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仁慈的吸引力:都市心靈修行法則 皮耶羅.費魯奇

仁慈的吸引力:都市心靈修行法則 皮耶羅.費魯奇

接觸

[日期:2011-03-31]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皮耶羅.費魯奇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接觸

  感動人也被感動

  我想,我們一生中最好的時光已經過去,這無足悲傷。無論什么人、處於什么年歲,依然有很多成長的空間,也有無數的挑戰待克服、成就待完成。未來的希望無窮,尤其當我們以這樣的目光視之。不過,我相信我們最好的時光已經一去不返。五個月大的時候,是我們的高峰。

  那段黃金歲月非常之短。因為等我們長到七八個月大,很多事都有了變化。可是當我們才五個月,那是個截然不同的世界。五個月大的嬰兒,多半已忘了出生時的種種困頓;她適應了新的世界,而生命諸般苦難和抵觸尚未來襲。這時候,恐懼、貪婪、懷疑都不存在。時間觀念尚未成形,她不必匆忙,不需期盼,無須焦慮。五個月大的嬰兒已夠強壯,協調性也好到可以轉頭環視周遭,和任何人產生接觸。有時候,你會在郵局、朋友家或是公車上,看到躺在母親懷裏的五個月大的嬰兒。她不認識你,卻凝視著你,突然賞你一個燦爛的微笑。好一個快樂的禮物。

  這是接觸至為純淨的展現。沒有人能做得更好。等到七個月大,嬰兒開始怕生了,對不認識的人感到不自在。可是對五個月大的嬰兒來說,整個世界還是一個大家庭,每個人都有趣而美麗,值得她璨然微笑。

  人類的生理時鍾為什么這樣設定,至今依舊是個謎。為什么人在五六個月大之前,陌生人都像是朋友,之後戒懼之心便悄然掩至?這兩種心態都關乎生存。和他人接觸是很重要的,防人之心也是。有時候,兩者之間的轉換幾乎難以覺察,有時又明顯得驚人--嬰兒看到不是母親的人,常會大哭大叫。無論是哪種反應,都是失去了上天的恩寵。如果我們幸運,在未來的年歲中還能夠對這樣的恩寵驚鴻一瞥,只是它已不是原本的模樣。它再也不可能如此的不假思索、一塵未染。

  幸運的是,有些人多多少少依然保有這種不尋常的能力。他們能與任何人產生聯系,即使是素昧平生的陌生人。對成年人來說,這種能力展現的面貌各不相同,因為大人是獨立的個體,說話、行動皆可自主。對某些人來說,與人為善易如反掌。我想到娜達莉,我們家一個21歲的朋友。有一回我看到她走進一個房間,裏頭有好幾個人在用餐。她像皮球般四處蹦來蹦去,和每個人聯絡感情。換成是別人,或許只是揮個手算是對所有人打了招呼,可是她的問候卻是只此一家、別無分號:或以笑容、笑話,或以三言兩語、回憶舊事,隨對象而各個不同。她的招呼語言前後不過數秒,自然又不假思索。每個被她問候到的人都有明顯的改變。他們有的綻出笑容,有的心情放松、豁然開朗。

  另一個朋友茱蒂也是一例。她是個極端以自我為中心的人,怕生這回事對她來說似乎全不存在。無論是走在街上、站在人擠人的機場、坐在餐館裏,任何情況下她都能跟任何人談上話,即使是最羞怯最猜疑的人。有一天,她去銀行辦事。排在她前面的男人扭著身子想抓背後,可是怎么樣也搔不到那個癢處。茱蒂注意到了,主動表示要幫忙:“對不起,你要不要我幫你搔搔背?”她說這話的時候心中完全坦蕩,既無不當動機,也不怕對方有激烈反應。大部分的人會認為主動提議幫這種忙非常忌諱(接受這種忙也是),因為這是侵犯陌生人的私人領域。可是對茱蒂和類似她的人來說,這種禁忌不是不存在就是微不足道,所以她的自由空間開闊得多。

  這種與他人接觸的能力有什么用?又有多重要?你可能不用在銀行為陌生人搔背,不過就某種程度而言,如果你能活用這個天賦,很多不可知的可能性說不定就此點燃,人我之間的能量得以交流,一個新世界於此開展。總而言之,生活會更加有趣。

