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佛教各宗派源流 太虛大師著

佛教各宗派源流 太虛大師著

第二章 印度之小乘宗派源流

[日期:2010-07-22] 來源:轉載  作者:太虛大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第二章  印度之小乘宗派源流

第一節  教義之分派

  上座大眾之分派

  分裂之遠緣

今考佛弟子中有上座大眾之部類名稱者,實起於佛示寂後窟內外之結集。彼時雖未分裂為二派,且佛寂百餘年後分裂為上座大眾之二派亦與結集時窟內上座及窟外大眾無何淵源,但名稱之襲用,未始非一遠緣也。又相傳阿難陀尊者經行林間,聞一沙彌誦伽陀云:『若人生百歲,不見水潦鶴,不如生一日  而能得見之』。尊者呵以此非佛說,亟令更正誦云:『若人生百歲,不了生滅法,不如生一日,而得見了之』。數日後聞前沙彌誦水潦鶴如故,詢之,乃由彼剃度師謂阿難陀已老耄昏憒,記憶錯亂,乃令沙彌仍誦如故,尊者嘆息示寂云云(見付法藏因緣傳)。亦可見當時已有各宗其所聞之眾矣。復次,佛教初期盛行中印度,至阿育王時遍布五天兼及西域、南洋、混合多數方土風尚各異之民族同為一佛教徒,其內部自應易起分歧。若耶舍尊者與吠舍離僧會議非法十事,雖義關律學,且仍勒歸一律,要亦僧眾分裂之見端也。設非醞釀已至成熟,則大天縱雄辯,亦何至遽得大多數僧之宗仰哉?故細察其分裂之緣,所由來遠矣。

  分裂之主因

按玄奘三藏譯世友菩薩造異部宗輪論云:「如是傳聞:佛薄伽梵般涅槃後百有餘年,去聖時淹,如日久沒。摩竭陀國俱蘇摩城,王號無憂,統攝瞻部感一白蓋,化洽人神;是時佛法大眾初破,謂因四眾共議大天五事不同,分為兩部。一、大眾部,二、上座部。四眾者何?一、龍象眾,二、邊鄙眾,三、多聞眾,四、大德眾。其五事者,如彼頌言:餘所誘、無知,猶豫、他令入,道因聲故起,是名真佛教」。基師述記引大毗婆沙論,敘大天在家時曾烝母、弒父、弒阿羅漢、弒母。出家後又誑徒、誣佛,乃為一五逆十惡具備之人。五事者:一、阿羅漢為餘魔等所誘,得有漏失不淨之事,頌餘所誘是。二、阿羅漢得有不染汙無知,頌無知是。三、阿羅漢得有處非處疑,頌猶豫是。四、阿羅漢但由師令證入,不能自知,頌他令入是。七、大天自知罪重,夜呼苦哉,弟子驚問,飾謂聖道須因苦聲起,頌道因聲故起是。此一頌即大天集其誑徒之說,以誣為真佛教者也。由諍五事,致僧分裂:以無憂王時,高僧多聚居雞園寺;大天出家後,善能講誦三藏,王時請入內宮說法,臣庶多所歸仰。後雞園寺上座漸歿,布灑陀時輪大天昇座說戒,當眾宣說誑徒之五事,誣稱是真佛教;眾中之有學無學持戒多聞修靜慮者,咸起斥云:『汝言非佛教』,於是廣集四眾,分成兩朋,鬥諍紛然,不能和息。無憂王躬至寺中,從大天請,依多數為解決,時附和大天五事之凡眾多,而否認大天五事之賢聖少,王遂訶伏上座之賢聖眾,僧乃分裂為上座與大眾二部云。

