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仁慈的吸引力:都市心靈修行法則 皮耶羅.費魯奇

仁慈的吸引力:都市心靈修行法則 皮耶羅.費魯奇

慷慨

[日期:2011-03-31]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皮耶羅.費魯奇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慷慨

  重新划定边界

  一个秋日午后,一场暴风雨突然来袭。幸好我有车。回家路上,我看到一个女孩被困在滂沱大雨中,希望我让她搭个便车。我停下来,让她上了车。我问清她的目的地,发现离我家好远,可是我不能把她丢在大雨中不管,所以我就开车送她回家--我觉得自己挺慷慨。可是,当我再度转动钥匙,车子却动也不动。大雨把启动器淋坏了。我只好把车留在原位,自己冒着风雨走回家。隔天我得回来把车子移开,发现车子正好挡在路中央。一定有人气得咬牙,因为那人在车子的一个轮胎上划了一刀。为了等修车我花了不少时间,因为修车厂一如平常,工作很多。好像这样还不够惨似的,我后来发现在我等待修车之际,有人打电话给我,提议一项重要的工作企划。可是我不在,因此错失了机会。

  这个寻常的恐怖故事在我心里泛起了一个疑问。我因为慷慨,所以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我提供资源,结果下场凄惨。事后想想,说不定自私一点还好些。让那个女孩被雨淋湿有什么关系?至少我不会损失一个早上,还有金钱和那个大好的工作机会。

  只是,那不是重点。对付出者而言,慷慨真正的好处并非物质利益,而是内在的蜕变。我们变得更柔软,更愿意冒险。我们从重物轻人变成重人轻物,和他人的界限不再那么决绝。我们感觉自己就像整体的一部分,乐于分享资源、感情,还有自己。

  没错,慷慨有它的风险。你有如过河卒子,没有退路。我记得我的义子杰森4岁的时候,把他最喜欢的一个小玩具车送给我当礼物。我明知他对那个玩具宝贝得很,还是收下放进口袋里。当时倒是平安无事,可是没多久,杰森发现送人礼物表示那样东西永远不会再回来,他永远也看不到那个玩具车了。他一时着慌,吵着把车要回来。他着慌,是因为失去了无比珍贵的东西--失去了那样东西,生活会截然不同。当然,我早就打算把玩具车还给他,可是等杰森平静下来,他却下了决心,要我保留它。他已经学到,把东西送出去是个驷马难追的承诺。一旦你跃过了那一点,你就回不了头。

  付出的东西分量可轻可重。我们可以拨出一点时间、捐出一小笔钱、一本读过的书,我们也可以捐血、捐骨髓,或是重大的心力、大半的储蓄。不管我们付出什么,都必须有个前提:在付出的那一刻,把自己完全送出去。不甘不愿、冷淡漠然或是漫不经心的慷慨是矛盾。如果你慷慨,你会不吝付出自己,一无保留。

  慷慨,让我们触及生命中的最底层。面对财物资产的主题,我们每每变得很敏感。那是人类潜意识里的一种焦虑,是由于数千年来的匮乏、危殆、穷困、饥饿累积而产生的。内心深处,我们对财产不但觊觎,更深恐失去。把最心爱或是对我们有用的东西送人,为什么如此困难?不仅是因为我们知道自己会想念它,更害怕它一去不回。这就像割下自己的一块肉,像是垂死挣扎。

  慷慨,意味着对这些古老恐惧的征服,也意味着重新划定我们的疆界。对慷慨的人来说,疆界是可以逾越的。你的东西也是我的,包括你的痛苦和难题,这是悲悯。而我的东西也是你的,包括我的财产、身躯、知识、能力、时间、资源、精力,这是慷慨。

