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仁慈的吸引力:都市心靈修行法則 皮耶羅.費魯奇

仁慈的吸引力:都市心靈修行法則 皮耶羅.費魯奇

記憶

[日期:2011-03-31]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皮耶羅.費魯奇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記憶

  你有沒有忘記什么人?

  你走在街上,突然遇到一個20年不見的舊識。你並不知道這些年來,她曾經曆盡滄桑。在你腦中,她依舊是多年前的模樣。你心裏的她一如往昔,就像是記憶博物館中的一尊蠟像。措手不及地,她出現在你面前。恐怖電影一般,她仿佛一下就老了。多么不可思議!就像是有人轉動了時光機器的柄把,多少年一晃就過去。生命以如此唐突的方式當頭給我們棒喝,告訴我們時光飛逝,人事全非。

  就這樣,一個秋日的早晨,我遇到我從前的英文老師。許多年前,她曾在我生命中占有一席之地。我每個星期都要和她見面,上幾堂枯燥乏味的英文課。後來我搬家,就此失去聯絡。現在,毫無預警地,我和她在市場上不期而遇。我先認出她來。她更白也更胖了,不過我認為她老得很優雅。我告訴她我的近況,也問及她。她臉色一黯,說道:“我編到W就停了。”一開始我沒聽懂,接著我驀然憶起,老師當時正和師公一起編寫一本譯英辭典。他們沿用老方法,一次編一個字母,是藝師打造藝品的風格。例如,有好一段時間他們完全沉浸於A裏,那段時間內,只有開頭是A的詞彙才重要,然後是B,以此類推。我最後一次看到老師的時候,這個計劃才剛起步。

  她對我述說她的人生。編到D的時候,師公身體開始出現衰退征兆,不過他們沒有太在意。等到I,師公時而清醒時而迷糊,病魔已在不知不覺中侵占大片城池。L是生死關頭。那段期間,他們還出了一場車禍。P是一段悲觀和健康惡化的時期,師公不得不住進醫院。S充滿痛苦和悲傷。隨著字母往下走,事情每況愈下,如此延續到W。辭典的編寫越拖越慢,隨著師公的過世畫下句點。老師沒有力氣再繼續。工作戛然而止,未完成的辭典就此束之高閣。

  我覺得這種以字母來回憶人生階段的方式頗為奇特。不過其實我不該驚訝,因為在每個人心底,都會將生命中的重大裏程碑和某些思維及感情扣連在一起。不過最令我驚異的,是我這位老師的痛苦持續了這么多年,我卻懵然不知。我埋首前行,為增添新的人生閱曆奔忙,卻將她遺忘在身後。這段期間她受盡折磨,她帶著受創的靈魂、痛苦的腳步,緩慢地行過辭典的書頁,最後依然孤獨以終。

  是的,人們依然存在,即使我們不再想到他們,他們繼續受苦、工作、享受、生病、痊愈、死去。這是個無可否認的明顯事實。可是,我們真的這么相信嗎?對我們自戀的心靈來說,別人只有在我們見到、摸到、聽到或是想到的時候才存在。

  而當多年後重逢,我們驚異地發現,歲月竟把他們也催老了。或許我們會因為忘了他們而感到內疚。從A到W,我的英文老師曆經巨大的起伏跌宕,我則隨著生活載浮載沉,走到了一個不同的方向。我不可能抹去她受過的苦,可是,偶爾一通電話或是上門去看看她,說不定我可以減輕她幾分痛楚,讓她感到自己並不孤單,世上還有人記得她。可是事實不是這樣。

  我們生命中有很多人似乎慢慢被淘汰了。曾有一段時間他們很有用,我們因此深受他們的吸引和鼓舞。隨著重要性漸失,這些人也被我們忘懷。而這個時代的主流心態--步調快速、感覺浮淺、產品必須保證滿意--對這樣的過程有如推波助瀾。我們居住的現在,是個和過去或未來都沒有連接的現在。這個充斥著消費主義的現在,不斷追求新產品,也不斷拋棄舊東西。