  我們也可以反其道而行:構築圍牆,而且發現自己也被別人的圍牆阻擋在外。要活下去,這個決定比較容易,也比較務實。再怎么說,別人很可能對我們的善意大驚小怪。而且,那樣太費事了。保持距離比較安全。可是,沒有外人的滋養--不同的刺激、相左的見解、新奇的感情--生命未免貧瘠。再者,我們下面會看到,與人接觸越少,健康就越糟。不能與他人接觸,可能會導致悲劇發生:孑然一身、與世隔絕。我們變成了自己的獄卒。為什么不能對別人開放胸懷呢?原因不一而足,最常見的是:自慚形穢,總覺得別人比我們聰明優秀;優越感作祟,認為和別人聯絡感情是浪費時間。或許,我們害怕因此被侵犯、被擺布,或是害怕受到屈辱或傷害。

  說個日本故事。有一天,一個以砍竹為生的男人看到一根竹子從內部透出光亮,結果在裏頭發現一個女嬰。砍竹人和妻子收養了她。不久,女嬰已經長得亭亭玉立,所有男人都愛上了她。可是這個漂亮的女孩不想嫁人。一些追求者百折不撓,所以她點頭說好,不過只嫁給能符合她提出條件的人。可是她的要求都不可能做到,例如她要佛陀幾百年前用的碗,或是天庭某棵樹結有珠寶的枝幹、一襲烈火燒不壞的衣服。追求者企圖蒙混過關都被識破,要不就是知難而退,連天皇都鎩羽而歸。女孩依舊神聖不可侵犯,最後大家才發現,她並非凡人,而是來自仙界的月亮,因為前世犯了過錯,放逐到人間作為懲罰。後來,她的父母要接她重返天庭,不再回來。女孩想到要離開養父母很是傷心,可是一穿上羽毛衣裳就忘了一切。天皇派遣士兵,企圖阻止月神帶走她,可是她只留下一瓶長生不老的藥給他。可是,沒有愛,永生有何意義?天皇於是將那瓶藥帶到日本的最高峰,從此那座山就被稱為富士山,亦即永生不朽之意。

  這是一個關於失敗的故事,一個悲劇。故事中的女孩不願打開心胸接納別人,她覺得自己來自另一個世界,因此提出不可能的要求,在自己和別人之間劃上鴻溝。而如果接觸不存在,世上一切珍貴的東西都會喪失價值,即使是長生不老的承諾。

  幸好,世上不只有失敗,成功也有很多。與人接觸的能力是種真正的天賦,就像音樂、文學、運動細胞一樣。有人天生就善於雜耍或是當數學家的料,有人則長於廣結善緣。而一如所有的才華,這種天賦也有兩面,負面的是這人可能目空一切、百無禁忌,因為凡事皆輕而易舉。好的一面則是:這人深諳開啟人際關系之道,該說什么以打破僵局、該以什么樣的肢體語言表達開放和善意,如何以一個笑容一個眼神深深觸動你,卻不侵犯到你。

  我必須承認,害羞內向的我非常欠缺這種能力。我非常羨慕具備這種天賦的人,一如我羨慕具有音樂或文學才華的人。例如,想到要在火車上開口與人攀談就讓我惶惶難安,我得打心底鼓足勇氣才做得到。我會想,我說的話是不是有趣?對方會有什么反應?他會不會覺得受到冒犯?我該怎么樣開展對話?話說回來,有些人則是一走進車廂就開始談天說地,仿佛那是世界上最自然的事。

  最近,我見到了已有兩年不見的一個報販。有一陣子,我天天向他買報紙。後來我離開那個城市整整兩年。再次歸來,我又去買他的報紙,而我們一句話也沒說。他跟我一樣,是個非常內斂的人。我只注意到,他臉上露出似有若無的笑容。一個眼神就足以說明:對,我離開兩年,現在回來了。我們都認得彼此,只是不知該說什么好。這樣也不錯。

  如果是別人,或許會把這種情況化為增進情誼的機會,談談健康、孩子、天氣。我們卻是謹守最低的分際。不過請別誤會,內向本身並不能阻擋我們和別人的接觸。內向的人可能要花較多的時間才能打開心扉與人溝通,可是那樣的接觸更為深刻,也更持久。話說回來,外向的人在這方面確實占上風,因為他們在很多情況下輕易就能把握接觸的機會。無可否認,他們的機會比內向的人來得多。

  而無論內向外向,敞開心扉的接觸能讓我們的人際關系更豐盈,遠景也更可觀。存著這樣的心態,我們會把他人視為開往新世界的窗口,一個能讓我們成長的途徑。我們成長的途徑不一而足,例如發揮創造力、或是冥思靜坐、打開眼睛接納世界的美善、鍛煉身體、虔誠祈禱等等。對於具備接觸天賦的人,人際關系是成長的重要工具。和他人邂逅是洞見和改變發生的場域,是通往圓滿人生的康莊大道。

