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講義附親聞記 諦閑大師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講義附親聞記 諦閑大師

普覺章

[日期:2010-09-03]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諦閑大師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丙二示除病顯性

丁一謝前請後——普覺章

於是普覺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快說禪病,令諸大眾,得未曾有。心意蕩然,獲大安隱。世尊!末世眾生,去佛漸遠,賢聖隱伏,邪法增熾。使諸眾生,求何等人,依何等法,行何等行,除去何病?云何發心,令彼群盲,不墮邪見?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講】文有四節,一、於是至佛言,眾中具儀。二、大悲至安隱,謝前成益。為憐末世眾生,說病為法。今假現前大眾,預為開導。故稱大悲世尊。快說禪病者,快字,應作慶幸之意。是菩薩代眾慶幸之語,猶云快哉!佛之所說,真為末世之禪病語也。蓋以證悟了覺之四相,皆由禪定而得。執則成病,不自覺知。今蒙如來開示,深悟迷智四相,快何如之。一向未曾說者,今乃說之,故云令諸大眾得未曾有。四相融於胸襟,故心意蕩然,謂空洞無礙也。淨覺入於言下,故得大安隱,謂解脫自在也。三、世尊至邪見,慮後詳請。眾生去佛漸遠者,謂正法流行之際,雖則去佛,猶未及遠。至於像法,則去佛可謂遠矣。況今更歷末法,則去佛漸遠,愈趨愈下,卒至不可返矣。當斯時也,賢友逃形,聖師不作。或潛形於巖谷,或伏藏於海隅。正教既其衰微,邪法自爾增盛。如火熾然,鮮有不被其焚者。然亦有乘大願力,來度迷津。故上章教以求善知識,不墮邪見。但彼之順行逆化,道跡良多。設不得如來明示,難免誤認。故初問使諸眾生求何等人。蓋求佛於順行逆化眾多人中,明明說出,當求何等樣人,為善知識也。然既求其人,必依其法。但恐其所說之法,未必如其所得。故次問依何等法。謂求佛說出於彼所說法中,當依何當之法而為教儀。又既依其法,必行其行。但慮其行有多門,習難並技。故三問行何等行。謂求佛說出於彼所行多門行中,當行何等之行,而為專習。又既行其行,必有所得。但慮所得之中,道分真似,藥病雙關。故四問去何等病。謂求佛說出於彼所得真似道中,當去何等似病,而存自他兩利之真藥。又既得其道,還須自己發心。但發心有權、實、頓、漸、偏、圓、故後問云何發心。謂求佛說出於權、實、頓、漸、偏、圓、中、當云何發因地之心。令彼群盲不墮邪見者,自明所問意也。言末世眾生,無智自辨,動陷邪途,猶如盲兒。故今詳問。果蒙如來開示,自令不墮邪見。四、作是至復始,至三顯慇可知。

【記】此為下根人除病顯性。所說四種病,皆是用功時所起之妄想。各人妙明本性,本自圓明。為病所障,故不得現。除病即所以離障。普覺菩薩知此,故代眾請問。圓覺經中,所談修證,定功為多。任修何法,祇要一門深入,皆可得三昧,三昧,即定也。然禪定功夫,執則成病。前章教凡夫空迷識四相,固是除病。教聖人空迷智四相,亦是除病。蓋前章四相,是出於一念之妄想。此章四病,亦是一念之妄想。雖一是離相,一是除病,文相不同。而破妄想以顯覺性,其意則一也。金剛經云:云何應住?住真覺也。云何降伏其心?即降伏妄想也。現會大眾皆聖賢,無此等病。普覺專為末世而請,故開口即云末世眾生。覺者,知覺也。普覺菩薩,自己分上覺照,原無此病。然在當初用功時,諸病皆有。蓋修禪者無人不犯此等病也。何以故?以有所得心故。除非圓覺大士,內不執心,外不執境,離能所,絕對待,方能免此。大凡在用功中,無非犯得少為足之病。若遇善友良師指導,則諸病不生,即生亦易除。普覺菩薩為憐末世眾生,為師者說病為法,為弟者將病作法,故發心請問。不但自覺,並欲覺諸未來,故稱普覺。佛滅度後初五百年,用功者多一生可得解脫。故稱解脫堅固。第二五百年,禪定堅固,得解脫已不易。第三五百年,惟尚多聞,好在文字上著力。莫道解脫,即禪定亦不多得。第四五百年,則多聞者亦寥寥。僅知建塔造像,求福者多,修慧者少。此正法像法二千年中,去佛漸遠之患已如是。今則正值第五五百年,為末法時代。眾生根器,愈趨愈下。邪欲熾盛,爭鬥繁興。智眼從來未開,於人於法於行於病於發心,一切莫辨。而尤以求得師友為難。蓋末世為師者,徒以病為功夫。學者以邪為正,以病當藥。一錯百錯,蒸沙作飯塵劫難成。此普覺所以代請。直欲覺盡未來際眾生,可謂懇切之至。

