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話 星雲法師著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話 星雲法師著

普門品偈頌 - 三業讚歎

[日期:2010-07-31]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星雲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具足神通力,廣修智方便,
十方諸國土,無剎不現身。
種種諸惡趣,地獄鬼畜生,
生老病死苦,以漸悉令滅。

這是三十三身的總說,已在前面所講的能救世間苦的是妙智力,這妙智力是體;把這妙智應用出來而成神通力,這是用;十方諸國土,無剎不現身,這是相。

妙智力如鏡的光明,神通力如鏡中所映現的森羅萬象的影子,所以觀音不離體相用,而能得到自在。

神通力,是指由智慧的活動而得的自由自在,佛與菩薩均具有神通力。能觀察我們經驗以上的事叫天眼通、天耳通,凡事都能如意的叫神足通,察知他人之心的叫他心通,知道過去的宿命叫宿命通,斷盡一切煩惱叫漏盡通,這皆是指不凡的智慧活動而言。

現在觀音菩薩具足這些神通力,普渡眾生。「廣修智方便」是在殊勝的用中,繁興萬行,以一切權智方便化度眾生。「十方諸國土」總指虛空中的一切世界。「無剎不現身」的「剎」,是國土之義,即是沒有一個國土不現身說法,所以是不光指三十三身。

真 理遍滿於宇宙,到處都是觀音現身的地方。例如我們平日所見的開水壺中的水蒸氣,瓦特見了而發明蒸氣的力量;由於紙鳶的線上,富蘭克林知道了電的存在;因一 個蘋果從樹上落下來,牛頓因此知道了萬有引力;郊外的花草供詩人的吟詠;松間的明月,引起遊子的鄉思;見到貧窮乞丐的人,則生慈悲之心;見到衰殘老病者, 則感到世間無常;像這些無一不是觀音的示現。

「種種諸惡趣」,是指四聖以外六道輪迴的眾生,尤以六道中的地獄、鬼、畜生,叫做三惡趣。 「生老病死苦」,就是人生的生、老、病、死的四苦。漸次把他消滅。照字面似屬外力所致。其實佛菩薩教我們要想得到解脫,唯有拿出自己真智來,達觀諸法實相 的真理,才能滅卻這些惡趣和四苦。所謂「個個面面觀自在,人人一生普陀山」,所以無論在什麼時候,想到觀自在不是他人,用這樣來不斷地修養,這是最重要 的。

真觀清淨觀,廣大智慧觀,
悲觀及慈觀,常願常瞻仰。
無垢清淨光,慧日破諸闇,
能伏災風火,普明照世間。

初四句,是三業讚歎中的意業讚歎,即觀音從意業上顯示化度眾生的殊勝。

真觀、清淨觀、廣大智慧觀、慈觀、悲觀,這些叫菩薩的五觀。這五觀可以看作是前面觀音妙智力而分出的。因此,分之是五觀,攝之則是一個妙智力。五觀中的真、淨、智三觀,古來皆配合空假中的三諦來說明,仔細想想,實在沒有那麼拘泥的必要。

觀 音菩薩,因有五觀的妙力,所以叫觀自在。這個五觀,完全是觀音根本智與後得智分出來的,換句話說,就是觀音本來安住在大涅槃的境界,但因要度眾生,所以就 分出五種妙用。「真觀」是說的什麼呢?可以看作是觀音大悟的根本智,也可以說是「智觀」,在黃檗禪師的《傳心法要》中說:

「此靈覺之性,從無始以來,與虛空同壽,未曾不生,未曾不滅,未曾不有,未曾不無,未曾不穢,未曾不淨,乃至無方所,無內外,無數量,無形相,無色相,無音聲,以言語不可取,以境物不可會,諸佛菩薩與一切含靈相同,此是大涅槃性。」

如此大涅槃性,就是大悟的真觀;大悟的真觀,就是大涅槃的本性。

「清淨觀」,到了覺悟真觀的圓滿之後,心地根本即是清淨。所以那映現萬物諸緣,雖現那個相而不染著,其不染著即清淨觀,《圓覺經》中說:

「心清淨故,見塵清淨;見清淨故,眼根清淨;如是乃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善男子!根本清淨故,色塵清淨;色塵清淨故,聲塵清淨;香味觸法,亦復如是。」

照這樣次第說,地水火風的四大、十二處、十八界或二十五有,乃至天地宇宙,完全是清淨的一圓覺界,這個即是觀世音的清淨觀。

「廣大智慧觀」,這是說從真觀與清淨觀而觀一切眾生,垂無緣的大悲而救濟之,稱為大智慧,由此即能表現所證的後得智。因菩薩有真觀與清淨觀,就自然而生出濟度眾生的心,此即為廣大智慧觀。

但是,廣大智慧觀為什麼稱為無緣大悲呢?因為無緣大悲實在是大乘菩薩的願行,超過了權乘的愛見大悲。

愛見大悲又是說的什麼?在《維摩經》中也有說:一切眾生本來是佛,愛見大悲的權乘,不知生佛一如,認為眾生實是迷於生死,與佛並不是同伴,隨入實有的邪見,存利益之相,所以《維摩經》中認為這是可鄙的!

