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佛法省要 王季同居士著

佛法省要 王季同居士著

自序

[日期:2010-08-01]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王季同居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自序

嘗聞中委某先生談:蔣公曾語太虛法師,勸 師或任何深於佛學之法師居士,將佛教義理作一簡明扼要之敘述。俾世之未暇博覽佛書者皆得手此一編,而知佛教之大概;如一般歐美人之於基督教。按唐人韓昌黎 初不信佛,嘗作諫迎佛骨表及原道等文排斥佛教;然貶潮州後從高僧大顛禪師游,態度一變。嘗問大顛:「弟子軍州事繁。佛法省要處乞師一語。」大顛良久。韓罔 措。時三平為侍者,乃敲禪床三下。大顛曰:「作麼?」三平曰:「先以定動,後以智拔。」*韓乃曰:「和尚門風高峻,弟子於侍者邊得個入處。」今公語虛師者 恰與韓昌黎問大顛之意一般無二。而虛師之門風高峻亦不殊大顛。作者不揣固陋,步三平後塵,作此佛法省要一篇。三十一年三月三十一日王季同

*大般涅槃經卷三十一:「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具足二法能大利益:一定,二智。善男子!如刈菅草執急則斷。菩薩摩訶薩修是二法亦復如是。善男子!如拔堅木,先以手動後則易出。菩薩定慧亦復如是。先以定動,後以智拔。」

