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講義附親聞記 諦閑大師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講義附親聞記 諦閑大師

圓覺章

[日期:2010-09-03]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諦閑大師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乙五為下根人示期修

丙一謝前請後——圓覺章

於是圓覺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為我等輩,廣說淨覺種種方便。令末世眾生,有大增益。世尊!我等今者,已得開悟。若佛滅後,末世眾生,未得悟者,云何安居,修此圓覺清淨境界?此圓覺中三種淨觀,以何為首?唯願大悲,為諸大眾;及末世眾生,施大饒益。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講】初至而白佛言,是眾中具儀可知。大悲至增益,是謝前受益。廣說淨覺種種方便者,通指前來顯性示修之文。如來重重開示,皆令三根先悟後修,不但現會受益,亦令末世眾生,依之修習,而獲大善利也。世尊至饒益三行文,是請後方便。菩薩自陳我等親從佛前,耳提面命,乃已得開悟。所云開悟者,聞佛開示,悟得上根人頓悟頓修,中根人漸悟漸修,或次第修,或圓融修,乃至輪觀隨修等,無不了知。唯我等下根人,荷蒙大慈垂誨,道亦悟矣。修尚未甚了了。若至佛滅度後,正像猶可。唯以末世眾生,未得親聆金言。不知云何是淨圓覺心,又未知如何依悟起修。故曰未得悟者,即不悟性修二門也。彼等既未得悟,必仗如來預為開示,展轉傳為未來眾生,使之依教修行。故今代為啟請大慈,俯垂方便。即今現前未了之眾,設逢夏首安居之期,大小如何攸分。故以云何為問。謂或大乘安居修習,或小乘剋期取證,必有一定芳規,乃敢遵依修持。若不然者,恐誤修徒勞無益耳。圓覺清淨境界者,明知本來,煩惱不能雜,生死不能繫,彌滿清淨,中不容他,此圓覺之境界也。此中三種淨觀者,謂前來已說之修習法門,一一皆約已悟者說。如云清淨圓覺,以淨覺心,取靜為行等是也。今約末世未悟,但不知於此三觀修習之時,各各皆有下手方便。還希大悲,近為現前大眾,遠為末世眾生,令其隨順取法,奉教修行。故云施大饒益。後四句顯慇。

【記】此為下根人示修行方法,與上中二根,迥然不同。蓋雖同一法門,下手亦同。而上根人則念茲在茲,朝斯夕斯,初則以悟為期,既悟復以證為期,故可不必定須剋期。中根人可上可下,其根利者,可隨上根人修法。根鈍者,則隨下根人修法。故上根者可頓修頓得。中根則有圓修(隨上根人修)隨修(隨下根人修)兩種。唯下根人定非剋期修行不可。近日僧人閉關,往往以三年為期,就中所得好處,固不勝言。然亦視其人之根基功行,各各不等。至於短期,有三七日者。今圓覺經定為三期。上期百二十日。中期百日。下期八十日。良以欲修圓覺,至少須有此期限,方望有效。若更長則恐力量不及,人不敢行。更短則圓覺法門,又難成就也。上來淨諸業障及普覺二章,一言離相顯性。一言除病顯性。皆兼有修證功夫。本章則純談修證,蓋對於上根人,可但言悟法而不言修法。因其不悟則已,既悟淨圓覺性,則修行可不待言。至下根人未悟圓覺,非言修行不可。本章當機大士,號稱圓覺者。因此經名為圓覺。所談者圓覺之義,所顯者圓覺之理。悟者悟此圓覺。修者修此圓覺。證者證此圓覺。即如來所究竟圓滿者,亦此圓覺。捨圓覺外更有何事?然所談雖是圓覺,而進修法門,直至此章方現。蓋此當機大士,最初聞圓覺之解,悟圓覺之理,修圓覺之行。既能自利,復欲利人。深知末世眾生,必須剋期修行。故為下根請佛開示。真可謂過來人也。我輩欲修圓覺者,亟當以此為師。或圓修,或次第修,即一期不證,再行剋期,亦無不可。淨覺,即淨圓覺心也。既悟此淨圓覺心,尚須修證,譬如天王賜我華屋,若不得其門而入,安能受用?當日會中大眾,猶尚如此,何況末世眾生。故已悟須修,未悟亦須修。唯已悟者為真修,未悟者為緣修耳。例如大乘能剋期收效。小乘雖不能剋期收效,亦可下大乘種子。故無論悟與未悟,修皆不可少也。圓覺清淨境界。本盡人同具之家寶。但就現前一念觀照,一切妄念,全然放下。則此境界,自然獨露。所謂青山常不動,白雲自去來。故曰煩惱不能雜也。生本無生,死本非死。生死與圓覺,毫無關涉。故曰生死不能繫也。蓋現前一念之心性。無法不具,法法全彰,即之則萬法全是。離之則萬法全非。既屬人所同具,亦即盡人可修。三種清淨妙觀,各各有下手方便。故請世尊說之。又以前所言,皆為已悟圓覺者說。並非為未悟者說。末世眾生未悟者,應以何為首。亦望世尊開示。為現前大眾說法,欲其展轉傳於未來,仍是為末世眾生也。末世眾生,甚可憐憫。何以故?一無正知正見,二無良師益友故。