丁二師資緣合

爾時世尊,告普覺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諮問如來,如是修行。能施末世一切眾生,無畏道眼。令彼眾生,得成聖道。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普覺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講】現前大眾,因面授而開正知正見。末世眾生,因傳說而免邪教邪宗。善哉問也。理合重言。若非乘大願力,發普覺心者,何能如斯致問。故稱之曰,乃能諮問。於五問中,獨言修行者,以前之求人依法,後之去病發心,皆為成就修行事故。菩薩前來五問。無非求如來施正法眼,令眾生開正知正見,遊正修行路。眾生得眼,則前途無畏,聖道可成。如此道眼,義似普覺菩薩施之。故世尊讚以能施無畏道眼,令彼得成聖道也。誡許喜聽可知。

【記】得無畏道眼,是聖道因,故可成聖道果。

丁三應求開示

戊一長行

己一示求人

庚一正示求人

善男子!末世眾生,將發大心,求善知識,欲修行者。當求一切正知見人。心不住相,不著聲聞緣覺境界。雖現塵勞,心恒清淨。示有諸過,讚歎梵行。不令眾生;入不律儀。求如是人,即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講】將發大心者,謂欲要發大乘心,尚未敢發。以苦無知識引導,恐墮邪見。其意必是求善知識,欲要依之而修行者。汝前代問,令彼求何等人。吾今示汝,當求一切正知見人。然正知見人,當以二法驗之。一者心不住相,不為人天福報所迷。二者不著聲聞緣覺,不為小乘因果所滯。依如是人,自不被邪見所惑。雖現下,指出所求之人,以明利益。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每見近時學者,親友知識,偏責知識之短,不取知識之長。纔捨此而至彼,復嫌彼而逝他。徒費草鞋,空勞身力。試看世尊開示金言,雖現塵勞,心恆清淨。塵勞即是煩惱,如貪瞋癡慢等是也。此言知識為度塵勞眾生,必先顯現塵勞之相,與之相親相近,乃以權巧方便等而攝化之。至觀知識之心,恆常清淨,而塵勞不與焉。又云示有諸過,讚歎梵行。不令眾生入不律儀。過即不律儀等事。此言善知識為度有過眾生,必先示有諸過。與之相依相附,乃為之讚歎梵行,而開導之。至觀其依附之久,再不令彼眾生入於不律儀中。此皆示現同事,新學宜應知所辨焉。亦即所謂四依中依法不依人也。求如二句,乃世尊結答之語。汝前問求何等人。我今示汝必求如是具大乘根,有德操之人,方堪引發大心,導以正修。即可因此正緣,得成無上正等菩提。由是觀之,善知識為益良多,誠不可不求也。