無緣大悲與愛見大悲的區別,夢窗國師有個譬喻說得很好:
在 街頭巷尾常見到那求乞的乞丐,有的是本來生在貧窮的人家,從幼年就是很窮困的;有的是本來生在富貴的人家,後來因種種事故而破落了。在這兩類乞丐之中,我 們見到本是生於富貴家庭中的乞丐者,是很容易生起憐愍的心,這憐愍心,甚於見到那本是貧窮之家的乞丐者。這就好似實大乘菩薩的慈悲,見一切眾生本來與諸佛 同體,無生死之相,因眾生忽起無明一念,在本無生死中而生出生死之相,這都是如夢如幻不實在的。而權乘的菩薩則不同,以為眾生如那本是生於貧窮之家的乞 丐,實有沉溺於生死,因而生起愛見大悲。

實大乘菩薩的無緣大悲(或稱同體大悲)與權大乘菩薩的愛見大悲分別就在這裏。

觀音已達乘的極位,從真觀與清淨觀而觀眾生之時,都看作與諸佛同體。本是生在富貴之家,但因一念之差,致使家庭破落,流為乞丐,不能不更為生起無緣的大悲。從這本是無緣的大悲,所以眾生的生死也好,煩惱也好,生死不應該為生死,煩惱不應該為煩惱,想要度眾生而無眾生可度。

曾有人這樣問黃檗禪師:

「諸佛如何行大慈悲?如何而為眾生說法?」

黃檗禪師回答道:

「諸佛行慈悲,因無緣故名大慈悲。慈,不應該看作有佛可成;悲,不應該看作有眾生可度。其所說法,無說,無示;其問法者,無問,無得。譬如幻師為幻人說法。」

這樣看來,一切眾生本來是同體的貴人,沒有應度的,也沒有應成的,如幻師對於幻人,如假說法,如假聽法。只因眾生從貴人之家迷而出去,說法度眾生不過令其歸家,如此來看度眾生聽法,方是菩薩的廣大智慧觀。

這個生佛一如叫平等的智觀,以此度眾生,所以不是愛見大悲而是無緣大悲。

「悲觀」與「慈觀」,是從廣大智慧觀分出來的,拔眾生的苦是悲觀,與以真觀、清淨觀的至樂,使還諸佛同體的本家,是慈觀。

這個「慈」與「悲」,直是無緣大悲。

因此,觀音菩薩,有著根本後得二智,二利已經圓滿,所以要「常願常瞻仰」。常願大悲者的施救,常瞻仰大悲者的功德。
總而言之,真觀,是契證涅槃的根本智,從真觀中映現萬物而不染著,是清淨觀,次起生佛一如的是廣大智慧觀,即是無緣大悲的悲觀與慈觀。

「無垢清淨光」,是總合前面的五觀,五觀一一皆是無垢清淨。尤其是指觀音的那個沒有染著的清淨的智觀,為無垢清淨的智光。這種智光,能照破一切煩惱的黑闇。在《無量壽經》中,彌陀十二光之中的超日月光,就是這種光。「慧日破諸闇」,就是說的這種意義。

「能伏災風火」,在風、火二災之外,應該要加一水災,因受偈文字數的限制,把它略去了。那清淨無垢的慧日,不單能破諸黑暗,同時更能伏除風、火、水的三災。

「普明照世間」,是說觀音的無垢清淨光,像太陽照著大地,照得世間普遍光明,照得世間一切黑暗災難消滅。

「諸 闇」,也可稱心的光明被煩惱蒙蔽了,或稱風水火災。要使無明煩惱的風、貪欲瞋恚的火、愛欲執著的水,都破除了,使我的心光明到沒有一點污穢的狀態,若從自 心上言,就是確實悟到諸法的道理,發覺到「原來這樣才對」,這時候就是智慧之光照著我的心,等到知道「我錯了!」有這種懺悔之念發生時,心裏的黑暗就完全 消失了。

