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禪修菁華7 - 活用 聖嚴法師

禪修菁華7 - 活用 聖嚴法師

休閒與修行

[日期:2012-09-11]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聖嚴法師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休閒是無事可做,修行是必須有行可修,看來是相反的,尤其一般人總以為,忙著事業的人,無暇修行,有了閒暇,才能修行;這是不正確的。忙人正需要修 行,修行並不由於無事可做。一個日理萬機的人,若不做一點修養的工夫,定會掌握不住原則,甚至身敗名裂。所以古今偉人,若無宗教信仰,必有哲學修養。

  儒家的休閒觀 

  例如中國的孔子,是一位大教育家,也是一位人道主義的大政治家。他是一個主張「自強不息」的人,故有一次他在川上,目睹流水而說:「逝者如斯夫,不捨 書夜。」意謂天地之化物,寒往署來,如川流之不息,而且是日以繼夜,綿延不絕,人的努力,應當如此。可是,在另一個場合,孔子對著他四個弟子:子路、曾皙 (字點)、冉有(字求)、公西華(字赤),問他們各人的志願抱負,結果,其中三人,皆言為政輔政,只是國有大小、事有鉅細的不同,唯獨曾點說:「我和他們 三位不同。」孔子鼓勵他:「有何不可,本來就是要你們各言其志的!」曾點這才說:「在和煦的春天,穿了春杉,邀同五六位知心好友,帶著六七個少年,到溫泉 出處的沂水去沐浴,迎著和風輕舞,玩夠了,就詠著詩歌回家。」孔子聽畢,輕歡了一聲說:「真好,我也贊成曾點這樣的志願。」這段對話,原文見於《論語》卷 十二<先進篇>。前面教人努力,當如川流不息;後面主張人應順乎天性,疏導人性,歸乎自然。粗看,川流不息的努力,是精勤不懈,根本不該有休 閒的觀念,曾點的抱負,則純出於一派閒然無事的狀態,豈非自相矛盾?其實不然,川流不息,是恆常、平穩、持久的,這是在精進中保持適度的緩和;至於後者適 乎自然而又生氣盎然,是在休閒狀態中保持群體的活潑。

  孔子又主張「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此所謂「藝」,即是禮儀、音樂、射箭、衘馬、書畫、術數等的文化生活。以仁為體,以藝為用,便能陶養 出泱泱大度、重視道德的中華民族。也就是說,人類除了飲食男女及衣住交通的基本生活之外;尚須有藝術的生活;此即在緊張的追求物慾滿足之外,當有輕鬆的娛 樂活動,以作為身心的調劑,現代人就稱之為休閒生活。

  化世尊俗的佛教化休閒活動

  佛教的基本思想,是主張息貪慾、戒瞋恚、離愚癡的,清淨、少欲、無諍、無惱,便能安身用功,息心修道。在家修行者,也當不涉酒肆歌榭等娛樂場所,也當 不得以射殺動物來調劑身心。出家修行者,要求更嚴,凡是歌技擊等的場合,以及各種飾物化妝用品,均應迴避,唯有專精於戒定慧的三學的修習,以期達成離欲的 目的。可是,自有人類以來,人的習性難改,在未有文字之前,即有了藝術創作的活動,特別是歌唱及舞踴,故在佛世即有關於演唱佛陀事跡的記載;大乘佛經也多 用贊偈與散文並列的體裁。馬鳴大師所寫的《佛所行贊》,便是詩歌體的佛陀傳記。出家眾不得歌舞,亦不得故往觀聽,卻允許以梵唄讚頌三寶功德。西藏密教,固 然以精苦的瑜伽行之禪修為主,但也特別重視壇場的重彩佈置,以及鈴杵鼓鈸號筒嗩吶等樂器的使用。

