離欲者,於上解脫,求證愁戚,亦有憂根,非正善根,故多不說。」小乘的羅漢證到道叫做「離欲果」。所以小乘的羅漢是跳出了欲界了,在色界、無色界中。但是 上界、再最高一級的境界不懂,所以求證法門還有憂愁的心理,不可知,「亦有憂根,非正善根」也不講。「諸無學位」,大阿羅漢,四果以上到了無學境界,「無 漏九根,一切皆是具知根性」,大阿羅漢不同,雖然是小乘,他是菩薩境界了。所以羅漢分兩種,有大乘阿羅漢、有小乘阿羅漢,還有有得神通具足的阿羅漢,有不 要神通具足的阿羅漢。

「有頂,雖有遊觀無漏,而不明利,非後三根」,他說到了色界天以上的有頂天,《三界天人表》你們手裡要把握住哦。有頂 天,雖然「遊觀無漏」,向無漏果裡頭轉一下,「而不明利」,但是啊,並不是到達最高明的地位;「非後三根」,所謂「當知未知根」裡頭後三根不談。現在到了 這一段結束了。

「二十二根自性如是」,所以要你們瞭解,我們建立自己的根器,打好這個根基,一個建築工程一樣,把根基打好,這二十二根,它的自己每一樣東西分析起來,它的性能、性質如是,就是這樣的,剛才上面所講這個樣子。

「諸餘門義,如論應知」,其他的道理呀,我們本書、《瑜伽師地論》,上面、後面慢慢都給你講清楚了,修道的道理他是應該自然會知道的,我們今天到這裡為止。

 

第七卷講完了,為什麼開始先講第七卷?為了我們大家這裡修禪定、打坐,那麼,要認識清楚,不要認為這個無想、無念是定,真正的無想無念定是什麼?先為了這個目標,所以因此先講第七卷的那個中間。現在今天開始我們從開頭來,第一卷開始,那麼這樣容易連接上這個觀念。

第 一卷比較容易瞭解得多,文字容易瞭解呀,觀念上蠻困難的。就是我們修道、所謂學佛要認識清楚了,尤其是關於現在研究心理學的,心理學這個科學在今天這個時 代進步得非常快,但是始終還沒有摸到形而上的道理。那麼現在假使研究心理學的同學們,特別要注意。所謂心理學包括很廣,心理行為、心理的醫學,現在慢慢心 理學要進入了形而上的這個範圍去了。

關於這個《成唯識論》,再相關的就是我們新(印)出來這個《百法明門論》,這個必須要連帶研究的,這個同心理學都有密切的關係的。

那麼今天我們第一卷先開始,把原文都念一下,照老師讀書的方法一字不漏啊:

「成唯識論卷第一,護法等菩薩造。」

實 際上世親菩薩有個哥哥,就是無著菩薩,著了《瑜伽師地論》。彌勒菩薩說法,他哥哥在記錄,叫《瑜伽師地論》。世親也翻譯叫天親,所以無著、天親是兩弟兄。 當時在印度這兩弟兄影響了很大一個時代。無著菩薩他是走大乘路線的思想,所以集中了全部的大小乘的佛法,再集中了一切的學問,聽彌勒菩薩的筆記,造了、著 了——所謂「造」,古人佛經叫做「造」,就是著作——著了《瑜伽師地論》。他的弟弟世親菩薩是研究小乘的,絕對反對大乘,反對得很厲害,著作很多。後來受 哥哥的影響,後悔了,後悔了因此想自殺。覺得把思想搞混亂了。一個人拿刀殺人,或者是造反殺人,殺人百萬也只是百萬,千萬也只是千萬;這個學術思想殺人, 千秋萬代,這個人的思想、所謂精神的壽命被他損害太大了,因此他要自殺。無著,他哥哥就勸他,說了一句名言,他說你自殺了不能解決問題耶,又不能把那些著 作、思想收回毀掉,他說譬如一個人:「因地而倒,因地而起。」一個人走路因為我們有地下,所以倒下來;如果人在太空中不會倒的,所以太空人永遠在那裡轉, 不會倒下來,沒有地方可倒。人的跌倒,因地而倒;要爬起來呢?因地而起。沒有這個地還爬不起來呢!他說,你的舌頭你的筆譭謗大乘,因此你認為造了業,自殺 了有什麼用?解決不了問題。還不如利用你的筆、利用你的舌頭,再弘揚大乘。哎,他被哥哥一勸告,因此啊,他就轉而著作大乘的經典、經論,著作也很多。