  分裂後之狀祝

無憂王既贊成附和大天五事之多眾,彼否認大天五事諸上座,乃相約捨離雞園寺,現神通力,同往迦濕彌羅國。無憂王聞之,雖嘗堅請重返雞園寺,卒以上座眾不允,遂就迦濕彌羅造鴿園寺等數百僧伽藍以居之,盛行上座部之化。而無憂王所居波吒釐城,則相率奉雞園寺內附和大天之大眾部僧,於是上座與大眾之二派,分道揚鑣,各傳所宗。依此二部為本,遂更分裂出下述諸部。然異部宗輪論傳佛示寂二百年時,更有一名大天者,多聞精進,重提五事,似係一人傳說異詞,論主隨聞兩存耳,又基師瑜伽略纂頗褒譽大天;分別功德論且云『唯大天一人是大士』,則若非別有一人名大天者,必出於宗奉大天之大眾部所傳說耳。由是可反證上座部所傳說大天五事及其惡行,未可盡信。而此中所云大天,必係多聞精進之傑出人才,為僧中後起之新進派領袖,由之分立為大眾部,可無疑義。抑推其諍論之起,起於上座漸歿,輪大天昇座說戒,可知向來雖未分裂,第因上座猶多,致新進派無由表見耳,實則其潛勢力積之深矣。

  大眾部之一再分派

  一說部、說出世部、雞胤部

論云:「後即於此第二百年,大眾部中流出三部:一、一說部,二、說出世部,三、雞胤部」。按述記謂大眾部中凡多聖少,容易分裂,故不久又出三部。一說部說:世出世法唯一假名,皆無實體。與大眾部本旨不合,遂別分為派。以說唯一假名,故名一說,此依所立義為名者。說出世部說:世間法但有假名,出世間法則皆真實。與大眾部本旨及一說部皆有不同,因又另成一派。以說出世法實,名說出世,亦依所立義為名者。雞胤部梵語憍矩胝部,此從部主之姓立名者,真諦三藏譯名灰山住部,述記曾辨其非。此部於三藏中唯宏阿毗達摩不宏經律,謂經律是佛方便之教,應捨經律為說之心,唯依正理正勤修行,疾斷煩惱。此其主張頗近宗門,故又另立一派。此大眾部第一期所分出之三派也。

  多聞部、說假部

論云:「次後於此第二百年,大眾部中復出一部,名多聞部。次後於此第二百年,大眾部中更出一部,名說假部」。此為大眾部中第二期第三期所分出之二派。按述記名多聞部者,廣學三藏,深悟佛言,從部主德,立多聞名。又傳佛世有一無學名祀皮衣,入定雪山經二百年,出定至大眾部宏其三藏,多有深義,超舊所聞,或信不信,遂又分為一派。說假部則說世出世法中皆有少分是假,與大眾部本旨有異,亦不同一說部說出世部,故另名說假部,從所宗之義立名也;或譯分別說部。

  制多山部、西山住部、北山住部

論云:「第二百年滿時,有一出家外道,捨邪歸正,亦名大天,於大眾部中出家受具,多聞精進,居制多山。與彼部僧重詳五事,因茲乖諍,分為三部:一、制多山部,二、西山住部,三、北山住部」。此中大天即疑與前大天是一人者。然宗輪論於前大天不詳所以,於此則指其先係出家外道,次於大眾部中出家受具多聞精進,後與彼眾重詳五事,乖諍分為三部。言之鑿鑿,或係同名之另一人亦未可知,以印度人往往同名也。制多此云靈廟,乃山名也。大概彼時大眾部僧,多有聚居於制多山者。一日重論大天五事,或然或否,分為三部,占優勝者仍居制多山;曰制多山部;其餘二部,或遷居制多山之西,曰西山住部,或遷居制多山之北,曰北山住部,皆以所居之處立名。以上為大眾部之分派。

  上座部之一再分派

  說一切有部、雪山部

論云:「其上座部經爾所時一味和合,三百年初,有小乖諍,分為兩部:一、說一切有部,亦名說因部。二、即本上座部,轉名雪山部」。按述記,上座部傳承迦葉之教,首宏經教,律論次之。造大毗婆沙本論之迦多尼衍子,彼時於上座部中出家,首宏對法,經律為次,與本旨有異。復因上座中有信奉大天五事者,致稍起乖諍,順迦多尼衍子不信大天五事者,以說有為無為一切法皆有實體故,名說一切有部,即梵語薩婆多部也。復於一法廣為分別說其所以,亦名說因部。義理深長,人多信奉。於是遵迦葉先經後律論、而復信大天五事之耆舊,雖仍襲用上座之名,以遷避於雪山,故轉名雪山部,雪山部即本上座部。述記取真諦三藏譯本及文殊問經,辨十八部即二十部,與雪山部即本上座部甚詳。按上座部分為說因部與雪山部之二部時,頗與大眾部流出各部不同,蓋裂成二部後,即無復本上座部之存在也。

