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大乘無量壽經菁華 淨空法師講述

大乘無量壽經菁華 淨空法師講述

一、【遵修普賢大士之德。具足無量行願。安住一切功德法中。】

[日期:2010-12-12]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淨空法師講述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貳、正釋經文

一、【遵修普賢大士之德。具足無量行願。安住一切功德法中。】

這句在淨宗來說非常重要,古德將《普賢菩薩行願品》列在淨土三經之後,稱為「淨土四經」,這種作法確實是有根據的,根據什麼?就是這條經文,使我們明瞭西方極樂世界從下下品到上上品,都是修的普賢之德。大乘經論告訴我們,菩薩不修普賢行,就不能圓成佛道,注意這「圓」,圓滿的佛果,就是天台家講的圓教的佛果,這是究竟圓滿。西方極樂世界四土九品,從下下到上上都是修的普賢大士之德,難怪連華藏會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都要跟著普賢菩薩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根據我們從經典裡找出來了。

「無量行願」,「行」是實現,「願」是志願,濃縮就是佛門裡的四弘誓願,四弘誓願展開來就是無量的行願。普賢菩薩是用十大願王作為無量行願的總綱領。「普賢行」和所有其它一切行門不相同的地方,我們要知道,那就是普賢菩薩的心是真正的清淨平等,沒有分別,沒有執著,盡虛空遍法界一視同仁。

所以「禮敬」,他這「禮敬」的精神和一般「禮敬」不一樣,「禮敬諸佛」,那些是「諸佛」呢?一切眾生就是「諸佛」,這是佛在《華嚴》、《圓覺》上都說過,「一切眾生本來成佛」。所以要曉得「禮敬諸佛」不是我們看到佛要對他尊敬;那不是佛,我們對他就不恭敬,那就大錯特錯了。他這個「諸佛」是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平等的恭敬,「未來佛」就是一切眾生。

經上不僅如此,而且告訴我們,一切無情的眾生,有情眾生我們講動物,動物都有佛性,有佛性的都是佛;無情的眾生,我們不叫佛性,叫它作法性,法性和佛性是一個性,所以《華嚴》說「情與無情同圓種智」。那無情的眾生怎麼辦呢?和敬佛一樣的恭敬,這桌椅板凳是無情眾生,我們對它的恭敬,和對諸佛的恭敬無二無別,這叫做「普賢行」。

那我們見了桌椅板凳是否也要頂禮三拜呢?那就錯了,桌椅板凳我們把它擺得很整齊,擦得很乾淨,那就是對它的「禮敬」。所以在儀式上,在外表上有種種差別,內心的尊敬則毫無二樣,這叫「禮敬諸佛」。學佛從這地方學起,不但至高無上的佛法從「禮敬」學起,佛們課誦本懺儀裡,諸位常常唸到「一心恭敬」「一心禮敬」,「一心」就是「普賢行」,「一心」是平等的,對佛是此心,對人也是此心,對畜生還是此心,對桌椅板凳也是此心,這叫「一心」。「二心」就有差別了,所以「二心」「三心」那就不恭敬了,那就不是「普賢行」了,「一心」才是「普賢行」。這我們一定要把它辨別清楚,知道自己怎麼修學。

第二句「稱讚如來」,和第一句用的名詞不一樣,第一句是講「諸佛」,第二句為什麼換成「如來」呢?有什麼不一樣?這裡面確實有很大的差別。說「佛」是從相上說的,說「如來」是從性上說的,「相」上我們要一心平等的恭敬,讚嘆要從「性」上講。與性相應的是善事,我們要讚嘆;不相應的是惡事,惡事不讚嘆,惡人不讚嘆,但是要恭敬,所謂是「敬而遠之」,恭敬心沒有差別,不讚嘆。

從什麼地方我們可以看得出來呢?善財童子五十三參裡,我們就看得很清楚,很明白。善財每參訪一位善知識,一定是先禮敬,然後一定是讚嘆。可是五十三位善知識裡,他有三位有禮敬,沒有讚嘆,這三人是誰呢?第一位是勝熱婆羅門,這位善知識代表的是愚痴。第二位甘露火王,代表瞋恚。第三位伐蘇蜜多女,代表貪愛。這三人代表貪瞋痴,善財童子雖然去參學,有禮敬,不讚嘆。

由此可知,讚嘆是讚嘆善法,不讚嘆惡法,但是在禮敬沒有善惡的分別,所以「禮敬」和「讚嘆」當中,有這麼大的差別,這是我們要曉得,應當要學習的。十願在此就不逐條細說了,《無量壽經》全套的錄音帶講得很詳細,諸位可以作參考。