關 於這個唯識方面,世親菩薩有《唯識三十頌》,有三十頌。玄奘法師《成唯識論》是把世親菩薩《唯識三十頌》之後,專門研究唯識的後世這些大師們的這個精華集 中起來,所以叫《成唯識論》。護法菩薩是在世親之後,那麼護法的佛學思想是主要的中間的中心,因此是「護法等菩薩造」。那麼護法造這一個論,也就是解釋世 親菩薩的《唯識三十頌》,加以發揮,玄奘法師集中了各種論點又加以發揮。

順便我們提到世親菩薩跟無著菩薩他兩弟兄很有趣的一個故事,後來他 們兩位年紀活的都不少、蠻大的。無著菩薩可以白天在人世間作些文化教育工作,所謂弘法。「弘法」這是佛教的名稱,拿我們現在的觀念就是文化教育的工作,教 化的工作。晚上他就入定,自己離開身體,所謂到兜率天聽彌勒菩薩的講課,早晨出定馬上作筆記。後來無著菩薩年紀比較大一點,告訴弟弟我要走了,要死了,要 涅槃了。因為無著菩薩發願不是往生西方阿彌陀佛極樂世界的那些,都不是;他是發願往生兜率天,跟到彌勒菩薩再來到這個世界上來。那麼世親菩薩說:「你走了 以後是不是往生那裡?很多人都是生哪裡生哪裡,沒有證據啊!你總要給我一個消息啊!」兩弟兄就約好,(無著菩薩說:)「我一定要給你消息。證明這個生命的 確是有輪迴,不是唯物論的。而且證明發願、願力堅固往生哪裡,是一定有這回事。」(那麼世親菩薩)他講,最慢最慢三個月,你要告訴我,要托夢,最好不是托 夢,(托夢)還靠不住,等他打坐的時侯在定的境界裡頭告訴他,那比夢清醒得多了。結果(世親菩薩)後來等了三個月也沒有消息,等了三年也沒有消息。世親菩 薩懷疑了:「靠不住啊,這個哥哥靠不住,這個修行有問題!這個平常說那麼有把握,現在……」一直又等了好幾年,五、六年以後了,好!哥哥來了。一見面他就 埋怨,他說你現在在哪裡?他(無著菩薩)說我在往生彌勒菩薩那裡啊,彌勒內院;他說不是我們兩個約好給你證明啊,免得你有懷疑了不相信。他(弟弟)說證 明?你跟我倆約最長三個月。他(哥哥)說:「什麼?我剛剛報到,正好彌勒菩薩在講經,我就坐下那個位置聽經,我不好意思,他老人家在講經,我不能中途退席 呀,我只好聽完了走啊!」他說我也很急呀,聽完了我馬上來告訴你。他說你曉得呀?現在是已經隔了好幾年啦!他的哥哥一笑,他說這就是人世間的光陰。人世間 的光陰,宇宙的時間都是相對的,所以我們這裡一個月就是月亮的、月球上面的一天,就是這個道理。這是附帶提到世親菩薩,講這些故事。

那麼我 們現在回轉來第二行是「護法等菩薩造」,——著作;「唐」,——時代;「三藏法師玄奘 奉 詔譯」,唐是唐代了,唐太宗這個時代。所謂「三藏法師」大概大 家都清楚,不過我們也提一下。我們有部小說《西遊記》,乾脆把玄奘法師不叫他名字,叫唐三藏。三藏法師很多,不只玄奘法師。所有的佛經分三部分,大部分叫 作「藏」,因為太多的東西歸一個倉庫一樣,歸類了,所以「經藏」、「律藏」、「論藏」,經、律、論叫作三藏。等於我們中國文化歸納叫四庫,也根據佛學的觀 念變過來的。「四庫全書」,庫就是藏的意思,哪四庫?經、史、子、集,叫做四庫。所謂「三藏」就是這個意思。

我們許多古今以來法師們能夠一 生通一經、一本經、一部論,了不起了。如果多通幾部經論啊,很了不起了!所以三藏十二部(不是十二本哦),這個十二部是十二類,三藏十二類、十二部,都通 的才夠得上稱「三藏法師」。所以你們講禪宗,古代禪宗的祖師,尤其在印度,每一位禪宗祖師都是三藏大師。所以學禪宗不要拿六祖來作標榜,一個大字不認識, 也可以悟道,所以我嘛也不要讀書,又笨、又想打打坐就可以悟道,沒有這個事。不要以六祖一個人(自比),六祖以前無六祖,六祖以後你也不是七祖八祖,所以 要好好努力啊!

