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禪修菁華2 - 觀念 聖嚴法師

禪修菁華2 - 觀念 聖嚴法師

禪與淨土的修行法門

[日期:2012-09-11]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聖嚴法師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佛法、佛教、佛學

  佛法是釋迦牟尼佛成道之後所說的,成佛的觀念、成佛的目的,以及如何成佛的方法。

  釋迦牟尼佛在成佛以後,把自己的經驗和自己所發現的宇宙人生的道理告訴別人,這些人後來就成為他的弟子,而這些弟子們漸漸地形成了一個團體,這就是佛教形成的過程。因此,佛教就宗教的形式來說,包括了信仰的成員、團體的制度、以及團體成員所作的事情。

  為什麼在釋迦牟尼佛涅盤之後,佛教還能夠繼續在我們人間流傳那麼久?為什麼在兩千五百多年後還非常地流行於今天的世界各地?因為它具備了三個條件:第 一個是它有一個人格非常健全的教主釋迦牟尼佛;其次,它有相當高深的理論基礎和教理;並且,還有高度道德標準的信徒所組成的團體。也就是說,因為佛教具備 教主、教理、教團這三個要素,所以才能夠成為一個可大可久的宗教。

  佛學就是對於佛法、佛教的內容、以及它的教徒、教理、教團的哲學思想、行為現象及其歷史文化的各種研究。有點類似西方的「神學」,凡是研究西方基督教 理論的學問,都屬於哲學的範圍;因此,佛學也可說是以研究佛教為主的哲學。不過,現在佛學探討的領域愈來愈廣,凡是研究佛教的學問都可以叫做佛學。

  佛法、佛教和佛學三者之間的關係是非常密切而不可分割的;否則,佛教就不能成為一個可大可久的、世界性的偉大宗教。從佛教的歷史來看,凡是對於世界有 貢獻的佛教徒,他一定不僅僅是位宗教家,同時也是一位學問家,一位大修行人及社會工作者。這也就是為什麼佛教在兩千五百多年後的今天,還能受到廣大世界的 歡迎和重視。

  禪與淨土都是整體的佛法

  禪,在印度就是禪定,在中國才形成禪宗。其實不管佛教的哪一宗、哪一派,禪定都是共同遵守、共同修行的項目。能夠使心清淨及安靜且生出智慧的,那就是禪。

  淨土則是佛教對這個世界教化的理想境界。以宗教的信仰來說,除了我們人間的淨土之外,還有天上的淨土和佛國的淨土;而且在佛國的淨土之中,也有許多不同的佛及不同的淨土。淨土的共同性是沒有犯罪的行為,也沒有煩惱的現象,所以以另一種自心淨土,是在各人內心的體驗。

  曾經有一位美國旅館的老闆告訴我,他經營這個旅館非常的辛苦。我說那是很正常的,這個世界上沒有不辛苦的地方;老闆娘則很感歎地說,美國和其他地方一樣,也是一個娑婆世界,一樣非常的辛苦。 

  那麼,在佛國淨土是不是也很辛苦呢?不會的!因為吃的、穿的、用的都不用工作去換取。在淨土裡只有精神體而沒有肉體,所以很多因肉體才有的問題都會消失了。這種淨土的景況,當信仰非常堅定,並且有功夫把心安定下來的時候,在我們人間也可以體會得到。

  禪宗和淨土宗都根據佛法,而且都有很悠久的歷史,但是卻各有不同的理論和修行方法;很多人都在研究這些,這也算是一種佛學。

  剛才主持人介紹我的時候,說我是一位很有修行、很有學問的人,也提到我有一個博士學位。但是有人就批評說:「做個和尚哪裡需要博士學位,哪裡需要那麼 多學問啊!」其實,不論在今天還是在歷史上,凡是很有貢獻的出家人,都有很好的學問。如果我沒有學問,今天我就沒有辦法在這裡對諸位知識份子做這樣的演 講。

  也有很多人認為禪宗不立文字,不需要學問,而且禪宗的六祖惠能大師就是個不識字的人。其實,這並不是事實。《六祖壇經》中就引用了至少五、六種以上的 佛經;六祖雖然不是一個學問家,但至少他對佛教的經論卻是懂得很多。事實上,雖然禪宗不立文字,但在中國的八大宗派之中,禪宗留下的文字著述最多,這真是 一件非常有趣的事。

  另外,也有人說:「既然只要念阿彌陀佛就能往西方,淨土宗也就不需要有什麼學問,一句阿彌陀佛,一切問題就都解決了!」這些都是懶人講的懶話。淨土宗 的很多大德,包括出家的和在家的修行人,都留下了許多的文字,引經據典的說明淨土是非常重要、非常可靠的修行方法。淨土宗的經典,有很多是需要對照梵文才 能夠理解的。我雖然是一個研究佛學的文學博士,不敢說全懂,不過我也出版了一冊《念佛生淨土》,歡迎參考。

  禪的修行方法

  禪的修行方法可以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用「五停心觀」,要我們的心先安定下來,進而能夠解脫。

  第二類是用中國禪宗「參話頭」的方法,把我們的妄想心全部粉碎掉。這時候自我中心不見了,智慧也就顯現出來,這便是開悟。

  禪的修行方法,首先廳讓身體、頭腦和心情放鬆下來,然後心才能夠安定下來。我常常教人簡易的放鬆方法,就是注意自己的呼吸,在緊張的時候、有煩惱的時候都可以拿來紓解;這在平常的生活裡已是夠用的,但是,如果繼續深入,則要請老師另外指導。

