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自由的迷思(The Myth of Freedom) 創巴仁波切著

自由的迷思(The Myth of Freedom) 創巴仁波切著

八、密續

[日期:2010-08-10]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創巴仁波切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八、密續

  孤獨

  修行之路不是好玩的——最好別開始走上去。假如你一定要走,就必須走完全程;若你中途放棄,那未竟之業將令你永遠無法釋懷。正如鈴木大拙博士在其著作《禪心,初修者之心》(Zen Mind,Begiumer's Mind)中所言:走上這條路如同上了無法下車的火車,你只有一路坐下去。大乘經典將菩薩之誓願趣向佛道喻為植樹,因此,步上佛道是使你涉入一不斷成長的過程,那可能對你造成極大痛苦,因為你有時想脫身;你並非真正願意完全投入,因為那太靠近你的心,而你不能信任自己的心,你的經驗太尖銳、太赤裸、太明顯,於是你想逃開,但你的逃避產生痛苦,反而激勵你在佛道上繼續前進,因此,你的退縮與痛苦也是佛道創造過程中的一部分。

  佛道之連續性表現在根密續、道密續、果密續之觀念上。根密續使你清楚自己的潛能——你具有佛性,否則你不會與佛法相應,而那也使你知道你的起點、迷惑與痛苦。你的痛苦是真理,其中蘊含著智慧。道密續在於培養富足慷慨的態度。迷惑與痛苦被視為靈感的泉源、一項豐富的資源。此外,你明瞭自己具有智慧與勇氣,因此你能處於根本的孤獨狀態。你願意在不施麻醉劑的情況下接受手術,不斷被揭開、除去面具、翻個水落石出;你願意做個孤獨的人、離群索居的人,願意放棄陪伴你的影子——你那一天二十四小時緊隨不捨的評論者、觀察者。

  在西藏傳統中,那觀察者叫做金巴(dzinba),是「固定」或「支持」的意思。如果放棄那觀察者,我們就喪失了生存之所依,喪失了繼續下去的意義。我們放棄了有所依恃的指望,那才是邁向真正修行的一大步。你必須放棄發問者及答案,亦即散漫的心,那是告訴你做得好或不好的審查機制,「我是這個,我是那個。」「我做得如何?我這樣靜坐正確嗎?我用功得法嗎?我成就如何?」假如我們將這些一概放棄,那如何知道自己在修行上是否有進步?很可能除了超脫自欺、中止我們欲掌握精神狀態的掙扎之外,根本沒有所謂修行這回事。將之一概放棄就是,除此之外別無可修。那種情境異常荒涼,像是居於白雪覆蓋的山巔,四周雲霧圍繞,日、月無情地照射著,下方是被咆哮的烈風撼動著的高聳松林,林下則是雷鳴般的飛瀑。如果我們是偶然前去拍照的觀光客,或是要攀上頂峰的登山者,或許我們會很欣賞這種蒼茫孤絕,但是絕對不想住在那種地方——不好玩、很恐怖、也很可怕。

  然而與荒涼為友,欣賞它的美並非不可能的事。如密勒日巴等大聖者將荒涼比做他們的新娘,他們與荒涼、與根本的精神孤獨結為夫妻;他們不需要肉體或精神上的娛樂,孤獨就是他們的伴侶、他們的精神慰藉、他們的一部分。不論他們行至何處,總是形單影隻;不論他們在做何事,都是孑然一身。他們無論與朋友交往或自己靜坐,或大家一起舉行儀典或修法,那種孤獨永遠存在。那種孤獨是自由——基本的自由,它被描述為空性與智慧的結合,你在其中感到的孤獨使你明瞭二元執著的不必要;那也被描述為空性與慈悲的結合,其間,孤獨激發生活中的慈悲善行。此一發現透露了斬斷不斷製造自我導向情境的業報連鎖反應之可能性,因為孤獨或荒涼的空間不再能使你引以為樂,不再能餵養你。究竟的禁慾成為你本性的一部分,我們發現輪迴中的各樣物事如何養活、娛樂我們。一旦我們看破輪迴的物事都是遊戲,本身即已脫出二元的執著,那即是涅盤——屆時,再追尋涅盤則是多此一舉了。

