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話 竺摩法師著

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話 竺摩法師著

第十五章 推行佛法的責任

[日期:2010-08-23]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竺摩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第十五章 推行佛法的責任

本經的正宗,自第二分身集會品起,到第九品稱佛名號為成佛正因,第十品校量布施為助成佛道。地藏本願,大意昭明。此下地神護法、見聞利益、囑累人天的三品,都屬於流通分的部門。

第一節 堅牢地神衛護行者

堅牢地神,有大神力,佛曾當他說:「汝大 神力,諸神少及!何以故?閻浮土地,悉蒙汝護,乃至草木沙石,稻麻竹葦,穀米寶貝,從地而有,皆因汝力。」他在品中,先說地藏的願力,為文殊、普賢、觀 音、彌勒等所不及,因他們雖亦乘願度脫娑婆眾生,願力尚有盡時,而地藏大士所發誓願劫數,如千百億恒河沙,不可窮數。繼而又說:「現在未來的眾生,在所住 之處,於南方清潔之地,用土木竹石,彫成龕室,以金銀銅鐵作地藏菩薩的形像,供養瞻禮,可得十種利益:一者土地豐壤,二者家宅永安,三者先亡生天,四者現 存益壽,五者所求遂願,六者無水火災,七者虛耗辟除,八者杜絕惡夢,九者出入神護,十者多遇聖因。」又對佛說:「未來世的眾生,若於所住之處,有此地藏 經,及地藏菩薩像;而且這人又能轉讀本經,供養菩薩,我當日夜以本神力,衛護是人,乃至水火盜賊,大橫小橫,一切惡事,悉皆消滅。」這人為什麼值得如此衛 護呢?經說:「皆由瞻禮地藏形像及轉讀本願經故,自然畢竟出離苦海,證涅槃樂,以是之故,得大擁護。」是則但念地藏經,亦可以了生死,證佛道;可見佛法多 門,門門皆可入道,門門皆可得度,能否如理作意,如法修行,真是「神而明之,存乎其人」了。

第二節 觀音大士負責流布

諸佛說法,必先三業清淨,所謂「三輪不思 議化」:身輪現變放光;口輪說法無滯;意輪觀機明確。在見聞利益品中,佛先放光,然後自說:「今日於忉利天宮稱揚讚歎地藏菩薩於人天中利益等事,不思議 事,超聖因事,證十地事,畢竟不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事。」當時觀音大士在座,亦極擁護地藏菩薩說:「正使過去未來現在諸佛,說其功德,猶不能盡。」並希 望世尊快點宣說,因為在會的大眾,都已渴望得很厲害。佛即為說:見此菩薩,聞此菩薩,所得的種種利益;並叫觀音大士負責推揚此法。

甲) 天人轉衰為福

未來世界,若有天人受盡天福,五衰相現, 快要墮落;這時天人不論男女,衹要能見地藏形,或聞地藏名,一瞻一禮,即可轉增天福,得大快樂,不再墮落惡道。──五衰有小有大。小五衰:一、身出惡聲, 二、身光微昧,三、浴水著身,四、著境不捨,五、身虛眼瞬。大五衰:一、衣服今穢,二、華冠光萎,三、兩腋流汗,四、體生臭氣,五、不樂本座。小現不求 救,大現必墮落。折伏羅漢經云:「昔忉利天有一天人,壽垂盡,有七種相現:光滅、華萎、色變、衣塵、液汗、身瘦、及離本座。天人即自思惟觀察,知壽終下生 鳩夷那竭國,在一個疥癩母豬腹中作豚。」故知天人欲轉衰為福,如聞見地藏菩薩,那是很幸運的!

