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禪的認知與修學 耕雲先生講述

禪的認知與修學 耕雲先生講述

二、禪宗的特色、作略和風格

[日期:2010-08-08]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耕雲先生講述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二、禪宗的特色、作略和風格

提到禪,真是五花八門,包羅極廣。我們知道印度教的禪定,很接近佛教的四禪八定,幾幾乎除了在認知上有所差距以外,在修持的過程、方式上,可以說大同小異。佛教本身也有禪,像天臺止觀、密宗的金剛坐禪,乃至於最高級的金剛大手印,都是屬於禪的範圍。不過,就禪的性質來講,有共法、不共法。

什麼叫共法?不管是那一種宗教,都可以打坐。現在的超覺靜坐,佛教的每個派別,不同要領的禪定,乃至於天臺止觀法門,這是佛教教內、教外共有的,共同的修持方式。

什麼叫做不共法?就是我們現在講的祖師禪──宗門禪,它是不共法,是禪宗特有的,也是中國特有的。達摩祖師西來,把菩提種子種植在肥沃的中華文化土壤裏,開出一花五葉的奇葩。這是中國人值得自豪的地方,它是中國文化的一大特色,也是佛法的真生命、真血脈。沒有了禪、就沒有真正的佛法;沒有了禪,就沒有宇宙的真實;沒有了禪,我們所能把捉的都只是相似,而不是全等。

在表像上,祖師禪跟一般所說的禪定是不同的。一般的禪定側重於打坐,而禪宗的禪雖然也打坐,但是那只是少數的派別,而且它打坐的方式,並不要你守竅、守丹田,只管打坐,這就禪宗來講,雖不算是正統,但也不算是旁支,這話怎麼講呢?因為在五祖以前,講究打坐觀心,六祖以後,禪宗就變得極為生動活潑,行、住、坐、臥都要保持定慧圓明,若一起來心就亂,那是不究竟的,當然不是究竟法門。何以見得禪宗不講究打坐?六祖壇經裏講得很清楚,「生來坐不臥,死去臥不坐,一具臭骨頭,何為立功課。」這講得很好,打坐對見性者來說是一種約束,顯得不解脫;儘管它是一種方法,也是一種過程,但是還有比打坐更高的法門。

(一)打牛打車

何以見得不以打坐為然?六祖的大弟子南嶽懷讓禪師,感覺自己的年齡大了,需要找一個接棒的人。古來學法,徒弟找師父千辛萬苦,師父找徒弟那也是萬苦千辛。達摩祖師面壁九年,難道印度不好打坐?不辭險阻艱辛,關山萬里,跑到河南少林寺去打坐,為的是什麼?他並不是為打坐,而是要等一個人,等誰?等二祖,等到了二祖,他的法才可以傳下去。南嶽懷讓禪師也是一樣,感到傳燈的時候到了,就到處查訪,查訪到馬祖道一禪師,覺得這個人根器好,素質高。找到馬祖以後,看到馬祖在那兒打坐,跟他打招呼,馬祖根本不理不睬。禪師與眾不同的是,都有極高的智慧和很好的方便。南嶽見馬祖不理睬,就拿塊磚頭在他面前地上磨,唏哩嘩啦地製造噪音,這下子馬祖忍不住了:欸!老法師,你在搞什麼?我磨鏡子啊!這磚頭怎麼可以做鏡子呢?你開玩笑!那我問你,你在幹什麼?我打坐啊!你打坐為了什麼?我打坐為了成佛啊!我磚頭要磨不成鏡子,你打坐也絕對不能成佛。這一句話,把馬祖道一給打動了。馬祖就問:那你說怎麼做才對呢?南嶽說:怎麼才對?我們打個譬喻,譬如牛拉車,車子不走,你打牛對?還是打車對?馬祖說:當然是打牛。南嶽說:現在你卻明明是在打車!