悲體戒雷震,慈意妙大雲,
澍甘露法雨,滅除煩惱燄。

這裏是讚歎觀音說法的情形,雖是口業讚歎,但應以口業配合三業來看。悲體的戒,是指說法者的口業,如響亮的雷震;這位說法者的意業,如同和藹的大雲;這位說法者的身業,如同完美的人格。

悲是拔苦為體,觀音見一切眾生陷於積聚的罪業苦痛之中,而發大悲心,令一切眾生,知道防非止惡,其操持之堅固,好似百雷的震動,而能懾伏萬物,滅盡一切非的和惡的之意。

慈是能與一切眾生之樂,觀音的偉大,就在他不單能拔眾生的苦,而且能賜給眾生的樂,好似天空布滿了和藹的慈雲,再來降下法雨似的甘露。這個其味香美的甘露,喻如實相之法,無上真理,以此才能滅除煩惱的火燄。

在我們的心上,如果也持有堅固拔苦的精神,賜給一切眾生快樂的悲心,則自己覺得煩惱心火,自然就會滅卻了。這在我們修養上可以體驗得到的。

諍訟經官處,怖畏軍陣中;
念彼觀音力,眾怨悉退散。

在長行中已經講過,觀音是施無畏者。現在此處再說,若有眾生進入官處或軍陣之中,只要念彼觀音之力,自然會使七難三毒等害我的怨敵,完全退散,而能得到不畏。

「諍」 是爭論,「訟」是訴訟。生起一切爭論、鬥口、訴訟時,或於軍陣中到了戰爭需要捨命時,雖說有許多的恐怖畏懼,但若這時,能念觀音之力,就可退散一切的眾 怨。好比在我們的內心,常有無明煩惱相爭相戰,沒有一刻的安定,可是你如能夠想念觀音的真觀、清淨觀、廣大智慧觀,思維觀音的慈觀、悲觀,則什麼也無所畏 了。

妙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
勝彼世間音,是故須常念。

前 面是舉觀音的五觀,這裏再來說五音,由五觀的啟發而成為五音,所以五觀是主觀的觀念、觀想、觀察,而五音是客觀聞得的音聲;但又不必限於什麼音聲,如「妙 音」也可以看作妙色、妙香、妙味、妙觸、妙法。然而在六根中,從耳根第一的意思說,所以以音聲為代表。「妙音」與「觀世音」,是融和前面的真觀與清淨觀進 而為廣大智慧觀。雖同是廣大智慧觀,但妙音的方面是以即空而觀中道,這就是前者向上的,後者向下的;前者雙遮空有,後者雙照空有,結果是一樣。

如果知道《法華經》的心要,則峰嶺的風、池中的浪,無不是妙音;世上買賣的音聲也無不是法音。觀音即是以妙智觀照世間苦惱眾生的稱名之音,而來尋聲救苦。

「梵 音」,是菩薩說世出世法,皆清淨無染之義。即在清淨觀上而立萬法。「勝彼世間音」,是超越世間之差別而立於真觀之上。菩薩目見耳聞,皆絕對平等之意。運用 這個而成慈觀、悲觀。菩薩以慈悲救世,如同大海的潮水,終日都在活動著,而一點不停息,應時應地,或滿或乾,應用自在,此即「海潮音」。
這五音, 可以看作五線譜的分類,雖說其音各各不同,但實在是同一的東西,而從前後左右去看罷了。以客觀的觀察,這完全是宇宙真理所發出的聲音;以主觀的觀察,皆是 我們心裏所存的先天內在之聲。所以,這不是耳聞,而是心聞;不是目見,而是心見。這個潛在一心之內的先天的音聲,成為觀音的五音而顯現,所以需要常常放在 心上思維。

念念勿生疑,觀世音淨聖,
於苦惱死厄,能為作依怙!

從 以上種種方面敘說觀音的功德,恐怕世間上還有生起疑念的人,所以再說「念念勿生疑」,來勸人要信。像前面已經講過的「佛法如大海,惟信能入。」如果你不 信,就是如何重寶的法門,你也不能接受和進入。「念念」是在我們心上的前念與後念,就是不論何時的意思。我們有時被人教訓,的確也會一時生起信心來,可是 不久又會生起疑心來,翻轉了前念的信仰,因此釋尊慈悲,屢屢叮嚀囑咐,教誡眾生,前念相信,後念疑惑,這是不行的!必須念念不斷的虔誠信仰,才有功效。道 源禪師說:「所信成就,佛祖成就。」宗教是依信而成立的,一切偉大的力量,都是建立在信上。這與學問以疑為出發點是不同的。

