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聽南懷瑾大師講經——修煉篇 胡衛紅

聽南懷瑾大師講經——修煉篇 胡衛紅

前  言

[日期:2011-04-10]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胡衛紅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前言

  一理通,百理通

  南懷瑾大師講經,有一個特點:深入淺出,在生活與哲理之間自由穿行,直指人心,聽者無不心領神會,得之欣然。

  世界上最好的生活哲學,不是在書本上,而是在生活中,在人心裏。有人曾問孔子的弟子子貢:“誰是你老師的老師?”子貢說:“文王武王的道理,沒有遺失在地上,而是藏在每個人心裏,只不過,聰明的人得到大智慧,普通人得到小智慧。誰不是我老師的老師呢?他又哪有固定的老師呢?”在日常生活中探求人生智慧,在日常交往中探求做人道理,在自己的內心中探求人性的本源,這是最好的學習。

  但是,由於每個人所處的位置不同,見識亦有差異,加上情緒障礙,我們看人看事物,可能看到這一面卻看不到那一面,只看到表層卻看不到裏層。在感到迷茫的時候,如果有一個像南懷瑾大師這樣的高明之士,輕輕指出要點,聽者心裏就會豁然開朗了。

  佛家說:人人皆可成佛;

  儒家說:人人皆可成聖;

  道家說:人人皆可悟道。

  那些超凡之士,難道他們擁有的“寶物”未必比普通人更多。他們不過是認識到了“寶物”的價值,並懂得利用它們罷了。

  那么如何認識自己的“寶物”呢?這需要修煉眼力和心性;如何運用自己的寶物呢?這需要修煉能力和心態。南懷瑾大師講經,旨在以經傳道,告訴人們如何立足於自身,認識自己的“寶物”;如何立足於自性,保全自己的“寶物”;如何立足於自心,讓自己的“寶物”大放異彩。

  儒、道、佛三種經典,傳之千年,嘗到滋味的人,說它們是安身立命之寶;沒有嘗到滋味的人,說它們是垃圾,是稻草。無論人們怎么評價,都不足以影響它們在世界文明中的地位。

  儒家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其要點是積聚自身潛能,撞擊它,激活它,使之爆發出原子爆炸般的能量。得此道者,一人可變天下風俗,一人可導天下潮流。

  道家講“無為無不為”,其要點是不強求,不苛求,讓心靈與天地自然融於為一,或行或止,順其自然。得此道者,無心勝有心,無聲勝有聲,無招勝有招,無功勝有功。無憂無慮,如登仙境。

  佛家講“萬法皆空”,其要點不妄執,不妄行,心隨萬物,萬物隨心。得此道者,在有欲無欲之間,在有求無求之間,通行於紅塵之中,無滯無礙,身心可獲大自由。

  南懷瑾大師精通三教經典,講佛經巧合儒經、道經,講儒經妙用道經、佛經,講道經揉合儒經、佛經,三教精神存乎一心,運用自如,真可謂“一理通,百理通”。但他講經數十年,著述甚多,窮數年之功,亦難得其大全。而且其中大量內容是為學佛修道之人設計,對我們紅塵中人並不完全貼切。因此,本書量體裁衣,選擇跟為人處世、謀事創業息息相關的內容,重點傳述。書中既有南大師的精彩觀點,亦有作者聽講的體會,亦揉合了大量生活實例加以印證,如此,讀者朋友們能夠更方便地悟其精要。

  理在不煩,簡明為真;法不在多,有用就行。如果讀者朋友們能從本書中有一言二句之得,能解開一個心結,能解決一道難題,能發現一個目標,能找到一條道路,這將是編者的期盼。

【書籍目錄】
第1頁:目  錄 第2頁:前  言
第3頁:做人是天下第一等學問 第4頁:先成人,後成事
第5頁:人要有所敬畏 第6頁:先掃一屋,再掃天下
第7頁:學問修養一用就靈 第8頁:最怕不是良駒,何愁沒有伯樂
第9頁:耐心經營你的人際關系 第10頁:交到真心朋友是一種福分
第11頁:跟有本事沒脾氣的人交朋友 第12頁:同情弱者是天下最高的學問
第13頁:助善莫助惡 第14頁:空思不如多學
第15頁:不要被學問捆住手腳 第16頁:學無常師,多方求教
第17頁:多看多聽少開口 第18頁:不要盲從“群眾心理”
第19頁:能赦小過是高人 第20頁:塞住耳朵聽讒言
第21頁:是誇是毀,心裏有底 第22頁:事無大小,全力以赴
第23頁:做一個行動家 第24頁:先拿出業績,再計較待遇
第25頁:患得患失,百事不成 第26頁:從大路上求富貴
第27頁:沉湎過去,不如追求未來 第28頁: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
第29頁:第五種人格 第30頁:做人要空闊,做事要實在
第31頁:以出世態度做人,以入世態度做事 第32頁:學會“招兵”的本領
第33頁:在平凡中變為超人 第34頁:小聰明不如大智能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