從這個小故事,我們可以知道,禪宗的特色,並不執著有形的修持,諸如延年強身的大小周天,冀求打開中脈等,禪宗不屑一顧。禪宗的究竟處在歸無所得。為什麼無所得?因為整個宇宙都是你,你以外無二無三,你就是絕對的、不二的,還能得個什麼呢?從這個小故事,我們就知道禪宗不拘泥修行的形式。所謂十字街頭好修行,反映禪是重內明,重心態的,這是表現在方式上。

(二)俱胝一指禪

在風格上,禪極為活潑,極為生動,沒有定法如來可說。我們舉個小例子:有位俱胝禪師,出家以後,尚苦行,結茅庵而居──用稻草蓋個棚子住在那裏。有一天下午,來了位尼姑,說:我想借宿一晚可不可以啊?他說:非常歡迎。尼姑說:你歡迎我,我還不一定敢住呢!我有個問題,你若答對了,我就打擾你住下來,你若答不對,那我只好走啦!俱胝禪師說:妳只管問。

尼姑就問:什麼是佛?俱胝和尚居然瞠目結舌答不出來。愈簡單的愈困難,說到佛誰不知道?問什麼是佛要下個界說,就不簡單了。既然答不上來,這位尼姑就要走,他留都留不住。事後俱胝和尚心想:我是男子漢大丈夫,出家兒是佛子,怎麼連這麼簡單的問題都沒法答覆呢?感覺很慚愧,決心下山到處去參訪,因為大事未明嘛!

他正準備走,半夜裏禪定中,山神跟他講:你不要走了,幾天以後,有位天龍禪師路過此地,他會幫你了畢大事。

過了幾天,果然天龍禪師路過,在他那茅庵裏歇腳、喝茶,他就把這個故事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天龍禪師。天龍禪師說:你問我。他就問:什麼是佛?天龍禪師只豎起一個指頭,沒有講話,而俱胝和尚就當下大澈大悟了。

以後凡是有人來問法,無須開口,不管問什麼是佛?什麼是法?什麼是僧?他都用這個(豎起一指)回答。大家都認為這「一指禪」像嚼橄欖,含藏無盡,餘味無窮。

他有個小徒弟,只有十幾歲,說懂事又不懂事,說不懂事,卻有點兒調皮。看見師父見人問問題,就豎起一個指頭,他想:這事情很簡單,我也會。以後凡有人來,他就說:不要麻煩師父了,有什麼問題,問我。人家問:什麼是佛?小和尚就依樣畫葫蘆地豎起一指。這一招也很靈。

以後這事傳到他師父耳朵裏去了,師父啊!你那個小徒弟,雖然只有十幾歲,卻也懂佛法啊!怎麼回事啊?有人問他什麼是佛?他也跟你一樣伸個手指頭!

俱胝和尚聽了這話,心裏有數了。有一天把小孩叫來:聽說你也會佛法,對不對啊?對!俱胝和尚袖子裏藏了一把很鋒利的刀,笑著問道:那你說說看,什麼是佛?

小和尚手指剛一豎起,老師父一傢伙把他那手指頭給砍掉了。依常識看,這不但殘忍,還構成了傷害罪;但就佛法而言,這是無比高明的善巧方便。這個小和尚手指頭被砍掉了,疼得又哭又鬧地就向外跑,禪師大喊:你給我回來!

小和尚回來了,禪師又問:什麼是佛?小和尚又再豎指頭,一看手指頭沒有了,這小傢伙年齡雖小,根器卻很猛利,當下恍然大悟。

禪宗的作略,禪宗的接機,禪宗的風格,就是這樣的活潑生動,超出常情;所謂「向上一路,密不通風」,既不是用常識可以理解的,又沒有定法如來可說。而且禪宗有句話「丈夫自有沖天志,不向如來行處行。」也就是說那些陳腔爛調,那些舊的窠臼,舊的模式,不必去接受,不必去承襲,而應各自創新,別出手眼。所以禪永遠都是活活潑潑地展現著法的生命,活潑潑地展現著每個禪師自己的法的人格。什麼叫法的人格?除了法,沒有他,他整個生命的內涵就是法,他一舉一動,舉手投足都是法的展現;像這樣的風格,可以說完全是法的人格化地自然流露。

(三)臨濟三頓棒

現在禪宗只剩兩家了,一個是曹洞宗在日本,一個是臨濟宗在中國。過去五宗七家,現在只剩下兩個宗派,曹洞宗我們不講,我們講開山立宗的祖師──臨濟義玄禪師。這個人極為內向,見人講話都臉紅,他雖然出家修行,但是不敢向師父提問題,他的老師就是黃檗希運禪師。他不敢向師父問問題,不問問題,那怎麼能「了」呢?