三藏法師是這個道理,所以我們在中國的佛教史上,三藏法師不只玄奘法師一個人,好幾位都是三藏大師,很多;以玄奘法師最出 名。在佛教裡出名應該呀!可是在民間也很出名,那不是靠佛的關係,靠《西遊記》,靠《西遊記》的作者吳承恩的功勞,連玄奘法師沒有的徒弟、無中生有的徒弟 孫悟空都連帶出大名,這都是小說家的力量。所以我們民間只曉得唐三藏,不曉得他的法名叫玄奘,玄奘是他的出家的法名,在家他是姓陳,沒有錯,玄奘法師俗家 姓陳的。

「奉 詔譯」,古人排這個字啊,你看中間空一個字,為什麼叫「奉詔」?「詔」就是皇帝的命令、詔書,因為當時的翻譯院是唐太宗下命 令為玄奘法師開了一個大翻譯院,集中千把學者,那麼當時不單——中國、印度,乃至波斯,乃至基督教的前身老基督教、景教,還有一個祆(讀「顯」)教,祆教 就是猶太教,畫符唸咒,現在有些畫符唸咒的呀,都是祆教;還有摩尼教,等於回教的另外一教、另外一個派別的。這些出家人很多的[錄音中斷]……佛經;同時 玄奘法師也幫忙他們,景教、祆教的經典也翻,譬如我們現在還有流傳的《摩尼珠昆經》,這是摩尼教的經典,一般人以為是 佛教的,錯了。裡頭也有很多的形而上道的道理,也有很多修持的方法。所以我們民間有些佛教的廟子有些方法,實際上是雜得很厲害的。同時玄奘法師也把我們自 己的中國文化《老子》、《莊子》等等又翻成梵文,送到印度去,可惜這些資料現在都沒有了。所以印度後來瑜珈(就是yoga)這些思想、這些理論,乃至後代 的有些密宗同瑜珈這些理論,還是受了玄奘法師翻譯過去的老、莊的影響,也蠻多的。所以尤其是我們佛教出家、在家的同學,這些教史方面同文化是有關,要深入 研究,不然都搞不清楚了。

所以現在經典上印的還是照老規矩,「唐 三藏法師玄奘 奉 詔譯」,他翻譯的,實際上他一邊翻譯一邊加上自己的觀 點,不過他不亂加,非常慎重。所以玄奘法師對翻譯,尤其你們年輕聽一聽,有個名言,他說翻譯的文字啊,沒得辦法,他說這個等於母親喂孩子一樣,我們現在曉 得,我們小的時候都是這樣給媽媽喂大的。那個時侯,煉乳還才來呢,沒有奶粉,更沒有奶瓶,母親如果沒有奶,都是嘛——飯,放在嘴裡頭自己咬,咬的很細,等 於就是都變成漿了,拿嘴對嘴餵過來,像鳥一樣,古代的母親帶孩子都是這樣帶大的。所以我們文化裡頭講對父母的孝順叫反哺之恩,這個反哺就是鳥一樣,這個母 親、鳥的母親,喂孩子都嘴對嘴餵他吃的,像我小的時候母親餵我,我還深深記得就是這樣吃的。當然這個時間蠻短,反哺就是這個樣子。所以玄奘法師說翻譯呀, 百分百地高明、百分百地準確,他說就像母親哺乳一樣,喂小孩呢,在嘴裡咬、咬了半天咬細了以後啊,那個好的營養十分之七已經到自己肚子去了,雖然不想吃 啊、想給孩子吃,可是嘴那麼一動一動,那個營養跟到口水已經流到胃裡去了,他說所以孩子們吃到的好的營養也不過是十分之三。他說翻譯得百分百最好的、最準 確,那個味道、那個精華也不過十分之三,做不到百分百地翻譯完全準確。這是玄奘法師的名言。我們看到現在人學了幾天外文,中文也沒有搞好,然後就翻譯,翻 譯了半天,大概那個飯也不是飯,菜也不是菜,牛奶也不是牛奶,豆漿也不是豆漿,不曉得是什麼東西了。