  想想看,遇見別人對我們有些什么樣的影響。和某些人見面,我們會覺得烏雲罩頂,要不就是無聊乏味,事後只覺得疲累,心情也差。有些人則讓我們精神振奮,像充電一般,新點子源源而出。具有接觸天賦的人能夠加速人我之間的化學反應。他們就是有本事開靈啟性,即使對方是最不起眼、最庸俗平凡的人。

  這是個任何人都可以做的實驗:先從一個尋常的情境開始,例如搭出租車、到報亭買報紙、坐火車的時候。試著跟出租車司機聊兩句、直視店員的眼睛、找個陌生人攀談。對某些人來說,這么做自然不過,有些人則需要刻意培養情緒。全神貫注於這次短暫的接觸,並且設想對方也是如此。你會發現世界頓然有了改變:屏障消失,能量開始交流。這雖然談不上是兩個靈魂的遇合,但定然是兩人之間生命力的交換。

  從這個簡單動作裏,說不定我們能看清自己內心的蒙障:打從孩提時代就習焉不察的禁忌。不知為什么,我們老被教導不該跟陌生人說話。這些久遠、深刻的禁忌,有時候會造成傷害。例如,有個研究發現,有些父母老是給孩子灌輸對陌生人要戒慎恐懼的想法,這樣的小孩到了青少年時期,同輩關系往往出現障礙。

  接觸別人的時候,我們常會利用若幹令自己安心的道具,例如一身稱頭的衣著打扮、令人肅然起敬的專業頭銜、跟某個重要人物攀親帶故、手上拿著最新款式的手機。這些輔助器材令我們安心,而雖然表面上似乎有助於建立情誼,其實有損無益。因為它們讓我們分心,忽略了真正重要的東西。

  那么,我們為什么要使用那些道具呢?因為大部分的人都害怕。想想看,你走進一個派對或會議,房間裏一個人也不認識,也沒人為你介紹。與他人接觸的時候,我們有如赤身露體。我們靠的是自己,不是靠擁有的東西。我們裸露在外,手無寸鐵,只能靠自己的本事。我們有如被置於臨界線,非死即生(這種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感覺無論多么令人不快,其實有助於接觸)。因為不知道會發生什么事,我們或多或少覺得膽怯。與人接觸,有時候想到就令人膽寒。所以,我們拿角色、面具等道具來保護自己。

  有些特殊情況,由於卸去了一切虛假的表面,接觸最真實也最深刻。例如性愛,就是一種美妙絕倫的接觸。它的最高境界是靈肉合一。不過,性接觸也可能展現出毫無接觸的本質。肉體盡管翻雲覆雨,靈魂卻是貌合神離,形同陌路。

  有時候,沖突本身也可以營造出接觸的情境。我的妻子薇薇安有個很特別的習慣,喜歡跟那些粗魯或傲慢待她的人交朋友。不管對方是誰,商店售貨員也好,孩子同學的媽媽也好,只要給了她小小的為難,例如插隊到她前面、強迫推銷她不想買的東西、說話口氣無禮,她不跟那人理論,反而會試著跟那人攀談。她會堅持而溫和地引那人開口說話,聊孩子、開玩笑、詢問意見、談論天氣,就是絕口不提自己受到的不平待遇。而除非看到對方有松動的跡象,例如回你一兩個字,或是露出一絲微笑,否則她絕不罷休。

  死亡,也可能是一種接觸的時刻。死亡是個決絕的句點。我們知道,人死不會複活,也不會再有接觸。死亡是告別,是我們最後一次述說對死者的愛的機會。我們知道不會再見到他,不能再對她說悄悄話,一起談天說地。任何東西都無法幹擾死亡,所有的感情和本能就此松綁,一種充滿哀矜的接觸從此開啟。痛苦開啟了我們的心房。它將一切的不必要和膚淺剝除盡,一個放空的新的空間讓真正的接觸成為可能。

  而極端的情況,如饑渴、貧窮、入獄、危難、戰爭,會出人意表地將兩個人拉在一起。這些情況下,遊戲規則不變;過去有價值的東西,例如社會地位,這時不再重要。一個有名的例子,是普裏墨•利未(Primo Levi)和一個獄友在集中營的故事。在那個可怕而孤絕的世界裏,兩個男人談起《神曲》,一時之間,他們仿佛脫離了那個沒有人道可言的囚籠。利未向這位獄友解釋但丁《地獄篇》中關於尤裏西斯的詩文。他勉強記得那些詩句,而且發現很難譯成法文,可是兩人借由詩詞之美而有了遇合。在那短暫的片刻中,套用利未自己的話說,他忘了身在何方,不知今夕何夕。