二  兼示兒子守競

兒子守競取作者此篇涉獵一過,而發表其不 盡同情之意見。蓋以為篇中所舉生理物理天文等學說,牛頓之故事,以及黑格兒之哲學等,皆為今日新知識界所熟知;無待拈出。至於佛法究竟是何?卻是讀者所亟 欲得一清晰觀念之問題,而此篇並未充分發揮。作者以為此乃守競未經細讀此篇,尤其未經反覆細讀此篇所發生之誤會。篇中明明指出佛法與黑格兒之辯證法有幾分 相似。黑格兒說:沒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是具體的。所以黑格兒之徒說法,亦無不長篇累牘;何況可修證而不可說之佛法?然本篇於生理物理天文等學說,牛頓之故 事,黑格兒之哲學外,亦並非一字未說。如離言法性章說,法性離言,可證而不可說,又末後一大段說佛法與他宗教之異同;法相章說末那,阿賴耶二識;又說意識 及造業輪迴一段;又說宇宙為阿賴耶識相分;佛法為心物統一論哲學;一切有為法剎那生滅;修證章說做宗門工夫門徑;等等。皆是於西洋科學哲學之外,專說佛法 之語。至於篇中說到自然科學等處,亦並非作者特創之例。近代西洋哲學亦未有不以自然科學相引證者。若研究哲學而不許牽涉自然科學,則首先違禁者乃是西洋哲 學界前輩而非作者。此一義也。又西方文化尤其理工等科,一切問題總求說得十分分明。然宇宙問一切問題決非完全可以說得分明者。雖在理工等自然科學中,其完 全可以說得分明之問題,亦僅限於已被發見之種種學說。一般的自然科學決不盡然。在水利工程即不乏說不分明之例。譬如治河除製成黃河流域之整個模型,費相當 時間作縮本實地試驗之外,別無方法以決定適當之治理計劃。此豈說得分明之事?至於西洋文哲等科更不能說得十分分明。黑格兒馬克斯之哲學尤然。馬克斯且利用 此一點以立其似是而非之唯物辯證法。在黑格兒之辯證法稱亞里士多德培根等一系之論理學為靜的論理學,而辯證法為動的論理學。其實換一說法,靜的論理學顯然 即是說得分明之論理學,動的論理學顯然即是說不分明之論理學。而東方文化確比西方文化更難說得分明;尤其可證而不可說之大乘佛法,尤其禪宗佛法。昔龍潭崇 信禪師依天皇道悟禪師出家,服勤左右。一日問曰:某自到來,不蒙指示心要。天皇曰:自汝到來,我未嘗不指汝心要。龍潭曰:何處指示?天皇曰:汝擎茶來,我 為汝接。汝行食來,我為汝受。汝合掌時,我便低頭。何處不指示心要?龍潭低頭良久。天皇曰:見則直下便見,擬思即差。龍潭當下開悟。此種境界豈是說得分 明?作者宗門工夫未到家,以弘法心切,寫此佛法省要二萬言。明眼禪師見之,不免訶為拖泥帶水,說葛藤禪,瞎人眼目。豈如靈雲偶見桃花,香嚴偶拋瓦礫擊著竹 竿出聲,二人皆忽然省悟;桃花瓦礫,無情說法能利益人?其實自然科學家得大於無情說法之事,亦踵趾相接;然見記載者,作者所知,祇此牛頓之一枚蘋果。故篇 中引此以喻禪宗法門。究之豈但天皇答龍潭語,靈雲桃花,香嚴瓦礫,說不分明?牛頓蘋果亦何嘗說得分明?地球自有人類及蘋果樹以來不知已幾萬年?人類見蘋果 下落更不知幾千百萬次?而牛頓之悟空前絕後。豈是顯豁呈露,平淡無奇,說得分明之境界?此又一義也。自然科學家特寢饋於說得分明之中,專在說得分明上用 心,遂忘卻說得分明之一小區域外,尚有偌大之說不分明之宇宙在焉。若自然科學家被自然科學之獄卒拘禁在此說得分明之牢獄中,而失去其在說不分明上用心之自 由;則其不見可證而不可說,說亦不得分明,佛法之天日,不亦宜乎?又作者此篇或不免引起讀者二個疑問:第一,或疑此篇所說祇是作者之臆見,根本與佛法不 合。為此,作者特乞虛雲老和尚作得一序。虛老乃當代禪宗第一尊宿,既蒙賜序印可,可免此譏嫌。第二,又或疑此篇僅拉雜摘取經論上可與近代西洋科學哲學相比 擬之語句,彙聚一處。至於佛法要旨,此篇似乎全未說到。按佛法深廣,欲作一淺略之說明,難乎其難。作者學佛二十年,屢欲作一略說佛法文字,終以不易落筆而 罷。此次始有以法性法相修證三章,說佛法之構畫。固不敢自謂善說法要也。然唐鳥窠道林禪師侍者會通一日欲辭去。師問曰:汝今何往?侍者曰:會通為法出家, 和尚不垂慈誨,今往諸方學佛法去。師曰:若是佛法,我此間亦有少許。侍者曰:如何是和尚佛法?師於身上拈起布毛吹之。侍者忽然大悟。今作者寫法性法相修證 三章,且道與鳥窠吹布毛是同是別?三十二年三月十日王季同又識。

三  兼論東西新舊文化

作者寫佛法省要二萬餘言,惟恐讀者未能理 解,更先後寫自序二篇。意猶未盡,今復寫此。一切宗教皆是各民族間之古代文化。今作者所說佛法乃是中印兩民族間之一種文化,此兩民族皆在世界文化發達最早 各民族之列,而中華民族介乎文化較低發達較遲之諸民族間,故數千年來養成一種唯我獨尊之習氣。雖近代交通發達歐化東漸,而中華民族自尊自大蔑視他族文化之 成見猶牢不可破。直至十九世紀之季,一敗於英,再敗於英法聯軍,三敗於法,四敗於阿,五敗於八國聯軍,創鉅痛深,始一反數千年傲慢舊習而轉為卑諂。視固有 文化為一文不值,一味崇拜西洋新文化。而西方學者往昔對於我古文化雖不深悉,猶相當重視者,自是亦更肆輕蔑。直至此次世界大戰爆發,同時我國對日抗戰不屈 不撓相持多年,於是與我並肩作戟之反侵略各國始信西洋新文化與我國舊文化實互有短長。欲維持世界和平,二者不可偏廢。外人既有此感想,國人乃又追隨外人之 後而有中美,中英,中蘇等文化協會之組織。