  犢子部、法上部、賢冑部、正量部、密林山部

論云:「後即於此第三百年中,從說一切有部流出一部名犢子部。次後於此第三百年,從犢子部流出四部:一、法上部,二、賢冑部,三、正量部,四、密林山部」。犢子部乃以部主之姓立名者,真諦譯可住子部,述記辨其非是。此部與眾不同,獨說有我,後世多指為附佛法外道云。法上、賢冑、大量、密林山之四部,則皆從犢子部流出。據述記法上乃部主之名,法中之上,故名法上。賢亦部主之名,冑指苗裔,此眾皆賢阿羅漢之苗裔,故名賢冑。量謂衡審刊定,自以所立法義,審定無邪,故名正量。密林之山部主所居,故依居處立名。此四部各釋舍利弗阿毗達磨,義有出入,後又各取經義添著造論,與犢子部本旨乖異,遂離犢子各成一派。

  化地部、法藏部

論云:「次後於此第三百年,從說一切有部復出一部名化地部。次後於此第三百年,從化地部流出一部名法藏部,自稱我襲采菽氏師」。按述記化地部主,先是國王,後於說一切有部中捨國出家,宏宣佛法,化所統地,名為化地。大概因化盛僧多,別成一派者,即梵音彌沙塞部也。次法藏者是部主名,亦得名為法密,梵音即曇無德。此部中說法藏有五:一、經,二、律,三、論,四、明咒,五、菩薩。既乖化地,他部亦不信之,遂獨立一派,引大目犍連為師以證。

  飲光部、經量部

論云:「至三百年末,從說一切有部復出一部名飲光部,亦名善歲部」。按飲光即迦葉波,乃部主姓也。善歲是稱部主早歲便有賢善之德也。此部即或存梵音、名為迦葉維部者是也。論云:「至第四百年初,從說一切有部復出一部名經量部,亦名說轉部,自稱我以慶喜為師」。按述記此師唯依經為正量,不依律及對法,凡所援據,以經為證,即經部師,從所宗法名經量部。亦名說轉部者,此師說有種子,唯一種子現在相續轉至後世,故言說轉。或說度部,與說轉同。慶喜即阿難陀,於結集時慶喜宏經,滿慈宏論,近執宏律,今既宗經不宗律論,故以慶喜為師。

  印度小乘二十部之統系

論云:「如是大眾部四破或五破,本末別說合成九部:一、大眾部,二、一說部,三、說出世部,四、雞胤部,五、多聞部,六、說假部,七、制多山部,八、西山住部,九、北山住部」。「如是上座部七破或八破,本末別說成十一部:一、說一切有部,二、雪山部,三、犢子部,四、法上部,五、賢冑部,六、正量部,七、密林山部,八、化地部,九、法藏部,十、飲光部,十一、經量部」。按所云大眾部四破或五破者,連根本之分為大眾部上座部,則有五次破裂,若專從大眾部所分出者以言,則但有四次破裂也。所云上座部七破八破者,亦連根本之分為大眾部上座部,則有八次破裂,若專從上座部所分出者以言,則但有七次破裂也。今依各派所從出及破裂之先後,撮為一表如下:

                             ┌一 說 部──┐

                              │說出世部──┼第一破………第二百年

                              │雞 胤 部──┘

                              │多 聞 部───第二破………第二百年

        ┌大眾部───────┤說 假 部───第三破………第二百年

        │                    │制多山部──┐

印度小乘┤                    │西山住部──┼第四破………二百年末

        │                    └北山住部──┘

        └上座部┬雪山部(本上座部)

