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集解 會性法師敬集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集解 會性法師敬集

佛身觀

[日期:2010-12-26]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會性法師敬集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辛三、正觀佛身(第九、佛身觀)分五

初、結前起後  二、正示身相  三、舉益勸修  四、結示觀名  五、簡觀邪正

壬初、結前起後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此想成已,次當更觀無量壽佛身相光明。

此句,結前。次句,起後。靈芝疏云:「此與像觀,皆有躡前起後次第之文;意使正修,不容異轍。」

壬二、正示身相分三

初、別辨身相  二、總示相好  三、觀成境界

癸初、別辨身相

阿難當知:無量壽佛身如百千萬億夜摩天閻浮檀金色,佛身高六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由旬。眉間白毫,右旋宛轉,如五須彌山。佛眼如四大海水,青白分明。身諸毛孔,演出光明,如須彌山。彼佛圓光,如百億三千大千世界。於圓光中,有百萬億那由他恆河沙化佛。一一化佛,亦有眾多無數化菩薩,以為侍者。

初、觀佛身色。直指疏云:「夜摩天金,超過日月而倍萬億,輝豔叵思矣!」 次、佛身下,觀身量。直指疏云:「那由他,垓數,此云萬億。由旬,此云限量。大者八十里,中者六十里,下者四十里。較二大士,少二十萬億那由他,而多恆河沙矣。」靈芝疏云:「佛身無量,機見有殊;文中所舉,假以數量,顯非數量。欲彰佛身不可定故。即下文云:『如前所說無量壽佛身量無邊,非是凡夫心力所及』。又云:『或現大身,滿虛空中』。舉此證前,知無限量。蠡杯酌海,丈尺量空,是可得乎?喻可見也。」  三、眉間下,眉毫量。靈芝疏云:「右旋宛轉,其狀如珠。一須彌,高三百三十六萬里。縱廣亦爾。五須彌,共一千六百八十萬里。」  四、佛眼下,眼色量。靈芝疏:「一大海,八萬四千由旬。四大海,共三十三萬六千由旬。」  五、身諸下,毛孔流光。靈芝疏云:「演,即流也。一一毛孔光如須彌。」直指疏:「光如須彌者,具眾寶色故。」  六、彼佛下,圓光化佛。直指疏:「先、形量。大千世界復有百億,圓遍量大可知。於圓下,次、化佛。一下,三、化眾。」

癸二、總示相好

無量壽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萬四千隨形好;一一好中,復有八萬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其光相好,及與化佛,不可具說。但當憶想,令心眼見。

初、正明相好。靈芝疏云:「丈六之身則具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今彌陀身相好光明三量八萬四千,則其數無量,不可算矣!」直指疏云:「皆八萬者,轉塵勞成智德故。」妙宗鈔云:「相、好、光,皆云八萬四千者,即障顯德,故成此數。佛居凡地,具於八萬四千塵勞;於此塵勞,皆見實相。理智既合,故能示現相好光明,故節節云若斯之數。行人今觀,心知即是,能於塵勞,皆見佛相。」

次、一一光下,明攝生。靈芝疏云:「下示光明遍照攝生,即是彌陀慈悲心體。」直指疏云:「佛念眾生,如母憶子,故相好中光明一一照攝念佛人也。」妙宗鈔云:「生佛體同,雖土廣生多,攝無一失。」約論云:「其光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是知眾生一念念佛,常在我佛大慈悲光中,坐臥經行,絲毫不隔。」

問:不念佛人,佛光攝否?