乙) 臨終聞名離苦

平時作惡多端的人,死後自然要墮惡趣;即 好人臨終,亦有諸多危險,前面已說過了。這裡又說:「若未來現在諸世界中六道眾生臨命終時,得聞地藏菩薩名,一聲歷耳根者,是諸眾生,永不歷三惡道苦。」 平時不信佛的人,臨命終時,想遇善知識,聽到佛號是極難能的,何況自己能念呢?除非他有自己的宿根發現,才能做到。唯其難能難得,所以一念堅專,即召感 應,速得菩薩來救濟。故不但未入惡趣的人,可以不入,即已入獄趣的業障鬼,亦可由此一念,獲得救濟。從前我國唐朝,有一位禪師,死後忽墮地獄,在受苦逼迫 時,宿習善根發現,驀地念佛一聲,刀山劍樹盡變寶林,鑊湯爐炭都化白蓮。翻生之後,留詩一首,即轉生淨土。詩云:「何緣死後復生回?業劫流浪劇可哀!一念 臨終生淨土,火坑化作白蓮台。」這詩裡面,頗有醒世的意味。

丙) 先亡父母生趣

我們在生,誰無父母師長,兄弟姊妹;但有 的人,剛剛出世三五歲,父母等便亡過了,到長大成人時,每每思念父母,不知自己的父母眷屬是何等樣子?死後生何等地方?如果有這樣的人,想見自己先亡的父 母眷屬,只需「一七日」中誠心對地藏菩薩瞻禮供養,便可於睡夢中,得知下落;其父母作惡已墮的,由此可得脫生天;作善已生天的,則轉增上聖因,漸趣菩提。 若能於「三七日」中,恒心禮念此菩薩名號萬遍,即得菩薩具告父母等所生之處,并親領去見你的父母;若能每日念菩薩名千聲,至於千日,則得菩薩摩頂授記,現 世衣食豐裕,善神衛護。講者在十歲未出家時,母親生弟弟後不到半月,與弟弟一同死去。四五年前在澳門與師友同誦地藏經,志誠懇切,夜夢一四十零歲婦人領一 孩提,來佛堂前帶著歡喜的神情,飲了佛前淨水數口,騰雲而去。醒來一回想,知是我的母親和弟弟,一點不錯。但我的父親前幾年也死了,年來事多心忙,禮念不 專,終是無法見到他。這亦因自己的道念未曾堅固所致,不說也罷,說來卻是無限悽慚,別有傷心處!

丁) 加速度人效率

學佛發心,旨在度人。有些人「欲發廣大慈心!救度一切眾生者,欲修無上菩提者,欲出離三界者」;想這三種願望快點實現,如能至心皈依菩薩,瞻禮供養,求其大力加被,則所願所欲,必可很迅速地達到。

戊) 鈍根轉成智者

有些學佛的人,想讀經總是讀不熟;遇到好 師父教視令熟,又是旋得旋忘,動經年月,老是不能讀誦。為什麼緣故如此呢?經中說:「是善男子等,有宿業障,未得消除,故於大乘經典,無讀誦性。」要想讀 熟,其辦法是對菩薩前,以香花飲食淨品供養,具以本心,恭敬陳白,且「以淨水一盞,經一日一夜,安菩薩前,然後合掌請服,迴首向南,臨入口時,至心鄭 重。」還有一個重要條件,是服了淨水之後,在三七廿一日內,要「慎五辛酒肉,邪淫妄語,及諸殺害」,則「於睡夢中,具見地藏菩薩現無邊身,於是人處,授灌 頂水。其人夢覺,即獲聰明,應是經典,一歷耳根,即當永記,更不忘失一句一偈。」為何須要戒食酒肉,及蔥蒜等五辛才易得效呢?楞嚴經云:「熟食發淫,生啖 增恚,十方天仙,嫌臭遠離;餓鬼舐吻,常與鬼住,福德日消,長無利益!」僧鏡錄云:「竺曇猷禮天台石梁,遇聖僧謂曰:『汝母懷妊時,行經蔥園,胎氣犯穢, 不可住寺。』」仙傳云:「樂子萇舉家飲仙酒升天,獨從子墮地。天神言:『此人茹蒜,故不得往!』」道藏云:「誦黃庭經,忌食五辛。」道家世法,尚戒五辛; 故佛法茹素,先重戒除五辛,是極有道理的經驗之談,青蓮法師在科注中,言之頗詳。