                └說因部┬──────────第一破………三百年初

                        │┌犢子部┬─────第二破………第三百年

                        ││      │法 上 部┐

                        ││      │賢 冑 部├第三破………第三百年

                        ││      │正 量 部│

                        └┤      │密山林部┘

                          │化地部┼─────第四破………第三百年

                          │      └法 藏 部─第五破………第三百年

                          │飲光部──────第七破………三百年末

                          └經量部──────第八破………四百年初

按異部宗輪論所傳印度之小乘宗派,盡此二十部矣。然此論之世友論主,乃佛寂五百餘年間人,後之分派,或容有未及知之者。傳說戒律由二十部轉為五百部,又安知教宗不分裂為多部哉?第末由考之耳。另真諦傳十八部及錫蘭傳部派,可參考之。

  諸部法義之對勘

  宗論諸部本末宗義之同異

論云:「如是諸部本宗末宗同義異義,我今當說」。按述記此中所云本宗同義與末宗異義可作兩解:一、假如化地部從說因部流出,初起諍時與說因部所同之義,名為本宗同義。分部後由化地部所增立之義,與本說因部異者,名末宗異義。二、假如化地部內本所同義,名為本宗同義;後時有異論起,乖所宗義,則名末宗異義。今依此義為表如下:

                            │(末宗異義)

          (本宗同義)      ├──────

第一解───────────┴──────

          說因部

          化地部

第二解───────────┬──────

          (本宗同義)      ├──────

                           ├──────

                            │(末宗異異)

今依宗輪敘二十部本末宗同異義之次序,分目述之。

1. 大眾部一說部說出世部雞胤部之本宗同義

(一)世尊觀  「謂四部同說:諸佛世尊皆是出世,一切如來無有漏法。諸如來語皆轉法輪,佛以一音說一切法,世尊所說無不如義。如來色身實無邊際,如來威力亦無邊際,如來壽量亦無邊際。佛化有情令生淨信無厭足心。佛無睡夢。如來答問不待思惟。佛一切時不說名等,常在定故,然諸有情謂說名等歡喜踴躍。一剎那心了一切法,一剎那心相應般若知一切法。諸佛世尊盡智無生智恆常隨轉乃至般涅槃」。按此概同大乘,而與薩婆多宗等不同也。

(二)菩薩觀  「一切菩薩入母胎中,皆不執受羯剌藍、頞部曇、閉尸、 鍵南為自體。一切菩薩入母胎時,作白象形。一切菩薩出母胎時,皆從右脅(按上皆說一切最後身菩薩者)。 一切菩薩不起欲想恚想害想。菩薩為欲饒益有情,願生惡趣隨願能往」。按此說一切第二阿僧祇劫以上之菩薩者,亦與薩婆多等不同。

(三)智識觀  「以一剎那現觀邊智,遍知四諦諸相差別。眼等五識身有染有離染。色無色界具六識身( 按此句在佛法大小乘中為最特別義)。 五種色根肉團為體,眼不見色,耳不聞聲,鼻不嗅香,舌不嘗味,身不覺觸。在等引位有發語言,亦有調伏心,亦有諍作意」。此大都與餘部有異。

(四)聖果觀 「所作已辦,無容受法。諸預流者心心所法能了自性。有阿羅漢為餘所誘,猶有無知,亦有猶豫,他令悟入,道因聲起。苦能引道,苦言能助。慧為加行,能滅眾苦,亦能引樂。苦亦是食。第八地中亦得久住。乃至性地法皆可說有退。預流者有退義,阿羅漢無退義。無世間正見,無世間信根,無無記法,入正性離生時,可說斷一切結。諸預流者造一切惡,唯除無間」。案此中諸說,與餘部差異者頗多。而大眾部與上座部分部之諍本,亦出於此。