丙二師資緣合

爾時世尊,告圓覺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問於如來,如是方便。以大饒益,施諸眾生。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圓覺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講】如是方便,略明有二:一通相方便,指修習圓覺之通方便。二別相方便,指三種淨觀之別方便。下文佛答處自知。得別方便,則三觀可成。得通方便,則圓覺可證。是為菩薩以大饒益,施諸眾生。

【記】通相是總答。別相是別答。二者相成而不相反。蓋通即通其別,別即別其通也。三觀成而圓覺自證,圓覺證而三觀自成。以大饒益施諸眾生者,因圓覺菩薩之請,如來方為說法,故世尊歸功於圓覺菩薩。謂此饒益,非如來施之,乃圓覺菩薩施之也。

丙三應求開示

丁一長行

戊一示通相方便

己一隨分思察

善男子!一切眾生。若佛住世,若佛滅後,若法末時,有諸眾生,具大乘性。信佛祕密,大圓覺心。欲修行者。若在伽藍安處徒眾,有緣事故,隨分思察。如我已說。

【講】一切眾生者,不論在佛世時,在滅後時,但有具大乘性者,皆總賅之。若佛住世,指佛世時也。若佛滅後,通指正法像法,及末世時也。若法末時,別指末世之後後也。謂法運有三:一正法時,去佛不遠。法未鄰邪。教理行果,四皆有之。二像法時。去佛漸遠,像教僅存。教理行三雖有,證果者幾希矣。三末法時。去佛遙遠,空賸似量。教理雖在,行果兩忘。今乃當此末法之後世時,有教而無人翻閱,有理而無人參悟。尤在可憐憫者。有諸眾生者,有字,謂佛世時多有。以親從佛聞,耳提面命,發菩提心者多故,正法時亦多有,以法未鄰邪,發心者亦多故。像法時雖有不多。以僅存像教,發菩提心者少故。至末法時,間或有之。有則名為具大乘性。既具大乘種性,必能信佛證圓覺果。良以大圓覺心,唯佛獨證,故稱祕密,以餘眾不能究竟知故。雖餘眾不知,唯有具大乘種性者,亦能信佛必證,並信自己若成佛時亦必證。因而發心修習,故稱欲修行者。梵語僧伽藍,此云和合眾園。謂方來僧眾,和合可住清淨園林。德臘俱尊者,可以主之。故云在也。四緣務令無闕,徒眾方能安處。如是則未免攀緣,故曰有緣事故。不能一向修習,故云隨分思察。謂隨其所應修之分限,思惟體察也。如我已說者,指普眼章妄盡還淨隨順還圓等,逐一說過了也。

【記】此為不能剋期修習者,說隨分思察方便。諸居士正宜依此用功。即如出家人,或充住持,或領徒眾,各有緣事,亦只好用此方法。何況在家人,或家道不甚充裕,或眷屬諸多負累,又或公務羈身,自以隨分思察為宜。隨時得暇,隨時思察。無論時間之長短多少,皆可用功也。一切者,自菩薩二乘以至六道凡夫皆是。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中間又以五百年為一期。第五之五百年,為末法之初。今已在第六之五百年,又過其大半。然當此時,尚可修圓覺也。教者,如來所說之法。理者,古今不變之理。行者,依教所修之行。果者,由修所得之果。宗門人往往排斥教乘。果能大澈大悟,自可不用文字。否則盲修瞎鍊,不以教乘印證,豈不墮於邪見,真所謂可憐憫者!然時至今日,乃有號稱禪和,而併禪亦不參者,真末法之時也。具大乘性,不必其能悟淨圓覺心,即對大乘經教,能發心信仰者是也。有(此有字指原文有諸眾生)從何見?因信而知其有。此大圓覺心,眾生本具,迷而不知。唯佛獨證。因其迷而不悟,故曰祕密。其實圓覺並非祕密,因迷而成為祕密耳。知此圓覺,人人皆具,而能覺照不迷,即為覺。然一念覺,一念不覺,則其覺不圓。須是一覺一切覺,方得為圓。大者,大而無外,遍滿十方,更無餘覺。故學者信得佛是究竟證,我雖未證,而莫不具足。若能修則必證。因此而發心修行,即是具大乘性也。伽藍,即大剎叢林。飲食衣服臥具湯藥,是為四緣。上文第三普眼章中所言,皆是隨分思察功夫。圓覺經講到此處,正是我輩末世眾生最緊要法門,切須注意!

己二剋期修習

若復無有他事因緣,即建道場。當立期限。若立長期,百二十日。中期百日。下期八十日。安置淨居。若佛現在,當正思惟。若佛滅後,施設形像。心存目想,生正憶念。還同如來常住之日。懸諸旛華,經三七日,稽首十方諸佛名字,求哀懺悔。遇善境界,得心輕安。過三七日,一向攝念。