答:念與不念,光無不攝。但念佛者,與光相應,攝取往生,定無退墮。智論云:「譬如魚子,母若不念,子則爛壞。」楞嚴所謂「佛念眾生,如母憶子」。但子於母,有憶不憶耳。又如盲人在日輪下,日無不照,盲者不見。不念佛人,亦復如是。(靈芝疏)

三、其光下,總辨難思。靈芝疏云:「其光相好,兼上身項(項即圓光)二光。化佛,即圓光所現。言不能盡,憶想方見。心眼,即意思也。」

癸三、觀成境界

見此事者,即見十方一切諸佛。以見諸佛故,名念佛三昧。

此明觀一佛即見諸佛。靈芝疏云:「見多佛者,法身體同。念佛三昧,從此得名。」

作是觀者,名觀一切佛身。以觀佛身故,亦見佛心。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諸眾生。

此明觀佛身即見佛心。靈芝疏云:「見佛心者,身為心相故。佛無一切心,唯有大慈悲。慈者,與樂,悲即拔苦。眾生無盡,佛大慈悲亦無有盡。智論云:慈有三種:一、眾生緣慈,無心攀緣一切眾生,而於眾生自然現益。二、法緣慈,無心觀法,而於諸法自然對治。三、無緣慈,無心觀理,而於平等第一義中,自然安住。後一舉理體,前二約事用。今舉無緣,義收三種。謂諸佛心,不住有無,不依三世;平等大慈,常照法界。以此攝生,生無不攝。不由緣起,故云無緣。即前所謂『念佛眾生攝取不捨』,是也。」直指疏云:「以觀下,次、觀佛心。先舉觀身,全悲心應現,故云觀身見心。親愛歡念曰慈,與樂德也。憐愍惻怛曰悲,拔苦德也。各有三相:一、生緣慈,緣一切眾生,如父母六親;二、法緣慈,緣一切諸法,皆從因緣生;三、無緣慈,不住法相及眾生相。悲三例知。佛心無形,依性德顯,故云大慈悲是。運同體慈,度諸眾生,而亦不取眾生相,亦不限劫數,故云無緣慈攝眾生。三昧經言:『諸佛心者,大慈悲是。慈悲所緣,緣苦眾生。若見眾生受苦惱時,如箭入心,欲拔其苦。』既諸佛以眾生為身心,則如來外身內心,眾生皆可隨順而觀矣。」

壬三、舉益勸修分四

初、正明益  二、勸修觀  三、示觀法  四、重舉益

癸初、正明益

作此觀者,捨身他世,生諸佛前,得無生忍。

捨身他世,生彼土已,即證無生;故知此觀若成,則上品上生明矣。(靈芝疏)

癸二、勸修觀

是故智者,應當繫心諦觀無量壽佛。

智者,即目修觀之人。依前觀法,即是諦觀。以修此觀,往生得忍,功深利大,故勸繫心。故般舟經:眾生問佛:何因緣故,得生此國?彌陀答言:以修念佛三昧,得生彼國也。(靈芝疏)

癸三、示觀法

觀無量壽佛者,從一相好入。但觀眉間白毫,極令明了。見眉間白毫相者,八萬四千相好,自然當現。

多相自具者,眉毫一相,總諸相故。若據經文,即觀五須彌量。故云「八萬四千相好,自然當現」。即知非丈六眉毫。(靈芝疏)

癸四、重舉益

見無量壽佛者,即見十方無量諸佛。得見無量諸佛故,諸佛現前授記。

靈芝疏云:「多佛授記者,皆蒙印可,授記作佛。」

壬四、結示觀名

是為遍觀一切色身相,名第九觀。

靈芝疏云:「一切之言,或總指所見諸佛,或別在彌陀諸相,二釋並通。」

壬五、簡觀邪正

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書籍目錄】
第1頁:本編所據典籍一覽表 第2頁:壹、釋經題
第3頁:貳、明譯史 第4頁:序分
第5頁:正宗分 第6頁:別明淨觀
第7頁:明十六觀法 第8頁:觀落日(日觀)
第9頁:水觀 第10頁:地觀
第11頁:樹觀 第12頁:池觀
第13頁:總觀 第14頁:華座觀
第15頁:聖像觀 第16頁:佛身觀
第17頁:觀音觀 第18頁:勢至觀
第19頁:普往生觀 第20頁:難明佛菩薩觀
第21頁:上品生觀 第22頁:中品生觀
第23頁:下品生觀 第24頁:流通分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