  佛教自東漢傳來中國之後,除了經律論的傳譯研究和禪法的修學,必定也有適合一般信仰者的活動。以唐代的京都地區而言,大寺院皆有每年數次定期的大法 會,接引廣大的民眾,接觸佛法。法會不離儀式、讚頌、說法等的項目。迄元明時代,僧侶之中,有一流被稱為瑜伽教的瑜伽僧,即專門以唱誦歌詠經懺焰口等,為 世俗間做延生、消災、度亡等的佛事。古時社會缺少普遍的民間娛樂設施,佛教的法會及因應世俗間的要求而作的佛事,多系選擇農閒期間舉行。在這種化世導俗的 活動中,以歌唱表演等方式,用「俗講」、「寶卷」、「變文」等的體裁,配以簡單的樂器伴奏,寓教化於娛樂之中,使得廣大的民眾,在接受佛化的薰陶之際,也 滿足了休閒活動家的目的。

  高層次地士人階級,則以遊覽名山大剎的佛教聖地,或訪問大德高僧,作為休閒的最佳去處。此較一般人以欣賞娛樂場所的演唱節目、體育競賽,或欣賞博物館及畫廊的藝術作品,有更高一層的休閒價值。這已從官能的享受,進入了拓展精神領域的層面。

  休閒的最高境界——修行

  休閒的要求,是為了生活得到調劑。單調的生活,過久了會令人厭倦;緊張的生活,過久了令人難耐。所以在西方的遊牧社會,人們發現了一星期的七天之中, 有一天要休息;在四季分明的農業社會,人們利用農閒季節,享受休閒生活;在現代的工商業社會,則利用週末、國定假日、慰勞假期,享受休閒生活。休閒活動的 方式,仍不出上山下水的郊遊,以及各種娛樂、演藝、藝術品展示等場所的與和欣賞。最值得注目的,即是目前國內外定期的修持活動,也多利用學校的假期及公共 假日的長週末,我在國內舉辦的禪七是如此,在美國舉辦的禪七也是如此。這與古時的士人階級,利用閒暇去參訪名山高僧的情節,是相同的。可見,佛門的修行活 動,正是人間休閒生活的最高境界。

  修行生活——鬆緊適宜

  不過,從世俗塵勞中,抽身出來,過幾天修行生活,固然是最高境界的休閒活動,如果專注於修行生活的人,就未必覺得輕鬆自在了。故在《四十二章經》中有 一則修行當如調琴的例子:有一位佛的出家弟子,精勤修行,乃至深夜誦經,仍不得力,所以聽調悲緊,生起退心,準備捨僧返家。佛便叫他去問話,知他在家時, 經常彈琴,佛就開示他:「弦緩不鳴,弦急則斷,緩急適中,諸音普調。修行亦然,既不可懈怠,也不得緊張。」這說明雖可以用休閒時間來修行,修行不即是休 閒,更非惟有休閒的時間才來修行。會修行的人,修行固然會比休閒更自在,不會修行的人,修行卻比沈重的工作更苦。所以佛陀垂示修行當如調琴,必須鬆緊適 宜。

  修行生活——沒有厭力和負擔

  不會修行的人,對於修行的生活,會感到單調而產生厭倦、無聊、悶塞;對於修行的進度會感到乏力,而間生憂鬱、緊張、失望。其實這是人之常情常態,任何 過分及單調的活動,都會引發厭倦和不耐煩,所以人性無常,有時以樂為樂,有時則以苦為享受;有時以苦為苦,有時則以享受為苦。籠中的鳥,羨慕林間的鳥能夠 自由翱翔,隨心所欲;林間的鳥,則羨慕籠中的鳥,不愁風雨,無虞飢渴。成人以賺取生活費用的工作為辛勞,兒童則每以新奇有趣的心態,接觸並模仿成人的工 作。以某項工作為謀生的工具時,便需要休息,休閒來平衡身心的負擔,若以業餘的興趣來從事同樣的工作,此項工作,便是他們的休閒活動。

  我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城,遇到一位退休了的工程師,他每天的工作量,超過了他的在職時間,因為他的經驗和熱心,使得好多的朋友都打他幫忙,既是幫忙, 當然是義務的,而且樂此不疲,他以此為休閒生活。我問他覺得勞累辛苦嗎?他說那是他的pleasure(喜歡呀消遣),雖也勞累,但不辛苦,差別在於沒有 渴求的慾望和工作的壓力,所以是休閒活動而不是辛勞工作。