無量的行願歸納為普賢菩薩的十願,阿彌陀佛則是以四十八願,當然比十願就詳細得多了。但是這裡面最重要的是「具足」這二字,我們有沒有「具足」?如果我們願不具足,我們希望將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條件是信、願、行,我們有信、有行,一天到晚「阿彌陀佛」,有行啊,願不具足,鼎三條腿缺了一條,去不成,這要緊。所以我常常勸同修們,如果真的希望這一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必須要把《無量壽經》四十八願當作早課,天天去唸它,時時去學,要把四十八願變成自己的本願,那就叫「具足」了。四十八願就是「無量行願」,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四弘誓願都在其中,一定要變成自己的願才行。

「安住一切功德法中」,「一切功德法」就是名號,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就是「一切功德法」,怎麼知道的?隋唐時代,古大德曾經將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作了一個比較,那一個算第一?一般人都公認《華嚴》第一,幾乎大家都沒有反對的,《華嚴》是經中之王,根本法輪,《華嚴》第一。《華嚴》和《無量壽經》作個比較,《無量壽經》第一,為什麼?《華嚴》到最後是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才圓滿,如果沒有十大願王導歸極樂,《華嚴經》就不能圓滿。

《無量壽經》自始至終都是講西方極樂世界,是《華嚴經》的歸宿,是《華嚴》的總結論,說它是「第一之第一」,這沒話說,確實講得通,無論在理上,在事實上都是如此。《無量壽經》夏蓮居居士分為四十八品,四十八品裡那一品是第一?當然是四十八願,第六品是講四十八願,阿彌陀佛自己敘說的,全經最重要的就是這一部分。四十八願那一願第一呢?第十八願第一,為什麼?第十八願就是臨終十念往生,這就說明名號功德不可思議。

所以這「一切功德法」,我們才真正把它找到了,這一句名號就是「一切功德法」。為什麼呢?名號展開是四十八願,四十八願展開是《無量壽經》,《無量壽經》展開是《華嚴經》,《華嚴經》展開是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這句名號是總綱領,這句名號像山的樣子,它是山尖峰。

我們把這個抓到了,這就把一切佛法、一切經典、一切法門統統抓到了。叫你「安住」,你的心要住在阿彌陀佛上,這就對了。所以真正修行人,想自己在這一生當中,穩穩當當,快速成就,其它的法門不需要學了,這一句佛號就夠啦!

那為什麼還要你唸經呢?不叫你老實念佛呢?因為你不相信嘛,這才叫你去讀經,慢慢讓你在經典裡明白道理了,事實搞清楚了,信心才建立,信心真正生起,其它東西自然就放下了。所以不但是我們這個娑婆世界,即使一切諸佛教化眾生,都是以此法門為第一,真實不二法門啊。

這法門實在說,容易但很難相信,難信易行;相信了,那此人有大福報,有大智慧。這智慧福報就像經典上所顯示的,小乘像舍利弗智慧第一,大乘文殊菩薩智慧第一,不是智慧第一,他不能相信。

我們想想,我們沒智慧,我們的智慧不但比不上文殊菩薩,連小乘舍利弗尊者也比不上,但是我們對這法門一聽就歡喜,就相信,就接受,就願意修學;從這點來說,我們不比文殊菩薩差,因為他也選擇這法門,我也選擇這法門,他是智慧的選擇,我也是智慧的選擇,從這點來說,我們和他沒有二樣。

「安住」,心安理得,理和事都搞清楚了,我們的心才真正安住在「南無阿彌陀佛」佛號之中,這就是「一切功德法中」。我們雖然選讀經句,也沒有把淨宗宗旨喪失,第一條就是淨宗的宗旨。