  一旦战胜了潜意识中源远流长的恐惧感、重新划定了疆界,我们内心就会产生蜕变。毋庸讳言,即使是世上最不在乎、最想得开的人,心底对自己拥有的东西也是执著有加,念念不忘的。这些情绪上的肌肉永远紧绷着,无论是一个人、社会地位、物品还是安全感,只要是我们的东西或是我们认为属于自己的东西,我们就紧抓着不放。这个紧紧抓住的动作既是恐惧,也是一种自以为是的重要。我们就像佛教寓言中的一群小孩,在沙滩上堆土盖城堡。每个小孩都有自己的城堡,各有各的领土。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最重要:“这是我的!”“是我的!”甚至因此吵架、打架。夜晚来到,孩子纷纷归家,他们忘了沙做的城堡,沉沉进入梦乡,而所有人的作品都被浪潮冲洗得干干净净。我们最宝贵的物品就像沙做的城堡。我们真的要把自己看得那么重要吗?慷慨,能松开我们紧抓着不放的执著,让我们放手。

  不过,我们并不是一直就那么执著于拥有。人类学家告诉我们,我们所知的财产制度其实每个文化各不相同,例如旧石器时代与现代就迥然相异。而以狩猎和聚居为特色的游牧生活(我们也曾那样生活过),社会结构也和我们大相径庭。比起我们来,他们财产少得多,生产少得多,分享却多得多。我不知道我们在那些游牧社会眼里看来是什么模样。说不定像一幅讽刺漫画,紧抓着拥有的东西不放,亟思保护不说,还每天一面清点一面想要更多,觊觎别人的拥有。

  披着兽皮、挨寒受冻,到处有猎食动物虎视眈眈,一小群人相聚取暖,在危机四伏的环境中求生存--这样的情境下,人类反而比较慷慨,懂得互助。如今,在宛如半催眠状态的超级市场里,温度调得刚好,银行存款安全无忧,人人丰衣足食,无名无姓、面目模糊的消费者受着千万种商品的刺激:“摸我!买我!把我带回家!”--这样的情境下,我们反而不能慷慨。

  我们常将慷慨视为一阵心软的冲动。任何行为,也比不上不假思索的付出更高贵、更美丽。不过在付出的同时,头脑还是有其必要的。有时候,我们的付出反而是伤害。送啤酒给酗酒的人、送摩托车给一个冒失鬼,都有可能变成致命的选择。

  礼物当中也可能带有意识形态、命令意味、价值判断。送祷本给无神论者,送健身房使用券给痴肥的人,送除臭剂给有体味的人,都不是慷慨的好榜样。这些不是成见就是压力,只是假扮成礼物的模样。送礼的人或许会反驳,说他是为了收受者的福祉、安全和进步着想。动机或许良善,可是这完全是出于付出者的价值观。对方收到这种礼物的时候会怎么想?心里八成很不舒服,而且除了忍受这样的压力,说不定送礼的人还指望他说声谢谢。这样的赠礼没有自由,没有诚心,只有掌控。

  让收受者感到困窘的付出行为不一而足。例如,其中透着优越感或道德高尚:“看我多么慷慨。”送礼也可能带有微妙的意图,希望受者因此被左右或是欠自己一份情:我付出这么多,以后开口要你帮忙就容易了。同样的,付出有时候也可能有心无脑,热情是不缺,可是礼物累赘又毫无用处。要是你送一条巨型犬给住在小公寓的人,这人会怎么想?或是喜欢听摇滚乐的人收到贝多芬交响乐当礼物?很多礼物既不恰当,又容易得罪人。

  然而,每个人都拥有一些即使不是非常重要但他人一定会有兴趣的东西:金钱、时间、必要的资源,如水或食物、注意力、给予尊严的能力。而我们是否愿意把这些分享出去呢?我们渴望别人所拥有的,而别人又渴望我们所拥有的,这是现代生活的样貌。就像纸牌游戏,每个人手上都有一些其他玩家需要的牌。

  真正的慷慨需要敏锐的知觉引导。送给别人的东西,必须是对方更上层楼之所需;可以仅是维生糊口,也可以是引导学习、培养兴趣、治疗疾病、谋求生计、发挥才华。这样的付出不是出于内疚,也没有人情债、左右他人或炫耀的考虑。这样的付出能让收受者免于任何义务,因此心无妨碍、完全自由。这是顶级的仁慈。