  這是用過即丟的風格:不再需要的,棄之如敝屣。這話聽來或許有點憤世嫉俗,然而這種心態也逐漸擴散到人類身上,只是沒有那么凸顯。我們對某人一旦失去興趣,隨即拋諸腦後。這些人常常是老人,但也可能是任何年紀的人。這種思維鮮少表露於外,可是大家心照不宣:我們如此匆忙,馬不停蹄,無法一一做到曾有的承諾,也不可能花時間陪那些以我們忙碌的角度看似乎並不相幹的人。就像快車道上的汽車,我們加速前進,把開得慢的車拋在身後。然而我們也可能是開得慢的車,看著別人呼嘯而過,一下子消失在遠處。

  老年人的地位很明顯。如果你去阿拉斯加,你會發現在那種傳統生活下,愛斯基摩因努伊特族的老人備受尊敬,因為他們知道如何在冰上挖洞釣魚,如何生存。去奈及利亞的部落看看,你會知道年老是榮耀,因為唯有老人才有權利替你療傷,提供建言。在傳統印度,老年是專注於心靈生活的生命階段,超越了世俗的雄心壯志和成見觀念。西方有些人的觀念則大不相同,一些老年人常被忘懷,他們失去了重要性和活力,也在我們的記憶中消退,從真實世界中淡出。最糟的是,有人把老人被視為是累贅。有一次我問我授課的團體,他們想到“老年”的時候腦海中立刻想到什么。最普遍的答案是:“阿茲海默症”、“衰弱”、“功能失禁”、“老態龍鍾” 和“棺材”。

  拿“記憶”這個字當比喻,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另一個標記。你該聽說過,某些質料可以保持一個特定的形狀,這就是它的“記憶”。我西裝褲的質料“記得”它正確的折線,會把不對的折線“忘掉”。計算機也有記憶,所以我們孜孜■■,不斷將數據儲存起來,以免計算機突然患了失憶症。我的稅務會計師每天下班一定會把所有的數據儲存在他的辦公室,那是他生計之所系。我聽說有個人的計算機突然將所有的交易記憶一筆勾銷,包括地址、賬戶、生意往來狀況等等。那人沮喪得一病不起,不久就過世了。

  我們有時也會覺得自己像個故障的計算機,記不起電話號碼和人名的時候不禁憂心忡忡。可是,那是真實的記憶嗎?依我之見,非也。記憶的精髓不在於數據的儲存,而是我們的感情以及我們賦予記憶的意義:因為我們記得,關系才能鮮活。童年的玩伴、生離死別的痛苦、和某個不凡人物的會面、一個美妙的9月午後,這些都是我個人曆史中的要素,不僅僅是我儲存在某個檔案中的項目而已。透過我的記憶,我構築起我的人生,建立起我的定位。我之所以為我,是因為我記得過往的境遇、見過的人、犯過的錯、享受過的勝利。我記得,所以我存在。

  記得就是生,忘懷就是死。如果某人已告別人間,可是依然活在我們的記憶裏,他便是栩栩如生,有時還會驀然出現眼前。一個我母親認識的女人,有一回在我母親過世多年後,說起她生前的幾樁軼事。那些事我都不知道。母親在她急需幫助時伸出援手,對她述說心事,也對她提過我。聽著聽著,母親宛如就在眼前。有人過世的時候,回憶那人一生的小故事和與她相聚的時光,或許最能疏解愛她的人的痛苦。我們將死者的靈魂儲存在記憶裏,借由回憶,我們有如打敗了無可規避的死亡,贏得一回合的小小勝利。

  不過,忘懷往往比較容易。我們忘記的遠比記起的多。人的記憶具有頑強的選擇性;我們會記得對我們有用處的人,其他就任由風飄。我們可以在記憶檔案中任意搜索,可是總有許多人從來就沒再被取出過。由此,我們可以看出自己對他人的一個往往隱而不顯的基本態度,說得坦白些,就是把人分為A等B等。那些舉足輕重、頗有用處、令人愉快、對我們有所幫助的人屬於A等。而即使我們不願承認,B等人勢必也存在--那些對我們沒什么用或是想到就不舒服的人。將這種態度的邏輯發揮到極致,是一種難以言傳的暴力。對某人視而不見、拋諸腦後是看不見的暴力。雖然沒有拳打腳踢,不用槍炮攻擊,它依然是暴力,因為它將那人推進了孤單寂寞和不聞不問的冷宮裏。