作者生長於十九世紀季年西洋新文化極盛時 代,目擊其富國強兵之效驗,知立國於今日之世界非適應此潮流不足以圖存;故在青年時代即以介紹新文化於國內,促進國內新事業為志願。關於我國舊文化,幼時 雖曾讀四書五經,後亦嘗涉獵諸子百家;然對之未有系統之認識。然此亦非作者一人之缺點。我國文壇上久負盛譽之周作人氏曾有一段批許東方文化之文字。其大意 謂:或者以為世有二種文化。在東方則有精神文化,在西方則有物質文化。二者相較,東方精神文化尤為高尚可貴。此種意見實無理由。彼見佛陀之說寂滅,老莊之 說虛無,孔孟之說仁義,與泰西之艦堅炮利不同,便以為是東西文化精神物質之殊。其實東方佛老之說或可謂為精神文化。(假令此名詞可通)孔孟則為專言人事之 現實主義者,其所注意即是此物質之人生。而西方亦自有其基督教,雖發生於猶太,然實長成在希臘羅馬之土地空氣中,完全為歐化之宗教。其精神之色彩恐遠非華 人所及。一方面為西洋物質文化基礎之希臘文化,又有多處與中國思想極相近,亞里士多德一派之自然科學家,我國誠自愧無之,但如梭格拉底之與儒家,衣壁鳩魯 之與道家,齊挪等刻苦派學者之與墨家,皆不少類似之點。蓋同屬人類,其性情肢體彼此無大殊異,其文化亦決不因地有東西而分精神物質之二。彼強生分別,妄自 尊大,創為讚美東方文化之謬說者,未免可笑。云云。又不獨周氏與作者對舊文化無深刻之認識,數十年來國內學者對周氏及一般類此之見解,曾無一人起而提出異 議。於以見全國學者實未嘗有人把握東方文化,悉無殊周氏與作者也。然則今日西方人士雖已灼見其數世紀來專事發掘所獲得新文化之寶石礦尚不足以維持世界和 平,而渴望更輸入若干東方文化以資調和,而我國人竟兩手空空無以奉贈,豈非滑天下之大稽乎?惟於東方文化之一派之佛教文化,作者早歲曾遇佛學泰斗楊仁山老 居士,稍有心得,知佛法的是真理。而不知者謗為迷信,坐使邪見熾盛,人民塗炭。遂發願專對知識界弘揚,以造福於世界。然於佛法尚無深刻之研究,未能率爾操 紙。二十年前始求覓佛學重要經論,細繹其文字義理,據以作弘法文字若干篇。而佛法欲求深造,又不可不做修持工夫。如鍛鍊身體須依操典訓練,非徒熟讀操典所 克濟事。作者雖研究經論文字有年,猶未做此種工夫。五年前在碧雞山雲棲寺打七,為做禪宗工夫之始。自此雲棲每年打七,作者未嘗缺席。兩年來又在家置禪榻日 坐一枝香。雖作輟無定,然頗有所悟。悟禪宗參究工夫恰與牛頓見蘋果落地時心情絲毫無異。(詳後修證章)悟古今東西學者無論社會科學上自然科學上理論上應用 上一切發見發明,無不從剎那定中意識現量出發;但未正式做過禪宗工夫者其定功不能持久,故一剎那後即落比量。恰與助前五識而起之現量同時意識一剎那後落比 量分別意識例同。(現比二量詳後導言章,前五識與意識詳法相章)悟東西文化異同之主要關鍵在歷史派學者所謂動的論理學即辯證法與靜的論理學即亞里士多德培 根穆勒等所立所述之演繹歸納二法。(歷史派學者及辯證法詳後歷史派哲學批判,及離言法性二章)雖仔細分析誠如周作人氏所說,同屬人類,其文化決不因地域而 分精神物質;至於讚美東方文化,尤屬可笑。然大體上東西文化實不免有偏於精神,偏於物質之別。蓋西洋新文化,尤其理工等科,其研究之對象,不外乎物質之分 佈運動與支配之定律。此物質與支配之定律,在我人之認識上不得不是絕對不變者,故無不可以靜的論理學討論之。然自然科學範圍外之各科則不然,其間無不含有 人事為重要因子。人之肢體雖仍是物質,人之意識雖仍不得不與物質互有關係,然意識畢竟有多少自由。唯物論者雖竭力主張意識之為必然,人之不殊於機器;然必 然論與定命論不可分離,表示人之一切努力全無意義,其結論令人不圖振作。故馬克斯雖左袒唯物論,不得不以辯證法濟其窮,主張意識為自由與必然之綜合。(詳 後西洋三派哲學,及歷史派哲學批判等章)但唯物與否姑置不論,既主張動的論理學之辯證法,則亞里士多德等之方法即完全不適用。前述西洋新文化中理工等科之 發見發明,據作者所悟,雖亦從意識現量出發;然以其可以靜的論理學討論之,遂使多數學者有認為從比量出發之錯覺。匯特此也,彼多數學者不知其中曲折,但見 理工等科所用推理方法之精刻;認為是新文化特色,極口讚美之。不知其正與讚美東方文化犯同病,不知自然科學以外之各科絕對不能適用同一方法也。讀者疑我言 乎?請舉一事為證。含有人事因子之各科中,最與自然科學近似者殆當首推經濟學。尤其古典派學者亞丹斯密等之理論。然作者曾發見其理論之一大漏洞。按在古典 派經濟學說以前,有重商主義一派經濟學者。對於國際貿易,重商主義認為出超使一國之現金銀積累而日富,故為有利;入超反之,故於國不利。亞丹斯密不然其 說,謂一切貿易事實上悉是以商品易商品,悉是兩利。國際貿易亦然。例如英國富於優良鐵礦,能以低價鍊生鐵;然地近寒帶不宜小麥,倘使無國際貿易,則英人固 需自鍊生鐵,亦不得不自種小麥。假定英國自鍊生鐵每公噸成本四十八先令,自種小麥每公石成本十先令半。但法國情形恰與英相反,缺少優良鐵礦,故自鍊生鐵每 公噸可需五十二先令;然土地宜小麥,自種小麥每公石僅需九先令半。今若兩國間有國際貿易,則英可以生鐵向法易小麥;英不自種麥,法亦不自鍊鐵,如此,兩國 大概可以生鐵每公噸作價五十先令,小麥每公石作價十先令成交,即英國一百公噸生鐵與法國五百公石小麥互易。在英國,一百公噸生鐵祇值二百四十鎊(二十先令 為一鎊),今易得小麥五百公石值二百六十二鎊十先令,豈非獲利二十二鎊十先令?在法國,五百公石小麥祇值二百三十七鎊十先令,今易得生鐵一百公噸值二百六 十鎊,豈非亦獲利二十二鎊十先令?故曰貿易兩利。至於輸出入不平衡時,其差額固可有向入超國購現金銀抵補之事。然必其國自產金銀足供輸出,亦等於輸出其他 商品,仍服從貿易兩利之定律無疑。否則其國尚需以他種商品別向產金銀國易回金銀,以供國內裝飾造幣及工業上需要。何來此項投閒置散之現金銀,俾進出口商購 去抵補前述不平衡乎?亞丹斯密之理論大旨如是。其斬釘截鐵,與一般自然科學之堆理毫無二致。然遷地弗良,在含人事因子之科學中,此種推理方法竟不足恃。