【記】末世正衰邪盛。發大心最不易。且不宜驟發。若要發大心,先求善知識,請其開示。不要一念高興便發。故世尊說出一將字,最妙。何以故?若無善知識開導,不知如何方謂大心也。即遇善知識已,初不知果是正知見之善知識耶?抑否耶?故當以二法驗之。且末世善知識,有有功夫而無辯才者,有口才利而所說皆是病者。知見正,口才好,雖有此類人,又不易值。此末世之苦也。正知見已難得。其上再加一切二字,則尤難!蓋有通宗而不通教者,有教義明白,功夫少用,宗眼未開者。有宗教俱明白,未能博覽經典,但通性宗不通相宗,或但知相宗不知性宗者。又有議論甚好,不曾實行者。若語言句句是正。實行步步是正,此等人豈易得哉。世尊特因普覺之問,不得不如此說耳。心不住相,不著聲聞緣覺,此二語乃用以驗善知識之法也。末世善知識,有見地未深,為師太早,不免為天人福報所迷者。如僧家當參學時,非不清高。迨出而任事,大則方丈,小則當家,祇知建叢林,造大剎,一味以福利勸人。是即住相之病。此等長老,學者可不必親近。因其不能了生死也。聲聞是阿羅漢,聞四諦而悟道。緣覺是辟支佛,聞十二因緣而悟道。二者皆能超出生死,豈非甚好。然無大悲心,墮無為坑。若親近之,莫道不能得果,即得果矣,而末世苦惱眾生,誰去度耶?故須不著其境界。以上二種人,住相則墮人天,小乘則墮無為。皆以不親近為是。雖現塵勞以下,乃世尊指示所求之人。善知識有順行逆化二種。順行者,語言動作,端端正正,易於辨識,逆行者,往往現出種種塵勞。如從前句容赤山,有法忍老人,為宗門善知識,常令參學者搬石運木。稍不如意,立加呵責,即是塵中勞相。然面雖熱惱,心本清涼,特借此以試人之有無真誠與否耳。善學者肯耐煩為之作苦,及事畢,此老乃為之說法。則一片清涼,引人入勝,此真善知識也。更有一種示現諸過者,若聆其說法,則盡力贊歎持戒之梵行。可知其示諸有過,乃是逆化權現。學者,當善為分別。末世眾生,往往學善知識之順行則難,學其過則甚易。須知親近善知識,有法戒二義。法其善而戒其不善,方可無病。所謂依法不依人也。況示有諸過,必大乘菩薩,方敢如此。因其四相皆空,為度生故,示如幻之行。乃其苦心引誘眾生,烏可以常情測度耶。本經至此,方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應當略為解釋。此句是梵語,須由下講起。三菩提,華言正覺。為現前一念之覺心,是真性菩提。此性眾生同具。惟為妄念所蔽,而不能現。妄念為邪覺,對邪說正,故云正覺。正覺者,二乘之實智菩提也。然不平等,但求自利而不利人,故不能加三藐二字。三藐,華言正等也。必如菩薩之上求下化,一切平等,而後得稱三藐。然菩薩位次甚多,上復有上,縱可稱耨多羅,而不能加阿字。耨多羅、華言上也。阿、華言無也。無上正等正覺,唯佛獨稱。可見此之成就,乃言末世眾生,須發大心成佛果也。

庚二兼示承事

末世眾生,見如是人,應當供養。不惜身命,彼善知識,四威儀中,常現清淨。乃至示現種種過患,心無憍慢。況復摶財妻子眷屬。若善男子,於彼善友,不起惡念,即能究竟成就正覺。心華發明照十方剎。

【講】文有二節,初明承事,見如是人,已知得成菩提正緣。故應當供養。謂敬修四事,不敢有違故。然又以諸供養中,法供養最。如是拚捨身命,修行其法,故云不惜身命。謂縱有喪身失命因緣,亦不顧惜也。彼善知識,見其能如是故。則示之以順行。於行住坐臥四威儀中,常現清淨,為其作準作則,令彼眾生依而習之。乃至轉為種種過患眾生,則示之以逆行。於四儀中,示現種種過患,如殺盜淫妄等。乃急於為之讚嘆梵行,而作折伏。彼諸眾生,雖見此等,心亦無有憍慢。謂已知其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道故。設不知者,必生憍慢。憍、謂矜己勝彼。慢、謂輕彼不及我也。然知則必能倣行,順逆皆能修也。不知則唯堪順修,則劣於知識遠矣。況復句,以重況輕之意。言種種過患,事賅殺盜淫妄,乃違犯律儀之最勝者。見之尚不生於憍慢,況復出家知識,貪著摶食及與財物。在家知識,愛染妻子及與眷屬。縱有違犯律儀,尚無大過。見之不唯不生憍慢,而一切惡念皆不起也。善男子,次明獲益。亦世尊結答之語。謂汝等當知,於彼善友,所示過患,不起惡念。足見此人正念純熟,心地清淨,隨因感果即能究竟成就正覺,契真心也。從此智慧心華,開發明曜,普照十方剎土。成佛度生、不外是矣。