  因此,在踏上佛道之初,我們接受自己的基本性質——根密續;其後我們繼續前進,那可能熱也可能冷,也可能快樂或痛苦。在果密續的階段——那超出我們曾討論過的,我們發現自己的本性。從佛學的觀點視之,修行之道的整個歷程是一自然成長的有機過程:如實瞭解它的基礎、瞭解路途的艱辛、瞭解其成果的生動多彩 ——整個過程是無盡的奇幻之旅,證悟之後也不停止,你會繼續下去,無止境地傳佈佛行事業。

  壇城

  我們發現在大乘道或菩薩道上仍存在某種努力,不一定是強烈自我意識的努力,不過仍有某種自覺的觀念:「我在修習這個,我在這件事上下工夫。」你確知怎麼做,沒有任何遲疑,行動很自然地發生,但是某種自我的堅實性質仍微弱地存在著。在那階段,修行者空性禪修的體驗已然很強,但仍有需要更直接地與宇宙相關聯。此時,需要的是奮身一躍,而不是紀律的訓練;是那種甘願對現象界敞開自己的氣度,而非研究用什麼策略來對應現象界。策略已然不相干,對於能量的真正感覺才更重要。

  我們必須超越自我的謀略——食、嗔、癡,而完全與那些能量合而為一。我們並非要將之除掉或加以破壞,而是去轉化它們的基本性質,這即是金剛乘(vajrayana)採用的方法,又稱為密續或瑜伽道(tantric or yogic path)。瑜伽(yoga)一詞意為「結合」(union)——完全的認同,不但與禪修方法以及善巧、慈悲的溝通結合,也與宇宙間存在的能量相結合。

  密續(tantra)的意思是「連續」。修行道上的連續發展以及生活經驗的連續性變得越來越清晰,每一洞見都成為一項確證,我們所見之事物中固有的象徵也變得自然地相關了,不再像是我們從未見過的外界的迷人或有趣的戲法——視覺的象徵、咒語的聲音象徵、感覺與能量的心理象徵都變得非常適切。發現這種看待經驗的新方式並不會造成壓力或太大的影響,那是個很自然的過程。與宇宙能量的完全結合、看清事物之間的關係與事物本然的鮮活,此即壇誠原理(the mandala principle)。

  「壇城」(mandala)是一梵文字,意思是「社會」、「團體」、「協會」,意指每一事物都是以某物為中心。在密續中的壇城,每一物都圍繞著無中心的虛空——沒有監視或觀看者在其中。因為沒有監看的人,邊際變得異常鮮活。壇城原理表示看出所有現象皆互相關聯的體驗,看出有一連續的循環將一個經驗連接到下一個經驗。現象的模式變得清晰分明,因為我們的觀點不存偏頗;所有角落都顯而易見,覺知是遍一切處的。

  完全認同嗔、貪及癡的壇城原理,可經由修習父密續(father tantra)、母密續(mother tantra)及雙運密續(union tantra)而證得。父密續與嗔或排斥有關,一個人可藉轉化嗔怒而經歷具有巨大能量,迷惑無法侵入而自動被排拒,那被稱為「金剛之怒」,是能量展現其似鑽石的一面。母密續與誘惑或魅力有關,那是由妙觀察智(discriminating wisdom)所激發。宇宙或生命的每一部分都被發現蘊含著獨特的美感,不排斥什麼也不接受什麼,只是你所見的一切都各具獨特之性質。就因為既不排斥也不接受,物事的獨特性質才更形凸顯,也更容易與之關聯。所以,妙觀察智可以欣賞到生命每一層面之豐富,那激發與現象的共舞,這種魅力是貪的理智面。一般的貪,是我們只想抓住一個情境的某一精采部分,而忽略了精采部分所在的週遭;那如同我們想用鉤子釣一條魚,卻完全無視於魚所倘游的海洋一般。母密續之吸引力在於以妙觀察智迎接每一情況,每一事物都精確如實地被看見,因此不會有矛盾,也不會引起消化不良。雙運密續是將癡轉化為遍一切處的空間,一般的癡是試圖以忽視我們所在的環境來保持我們的個體性,但在雙運密續裡沒有個體性的維護,那是對整體背景空間的知覺,與癡所造成之凍結空間正好相反。