  幸好,還有另一種看待他人的方法:認為每個人都同等重要。諾曼•卡辛斯(Norman Cousins)寫過一本極好的書,其中談到他去見史懷哲的經過。他帶了一封信面交給史懷哲。那封信是一個小孩寫的,請教音樂方面的問題。史懷哲讀完信,兩人便開始討論好幾個大題目,世界和平、美蘇關系、原子武器、醫藥巫術、飛彈、治療、人際關系,無一不是牽動全世界的課題。安排這場會面,原本就是希望對疏解世界緊張局勢以及方興未艾的低蕩氛圍有實質效果。最後,史懷哲從普世課題回到個人。他記起那個小孩,寫了一封信回他。對他來說,那小孩的重要性不亞於肯尼迪和赫魯曉夫。以這樣的觀點,沒有人會被遺漏。每個人都是重要的。

  想到自己被忘懷是因為自己無足輕重,不免令人驚慌失措。這有如被社會放逐。當我們被記得、被珍惜、被納入考慮,就像一般人一樣,我們會感到自己的價值。不過,記憶對那些記得他人的人也有幫助。活著卻事事遺忘,或是活著卻不知來曆,過去是生命的重大創傷,因為你完全不知道自己是誰。瑪拉尼(D. Marani)的小說《新芬蘭文法》(New Finnish Grammar)當中,有個人頭顱幾乎被打碎了一半,被發現後送到醫院。傷是治好了,可是他喪失了記憶,不但不知自己是誰,連說什么語言都忘了。那人沒有身份,後來從幾個線索中發現,他有可能是個芬蘭人,所以他從頭開始學芬蘭文,想要重建身份。那是一段漫長艱辛的過程,他有如在黑暗中摸索,因為他的記憶永遠喪失了。最後小說主角無意中發現,線索被解讀錯誤,那人根本不是芬蘭人,可是為時已晚。那人已投身芬蘭軍隊,為一個並非他祖國的國家而戰。而他依然不知道自己是誰。

  這個故事可以借來比喻我們失去的記憶,因為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是健忘的。在這個瞬息萬變的年代,我們很難記住所有的事情。我們不斷被新的刺激吸引,“現在”每天都被重新創造--事件、人物、時尚、觀念、建築、地方、物品。每樣東西都如曇花一現,即生即死。改變的步調如此快速,要和生命中出現的人不失聯系誠非易事。大家各走各的路,生活方式遠比往昔複雜多樣。更大的危機是:雖然我們自己的曆史不斷延續,卻跟自己失去了聯系。於是我們試圖為自己尋找一個身份,就像小說裏的男人。可是那是假象,一個不堪一擊的定位。最後,我們連自己是誰都不知道了。

  有些藥方可以治療一二。我從事心理治療工作,在和客戶初次見面時,我會請他們寫下自傳。自傳中的記憶往往只是片段,卻承載著被淡忘的感情、怨恨和他們不願回首的傷痛。潛意識是很固執的。憑著一點一滴,一個人會慢慢回想起自己的過去,因為每個人的生命都是一篇章章相連的記述,雖然我們可能將它視為是一堆雜亂無章的未竟事件的組合。我們可以一點一滴地跟自己和解,悟到是過去的曆史塑造了今天的我,也成就了我們的能與不能。我們的記憶、學到的教訓、闖過的難關、一路上的成功失敗、結識過的人,都是我們生命的部分,都有助於認識自己。

  我有個客戶,希望借由重建童年來探索自我的定位。她生長在奧地利的一個山區小鎮,兩歲起就被父母留給一群修女照顧,日子過得艱苦。40歲的時候,我的客戶回到她只有浮光掠影記憶的小鎮,找到了曾經照顧過她、如今散居在附近城鎮的三位修女--當初有4位,不過一位已經過世。借由照片的輔助,她在腦中重建起那段歲月。修女依然清楚地記得她。那是一次非常動人的重逢。經過這次探索,我的客戶覺得自己不一樣了。她為自己的人生填補了斷層,生活得以繼續。她感覺自己更強韌,也更真實了。