【講】文有三節:初道場期修。既不主持伽藍,亦不匡領徒眾,故云無有他緣。以上科主持伽藍,匡領徒眾,皆為利他分中事故。利他事繁,不能一向修習,故令隨分思察。今既無他緣,唯以自利為重,故令即建道場。修道之場而云建者,或方圓丈六,或大小周圍,標定分際,內外結壇,務令與外人外事不相涉故。當立期限者,剋期奮勇,道易成故。長期百二十日者,約上根力勝。限期內誓修必證,諒其期須得四個月也。中期百日者,約中根力少勝者。恐過長則力不勝,反生疲倦。無如合中,促其期於兩旬日也。下期八十日者,約下根力更不勝。恐一期不就,還容再修。於彼中期,復促兩旬。此如來量根量力,以定其限也。然如來既定三期,非無所為。蓋以人根不齊,務令下根者種,中根者熟,上根者脫。設不然者,則上根自能遠圖,中根或可勉就,至於下根,則鮮有不望巖者矣。安置淨居者,於道場內,安置修淨之居。如結戒壇,大界為不失衣界,內又結小界,為作法辦事處也。若佛至懺悔二行半文。禮佛求懺。言若佛現在者,如來住世時也。如來住世,道場不能往禮,唯當正念思惟。謂思惟佛之法身,遍一切處。隨所禮處,即是佛故。若佛滅後,如來去世時也。如來去世,禮佛應須設像。佛像不過木雕泥塑,唯在心存是佛,目睹想佛。生正憶念者,謂念法身常住,本無有滅。即此木雕泥塑,還同如來常住之日。旛懸於前,中為幔而結搆之。華懸於空,類天散而飄鼓之。如今之設壇禮懺,務期盡美盡善,極力竭誠。即真供養,謹運一心。經三七日,稽首十方佛名,求哀懺悔。懺謂懺除前愆。悔謂悔不更造。身心既淨,道果堪成。如滌淨器,以備盛貯甘露法味。遇善四句,獲效徑修。善境者,或禮應光華,或夢驗嘉祥,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自然獲得身心輕安,謂既不昏沉,亦無掉舉也。然雖如是,亦不過三七日,以感應道交,理方定故。一向者,驀直而去,絕擬議,永不退故。攝念者,收攝妄念,成正觀,契圓覺故。

【記】剋期者,剋定期限。使期中修習功夫,必定取證也。剋期修習,亦謂之真修。而真修以前,又必有前方便。諸方等經中皆說有日期,大概以三七日為最通行。本經云經三七日及過三七日,皆指前方便言。此三七日,在剋定長期之外。現今道場,如天台國清寺打七,以二七為期。高旻寺以四七為期。金山寺亦然。過長過短,皆不宜,適中最好。何以須剋期修習,因末世眾生勇猛尚易,精進則難。勇猛譬如以一人敵萬人,衝出重圍,屬於一時。精進則須專一不雜,心愈細而愈精,屬於久常。經中所定三種長期,乃普為上中下三根而設。至上科所言隨分思察,乃不能定期者。何以故?利他事多故。此科則為先自利而後利他者言也。首楞嚴第七卷中,有建立道場法,與此所言略同。楞嚴言徒眾多則十人。如無清淨同志,寧缺無濫。蓋此係清淨功夫,非求外耀也。長期百二十日,似頗不易。然昔高峰禪師,閉關三年,室中空無所有。立而修行,不坐不臥。又如道宣律師,修般舟三昧,晝夜經行,不眠不坐。所以宗風遠振,以彼較此,百二十日,何足為多!如來說法,未種者令種,已種者令熟,已熟者令脫。今定三期,亦有此三義在其中。大界在外界之內,內界之外,為修道人更衣之所。無論袈裟等一切物件,置於此處,不必分心,故名不失衣處。蓋外界非外護善知識不許入,內界并外護善知識亦不許入,唯同伴修行之人,方得入也。期內祇許禮佛求懺端坐靜觀。眾生真妄二念,流動不已。於此剋期修證時,須痛下功夫,將八識田中一切妄念逼出,很費一番交攻。正念起,當安住。妄念起,當降服。金剛經云『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正謂此也。降伏之法,即將妄念一切放下。自思我今建此道場,外有護法善神,內有諸佛光照,如何尚起妄念,能勿慚愧乎?且又有同道之人,互相切磋,首座領眾,每日必開示一次,如是則妄念能不放下耶?佛在世時,祇要擇清淨地方,有空空洞洞一室,自設坐位,以便端坐。佛像不必設,旛華不必懸,而內外界必須結。剋期之內,半步不能離。即佛說法,亦不能往聽。正思惟者,即正念思惟。所謂行也參,坐也參,行也禪,坐也禪。放下妄念,唯單提一念。偶有忖度,即不得謂之正。永嘉所云不須知知但知而已即是。諸佛妙法身,湛然應一切。我之正念,與之相應。法身,理也。正念,智也。以智照理,理智一如。則我身即佛法身,原無二致。或端坐,或禮拜,或作觀,皆當如此。若佛滅後,設施形像者,所以表信仰恭敬之意。雖設者是形像,實表示佛之法身。若起妄念,一見佛像,自然消滅。目睹聖容。心存正念,自思佛在我未生,我生佛已滅,何不幸不能親見佛面,則慚愧心生。又何幸而逢像教,得見佛像。佛之應身雖滅,法身尚存,則欣幸心生。此之謂正憶念。佛像即是佛之法身也。三身原是一體,故我今供養法身,即是應身,即是報身。供養以後,即須禮拜。因我無量劫來,業障深重,不求佛力加被,不得懺悔故。懺者,梵語懺摩。悔是華語。後人有解為懺前愆,悔後過者。實則懺時後過尚未發生,何從預悔?可知悔即是懺,乃梵漢雙舉。悔有慚愧之意。謂從前所造諸惡,今始知悔,誓不再造也。既懺已,不必再悔。若猶存懊悔心,反多一重障礙。日間勇猛精進,無顛倒想。夜間安息,無顛倒夢。或見諸佛放光,或見諸天散花,此正罪垢清淨之相,是善境界。然切不可起喜心,致生懈怠,更宜猛進。自思我是凡夫,三惑未斷。況夢中幻相,何可執著,著即成邪矣。凡夫身則重濁,心則糊塗。今遇善境界後,外身輕輕飄飄,內心乾乾淨淨,是謂得心輕安。夫以至誠哀懺,感應於佛,得此瑞應。則過三期日後,於行住坐臥四威儀中,尤宜注重端坐攝念,以起真修,不可放鬆。故曰一向攝念。一向者,一直向前也。

