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耕雲書箋 耕雲先生講述

耕雲書箋 耕雲先生講述

示王女

[日期:2011-01-13]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耕雲先生講述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示王女

古往今來,任何人總是多少要活在無奈中的。倘使勘不破人生如夢──對真實永恆的真我而言,未了悟一切皆不出因與果,勢必陷於抱怨不滿的惡性循環而苦上加苦,且損己不利人,障蔽真心,閉塞靈明,殊為可憫。

當人開拓心胸包容他人錯誤,憐憫他人錯誤時,必得心靈昇華之補償,而更能精進。

如今你當以包容、忘懷,只活在現在這一秒鐘,努力管帶安祥,不容許自己起心動念,一如金剛經所云:「現在心不可得,過去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唯有安祥的自覺。在安祥的自覺中隨緣盡分而不失安祥就對了。若自怨自艾,抱怨委曲,則會損害真心,破壞安祥,就太不智了。須知學正法要贏取的是生命的永恆。何況凡結果必有原因,該來的終歸要來。忘掉這樁不愉快的事,唯守安祥,才是有心力的人,才能獲得佛天歡喜。更不可求開悟,求速效,否則便「執之失度,必入邪路」了。

(一九八八年元月廿二日) 

眾生本來是佛,只是被業垢埋沒,本有之光明、智慧不能綻放。若能從不斷發掘自我中揚棄業垢,則心光日朗,安祥日深,以致心無點埃,則功德於焉圓滿。

禪,尤其是安祥禪,一經傳心,即得安祥感受。得此「正受」者,即契入「離執禪定」。欲求進境,須秒秒保持安祥心態,勿使間斷;欲期「保任」不失,則須努力反省改過,令心空空朗朗,毫無執著,是名「去執禪定」。「去執」之障礙為自是、自艾、自怨,以及對外認同,內隨妄想,故「去執」工夫說似不難,行實不易。賢徒今既找出自己病根,應堅定決心痛加拔除,繼續努力,便可證入「無執禪定」矣。「無執」即「漏盡」,亦即成佛也。

吾法切要處,已盡揭示,盼珍惜、思索、力行,此生了畢絕無可疑。堅切朝解行相應、知行合一處努力自勵、自策。

(一九八八年四月一日) 

很高興你充滿了法喜,更嘉許你能天天反省,努力補漏。

古德說「情生智隔」。一種執著的情愫,最足妨礙般若智慧的成長,不僅應該淡化它,更應該擴展它、昇華它,把兒女之情和倫理親情擴展為「無緣大慈和同體大悲」,人就會更解脫、自在,併發露出無比的力量;反之則不免退失而回歸到煩惱與無奈。

(一九八八年十月廿一日) 

【書籍目錄】
第1頁:示觀然 第2頁:示癡呆
第3頁:示張生 第4頁:示吳生
第5頁:示鄧君 第6頁:示寶林
第7頁:示如夷 第8頁:示行雲
第9頁:示忠雲 第10頁:示陳君
第11頁:示懷恩 第12頁:示仰雲
第13頁:示許女 第14頁:示張生
第15頁:示宗雲 第16頁:示王女
第17頁:示譚君 第18頁:示蔡生
第19頁:示李女 第20頁:示陳君
第21頁:示劉女 第22頁:示閒雲
第23頁:示顏君 第24頁:示吳生
第25頁:示陳生 第26頁:覆悟修
第27頁:示溫居士 第28頁:覆王居士
第29頁:示林君 第30頁:示李君
第31頁:覆李居士 第32頁:示韋君
第33頁:示邱生 第34頁:覆陳居士
第35頁:示嘉義諸君 第36頁:示蘇女
第37頁:覆臧居士 第38頁:示曾生
第39頁:示鄭君 第40頁:示奉君
第41頁:覆高居士 第42頁:覆李居士
第43頁:示奉女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