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平常禪:活出真實的自己 艾茲拉.貝達

平常禪:活出真實的自己 艾茲拉.貝達

瑞士乳酪

[日期:2011-04-10]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艾茲拉.貝達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第三章瑞士乳酪

  只要願意當下安住,就能和生命的坑洞及整體共處,不過那些坑洞並不會因此而消失;我們只是如實看著它們而不再信以為真了。這種轉化的過程,便是修行的精髓和成果。

  讓我們把自己想像成一大塊充滿著坑洞的瑞士乳酪。這些坑洞盡是一些令我們認同的東西、心智的建構、欲望、盲點、症結點——這些面向似乎阻礙著我們去發現自己的乳酪本質。某些禪修者有時會突然瞥見自己其實是一整塊的乳酪,因而忘了身上的坑洞。不過,我們還是比較可能會認同那些小小的坑洞——把自己視為一名受害者,一個充滿著困惑的人、膽小的人或是行為正當的人等等。這么做往往會讓我們遺忘了自己的乳酪本質——浩瀚無邊的開闊性、神性等,隨你怎么稱呼。無可否認的,我們既是那些小小的坑洞,也是那一整塊的乳酪。一旦能如實見到那些小坑洞,我們就會發現它們並沒有任何實質性。

  如同所有的類比一樣,上述的譬喻顯然也無法完整而正確地說明修行生活是什么。簡而言之,自我觀察就是要看到哪些小洞是我們所深信不疑的。然後我們會看到,如果深信這些小洞是實存的,就會阻礙我們體驗這一整塊的乳酪。此乃一種體證式的領悟,而不是理論。但如果領悟到這一點,接下來又會發生什么事呢?

  最常見的修行途徑總是強調“開悟”,也就是要穿透正常意識的泡影,清晰而深刻地見到實相。這種修行途徑的問題之一就在於:我們經常會將這種開悟經驗視為高一等的實相,而低估了事物的自然常態。修行的整個焦點會因此而放在某種特殊體驗之上,以為有了這份體驗,就會得到永恒的自由——解脫。這其實是一種浪漫不實的觀點,也是一種幻想,因為沒有任何經驗是永恒的。沒有任何一種經驗可以使我們永遠解脫,但這並不意味此類經驗是無益的。它們可能深具啟發性,也可能點出正確的方向,但除非我們的修持能用在日常生活裏,否則又有什么意義?

  另外還有一種修持的途徑,它雖然不像追求開悟那么浪漫,卻能直接面對眼前的任何一種實況;我稱之為活出實修的生活。它的作用就在不斷回到當下這一刻,而這一向都是禪和其他默觀傳承的精要。此種途徑和追求開悟的不同之處就在於,它所強調的乃是要面對那些通常被我們視為“凡俗”的議題。事實上,這些議題往往是我們最想排除的,而它們就是這塊瑞士乳酪上的小坑洞。

  我們是不是總滿懷著焦慮和困惑?每當我們遭受批評時,是不是立刻感到憤怒?我們是否還活在深埋的羞恥感中?什么樣的行為是被恐懼所驅動的?我們能不能友善地對待自己?是否還有任何一個人是我們無法寬恕的?在這些棘手的問題上進行修持,體驗日常生活裏的煩惱並加以厘清——更大的視野自然會變得清晰可見。

  舉例而言,每當憤怒生起時,我們不妨將憤怒視為修持的對象。雖然我們比較偏好祥和、寧靜和清明,然而當下的真相卻是憤怒。除非我們能從修持的觀點來看待這股憤怒,否則它勢必繼續窄化我們的生命,封閉住我們的心。反之,直接面對恐懼,卻能培養出願意安於當下的豁達心胸。

  然而,如何才能直接面對憤怒,或是任何一種強烈的情緒?如何才能消解我們那塊乳酪中的所有坑洞?我從我的老師淨香·貝克那兒學到了兩種方法。第一種方法是如何厘清我們的信念系統,第二種方法則是如何體驗每個當下的生理覺受。厘清我們的信念系統其實就是“認識你自己”,它涉及到精確的自我觀察——認清自己如何思考,如何反應,思考的內容是什么,內心的策略又是什么。一旦學會如何觀察自己,我們就會越來越熟悉自己的信念系統和運作人生的態度。

【書籍目錄】
第1頁:內容簡介 第2頁:作者介紹
第3頁:作品相關 第4頁:目  錄
第5頁:導  言 第6頁:譯者序:依法不依人
第7頁:推薦序:真正的領悟 第8頁:如履薄冰
第9頁:兩種人生的基本功課 第10頁:“速簡、廉價與失控”
第11頁:學會客觀地觀察自己 第12頁:瑞士乳酪
第13頁:標明念頭 第14頁:體證身體的實況
第15頁:體證和目睹 第16頁:三加三默觀練習
第17頁:遠離妄想 第18頁:安於當下
第19頁:第八十四個煩惱 第20頁:如實面對人生
第21頁:這是什么? 第22頁:靜坐的三個面向
第23頁:安住在身體中 第24頁:標明念頭和體證
第25頁:我們要怎么辦? 第26頁:替代式的人生
第27頁:認清虛擬的替代式人生 第28頁:與情緒共處
第29頁:轉化憤怒 第30頁:如何正確地對治憤怒
第31頁:重塑情緒經驗三部曲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