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動靜皆自在 聖嚴法師著

動靜皆自在 聖嚴法師著

無我與真我

[日期:2010-07-22] 來源:網絡轉載  作者:聖嚴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無我與真我
  
  一、前言
  
  許多人認為「我」最重要,也有些人認為「我」並不重要,這兩者都有問題,為什麼呢?因為,認為「我」最重要的,就會經常為自己的利益而爭取、抗爭,不願考慮他人的得失,反正只要我自己獲得利益就好,這是「自私」的我。
  
  如果只從字面上瞭解「無我」,就會有人以為,既然我是「假」的,是「空」的,那就是什麼都沒有,活在世界上又有何意義,於是放棄擁有的一切,美其名是「看破紅塵」,實際上是逃避現實的世界;也有一些人持著「生不如死」的觀念,總以為「我」是假的,活著也是毫無意義,不如一了百了算了。凡此種種都不是正確的「無我」觀念。
  
  佛法所謂的「無我」,是要超越「自私的我」,若執於「自私的我」必然會否定他人,乃至於否定自己;然而我們無法否定既有的生命和既有的環境,因此要善於運用生命和環境。
  
  曾經有位老太太帶著身懷六甲的媳婦來見我,其目的是希望我為胎兒祝福。我問她的媳婦說:「妳希望生男孩或女孩?」
  
  這位少婦說:「男女都很好,只要乖巧就好。」
  
  她的婆婆急忙說:「不行,不行,請師父加持讓她生男孩。」
  
  由此可見,婆媳間的想法頗有出入。就媳婦而言,她已超越「重男輕女」的傳統觀念,生不生男孩不是大問題;而婆婆「重男輕女」的觀念則牢不可破,彷彿媳婦不生男孩就對不起列祖列宗,便斷了宗族的後代。
  
  從這個故事便可以說明,「超越」的意思是:「不堅持一定需要什麼,能有什麼就接受什麼。」所以,不執著「我」的主張,是相當重要的事。
  
  可是,完全沒有「我」的主張也很麻煩。例如:我有一些弟子,當他們遇到問題就毫不考慮直接問我怎麼辦?我說:「你應該提供意見呀!」
  
  有些人會說:「我不知道該如何處理,所以請師父裁決。」
  
  另一類型的弟子是每次來請教我之前,他自己早已決定好事情的處理方式,他會說:「師父,事情是如此,如此……」
  
  當我問:「你希望我這樣處理嗎?」
  
  他會告訴我:「當然,師父您一定要這麼辦,我可是全替師父您著想的哦!
  
  何況這也是師父的意見啊。」
  
  我很訝異:「哦!我並沒有指示你要這麼做!」
  
  他會說:「師父,弟子是為師父考量很久了。」
  
  我的這兩種弟子都各執其一,或許有人會說,一個是「無我」,另一個是「有我」。但事實上,前者是不負責任,過於保護自己,怕說錯話受師父責備,所以不願提供參考意見;後者是胸有成竹,早已設計妥當,只是希望師父按照他的方式來執行。所以兩者皆非「無我」,都是「有我」在作怪。
  
  二、自我的涵義
  
  從佛法看「自我」是什麼:
  
  (一)從因果看自我是「有」
  
  「善因有善報,惡因有惡報」,這是告訴我們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如果不付出努力,而希望得到豐收的成果,這是不負責任的態度。
  
  可是有些時候我們會面臨一些突如其來,而且是莫名其妙之事,心裡就會想:「我這一輩子從未做壞事,何以會惡運臨身呢?」佛法則從三世因果的觀點來看,此生所做所為不一定在今生得果報,但這一生所遭遇的命運確實和過去生有相當密切的關係,現在如果逃避過去所造的種種因,不願接受果報,就是不負責任;因此從因果的立場來看,是「有我」,所以我們要面對問題,接受現實,更要負起責任,萬不可逃避。
  