這是因為玄奘法師這個翻譯,由這個翻譯 的道理,我們講到這個話,這些話出在哪裡呢?你必須要看玄奘法師的本傳,乃至他的《大唐西域記》。不是《西遊記》。《西遊記》是有兩部書,除了一部小說以 外,還有真正一部《西遊記》,這個《西遊記》是道家的書,不是小說啊。那是元朝開始,道教一位得道的所謂龍門派的神仙道人邱長春,到新疆以外跟成吉思汗見 面,成吉思汗派人來請這位有道的得道的邱長春真人,在北印度的邊境見面。那麼,跟著邱長春真人去的弟子們,一路上的記載,由山東動身,一路經過北平、到甘 肅、出新疆,經過蒙古、經過沙漠,一直追成吉思汗的大軍,一直追到了印度的、北印度的邊境,他們才見面。因此啊,這個記載也叫做《西遊記》。這些都是很好 的文化裡頭的、古代的,研究地理、研究宗教史、研究文化史的發展,研究一個戰亂時代,一個大宗教家、教育家影響了多大一個時代。尤其像邱長春當時在山東, 可以說不是屬於宋朝的人,那是屬金國的統治,那麼成吉思汗元朝那個時候開始力量還達不到山東。山東這一面是金國,長江以南是南宋,西北方面還有夏國,都是 國家。成吉思汗聽說邱長春是有道之士,非要請他去,要想皈依他,學神仙之道。那麼就派大使通過了夏,那個時候叫西夏,再(通過)外交關係到金國請邱長春, 到西北見面。那麼那個時候南宋也請邱長春到南方來,他不來,到處(都請他,)西夏也請他不去,至於那個時候統治了佔據山東的金國請他也不去;一接到成吉思 汗的邀請函,馬上答應要去。一班弟子們大家是嘩然,很奇怪!這要通過經過兩三個戰場,多困難!為什麼要到、看這個一個蒙古人成吉思汗?南宋、各地的政府請 你去,馬上做國師的,不去。他說:「非你們所知啊!」你們不瞭解。他就看到未來的大勢,成吉思汗會統一了世界、統一了當時的中國,他就有神通早知道了。那 像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生命財產不曉得要死多少,他非要去不可。

所以跟成吉思汗倆一見面,成吉思汗向他求道,他說這個道啊你不需要問,你只 要學到仁義之道,少殺人就是道。成吉思汗很佩服他的話,拜他為師,就告訴他萬一將來我統一了金國,乃至統一了整個的中國,他說師父啊,你有什麼要求?他說 我有個要求,你啊現在跟我倆定了契約,所謂「丹書鐵券」,古代那個契約,皇帝、一塊鐵上面燙了字,打成兩半,兩個拼攏來就是一塊文字,丹書契約、鐵券,像 我們要簽字的;以後萬一你的部隊打到中國,統一中國了,(只)要(是)我邱長春的這個教門(所以後來叫作龍門派的道教,北派的道教),只要門口貼是龍門派 邱長春的弟子,統統不殺。成吉思汗說:就是這樣辦!我們定了契約!所以後來忽必烈統一中國,乃至元朝的部隊、蒙古的部隊,打到中國來,北方從山東、好幾 省,所有老百姓門口都貼了道家的標記、龍門派的標記,這些蒙古騎兵一看到,把馬頭一拉就走了。你說他這麼一做啊,保存了多少生命財產!這個都是我們所謂修 道、研究文化教育的人值得傚法的、值得注意的地方。一個成就人的力量,這才叫作度人、救世救人。他眼光早就看到。

非常奇怪的,成吉思汗後來 在西進的路上,他(邱長春)已經回來在北京了(所謂北平,過去也稱北京),所以北平有個道家的叢林大廟子叫白雲觀,那就是元朝專為邱長春修的,很大,道家 的叢林。佛家和尚也可以去掛單的。道家的、道教的人到佛家掛單,佛家到(道教掛單,)兩方面都可以互相掛單。那麼專為邱長春修的、蓋的。等到成吉思汗在西 北一死的時候,邱長春正在洗澡,忽然感覺到不對,仰頭一看天,他馬上很快洗完澡出來叫徒弟拿衣服來換。徒弟很奇怪,什麼意思啊?他說那一個人走了,我也要 走了。就是成吉思汗死了,他也馬上打起盤腳,也就死了。像這一類的故事啊,非常奇妙,很有意思的故事,這都是我們歷史上有名的記載。可惜大家因為讀書不多 啊,這些好的地方,在正史上啊,古代的歷史都是儒家做的,把這些重點都拿掉了。

這是我們講到玄奘法師引出了《西遊記》,因提到《西遊記》而講到道家的真正有一本書叫《長春真人西遊記》,因講到真正的《西遊記》,而牽扯到邱長春、成吉思汗這個歷史的故事,附帶的文章。

現在回轉來,就是這一句話,關於玄奘法師翻譯的這一段解釋完了。

 