己三結夏安居

庚一標大異小

若經夏首三月安居。當為清淨菩薩止住。心離聲聞,不假徒眾。

【講】大疏云:然建道場,或在伽藍,或於餘處。期限未滿,夏首已臨。若入眾安居,則乖誓約。若自終限滿,又犯毗尼。道場中人,由此疑惑。如來遠念,故為辯明。設為俗乖律,則非。今因大廢小,無失。故決定毗尼經說,持聲聞戒,是破菩薩戒。持菩薩戒,是破聲聞戒。言當為者,既經夏首,不便出入遊化,大小兩乘,皆當作安居法也。清淨有二,一心性清淨,約菩薩說。二境界清淨,約聲聞說。止住即是安居。然既知剋期修習,求證圓覺。縱安居亦當作心性清淨菩薩止住。心離聲聞者,不必將心又入聲聞境界清淨場故。又聲聞安居,必先集眾問和。且安居亦必白僧,須假徒眾。今既不入彼眾,故不假也。

【記】大乘修證法門,與小乘異。圓覺是大乘了義經。故標大乘法。佛制夏首安居。自四月十五日起,至七月十五日止。今剋期百二十日。若從二月起,則剋期未滿,安居已來。若從正月起,則結制之期。(即三昧期)至正月十五日方滿。若從正月十六起,即建道場。則剋期滿時,亦必涉及安居之期。世尊恐人疑慮,故預為辯明剋期事大,安居事小。我今剋期,乃為修道,非為俗事。乃修大乘圓覺三昧,則於首夏安居,可不必拘泥,夫安居本為菩薩聲聞所並重,菩薩豈得有違!然菩薩重在心性清淨,今止住清淨,即是安居。所以不必泥於聲聞之境界清淨,故云心離聲聞。且聲聞安居,必先拜住持和尚,和尚集眾問和合否?如不和合,即不許安居。今既離彼,自然不假。菩薩發心,全在佛前,不必白僧。故下文言對佛陳詞也。

庚二對佛陳詞

至安居日,即於佛前作如是言:我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某甲。踞菩薩乘。修寂滅行。同入清淨實相住持。以大圓覺為我伽藍。身心安居平等性智。涅槃自性無繫屬故。今我敬請,不依聲聞,當與十方如來,及大菩薩,三月安居。為修菩薩無上妙覺大因緣故,不繫徒眾。

【講】首句遵佛制。順此方四月十五為前安居日。大小兩乘,皆至此日安居。即於佛前者,顯是大乘。以小乘作僧事辦,白僧即是。今云佛前者,以大乘作佛事辦,應白佛故。作如是言。謂對佛作念,如是如是而說,非出聲唱言也。我者,顯自陳言,非關他故。比丘及尼,是出家二眾。塞夷,是居家二眾。按小乘安居,唯許出家二眾。今是大乘,且是約心性安居,非關方處,通在家亦無傷。故即約剋期同修之四眾,而總言之。踞菩薩乘者,謂依踞菩薩大乘之法,修習真如寂滅行故。蓋寂滅者,依真如而立名。謂真即無妄,離言說相名寂。如即不變,離心緣相名滅。稱此理而修行,名為寂滅行也。同入清淨實相住持者。行之契真,名為同入。清淨實相,在本經名淨覺。約起信即心真如門。清淨者,一念不生。實相者,守其自性。即此一念不生,守期自性。便是住持。如道場之安置淨居,類戒壇之內結小界。雖理事有異,而分限頗相似故。以大圓覺為伽藍者,大圓覺性,在本經首稱大陀羅尼。依法華即是真阿練若。楞嚴名為正修行處。為我伽藍者,陀羅尼總一切法,阿練若寂靜無諍,修行證果,總在裏許,有伽藍義。如剋期之建立道場,戒壇之不失衣界,其分限亦頗相似。身心安居者,最初原以真如不守自性,變起藏識心海。其次又以境界風動,轉生前七識浪。從此前五趨逐外塵,第六內緣影事。因而帶累五蘊身心,不能安居。今既同入清淨實相住持,前五既不趨外,第六亦不內搖,累不及蘊,故得身心安居。至於第七,向以六識為用,內緣八識為體。今既身心不動,則六識不行分別。是第七無用,外無所緣矣。外無所緣,自不計八識為我,而內亦無所緣矣。內外無緣,則第七末那,居然是個平等性智,而藏識海仍歸真如,起信論云:心真如者,即是大總相法門體,即是心性不生不滅。不生不滅,即是涅槃自性。謂涅名不生,槃名不滅故。不生則不繫於有,不滅則不屬於空,故曰無繫屬故。據此,則是同安居於圓覺普照寂滅無二性中,無繫屬於方隅界限故。如上所說以大圓覺為我伽藍者,意在於此。我今不依聲聞者,聲聞安居期限,亦屬佛制,不敢違故。今所以必先敬請。如蒙慈允,則雖違無過也。今大乘稱性安居,與彼不同,是故不依彼法。當與十方如來及大菩薩者,謂佛及菩薩皆住清淨實相。圓覺伽藍,自亦與之同故。定以三月為期,不類聲聞有前後兩安居故。所以不拘小節者,為修菩薩無上妙覺大因緣故。不繫徒眾,恐彼不能隨大,並小亦失,故不繫也。