  淨土的修行方法

  淨土念佛而獨立成宗,是只有在中國和日本才有的法門;它重視信仰、發願以及修行;修行的方法又分兩種,一種是專心的念佛,一種是要修發菩提心等三種福業。

  信,是信阿彌陀佛發的願:即任何人相信且發願往生到阿彌陀佛的淨土,就能夠去。修行的方法,就是要專心的念「阿彌陀佛」或「南無阿彌陀佛」;要聽你自己在念佛的名號,讓你的心不斷的在佛的洪名聖號上。這和我剛剛說的看呼吸的方法是類似的。

  但是除了念佛以外,自己在這個世界的行為——身、口、意也要清淨,還要修三種福業。否則仍然是不能去淨土的。當然,如果信行不足,光靠願生,即使因為佛的慈悲勉強去了西方淨土,還是不能立即面見阿彌陀佛。

  佛教的精神就是要學佛和成佛,而如果要成佛的話,就要先從菩薩做起。菩薩的精神就是不為自己享福,而是幫助眾生離苦。因此,要求生淨土,首先就要發起這種利他的菩提心。

  很多的中國人以為,修淨土法門,只要念佛就夠,事實上,還要做很多慈悲事業。也就是說,先把我們人間照顧好了以後,自己再到西方極樂世界,這才比較可靠。

  過去,歐美的西方人士願意接受禪的修行方法和觀念,但是很不容易接受淨土宗;這是因為他們已經有了相似佛國淨土的基督教天國思想和信仰。可是依我所解 釋的淨土思想,相信西方人士也可以接受的;念佛可以使心安靜下來、使身體減少痛苦,進而生出智慧;如此便能消除煩惱、排除困難以及解決矛盾衝突。所以,念 佛雖然能生西方,但不一定為了生西方才需要念佛。

  曾經有一個婆婆老嫌媳婦不孝順,常常數落兒子和媳婦的不是;她的媳婦聽了很煩,所以也常常訴說婆婆的不領情以及頑固,甚至想要把婆婆請出去一個人自己 住。結果,他們兩個人一前一後都來見我。我勸那個婆婆從今以後不要再叨念兒子和媳婦,越念會越倒楣,要念還不如念阿彌陀佛,念佛會越念越有智慧、越有福 報。

  至於那位媳婦來找我抱怨婆婆的時候,我也勸她不要老是埋怨她的婆婆,要念就念阿彌陀佛。後來,由於婆媳都念佛,兩人從此相安無事,可見這個方法很有用!

  法鼓山「四眾佛子共勉語」的最後一句話就是「聲聲阿彌陀佛」。如果你把對別人講壞話、說閒話的時間,都用來念「阿彌陀佛」,你一定會有很好的人緣,很高的智慧;那麼,也就沒有煩惱了!所以,淨土宗的念佛法門是很有用的。

  禪和淨土都是實用的法門

  禪和淨土都是實用的法門,在修行的過程中,就已經可以得到很大的身心利益。過去,很多人都誤解,以為學禪就是為了開悟,不開悟就等於白費;修淨土就是為了了生死,未去極樂世界之前不知道有沒有用。

  其實,不管是學禪還是學淨土,都可以在生活中隨時隨地得到好處,而且也能開悟,也能往生淨土;開悟的人一定可以生淨土,未開悟而願生淨土的人,也可以生淨土,生到淨土的人也必定能開悟。

  法鼓山的理念

  法鼓山的理念是:「提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這與今天的主題有關;因為在我們未成佛之前,先要把人做好,在未到西方淨土之前,先要做好人間關懷的工作。法鼓山用各種方式的教育來做好關懷的工作,關懷我們人間的社會;同時以關懷人間社會的方式,來達成教育的目的。

  我們這個世間不是淨土,常常有暴力、犯罪、災難的情況;但是我們還是要照顧人間、關懷人間,不要老是只關心自己的安全與幸福,而忽略了人間社會的安全 與安樂。如果自己遇到了一些不幸的事件,那正是讓我們成長的因緣、得到更多經驗的機會。我們常常希望得到佛、菩薩的幫助,為什麼我們不學一學佛及菩薩,讓 別人遇到我們,也像遇到佛、菩薩一樣,而得到幫助。

  我們佛教徒,不管是修禪還是淨土,都是在學菩薩、學佛;否則的話,就不能開悟、成佛。也就是說,對他人和社會大眾沒有關懷、慈悲,想要修行成功是不可 能的。所以,信佛就是學佛,終究要使自己的人格和佛一樣;這跟西方人士只能信神,不能學神的宗教不同。我們要學習的是佛的智慧與慈悲,那者是信仰佛教的目 的。

  在信佛與學佛之後,我們就能得到佛、菩薩、護法神以及其他貴人的幫助。因此,佛教是以學法為目的,而法就是佛所說的禪和淨土等的修行觀念及修行方法。 而法是從佛而來,經過僧一代一代地從印度傳承到現在。如果有人說他自己沒有傳承,自己就是佛,那是有問題的;那也許是另外的一種新宗教,但絕不是佛教。我 則是通過我的老師傳授和證明,把佛所說的修行方法和修行觀念介紹給大家。這才是佛法。

  (選自《人生》一六八期)

【書籍目錄】
第1頁:編者序 第2頁:禪與禪宗
第3頁:宗通與說通(禪與教) 第4頁:禪——擔水砍柴
第5頁:禪門修證指要(原書序) 第6頁:禪的修行與體驗
第7頁:禪的修行與證悟 第8頁:禪——自我的消融
第9頁:禪修與信仰 第10頁:禪與淨土的修行法門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