偈與頌等於中國所講的詩,就是把很多的內容濃縮起來,歸到一個偈頌。很多的內容濃縮起來歸到偈頌,這也叫做詩。

那麼,第一偈:

稽首唯識性,

滿分清淨者,

我今釋彼說,

利樂諸有情。

這 是古代佛教裡頭的規矩,也就是禮節,也就是戒律,這種戒律屬於律儀戒,規矩的禮貌,菩薩們、後世人著作,決不隨便。所以等於我們文化,孔子以後,一切的著 作,都引到「子曰」,作代表。所以孔子是總老師,萬世師表。不講後世,後世是「千古文章一大抄」,抄來;也可以說「千古文章一大偷」,你偷得好偷不好。不 過我們小的時侯受的教育,做文章偷手啊,老師的傳授有個規矩,引用什麼人的說話,譬如「蘇東坡說」,一定要注出來,在本文裡頭就帶出來,因此或者是「所謂 東坡曰」,雖然是沒有著作權的問題,(但有)道德問題。因為別人的好東西我們引用到,這個人家的好,不能掩蓋了、不能偷來;如果說引用古人或者平輩朋友的 東西、沒有注出來,我們當年的老師們看到要罵你,因為丟人!偷!偷可以,要注出來。譬如作詩嘛,我們假使作的詩、四句詩,裡頭有一句實在作不出來,而且認 為古人已經作過的比我們好,可以用古人的句子,但是下面一定加兩個小字在旁邊:「借用」。譬如「借用東坡句」。不像現在的人,現在人引用別人的文章、引用 別人的思想,當然不肯注,最好把你那個原書本名都給你抹殺,然後全盤照抄,抄了,都(當作)是他自己的東西。所以你們講到文化的復興、文化的振興,文化、 道德觀念;過去的著作,我們一般人都是(用)一輩子的經驗在寫一部書,所以你看「子」書拿出來,萬古不能變動,他一生的(東西)自己著作了擺在那裡,所謂 千錘百煉。不像現在的人,今天寫一篇文章,明天自己還推翻了,不知所云——為了稿費。這些都是寫文章文化道德問題,我們談到文化復興,這些觀念首先都要有 個瞭解。很多,我們不作專題講演,順便講到這裡。

為什麼講到這裡?你看我們護法菩薩跟玄奘法師的精神:

「稽首唯識性」,稽首 就是頂禮,就是頭磕下來叫作「稽」,「首」就是頭,頭磕下來,在我們古人文字叫「稽顙」,也就是磕頭;那麼你們現在叫頂禮。先頂禮,頂禮什麼?釋迦牟尼 佛、彌勒菩薩都沒有,你看,把宗教的外衣統統拿掉了;換句話,磕頭、崇拜什麼?——真理——拿我們現在觀念來看。所以「稽首唯識性」。

《華 嚴經》上說佛說的,「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宇宙萬物既非主宰、也無自然,因緣生法,一切都是心識的轉變。所謂物理世界,也就是心識轉變的一部分,所以說 「稽首唯識性。」「滿分清淨者」,那些已經明心見性了的,那就是佛了、菩薩了。「滿分」,圓滿、得到清淨圓滿的,就是證得涅槃的人。那我們拿佛經的、宗教 的味道來念呢?就是「稽首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稽首十方三世一切諸大菩薩」,或者「稽首十方三世一切聖賢」,佛經也有這種句子,一切聖賢就包括了不只佛教 了,凡是得道的人,不管哪個教主,屬於聖人賢人之列的,一概稽首、頂禮。可是在唯識、中觀、般若的境界裡頭,他不是這樣,「稽首唯識性,滿分(圓滿)清淨 者」,諸佛菩薩都在內了。

「我今釋彼說」,我現在作這一本書,解釋,「彼」就是「他」,這個「他」不一定是指護法菩薩,也不是一定指世親菩薩。這個「他」,總的一個抽像的代表,就是代表講出來「萬法唯心、一切唯識」的這個真理。

「利樂諸有情」,為什麼我要著作去翻這個經典?不是出風頭,不是好高騖遠;利益一切眾生,使一切有情的眾生得到安樂。他說因此我要動手了,寫這個文章。不是我為了出風頭、為了好名而作這一部書。那麼,這是一個可以說是他的著作的前面一個開經偈。

那 麼下面的原文,所謂剛才講到三藏十二部,十二部,「頌」是一部,把這一個原文濃縮下來的內容叫作「頌」,是屬於十二部裡的一部。變成經典的文字叫作「長 行」(讀作hang),一行一行的,長行,這個「長行」又是三藏十二部的一部,「長行」就是發揮濃縮(了的)短偈的內容。