【記】四月十五,為前安居日。以後為後安居日。大乘許四眾同居。然宜男女分修,各自結界。乘者,象馬牛騾皆是。今以喻率由菩薩道也。修寂滅行,即上文之生正憶念及一向攝念。菩薩是心性安居,不是境界安居。心性遍一切處。本來清淨,何從染污。本來寂滅,何從喧擾。此修理觀法門也。同入者,人人發心修淨行,人人發心證實相也。修菩薩行,以大圓覺為伽藍。豎窮橫遍,範圍廣大非常。此等大乘境界,注重在當下一念不生,故不依聲聞。然必自己審察,果能如菩薩之發心與否。若不能住持清淨實相,而曰我不依小乘,又焉能無過哉。

庚三逾期隨往

善男子!此名菩薩示現安居。過三期日,隨往無礙。

【講】然大乘既以清淨實相為住持,大圓覺性為伽藍,即是安居。何拘拘於夏首為?蓋為借事表法,示現夏首安居。亦為令彼本無大志,邈視夏首安居者,知所恥焉。過期無礙者,大疏云:道場三期日滿,小乘夏限未終。以本非小乘安居故,不妨隨往無礙。

【記】此三期日,即上文所剋長中短三期也。小乘三月安居期內,不能離壇場一步。而菩薩祇須三期滿後,不必更滿安居期。如有因緣,即可隨往說法。故云隨往無礙。

己四戒無誤取

善男子!若彼末世修行眾生,求菩薩道入三期者,非彼所聞一切境界,終不可取。

【講】末世修行,邪正難別。求菩薩道,最宜慎之。況夫既入三期,未免尺水丈波。若是彼從佛所聞一切境界,如前頓修漸修,次修,不次修,乃至二十五觀等,取之而修,終有巨益。若非彼從佛所聞一切境界。如事火,事水,事天,奉時,奉方,奉塵,乃至二十五冥諦等;取之而修,必招奇損!故以終不可取而示戒之。

【記】末世修行者,大概業重。所取之法,邪正難辨。毫釐之差,千里之謬。即行菩薩道者,亦宜慎之。勇猛精進,三期剋證,末世難得有此人。空中護法善神,必加讚歎,聞於天界。天界亦稱善。展轉聞於六欲頂天魔王耳中。魔王以為現在眾生,皆我子孫。非佛子孫,即來纏擾。於是根基淺者,道力不勝魔力。往往起諸魔事,中道阻止。故娑婆世界,稱為退地。大道心者,能感天魔。小道心者,能感人魔。常有比丘,稍有道力,聞於人界。為眾供養,今日此家,明日彼家。妨害其修行,致棄前功,此即人魔也。二十五冥諦,西域數論外道所立,為神我、自性、大、我、五唯、五大、五知根、五作根、心平等根、合為二十五也。此土有天仙教,無為教,彌勒教,亦為外道。

戊二示別相方便

己一修空

善男子!若諸眾生修奢摩它,先取至靜,不起思念,靜極便覺。如是初靜,從於一身至一世界。覺亦如是。善男子!若覺遍滿一世界者,一世界中有一眾生起一念者。皆悉能知。百千世界,亦復如是。非彼所聞一切境界,終不可取。

【講】初至便覺者,是示方便,謂悟淨圓覺,以淨覺心,修奢摩它,已聞命於前文矣。若末世未悟眾生,欲修奢摩它者,最初作麼生下手。故教以先取至靜,謂先當憶想一切所有諸法,皆如幻如夢,不生取著,不起惡念,不作有為,自不受報,則至靜矣。如此雖能了於生死,仍復取著涅槃。若知涅槃亦如昨夢,則是靜極。如是則圓覺妙心,脫然畢露,故曰便覺。如第三章云:證得諸幻滅影相故,爾時便得無方清淨等是也。如是初至亦如是,是明修習。言靜極非可遽至,修習必由漸來。故先言如是初靜。從於一身,謂先從一身靜也。如第三章云:我今此身四大和合,乃至四大各離,今者妄身,當在何處。以是而觀,即知此身畢竟無體,是為一身靜故。如一身既爾,一切身亦然。情世界既爾,器世界亦然。不及細陳,但超略言之。故云至一世界,覺亦如是。如依鏡生垢,去得一分垢,即能顯得一分光故。善男至亦復如是,是顯利益。若覺句,牒上覺遍一界。然覺性靈明,有境必照。故於一界眾生,凡有起一念處,皆能了知。如覺遍一界既爾,覺遍百千世界亦然。然此於六通之中。似屬他心。若復能於百千世界眾生,有念皆知,亦非聲聞他心之所能及。他心既爾,通通皆然。佛知佛見,不外是矣。亦如垢盡鏡明,凡有臨於鏡光者,無不照焉。如第三章云:一切實相性清淨故。一身清淨,多身清淨,如是乃至十方眾生圓覺清淨。一世界清淨,多世界清淨,如是乃至盡於虛空,圓裹三世,一切平等清淨不動。虛空如是平等不動,當知覺性平等不動等文,乃極力發揮此旨。非彼下,是戒誤取。準前可知。

