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大乘無量壽經指歸 淨空法師主講

大乘無量壽經指歸 淨空法師主講

貳、概要

[日期:2010-12-12]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淨空法師主講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貳、概要

一、教起因緣

一、《法華經》云:「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唯以佛之知見,示悟眾生。」

二、《華嚴性起品》云:「如來、應供、等正覺性起正法不可思議。所以者何?非少因緣,成等正覺出興於世。以十種無量無數百千阿僧祇因緣成等正覺出興於世。乃至廣說如是等無量因緣,唯為一大事因緣。大事因緣者何?唯欲眾生開示佛知見故。」

三、《稱讚淨土佛攝受經》(即《阿彌陀經》唐譯本)云:「我觀如是利益安樂大事因緣,說誠諦語。」

四、《彌陀疏鈔》云:「今但一心持名,即得不退。此乃直指凡夫自心究竟成佛。若能諦信,何須遍歷三乘,久經多劫,不越一念,頓證菩提,豈非大事。」

五、蕅益大師云:「絕待圓融,不可思議。《華嚴》奧藏,《法華》秘髓,一切諸佛之心要,菩薩萬行之司南,皆不出於此矣。」

六、日道隱於《無量壽經甄解》中曰:「五濁之世,造惡之時,聖道一種,今時難修,其難非一。特此一門,至圓極頓。而且由其簡易直捷,則出世之正說偏在斯經。一代所說歸此經,如眾水歸於大海。………由此言之,百萬阿僧祇因緣以起《華嚴》之典,一大事因緣以成《法華》之教,亦唯為此法之由序。」

七、普賢偈云:「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

八、文殊偈云:「願我命終時,滅除諸障礙,面見阿彌陀,往生安樂剎。」

九、唐海東元曉師云:「四十八願,先為凡夫,兼為三乘聖人。」

十、《楞嚴經》云:「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十一、《十往生經》云:「佛言:若有眾生,念阿彌陀佛,願往生者,彼佛即遣二十五菩薩,擁護行者。若行若坐,若住若臥,若晝若夜,一切時,一切處,不令惡鬼惡神得其便也。」

十二、《首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云:「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

十三、《淨修捷要》云:「大勢至菩薩,現居此界,作大利樂。於念佛人,攝取不捨。令離三途,得無上力。」

十四、《阿彌陀經》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經受持者,及聞諸佛名者,是諸善男子、善女人,皆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

十五、《彌陀要解》云:「此之法門,全在了他即自。若諱言他佛,則是他見未忘;若偏重自佛,卻成我見顛倒。」

十六、善導大師《四帖疏》曰:「今此觀門等,指方而立相,住心而取境,總不能無相離念也。如來懸知末代罪濁凡夫,立相住心尚不能得,何況離相而求事者。似無術通人,居空安立舍也。」

十七、日《黑谷大經釋》云:「於往生教,有根本亦有枝末。此經名根本,餘經名枝末。又此經名正往生教,餘名傍往生教。………又此經名往生具足教,他經名往生不具足教。」

二、本經體性

一、古德云:「諸大乘經皆以一實相為印。」

二、《金剛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三、南嶽懷讓云:「說似一物即不中。」又云:「凡有言說,皆無實義。」

四、《圓覺經》云:「諸幻盡滅,覺心不動。」「幻滅滅故,非幻不滅,譬如磨鏡,垢盡明現。」又云:「不用求真,唯須息見。」

五、《要解》云:「吾人現前一念心性,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非過去,非現在,非未來;非青黃赤白,長短方圓;非香非味,非觸非法。覓之了不可得,不可言其無;具造百界千如,不可言其有。離一切緣慮分別語言文字相。而緣慮分別語言文字,非離此別有自性。要之,離一切相,即一切法。離故無相,即故無不相,不得已強名實相。」

六、六祖云:「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七、世親菩薩《往生論》云:「莊嚴佛土功德成就。莊嚴佛功德成就。莊嚴菩薩功德成就。此三種成就願心莊嚴,應知。略說入一法句故。一法句者,謂清淨句。清淨句者,謂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故。」

