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安樂集白話 凡夫居士譯

安樂集白話 凡夫居士譯

(3)第六大門

[日期:2010-12-15]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凡夫居士譯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3)第六大門

第六大門本文:

第六大門中,有三番料簡。第一、十方淨土共來比挍。第二、義推。第三、辨經住滅。第一、十方淨土共來比挍者,有其三番。

一、如隨願往生經云,十方佛國,皆悉嚴淨,隨願立得往生,雖然,悉不如西方無量壽國,何意如此?但阿彌陀佛,與觀音、大勢至,先發心時,從此界去,於此眾生,偏是有緣,是故釋迦處處歎歸。

二、據大經,法藏菩薩因中,於世饒王佛所,具發弘願,取諸淨土。時佛為說二百一十億諸佛剎土,天人善惡,國土精麤,悉現與之。於時法藏菩薩,願取西方成佛,今現在彼,是二證也。

三、依此觀經中,韋提夫人復請淨土,如來光臺為現十方一切淨土,韋提夫人白佛言:「此諸佛土,雖復清淨,皆有光明,我今樂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是其三證,故知諸淨土中,安樂世界最勝也。第二、義推者。

問曰:何故要須面向西,坐禮念觀者?

答曰:以閻浮提云,日出處名生,沒處名死,藉於死地,神明趣入,其相助便,是故法藏菩薩,願成佛在西,悲接眾生。

由坐觀禮念等,面向佛者,是隨世禮儀。若是聖人,得飛報自在,不辨方所。但凡夫之人,身心相處,若向餘方,西往必難。是故智度論云,有一比丘,康存之日,誦阿彌陀經,及念般若波羅蜜,臨命終時,告弟子言:「阿彌陀佛與諸聖眾,今在我前。」合掌歸依,須臾捨命。於是弟子依火葬法,以火焚屍,一切燒盡,唯有舌根一種,與本不異。遂即收取,起塔供養。

龍樹菩薩釋云,誦阿彌陀經故,是以垂終佛自來迎。念般若波羅蜜故,所以舌根不盡。以斯文證,故知一切行業,但能迴向,無不往也。

故須彌四域經云,天地初開之時,未有日月星辰,縱有天人來下,但用項光照用。爾時人民多生苦惱,於是阿彌陀佛遣二菩薩,一名寶應聲,二名寶吉祥,即伏犧女媧是。

此二菩薩,共相籌議,向第七梵天上,取其七寶,來至此界,造日月星辰,二十八宿,以照天下,定其四時,春秋冬夏。時二菩薩共相謂言,所以日月星辰,二十八宿西行者,一切諸天人民,盡共稽首阿彌陀佛。是以日月星辰,皆悉傾心向彼,故西流也。

第二、辨經住滅者,謂釋迦牟尼佛,一代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眾生滅盡,諸經悉滅,如來悲哀,痛燒眾生,特留此經,止住百年。以斯文證,故知彼國雖是淨土,然體通上下,知相無相,當生上位。凡夫火宅,一向乘相往生也。

【書籍目錄】
第1頁:緣起 第2頁:前言
第3頁:復鄧伯誠居是書一本文 第4頁:復鄧伯誠居是書一譯
第5頁:復鄧伯誠居是書二本文 第6頁:復鄧伯誠居是書二譯
第7頁:(1)第一大門 第8頁:第一大門譯
第9頁:(2)第二大門 第10頁:第二大門譯
第11頁:(3)第三大門 第12頁:第三大門譯
第13頁:(1)第四大門 第14頁:第四大門譯
第15頁:(2)第五大門 第16頁:第五大門譯
第17頁:(3)第六大門 第18頁:第六大門譯
第19頁:(4)第七大門 第20頁:第七大門譯
第21頁:(5)第八大門 第22頁:第八大門譯
第23頁:(6)第九大門 第24頁:第九大門譯
第25頁:(7)第十大門 第26頁:第十大門譯
第27頁:第十一大門本文 第28頁:第十一大門譯
第29頁:(9)第十二大門 第30頁:第十二大門譯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