  專家常說“記憶如自傳”(autobiographical memory)。他們相信,每個人都在不斷改寫自己的曆史,也就是根據我們對自己多多少少越來越完整的形象重新評估自己。記憶更是一種社交膠黏劑。對某一段過往歲月有共同記憶的人,我們總會感覺特別親切。一如前章所言,身在當下是必要的,而保有記憶也同等必要。

  一旦和自己的過去取得聯系、與一路行來的顛簸握手言和,我們會覺得腳下站得更穩。反過來說,無論是和過去決裂而活在失憶的狀態下,或是過去有如沉沉重負壓迫或毒害著我們,日子恐怕都不好過。我們的過去,是人生旅程中必須攜帶的行李。我們走向不可知的未來,或許美麗或許危險,任何事都有可能發生。我們的行李也許盡是無用又厚重的東西,不但拖慢腳步,也讓我們每走幾步就得停下來喘口氣。也或許我們什么也不帶,既不知前路也不知去路,連吃的喝的也一概闕如。而我們也可以輕車簡從,只帶著裝有食物、飲水、睡袋、詳盡地圖、旅行筆記、指南針等必需品的輕便背包上路。

  有些記憶永遠擦不掉。最舉足輕重的或許就是我們最初始的過去,即使我們已淡忘,它依舊銘印在記憶的細胞裏。一個人最初的人際關系通常是和母親的親情互動。母親是我們生存的保障,她保護、照顧我們。你跟母親的親子關系是什么模樣呢?我們很多人格面向都要視這個異常重要的關系而定,而且它能決定我們自己和兒女的互動。假設你眼前有一對夫妻,他們即將有個小孩,而你想知道這對父母和小孩會建立起什么樣的關系。什么是這個尚待成形的關系的最佳指標呢?某種測驗的反應?做個人格總檢驗?這對父母的人生觀或宗教信仰?夫妻之間的互動情況?都不是。最重要也最關鍵的指針因素其實是:這對准爸媽和他們親生父母的關系。曾經出現在他們生命中的親子情境,很可能會在他們小孩的生命中重現。

  現在,我們來看另一種人生情境:瀕死經驗。過去是我們的一部分,這就是一個奇特的例證。很多曾在死亡邊緣掙紮的人在回返人世後,對於這段經驗的描述竟然出奇的雷同。很多人記得看到自己的一生在瞬間流過眼前,要不就是穿過一個黑暗的隧道,走向一道神聖美麗的白光。很多人還記得見到先他們辭世的至親好友來迎接,給予幫助、引導和安慰。在那樣的時刻,我們需要的就是這些。多么大的感動與寬慰。

  那些靈魂真是曾與我們生離死別過的親友嗎?抑或只是人類生理機制的緊急反應,腦中湧出腦內啡(endorphins,腦內具有鎮痛作用的氨基酸),借由這些有益的化學反應和令人寬心的影像,好讓我們熬過極端的壓力?就本書目的而言,答案無關緊要,因為無論是或不是都無損於一個重點:曾經屬於我們曆史的人是我們的一部分。我們需要他們陪在身旁扶持,才能感覺堅強而完整。

  因此,不管願不願意,我們的世界觀、我們的細胞、我們的定位當中,有些人永遠栩栩如生地活著。當然也有不太重要的人,至少表面如此。可是,即使不是舉足輕重的人也曾參與我們的曆史,塑造了現在的我們。就像一棵大樹的根,即使是最細最遠的根也是根。

  認識了自己的根,我們會變得不同,會感到更真實。很多人對家族曆史饒有興趣,這個事實凸顯出一種害怕無根的恐懼,深恐自己腳下是一片空無。而比追本溯源更重要的是重新發現自己和曾在我們人生路途中同行的人之間有些什么樣的關聯。