八、明蘧庵大師曰:「瓊林玉沼,直顯於心源;壽量光明,全彰於自性。」

九、幽溪大師《圓中鈔》曰:「夫瓊林玉沼,壽量光明,固一切諸法之相也。然則直顯於心源,全彰於自性,顧何相之可得哉!此正無相不相,相而無相之正體(即指實相)。」

十、《彌陀要解》云:「實相無二,亦無不二。是故舉體作依作正,作法作報,作自作他,乃至能說所說,能度所度,能信所信,能願所願,能持所持,能生所生,能讚所讚,無非實相正印之所印也。」

三、一經宗趣

一、《香象心經疏》云:「言之所貴曰宗,宗之所歸曰趣。」

二、圭峰大師《圓覺略疏》云:「趣者,意趣、趣向。即心意識所歸趣之處。」

三、《嘉祥疏》云:「此經宗致凡有二例。一、彌陀修因,感淨土果。二者,勸物(指眾生)修因,往生彼土。」

四、元曉師《宗要》云:「此經正以淨土因果為其宗體,攝物(指眾生)往生以為意致。」

五、曇鸞師云:「以佛名號為經體。」

六、善導師云:「念佛三昧為宗,一心回願往生淨土為體(體字即指宗趣之趣)。」

七、日釋觀徹《合贊》云:「此經念佛為宗,往生為體(即趣)。一經所尊專在念佛,故以念佛為之宗也。宗之所趣唯在往生,故以往生為經體(即趣)。」

八、《疏鈔》曰:「依正清淨,信願往生,以為宗趣。」

九、《圓中鈔》云:「以信願淨業為一經宗致。」

十、《彌陀要解》曰:「以信願持名為宗。」

十一、曇鸞大師《往生論註》曰:「《無量壽經》三輩往生中,雖行有優劣,莫不皆發無上菩提之心。此無上菩提心,即是願作佛心。願作佛心,即是度眾生心。度眾生心,即攝取眾生生有佛國土心。是故願生彼安樂淨土者,要發無上菩提心也。若人不發無上菩提心,但聞彼國土受樂無間,為樂故願生,亦當不得往生也。」

十二、《安樂集》曰:「依天親《淨土論》(即《往生論》)云,凡欲發心會無上菩提者,有其二義;一者,先須離三種與菩提門相違法。二者,須知三種順菩提門法。何等為三:一者依智慧門,不求自樂,遠離我心貪著自身故。二者依慈悲門,拔一切眾生苦,遠離無安眾生心故。三者方便門,憐愍一切眾生心,遠離恭敬供養自身心故。是名遠離三種菩提門相違法。順菩提門者,菩薩遠離如是三種菩提門相違法,即得三種隨順菩提門法。何等為三:一者無染清淨心。不為自身求安樂故。菩提是無染清淨處,若為自身求樂,即違菩提門。是故無染清淨心是順菩提門。二者安清淨心。為拔一切眾生苦故。………三者樂清淨心。欲令一切眾生得大菩提故。攝取眾生生彼國土故。菩提是畢竟常樂處,若不令一切眾生得畢竟常樂者,則違菩提門。此畢竟常樂,依何而得。要依大義門。大義門者,謂彼安樂國土是也。故令一心專至,願生彼國,欲使早會無上菩提也。」

十三、元曉師《宗要》云:「發菩提心,是明正因。」

十四、《宗要》云,發菩提心有二:(一)隨事發心。「煩惱無邊,願悉斷之。善法無量,願悉修之。眾生無邊,願悉度之。………此心果報雖在菩提,而其華報,在於淨土。所以然者,菩提心量,廣大無邊,長遠無限,故能感得廣大無際依報淨土,長遠無量正報壽命。除菩提心,無能當此。」(二)順理發心。「信解諸法,皆如幻夢,非有非無,離言絕慮。依此信解,發廣大心。雖不見有煩惱、善法,而不撥無可斷可修。(不撥無即不排除之意。撥者排也,無者除也。故上句之意為:雖不見煩惱與善法,但仍有可修與可斷。)是故雖願悉斷悉修,而不違於無願三昧。雖願皆度無量有情,而不存能度所度。故能隨順於空無相。如經言,如是滅度無量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如是發心,功德無邊。設使諸佛窮劫演說彼諸功德,猶不能盡。」