  要轉化嗔、貪及癡,我們必須與能量直接地、完全地溝通,而不用任何謀略。一個對宇宙抱持完全開放態度的人,不必費力運用智慧甚至直覺來解決這些問題,宇宙的秩序對他而言是很明顯的;他目之所見,對他即是說明。經中常作如是說:一切景象皆為身壇城(visual mandala),一切音聲皆為咒壇城(mantra mandala),一切意念皆為心壇城(citta mandala),而意識的本質是虛空,看到這些壇城的人,他不見聖尊在奇怪咒語的迴響中舞動,也不會見到虛空中浮現各種靈異的閃光——這些是幼稚園生所想像的天堂。如果我們真正看到顏色、形狀,或聽到咒語在空中迴響,並且去注意它們,我們實際上是在肯定我們的自我。很可能會聽厭、看厭,而遲早會嫌它們太多、太一成不變而恨不得逃開——一個人可能寧願下地獄也不想繼續在天堂待下去,因為地獄可能看來更刺激、更有意思。

  在壇城的終極經驗中,簡單的色彩與形狀皆是隱喻。當然,如果你看到非常鮮明的貪,你可以用各種火焰與裝飾將它繪成圖畫。非常有趣的是,由印度的密教行者所創的圖像學中的聖尊,均著古典印度貴族服飾——纏頭巾,戴冠,佩珠寶,穿虹彩華服;而在中國,密教行者所描繪的聖尊則均著中國朝廷服飾——穿有馬袖的錦緞長袍,留著八字鬍,手執中式權杖。若有人問何者較正確,印度行者會說:「我們畫的較正確,因為我們看到的是那樣,我們想像的也是那樣。」中國行者也會說同樣的話。我們則可說他們畫的都正確,也都不正確。

  整體而論,要以象徵、圖案、顏色與形狀來瞭解宇宙能量的活潑生動,對真正的密教行者而言並不是想像或幻覺,而是真真實實的。如同一個人聆聽一首令他特別感動的樂曲時,他覺得幾乎可以從中雕出塑像,幾乎可以用手捏握、把玩——一般聲音幾乎變成了堅實的物體,幾乎是一種顏色或一種形狀。假如一個人能如實得見宇宙的能量,則形狀、顏色與圖案自會自動顯示,象徵因之產生,那即是大手印(mahamudra)的涵義——偉大的象徵。整個世界即一象徵,但並非以某一符號代表另外某種事物那樣的象徵,而是代表事物原本之生動特質的最精采部分。

【書籍目錄】
第1頁:中文版序 第2頁:
第3頁:登極 第4頁:一、自由的迷思
第5頁:二、禁錮的形式 第6頁:三、禪坐
第7頁:四、情緒的對治 第8頁:五、動中的禪修
第9頁:六、敞開之道 第10頁:七、虔敬
第11頁:八、密續 第12頁:大手印口授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1)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
第 1 楼
匿名 发表于 2023-7-25 16:33:47
這本書籍版權為台灣眾生文化所有,未經授權公開傳播屬於侵權行為了,這樣也算是盜法行為,雖然也許貴單位的立意是要分享佛法,但這樣反導致學法因緣的障礙,故請下架未經授權的書籍內文,以免自誤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