平時曾有好多人問過我:「為什麼我讀經總 是讀不熟,記不得?」但在我未答前,對方總是自己先說。不是推腦力不好,即推年紀大了。若讀到本經此一節文,則知在腦不好、年紀大之外,還有一個「宿障」 的重要緣故;因宿業性愚,和宿冤障礙,都能使你無緣讀誦大乘經典的!故極希望懷有此種「讀經不熟」現象的人,不妨身體力行,照此方案來誠心一試!諸佛菩薩 是「不誑語者」,則講者的推波助瀾,發揮微誠,亦不能說是沒有意義的。

己) 凶衰化為安樂

人生在世,有富有貧;富貴多驕,炙手可 熱;貧賤寒酸,情景悽其。況人情多數是趨炎附勢的,所謂「貧窮鬧市無人問,富貴深山有遠親」;致使富的錦上添花,好之更好;幾人能懂得雪中送炭,所以貧的 是更苦了。詩人尼采亦說:「世事猶如春夢,人情薄似秋雲,不須計較苦勞心,萬事原來由命。」這命不是定命,應該是業命或是業力才對。在本經中說到一個人由 於自作業力,得報每多貧賤寒微,衣食不足,或多疾病,家境不安,真是「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以說者無二三」。有些人或初時富貴,後來貧窮,真如徐文長詩謂: 「業曠家人棄,門寒結客稀」,一種破落戶的情境,現出凄涼的顏色。有些人或為時世凶衰,家庭變故,眷屬分散,流離失所,日間痛苦不足,夜裡還多惡夢驚怖, 真是「福無雙至,禍不單行」!遇有這些情形的人,若能至心瞻禮菩薩形像,念滿聖號萬遍,諸惡凶衰,也可漸漸消散,轉入安樂的佳境。

庚) 旅行度過險道

旅行是人生的一種行樂,不但現在一般時髦 的哥兒小姐,多歡喜旅行遊樂,即古代曠放的詩人如李太白,亦多是講遊樂的:「夫天地者,人生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古人秉燭夜 遊,良有以也。」現在本經中講到的,不光是遊樂式的旅行,而是說有些人「或因治生,或因公私,或因生死,或因急事,入山林中,過渡河海,乃及大水,或經險 道」的旅行,遇到虎狼獅子一切的毒害,或狂風襲擊危舟,就要恐懼萬狀,發生生命的危險。但在旅行之前,如能至誠先念地藏菩薩名萬遍,然後整裝出門,則所過 之地,皆有菩薩囑諸土地鬼神,善為衛護,縱使碰到這種險境,也安然度過,不會發生意外的危險。

佛對觀音菩薩說了這些利益,又囑觀音:「汝以神力,流布是經,令娑婆世界眾生,百千萬劫,永受安樂!」觀音於地藏功德,素所欽敬,犧牲自己,化度他人,又是菩薩們的天職,那麼對這推揚地藏法門的責任,自然亦是義不容辭了。

第三節 地藏菩薩親承衣缽

佛每說一部經將完,都要囑咐在會的聽眾, 要他們把佛法推揚流通,故每經之尾,皆有流通經文的文字。本經最後的囑累品,也是這種意思。囑累二字,在法華文句中作三種解釋:一、從聖旨得名,囑是佛所 咐囑,累是煩爾宣傳;二、從菩薩敬順得名,囑是頂受所囑,累是甘而弗勞;三、從授受合論,囑是如來金口所囑,累是菩薩丹心頂荷。故囑累即是等於付法傳授衣 缽的意思。