  (二)從因緣看自我是「空」
  
  我們的身體以及我們的思想、觀念,都是構成「我」的因,外在環境的時空條件則是「緣」。因緣的運作不是永恆不變,是經常在變,因此所成的一切都是「空」。
  
  (三)從煩惱看自我是「假」
  
  煩惱是由於理性與感性的衝突,不善於處理煩惱,一定痛苦不堪,善於處理煩惱,則煩惱自消。
  
  內心煩惱衝突的感受,很多人都有此經驗,大多是由於無法控制自己,明明不願想的事情,偏偏想個不停;不願做的事,心裡又放不下,左思右想,還是做了;自己是個自私鬼,偏又幻想成為仁慈博愛的大善人;明知可將自己所擁有的東西與親友分享,卻十分捨不得,百般思量,不如留為己用;這都是理性和感性、前念與後念的衝突。
  
  曾經有一對夫妻,婚前歡天喜地相偕來看我,並告訴我他倆的喜訊,我問他們說:「你們真的要結婚?」
  
  其中一個說:「我們彼此相識瞭解多年,結婚生活在一起是沒有問題的。」
  
  我問他們:「你們可以保證不離婚嗎?」
  
  另一個說:「師父怎麼可以說這種話呢?我們不可能離婚的。」
  
  不料兩年後,夫妻中的太太,哭哭啼啼跑來找我說:「師父!我已受了兩年的罪,我再也不願忍受了。」
  
  我問她:「怎麼了?你們發生什麼事情?」
  
  她說:「師父,那種活地獄般的日子我不能再忍受了,我打算離婚。」
  
  我不解的問:「當初你們不是相互瞭解才決定一起生活嗎?」
  
  她頗有悔不當初之感的說:「唉!當時認識不深,婚後他的狐狸尾巴才一一現形,如今相處兩年方知他是偽君子。我再也無法和他繼續生活下去了。」
  
  兩年前恩愛逾恆,兩年後衝突迭起,對於同一個人,其印象、觀感竟能如此不同。
  
  遇此情形,我通常是勸和不勸離,先請其再耐心試試看,不可輕言離婚,先調整自己的觀點、作法和想法,試著為對方著想,對方如果也因你的改變而受影響,問題、衝突便有可能迎刃而解。
  
  (四)從智慧看自我是「超越」
  
  《金剛經》中有提到「非法」、「非非法」的觀念,就是非空非有,即空即有的意思。
  
  《六祖壇經》則說:「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不執著生死,不執著涅槃,不再為煩惱所苦,也不用追求智慧,這就是大智慧。有了大智慧,就能超越生死,超越有無。
  
  因為不介意煩惱,煩惱就不存在,假如因為討厭煩惱而苦苦追求智慧,則煩惱必定不斷,為什麼呢?只因為既執著除煩惱,也執著求智慧之故。其實智慧根本不須追求,只要對煩惱不在乎、不介意就是大智慧。
  
  所以從智慧的立場看自我,不要厭惡自我,更不需要覺得自我很可愛;要活時就必須活下去,該死時就讓他死;能活則不求死,非死不可又怎麼可能非活不可呢?若能如此,便可超越生死,超越有無。
  
  三、「無我」之意義及修行
  
  從佛法的觀點來說,「無我」是超越「自私的我」,不逃避、肯負責,不計較個人的價值,隨緣運作,捨己從人,助人利他。
  
  無我有許多層次,要達到無我的修行境界並非易事,該如何修行呢?
  
  (一)肯定「自我」
  
  1.凡夫有業報:業報有兩類,一是罪報,一是福報。凡夫為什麼會到這世界上來?是由於受到過去世所造的業力牽引,而來到世間接受業報的成果。什麼成果?就是苦樂之果;造惡業得惡報;行善造福人群,救濟眾生,則得福報。有些人不明此理,於是在極端痛苦時,便埋怨父母何以要生下他在世間受磨難?殊不知父母僅是兒女們「從彼生到此生」的橋樑,真正接受生命的是自己。因此我們要肯定自己,才能達到「無我」。2.聖賢有果位:聖人如果僅修智慧而得解脫者,只能修得小乘果位,即阿羅漢果位;如果修慧又修福,福慧雙修,行菩薩道,則可修得菩薩位乃至佛果位,此即是「無我」的展現。
  
