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禪門修證指要 聖嚴法師著

禪門修證指要 聖嚴法師著

五階三宗

[日期:2010-07-20] 來源:網絡轉載  作者:聖嚴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五階三宗

  一、禪觀五階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萬行不出六波羅密,禪門但是六中之一,當其第五,豈可都目真性為一禪行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然禪定一行最為神妙,能發起性上無漏智慧,一切妙用,萬德萬行,乃至神通光明,皆從定發。故三乘學人,欲求聖道,必須修禪。離此無門,離此無路。至於念佛,求生淨土,亦須修十六觀禪,及念佛三昧,般舟三昧。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又真性則不垢不淨,凡聖無差。禪則有淺有深,階級等殊:謂帶異計,欣上厭下而修者,是外道禪。正信因果,亦以欣厭而修者,是凡夫禪。悟我空偏真之理而修者,是小乘禪。悟我法二空所顯真理而修者,是大乘禪。(上四類皆有四色四空之異也——原注)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若頓悟自心,本來清淨,元無煩惱。無漏智性本來具足,此心即佛,畢竟無異。依此而修者,是最上乘禪,亦名如來清淨禪,亦名一行三昧,亦名真如三昧。此是一切三昧之根本,若能唸唸修習,自然漸得百千三昧。達摩門下展轉相傳者,是此禪也。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達摩未到,古來諸家所解,皆是前四禪八定,諸高僧修之,皆得功用。南嶽天台,令依三諦之理,修三止三觀,教義雖最圓妙,然其趣入門戶次第,亦只是前之諸禪行相。唯達摩的傳者,頓同佛體,迥異諸門。故宗習者,難得其旨。得即成聖,疾證菩提;失即成邪,速入塗炭。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錄目《禪源諸詮集.都序》捲上之一,《大正藏》四八.三九九頁中)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二、禪門三宗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禪三宗者,一息妄修心宗,二泯絕無寄宗,三直顯心性宗。(中略)
㊣七葉佛教書社 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 版權所有㊣
  初、息妄修心宗者:說眾生雖本有佛性,而無始無明覆之不見,故輪迴生死。諸佛已斷妄想,故見性了了,出離生死,神通自在。當知凡聖功用不同,外境內心各有分限,故須依師言教,背境觀心,息滅妄念,念盡即覺悟,無所不知。如鏡昏塵,須勤勤拂拭,塵盡明現,即無所不照。又須明解趣入禪境方便,遠離憒鬧,住閑靜處,調身調息,跏趺宴默,舌拄上顎,心注一境。南侁、北秀、保唐、宣什等門下,皆此類也;牛頭、天台、惠稠、求那等,進趣方便,跡即大同,見解即別。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二、泯絕無寄宗者:說凡聖等法,皆如夢幻,都無所有,本來空寂,非今始無。即此達無之智亦不可得,平等法界無佛、無眾生,法界亦是假名。心既不有,誰言法界,無修不修,無佛不佛。設有一法勝過涅盤,我說亦如夢幻,無法可拘,無佛可作,凡有所作,皆是迷妄。如此了達本來無事。心無所寄,方免顛倒,始名解脫。石頭、牛頭,下至徑山,皆示此理。便令心行與此相應,不令滯情於一法上,日久功至,塵習自亡,則於怨親苦樂,一切無礙。因此便一類道士、儒生、閒僧,泛參禪理者,皆說,此言便為臻極。不知此宗,不但以此言為法。荷澤、江西、天台等門下,亦說此理,然非所宗。
㊣七葉佛教書社 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 版權所有㊣
  三、真顯心性宗者:說一切諸法,若有若空,皆唯真性。真性無相無為,體非一切,謂非凡非聖、非因非果、非善非惡等。然即體之用而能造作種種,謂能凡、能聖、現色、現相等。於中指示心性,復有二類:
㊣七葉佛教書社 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 版權所有㊣