【書籍目錄】
第1頁:壹、講經緣起 第2頁:一、【遵修普賢大士之德。具足無量行願。安住一切功德法中。】
第3頁:二、【以定慧力。降伏魔怨。】 第4頁:三、【常以法音。覺諸世間。】
第5頁:四、【洗濯垢污。顯明清白。】 第6頁:五、【心常諦住度世之道】
第7頁:六、【為諸庶類。作不請之友。】 第8頁:七、【興大悲。憫有情】
第9頁:八、【如來以無盡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興於世。光闡道教。欲拯群萌。惠以真實之利。】 第10頁:九、【願我得佛清淨聲。法音普及無邊界。】
第11頁:十、【宣揚戒定精進門。】 第12頁:十一、【常行布施及戒忍。精進定慧六波羅。未度有情貪得度。已度之者使成佛。假令供養恆沙聖。不如堅勇求正覺。】
第13頁:十二、【人有至心求道。精進不止。會當剋果。何願不得。】 第14頁:十三、【法藏聞佛所說。】
第15頁:十四、【精勤求索。恭慎保持。修習功德。滿足五劫。】 第16頁:十五、【住真實慧。勇猛精進】
第17頁:十六、【積植德行。不起貪瞋痴欲諸想。不著色聲香味觸法。】 第18頁:十七、【植眾德本。不計眾苦。少欲知足。專求白法。惠利群生。志願無倦。忍力成就。】
第19頁:十八、【恆以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度之行教化安立眾生。】 第20頁:十九、【發菩提心。持諸禁戒。堅守不犯。饒益有情。所作善根。悉施與之。令得安樂。】
第21頁:二十、【要當作善。所謂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淫欲。四不妄言。五不綺語。六不惡口。七不兩舌。八不貪。九不瞋。十不痴。】 第22頁:二一、【一心清淨。端正身心。絕欲去憂。慈心精進。】
第23頁:二二、【覺了一切法。猶如夢幻響。】 第24頁:二三、【通達諸法性。一切空無我。】
第25頁:二四、【諸佛密藏。究竟明了。】 第26頁:二五、【所言誠諦。】
第27頁:二六、【遍遊佛剎。無愛無厭。亦無希求不希求想。亦無彼我違怨之想。】 第28頁:二七、【於一切眾生。有大慈悲利益心故。】
第29頁:二八、【知一切法。悉皆空寂。生身煩惱。二餘俱盡。】 第30頁:二九、【其心潔白。猶如雪山。】
第31頁:三十、【其心正直。論法不厭。求法不倦。】 第32頁:三一、【淳淨溫和。寂定明察。】
第33頁:三二、【身心潔淨。無有愛貪。】 第34頁:三三、【志願安定。求道和正。淨定安樂。】
第35頁:三四、【世人共爭不急之務。】 第36頁:三五、【父子兄弟。夫婦親屬。當相敬愛。無相憎嫉。有無相通。無得貪惜。言色常和。莫相違戾。】
第37頁:三六、【世間之事。更相患害。雖不臨時。應急想破。】 第38頁:三七、【若曹當熟思計。遠離眾惡。擇其善者。勤而行之。愛欲榮華。不可常保。無可樂者。】
第39頁:三八、【能於此世。端心正意。不為眾惡。甚為大德。】 第40頁:三九、【佛教群生。捨五惡、去五痛、離五燒、降化其意。令持五善。獲其福德。】
第41頁:四十、【世間諸眾生類。欲為眾惡。強者伏弱。轉相剋賊。殘害殺傷。迭相吞噉。不知為善。後受殃罰。更相報償。痛不可言。】 第42頁:四一、【世間人民。不順法度。】
第43頁:四二、【富有慳惜。不肯施與。】 第44頁:四三、【世間人民。相因寄生。壽命幾何。】
第45頁:四四、【世間人民。不念修善。】 第46頁:四五、【橫行威勢。侵易于人。】
第47頁:四六、【世間人民。徙倚懈怠。不肯作善。治身修業。父母教誨。違戾反逆。譬如怨家。不如無子。負恩違義。無有報償。放恣遊散。耽酒嗜美。魯扈抵突。不識人情。無義無禮。不可諫曉。】 第48頁:四七、【天地之間。五道分明。善惡報應。禍福相承。身自當之。無誰代者。】
第49頁:四八、【若能自於其中。一心制意。端身正念。言行相副。所作至誠。獨作諸善。不為眾惡。身獨度脫。獲其福德。】 第50頁:九、【從小微起。成大困劇。】
第51頁:五十、【尊聖敬善。仁慈博愛。】 第52頁:五一、【當自端心。當自端身。耳目口鼻。皆當自端。身心淨潔。與善相應。勿隨嗜欲。不犯諸惡。言色當和。身行當專。動作瞻視。安定徐為。作事倉卒。敗悔在後。】
第53頁:五二、【廣植德本。勿犯道禁。忍辱精進。慈心專一。】 第54頁:五三、【唯此世間。善少惡多。】
第55頁:五四、【尊卑男女。眷屬朋友。轉相教語。】 第56頁:五五、【改往修來。洒心易行。自然感降。所願輒得。】
第57頁:五六、【佛所行處。國邑丘聚。靡不蒙化。】 第58頁:五七、【阿逸多。當知疑惑。於諸菩薩為大損害。為失大利。】
第59頁:五八、【佛言。彼等所種善根。不能離相。不求佛慧。深著世樂。人間福報。雖復修福。求人天果。】 第60頁:五九、【復有眾生。雖種善根。作大福田。取相分別。情執深重。求出輪迴。終不能得。】
第61頁:六十、【當孝於佛。常念師恩。當令是法久住不滅。當堅持之。無得毀失。】 第62頁:【家庭主婦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修菩薩道】
第63頁:【精要十念法】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