  (二)消融「自我」
  
  1.用無常、無我的觀點,觀察世間存在的一切現象都是假的,都是空。世界任何現象,沒有永恆不變的,積聚好的因素,必然會促成美好的現象,累積壞的因緣,自然構成壞的果報。事實上,因緣的本身,並沒有所謂的好與壞,而是在現象產生後,對人們造成影響,經過主觀的判斷分別,便有好壞之分。
  
  既然現象的形成,是由各種因緣條件所促成,所以只要有一個因素變動,現象也會跟著起變化。因此,世上沒有任何存在的現象是永恆不變的,如同《阿含經》說:「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意指因緣所生的一切現象,皆屬無常。2.若不能認知無常是事實,便會苦不堪言,所謂:「人無百年壽,卻有千年憂。」3.若能體驗無常是事實,就能認知我和我的身心世界是空的,即是「無我」。「無我」並非指「我」不存在,而是「我」存在於不斷的變化中,因為有「變化」,所以當我們噩運臨頭時,知其「無常」,只要加一些努力或迴避的因素,就能轉變命運;相反的,如果遇到好的運氣,也不會過於驕傲興奮而迷失方向。
  
  (三)用慚愧、懺悔和發願,體驗「無我」
  
  1.慚愧即反省,能反省者,必知「自我中心」是自損損人的煩惱。一般有修養的儒者,每天都會反省自己的行為,作為一名佛教徒,更應時時反省,是否做了對不起人的事或說了對不起人的話,若不知反省,則會傷人損己。
  
  例如:有一次我搭乘一部計程車,我發現在大雨滂沱中,有一位老太太撐著傘在路旁,被我們這部如入無人之境的車子,濺得滿身污水,我問司機先生:「你有沒有注意到走在路旁的那位老太太,因為我們車子經過,而被濺得全身溼淋淋?」
  
  他很不耐煩的說:「沒有。」
  
  我再問他:「你不妨回頭看一看?」
  
  他轉身看了一下,丟給我一句話:「雨下這麼大,她跑出來做什麼?活該嘛!」
  
  難道這位老太太是因下雨而跑出來欣賞雨景嗎?想必不是。這位司機先生真是一位不負責任且不知反省的人,自己做錯,還將責任過失推給他人。2.懺悔即負責,勇於認錯改進,對他人、對社會和眾生,努力積極奉獻自己,不求回饋。
  
  我們都會說:「一人做事,一人當」,意思是「我做的事,我自己承擔」,可是,往往只是嘴上說說卻又做不到。曾有一位居士做錯了一件事,拍著胸脯說:「師父,這件事,我擔當,這是我的責任,我擔起來。」
  
  我問他:「如何擔起來呢?」
  
  他說:「咦!師父,我不是說我擔起來了嗎?」
  
  我再說:「錯已經造成,你準備怎麼處理?」
  
  他竟然說:「頂多再錯一次罷了。」
  
  這是製造錯誤而不知懺悔的典型例子,光說「擔起來」又有何用呢?懺悔的意思,是要我們在對人們或社會做錯事時,除了承認之外,更要設法改進彌補。
  
  有很多佛教徒只知「業障」現前時,在佛前拜佛,口中念念有詞:「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我今天做錯事了,請阿彌陀佛替我消消災。」這是將自己的過錯推給別人去替他承擔。
  
  佛前懺悔的意思,乃是因為自己做錯事,也承認自己的過失,但是目前沒有能力補救,所以求佛、菩薩證明,為我們作擔保,表明自己願負責任並希望將來加倍報答及補償。如此的懺悔,對他人、對社會及眾生,才真有用,會更努力積極奉獻自己,「自我中心」必然日漸消除。
  
  3.發願及報恩,發願學菩薩的心行,用報恩的心情來處理他人對我的恩惠。付出自己而成全他人,是為了還願及報恩,還債是因為欠人,報恩也是因為欠人,例如:對父母恩,子女是無從報答完的,在此情境中如能以報恩的心態來處理,「自我」就能漸漸消融了。
  
  四、「真我」之意義及修行
  
  從佛法看「真我」,「真我」即「無我」,佛教徒修行的最高境界在於完成佛的果位,亦即「無我之我」。如何修成「真我」呢?
  