  又如我國晉朝的田園詩人陶淵明的〈歸園田居〉所描寫的,早出晚歸的農耕情景,在他而言,是悠然自在的隱居生活: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正因為這種生活方式,是他喜歡的,也是他自己選擇的,雖然是在辛苦地日出而作,戴月方歸,但因無慾無累,所以通身自在。可是在另一位唐朝的詩人李紳所寫的〈憫農時〉中,表現的農夫生活,就完全不一樣了: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

  農人在烈日之下鋤田,渾身是汗地工作,所以要知道我們餐桌上的食物,每一粒都是來自農人的辛苦。農夫以耕作為無可逃避的職責,既是他們謀生的方式,便有了生活的壓力,所以不是休閒。另一位五代的詩人顏仁郁寫的〈農家〉,也是看到了農家苦而未見田園樂:

     夜半呼兒趁曉耕,贏牛無力漸艱行;

     時人不識農家苦,將謂田中谷自生。

  農夫的苦,不在於勞力,也不在於曬太陽,乃在於工作多而收成少,在欠收的情況下,再遇到官吏的橫徵暴斂,那就苦不堪言了。上面兩首詩是勞苦加上窮苦,物質的貧寒,造成心理的悲愴,才是最大的苦因。

  修行生活——節儉僕實,吃苦耐苦

  再說修行生活,以一般人所見僧人的自在悠閒,是值得羨慕嚮往的。坐禪時的寧靜,拜佛時的安逸,動作時的輕緩,說話時的安詳,好像跟忙碌的塵世間,生活 在兩個不同的世界上。因此在據說是清朝順治皇帝所寫的〈悟道詩〉中,要說「為君三萬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閒」。因此而有一些人,以為僧人是無事可做的閒 人,當他們自己無事可做的時候,便去山上找僧人聊天消遣,享受可口的山蔬,在山上度過一兩天的閒日子之後,又覺得尚有許多事情要做,便又下山忙碌去了。

  其實,僧人絕對不是閒人,修行生活也絕不是無事可做,更不是常有美味的素齋可吃。僧人的戒律生活,講求節儉樸實,身無長物,將衣食住行的物質條件降至 最低限度,不得有任何娛樂等所謂演藝、藝術的欣賞,將眼耳鼻舌身等五種官能,從色聲香味獨等五種外境,盡量隔離。故從外表看,僧人的生活,不懂清苦,而且 冷漠。但這確是能使他們從物慾的牽累,獲得解脫自在的最好方法。這是從身清淨、口清淨,而至意清淨的基本要求;意清淨已是禪定和智慧的範圍。

  至於修行禪定,先從制心於一開始,制心的方法,是修行禪數或禪觀,這要付出很大的耐心和毅力,用持誦、禮拜及坐禪等方法,達成制心的目的。如果業重障 深的人,未修禪定時,身心尚不覺得痛苦,進入修行禪定的生活時,身障、心障,層出不窮,使他認為不是修行的根器而生退道之心。這種人,最好的的辦法發心為 大眾服勞役,為常住做苦力,不求成就,但求消業,日久之後,得失是非、名利物慾之心漸淡,即使未得深定,其心已漸清明。

  故在修行階段的修行生活,除非已經認定這是你想走和當走的路,否則不是一條輕鬆愉快的坦途。所以每當有人向我請求准予出家,我都會一再強調:修行很 苦,出家很窮,必須以入地獄受苦報的心理準備來求剃度。不要幻想,以為寺院生活清淨無惱,猶如天堂淨土,否則還是在家修行好了。

  我們在教授初級禪訓的課堂上,也說明打坐有益於身心的健康,有病冶病,無病則健身益智。在我的一篇短文〈坐禪的功能〉裡,列舉了十種心理產效果及十二 種生理功效,治十二種疾病,其中包括安定情緒及治療高血壓。可是,若想報名參加精進禪七時,情緒不穩及高血壓患者,便無法被錄取了。因為禪坐養生,是業餘 的健康休閒;精進禪七,則是全生命的投入,若沒有健全的身心,便無法承受緊密的修行課業。

