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心靈之窗 證嚴法師著

心靈之窗 證嚴法師著

壹、凈覺之路(上)

[日期:2010-08-16]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證嚴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壹、凈覺之路(上)

  生命與慧命

  人的生命,都有一個定數,而我們的「慧命」卻是無盡的!人的身體會從小慢慢長大,到了成熟的階段就停止了;而慧命則不論年齡老少都是天生本具的。但是,如果沒有加以啟發,慧命的良能仍舊無法發揮出來。

  如果我們一直不敢和人群接觸,做事怕麻煩,只想獨善其身,則慧命的成長就會停滯;因此,雖然人人本具佛性,但是凡聖之間仍有很大的差距。

  若能不斷地從人事中細心學習,就能得到許多寶貴的經驗,促使慧命的良能發揮出來。所謂「不經一事,不長一智」,道理就在此。

  老公公的話

  人有災難時都會祈禱。記得小時候經歷過空襲,當空襲過後,我們走出防空洞,所看到的景象實在令人終身難忘——遍地屍骸,此外,暴風還把人的殘骸吹到電線桿上,到處是斷手、斷腳,血淋淋的,真是慘不忍睹。

  那時有人就埋怨說:「觀世音菩薩怎麼這麼沒靈感(不靈驗)啊?為什麼飛機一轟炸,就死了這麼多人?」

  我記得有一位白鬍子老公公,穿著黑色的台灣衫,他感嘆地說:「觀世音菩薩不是不靈感,而是哭了、哭出血來了,他的淚水已化成血了。因為眾生不聽菩薩的話,所以災難這麼多!」這些話,讓我印象非常深刻。

  多年後,我之所以會發心創立慈濟,這也是原因之一;大地眾生沒有依循正見的教育,所以才會有「眾生共業」,我們應該呼籲大家發好心、立好願,希望人人都成為觀世音菩薩的手眼,人人都能有求必應。菩薩,不是從身外求;我們應該學習菩薩的慈悲智慧,並且發心付出,才能轉變業力,創造機運。

  尋根溯源

  平常人都是祈求趕快達成利己的心願。可是,地藏菩薩的願則是:「地獄未空,誓不成佛。」菩薩的大悲願讓我很震撼,所以我就想,出家後要奉獻我的生命;再加上我的師父——上印下順導師訓勉我要「為佛教、為眾生」;因為有這些精神理念的啟發,所以慈濟就順著因緣組成了。

  一開始的成員只有三十幾位,名稱則是「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多了「克難」兩個字,當初真的很克難,是從「竹筒歲月」的五毛錢草創。記得當時也有會員反應——怎麼這麼麻煩,一定要每天存五毛錢?我一個月繳十五元,跟每天存五毛錢有何差別呢?

  我說:「我要大家每天發一分好念、一分愛心,有好念善行,才會有福。」當你將五毛錢投入竹筒時,心裏便會想著:這五毛錢是要救人的。只要有這一念救人的心,就是救自己的心靈;表面上是救助別人,其實,這分愛救的是自己,也就是啟發自我的本性。

  樹的比喻

  有位居士,學佛未久,看到《勸發菩提心文》裏有一句:「金剛非堅、願力最堅。」他覺得很疑惑,因為世間最堅固的應該是金剛石,為什麼會是「願力最堅」呢?

  他以此請教無相禪師。禪師回答:「學佛,願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在世間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我們發心行菩薩道,如果缺少願力就容易懈怠墮落、退失道心,所以必須以願力來堅固自己的道心;願力是成佛的根本,也是成就一切的力量。天下無難事——只要有心有願就有力量,能夠克服一切困難,所以願力最堅固。」

  這位居士再問道:「為什麼所有的佛菩薩都發願要度眾生呢?」禪師回答:「若以一棵樹來比喻,眾生是樹根,菩薩是樹的花,佛則是樹的果實,希望這棵樹順利長大、開花、結果,就得先灌溉。生命是個共同體,因此,度眾生、救濟群生是修學佛法的根本。」

  所以,大愛是成佛的根本,而大愛的意義是:愛普天下的眾生,要擴大心胸、包容天下萬物,這是修學者深切的願。

  尋找人生的方針

  釋迦牟尼佛因「一大事因緣」示現於世間,這一大事因緣就是「開、示、悟、入」四個字,意思是要啟發人人與佛同等的智慧。

  人來到世間都是被父母所生,卻各有自己的父母及不同的環境際遇,為何會如此?人生的方針又在哪?有的人懵懵懂懂地過日子,爭名奪利、追求享受,都是為了私愛,這種懵懂的人生最後要往何處去?人死後是否就一了百了?