如果這樣來說,宗教豈不是違背學問了嗎?這也不然。其根本的道理是立於學問之上,而置信於學問所不能到的地方。所以宗教並不是反學問的,而是超學問的。佛教是比較理智的學問,還要廣遍深入於情意的要求,在精神全體之上,為安心立命的地方。

這個安心立命之地,是信仰的基礎,觀音菩薩,常於苦惱死厄怖畏之中,如父如母,為作眾生的依怙。「淨聖」,是說觀音不比修行中的平常菩薩,在久遠的過去,已早成佛,名正法明如來。為了濟度眾生,才倒駕慈航,教化此娑婆世界的一位清淨無垢的大聖者。

具一切功德,慈眼視眾生,
福聚海無量,是故應頂禮。

觀音既是救世的淨聖,而現為權化的菩薩,那他具有一切功德,就不用說了。

「一 切」,是不能夠以數目計算的。如以前面空假中三諦來說:觀空諦而成法身之德,觀假諦而得般若之德,觀中諦而現解脫之德,這叫法身、般若、解脫三德。再從其 他方面來說:觀空諦而不執著,斷盡一切煩惱,這叫斷德;觀假諦故能順應諸種差別而運用其智慧,這叫智德;觀中諦故能應用無礙,這叫用德;斷德、智德、用 德,亦可稱為三德。

一切道德,在自身是止惡與修善,在對他是濟度眾生。觀音具足一切功德,以慈眼視一切眾生,所以那功德的結果,具有無限的幸福,同時一切眾生受諸所具福德與智德,也如同海水的不增不減,是無量的,把這個為精神安立的基礎,若不歸命、頂禮,而報謝其恩德,是不可能的。

除 了求外來的觀音所具有的無量功德外,更要想到自己,在我們心裏,依如來藏本就具有無盡的性功德,就是怎樣的用也用不盡,但關閉了這如來藏的門戶而不能現, 所以荊溪大師這樣惋惜的說:「悲哉!祕藏之不顯,蓋因三惑所覆,故無明翳乎法性,塵沙障乎化導,見思阻乎空寂,然此三惑,體本虛妄。」

體驗到無明虛妄而明法性,則廣大智慧觀;塵沙是喻無智的多,把這驅除而顯明化導,則現清淨觀;抽去差別執著的見惑、思惑,而明顯空寂,則現真觀。是由顯現這個祕藏而具足一切功德,更以悲觀、慈觀,而看一切眾生。這樣,實在自己的心上,顯現觀音如海無量的福聚功德了。

過去宋朝時候的季宗問天竺的僧人:

「觀音手中拿的佛珠是念什麼呢?」

「念觀音。」天竺的僧人回答。

「自己為什麼要念自己的名號呢?」季宗這樣追問著。

「求人不如求己!」僧人的回答。

這是使我們體會得這段問話,頂禮觀音的本義上的一種方便的話。

在梵本的〈普門品〉中,還有下面一段的偈頌:

慈悲救世間,當來成正覺,
能滅憂畏苦,頂禮觀世音。
法藏比丘尊,首座世自在,
修行幾百劫,證無上淨覺。
常侍左右邊,扇涼彌陀尊,
示三昧幻力,供養一切佛。
西方清淨土,安養極樂國,
彌陀住彼上,調御丈夫尊。
彼土無女人,不見不淨法,
佛子今往生,乃入蓮華藏。
彼無量光佛,淨妙蓮華臺,
獅座放百光,如娑羅樹王。
如是世間尊,三界無等倫,
禮讚積功德,速成最勝人。

以上的偈頌,至今尚未有人譯出,這也算是一個新的發現。

【書籍目錄】
第1頁:前言 第2頁:前言
第3頁:大乘與小乘 第4頁:妙法蓮華經
第5頁: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第6頁:無盡意發問
第7頁:釋尊應答 第8頁:冥益 - 七難
第9頁:冥益 - 三毒難 第10頁:冥益 - 二求願
第11頁:冥益 - 勸持 第12頁:顯益 - 三十三身(聖身)
第13頁:顯益 - 三十三身(天身、人身) 第14頁:顯益 - 三十三身(八部身、執金剛身)
第15頁:顯益 - 瓔珞供養 第16頁:普門品偈頌 - 大悲行願
第17頁:普門品偈頌 - 念彼觀音力 第18頁:普門品偈頌 - 能救世間苦
第19頁:普門品偈頌 - 三業讚歎 第20頁:流通 - 持地歎德
第21頁:流通 - 開品得益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