民國二三年間,作者因與財政部召集之改良 幣制委員會某委員討論幣制;發見此說之似是而非。蓋事實勝於雄辯,我國自清季同光間至民初所受國際貿易所招致經濟壓迫之痛苦,實使我痛心疾首。尚安得謂貿 易兩利乎?但推理如此精刻,其破綻究在何處?作者仔細分析,始知亞丹斯密之論實合二點錯誤。第一錯誤,事實上國際貿易僅將一切有形商品包括現金銀計算在 內,輸出入仍決不平衡,尚有無形之動產不動產所有權及外債等,非一併列入此貸借對照表不可。而我所受經濟壓迫之痛苦恰從此一項目發生。然此種痛苦猶非直接 因於經濟學上之錯誤,外交條約等為其重要原因。第二錯誤卻是直接推翻貿易兩利定律之錯誤。此錯誤潛伏在亞丹斯密所舉之例中。試將此例中之英國易為中國,法 國易為英帝國,生鐵易為絲茶等,小麥易為雅片;謂中國宜種桑樹茶葉,能以低價製絲茶,然不宜種罌粟製雅片。倘使無國際貿易,則中國人固需自製絲茶,亦不得 不自種罌粟,云云。則不待辭畢,已知其謬。前清乾嘉以前,中英未有雅片貿易,國人何嘗自種罌粟,供人吸食雅片?雅片之害,我國上下至今憤慨,何嘗貿易兩 利?然自然科學上從無此種似是而非之推理,則因吸食雅片非必需,而自然現象無非必然故。此事非但足以推倒經濟學上貿易兩利定律,且為前述唯物論者意識必然 論之直接反證,根本推翻唯物論。後文西洋三派哲學批判章未說,猶是脫漏。又非但自然科學範圍外之經濟學等不適用靜的論理學,醫學固為自然科學中應用部門之 一;然因其對象人體生理能多少適應環境故,實亦不完全適用靜的論理學。最初自然科學家見我國舊醫書滿紙陰陽五行,認為全是迷信。後見舊醫有時亦頗有效驗; 而且有新醫一致認為不治,卒被舊醫治愈者,亦不乏其例。然新知識界仍不信舊醫不可捉摸之脈案,但疑國藥中有特效藥味。於是藥物學家相率研究國藥,果發見麻 黃精半夏精等多種已蜚聲醫藥界之國藥有效成分。然近來普通國藥多已次第經過研究而以藥物學說明其藥性。而舊醫以三陰三陽表裏上下氣血虛實寒熱風濕五臟六腑 十二經相生相勝相傳變,脈之浮沉遲數虛實洪細滑澀等診斷,以藥之氣味厚薄入某經補某臟瀉某臟等處方,不可捉摸者依舊不可捉摸。若謂此種舊醫診斷處方理論全 屬渺茫;則診斷尚不正確,何能應病與藥?用藥尚不適當,何能愈病?可見自然科學家懷疑舊醫之理由實不充足。但新舊醫既不能會通,又何以治病皆有效驗?最近 作者始悟新舊醫之二重性實為人體生理之二重性之結果。上述人體生理研究上不盡適用靜的論理學,亦即不盡適用自然科學方法。新醫學僅為建立於自然科學方法上 之醫學。舊醫學恰是建立於自然科學方法外之醫學。