【記】此文承上來,僅依附善知識,不算親近。更應承事。承事者,承奉其內外之事也。末世善知識,原是凡夫。其肉體與承事者無異。故於衣食住藥四事,皆應供養。因此善知識之正緣,獲聞正法。秉法修行,將來得證正果,亦受人天供養。今安得不供養善知識耶?修行人須福慧雙修,求法於善知識,是修慧。供養善知識,是修福。我輩若得生正法時,則得見諸大菩薩。若生像法時,則得見諸大祖師。今在末世,求遇善知識,實最難。苟遇其人,當以供養佛者而供養之。故云應當。法者無漏之因。壽者有漏之果。若能得法,寧願捨壽。縱有喪失生命之事,亦所勿惜也。末世眾生,正知見未開,遇順行易知,遇逆化則不易知。若心不堅固,一味簡擇,此為分別妄念。善知識即不來化導之。須知善知識之作用不同。示順示逆,皆有所為。其種種化導過患,乃縮德露疵,以試學人有無憍慢心,非真自己有過患也。示現二字,最宜留意。蓋彼見一法器,而惜其習氣甚重。恐以順行導之,未易入道。特示現過患,引令親近,然後折伏之耳。親近善知識者,本為求正法眼,得正法藏。學長不學短,依法不依人。依然供養恭敬,方為正道。若能對逆化順行,不起憎愛。祇此一念,當體即是圓明。故云究竟成就正覺。

己二示法病

庚一示依法離病

善男子!彼善知識,所證妙法,應離四病。

【講】承上業已開示,於彼善友,不起惡念,即成正覺。今復指示,於彼善知識所證妙法,應當離於四病也。妙法,即圓覺。以其包羅法界,涉入無礙,故稱妙法。若依此法,不墮邪見。此正示依何等法也。四病如下別示。若能離病即是正行。依此修習,皆可入圓。此正示行何等行也。據前問處,分條別問。而今世尊答處,總示。以事善知識中,善知識所證妙法,即是可依之法,無別有法可依也不離病正行,即應行之行,更無別行應行也。故示勸以應離。淨名云;但除其病,不除其法,亦此意也。

【記】此酬上文依何等法行何等行除去何病三句。

庚二示離病即正

辛一歷明四病

壬一作病

云何四病?一者作病。若復有人,作如是言:我於本心作種種行,欲求圓覺,彼圓覺性,非作得故,說名為病。

【講】首句寄言總徵。次句標定。若復下釋成。若復有人,指一類修觀者言。顯不修者無此計故。作如是言,蓋是從心起念,發如是妄計之言。我於本心作種種行,此是錯會前三摩缽提章中之義,起種種幻行,欲求圓覺也。實不曾達彼先悟淨圓覺心,了知知覺及與根塵,皆因幻化,所以即起諸幻,而開幻眾。觀彼幻眾,而起幻行,乃至幻相永滅,方滿菩薩清淨妙行。今乃虛妄計度,謬倣彼行。欲求圓覺,豈可得哉。當知圓覺清淨,本無修習,豈容作得。故曰彼圓覺性,非作得故。說名為病,固其宜矣。

【記】照文相看來。四病非修時所生。皆是初修時,先存此妄計。故云作如是言。既有妄計,則修時必生此病。此妄計乃自己對自己說,非對他人言也。本心作種種行。或因閱大乘經而起,或聞人說而起,不外眼耳兩根。

壬二任病

二者任病。若復有人,作如是言:我等今者,不斷生死。不求涅槃。涅槃生死,無起滅念。任彼一切,隨諸法性。欲求圓覺,彼圓覺性,非任有故。說名為病。

【講】我等今者,是妄宰已先定於中矣。如此而曰不斷生死,則生死常輪。而曰不求涅槃。則涅槃永背。而又云二俱無起滅念者,謂涅槃由他永背,而無求起之心。生死由他常輪,而無斷滅之念。一味任彼一切,隨諸法性。生死者任他生死。涅槃者由他涅槃。此錯會第三章之文,覺成就故,當知菩薩,不與法縛,不求法脫,不厭生死,不愛涅槃等義。而自作此無可無不可之妄計。而乃以之求圓覺,豈可得哉?當知彼圓覺性,雖本無修習,不妨以幻修幻,豈是任用隨他之所能有。故曰彼圓覺性,非任有故。說名為病。

【記】末世眾生。並未實悟,而妄發大心。乃有此不斷不求之言,至謂涅槃生死無起滅念。果能如是,是已成佛矣。何以故?離念境界,即虛空性故。乃今曰無起滅念,實為一種妄念。直是無求涅槃之念,無出生死之念耳。如何能隨順諸法性耶?必也不隨諸法相,念念照常寂,方得謂隨順法性。豈易及哉!