當時陳睦州為第一首座,看臨濟根器不錯,就問他說:你來此地多久了?三年了。你有沒有向師父問什麼問題呀?沒有。你為什麼不問?我不知道問什麼!你為什麼不問什麼是佛法的的確確的真意呢?

在臨濟還沒有去問之前,睦州首座就先去見黃檗禪師說:臨濟雖然是個後生,根器很好,將來會成為一株大樹,為天下人遮蔭哪!

當臨濟問師父:什麼是佛法的的大意?話還沒有講完,師父拿了棒子把他揍了一頓,不答話就把他趕走了。

回來,首座問:你問的結果如何?他說:我話還沒講完,師父就揍了我一頓。首座說:你再去問!又去問又挨了一頓揍,於是他就不敢再問了。首座說:你非問不可,這是最重要的關鍵,你這一次問,一定會有結果的。臨濟第三次再去問,又被揍了一頓。

臨濟想:不問佛法,三年只在這裏混飯吃,問佛法就挨揍,我究竟錯在什麼地方?他見了首座就說:我三次問法,三次挨揍,我在此地機緣不契,跟師父無緣,只好到別的地方修行了。

首座說:你到別的地方修行並不是不可以啊!但是,你不能開小差不告而別,就這樣溜了。大丈夫光明磊落,來去明白,你應該向師父去辭行!

臨濟就去向師父辭行說:師父啊!我要走了。你到哪里去呀?我不知道!他師父笑笑說:你要走,我也贊成,但不要迷失方向走錯了路,高安灘有個大愚禪師,你到他那裏去,大概你的問題就能解決了。

臨濟到了高安灘,見了大愚禪師,大愚禪師說:從哪里來?他說:從黃檗來。為什麼離開黃檗?他是大善知識啊!我三次問法,三次被打,不曉得我有什麼錯?大愚說:那個黃檗──你的師父,為了使你大澈大悟都累壞了,你今天卻跑到我這裏問有過無過?

臨濟一聽當下恍然大悟,把大愚禪師拉過來,在他脅下點了三下。大愚說:這不關我的事,你的師父是黃檗禪師。於是臨濟又回去了。

黃檗看他回來了就說:你這個傢伙來來去去,什麼時候才了結啊?他說:因為你老婆心切,太疼我了,所以我又回來了。誰說的?大愚禪師說的。這老小子多嘴,下次我遇到他,要好好揍他一頓。何必等下次,現在就揍!他拉過師父來,就打了幾拳。

我們看到這裏,都會覺得這簡直是荒謬絕倫,這是犯上作亂,這叫什麼嘛?毫無道理可言。你用邏輯去推,推不出任何一條線索,怎麼回事呢?各位想一想,當你冷不防被別人揍一下的時候,是什麼心態?你會有妄想嗎?你會有煩惱嗎?你什麼都沒有,緊張之餘,就只剩下一顆空空朗朗的心了。