甲) 地藏菩薩挑起沉重的擔子

佛在這品頗賞識地藏菩薩,他說:「地藏! 地藏!汝之神力不可思議,汝之慈悲不可思議,汝之智慧不可思議,汝之辯才不可思議。」因佛認識他是這樣一位了不得的菩薩,所以敢將法付託他。梵網戒經中 說:如果將法付與非人,不能負起弘法的責任,非法授受,反將佛法糟蹋了。現在佛以審慎的態度,對地藏菩薩說:「記吾今日於忉利諸天中……載以人天諸眾生 等,未出三界,在火宅中者,付囑於汝,無令是諸眾生,墮惡趣中一日一夜,何況更落五無間阿鼻地獄,動經千萬億劫,無有出期!」又說:「是南閻浮提眾生,志 性無定,習惡者多,縱發善心,須臾即退;若遇惡緣,念念增長,以是之故,吾分是形百千萬億化度,隨其根性而度脫之。」又說:「吾今殷勤以天人眾付囑於汝, 未來之世若有天人及善男子善女人,於佛法中種少善根,一毛一塵,一沙一渧,汝以道力擁護是人,漸修無上,勿令退失!」又說:「未來世中,若天若人,隨業報 應,落在惡趣,臨墮趣中,或至門首,是諸眾生若能念得一佛名一菩薩名,一句一偈大乘經典,汝以神力,方便救拔!於是人所現無邊身,為碎地獄,遣令生天,受 勝妙樂!」大家看看,這個擔子,是何等沉重?如果沒有大力量人,如何擔得起來?但地藏菩薩,畢竟是釋迦佛法中的慈悲長者,是出生入死的英雄豪傑,所以他毫 不推辭,很堅決地挑起這副沉重的擔子,並安慰佛說:「世尊!唯願世尊,不以為慮!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於佛法中一念恭敬,我亦百千方便度脫是人,於 生死中速得解脫;何況聞諸善事,念念修行,自然於無上道,永不退轉。」

這裡菩薩說:只要有人對佛法中有過一念的 恭敬,亦度他由生死中速得解脫;何以現在不得解脫的人還有那麼多?不信佛的人不說他,難道好多信過佛的人,亦連「一念恭敬」都沒有的嗎?這「從生死中速得 解脫」,多數是指度脫地獄眾生生人中或天上,獲得脫苦快樂;但自然亦有脫離苦海,誕登涅槃,得到究竟解脫的。又眾生沉迷,得脫復入,入而復脫,如蔓草拖 延,纏綿不斷,如魚入網,頭出頭沒,這在前面四天王問詞與利益存亡品中已有說及。所以現在只要大眾自己加以猛省,提高自己的警覺,使自己上進不再墮落,使 地藏菩薩少了一份負擔,這就算是你幫地藏菩薩的忙了。

