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人間菩薩 證嚴法師著

人間菩薩 證嚴法師著

中元節的故事

[日期:2010-08-01]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證嚴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中元節的故事

  普度是不是超度?超度之後,亡魂是否能解脫呢?

  (中華民國76年9月7日)

  今天是農曆的中元節(七月十五日),在民間家家戶戶都辦「普度」。很多人問我:「普度和超度是否一樣?超度之後的亡魂是否能解脫呢?」其實兩項答案都是肯定的,但是必須視其功德而定,有功德,靈魂才能得到解脫。

  所謂「功德」,是由學佛修行而來。我們學佛之後,才能夠瞭解將來與過去的業因、果報;造如是因,必得如是果。任何人都無法替我們轉業,即使是佛陀也有「三不能」:

  一、不能度無緣眾生。

  二、不能轉眾生業報。

  三、不能度盡所有的眾生。

  連佛陀的威德都無法轉眾生業了,那麼還有什麼人的功德可以超度眾生呢?其實,並非完全不能超度解脫,但必須靠自己的「福慧」來轉自己的「業」;有多大的業就要有多大的福慧去轉化,才能夠得到解脫。

  七月十五日是「佛歡喜日」

  為何有中元普度的節日呢?從佛教的公案中,我們可以找到其根源;流傳至中國就成為「普度節」,也就是民間所謂的「拜好兄弟」、「拜普度公」,這是傳入中國後的一些俗稱。

  印度地方的夏季時節,氣候多變,雨水量多,有時候會突然下一場西北雨;那裡氣候本來就很燠熱,尤其夏天更是酷熱難當。印度地區地廣人稀,而佛陀居住的地方,當然是遠離人群聚落,他們每天得出來沿門托缽以維持生活。

  從遙遠偏僻的住處到人群聚集的地方,其間難免要穿越樹林、走過車坡。一到夏天,地上的蚊蟲特別多,尤其是蛇出現的機會更頻繁。佛陀為了保護弟子的安危及地上的動物,所以利用夏季的三個月,畫定固定區域,讓弟子們聚集而居,每個人認真地聽佛說法、靜坐參禪。此即稱為「結夏安居」。

  在此期間,由當地的國王、大臣或長者等經濟富裕的人,供給他們生活的食糧,他們就不用出外托缽了,可節省半天以上的時間精進用功。這三個月,他們就一直不斷地專心聽佛的教法,然後靜靜地思惟體會,這稱為「聞」、「思」;之後若再進一步身體力行,那就是「聞、思、修」三項具足。

  因為專心修行,具足了「聞、思、修」,所以,在這三個月的期間,許多人修得了「戒、定、慧」,於是從迷茫的凡夫僧,轉為體悟佛法的聖賢僧;這就是七月十五日定為「佛陀歡喜日」的由來。

  目犍連救母

  在佛教中,有關「普度」的第一個公案來自佛陀的弟子——神通第一的目犍連尊者,他的修行已經達到來、去無礙的境界。有一次,他在結夏安居靜修時,想到自己何其幸福——人身難得而得人身,佛法難聞而聞佛法,又能與佛同世,真是無比慶幸!然而,心念一轉,他又馬上想到此身之來處,便開始思念自己的母親,因為身體是母親所生養的,如今自己已證得聖僧的果位,而母親往生之後,到底往何處去呢?

  心中生起這個念頭後,忽然間,他的精神就轉入餓鬼道的境界中,結果看到母親鼓腹針喉——喉嚨像針一樣細小,而肚子卻有如大鼓一般,在餓鬼道中受盡折磨。

  過去,有一段時間我常提起伊索匹亞,那個地區缺乏糧食,年年鬧旱災,農作物無法生長,所以許多人飢餓而死。那時,世界各國媒體的採訪鏡頭全部轉向遍地餓殍的伊索匹亞,在熒幕上,我們可以看到那些飢餓悲慘的畫面:大人和小孩都餓得奄奄一息,氣息微弱。看他們的形態:脖子又細又長,肚子又圓又大,手腳瘦得剩下皮包骨,餓鬼道的境界不就是這樣嗎?

  所以,當目犍連尊者看見母親這種令人不忍卒睹的形象時,他感到非常痛心,於是運用神通,端了一碗飯到母親面前,希望能為母親止饑。他母親見到這碗飯非常高興,急忙伸手接過來,但是當她一張開嘴想要吃時,口中竟吐出一道熱煙,把整碗飯燒成黑炭。

  大家有沒有聽過「飢腸中燒」這句話?當一個人餓到極點時,會有嚴重的缺水現象,體內腹部會發高熱、口乾舌燥,無比痛苦;目犍連的母親即是餓得腹脹腸熱,所以當她張口吃飯時,腹中的熱氣就吐出來,將整碗飯燒成黑炭,無法再食用。當時發生這種情形,施與受者都感到悲哀痛苦、無可奈何……

  目犍連尊者雖然神通第一,仍然無法讓母親止饑,他只好出定到佛陀的面前,哀求佛陀解救他的母親。佛陀說:「不是你一個人的功德就可以轉業,你母親的重業,必須有大福德與大因緣才能夠轉化。」佛陀指示他:「你一定要成就聖賢僧的大功德力,如果能使每個人起歡喜心,虔誠地為你的母親祝福,她就能夠解脫。總之,必須靠無數人的大功德力才能幫助她。七月十五日這一天,正好是大家功德圓滿之日,你可以在這一天設齋供僧,為你母親祈福。」