臨濟聽了大愚指點,明白了之後,在大愚脅下點三下,你叫別人在你脅下最敏感的地方點三下試試看!當你被點的時候,所有的念頭都會被點掉的。

臨濟回來,他師父說大愚禪師這個人多嘴,下次我碰到,好好揍他一頓,結果他把他師父拉過來揍了一頓,這表示什麼?這活生生地表現出不二法門的實質內涵。

看了禪宗活潑的作略,禪宗的不立文字,禪宗的超卓風格,就知道不歷僧祇獲法身,即身成佛,絕不是誇大;只要你有機緣,只要你能相應,你就可以一生了畢大事,超越劫數。

(四)丹霞燒木佛

從上面幾則事例來看,我們就可以知道,禪是非常超脫的,它是宗教卻又是超越宗教的。何以見得?趙州禪師說「佛,這個字,我不喜歡聽。」過去有個禪師說:誰在我的禪堂念一聲佛號,就請誰挑水三擔給我洗淨禪堂。連一句佛號都會把禪堂念髒,禪能容得下什麼?更有意思的是,有位丹霞天然禪師,他冬天行腳,晚上住一廟裏,廟裏給他掛單,但是不讓他進寮房,說我們這裏人太擠,你老兄如果實在不肯走,就在大殿裏打坐好了。大殿空蕩蕩的,很冷,怎麼辦?幸好還有不少佛像,於是他就把那些木雕的佛像,一尊一尊的堆起來燒了烤火。第二天,住持責問他:你為什麼燒我的佛像?丹霞說:我燒取捨利。木佛哪有什麼舍利?既然沒有舍利,就不是真佛,多燒幾個有什麼關係?這是丹霞天然禪師的雋事。

禪,就是在佛教中突出而又昇華的一個宗派,這是一般外道禪、世俗禪、次第禪所無法夢想到的。禪的風格如此、性質如此,在實質上是什麼呢?是宗教嗎?禪是既即又離,即立即破,因此它是宗教,卻又超越宗教。禪要不超越宗教,誰會去燒自己供奉的佛像;禪要不超越宗教,它怎會說佛這個字,我不喜歡聽;它要不超越宗教,怎麼會念佛一聲,挑水三擔?

感謝大家的誠意,我不必忌諱,願意說實話,就心靈究竟解脫而言,宗教是不究竟的。什麼叫做不究竟?一個能崇拜的我,一個所崇拜的祂,對立宛然,分明是兩個!凡落二三,依佛法的眼光來看都是不究竟的。

(五)唯我獨尊

佛一出生,就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圍走了七步大聲地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你看這豈非是我執很重?不是!他那個「我」是指「法」,是指宇宙的實相,是顯示不二法門,是「不與萬法為侶」,是「萬象叢中獨露身」。太多人都誤會了,喲!佛祖真偉大,你看!天上天下只有他是老大,其實,事實並非如此,他只是說一切唯「法」獨尊;他所顯示的是法界一真,法海一味,大圓覺海,如此而已;佛豈有我執?當然後人對這話的解釋很多,批註很多,那麼誰解釋得最好呢?雲門宗的開宗者雲門文偃禪師。

有人問雲門禪師「佛祖一生下來,剛出娘胎,他就能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圍走了七步,高聲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這是什麼意思啊!你對這有什麼解釋呢?」雲門禪師說「有什麼解釋啊!可惜當時我不在場,我要在的話,一棍子打死喂狗,貴圖天下太平。」

這個人聽了答案,大惑不解,就問另外一個禪師:雲門禪師是不是佛教徒啊?是。他怎麼講出這種話來呢?是不是有罪啊?呃!雲門講這段話功德無量,只這段話就報了佛的大恩,功德都說不完,哪里還會有罪呢!

我們要知道,佛出生的使命原在教化眾生,教人們向他看齊,希望能超越他。那位雲門禪師一棒子打死了唯我獨尊的人,豈不比唯我獨尊的人更獨尊!釋迦牟尼佛聽了會高興,為什麼?禪門有一句話「養兒不及父,家門一世衰。」兒子如果不比老子強,家道就會衰落了;如果兒子比老子強,老子會歡喜無量,絕不會嫉妒的。各位是不是希望自己的兒子比自己強一百倍、一萬倍呢?大家都是這樣。所以雲門這句話,就報了釋迦牟尼佛的宏恩,讓釋迦牟尼佛在金剛界大大放心,而慶倖家門出了這樣一個超佛越祖的子孫,如來家業會大大興旺,不會衰敗了。

【書籍目錄】
第1頁:一、前言 第2頁:二、禪宗的特色、作略和風格
第3頁:三、宗教的種類 第4頁:四、禪是什麼?
第5頁:五、安祥是什麼? 第6頁:六、什麼是安祥禪?
第7頁:七、什麼人最契合修學安祥禪? 第8頁:八、獲得安祥的最有效方法
第9頁:九、結語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