  而你不但可以在物质上慷慨解囊,也可以大方赠送心灵的特质。特别是,你可以慷慨送出自己。这是一种很微妙的慷慨。每个人都拥有一些连自己都不知晓的宝贝。我们都有想法、形象、经验、记忆。有时候我们急于插手他人事务,所以热心提出建言、宣扬自己的理念。可是,我们常忘了告诉别人,什么东西会拨动我们的心弦。我们把这样的经验保留在内心,只拿容易的东西出来交流。然而,透过内心生命、最丰饶肥美的方寸之地的分享,我们的人际关系可以变得更丰富而愉悦。我们的人际关系,依赖我们愿意付出多少程度的自己和别人交流。

  前些时候,有家澳洲电台访问我。过去我见过一些访问者,急就章又不用心,不是问不相干的问题就是老把对话转移到能让她们自吹自擂的话题上。可是这位不同,句句切中要点。从她的问题当中,我知道她对我的著作和工作有过非常用心的整理。她越问越深入,问及我的内心生命、我的灵感启发、我最珍爱的东西。那场访问令我非常满意,觉得我付出了最好的一面。到最后,我心旷神怡,就像做完一场收获丰硕的冥思或心理治疗课程。

  几个星期后,电台播出了那一次的访问内容。我有几个朋友在开车的时候,正好听到这个节目。他们没料到会在路上听到我的声音,而且谈的是私密事务,还带着澎湃的感情。我的朋友都很讶异,这倒不是因为他们凑巧听到我的声音,而是我在访问当中和平常判若两人。事实上,我通常不愿多谈自己的感情,除非迫不得已,而且即使不得不谈,我也会极力冷静自持。我从来就不是个好的谈话对象。这一回,我的朋友听到的完全不是他们认识的我,而他们觉得这人可爱得多:你为什么不曾显露你的这一面?

  是啊,为什么?因为我不知道自己竟然如此有趣。还有,也是因为疏懒和不实的谦逊,我一向吝于展现自己。我不知道自己的内在就和每个人一样,藏着那么多的宝物。无论我有没有才华,我珍爱的东西、撩起我感情的东西无一不重要、无一不美丽,而这不只是对我,对任何人都一样。这是因为世上没有所谓平凡的生命,每个人都是有趣的,都有值得一说的故事,即使我们并不自觉。慷慨就是从这点体察起飞:我们知道自己拥有许多故事、感情、理念和梦想,而这些不但足以敝帚自珍,也能浇灌、鼓舞无数人。

  我们也可以慷慨于我们的心智,将思想和注意力送出去。我出第一本书的时候,请了几位德高望重的人写几句评语在书的封面上。凭我主观臆断,认为他们应该拨得出时间把那本书看完。等我稍有名气,也开始有人找我写评语,这才发现这份差事既费时又费脑--两种我们永远都嫌不够的资源。我忆起别人也曾帮过我同样的忙,当初我以为那只是表面的礼貌,现在才体悟到,那其实是慷慨。我们的心智足以履行各式各样的功能:检视、反省、矫正错误、提供有力的观点、绝佳的点子和鲜为人知但弥足珍贵的信息。只是,我们是不是慷慨到愿意费这种功夫?

  我们也可以付出希望。假设你是个主考官,正在为你的企业招募人才。有个人来应征,他背景不明,说不定才刚出狱。他想重新开始,可是谁敢保证他不会再度犯下偷窃、欺瞒的昔日恶习?你愿意给这人一个机会吗?这也是慷慨:自冒风险,给予他人一个救赎的机会。即使我们面对的不是刚出狱的人,我们也常拿一个人的过去来评断人。然而,我们可以给他机会,心想这回可能会有不同。这是精神上的慷慨。

  我们也可以在工作上慷慨。我们可以只把自己那份工作做完,其他一概不管,就像只求及格的学生,不愿多花一点心力用功。或者,我们也可以多给一些。有一回在杂货店,一个收银员令我深为感动。她打开一盒鸡蛋,细看有没有任何碎裂。没有人要求她这么做。在休假日为你修车的车行师傅、东西缺货但是告诉你去哪里可以买到的店家主人、没人要求但愿意花时间为你义务辅导功课的老师、不只开药还不厌其烦地将你的毛病解释得一清二楚的医生。这些人都是做得比必要的多一点。他们都是慷慨的人。