  一雲,即今能語言動作,貪瞋慈忍,造善惡,受苦樂等,即汝佛性,即此本來是佛,除此別無佛也。了此天真自然,故不可起心修道,道即是心,不可將心還修於心;惡亦是心,不可將心還斷於心。不斷不修,任運自在,方名解脫。性如虛空,不增不減,何假添補,但隨時隨處息業養神,聖胎增長,顯發自然神妙,此即是為真悟、真修、真證也。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二雲,諸法如夢,諸聖同說。故妄念本寂,塵境本空,空寂之心,靈知不昧。即此空寂之知,是汝真性,任迷任悟,心本自知,不藉緣生,不因境起。知之一字,眾妙之門。由無始迷故,妄執身心為我,起貪瞋等念。若得善友開示,頓悟空寂之知,知且無念無形,誰為我相人相?覺諸相空,心自無念。念起即覺,覺之即無,修行妙門,唯在此也。故雖備修萬行,唯以無念為宗。但得無念知見,則愛惡自然淡泊,非智自然增明,罪業自然斷除,功行自然增進。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既了諸相非相,自然無修之修。煩惱盡時,生死即絕;生滅滅已,寂照現前,應用無窮,名之為佛。然此兩家,皆會相歸性,故同一宗。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然上三宗中,復有遵教、慢教,隨相、毀相,拒外難之門戶,接外眾之善巧,教弟子之儀軌,種種不同,皆是二利行門,各隨其便,亦無所失。但所宗之理,即不合有二,故須約佛和會也。  (錄目《禪源諸詮集.都序》捲上之二,《大正藏》四八.四O二頁中——四O三頁上)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聖嚴識 圭峰大師宗密(西元七八O——八四一年),被稱為華嚴宗的第五代祖師,實際上他也是唐末中國佛教史上最偉大的一位高僧,他把佛儒二家思想作了融會的努力,也將中國佛教的禪門與教與教下的分歧,作了融會的努力,分別把對於禪宗的各派及教理研究的各宗,作了層次的類列和全盤的肯定。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看他的傳記資料中所載,他生於四川,在他七至十六、七歲之時專研儒學,十八、九歲至二十一、二歲的三年間,以在家身研究佛學。嗣後又學了兩年儒學。二十五歲出家,在沙彌時代,即因讀《圓覺經》而開悟。二十八歲具戒之後,即連續親近了神會的兩位弟子,其一即是神照禪師(西元七七六——八三八年)。但是他在剃度之後,即讀到了華嚴宗初祖杜順的(西元五五七-六四0年)的《法界觀門》,西元八一O年又讀到了華嚴四祖澄觀的《華嚴經疏》及《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大為感動,而云:「自禪遇南印,教逢圓覺,一言之下,心地開通,一軸之中,義天朗耀。今復得此大法者,何幸哉!」故其一生,以華嚴宗的綱格為其闡理的依準,又以弘揚《圓覺經》的經義,為其最大的事業,對於禪的弘化,著重在禪的本源,故集有「禪藏」一百卷,名為《禪源諸詮集》。現所存者僅為其一篇〈都序〉。另有〈禪門師資承襲圖〉及〈原人論〉等著述。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一般的禪師所傳著述,多系法語開示及歌頌書函等,少有像圭峰大師這樣,對各家宗派的觀點及方便,作深入的分析類比排列介紹的。所以從《禪源諸詮集.都序》中抄出兩大段之有關他對於禪的階層及禪宗等級分類的文字,收入本書。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在其禪門三宗的第一及第二的兩宗,均舉出了所指的宗派名稱及其情狀。第三直顯心性宗,未舉何宗何人,但說「復有二類」,所以有加以說明的必要。那即是指的同為南宗禪的南北兩大門庭,一是江西的江州宗,以馬祖道一為主,另一則是在洛陽弘化的荷澤宗,以神會為中心。馬祖的洪州宗,以為一切行為即是真性的顯現,除此之外不必另求開悟,天真自然是真悟。神會的荷澤宗,則以為空寂心,是吾人的真性,得知靈知不昧的知字,乃是眾妙之門。而兩家說法雖不同,會一切相歸一真性的觀點則是相同的。
【書籍目錄】
第1頁:自序 第2頁:略辨大乘入道四行
第3頁:息心銘 第4頁:心王銘
第5頁:信心銘 第6頁:入道方便
第7頁:心銘 第8頁:〈修心要論〉節錄
第9頁:《六祖壇經》錄要 第10頁:參同契.草庵歌
第11頁:永嘉證道歌.止觀頌 第12頁:顯宗記
第13頁:平常心是道 第14頁:心要
第15頁:五階三宗 第16頁:臨濟宗旨
第17頁:洞山宗旨 第18頁:默照禪
第19頁:省力處 第20頁:坐禪儀
第21頁:《禪關策進》錄要 第22頁:觀心銘.初心修悟法要
第23頁:《博山參禪警語》錄要 第24頁:《禪門鍛煉說》要略
第25頁:參禪法要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2)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
第 2 楼
殊非 发表于 2013-5-20 13:59:20
這一句的”雲”是不是應該是”云”啊?
我查了法鼓全集的光碟版應該是”雲”喔! :)
第 1 楼
殊非\ 发表于 2013-5-20 13:58:52
"雲何能得悟解法相",這一句的”雲”是不是應該是”云”啊?
我查了法鼓全集的光碟版應該是”雲”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