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聖嚴法師教默照禪 聖嚴法師著

聖嚴法師教默照禪 聖嚴法師著

第二篇象岡默照禪十開示 - 心無所求,安住在當下

[日期:2010-07-22] 來源:網絡轉載  作者:聖嚴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第四天:早上〉心無所求,安住在當下
  
  一、無所求的態度
  
  默照本來是非常單純而簡單的,可是在運用的時候,還是因人而異,要靠個人的揣摩,如何讓自己的心安定下來,牢牢地將自己的心貼在方法上,不離開方法。
  
  有人覺得自己已經非常用心、非常努力了,但是用方法時很累、很吃力,而且心還是浮動的,無法用上方法。這就像騎馬一樣,一騎上馬,馬就將你甩下來,甚至還踢你兩腳,因此希望找一匹訓練得非常熟練的馬來騎。其實,那匹馬就是你自己,要如何順利、輕鬆、不吃力?很簡單,不要期望太高、要求太多,也就是「不除妄想不求真」,那是很省力的;沒有企求,錯了就重新再來,有雜念是正常的;不論是只有一念或者兩念在用方法,都很歡喜,只要現在知道用方法。
  
  能夠以無所求心來用方法,方法是很省力的,很容易將心安定下來。既然是無所求,諸位一定會覺得為什麼還要到禪堂來禪修?我們求的是能夠開智慧,使煩惱減少;但是,就因為希望煩惱少,希望求智慧,所以必須以無所求的態度來用方法,否則會適得其反,企求心越高,煩惱心越重。因此,在打坐之前要發心,所求的只是方法,不求其他,不求沒有妄想,不求有好成果,這就是修行的基本態度。
  
  禪的修行,為什麼稱為頓悟?因為所使用的方法就是「頓」,不是要人從觀念上來分析、辯論、思考。一般人對於許多問題,可能會問理由、原因,進行分析,然後做結論,是合理或者不合理,能解決或不能解決;一般的知識系統,都是用這種方法。而禪修是當下就在用方法,其他的不管它;這樣好像沒有解決問題,但是如果隨時隨地能夠用方法,這些問題就會徹底解決,不論是否有理,至少煩惱沒有了。
  
  二、放下執著,放下煩惱
  
  禪修的目的及功能,不在於公平合理,不在於客觀的事實變或不變,而是在於自己能夠過得平安、快樂,不受外在狀況的影響。禪宗祖師們對弟子的教育,不論有理沒理,都給三十棒;有理的一開口,就給三十棒;沒有理的一開口,也給三十棒。表面上看起來這個禪師似乎非常粗暴,不講道理,其實,這是要打破一般人過於使用邏輯、思考的習慣;如果直接放下執著心,就能得解脫。雖然外在客觀的事實是有理由的,不過光是講理,是不能解決自己內心煩惱的問題。
  
  在二十多年前,台灣曾經發生一樁很大的風波。我的老師白聖長老,也是當時中國佛教會的理事長,有一天他演講時說到:「台灣現在男眾的出家人越來越少,那是個危機,像日本就不會有這種危機,因為他們的出家人都結了婚,兒子可以接下寺廟繼續維持下去,而台灣的男孩子都不願意出家,將來寺廟不知道要由誰來經營!」結果第二天報紙、雜誌都在報導說:「白聖長老主張台灣和尚要結婚。」接連幾天的早、晚報都在談論著這個問題。白聖長老很煩惱的問我說:「聖嚴啊!你來替我想想辦法,怎麼辦呢?」我回答說:「無言勝有言,您已經講了這些話,再解釋,人家又會重複地說您演講時講了些什麼。現在要再否認您的演講,這是不可能的。輿論說您是贊成結婚,可是您現在並沒有結婚啊,所以就不管它吧!佛學院照辦,傳戒照傳,多成就一些出家人,將出家人的身分提高、素質提昇,自然會有人來出家的。現在再講也沒有用,不必辯論也不必回答!」
  
  這個方法很有用,跟他談過之後,當人們再問他時,他就回答說:「我要講的已經講過了,你看我還俗了沒有?」這場風波就因為不再辯論而停止了。
  
  幾年前,寫《弘一大師傳》的陳慧劍居士,有一天拿了幾本書來見我。這些書都是在講禪,而且把台灣以及大陸,凡是華人佛教界的法師全部都批評了,這其中還包括了印順長老,我當然也被批評了。書裡說我們這些法師全部都是外道,只有作者本人講的才是真正的佛法。陳慧劍居士問我說:「這還得了,這些大德法師都是外道,那他是什麼呢?」我說:「他的書裡,不是講他自己就是佛嗎?」陳居士說:「我們必須予以反駁!」我回答說:「從釋迦牟尼佛時代就有外道,外道毀謗佛法是正常的,否則就不能稱他為外道了。說我們是外道,實際上他才是外道,何必跟他去囉嗦!危機,不在於外道毀謗佛法,破壞大善知識,而在於佛教沒有人才。如果多一些有智慧、有慈悲,真正懂佛法的修行人,外道算什麼呢?佛教自己沒有人才,專門去跟外道辯論,實在是得不償失,浪費時間。」老居士聽了之後反問我說:「法師,您在二十多歲時,不是也出了一本書跟外道辯論嗎?」我說:「阿彌陀佛!那個時候我是無知,所以跟他們辯論,現在懂得一些佛法,就知道根本不需要再去辯論了。」
  