所以「今造此論, 為於二空有迷謬者,生正解故。」他說現在我為什麼著作《成唯識論》?就是說一般學佛對於「二空」有不瞭解,還執迷不悟,「迷」;「謬」,錯誤的觀念。要使 他們知道修行之路,使他們得生「正解」、很正確的見解。因此必須要寫這一部書。也就是說古人的一個著作非常慎重,問這個著作流傳下來有沒有價值,對不對得 起人,不能害人。所以有人一生的文章,不輕易隨便寫。譬如我們要寫一篇黃色的文章,寫一個隨便什麼小說,很叫座,可以發大財;在古人寧肯窮死都不寫,它影 響人很大,這個罪過、因果背得很大,所以古人寫文章著作是有這樣慎重的精神。

第二點,這裡講到「二空」的問題,什麼叫「二空」呢?就是我 空、法空。我們為什麼學佛修道不能成功呢?第一個,去不了「我空」,譬如你們打坐也好、什麼(也好),都曉得講佛法是空,你空得了嗎?你們三天不吃飯肚子 餓得要死,你說:「空的啊!不覺得餓了!」你空空看?當你夜裡睡眠睡不著的時候你說:「空的!要睡就睡!」做得到嗎?說累死了,要不睡就不睡:「空的!」 你空空看?這個還不是「我空」哦!「身空」都空不了,身空。身空都做不到,哪裡還能夠做到「我空」呢?

學佛成道、打坐、修道,必須先要證得 了身空。身空了不一定「我」空哦!因為你身體坐在那裡沒有感覺了,你說忘了身體,但是你還有個清淨境界,那個清淨境界有所執,那一點就是「我」,就是「我 執」。「我執」沒有去,那「我空」沒有證到。即使證到了「我空」,還是小乘的極果,小乘最高的果位,不過是一個小乘羅漢而已,只曉得「空」,還不曉得 「有」。所以禪宗呢,有個名稱我跟你們講過,叫做「擔板漢」。背一個板子在走路,只看到空的一面,這一面還看不見,只看一邊,叫做「擔板漢」,就是挑一個 板子走路,小乘的羅漢。這是「我空」。那麼為什麼呢?小乘的羅漢抓住空不敢動,不敢起心動念,躲在空裡頭認為是究竟涅槃,把空的境界當成究竟涅槃,永遠不 敢起心動念,不敢再來這個人世間,人世間太苦了,不敢再來。但是他也躲不掉啊,有國際警察要把他抓來,嘿,這是什麼呢?那是「業力」!所以大阿羅漢,證到 了大阿羅漢「我空」,空的境界一定八萬四千大劫,那個地球壞了又成立、壞了又形成,不曉得經過多少次,他還是要出定的。一出了定,不回心重新修大乘,始終 不究竟,還是受業力所牽,這是小乘的極果。實際上羅漢證得了「真空」,你說我們一聽不得了,入定八萬四千大劫,我們想有小乘根器的人,不管啦,將來再學大 乘也可以,先躲八萬四千大劫多好呢,免得那天天什麼呢,公共汽車趕得就很辛苦了,躲在裡頭不要動,(不要)趕公共汽車、也不要煮飯,多好!你要曉得他真正 入定了八萬四千大劫,一彈指之間!真正入定了忘了時間觀念了,也不過覺得只是迷糊了一下,哎呀!就過了八萬四千大劫了。等於我們睡眠,你看一個人夜裡睡五 六個鐘頭,你自己覺得只一下下就醒了嘛,這個中間沒有時間、忘掉了時間了。所以我們並不需要羨慕他,一定定八萬大劫有什麼了不起?不過也是起不了而已!這 是講「我空」。

因為羅漢證到了「我空」,關於「我空」的境界捨不掉,所以仍然在這個法執裡頭。大乘的菩薩必須證到「我空」以後,還要捨掉了「法空」。這個理論我們都知道了。

那 麼,可是呢,什麼叫做「空」?這是個問題喲。所以有《金剛經》,《金剛經》屬於般若,佛過世以後六七百年之間,龍樹菩薩出來,也建立了密宗的系統,但是密 宗還不算數;最重要是建立了大般若,空宗、性空,所以《大般若經》、《金剛經》乃至我們念的《心經》,就是龍樹菩薩所建立的般若系統。所謂般若,就講性 空。可是由龍樹菩薩以後,佛教一般修持的人,把空的見解同所證的空的果位,走入了很多的偏差、空果,因此很多人、修道的人,一達到空的境界要自殺,不想活 下去:「本來空了,這個生命活得多餘!這個世界活得好痛苦!」這就是「迷」,謬誤之見,錯誤的。換一句話說,般若所謂講空,《金剛經》一路講空,什麼叫做 「空」?所以把「空」搞錯了,我空、法空,理論曉得講,什麼才是「空」?後世的學佛的人在這個「空」上面的觀念錯誤,生了迷糊、生了謬見(錯誤的見解)。 他說現在為什麼要講唯識?不講空而講唯識的「有」呢?為了這些的錯誤「生正解故」,生出來(正解)。