  正軌的禪修生活,是一種嚴格而近乎嚴酷的鍛煉,要把一個滿是缺點是普通人鍛煉成銅筋銅骨、鐵膽冰心、佛面菩薩心腸的大禪師,必須如孟子所說:「天將降 在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一般人非驕即餒,非貪即瞋,欠缺調柔慈忍厚重堅毅的氣質,所以不是大器,不能有大膽當。剛強於內者必驕慢於外, 怯懦於內者必畏縮於外。多半的虛驕,是出於自信心的不足,虛張聲勢,色厲內荏。這些毛病,都得用禪的鍛煉來改善。禪的修行,能使「懦者立,頑者廉,狂者 謙,剛者柔」。清初的戒顯禪師,即把禪師們的煉眾方法,比照孫子兵法,編集成十三篇《禪門鍛煉說》一卷。今日也有些青年學生在我這裡打完禪七之後,表示如 同受了一次禪門的入伍訓練。共實禪七或禪修應該比軍訓更加嚴格,軍訓只管制身口的行為,禪修更重要處則是管制心的活動。禪修的生活規則固然嚴格如同士兵的 入伍練,但在幾天下來,習慣之後便能不以為苦了。至於內心的昏沉、散亂、貪、瞋、無明等的煩惱,像是夏天的蒼蠅、秋天的落葉,揮不勝揮、掃不勝掃。幾天 後,便有精疲力盡無可奈何的感受,以致心浮氣躁,情緒低落。不論長期或短期的定期修行,初學者多半會發生類似的狀況。

  修行的過程便是結果

  長期修行,是指終身出家的人。初修之時,可能尚有些新鮮感,把成佛開悟,解脫生死,看得比較容易,用功了比較精進。一段時日下來,舊習氣、老煩惱,一 一重現,修行不能得力,往往自覺身不由己、心不由己地被外境所轉而不能自主,距離修行的目標似乎愈來愈遠,悟境遙遙無期,煩惱則像鬼魅附身。此時,會回憶 在家時的情況,發覺出家越久煩惱越重,倒不如在家修行,既少煩惱,又增福慧。像這種人,若不還俗,便希望換一個環境,或到寺外去緩和一下心境。此正如《六 祖壇經》所說的笑話了:東方人求生西方淨土,西方人求生何處?大概反以東方的娑婆世界為淨土了。但此亦正是凡夫的常情常理,一般人以打球、下棋、歌舞等為 消遣的休閒活動,如成了職業的球員、棋士、演藝人員,則又需求另一方式的休閒活動了。

  不過,修行不是職業,不得追求成就感的滿足,也不應有任何的心理壓力。馬祖道一禪師說「平常心是道」,道在平常日用中。修行的過程,便是修行的結果。 不求離苦得樂,但能踏實地注意方法,把握方向就好。在一次又一次,乃至千百萬次的失敗和錯誤之後,水到自然渠成。修行的過程中,常見山窮水盡的情景,若不 氣餒而繼續以平常心走下去,必然會發現峰迴路轉的又一段前程。如果實在太累了,何妨在修行途中略事休息,故於各種修行方法,多有期限,一七日乃至七七日, 九十日乃至半年,乃至三年為期,修畢一期,再修第二期,依次漸進,不求急功。即在同一期中,也應以持誦、禮拜、經行、坐禪、處理衣食便溺及清潔生活環境等 並行兼顧。時時心隨身住,唸唸心擊於法,不昏不散,不急不緩,輕鬆自在。長此以往,便可做到修行與休閒無別的程度了。

  一大人修行者,雖然終日忙碌,卻是一個無憂無慮的無事人,在他們心中,無風無浪,無雲亦無雨,萬里晴空,亦無日月。他已唸唸不離修行,故無須刻意修行;他已唸唸處處安閒,故也不用休閒了。

  (選自《拈花微笑》)

【書籍目錄】
第1頁:編者序 第2頁:禪與現代人的生活
第3頁:禪與現代生活 第4頁:禪與心靈環保
第5頁:佛在心中、口中、行為中 第6頁:禪與日常生活
第7頁:提起與放下 第8頁:禪——平常身心
第9頁:禪——自我的提升 第10頁:人生觀的層次
第11頁:休閒與修行 第12頁:安心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