  大概是在五年前,天主教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出了一本書《跨越希望的門檻》。這本書翻譯成幾百種語文,其中有一篇專門在講佛教。有人就拿了這本書給我看說:「師父,您見過教宗,他是您的朋友,您應該教訓教訓他,不懂佛教還在亂批評佛教。」其實,我和教宗只見過一次面,我也不知道他是否認識我。於是我跟他說:「站在天主教教宗的立場,要是說佛教好,那才奇怪呢!說佛教不好是正常的,這本書不是給佛教徒看,而是給天主教徒看的。其實,這樣寫也很好,佛教徒看了之後,會覺得天主教竟然如此誤解佛教,就不會去信天主教了;對天主教徒來講,本來就是天主教徒,根本不受其影響,所以我不需要講些什麼話。」
  
  三、好好把握現在
  
  講了這麼多的譬喻故事,目的是要告訴大家,要守著自己現在的方法,不要瞻前顧後,顧此失彼,這是非常現實的現實主義。中國有句諺語說:「百鳥在樹,不如一鳥在手。」其他的東西再多,就好像一百隻鳥都在樹上,你看看這隻鳥、那隻鳥,那都不是你的。如果有一隻鳥已經在手上,那才是真正屬於你的,你只要照顧這隻鳥就好了。方法也是一樣,只有現在這個念頭在方法上是重要的,其他的都不重要。過去的問題及狀況,也許對過去有用、對未來有用,可是現在這一刻如果不好好把握,連現在都會沒有了;現在這一個階段如果能夠踏踏實實,真正得力,過去及未來的問題也能解決。不要浪費現在,現在是最重要的,也是非常現實的。
  
  最近看到一篇在《人生》雜誌發表的文章,內容是說,動物是最好的禪修者,因為動物沒有什麼記憶及思想,牠只知道現在、現在,經常就是處在現在,完全是直接的反應。所以任何動物,當遇到對其生命有危害的狀況時,都會非常的敏銳,這包括氣候、環境、敵人。譬如要下大雨,或者房子失火前,螞蟻、老鼠會搬家,這都是因為牠們只有現在,以致於感覺非常敏銳,所以禪修者最好學學動物。假如禪修者,能夠將心練習著隨時放在現在,也會具備這種敏銳的能力。
  
  為何有些人會有神通、第六感,以及第三隻眼?是因為禪修的力量。但是禪修的目的不是修神通,而是要修智慧、除煩惱,所以更需要將心放在現在。請諸位不要認為練習把心放在現在,從此,過去的就忘掉,未來的就不管了,沒有這回事!人還是人,把現在照顧好,心能夠隨時隨地練習著放在現在,如此一來,對過去、對未來的處理和預測,將會更正確。
  
  四、身心都在打坐
  
  現在再來複習一下,方法已經講過兩種:1.體驗呼吸從鼻孔出入的感覺,只管呼吸出入的感覺,不管呼吸的多或少、深或淺,或者空氣品質的好與壞。2.體驗自己的身體在打坐,要體驗、知道身體的全部都在打坐,不要特別注意有知覺、感覺的部分,沒有知覺的部分也知道是存在著;知道「我在打坐」,但是請不要在腦海中想像著自己在打坐的形象,這是想像著打坐,而不是體驗自己的身體在打坐,這兩者是不一樣的。用頭腦想像,可能會出現兩種狀況:1.身心分離,漸漸會看到一個自己的形象在打坐,造成幻覺出現。2.用頭腦想像身體在打坐,於是頭腦會衝氣、會痛。所以,請諸位不要想像著一個形象在打坐,知道這個身體在打坐就好,身心全部的我都在打坐,這是非常實在的;僅僅是「我在打坐」,這是個觀念;如果只停留在「我的身體在打坐」,很可能會產生幻境而變成一個圖像;如果身體與心結合在一起,我的心知道我在打坐,身心都在打坐,那就是一體了。
【書籍目錄】
第1頁:編者誌 第2頁:推薦序
第3頁:第一篇默照禪法 - 壹、默照禪的旨趣 第4頁:第一篇默照禪法 - 貳、修行默照禪法
第5頁:第一篇默照禪法 - 參、步上修行之道 第6頁:第二篇象岡默照禪十開示 - 放鬆放下,準備用功
第7頁:第二篇象岡默照禪十開示 - 默照的基礎觀念與方法 第8頁:第二篇象岡默照禪十開示 - 超越對立,有無雙泯
第9頁:第二篇象岡默照禪十開示 - 隨息法與只管打坐 第10頁:第二篇象岡默照禪十開示 - 真正的修行是心中無事
第11頁:第二篇象岡默照禪十開示 - 心無所求,安住在當下 第12頁:第二篇象岡默照禪十開示 - 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
第13頁:第二篇象岡默照禪十開示 - 開悟與默照禪法 第14頁:第二篇象岡默照禪十開示 -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第15頁:第二篇象岡默照禪十開示 - 慚愧、懺悔法門/無相、無我 第16頁:第二篇象岡默照禪十開示 - 禪修應具備的基本佛教知識
第17頁:第二篇象岡默照禪十開示 - 解脫樂、護法神 第18頁:第二篇象岡默照禪十開示 - 直觀與空觀
第19頁:第二篇象岡默照禪十開示 - 以恆常心用功不急求開悟 第20頁:第二篇象岡默照禪十開示 - 發出離心與菩提心
第21頁:第二篇象岡默照禪十開示 - 以感恩、迴向心面對順逆因緣 第22頁:第二篇象岡默照禪十開示 - 結束是另一階段修行的開始
第23頁:第三篇〈坐禪儀〉講要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1)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
第 1 楼
匿名 发表于 2013-2-20 8:55:18
感謝教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