(五)教法觀「佛所說經,皆是了義。無為法有九種:一、擇滅,二、非擇滅,三、虛空,四、空無邊處,五、識無邊處,六、無所有處,七、非想非非想處,八、緣起之性,九、聖道支性。心性本淨,客塵隨煩惱之所雜染,說為不淨。隨眠非心非心所法,亦無所緣。隨眠異纏,纏異隨眠,應說隨眠與心不相應,纏與心相應。過去未來非實有體。一切法處非所知非所識,是所通達。都無中有(此句義亦特別)。諸預流者亦得靜慮(其不同處,與下說一切有部對勘可知)。如是等是本宗同義」。

2.  大眾部一說部說出世部雞胤部之末宗異義

此四部之末宗異義者:「如如聖諦,諸相差別,如是如是,有別現觀。有少法是自所作,有少法是他所作,有少法是俱所作,有少法從眾緣生。有於一時二心俱起。道與煩惱各俱現前。業與異熟有時俱轉。種即為芽。色根大種有轉變義,心心所法無轉變義。心遍於身,心隨依境卷舒可得。諸如是等末宗所執,展轉差別有無量義」。

3.  大眾部所出餘部之宗義

多聞部之宗義:「謂佛五音是出世教:一、無常,二、苦,三、空,四、無我,五、涅槃寂靜,此五能引出離道故。如來餘音,是世間教」;及大天五事之一偈。「餘所執多同說一切有部」。

說假部本宗同義:「謂苦非蘊。十二處非真實。諸行相待,展轉和合,假名為苦,無士夫用。無非時死,先業所得。業增長為因,有異熟果轉。由福故得聖道,道不可修(此句特義),道不可壞。餘義多同大眾部執」。

制多山部西山住部北山住部本宗同義:「謂諸菩薩不脫惡趣。於窣堵波興供養業,不得大果」。餘義同大眾部。

4.  說一切有部之宗義

(一)總法觀    「 一切有部諸法有者,皆二所攝:一、名,二、色。過去未來體亦實有。一切法處皆是所知,亦是所識及所通達。生、老、住、無常相,心不相應行蘊所攝。有為事有三種,無為事亦有三種。三有為相別有實體。三諦是有為,一諦是無為」。

(二)雜法觀    四聖諦漸現觀,依空無願二三摩地,俱容得入正性離生。若已得入正性離生,十五心頃說名行向,第十六心說名住果。世第一法一心三品,世第一法定不可退、預流者無退義,阿羅漢有退義。非諸阿羅漢皆得無生智。異生能斷欲貪瞋恚,有諸外道能得五通。亦有天中住梵行者,七等至中覺支可得,非餘等至。一切靜慮皆念住攝。不依靜慮得入正性離生。亦得阿羅漢果。若色界無色界身,雖能證得阿羅漢果,而不能入正性離生。依欲界身非但能入正性離生,亦能證得阿羅漢果。北俱盧洲無離染者,聖不生彼及無想天。四沙門果非定漸得,若已先入正性離生,依世俗道有證一來及不還果可說。四念住能攝一切法。一切隨眠皆是心所,與心相應,有所緣境,一切隨眠皆纏所攝,非一切纏皆隨眠攝。緣起支性定是有為,亦有緣起支隨阿羅漢轉,有阿羅漢增長福業。唯欲色界定有中有。眼等五識身有染無離染;但取自相唯無分別。心心所法體各實有,心及心所定有所緣。自性不與自性相應,心不與心相應,有世間正見,有世間信根,有無記法,諸阿羅漢亦有非學非無學法。諸阿羅漢皆得靜慮,非皆能起靜慮現前。有阿羅漢猶受故業,有諸異生住善心死,在等引位必不命終。佛與二乘解脫無異,三乘聖道各有差別。佛慈平等不緣有情,執有有情不得解脫。應言菩薩猶是異生,諸結未斷。若未已入正性離生,於異生地未名超越,有情但依現有執受相續假立。說一切行皆剎那滅。定無少法能從前世轉至後世,但有世俗補特伽羅說有移轉。活時行攝即無餘滅,無轉變諸蘊。有出世靜慮。尋亦有無漏。有善是有因。等引位中無發語者」。