十五、《觀經》云:「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

十六、《觀經》曰:「若有眾生願生彼國,發三種心即便往生。何等為三: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迴向發願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國。」

十七、《菩提心義》云:「菩提之心,成佛之本。大事因緣,莫過於此。」

十八、《菩提心論》云:「此菩提心能包藏一切諸佛功德法故。若修證出現,則為一切導師。若歸本則是密嚴土。不起於座,能成一切佛事。」

十九、《華嚴經》云:「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

二十、蓮池大師《疏鈔》曰:「還以持名為正行,復以持名為發菩提心,則雙取兩家而和會其義也。」

二一、徹悟禪師曰:「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

二二、《彌陀要解》云:「信願持名為一經要旨。信願為慧行,持名為行行。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故慧行為前導,行行為正修,如目足並運也。」

二三、《彌陀要解》云:「深信發願,即無上菩提。合此信願,的為淨土指南,由此而執持名號,乃為正行。………大本《阿彌陀經》(指《無量壽經》)亦以發菩提願為要,正與此同。」

二四、《彌陀要解》云:「光則橫遍十方,壽則豎窮三際。橫豎交徹,皆法界體。舉此體作彌陀身土,亦即舉此體作彌陀名號。是故彌陀名號即眾生本覺理性。持名即始覺合本。始本不二,生佛不二。故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也。」

二五、日興教大師曰:「自阿字出一切陀羅尼。自一切陀羅尼生一切佛。」又曰:「阿字真言,十方佛心。諸佛法身,同所加持。」又曰:「毘盧舍那,以此阿字名為秘藏。」又曰:「三身唯說阿字一法,諸經廣讚此法功德。聞名觸耳,眾罪冰消。唱聲見字,萬德雲集。淺觀但信,直遊淨土。深修圓智,現證佛道。」

二六、《要解》曰:「由實聖(指小乘初二三果)過去有漏業,權聖(大權示現之菩薩)大慈悲願,故凡夫得與聖人同居。至實聖灰身(指涅槃),權聖機盡(指度生之緣已了),使升沉碩異,苦樂懸殊,乃暫同,非究竟同也。又天壤之間,見聞者少。幸獲見聞,親近步趨者少。又佛世聖人縱多,如珍如瑞,不能遍滿國土,如眾星微塵。又居雖同,而所作所辦,則迥不同。」

二七、《要解》云:「當知吾人大事因緣,同居一關,最難透脫。」

二八、《疏鈔》云:「若言其有,則能念之心,本體自空;所念之佛,了不可得。若言其無,則能念之心,靈靈不昧;所念之佛,歷歷分明。」

二九、《要解》云:「實相之體,非寂非照。而復寂而恆照,照而恆寂。照而寂,強名常寂光土。寂而照,強名清淨法身。」

三十、《要解》云:「五逆十惡,十念成就,帶業往生,居下下品者,皆得三不退」。又云:「了此,方能深信彌陀願力。信佛力,方能深信名號功德。信持名,方能深信吾人心性本不可思議也。」

四、方便力用

一、《大毘盧遮那經》云:「菩提為因,大悲為根,方便為究竟。」

二、《觀佛三昧經》云:「佛告父王:諸佛出世有三種益。一者,口說十二部經。法施利益,能除眾生無明暗垢,開智慧眼,生諸佛前,早得無上菩提。二者,諸佛如來有身相光明,無量妙好。若有眾生稱念觀察,若總相,若別相,無問佛身現在過去,皆能除滅眾生四重五逆,永背三途。隨意所樂,常生淨土乃至成佛。三者,勸令父王行念佛三昧。父王白佛:佛地果德,真如實相,第一義空,何因不遣弟子行之?佛告父王:諸佛果德,有無量深妙境界,神通解脫,非是凡夫所行境界。故勸父王行念佛三昧。」又云:「佛告父王:一切眾生在生死中,念佛之心,亦復如是。但能繫念不止,定生佛前。一得往生,即能改變一切諸惡,成大慈悲。」