  眾生不知生從何來,更不知死往何處。而佛陀來人間,就是要開啟眾生的心門,因為人心就像一間暗室,要把窗戶打開或是燈光打亮,才能看清裏面的擺設;而平常沒有打開心門,所以不明白事理。

  很多人「懂理」卻不懂事,道理都在書本上,只要認識字就能了解,可是真要實際去做,就沒有那麼簡單了;唯有用心學習,力行實踐,才會事理圓融。

  人生之旅

  世間人身難得,必須具足很多因緣才能來人間。佛教說六道輪迴,這一生不管投生在哪一道上,都只是一期的生命;不過我們擁有一個永恒不滅的慧命——生死只是神識捨此身又投彼身。

  往生後,是不是能永遠投生為人呢?不一定。因為再得人身的機會只有六分之一,其中雖然有比人間更好的天道,可以享天福,但是沒有機會再造福;福享盡後,還是會輪迴於六道(天道、人道、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所以佛教並不提倡求生天道。

  萬一投生到畜生道或地獄、餓鬼道,那就苦不堪言了。那裏的眾生想發心修學也沒有機會,因為苦得沒有時間思考,也沒有環境讓他們體會真理;在極端痛苦的地方,也沒有機會聽聞佛法。

  即使投生人間,有時生在最好的環境中也不見得好,因為大多只知道享受,不會想到人間的疾苦,更不會去探求人生的真理;相反的,如果投生在貧窮的人家,就算想做好事,卻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所以,我們要珍惜平實的人生,來到世間可以看盡人生的苦相,啟發我們的道心,堅定求法的心念,所以平凡的人生最幸福。

  人生的過程中,有長有短、有輕安自在、也有百般折磨。這些不同的人生,都是在過去生死輪迴中,已造就了「因」。我常說:生與死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活著的這段人生,一旦生命結束,「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所以說:「人生沒有所有權,只有使用權。」

  挂著花鬘的羊

  有一次,佛陀的弟子們在外看到人家在辦喪事,為了祭拜亡者,殺了許多生靈,因此個個表情悲慼。佛陀知道後,悲憫地說:「這就是眾生的顛倒!殊不知人死了,屠殺生靈的行為對亡者一點益處也沒有,反而是生者在自造惡業。」

  佛陀接著講了一段故事——從前一戶有錢人家辦喪事,請了一位婆羅門來承辦儀式。這位婆羅門指示喪家要準備豬、羊等牲品,後來他覺得如果再增加一隻羊,這樣的擺設會更好看。於是對工人說:「你去牽一隻羊出來,把牠洗乾淨,再用花鬘裝飾,然後帶回來屠宰。」

  正當工人將花鬘挂在羊的脖子上時,這只羊忽然仰天鳴叫,叫聲好像在笑一樣;隨即又悲傷地哀鳴,令工人感到莫名其妙。此時,這位婆羅門坐著冥想時,腦海裏忽然出現羊對天嗚叫的景象,之後羊竟然開口說話了,牠說:「墮入羊身五百世,今天終於能解脫了!」

  婆羅門不解,羊繼續說:「我在五百世以前跟你一樣,也是一位婆羅門,殺了很多無辜生靈,所以死後淪為羊身,而今天是第五百世的受報。想到我即將解脫,所以心裏很高興!但是,一想到將來你也會跟我一樣受報,就為你感到悲哀!」

  這時,婆羅門突然由冥想中清醒,心中頓有所悟,看到工人正要把羊牽去宰殺,便馬上制止,並取下羊脖子上的花鬘,牽著牠一起遁入山林。

  佛陀常常開示因緣果報之理,教弟子們謹慎於當下的起心動念與行為舉止。一心庇護眾生平安幸福,就是「慈」;疼愛眾生的生命如己,就是「悲」。

  人人若能有「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這種與大地眾生合為一體的心懷,則人人都是佛!眾生自然就會幸福、平安。

  圓滿人生之緣

  有的人會說:我這一生又沒有做虧心事,為什麼會生病?其實,因緣果報不是只看這一生,也許過去生中就已埋下了不好的因,但不論如何,總要泰然地接受一切。當然,有病不就醫是不對的;如果看過醫生,做了各種治療仍未見效,就是盡了人事,再來只有聽天命。