(三)教法觀  「八支聖道是正法輪,非如來語皆為轉法輪。非佛一音能說一切法。世尊亦有不如義言。佛所說經非皆了義,佛自說有不了義經」。

「此等皆為本宗同義,末宗異義其類無邊」。案依此與前大眾等四部之宗義,一一對勘,猶並峙之二峰也。

5.  襲本上座之雪山部宗義

雪山部之本宗同義:「謂諸菩薩猶是異生,菩薩入胎不起貪愛。無諸外道能得五通。亦無天中住梵行者。及大天之五事一偈,餘義同說一切有部」。按大天五事,本為上座部與大眾部所由之起諍而分立者。乃事過未及百年,上座部因分出說一切有部而轉為雪山部,遂至數典忘祖反認大天五事,則此襲稱上座之雪山部,已不啻投降於大眾部。而此後上座部之正宗,遂在說一切有部而不在雪山部矣。

6.  犢子部等五部之宗義

犢子部本宗同義:「謂補特伽羅非即蘊離蘊,依蘊界處假施設名。諸行有暫住亦有剎那滅。諸法若離補特伽羅,無從前世轉至後世,依補特伽羅可說有移轉。亦有外道能得五通。五識無染亦非離染。若斷欲界修所斷結,名為離欲,非見所斷。即忍、名、相、世第一法,名能趣入正性離生,若已得入正性離生,十二心頃說名行向,第十三心說名住果。有如是等多差別義」。

四部異義:次「因釋一頌執義不同,從此部中流出四部,謂法上部、賢冑部、正量部、密林山部。所釋頌言:已解脫更墮,墮由貪復還,獲安喜所樂,隨樂行至樂」。茲據述記列四部四釋不同如下:

已解脫更墮        退──┐

                  住──┼阿羅漢……第一釋當法上部

墮由貪復還        進──┘

                  阿羅漢┐

獲安薹所樂        辟支佛┼───……第二釋當賢冑部

                  佛世尊┘

隨樂行至樂

                  初  果┐

已  解  脫        二果向│

                  二  果├───……第三釋當正量部

更      墮        三果向│

                  三  果│

墮  由  貪        阿羅漢┘

                  退    ┐

復      還        思    │

                  獲    ├阿羅漢……第四釋當密林山部

獲安喜所樂        住    │

                  堪  達│

隨樂行至樂        不  動┘

7.  化地部本末同異宗義

(一)化地部本宗同義「謂過去未來是無,現在無為是有。於四聖諦一時現觀,見苦諦時能見諸諦,要已見者能如是見。隨眠非心亦非心所,亦無所緣,與纏異。隨眠自性心不相應,纏自性心相應。異生不斷欲貪瞋恚。無諸外道能得五通,亦無天中住梵行者。定無中有。無阿羅漢增長福業。五識有染亦有離染。六識皆與尋伺相應。亦有齊首補特伽羅。有世間正見,無世間信根。無出世靜慮,亦無無漏尋。善非有因。預流有退,諸阿羅漢定無退者。道支皆是念住所攝。無為法有九種:一、擇滅,二、非擇滅,三、虛空,四、不動,五、善法真如,六、不善法真如,七、無記法真如,八、道支真如,九、緣起真如。入胎為初,命終為後,色根大種皆有轉變,心心所法亦有轉變。僧中有佛,故施僧者便獲大果,非別施佛。佛與二乘皆同一道。同一解脫。說一切行皆剎那滅。定無少法能從前世轉二後世」。

(二)化地部末宗異義  「謂說實有過去未來。亦有中有。一切法處皆是所知,亦是所識。業實是思,無身語業。尋伺相應。大地劫住。於窣堵波興供養業所獲果少。隨眠自性恆居現在,諸蘊處界亦恆現在。此部末宗,因釋一頌執義有異,如彼頌言:五法定能縛,諸苦從此生,謂無明貪愛,五見及諸業」。