三、善導大師曰:「唯有徑路修行,但念阿彌陀佛。」

四、《觀經》云:「以我心目,想彼如來。」

五、《圓覺經》云:「未出輪迴,而辨圓覺。彼圓覺性,即同流轉。若免輪迴,無有是處。」又云:「何況輪轉生死垢心,曾未清淨,觀佛圓覺而不旋復。」

六、《彌陀疏鈔》云:「實相云者,非必滅除諸相,蓋即相而無相也。經云:『治世語言皆與實相不相違反。』云何萬德洪名,不及治世一語。」

七、《圓中鈔》曰:「四明云:『圓極之果,所有名字,一一不虛,究竟成就,蓋其所召,皆極真故。』故《大經》云:『世諦但有名,無實義。第一義諦,有名有實義。佛是究竟第一義諦故。』又今彌陀既已證乎究竟第一義諦,故一稱嘉名,萬德齊彰。彌陀萬德慧日,既已俱體齊彰,眾生黑暗罪瑕,自然當念消乎塵劫,罪性本空,虛而不實者既銷,則稱名功德,福等虛空者自生。」

八、《彌陀要解》云:「若執持名號未斷見思,隨其或散或定,於同居土,分三輩九品。若持至事一心不亂,見思任運先落,則生方便有餘土。若至理一心不亂,豁破無明一品,乃至四十一品,則生實報莊嚴淨土,亦分證常寂光土。」

九、《大經合贊》云:「依此經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方得一心不亂故。不能專念,決難一心故。」

五、所被根器

一、《疏鈔》云:「前三非器,謂無信者、無願者、無行者。反是皆器。」

二、《疏鈔》云:「又復世人,雖行眾善,於彼佛土,無信行願,亦名非器。雖有諸過,於彼佛土,有信行願,亦名為器。」

三、《觀經四帖疏》曰:「如來說此十六觀法,但為常沒眾生,不干大小聖也。」又云:「又看此《觀經》定善及三輩上下文義,總是佛去世後,五濁凡夫,但以遇緣有異,致令九品差別。何者?上品三人是遇大凡夫,中品三人是遇小凡夫,下品三人是遇惡凡夫。」

四、《觀經四帖疏》云:「今以一一出文顯證,欲使今時善惡凡夫同霑九品,生信無疑。乘佛願力,悉得生也。」又於《行卷偈》前,開示《大無量壽經》之機曰:「其機者,則一切善惡大小凡愚也。」

五、《合贊》云:「第十八願,十方眾生,三輩眾生,皆是具縛凡夫,是其機也。」復云:「如元曉云:『四十八大願,初先為凡夫,後兼為三乘聖人。』故知淨土宗意,本為凡夫,兼為聖人也。」

六、《彌陀疏鈔》曰:「又《起信因緣分疏》明信位初心,有四種機:以禮懺滅罪被初機;以修習止觀被中機;以求生淨土被上機。初謂業障眾生。中謂凡夫二乘。是知淨土是大乘菩薩所修矣。」

七、《彌陀要解》謂持名:「法門深妙,破盡一切戲論,斬盡一切意見。唯馬鳴、龍樹、智者、永明之流,徹底擔荷得去。」

八、《如來不思議境界經》云:「菩薩了知諸佛及一切法皆唯心量,得隨順忍,或入初地。捨身速生妙喜世界極樂淨佛土中。」

九、《彌陀疏鈔》云:「故知念佛,菩薩之父,生育法身。乃至十地始終,不離念佛。何得初心自足,不願往生。」

十、《要解》云:「上上根不能逾其閫,下下根亦能臻其域。」

十一、《彌陀疏鈔》謂此法門為「盡攝利鈍諸根,悉皆度脫。」並云:「諸餘法門,高之則下機絕分,卑之則不被上根。是以《華嚴》如盲,螢光增結。唯此一法,上下兼收。可謂萬病愈於阿伽,千器成於巨冶。」又云:「但持佛名,必生彼國。則或高或下,或聖或凡,乃至或信或疑,或讚或毀,知有彼佛,便成善根。多劫多生,俱蒙解脫。」