  每個為人父母者都知道。小孩生命中的裏程碑:跌撞學步、生日慶祝、學校戲劇演出、某個假期,當父母的總希望照個相或是錄下當時的景象。小孩也老是要求爸媽和親友講述自己的童年往事,仿佛永遠聽不夠。他們對自己過去的模樣、做過的事情極為好奇,喜歡聽到這些記憶不斷播放。這是因為他們需要拼湊成一個故事--自己的故事--才能成為一個完整的人。父母為子女照相或是述說童年故事似乎是普遍現象,自動自發有如本能,一如喂養小孩、保護小孩。保存記憶有助於小孩確定自己的定位,並且從中得到力量。如果你知道自己從哪裏來,要決定往哪裏去就比較容易了。

  記憶也具有社會含義。跟隨著某個民族的記憶都有專屬的地域和景觀,而不只是古代社會,每個人都是這樣。節慶、儀式、音樂、歌謠、民俗故事、風土人情,也莫不如此。這些都是值得保存的傳統遺產。語言亦然,它是人類智能的傑作,千百年來無數的個人對它都有過貢獻。至於和文化有著最直接關聯的飲食,更包含了數不清的情感。飲食和語言一樣,都是緩慢演化的結果,最好吃的菜肴曆經多少變化和實驗還是會永久留存的。某種食物入口之際,你和某種人生感受和生活滋味就產生了聯系。

  然而,醜陋的新建築常常扭曲了景觀,傳統音樂、民間故事、風俗傳統日漸湮沒;語言變得貧瘠;傳統食物被大量制造、難以歸類的菜肴所取代。這些固然有益於獲利和效率,卻造出一個毫無特色的冷漠世界,一個還沒誕生就已死去的現在。這是現今世界的一大問題。

  這讓我想起一樁小事。有一天,一個女孩在佛羅倫薩市中心沖著我問:“喂,你,麥當勞在哪裏?”她後頭跟著一群小鬼頭,個個像她一樣,餓得好像非啃點東西不可 --而且要快。那一瞬間,我體會到保存過去的重要。如果我們繼續過這樣的生活,對先輩的言行典范視若無睹,對他們受過的苦、胼手胝足創造的事物,甚或飲食方式都視而不見,那是多么深的大不敬。相形之下,那些費心努力將祖先最有創意、最美麗的遺產保存下來的人,做的是一樁仁慈的大功德。那幾個餓扁的小鬼想一舉抹殺這一切,只想狼吞虎咽吃下一盤大量制造、毫無個人特色的食物。休想。噢,小姐,我忘了麥當勞的位置,不過我知道有個地方,意大利面做得好極了。

  而仁慈和記憶之間有什么關聯呢?一個小小實驗可見端倪。想出幾位在你人生旅程中已經失去蹤影的人,而且不是那么重要的人。注意你在憶起他們的那一刻,你的反應是什么。是感激、怨恨、內疚、快樂、憐憫,還是漠不關心?你會知道他們在你生命當中占有多大的分量。

  如果我們把不再有用的人都拋到九霄雲外,我們不可能仁慈。如果我們把人分為A等B等,我們永遠不會完整,永遠不會心安,無論是對自己還是他人。我們必須深自體會,一個人的過去、現在、未來和他人的生命互為交織,所以彼此都是對方的一部分,我們既是自己,也是別人。如此我們才可能了解,人我是如此的相連相系。

【書籍目錄】
第1頁:《仁慈的吸引力》亮點介紹 第2頁:內容簡介
第3頁:作者簡介 第4頁:目錄
第5頁:書評:仁慈:一種立場,一種生活方式 第6頁:書評:良善而積極地面對
第7頁:引言 第8頁:诚实
第9頁:溫暖 第10頁:寬恕
第11頁:接觸 第12頁:歸屬感
第13頁:信任 第14頁:專心
第15頁:同理心 第16頁:謙遜
第17頁:耐心 第18頁:慷慨
第19頁:尊重 第20頁:彈性
第21頁:記憶 第22頁:忠誠
第23頁:感恩 第24頁:服務
第25頁:喜樂 第26頁:結語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1)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
第 1 楼
Jessie 发表于 2014-3-19 16:47:06
此書能讓我解開無數的心結,讓我懂得寬恕,懂得感恩,更能活在當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