  有位知名企業家的兒子,某天突然呼吸困難,被緊急送醫急救,後來他回憶說——在開刀房時,自己輕飄飄地往天花板飄,當他往下看時,心想:那個人不是我嗎?為何有這麼多人在那裏?他們在做什麼?突然間,他覺得好像被一種力量拉下來,然後就醒了。

  他問我:「師父,這樣是不是叫往生呢?」我說:「你最後又回來了,所以只是短暫的死亡。」這是由於他的業未盡,所以又被拉回來;如果他的業緣盡了,很可能就隨著另外的境界去了。

  「死」沒有什麼可怕,但是病重時,也不要想:既然這樣,那我就自行了斷。不能如此,因為已經不斷在受業了,如果到最後的時刻又再造一次業,業障就更重了。我們應該自然地來去,不論因緣如何,都要好好地接受,圓滿人生之緣。

  無取是菩提

  維摩詰居士說:「無亂是菩提,常自靜故。」無亂心自靜,煩惱止息,這就是菩提、覺悟。

  「無取」也是菩提,因為沒有執著,無分別心,沒有這是我愛的,這是我不愛的;這是我所長,這是我所短等等分別。若起分別取著之心,就會在攀緣中煩惱不堪。

  「緣」是最讓人費心的,好緣、惡緣,歡喜緣、不歡喜緣……,歡喜緣會牽動我們的心,妨礙修行;不歡喜緣則讓人起煩惱,增加了業障,所以「無取是菩提」。

  與人相處要以平等心相待,不要有喜惡之別。對人要求太多,則永遠無法滿足,而不滿足的人生是最可憐的,若心不滿足,如何體悟佛陀的清凈教法呢?

  誠實之心

  維摩詰居士有一句話:「直心是道場,無虛假故。」直心即是無虛假之心,我們要時時培養直心,由初發心筆直抵達目標而毫無偏差,就叫做直心。

  心若虛假、彎曲,煩惱就會趁虛而入。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則時時充滿曲解、誤會;連帶著好的法也無法吸收,合群的事也做不來,因為自己方寸已亂,又怎能修行呢?所以,真正要學佛,入門必須直心,要發誠實之心,以毅力克服困難,不被煩惱所轉,才能直向菩薩道邁進。

  發行是道場

  維摩詰居士的另一句話:「發行是道場,能辦事故。」發,是發心;行,是修行,也就是發深刻誠意的心,行於菩薩道。我常說:「甘願做,歡喜受。」甘願做,聽起來似乎是很淺顯、很簡單的話,其實「甘願做」也就是「發行」;我們從內心深處發出誠意,並且起而行動,這才是「發行」。

  日常生活的舉手投足,都是修心養性的功課,思想觀念要時時自我調整,一切動作要依循「初發心」的那分願力,以歡喜心去做,必然能做得很貼切圓滿。

  甘就是甜,做得很累心裏卻很歡喜,稱為「甘願做」。例如:有的人到醫院當志工也是很辛苦,醫院那麼大,光是走來走去就夠累了,何況還得用心讓病人轉移痛苦、身病而心不病,這要費多少精神啊!然而大家還是甘願去做,即使辛苦,心裏的感受也是甜的。

  醫院內什麼最美?病人的笑容最美!當大家想盡辦法讓病人展露笑容時,就是最令人欣慰的事,因為我們都有發自內心的「願」,希望病人解除身病,同時心裏也得到安穩快樂。

  可見真正的法門就在我們的內心,心門若不開啟,如何能契入?若能將心門打開,承受佛陀的教法,則八萬四千法,門門皆可通。

  本性平等

  眾生追求物欲的心念很強烈,但是,要學佛成聖、向上進取的意志卻很薄弱。一般人都會想:佛是佛,我是我呀!佛有異於常人的毅力,而我只是凡人,與佛的距離相差這麼遠!

  其實,眾生與佛平等,我們的本性之中,存在與佛同等的智慧和毅力,只要發大心、立大願、努力向前,不論時間有多長、路有多遠,恒持最初所立的志願,一心一意去做,就能達成目標。

  例如地藏菩薩,長久以來所度化的眾生已無法計數,若問地藏菩薩何時才會成佛?他已無暇去計算,唯有等到地獄眾生度空時,他自然就成佛了,這是多麼感人的大悲願力!同時也是地藏菩薩最令人敬佩之處。因此,眾生也應依教奉行,用心於自度度他,如此地藏菩薩奔波救人的時間才能縮短。

  慈心願力

  人生成功的第一步是立志,佛教也如此強調——要發大心、立大願。如果人沒有立志,這世間怎會有偉人?又怎會有聖人的足跡讓我們不斷地跟隨,進而走上成聖成賢之道呢?