六、藏教所攝

一、《智度論》曰:「雖俱求一解脫門,而有自利利人之異。故有大小眾差別。為是二種人,故佛口所說,以文字語言分為二種。」

二、《淨影疏》云:「龍樹云:『佛滅度後,迦葉、阿難,於王舍城,結集法藏,為聲聞藏。文殊、阿難於鐵圍山,集摩訶衍為菩薩藏。』《地持》亦云:『佛為聲聞、菩薩行出苦道,說修多羅。結集經者,集為二藏。以說聲聞所行,為聲聞藏。說菩薩行,為菩薩藏。』」

三、《思益經》云:「得說法正性者,不從一地生於一地。」

四、《楞伽經》云:「初地即八地乃至無所有何次第。」

五、《五教章》云:「或分為二,所謂漸頓。以始終二教,所有解行,並在言說,階位次第,因果相乘,從微至著,通名為漸。言說頓絕,理性頓顯,解行頓成,一念不生即是佛等,名為頓。」

六、隋代慧遠師(即淨影)判本經曰:「今此經者,二藏之中,菩薩藏收。為根熟人頓教法門。云何知頓?此經正為凡夫人中厭畏生死,求正定者,教令發心,生於淨土。不從小故大,故知是頓。」

七、明大佑師判小本曰:「漸頓之分,此屬頓教。」

八、清代彭二林居士於《起信論》判本經曰:「《無量壽經》者,如來稱性之圓教。」

九、日釋道隱於《無量壽經甄解》判本經曰:「本願一乘,頓極頓速,圓融圓滿之教。」

十、《大經釋》曰:「天臺、真言雖皆名頓教,然彼許斷惑證理,故猶是漸教也。明未斷惑凡夫,直出過三界者,偏是此教。故此教為頓中之頓。」

十一、日溪師云:「聖道諸教,理是圓融,益是隔偏,以其頓機難得也。是以教雖圓頓,望機自成漸。淨土言圓頓者,於圓滿速疾利益。」

十二、《圓中鈔》云:「圓頓法門,亦必須先開圓解,而次修圓行。破三惑而方證圓果,以階不退。今則但說彼土依正二報,以之為開解生信。七日持名,一心不亂,以之為造修行門。臨命終時,即得往生,以階跋致(指阿鞞跋致,義為不退)。………故知此經為五濁惡世之無上醍醐。」

十三、《甄解》云:「由自力修斷,故名豎超。淨土本願,真實由他力故,超越成佛之法也。故名橫超。………橫超之頓,持名頓中之頓也。」

十四、《甄解》稱本經為:「專中之專,頓中之頓,真中之真,圓中之圓。」「絕對不二之教,一乘真如之道也。」

十五、《彌陀要解》云:「釋迦一代時教,唯《華嚴》明一生圓滿。而一生圓滿之因,則末後《普賢行願品》中,十大願王,導歸安養,且以此勸進華藏海眾。嗟乎!凡夫例登補處,奇倡極談,不可測度。《華嚴》所稟,卻在此經。而天下古今,信鮮疑多,辭繁義蝕,余唯有剖心瀝血而已。」

十六、《要解》云:「故當來經法滅盡,特留此經(指《無量壽經》)住世百年,廣度含識。阿伽陀藥,萬病總持。絕待圓融,不可思議。《華嚴》奧藏,《法華》秘髓,一切諸佛之心要,菩薩萬行之司南,皆不出於此矣。欲廣歎述,窮劫莫盡!」

十七、印光法師讚《要解》云:「理事各臻其極,為自佛說此經以來第一註解,妙極確極!縱令古佛出世,重註此經,亦不能高出其上矣。」

十八、《疏鈔》云:「依賢首判教五分。謂小、始、終、頓、圓。今此經者頓教所攝。亦復兼通前後二教。………圓全攝此,此分攝圓。」又云:「四法界者:一事法界;二理法界;三事理無礙法界。此三諸教所有。四事事無礙法界,唯《華嚴》一經有之。名為別教一乘。………以《華嚴》全圓,今得少分。………圓教全攝此經,此經分攝圓教。」