【記】前為通相方便,空假中三觀,融通而說,總也。今為別相方便,空假中三觀,分別而說,別也。上來威德章,必先悟淨圓覺,而後以淨覺心修三觀,乃為佛世諸菩薩說。辯音章所言二十五輪修法,則因眾生有通別圓根器不等,故有種種差別。今此專為我輩末世未悟眾生而說。文中眾生二字,專指末世四眾言。凡具出世志發心修行者皆是。末世眾生,先悟後修者甚少。有終身修而未悟者,故此特為未悟人說下手方法。本節是教修奢摩他,先取至靜,乃修奢摩他方法。菩薩且然,何況於末世眾生。然靜而曰至,初修行人,豈易作到。故此語不是教人即從此下手,不過先開示其理耳。先取至靜為行,則內而身心,外而世界,一切諸法,皆如幻化。必先有所不取,而後能取靜也。凡夫修行,先須不起惡念。不起惡念則無惑,無惑則不造業,不受報,不著有為。如是修行,漸臻至靜。然至靜亦不過了得分段生死。須是靜極不起諸念,即此便是圓覺,非別有圓覺也。至此則內無身心,外無世界,渾是一淨圓覺心,故曰淨極便覺。如是初靜以下,乃言修習。然言雖易而行則難。其詳細功夫,須依普眼章修習。大抵末世眾生,不能取靜,皆由此身不能放下。若了得此身是四大假合,身且不有。身外之物,更何依戀。此身是四大假合,推之一切眾生亦然,則正報空矣。再推之世界,亦何曾離此四大,則依報亦空矣。正報空,我空也。依報空,法空也。二執俱空,當體即是妙圓覺心。故曰覺亦如是。末世未悟眾生,修此奢摩他一觀,若能成就,則有莫大利益。蓋一世界有種種解釋,凡夫所見甚小,但以南贍部洲為一世界。若稍大則以一小千為一世界。更大則以一大千為一世界。然此猶屬二乘所見。至菩薩則更大矣。蓋由心量擴大故,所見亦大。覺性既遍滿世界,則此世界中。一人起念,我覺性動。眾人起念,我覺性亦動,遍世界起念,我覺性亦無不動。何以故?眾生皆我覺性中之眾生故。如來六通,皆眾生性所本具。祇須禪定,必有神通。一通既得,六通俱發,見思惑斷,則能知八萬劫之事矣。雖無明未盡。然能破一品無明,即能通百世界。若破二品無明,即能通千世界。此是具大乘性,發大乘心,修大乘行者,所得之神通,非二乘所能及也。如是說者,名為佛說。不如是說,即是邪魔外道所說。故曰終不可取。

己二修假

善男子!若諸眾生修三摩缽提。先當憶想十方如來,十方世界一切菩薩。依種種門,漸次修行勤苦三昧。廣發大願。自熏成種。非彼所聞一切境界,終不可取。

【講】初至菩薩,是示方便。眾生,指末世未悟言之。未悟眾生,欲修三摩者,最初作麼生下手呢?故教以先當憶想十方如來,及諸菩薩。所以為如來為菩薩者,無非修因證果而得。如是則為我之師,我之友矣。依種至三昧,是明依修。謂既憶想已,為欲師之友之。即便依彼所說種種法門,漸次修行。設遇心若馳散,即當精勤辛苦,修諸三昧,定慧均等,方成妙悟。廣發二句,是希利益。恐現前不悟,更希將來,故教以發廣大願。如第五章云:若諸末世一切眾生,於大圓覺,起增上心,當發菩薩清淨大願。應作是言:乃至便登解脫清淨法殿是也。自熏成種者,謂發廣大願,自能漸次熏習,以成悟證種子,納於八識田中。纔出頭來,一聞千悟者,固有之矣。非彼下,是戒娛取可知。

【記】先當憶想過去諸佛菩薩,乃開示修假觀之相。此所云眾生,與前文同,指末世未悟者言也。前威德章言修三摩缽提。以淨覺心,起諸幻化。是為已悟圓覺者言。今此先言憶想,不是教人便修也。諸佛菩薩,雖已過去。然有大乘經典,可以查考。既憶想既閱大乘經後,若尚不知,則可求教於過來人。良由如來法門甚多,故應依彼所說,就我性所近者修之。既修三昧,而因業障深重,現前不得真實受用。則須廣發大願,於八識田中,自熏成種。希望將來障盡願滿,得登解脫清淨法殿。所以我輩用功。無論禮佛誦經持咒,皆須發願迴向。二六時中,常常發願,自能成就。何以故?諸佛菩薩,皆以願力而得成就故。願大則行亦大,所謂願如海,行如山也。大願,即四弘願等。假有三種。因成假,相續假,相待假。修此觀者,不可胡亂下手。須依如來開示法門,尤當廣發大願。由此起大行,成大因。即令不成,再出頭來,必得成就。試觀諸佛菩薩,皆由歷劫勤苦修行得來。安有生來彌勒,現成釋迦耶!