8.  法藏部飲光部經量部之宗義

(一)法藏部之宗義  「謂佛雖在僧中所攝,然別施佛果大非僧。於窣堵波興供養業獲廣大果。佛與二乘解脫雖一而聖道異。無諸外道能得五通。阿羅漢身皆是無漏。餘義多同大眾部執」。

(二)飲光部之宗義  「謂若法已斷已遍知則無,未斷未遍知則有。若業果已熟則無,果未熟則有。有諸行以過去為因,無諸行以未來為因。一切行皆剎那滅。諸有學法有異熟果。餘義多同法藏部執」。

(三)經量部之宗義  「謂說諸蘊有從前世轉至後世,立說轉名。非離聖道有蘊永滅  有根邊蘊、有一味蘊。眾生位中亦有聖法  執有勝義補特伽羅。餘所執多同說一切有部」。

  依中土六宗說以總束二十部

1. 我法俱有宗  此中有二:一、人天乘,二、小乘。謂犢子、法上、賢冑、正量、密林山五部,彼立三聚法,初二是法,後一是我。又立五法藏:一、過去,二、現在,三、未來,四、無為,五、不可說。第五是我,以不可說是有為無為故。然此五部,餘大小乘共推不受,呼為附佛法外道,以諸外道所計雖殊,皆立我故。此亦等取經量部之勝義我之少分。

2. 法有我無宗  謂薩婆多、上座、多聞三部。彼說諸法二種所攝,一、名,二色。或四種所攝,謂三世及無為。或五種所攝,謂一、心,二、心所,三、色,四、不相應,五、無為。故一切法皆悉實有。於諸法中並不立我,以無我故,異外道計。又於有為之中,立正因緣以破外道邪因無因。此亦兼攝末化地部少分,實為最純正之小乘宗也。支那所傳之小乘俱舍宗,亦依此為本宗,調和經量部而進化之者。

3.法無去來宗  謂大眾、經量、雞胤、制多、西山、北山、法藏、飲光之八部,等取本化地部一分。唯說現在諸有為法及無為法為有故,以過未之法,體用俱無故。成實論依此為本宗。

4.現通假實宗  謂說假部。就前現在有為法中,在五蘊為實,在界處為假,隨應諸法假實不定。其成實論末經部論皆是此類。

5.俗妄真實宗  即說出世部。謂世俗法皆假,以虛妄故;出世法皆實,非虛妄故。此義可通大乘三論宗之少分。

6.諸法但名宗  即一說部。謂一切我法,但有假名無實體故。此亦能攝大乘三論宗之少分。

案此六宗乃依從有入空為序,從我法俱有而我空,而過未法空,而現法一分空,而世法空,而一切法空也。今將六宗攝二十部,列表如下:

            ┌─人天乘

我法俱有宗─┼─小乘犢子法上賢冑正量密林山五部

            └─兼攝本經量部少分

法有我無宗─┬─薩婆多上座多聞三部

 

            └─兼攝末化地部

法無去來宗─┬─大眾經量雞胤制多山西山北山法藏飲光八部

            └─兼攝于化地部

現通假實宗─┬─說假部

            └─兼攝本經量部少分

俗妄真實宗─┬─說出世部

            ├─兼含大乘三論宗少分

諸法惟名宗─┴─一說部

  統論二十部離合之勢

此小乘二十部之漸次分裂。起自第二百年至第四百年,為時最多亦不過二百年耳。此三百年中,小乘宗派之蔚起,乃呈此波譎雲詭之觀,亦可見印度於阿育王後,小乘佛法之盛行一時矣。然自第二百年至第三百年間,可視為大眾部最發達之時代,以大眾部八派皆在彼時分出故。自第三百年至第四百年間,可視為薩婆多部(上座部代表)最發達之時代,以上座部十派皆自彼時分出故。進至第五百年,則漸為大乘代興之時代矣。統觀此二十部離合之勢,初諍大天五事分為大眾上座之二部、比一大變矣。後上座部分為薩婆多雪山之二部,襲稱上座之雪山部反奉持大天之五事為宗義,此亦一大變遷矣。後大天重詳五事而分制多山等三部,此一小變也。本從大眾部流出之多聞部,其宗義乃多同說一切有部。本從說一切有部流出之法藏部、飲光部、其宗義乃多同大眾部,此亦一小變也。回互交絡,其經緯組織之奇,殆五光十色燦爛同霞錦矣!