十九、沈善登曰:「所謂大權菩薩,曲被當機,應病與藥,時節因緣應爾也。」

二十、《華嚴妙嚴品》曰:「一切法門無盡海,同會一法道場中。」

二一、《大疏》云:「如海一滴,具百川味。」

二二、《大疏》云:「如徑尺之鏡,見十里之影。」

二三、《大疏》云:「若一室之千燈,光光相涉。」

二四、《華嚴盧舍那佛品》云:「以一佛國滿十方,十方入一亦無餘,世界本相亦不壞,無比功德故應爾。」

二五、晉譯《華嚴十住品》云:「一即是多,多即是一。」

二六、《大疏》云:「如金與金色,二不相離。」

二七、《大疏》云:「若片月澄空,晦明相並。」

二八、《大疏》曰:「如琉璃瓶,盛多芥子。」

二九、《普賢行願品》云:「一塵中有塵數剎,一一剎有難思佛。」「於一毛端極微中,出現三世莊嚴剎。」

三十、《大疏》云:「若兩鏡互照,傳耀相寫。」

三一、《大疏》云:「立像豎臂,觸目皆道。」

三二、《華嚴初發心功德品》曰:「知無量劫是一念,知一念即無量劫。」

三三、《普賢行願品》曰:「盡一切劫為一念」,「我於一念見三世」。

三四、《大疏》云:「若一夕之夢,翱翔百年。」

三五、《大疏》云:「如北辰所居,眾星拱之。」

三六、《華嚴金獅子章》云:「或隱或顯,或一或多,各無自性,由心迴轉,說事說理,有成有立,名唯心迴轉善成門。」

七、部類差別

一、《疏鈔》謂大小二本,「文有繁簡,義無勝劣,判屬同部。」

八、譯會校釋

一、《甄解》云:「凡於諸經中,傳譯盛無如今經。斯乃以出世正意,利益無邊故也。」

二、《會疏》云:「凡於一切經中傳譯盛然,無如今經。斯乃道理幽邃,利益最上故也。」

三、沈善登居士《報恩論》曰:「其所以不同之故。略考諸經,約有三端。(1)譯手巧拙不同………。(2)梵本傳寫不同………。(3)本師前後多次宣說不同。本師三百餘會說法,既多指歸淨土,則自然屢說不一說,而亦隨時隨機,開通大意,依義不依語,顯然可知。」

四、日《甄解》云:「以審諸譯,是梵本廣多,致使傳譯文義,存沒詳略不同耳。」

五、日本日溪師云:「異譯文句,與今經(指魏譯本)稍差異者不少。思夫,多異本,傳者不一,故致斯異。亦或非一時說,例如般若諸經。以此經如來本懷,處處異說,致此多本。蓋此大悲之極處也。」

六、宋龍舒王日休論諸譯云:「其大略雖同,然其中甚有差互。………又其文或失於太繁,而使人厭觀;或失於太嚴,而喪其本真;或其文適中,而其意則失之。由是釋迦文佛所以說經,阿彌陀佛所以度人之旨,紊而無序,鬱而不章,余深惜之。」

七、《疏鈔》云:「王氏所會,較之五譯,簡易明顯。流通今世,利益甚大。但其不由梵本,唯酌華文,未順譯法。若以梵本重翻而成六譯,即無議矣。故彼不言譯而言校正也。又其中去取舊文,亦有未盡。如三輩往生,《魏譯》皆曰發菩提心,而王氏唯中輩發菩提心。下曰不發,上竟不言,則高下失次。且文中多善根,全在發菩提心。而三輩不同,同一發心,正往生要旨。乃反略之,故云未盡。」