壬三止病

三者止病。若復有人,作如是言:我今自心,永息諸念。得一切性,寂然平等。欲求圓覺,彼圓覺性,非止合故。說名為病。

【講】夫一切妄念,無不由心而起。今欲永息諸念,豈從外招。故曰我今自心永息諸念。其意以由諸念故,見一切法起動差別。設若永息諸念,則得一切性寂然平等。若果肯永息不起,則心體寂然,真智圓明,未嘗不是圓頓妙觀。但恐未必永息,而惟有妄計虛想而已。如此必是錯會第六章末文云,居一切時,不起妄念等義。而自表此永息諸念之妄計。殊不知息愈勤而念愈多,纔起一息念心,則是妄念上又添一個妄念。一念既爾,念念皆然。欲求永息,豈可得乎?而乃以之欲求圓覺,實不能爾。當知圓覺清淨,本自離諸妄念,何庸更止念以求合乎。故曰彼圓覺性,非止合故。說名為病。

【記】果能永息諸念,原是極好。但作如是言,並未實行。即實行矣,而起此息念之心,即是妄念。以妄心求合圓覺,愈合則愈妄。須知圓覺者,一覺一切覺,息念是覺,動念亦未嘗不是覺也。

壬四滅病

四者滅病。若復有人作如是言:我今永斷一切煩惱。身心畢竟空無所有。何況根塵虛妄境界。一切永寂。欲求圓覺。彼圓覺性,非寂相故。說名為病。

【講】作如是言:謂從自心中起諸妄計,作此永斷煩惱之言。其意以身心受報,皆由煩惱所使。今欲斷之,使不再生。故曰永斷一切煩惱。既煩惱永斷,則不起惑。無惑則無業。無業,寧有身心受報?故曰身心畢竟空無所有。然身心為根塵總相。根塵為身心別相。今身心既空無所有,何況六根六塵及與法塵之虛妄境界,又安所存?故云一切永寂。若如果斷煩惱,忘身心,實行做去,未嘗不是。今則但有妄計,無濟於事。如此則是錯會禪那章中之文,斷諸煩惱,隨順寂滅等義。實不達彼以淨覺心修習,則自無諸妄計。今則妄計一切永寂,欲求圓覺。既曰永寂,又曰欲求,豈非自語相違乎?故曰彼圓覺性,非寂相故。說名為病。

【記】圓覺體雖不變,而作用繁興。覺體圓融,豈能永寂?永寂則墮於空坑,如菩薩之墮法愛。十方諸佛放大光明,尚不能度他出來。即實行之,尚屬不是,何況僅作此妄計耶?此四病澈底看來。實非因修而得。乃未修時之妄計。普覺請世尊開示,乃使末世修圓覺人,得預先警醒耳。

辛二總示邪正

離四病者,則知清淨。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講】首二句,結示清淨。謂果而能離四病者,則知彼是清淨修行。後四句,評分邪正。謂上來所談四病之相,先須一一了知。如我所說。無上四病,而修習觀行,乃是成佛之正觀。否則不免錯入歧途,背涅槃城,為魔外行,名為邪觀。有志修行者,不可忽之!

【記】看講義自明。

己三示行病

庚一示修行入圓

善男子!末世眾生,欲修行者。應當盡命供養善友,事善知識。彼善知識,欲來親近,應斷憍慢。若復遠離,應斷瞋恨。現順逆境,猶如虛空。了知身心;畢竟平等。與諸眾生,同體無異。如是修行,方入圓覺。