「生解,為斷二重障故。」為什麼在唯識 說是「正解」?講到「解」字,我們曉得中國的佛學分類,一個人學佛有四個階段:信、解、行、證,也就是:教、理、行、果。所以真正的學佛的人必須先要研究 佛經,把理論先搞通;理論搞通了,再來「教」,教就是理論,佛的經教,通了,才得「正信」,你絕對相信了,有這個事情;然後生出自己的正確的見解,觀念正 確(見解就是觀念),不要搞錯了,那麼才可以起行——修行;修行就可以證果。所以信、解、行、證,見解就有如此之重要。這個見解怎麼來的?正確的見解就是 理論要通。所以禪宗呢,就首先重「見地」,不叫「見解」。見地不對呀,你所有的修持都是錯誤的。我們先休息一下。

 

繼續下來,就是說,我們修行啊,先要有正確的認識、見解,這個見解、認識有什麼重要呢?「生解」,為了斷除兩種最重的障礙。就是說我們不能成道,就是「我障」、「法障」。「法障」就是說一切主觀成見、認識上的障礙。

「由 我法執二障具生,若證二空,彼障隨斷,斷障為得二勝果故。」他說我們之所以懂了很多佛經的理論不能證道、不能成功,都由於我執與法執,執著,抓得很牢。這 兩種障礙(使)我們不能證道,「二障具生」,與生命俱來,只要有生命,「具」,非常完整地存在。那麼譬如說只要一個嬰兒一懷胎了以後,他就有「我」,這個 「我」就起來;那麼他就形成了他的個性,個性就是主觀,這個主觀就是「法執」。所以「我執」與「法執」要什麼時候斷除成道呢?必須要證得二空:我空、法 空,那麼這個障礙才能斷除。這個障礙在普通的佛經叫做什麼呢?「我執」引發了「煩惱障」,一切煩惱由「我」而來;「法執」由我們的知識來,所以「法執」是 「所知障」。沒有成道以前,所知越多、障礙越深。因為我們普通的習慣,知識以先入為主,誰都免不了,先進來那個觀念抓得很牢的。譬如一個學心理學的人,他 對於其他的東西他都拿心理學的眼光看;一個學哲學的人都拿哲學眼光看。譬如我們現在講有一種病態:職業病,他習慣了,先入為主。所以這兩個障礙:煩惱障與 所知障,是我們修道障礙最大的動力。古人對於這一點也變成中國文化的文學了,所以明朝的人有一個對子非常好的:「欲除煩惱須無我」,一個人要想除掉了煩 惱,除非達到無我境界;「各有前因莫羨人」,人世間哪一個人好、哪一個人壞,各由前生的因果帶來,各有前因,不羨慕人家、不妒忌人家。所以「欲除煩惱須無 我,各有前因莫羨人」。

這是講到二障的斷除。斷除了煩惱障、所知障,我障(我執障礙)與法執的障礙。斷除這個障礙可以得兩種最好的果位, 「由斷,續生煩惱障故,證真解脫。」我們學佛,所謂得道、悟道為什麼呢?——得解脫。所以這一點我們特別要認識清楚啊!所謂你們打坐、修道,不管你修哪一 種,為了解脫嘛!人生都是束縛在那裡、困在那裡,解脫不開。譬如我們學宗教的人,希望往生天堂,因為在這個世界給它束縛得很厲害,想跳出這個世界另外到一 個環境,這還是求解脫的一種方法。所以學佛呢?解脫!求得解脫。那麼它怎麼樣求得解脫?不是說你練氣功啊,氣脈通啦——氣脈通了不過是這個肉體上的健康 哦,越使解脫更困難哦!怎麼樣求能夠求得解脫啊?要般若、智慧。所以真正的學佛是智慧之學,不是迷信,更不是功夫。所以要解脫——般若。因為解脫了,智慧 使自己解脫了,才能夠證得不生不滅的這個法身,非空非有不生不滅的法身。解脫、般若、法身,三樣缺一而不可。譬如你們打坐修道到某一種境界,問題解決不 了,就是般若不夠啊!因此你被那個境界困住了,就不得解脫了。要想證得法身,必須要解脫;如何求得解脫?必須要般若;三樣缺一而不可。

