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拈花智慧:傳遞心靈的智慧 釋果寧

拈花智慧:傳遞心靈的智慧 釋果寧

去滿足“需要”吧,而不是“欲望”

[日期:2011-04-01]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释果宁釋果寧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去滿足“需要”吧,而不是“欲望”

  究竟什么是“欲望”,什么又是“需要”?我們現今的人們總是分不清楚這兩者的差異,將“欲望”當成“需要”,結果使我們自身產生苦惱。

  欲望,是想要得到某種東西或想要達到某種目的的要求。需要,是此時此刻,是當下,是人的自然需求。

  “需要”是我們本能的反應,是此時此刻的反應。正如此刻你餓了,那么你就需要吃飯;此時你口渴,你就需要喝水;此時你困倦了,你就需要休息……“需要”是很單純的感受,也是最本質的反映。如果你不能及時地滿足的你需要,那么你的身體就要提出“抗議”,饑不飲食、渴不飲水,生命的能量就會透支,困倦時不睡覺,那么就會精神崩潰。

  曾經有一位記者采訪一位大作家,記者問他:“您認為人生中最幸福的事情是什么?”可是誰也沒想到,這位大作家竟然回答了這樣一句話,他說:“大便通暢!”作家解釋說,當你便秘的時候,你就知道什么叫做痛苦了……沒錯,幸福是相對於“痛苦”而言的,如果我們當下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那么這一刻的痛苦你就能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所以說,人生本能的滿足和需要,是勝過一切的。

  人的“需要”是不能夠壓制的,正如“春風又綠江南岸”,花開柳綠是因為時節到了,花苞需要綻放,柳芽需要舒展;正如九旱的大地需要甘霖的滋潤,從而使植物生長;正如湖泊需要水草來自我淨化……需要是真實的,歸於本質的,也可以說,“需要”是必須的。

  萬物同根生,我們人類作為大自然中的生靈,同樣不可壓抑自身的需要,而當今社會的人們,反而忘記了自己需要什么。需要,是生理本能的反應,同樣也是心靈上的反應。我們在職場、商海奔波勞碌,心裏壓抑是不可避免的,這時侯,我們的心裏自然而然就生出了一些需要,需要放松一下,需要發泄一下。也許,此時此刻,你就是想去街邊的花園散散步;也許,此時此刻,你只是想停下工作看看書;也許,此時此刻,你很想一個人看一場老電影……這些都是當下心靈的需要,是你此時最真實的感受,那么你為什么不去滿足它呢?

  人的身體會因為需要得不到滿足而死去,人的精神同樣也會因為得不到滿足而消弭。盡量去滿足當下的感受,去體驗、去感悟當下需要,那么你就會從滿足需要的過程中得到快樂,你就會理解什么才是“人生的喜悅”。

  然而,“欲望”卻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如果要給“欲望”下個定義,那么它就是你的意念,向著未來運動,你追逐卻不可得的東西。

  當你心中升起了欲望的時候,你的心就已經投向了虛無縹緲的未來,可是未來又是什么?未來未到,我們誰也不知道未來是怎樣的。未來雖然可以設計,但它畢竟是虛幻的,並非真實存在的。要知道,一個人要想達到真實、寧靜的狀態,就需要身心一處,當你身在當下而心在未來的時候,你的心神就飄到九霄雲外了,注意力沒有放在當下,你還能做好什么呢?

  欲望就好比天邊的地平線,看似不遠,可是當你用盡全力向它奔去,卻永遠也無法到達。正如誇父追日,那是遙不可及的美妙幻想,耗盡生命去追逐,卻永遠也追不到,最終渴死在追逐的路上;正如精衛填海,欲海之深,又豈是能夠填平的?人的欲望是無法到達的,它就像懸掛在驢子面前的蘿卜,看得到卻夠不著;欲望又是無窮無盡的,即使你剛剛滿足了一個欲望,新的欲望又會迅速升起,誘惑你去追逐。人一旦落入了欲望的漩渦,那么只能是苦苦掙紮,循環往複不得解脫。

  人們在苦苦追逐欲望道路上迷失了自己,人們把欲望奉為之上,可是欲望回報給你的是什么呢?欲望帶給你的只能是無盡的痛苦和煩惱,是千方百計想要到達的煩惱,是苦苦追尋求而不得的煩惱……看看我們周圍的人,看看我們自己,為什么會常常感到心煩苦悶?正是因為你的欲望沒有得到滿足。可是人的欲望能夠得到滿足么?

  “欲”字,是欠著的穀子,永遠要欠著,永遠填不滿,又怎么能夠得到滿足呢?真理真的就擺在我們面前,不要再視而不見了。既然欲望永遠無法得到滿足,那么我們又何必苦苦追逐一個永遠也追不到的東西呢?欲望是虛幻的,它常常變換形態來迷惑我們,讓我們認為那才是美好的,可是你跑啊跑啊,直到你落入了死亡的境地,還是到不了它的懷抱。而在追逐的同時,你已經耗去了生命的能量,失去了身邊真真切切的幸福和快樂。

  當今社會的人們,崇尚“野心”,似乎只有雄心勃勃才能證明一個人具有慷慨激昂的志向。可是那些朝著欲望“奮戰”的人們,那些年輕有為或是老當益壯的企業家們,當你把生命的能量完全用於滿足所謂的抱負和欲望的時候,你失去的是身心的健康,是家庭的幸福,是點點滴滴的快樂。

  欲望是虛妄,是未來;需要才是真實,是當下。欲望是複雜的,而需要是簡單的。曾經,有人問孟子:“如果再給你一次生命,你要怎么活呢?”孟子回答說:“我一定會多注意我的需要,少去關注我的欲望。”需要是觸手可及的幸福,千萬不要再“這山望著那山高”,何況山外還有高山在呢!與其遙望遠山,空自嗟歎,不如俯身賞花,自得其樂啊。

  所以,去滿足我們當下的“需要”吧,而不是“欲望”……

【書籍目錄】
第1頁:編輯推薦 第2頁:內容簡介
第3頁:作者簡介 第4頁:目錄
第5頁:你是否迷失了自己? 第6頁:我們是怎么迷失自己的?
第7頁:頭腦是國王,心靈是皇後,本能是仆人 第8頁:心靈教育是最美好的教育
第9頁:頭腦、心靈、本能的平衡… 第10頁:去滿足“需要”吧,而不是“欲望”
第11頁:去滿足“需要”吧,而不是“欲望” 第12頁:古人的智慧來自心靈
第13頁:西方的“十字信仰”和東方的“圓形信仰” 第14頁:頭腦代表了外在,心靈代表了內在…
第15頁:幸福是心靈的感受 第16頁:男人重頭腦,女人重心靈
第17頁:愛情和婚姻的哲學 第18頁:婚姻是不是真的會讓人失望呢?
第19頁:拋卻愛情的“占有欲” 第20頁:家庭的和諧需要信任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