【講】末世,則去佛遙遠。修行,則多招障難。不假善友提攜,難免不入邪徑。應當盡命等,正誡勉之語。盡命供養者,盡其形命,供給所須,勿朝勤而夕惰,及日親而月違也。尋常稱善友為知識,呼知識為善友。隨說者便,不甚分疏。今經文既兩用,釋當類別。蓋既稱為友,應指同學等侶。但取其賦性善良,與之共住,有彼此互相勸勉之益。故以善友稱之。必令盡命供養者,恐彼四事不足,不能安心辦道,相與切磋規箴,成其益焉。善知識者,應指親近師承。乍親則解粘去縛,久近必拔楔抽釘,故稱為善。教以執弟子禮,善侍巾瓶,故名為事。欲來親近者,或因其執禮善侍,或見其時至機熟,不待請而來教故。應斷憍慢者,憍謂自高,慢謂輕彼,愚昧無知者,間或有之。如云知識尚來近我,我又何必往求。只此二語,則是憍且慢矣。若復遠離者,或折茲憍慢,或應他機感。去就兩有所益故。應斷瞋恨者,瞋謂立時生忿,恨謂結怨在心,愚而無知者,亦或有之。任去不復追隨,自此永不求彼,只此二語,則是瞋且恨矣。然此憍慢瞋恨,皆為障道因緣,故各以應斷囑之。現逆順境者,順謂戒定慧等,逆如貪瞋癡等。皆謂曲順機宜,權巧示現。逆故非逆,順亦非順。故曰猶如虛空。既順逆皆如虛空,自能了知善知識之身心,畢竟平等。並不因善人而現順,亦不因惡人而現逆。蓋與諸眾生同一圓覺性體,無有異視,又何容生憎生愛於其間哉。如是修行方入圓覺者,謂如我所說,如是供養善友,事善知識。依之修行,離於障道因緣,故云方入圓覺。

【記】病多從修行而生。修行無病者甚少。蓋以八識田中,無量劫來,種種習氣種子,因修行而始發現也。上文已指示所求之人,所依之法。既已得人知法,自應著手修行。然末世眾生,多虛少實。故世尊叮嚀告誡!應以真實心,承事善知識。盡命,即實心之謂也。今去佛世已二千九百餘年。修行人往往內魔與外魔齊起,內障與外障並發。必須良師善友,時時提撕驚告,方不至誤入歧趨。善知識有三:一外護善知識。二同行善知識。三教授善知識。三緣不可缺一。既求得善知識。則彼既能成就汝之道業,汝亦當供給彼之需要。事是承事,比供養更進一步。善知識或現順境,如戒定慧。或現逆境,如貪瞋癡。貪瞋癡是根本上病,戒定慧是根本上藥。在善知識示現順逆,皆有作用。逆順無性,當體即空。故曰猶如虛空。所現逆順,雖有不同。然其身心,皆為度生起見,原無二樣。故曰平等。文中現逆順境二句,乃就善知識說。身心畢竟平等,亦就善知識說。了知二字,就學人說。此二字貫上下文,謂了知其境如虛空身心平等也。憍慢瞋恨發現時,於善知識毫無所損,於學者大有所害。

庚二示解脫除病

善男子!末世眾生,不得成道。由有無始自他憎愛,一切種子。故未解脫。若復有人,觀彼怨家,如己父母。心無有二,即除諸病。於諸法中,自他憎愛,亦復如是。

【講】上文以供養善友,事善知識,依之修行,方入圓覺者,謂其無怨親憎愛等諸障緣故。以是而知,末世眾生所以不能成道者,非無所因,故云由有無始等也。無始者,直指最初一念不覺。至今遠之又遠,不得其始,故稱之也。由最初不覺之一念,以為無明之根。依根無明,迷心成識,而計我之心生焉。由計我故,妄分自他。設有違自而順他者,便生憎心。有違他而順自者,便生愛心。於人既爾,於法亦然。由此而於人中法中,起憎起愛。熏成一切憎愛種子,納於八識田中。漫說不知修行,縱使能修能行,亦不過除其現行;而識田之種子,仍未解脫,道云何成?以遇緣即興,能為障道緣故。是知欲成道果,必將識田中之種子,盡解脫也。得盡解脫,其相云何?故云若復有人,為借人以示相故。怨家者,懷勝怨於心,遇則有損,乃人中之最可憎者。父母者,係至親於身,依則有益,乃人中之最可愛者。今云觀彼怨家,如己父母。則非唯不起憎,而又轉至憎以成至愛,則憎種盡矣。憎種既盡,則愛種不言可知。種子既盡,則現習不言亦可知矣。種現習既得俱盡,則歷一切逆順境緣,自然不生取捨二念。故曰心無有二,則諸病悉除。於一切法中,自他憎愛,俱不現前,故曰亦復如是。

【記】末世眾生,往往修行數十年,而不能成道者。皆由八識田中,留有無始以來愛憎種子。種子未空,念念受熏,發為現習。現習,謂現行習氣也。此種子即是我執。我尚不空,何況於法?此科發明自他平等之相,即圓覺經中之大用。