八、《無量壽經起信論》曰:「王氏本較為暢達,近世通行。然有可議者,如序分中遊步十方以下,廣明菩薩行願,為令行者發起大心,積集德本,究竟成佛,乃是此經開章要領,而王氏刪之。至往生上下二輩,一刪去發菩提心,一云不發。胎生一節,刪去疑惑佛智乃至勝智。前則乖成佛之正因,後則失往生之正智。他如敘次願文,後先舛錯,皆當校正。」

九、梅光羲云:「於淨宗要旨,窮深極微,發前人未發之蘊。」又云:「精當明確,鑿然有據,無一義不在原譯之中,無一句溢出本經之外。………有美皆備,無諦不收。………雖欲不謂之善本不可得也。」

九、總釋名題

一、《佛地經》云:「是薄伽梵最清淨覺,極於法界,盡於虛空,窮未來際。」

二、《十二門論》云:「摩訶衍者,於二乘為上,故名大乘。佛大人乘是乘故名為大。又能滅除眾生大苦,與(給也)大利益事,故名為大。又觀世音、得大勢、文殊師利,彌勒菩薩等諸大士之所乘,故名為大。又以此乘,能盡一切諸法邊底,故名為大。又如《般若經》中,佛自說摩訶衍無量無邊,以是因緣故名為大。」

三、《寶積經》曰:「諸佛如來正真正覺所行之道,彼乘名為大乘。」

四、《涅槃經》云:「所言大者,名之為常。」又云:「所言大者,其性廣博,猶如虛空。」

五、《甄解》云:極樂淨土「三種莊嚴(佛莊嚴,菩薩莊嚴,國土莊嚴),一切歸壽命。」又云:「安樂國土依正三種莊嚴,入一法句,無量壽故。」

六、《探玄記》曰:「莊嚴有二義。一是具德義;二交飾義。」

七、《阿彌陀經》曰:「其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八、《探玄記》云:「三業無過云清淨。」

九、《入佛境界經》曰:「菩提者,名為平等。平等者,名為真如。乃至平等者,即是入不二法門。」

十、《淨影疏》曰:「無作無所有等,為平等法。」

十一、《圓中鈔》疏曰:「聞首題名字,獲無量功德。」《鈔》曰:「如《金光明》及諸大乘,多作此說。」

參、正釋經義

(壹)序分

【書籍目錄】
第1頁:壹、前言 第2頁:貳、概要
第3頁:法會聖眾第一 第4頁:德遵普賢第二
第5頁:大教緣起第三 第6頁:法藏因地第四
第7頁:至心精進第五 第8頁:發大誓願第六
第9頁:必成正覺第七 第10頁:積功累德第八
第11頁:圓滿成就第九 第12頁:皆願作佛第十
第13頁:國界嚴淨第十一 第14頁:光明遍照第十二
第15頁:壽眾無量第十三 第16頁:寶樹遍國第十四
第17頁:菩提道場第十五 第18頁:堂舍樓觀第十六
第19頁:泉池功德第十七 第20頁:超世希有第十八
第21頁:受用具足第十九 第22頁:德風華雨第二十
第23頁:寶蓮佛光第二十一 第24頁:決證極果第二十二
第25頁:十方佛讚第二十三 第26頁:三輩往生第二十四
第27頁:往生正因第二十五 第28頁:禮供聽法第二十六
第29頁:歌嘆佛德第二十七 第30頁:大士神光第二十八
第31頁:願力宏深第二十九 第32頁:菩薩修持第三十
第33頁:真實功德第三十一 第34頁:壽樂無極第三十二
第35頁:勸諭策進第三十三 第36頁:心得開明第三十四
第37頁:濁世惡苦第三十五 第38頁:重重誨勉第三十六
第39頁:如貧得寶第三十七 第40頁:禮佛現光第三十八
第41頁:慈氏述見第三十九 第42頁:邊地疑城第四十
第43頁:惑盡見佛第四十一 第44頁:菩薩往生第四十二
第45頁:非是小乘第四十三 第46頁:受菩提記第四十四
第47頁:獨留此經第四十五 第48頁:勤修堅持第四十六
第49頁:福慧始聞第四十七 第50頁:聞經獲益第四十八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