己三修中

善男子!若諸眾生修於禪那。先取數門。心中了知生住滅念,分劑頭數。如是周遍四威儀中,分別念數,無不了知。漸次增進,乃至得知百千世界一滴之雨。猶如目睹所受用物,非彼所聞一切境界,終不可取。

【講】初至數門,是示方便。眾生,仍指末世未悟者言。未悟眾生,欲修禪那者,最初作麼生可以下手。即是禪那功夫。故教以先取數門,謂數息觀也。夫數息法門,原是藏教五種停心之一。為多散眾生,不能修四念處觀,而先示以調心之法。乃初機最易入手之法門也。今經圓頓大教,又是止觀雙修最極利根之士,何以如來先示藏教初機之法,而教圓頓利士從此入門,何異壓良為賤乎?曰不然。須知圓人修法,無法不圓。彼藏教人,根鈍執重,不悟圓理,稱為多散眾生。謂多散亂故,教以數息,收攝其心,所以為修觀前之方便也。今此三觀方便。蓋以修奢摩它時,先取至靜。偏於靜,則墮聲聞緣覺。修三摩缽提時,先取憶想。偏於想則近外道凡夫。今為末世未悟凡夫。教修禪那妙觀。先示之以數息,攝想念於鼻端,超出凡外。化至靜於計數,不落聞緣。第七章禪那成時,超出礙無礙境。此數門乃其漸耳。心中下,明修習。了知者,了了分明,知彼一出一入之間,有生念住念滅念之不紊故。念纔起為生。念既起為住。念將盡為異。念既盡為滅。四相遷流,前後不亂,了了常知,分劑分明也。又云分劑頭數者,生有生的分劑,乃至滅有滅的分劑。微細境界,歷歷了知。又要從一數至十數。數出不數入,數入不數出,不可出入雙數,亦不得出入合數。不緩不急,從頭數之,務使了了分明,一數不錯。其所以攝散入寂,化寂不住之方便,再無有過於此者。以上約初心修習,靜坐時數息言之。如是下,更約久修功純,四儀不廢也。分別念數者,謂分明辨別,於一出一入之間,有生念住念異念滅念之四相分劑。而又合此分劑為一息。如是息息分明,從一至十,無不了知。其所以攝散入寂,化寂不住之功,較前益綿密矣。漸次下,顯利益。然攝散入寂,不被事礙。化寂不住,不被理礙。如是漸次增進,絕待靈心,隱隱發現。由彼潛興密運之力,不唯知息,知念,知數,竟至於無所不知,有法皆了。先且舉一最難知為例,故云乃至百千等。佛意以百千世界,最遠難知。一滴之雨,最繁難知。此且得知,其餘近者簡者不待言矣。猶如目睹者,喻明所知了了,如觀掌果非依稀見也。非彼下,戒娛取可知。

【記】此觀文相甚細。前威德章修禪那,以不取為下手功夫者,乃就已悟者說也。今為未悟者說法,必須有所依傍,方好著手。故特教以數息法門。此與藏教所修數息觀不同。彼為鈍根人修法,但知攝想計數而已。此則外不取境,內不取心。不取境則超過礙,不取心則超過無礙。初但寄心於鼻息之一出一入,使一切麤念不生。此時唯有生住異滅微細之念。經中但言生住滅而不言異者,簡略之辭也。蓋一念之中,即有此生住異滅四相,微細遷流。覺得一念來時,初起即是生相,正起即是住相,剎那不住為異相,念已過去為滅相。再就數息明之。例如單數出息,當息,初出,生相也。息正出,住相也。息出將盡,異相也。息出已盡,滅相也。此約觀境言。由一而順數至十,復由十而逆數至一,了了明知,此約觀心言。如此理事二俱不礙,故能超過礙無礙境,是禪那也。四相各有分限頭緒,須心細之極,如鏡之明,方能見到此種境界。總之攝散心歸於鼻端,寂然不動,是不住於有。又須計數,是不墮於空。不取有,不取空,即中觀也。分是分明。別是辨別。念是念相。數是息數。眾生之念,無不了知,為他心通。一滴之雨猶如目睹。為天眼通。推之宿命諸通亦然。一通既成,六通皆就矣。

己四遍修

是名三觀初首方便。若諸眾生,遍修三種,勤行精進,即名如來出現於世。

【講】首句總結上三。言未悟之人,先當依我所言之法,而修習之。故云初首方便。若諸眾生,仍約末世未悟者言,遍修者,三觀圓修一法不遺。精進者,精勤直進,不悟不休。若遇如是行人,雖云未悟,吾必謂之悟矣。所以如來懸記,即名如來出現於世,非浪語也。