上文作者雖謂學術上一切發見發明無不從現 量出發,然自然科學特別可用靜的論理學即比量說明,且特別注重此說明;故亦可略說東西新舊文化為現量文化與比量文化。後者即西洋新文化;前者即一切舊文 化,尤其東方文化包括舊醫。禪宗參究法門(詳後修證章)所修之慧,本是意識現量。修至大徹大悟即是不落比量之純粹意識現量,亦名真現量。故曾做此種工夫者 意識現量特別發達,俗語稱此人悟性特別好。此法門實為印度佛教文化與我國古代文化之結晶。我國伏羲神農黃帝文王周公孔墨老莊等皆多少做過此種工夫。其實西 洋歷史派學者所謂動的論理學實不成其為論理學。故自然科學以外之文化皆不能斬釘截鐵說明之。尤其東方文化確有此不可否認之缺點。反之,其特別發達之意識現 量能見到一般人所見不到處。卻是此種文化之特色。故言文化有二種,實無不可。但各有所長,不當偏袒耳。作者將於他處另寫一討論東方文化之專篇,此處不及備 述。然東方文化既不易說明,亦不易理解。欲研究之,宜從禪宗參究工夫入手。此乃作者服過之驗方,無可疑也。同年六月十六日三識。

【書籍目錄】
第1頁: 第2頁:自序
第3頁:導言 第4頁:真理
第5頁:西洋三派哲學批判 第6頁:歷史派哲學批判
第7頁:離言法性 第8頁:法相
第9頁:修證 第10頁:大旨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