  像地藏王菩薩,他的特色就是發大心、立大願!其實,諸佛菩薩都發過大願,所以有一句話說:無願不成佛。像現在學生參加考試、填志願;志願即是他這一生的方向,可見志願非常重要,而我們來學佛,目標是要成佛,又怎能不發願呢?

  願有總願、別願。總願是四弘誓願,第一、眾生無邊誓願度;第二、煩惱無盡誓願斷;第三、法門無量誓願學;第四、佛道無上誓願成,這是諸佛菩薩共同發的大願。

  別願則是諸佛菩薩個別發的願,像藥師佛的十二大願,觀世音菩薩則有六大願,阿彌陀佛有四十八大願,而釋迦牟尼佛有五百願!這都是別願。學佛行道者一定要學習佛菩薩的大願,向佛菩薩看齊,這必得多用心啊!

  逆境中的冶煉

  佛陀的弟子中有一位須菩提尊者,人稱「解空第一」,他對佛陀所說的「真空妙有」之理有很深刻的體認。有一次他生病了,而且病得不輕,這時忉利天主釋提桓因就帶著天神來慰問須菩提。

  他們以琉璃琵琶彈奏天樂,來到須菩提療養的地方,天人的歌聲伴著曲調唱出和諧的聲音,清雅的天樂妙音,世間難得一聞。須菩提在病中聽到這種樂聲,心情開朗,暫時也忘了病痛。

  釋提桓因緩緩來到須菩提座前,天人恭敬地向比丘作禮,然後慰問病情。因為須菩提是解空第一,所以釋提桓因向須菩提請教:「尊者,您解空第一,既然是空的,又怎會生病呢?您生病時,到底是哪在痛?」

  須菩提尊者回答:「世間萬物萬法,都有相生相滅的演化過程,人之大患在於有這個身體,有身體就有病痛,這是生命的自然過程,不過身體也是載道器,因為有身體才能修行、體會人生的真理,進而覺悟。」

  一位是天人,一位是覺悟的尊者,由他們的對答,讓我們了解萬法相生相滅之理。的確,需要有身體才能修行,而我說的修行並非指出家才叫修行,「修」是修身養性;「行」是行為端正。我們要利用身體來修心,處於順境時要時時警惕,不要迷失自己;在逆境中更應堅定意志,如此必能超越困境。

  如何了生脫死

  生死要怎麼「了脫」?這是一件很微妙的事。真正可以實際運用的,是在日常生活中知道如何面對大眾,如何調伏自己的心——讓內心不生煩惱,叫做了生;能不為私利而深入群眾,廣度眾生,就是脫死。

  我的人生觀是:每天我都在了生脫死,把心念照顧好,時時刻刻警惕自己去除貪瞋癡。人生有六道輪迴,有現在、未來和過去的習氣,過去的因緣已定,不可否認,也不需懷疑。

  既然有前生與未來,這一生就非常重要,必須調整好自我的習慣。我們從無始以來,一直在起心動念,六根六塵不斷地對境生心,而修行就是在根、塵對境生心之中,把貪瞋癡的心念調伏下來。雖然走入滾滾紅塵,卻不受紅塵束縛自己的心,這就是了生脫死!

  人與人之間,有親、有怨,這就被怨親的分別所束縛了。學佛,要走入群眾中,而且不起喜愛、怨恨之心,心若沒照顧好,可能會終身遺憾。我一直希望能凈化人心,所以常常提醒大家,不要衝動,心中有愛要時時表達。

  希望大家心懷大志,關愛天下眾生;當然這需要先清除自己的貪瞋癡慢疑,才能了生脫死,發揮內在的良能。要做一個讓人恭敬的人,一定要有德;而內修外行才會有德,所以大家要謹慎自己的言行。

  不要認為自己做很多了,應該把「做了很多,很辛苦!」的念頭轉到別人身上,心中時時感恩;因為有大家辛苦的付出,我才能過安定的生活,因此,時時要有知足、感恩之心。
【書籍目錄】
第1頁:前言 -- 靜思書齋 第2頁:壹、凈覺之路(上)
第3頁:壹、凈覺之路(下) 第4頁:貳、心靈風光(上)
第5頁:貳、心靈風光(下) 第6頁:參、福田心耕(上)
第7頁:參、福田心耕(下) 第8頁:肆、知恩報恩(上)
第9頁:肆、知恩報恩(下) 第10頁:伍、希望清泉(上)
第11頁:伍、希望清泉(下)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