第二節  律學之分派

按印度小乘律學之分派,今可考稽者無多。律藏及付法藏因緣傳等,雖略曾敘及,未有專史詳其事焉。佛曾稱「吾弟子中持律第一者優波離」,是故佛示寂後  窟內上座皆推優波離結集律藏。且律唯佛制,弟子唯有嚴守,此於律學固應一味無異也。然當時窟外大眾既曾別為結集,難保無稍有出入之處。雖迦葉宣言窟外眾『未制者莫制,已制者我等隨順』;窟內外眾仍一味和合無間,而罅隙之痕即留此矣。今就其顯著者略述如下。

  耶舍之矯正非法十事

佛寂百年時,跋耆種族於吠舍離城出家者頗多,其眾於吠舍離左近,唱非法十事而自行之(見五分律卷三十,十誦律卷六十,善見律毗婆沙卷一)。非法十事者:一、薑之鹽漬者得貯至異日,二、得間食,三、雖既一食得復就座取食,四、雖一在寺內食入市邑時得再取食,五、酪得和酥油石蜜食之,六、得飲闍樓枷酒,七、座席敷物得大小隨意,八、出家前雖屬俗士之所習而於出家後不妨行之,九、說戒之法會得一部僧眾各別行之,事後求全體僧眾之承諾,十、得受金銀錢貨貯藏之。

彼眾於每月說戒之日,參觀者多時,盛水於缽,至俗士群集處而告之曰:『願施錢於僧眾』。俗士或施錢或鄙棄之。時有高僧耶舍。見其狀且驚且悲,誠令勿如是非法求施。彼眾誤會耶舍之意,各分錢耶舍。耶舍知不可化,轉勸諸俗士勿非法施,施受俱無利益。彼眾大憤,乃宣告公逐耶舍。厥時中印東部多新進之僧,西部多耆舊之僧,耶舍乃或親身往,或遣徒訴其事於西部諸耆舊。而彼眾亦邀東部諸新進,東西兩部新舊對峙。阿育王患之,乃集二派僧於吠舍離重閣講堂,開誦律會以論決之。兩派各舉四高僧為審辨委員,東派為一切去、沙留屈闍、須毗多沙、薩婆伽眉,西部為薩婆多、修摩那、三摩三浮陀、耶舍。推薩婆多為委員長,向一切去逐事責問,一切去逐事答辯,又互審檢律部。會議七月,結果判決吠舍十事為非法。其時中印之僧眾,形式上雖仍統為一,而實質上則已離而為二也。相傳佛示寂一百年後漸分二部,恐即指此。不然,則僧因教義之諍分為大眾上座之二部,律亦屬之分為二部歟。

  傳聞由二部漸分至五百部

傳說如來在五十年,隨事制宜,滅後、弟子結集為一部八十誦律。佛寂百年,五師瓶瀉,純是一味,未分異見。一百年後漸分二部、五部,及二十部乃至五百。今按律分五部,相傳由優婆鞠多(疑即大天等師)弟子五人異見所分。至二十部大約即前由教義而分之二十部,各誦一部律耳,若今所傳曇無德律等。故古云:「異見競鼓,猶如浩波,經律論藏,悉成分裂」也。以律之分成五百部,更可推知經論之所分者亦也。但考今所傳者,則僅四律五論及毗奈耶有部諸律耳。詳下律學之東傳宗派。

【書籍目錄】
第1頁:第一章 總論 第2頁:第二章 印度之小乘宗派源流
第3頁:第三章 東傳之小乘宗派源流 第4頁:第四章 各地小乘之宗派源流
第5頁:第五章 印度之大乘宗派源流 第6頁:第六章 中華之大乘宗派源流
第7頁:第七章 藏蒙滿之大乘宗派源流 第8頁:第八章 朝鮮之大乘宗派源流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