所以 說,我們如果得到準確的正解,這裡所講「正解」就是般若智慧的一種,真正的智慧由「斷」斷掉了,「續生」,我們後來的煩惱不來、不繼續來了。這個文字要注 意啊,他翻譯的文字太簡練了,一搞不好你就會念成「由——斷續生」,也可以;但是規規矩矩的念:由「斷」——斷掉了,「續生」——後面的不繼續來。這個煩 惱障,「故」,由這個原因。「故」字不放在下一句,(要)放在上面,「由斷,續生,煩惱障故,證真解脫。」才能夠證到了真正得解脫之路。得解脫了就清淨 了;(若)執著了清淨啊,還是「法執」沒有脫,所以解脫之道只能是小乘的極果,小乘羅漢的果位就是解脫的極果。所以我們講到戒律,所以出家人的比丘、比丘 尼戒在教理上稱為「別解脫戒」,因為為什麼要出家跳出紅塵?為了解脫這個世法。這個「別」就是特別的意思,就是特殊一個解脫的道路。所以在中國佛教比丘、 比丘尼戒以後必須要受菩薩戒,菩薩戒不特別,在世間就可以出世、就可以得解脫。所以那個屬於「別解脫戒」裡頭的。

「證真解脫」,所以這些小乘的戒,極果是解脫,當然還非究竟。因為小乘極果解脫了,解脫「我執」,不過是證到「我空」;但是那個清靜的、空的境界他解脫不了,這個「法執」還在,必須要再斷這個清靜、空的「所知障」。

所 以「由斷,礙解,所知障故,得大菩提。」再進一步斷除了「礙」,障礙了真正智慧的見解。我們什麼地方障礙了自己不能成道呢?所知障。自己認定:這個就是這 個!所以尤其現在青年呀,學佛的很有意思,我們從前當年沒有這種情形。現在青年,「哎!老師啊,你那個意見很不錯,不過我認為……」一聽這個話,得果?不 過我現在也很習慣了,啊,在當年我們那就是兩個耳光就給你甩過來了,就叫你滾蛋了,你既然認為,你去了不要問我了。(第24集終。xby10101錄入, 懶散怕梳妝校對,玉樹臨風2011-08-21三校完。)

【書籍目錄】
第1頁:唯識與中觀(一) 第2頁:唯識與中觀(二)
第3頁:唯識與中觀(三) 第4頁:唯識與中觀(四)
第5頁:唯識與中觀(五) 第6頁:唯識與中觀(六)
第7頁:唯識與中觀(七) 第8頁:唯識與中觀(八)
第9頁:唯識與中觀(九) 第10頁:唯識與中觀(十)
第11頁:唯識與中觀(十一) 第12頁:唯識與中觀(十二)
第13頁:唯識與中觀(十三) 第14頁:唯識與中觀(十四)
第15頁:唯識與中觀(十五) 第16頁:唯識與中觀(十六)
第17頁:唯識與中觀(十七) 第18頁:唯識與中觀(十八)
第19頁:唯識與中觀(十九) 第20頁:唯識與中觀(二十)
第21頁:唯識與中觀(二十一) 第22頁:唯識與中觀(二十二)
第23頁:唯識與中觀(二十三) 第24頁:唯識與中觀(二十四)
第25頁:唯識與中觀(二十五) 第26頁:唯識與中觀(二十六)
第27頁:唯識與中觀(二十七) 第28頁:唯識與中觀(二十八)
第29頁:唯識與中觀(二十九) 第30頁:唯識與中觀(三十)
第31頁:唯識與中觀(三十一) 第32頁:唯識與中觀(三十二)
第33頁:唯識與中觀(三十三) 第34頁:唯識與中觀(三十四)
第35頁:唯識與中觀(三十五) 第36頁:唯識與中觀(三十六)
第37頁:唯識與中觀(三十七) 第38頁:唯識與中觀(三十八)
第39頁:唯識與中觀(三十九) 第40頁:唯識與中觀(四十)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2)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
第 2 楼
匿名 发表于 2023-10-11 23:03:00
讚!
第 1 楼
匿名 发表于 2016-5-28 23:05:25
請問您有關:南師這上丶下冊的唯識與中觀 南懷瑾先生講述 書在那裡可買到,我很喜歡想閲讀,可否請您告知,謝謝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