  目犍連尊者為了救自己的母親,便設齋供僧,所有的同修被他虔誠的心念所感動,因此,大家都為他的母親祝福、超度;結果這個大功德集中於餓鬼道中,使同一天在裡面受苦的眾生全部獲得解脫。因此,我們現在所謂的「盂蘭盆會」,是為了解除餓鬼饑寒的痛苦,也可以說是「救倒懸」。

  所謂「倒懸」即是指,三惡道中(地獄、餓鬼、畜生道)的痛苦,就像人被倒掛一樣的難受;想解決其痛苦,就必須將他放下來,使他自在。飢餓是最不自在、最痛苦的事,有如人被倒掛一樣;欲解其倒懸之苦,就必須拿食物給那些餓鬼充飢。佛陀與聖僧們,除了以大慈悲力的心念功德為他們超度解脫之外,還用佛法洗煉他們貪戀的心念。

  人為何會墮入餓鬼道中?就是因為在人間多貪念啊!人貪而不捨,什麼東西都要爭奪、占為已有,不肯施捨,將來所得到的果報就是餓鬼道。佛陀為他們說法,可以使其得到心靈上的解脫,並脫離餓鬼道的境界,所以要用佛法與僧伽的力量為他們超度。

  反觀現在民間七月十五日的中元普度方式,是不是也能夠超度那些餓鬼呢?事實上,這距離目標還相當遠呢!這種普度方式,與佛陀在世時,目犍連設齋供僧的意義完全不同。

  普度公的公案

  接著,我們來談世間所謂的「普度公」。什麼是普度公?這是佛教中的另一個公案:

  佛在世時,有一位弟子叫阿難,他長得非常莊嚴。佛陀有三十二相,而阿難有三十相,在佛的弟子中,可以說是一位既年輕、形貌又莊嚴的弟子。有一次,他在結夏安居時,聽佛講法,靜坐思惟。當他入定之時,忽然看到一個青面獠牙、面目猙獰、腹大如鼓、頸子又細又長的怪物,阿難看了非常害怕,就開口問道:「你是從哪裡來的,怎麼會如此醜陋可怕?為何出現在我面前?」

  這個人就咧嘴對阿難笑說:「你不必怕,也不要厭惡,三日之後你將和我一樣,在這個道中與我同類!」看到他恐怖的笑容,聽了他陰陽怪氣的聲音後,阿難嚇得驚醒過來,便趕緊跑到佛陀的面前求救。

  佛陀勸說:「阿難,人生無常,人的生命在呼吸間,不必等到三天後,我們要隨時準備任何時刻都可能墮落於三惡道中。」阿難說:「我不願意墮入餓鬼道中,讓自己變得猙獰恐怖,我實在很害怕!」佛陀回答:「這是業啊!三天之後,是大家修行圓滿的日子,除了靠你自己自救外,還必須借重僧伽的功德力,讓大家為你虔誠祝福,你才能夠解脫。」

  阿難尊者便遵照佛陀的教化與指示,設一個「面燃大士」的牌位,設齋供僧來祈福。因此現在我們可以看到許多寺院道場普度時,都會寫個「面燃大士」的牌子,這就是民間所說的「普度公」。

  時時結善緣

  我們既是學佛者,就一定要瞭解:有時候我們連自己都無法自救了,當然佛陀也無法救我們,唯有靠眾人的大福德來為我們祝福。所以,我們要時時廣結善緣、彼此祝福;如果能時時與人結善緣,就如同每天供僧一樣,讓每一個人對我們起歡喜心,那他們每天都會為我們祝福。

  阿難陀尊者若不是有這分善緣,使大家都願意為他祝福,三日之後他就會墮落餓鬼道了。

  總而言之,我們必須有正思、正見、正念,還要有正命,每天都要好好修行,不可等到七月十五日才修行,也不要等到這一天才供僧。佛陀在世時,因為環境的關係,不得不出外托缽;現在我們的生活環境不同,可以在常住互相共修、一同聽法,也可以在動中取靜,思惟今天所聽到的教法,我們若能夠在人群中和睦相處、互相供養、恭敬尊重,即可成就功德,圓滿我們的修行。

  事實上,我們今日的修行環境,比佛陀在世時的環境還適合修行,也更有機會成就功德。例如「救倒懸」,慈濟功德會哪一天不在解救倒懸呢?哪一天不在解除飢餓眾生的困苦呢?功德會每天為六、七千位飢餓的眾生解決生活問題,這是不是每天在「救倒懸」呢?這就是在修福啊!我們每天使貧苦的眾生吃得飽、穿得暖,可說是天天在普度眾生。

  我們在人間修行,要能夠盡人事,才是真正的修行。「佛」成於人間,我們一定要修好「人」的德行,然後才能完成「佛」德。

【書籍目錄】
第1頁:緣起 第2頁:中元節的故事
第3頁:慈悲心喜捨行 第4頁:知足惜福談衣著
第5頁:內在心思的涵養 第6頁:合理的生活
第7頁:養生治病談湯藥 第8頁:少欲能安身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