己四示發心

善男子!末世眾生,欲求圓覺。應當發心,作如是言:盡於虛空,一切眾生,我皆令入,究竟圓覺!於圓覺中,無取覺者。除彼我人,一切諸相。如是發心,不墮邪見。

【講】如來面告菩薩,末世眾生,欲求圓覺,應當發四種心。何等為四?一者廣大心。今云盡虛空界一切眾生,則十類俱賅,平等普度,不擇怨親難易,即廣大心也。二者第一心。又云我皆令入究竟圓覺,言究竟則跨越始末,是到家法,即第一心也。三者常心。又云於圓覺中無取覺者,即不見有生可令之相,如是乃能常令,即常心也。四者不顛倒心。今直云除彼我人一切諸相,即不顛倒心也。末云如是發心不墮邪見,顯示我人等相,皆邪見故。此段經文,可與金剛經中開示降伏其心同參。

【記】此段文與金剛經中云何降伏其心一節,全然相同。金剛經舉十二類生,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又云實無眾生得滅度者,即是此意。廣大者,無量無邊之義。上中兩根人,知豎窮橫遍,盡虛空界,無非我之心性。一切眾生,無非自性中之眾生。此之謂廣大心。末世凡夫,雖力量不足,然亦不可不發是心。大乘經中,皆說此義。從初發心,中間須歷觀行相似,而直到究竟覺謂之到家法。不見有生可度者,即是終日度生,不見度生之相。蓋既知所度者,為自性之眾生,則度眾生即度自性,並無自他之別。我人之相既除,而眾生壽者,更不待言矣。修行人能順此而行,方為正知正見。

戊二偈頌

己一單頌正示求人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普覺汝當知,末世諸眾生,欲求善知識,應當求正見,心遠二乘者。

【記】此應上求人一語。正見,即心不住相。住相者,凡夫也。遠二乘句,即不著聲聞緣覺境界。

己二合頌依法離病

法中除四病,謂作止任滅。

【記】此應上文依法一語。四病皆在執字,不執則無病。

己三合頌修行解脫

親近無憍慢,遠離無瞋恨。見種種境界,心當生希有。還如佛出世,不犯非律儀,戒根永清淨。

【講】首二句,略頌修行入圓義。若能於知識邊無憍慢瞋恨之心,即是修行可以入圓也。親近者,知識俯就機宜,學者易生憍慢,是障道緣。故以無字誡之。遠離者,知識別應他緣,學者易生瞋恨,亦障道緣。故又以無字勉之。後五句,頌長行解脫憎愛,即除諸病。文不甚同,乃義頌也。見種種境界,即見知識,或現逆,或現順,種種境界不同。心當生希有者,謂見順不生過愛,見逆不生過憎,總以難遭難遇之幸,而希想之。縱有惡行,還作如佛出世想。既能如是用心以近知識,則知識現逆行時,亦不生犯非律儀之見。現順行時,定知其戒根永清淨矣。如此親近知識,非自他憎愛種現俱盡者,不能為也。

【記】此應上文修行解脫而言。現順境,固當生希有想。現逆境,非大菩薩不能,更須生希有想。心生希有,如佛出世,則善知識亦將轉逆化為順行矣。

己四頌示發心

度一切眾生,究竟入圓覺。無彼我人相,當依正智慧。便得超邪見,證覺般涅槃。

【講】首句,即平等普度,廣大心也。次句,究竟是到家法,即第一心也。三四兩句,無我人相,依正智慧,即不顛倒心,由於常心也。發此四心,常用正智正慧。依之修行,自能離於自他憎愛。便得超出邪見,以成正因而證妙果。故云證覺般涅槃。

【記】既發廣大第一不顛倒三心。是度生而無生相,即常心也。從此直證妙覺果海,便入無餘涅槃。故云證覺般涅槃也。

【書籍目錄】
第1頁:原序 第2頁:題辭
第3頁:凡例 第4頁:釋經題
第5頁:釋譯題 第6頁:序分
第7頁:文殊章 第8頁:普賢章
第9頁:普眼章 第10頁:金剛藏章
第11頁:彌勒章 第12頁:清淨慧章
第13頁:威德自在章 第14頁:辯音章
第15頁:淨諸業障章 第16頁:普覺章
第17頁:圓覺章 第18頁:賢善首章
第19頁: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