  音樂也是接觸的另一種觸媒。這裏也一樣,在創造和欣賞音樂之美之際,禁忌和社會規則都已消失,至少松緩不少。多年前,我有幸參加印度音樂大師拉維•希卡爾(Ravi Shankar,印度西塔演奏家及作曲家)的一場演奏會。會場是個私人宅第,在音樂會開場前,我見到了他。我早聽說他那天喉嚨痛,看來他確實不舒服。不久,樂隊開始演奏。在樂音極短的幾次休止當中,樂師們互相凝望。那是一種深深的凝視,目的在於統和旋律,而我相信,也是為了靈魂和鳴。顯而易見,那幾位樂師在一種超越時間的空間內遇合了。那樣的遇合充滿了喜悅,真實而明顯地呈現在大眾眼前。演奏會終了,希卡爾顯得容光煥發。

  接觸能力對健康有決定性的影響,這點毋庸置疑。比起不能構築人際關系的人來,善於與人接觸的人擁有較大也較強的社會支持網絡。有項研究直接測量個人社交能力和免疫系統功能的關聯,他們對334位受試者發問卷和訪談,以檢視這些人的社交能力,亦即日常生活中各種人際關系的質與量。

  接下來,他們讓受試者暴露在一種常見的感冒病毒下,結果發現,社交能力越強的人越不易感染病毒。至於年齡、精神狀態、壓力或養生習慣,例如運動及服用維生素,則與這個發現完全無幹。

  由此可見,缺乏接觸或是接觸不足的後果多么嚴重。打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社交隔絕對生理機能的影響就一直是眾多科學研究的主題,而最主要的結論是:缺乏接觸和多種疾病以及短壽都有關聯。它對健康危害之大不下於抽煙。社交隔絕的人罹患心肺疾病、睡眠障礙、憂鬱症、背痛、記憶減退的幾率較大,尤其是老人家,缺乏刺激很可能是致命之源。

  接觸能力是仁慈的一個基本面向。你和某人產生接觸,就是找到了他的心。你會覺得那人就在身邊,完全為你而存在。此時此刻,你在那人眼裏是第一要務。你舉足輕重。

  人與人之間若是缺乏接觸,整個世界都會變得灰暗而機械化。人際互動有如機器人,不似真人。往來沒有實質內涵,表現出來的仁慈--如果我們能這么稱它的話--只是虛有其表的禮貌,空洞無心的儀式。接觸是一道門,可以讓仁慈之水流過的門。

  一個社會的經緯,是由所有人的人際接觸交織而成。這些接觸越擴越大,形成了一個網絡。有人用數學模式研究過這個網絡,發現不少模擬:電流、哺乳動物腦部的神經線路、細胞內的化學反應、因特網的繁衍、整個地球的生態。它們的共同點是:都具有錯綜複雜的關聯,其中的元素個個舉足輕重,能夠影響極其遙遠的其他元素,甚至產生驚人的連鎖反應。無論我們自覺多么孤立,依舊和數百萬人脫離不了幹系。史坦利•密爾格蘭(Stanley Milgram)曾經檢視人際距離的程度。這項知名研究指出,我們常會發現無意中碰到的人和自己竟然有共同的朋友或親戚,這其實不是鮮見的巧合,而是有規則可循的定律。我們身在一個密實的網絡中,與他人交流的密切出乎我們的想象。而我們對他人也有意想不到的影響力。和他人的接觸--交情深淺、品質好壞、挫敗、鼓舞或滋養的能力--能夠改變他人。改變他人的心境,就有如繁衍出無數的自己。在日常生活當中,觸及他人生命、從而改變世界的機會,其實俯拾皆是。

【書籍目錄】
第1頁:《仁慈的吸引力》亮點介紹 第2頁:內容簡介
第3頁:作者簡介 第4頁:目錄
第5頁:書評:仁慈:一種立場,一種生活方式 第6頁:書評:良善而積極地面對
第7頁:引言 第8頁:诚实
第9頁:溫暖 第10頁:寬恕
第11頁:接觸 第12頁:歸屬感
第13頁:信任 第14頁:專心
第15頁:同理心 第16頁:謙遜
第17頁:耐心 第18頁:慷慨
第19頁:尊重 第20頁:彈性
第21頁:記憶 第22頁:忠誠
第23頁:感恩 第24頁:服務
第25頁:喜樂 第26頁:結語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1)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
第 1 楼
Jessie 发表于 2014-3-19 16:47:06
此書能讓我解開無數的心結,讓我懂得寬恕,懂得感恩,更能活在當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