  (一)從人到佛次第提昇
  
  從人到成佛的過程,需要付出努力的代價,方能一步步邁向成佛之道。或許有人會說,中國的禪宗是屬於頓悟法門,所謂頓悟法門是不假修煉即可成佛,這意思好像是說,可以一步登天。
  
  可是,這就如同世上沒有人能將一大碗飯一口吞下去,都是必須一口又一口慢慢吃,直到當我們吃飽的那一剎那,會覺得好像是最後一口飯才吃飽,而前面吃飯時都還是在餓的狀況下,唯有最後這一口飯才是真飽。因此,「頓悟」雖確有其事,但卻也是從前世、今生漸修中來。
  
  修行的內容包括:1.修五戒十善。五戒即不殺人、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十善是將五戒的妄語分為妄語、綺語、兩舌、惡口,省掉不飲酒,另加貪、瞋、癡,成為十條,乃是要想再來人間和生天界享受天福的標準。2.修苦、集、滅、道的四聖諦法。知道苦由煩惱起,認知煩惱本無常,放棄自我執著,努力於戒、定、慧的修行,必得解脫,這是小乘聖人的標準。3.修布施、持戒等六波羅蜜行。用智慧、財產、體能和時間做布施;持戒即好事一定要做,壞事絕對不做,這是自利利他的菩薩行,亦是成菩薩、成佛的標準。
  
  一般人都會做布施的功德,可是如果在行布施之後希望有所回饋,這是投資的心態。真正的布施是基於對方的需要,而自己又有能力給人,在給了之後,不求回報。
  
  (二)《金剛經》所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無所住」即沒有自私心的執著;「生其心」即順應他人的需求而隨類攝化,針對不同類別、不同層次的人,給予恰到好處的幫助,尤其要在他人有難時,依據自己的能力,隨人所求,給予救濟。
  
  (三)實相即無相
  
  「實相」即實際的本來面目,即是永恆的、普遍的,也是超越時空的;世間事物,均在無常的變化,沒有永恆不變的,所以無常本身就是空,空的本身就是無相,無相的本身就是實相,故可以說:實相即無相,即是真我的名字。
  
  (四)真我即無我
  
  「自我」是由我們的身體、心理和環境構成,這些因素經常在變,這些變的現象是「幻我」。智者以無相的事實是真,凡夫執無常的假相為「我」。
  
  智者的真我無定相,所以能夠隨境自在,隨緣自由,故名大解脫;凡夫的自我有阻礙,所以不能隨境自在,隨緣自由,故常為煩惱所苦,而造作種種業,又受種種苦。
  
  五、結語
  
  世事本無常,我們無法否定既有之生命或既有的環境,因此便要善用我們的生命,善用我們的環境,隨類布施,隨緣救濟;不僅自己得福報,更助他人得福報,這才能夠消融自我,才能成就無我與真我。(一九九三年四月四日,講於華視視聽中心)
【書籍目錄】
第1頁:自序 第2頁:禪的修行與證悟
第3頁:禪學與正信之佛教 第4頁:禪與淨土的修行法門
第5頁:禪與精神健康 第6頁:禪與現代生活
第7頁:禪與心靈環保 第8頁:禪修與環保生活
第9頁:宗教.禪.佛法與邪魔 第10頁:無我與真我
第11頁:妄念不起.萬緣不拒 第12頁:妄念.雜念與正念
第13頁:明心見性 第14頁:談心
第15頁:平常心 第16頁:心如日輪在虛空
第17頁:零缺點 第18頁:從有到無.從無到有
第19頁:共修的力量與共修的功能 第20頁:平常人的禪
第21頁:禪修之道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