乙) 佛化以人類為中心的對象

本經處處說以人天眾生付囑地藏菩薩度脫, 地藏菩薩素以度脫地獄眾生著名,何以不言地獄而獨言人天呢?這因為佛法雖普度六道眾生,而以人天眾生為對象;在人天中,尤重以現實的人類為中心對象。因人 道中,苦樂參半,知苦慕樂,才容易發心修道;所以處處經中,佛皆說我於人天眾中,得菩提,轉法輪,入涅槃,如增一阿含云:「我身生於人間,長於人間,於人 間得佛。」如諸經云:「我於現法樂住,於現法得涅槃,於現法得究竟」。中阿含說:「慎莫念過去,亦勿願未來;過去事滅,未來復未至;現在所有法,彼亦當為 思!」這些都是佛叫弟子把握現實人生來修學佛法,故多言人道,而不言其他五道。因其他五道的眾生,都不是修行的理想。為什麼呢?如大論說:「若善男子能行 是深般若波羅密者,當知是人,人道中來;所以者何?三惡道中,罪苦多故,不得行深般若;欲界諸天,著淨五欲,心則狂惑,故不能行;色界天等,深著禪定味, 故不能行;無色界天無形,故不能行。」這雖在隱隱中指示人道修行是最易修成的,但還沒有說到修羅道為何也不能修行呢?在裴休丞相的圓覺經序中卻說到了,他 說:「嗚呼!生靈之所以往來者,六道也;鬼神沉幽愁之苦;鳥獸懷獐狨之悲;修羅方嗔;諸天耽樂;可以整心慮,趣菩提,唯人道為能耳!」故佛說法,最著重於 人道。太虛大師曾謂「學佛先從做人起」,就是根據這種道理說的。即地藏菩薩化度地獄眾生,亦多是化他們離苦得樂,先來人道,然後修行做佛,必很少從地獄中 直接度他做佛的,除非他是宿具廣大智德,或可由地獄直接成佛,否則,地獄極惡眾生,暫聞佛名,便可成佛,決沒有這樣便宜的事!如果有這樣便宜的事,眾生儘 可作惡,用不著廣修善行了。故法華文句引經云:「頗有發願令五道同成佛不?佛言:『不可以非器之身,成無上道!要先化三惡趣,令得人天,然後乃可如願,三 趣非善道,何能成佛?如人求寶聚,非於空中求。』」這便是地獄不易直接成佛的極大證明;同時如求寶聚,不於空求,也正是說明了人類修持五戒十善,是學佛最 好的基礎。所以,如果是我們人道都不修,善行的基礎都沒有,那麼,想談學菩薩行,學佛所行,只是名詞好聽而已,其實是自己騙了自己!「天知,地知,你知, 我知」,古時楊震有四知,今人卻只有三知,少了一個「自知」!「一失人身,萬劫難復」;這是對人類眾生最好的警誡!「莫從袈裟下失卻人身」;這又是出家人 一個很醒目的教導!

第四節 虛空藏提綜合福利

關於讀誦受持本經,瞻禮供養菩薩的福利,前來已說得很多。到末品之尾,有個虛空藏菩薩出來,問佛對聞此經典及聞菩薩名字,或瞻禮形像,共得幾多福利?乃引起佛綜合福利,說有廿八種。

甲) 廿八種福利

一、天龍護念,二、善果日增,三、集聖上 因,四、菩提不退,五、衣食豐足,六、疾疫不臨,七、離水火災,八、無盜賊厄,九、人見欽敬,十、鬼神助持,十一、女轉男身,十二、為王臣女,十三、端正 相好,十四、多生天上,十五、或為帝王,十六、宿智命通,十七、有求皆從,十八、眷屬歡樂,十九、諸橫消滅,二十、業道永除,廿一、去處盡通,廿二、夜夢 安樂,廿三、先亡離苦,廿四、宿福受生,廿五、諸聖讚歎,廿六、聰明利根,廿七、饒慈愍心,廿八、畢竟成佛。

乙) 七種福利

上面廿八種福利,多對人類眾生而言。對天龍神鬼,聞此經及瞻禮菩薩形像,本經又說了七種利益:一、速超聖地,二、惡業消滅,三、諸佛護臨,四、菩提不退,五、增長本力,六、宿命皆通,七、畢竟成佛。所說大同小異,和上面的廿八種,頗多相通的地方。

【書籍目錄】
第1頁:第一章 講述的微誠 第2頁:第二章 泛論本經的一般情形
第3頁:第三章 地藏菩薩的名義 第4頁:第四章 地藏菩薩的本願
第5頁:第五章 地藏菩薩的示跡 第6頁:第六章 化主的分身集會
第7頁:第七章 菩薩為佛母說業緣 第8頁:第八章 閻浮眾生的業感
第9頁:第九章 普賢菩薩請說業報 第10頁:第十章 如來稱讚修福
第11頁:第十一章 怎樣能使存亡兩利 第12頁:第十二章 獄吏陳述二三事
第13頁:第十三章 以稱佛名號為正行 第14頁:第十四章 以布施修福為助道
第15頁:第十五章 推行佛法的責任 第16頁:第十六章 本經的重要點
第17頁:第十七章 附說幾個問題 第18頁:附錄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