  提到慷慨的好处,似乎总有人觉得忌讳。慷慨就定义而言就是非关利益,而如果慷慨本身就是一个崇高的目的,何必要谈收获?谈收获,纯粹是为了对这个主题有更充分的了解。我们应该知道,慷慨和自尊有关。具有高度自尊的人多半慷慨,反过来说,慷慨的人也常有高度的自尊。举个例子,有个研究以自愿参加一项涉及风险的生化实验的人为对象,发现受试者的自尊因而增加,而且长达20年之久。另外一项研究以电话访问52个骨髓捐赠者,发现这些捐赠人相信,捐赠行为表露了他们的核心特质,他们的自我评价也因此提升。

  我们还知道,快乐的人比较慷慨。心满意足的时候,我们比较会仁慈待人。例如某个著名的实验,无意中在电话亭里捡到钱的受试者,看到有人掉了一叠文件比较会去帮忙捡拾。心存感恩的人比较容易慷慨解囊,对遭逢困境的他人伸出援手。反之亦然:你如果慷慨,你会比较快乐。慷慨,是心情的调节剂。有人问印度泰瑞莎修女,为什么她那群助贫救苦的助手气氛总是快乐欢欣。泰瑞莎修女对那人说:“因为世上没有比帮助苦难的人更快乐的事。”

  看几个虚假的慷慨行径,或许我们对慷慨会有更深一层的了解。很多商品在促销期间承诺要给顾客礼物:累积点数,你就会“免费”得到一个漂亮的碗!于是人人勤勤恳恳搜集小印花贴在集点卡上,引颈盼望那天到来,好得到免费的碗。不管那个碗有多丑,也不管家里是不是已经有了,重要的是你可以不劳而获,免钱就可以得到。仿佛没有其他事好干似的,大家耐心地、热烈地累积点数,直到那个日子到来。我想,赠品活动的价值不在于赠礼本身,而是可以免费得到的事实。这完全是假慷慨之名。人尽皆知,这是一种不实的商业手段,目的只是为了吸引消费者的目光。然而这个幽灵,这个仅是隐约貌似慷慨的冒牌货不但吸引了我们,还让我们意乱神迷。

  多么悲哀:举目所见慷慨如此稀有,因此即使是少许的不由衷的慷慨都能诱引我们。多么美妙:这种特质近在眼前,就在我们的血肉之躯,也在我们祖先的血液里。慷慨是所有人类的潜能,无比珍贵,而且唾手可得。

  “9•11” 事件发生后,几分钟内就传遍了整个世界。可是有些人很晚才知道。有个部落,是个远离西方科技的偏远地区,直到事件发生七八个月后才得知。我不知道那些对我们的世界几乎没有任何认识的人怎么想象这种事情,对纽约这场世纪大灾难又有多少了解。可是他们知道,一场悲剧发生了。他们穿上五彩衣服,慎重地召开会议,决定把部落最宝贵的财产--16头牛--送给纽约人,好帮他们渡过难关。这些深知饥馑滋味的人愿意放弃自己的食物,只为了对他们素昧平生的人类同胞显示戚戚之情。

  慷慨正是如此:把最心爱的东西送人。送出后我们的物质会困窘些,可是感觉更富有。或许我们也会感到少了点装备和安全,可也多了点自由。我们就此具备了条件,让寄身的世界更添几许仁慈。

【書籍目錄】
第1頁:《仁慈的吸引力》亮點介紹 第2頁:內容簡介
第3頁:作者簡介 第4頁:目錄
第5頁:書評:仁慈:一種立場,一種生活方式 第6頁:書評:良善而積極地面對
第7頁:引言 第8頁:诚实
第9頁:溫暖 第10頁:寬恕
第11頁:接觸 第12頁:歸屬感
第13頁:信任 第14頁:專心
第15頁:同理心 第16頁:謙遜
第17頁:耐心 第18頁:慷慨
第19頁:尊重 第20頁:彈性
第21頁:記憶 第22頁:忠誠
第23頁:感恩 第24頁:服務
第25頁:喜樂 第26頁:結語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1)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
第 1 楼
Jessie 发表于 2014-3-19 16:47:06
此書能讓我解開無數的心結,讓我懂得寬恕,懂得感恩,更能活在當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