【記】遍修三觀,在末世唯最上根人能之。若加以勤行精進,更屬難得。故佛許為如來出現也。

戊三示鈍根修證

若後末世鈍根眾生,心欲求道不得成就。由昔業障,當勤懺悔。常起希望。先斷憎愛嫉妒諂曲。求勝上心。三種淨觀隨學一事,此觀不得,復習彼觀。心不放捨,漸次求證。

【講】前來歷談修觀功夫,皆為末世利根人言。設有根性遲鈍眾生,以既悟覺心,欲求佛道。屢修屢廢,不得成就者。蓋由昔業障所纏,應當勤求懺悔,事懺須嚴設華壇,禮佛誦經持咒。理懺則晏坐靜室,觀察罪性本空。遇善境界,得心輕安。然後一向攝念,常起二種希望。一者希望斷憎愛惑。二者希望求勝上心。斷憎愛惑者,憎者,於違情境,起憎惡心,亦即根本煩惱中瞋,以憎則必瞋故。愛者,於順情境,起愛染心,亦即根本煩惱中貪,以愛則必貪故。嫉妒諂曲,皆小隨煩惱。以是根本煩惱等流之性,故名為隨。雖名為隨,乃各別而起,故名為小。嫉者,徇自名利,不耐他榮,妒忌為性,故名嫉妒,瞋一分攝。諂者,罔冒於他,矯設異儀,險曲為性,故名諂曲,貪癡各一分攝。此與憎愛通名為惑者,蓋惑以不明為義,不明即癡。如憎之不已,而繼之以嫉妒,愛之不已,而繼之以諂曲,是即癡之甚也。所以根本煩惱中,但言憎愛,不顯癡義者。以癡乃本來有之,無容更顯耳。求勝上心者。求即是發,以為求必發故。勝上心,即無上菩提心也。菩提心超出權小,名為勝心。一切心無能加其上,故又名上心。三種淨觀,乃指從前所說,承悟所修三觀,此以鈍根,恐其不能兼修,始且教隨學一事。謂隨其本意,於三觀中,且學一觀之事,以其事專於一,則易成故。設於此觀不得,或因宿習不對,故又教其復習彼觀。如是而遞互修習,總教以心不放捨,漸次磨煉,必求證入。果到時至機熟,自應推門落臼。如世尊雪嶺六年,成道必在臘月初八,即其證焉。

【記】上來所言通相別相兩種方便,皆為末世利根人說。今此乃專為鈍根人言。鈍根人雖亦參禪聽講。對於修證功夫,也曾略知一二。唯是依稀髣皀,不甚分明。雖知我亦有此圓覺心,希望成佛,發心修行。而每到用功之時,忽進忽退,不能得力。都緣業障深重,力量微薄,末由精進。所謂業障,不第夙業而已,即今生未發心修行以前所作之事,未免有犯禁戒。又不得良師,為之懺悔。業障未淨,以致修行不能成就。當此之時,唯有另換一法,即懺悔是也。懺悔亦有二種,一為事懺,即如上文建立道場施設佛像,發至誠心,將平日所作種種罪過,對佛痛哭流涕,深自哀悔是也。一為理懺,安坐靜室,默自思惟,我從前所作罪過,由自作耶?由他作耶?由自他共作耶?由自他不共作耶?我今懺悔,為自懺耶?為他懺耶?為自他共懺耶?為自他不共懺耶?以此四句觀察,了知罪性,當體即空。是為理懺。古昔諸善知識,如此用功者甚多。常起希望者,一希望斷惑,即斷憎愛嫉妒諂曲,是也。二希望增善,即求勝上心也。隨意任學一觀,此觀不得,雖可復習彼觀。然其結果,就三觀中,必須擇一較近者專修之,不可屢修屢廢。須有耐煩心,勤奮心,故曰心不放捨。

丁二偈頌

戊一頌通相方便

己一頌剋期修習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圓覺汝當知:一切諸眾生,欲求無上道。先當結三期,懺悔無始業。經於三七日,然後正思惟。

【講】眾生雖通說一切,而大悲深懷末世,以彼去佛遙遠,正道難行故。求無上道,即已發無上菩提心。先當結三期者,以人根不齊,對三根結上中下期,使其有所希望心故。懺悔無始業者。禮佛求懺,蕩其淨器,以備承受甘露法故。經於三七日者,宿業已懺,滌器已淨,趣求佛道,志方定故。然後正思惟者,離於妄想,修正觀,契正覺故。

己二頌戒無誤取

非彼所聞境。畢竟不可取。

【講】文云終不可取。偈云畢竟不可取。皆深戒之詞。

戊二頌別相方便

奢摩他至靜。三摩正憶持。禪那明數門,是名三淨觀。若能勤修習,是名佛出世。

【講】前三句,各頌三觀之三種下手方便。第四句,總結上三。後二句,頌遍修。謂精勤修習,悟本覺而成始覺,是即名為佛出世也。

戊三頌鈍根修證

鈍根未成者,常當勤心懺。無始一切罪,諸障若消滅。佛境便現前。

【講】初首方便,以悟為期。悟後之修,利根者自能成就。設有鈍根不能成就者,定由宿業所障。故當精勤心懺,無始罪障。果能諸障消滅,自然佛境現前。見光見華,驗知清淨,不作聖心,從此進修,如風帆揚於順水,再無不成者矣。釋大科正宗分竟。

【記】偈頌觀講義自明。

【書籍目錄】
第1頁:原序 第2頁:題辭
第3頁:凡例 第4頁:釋經題
第5頁:釋譯題 第6頁:序分
第7頁:文殊章 第8頁:普賢章
第9頁:普眼章 第10頁:金剛藏章
第11頁:彌勒章 第12頁:清淨慧章
第13頁:威德自在章 第14頁:辯音章
第15頁:淨諸業障章 第16頁:普覺章
第17頁:圓覺章 第18頁:賢善首章
第19頁: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