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講義附親聞記 諦閑大師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講義附親聞記 諦閑大師

清淨慧章

[日期:2010-09-03]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諦閑大師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丙三示順覺顯性

丁一謝前請後——清淨慧章

戊一具儀謝前

於是清淨慧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為我等輩,廣說如是不思議事。本所不見,本所不聞,我等今者蒙佛善誘。身心泰然,得大饒益!

【講】初一行半,眾中具儀可知。次二行文,謝前成益。廣說者,重重分析,循循善誘之意。六道何以輪迴?五性所由淺深,皆屬不思議事。不見者,從前未見廣說。不聞者,從前未聞詳示。今則既見廣說,又聞詳示。故云我等今者;蒙佛善誘。善誘者,誘引有序,即前廣說。前文所謂恩愛貪欲,漸致六道輪迴,發揮無明,顯出五性差別,皆善誘意也。又聞迴入塵勞,唯依大悲為主,現起三種方便。末世依之,便得證覺。不禁圓解內發,輕安外形。故曰身心泰然,得大饒益。

【記】彌勒章離障顯性,是反顯。此章順覺顯性,是正顯。圓覺妙心,佛生同一,聖凡不二。有情無情,同是一性。唯須成佛以後方知。至於我輩,不過由研究大乘經典而知之耳。所謂本具之話,非證後之話。有情無情,雖同是一性。然在有情則稱覺性。在無情則稱法性。法性無知覺,故謂之法、即不覺之義也。夫有覺性與法性之分別者,即由二障所纏。如眼有翳,自障見性,與空相隔,而見空華。圓明覺明,分而為二,亦復如是。其實不二而二為二,二而不二則一。一者其體,二者其用也。前章離障顯性,分出種種差別。此章順覺顯性,到得究竟,只是一性。未到究竟,亦有多性。與前章相反相成。前章就眾生界中,與眾生切實談性。斷其愛欲,以除輪迴根本。乃眾生離障初步功夫。是在相邊顯。此章自眾生以至成佛。不談愛欲而談本有之話。是就性邊顯。然相本無相,只是一性。眾生不了,乃著相迷性耳。清淨慧之慧,即從根本智,發揮後得智。智即性光。在凡夫第六識用事。第六識為心王之一。本不自動作,作善作惡,多由佐使者所為。故有二十六惡心所。十一善心所。惡心所中,根本煩惱六是首領,餘是扶助。善心所第一即為信。而自己受用處,則在別境之慧,作用亦最大。六識能分別善惡邪正,全仗此慧。然亦視佐使如何。若二十六惡心所用事時,則信成邪信,慧成邪慧。今清淨慧菩薩。從根本智光發出之慧,即始覺智,照於本覺心體。念念當前,照而常寂。化惡成善,化染成淨。破世間之事障,出世之理障。故此順覺顯性,非清淨慧不能當機代眾請問也。欲愛不易離。眾生界中,能離者已是不可思議之人。所離者已是不可思議之事。智慧發於中,輕安形於外,故曰身心泰然。

戊二請後顯慇

己一請後增益

願為諸來一切法眾,重宣法王圓滿覺性,一切眾生及諸菩薩如來世尊,所證所得,云何差別?令末世眾生聞此聖教,隨順開悟,漸次能入。

【講】現前大眾,非一方來,故曰諸來。各及眷屬,主伴重重,故曰一切。或為請法,或為聽法,故曰法眾。或求增益,或希重宣。顯前章如來已說,會眾已各受益。此又為末世眾生請也。良以如來在世,三業殊勝。諸來法眾,五根通利。所以法雷既震,瞶耳全聲。至於末世,恐未能爾。故再問從生至佛,所證所得,云何差別。一切眾生者,從凡夫起問。台教頌云:『七賢七位藏初機,通教位中一二齊。別信並圓五品位,見思初伏在凡居』。乃藏通內外凡,別圓外凡位也。又云:『果位須陀預聖流。與通三四地齊儔。並連別住圓初信。八十八使正方休』。在藏通已入聖流,在別圓猶在內凡也。又云:『圓別信住二之七。藏通極果皆同級。同除四住證偏真。內外塵沙分斷伏』。在別圓尚在內凡,在通教三人同斷思惑盡,在藏教已臻極聖也。永嘉云:『同除四住,此處為齊。若伏無明,三藏則劣』。正此謂也。今云及諸菩薩者。頌又云:『別地全齊圓住平。無明分斷證真因。等妙二覺初二行。進聞三行不知名』。正指此意也。約位從初住至等覺四十一位。約斷證別初地與圓初住相等。妙覺與二行相齊。圓教三行,別教不知名字。況後位耶?更須進斷三十品無明,方證圓教極果。即此謂如來世尊,所言所證所得,差別之相若此。今經本屬別圓二教。所以引四教頌者,慧學之流,不可不知,無妨帶說。所證,斷惑證理也。所得者,修因得果也。云何差別者,理有淺深,位有高下,此問能被之教。眾生,指所被之機也。末世眾生,不見如來三業殊勝,誠屬可愍。正是所為,故云令也。聞此聖教者,時至機熟,轉從四依邊聞。隨順開悟者,隨聖教邊,開悟所證之理。庶幾漸次伏斷,入所得之位矣。故云漸次能入。

【記】得悟雖同佛。多生習氣深。所謂理則頓悟。事須漸除。此所以有漸次能入之請也。請法指上首。聽法者指眷屬。前章五性差別中之菩薩性,即法王圓滿覺性,然是反顯。眾生不悟者,必僅就破惑邊看,不從本智上看,故請重宣。凡未入位者,皆稱眾生。眾生亦有所證所得。此專指發心用功之人言。眾生甚多,故云一切。眾生即五蘊中人,五蘊結聚一團,成眾生之相。藏教七賢,一、五停心。二、別相念。三、總相念。四、煖位。五、頂位。六、忍位。七、世第一位。前三外凡,後四內凡。藏教初機之人,佛本欲教其修四念處功。因其妄想太多,業障太深,故先令修五停心觀,以伏其心。五停心者,多散令作數息觀,眼觀鼻,鼻觀心,數鼻端出入之息。但出入不宜並數。或數入息,不數出息。或數出息,不數入息。令心擊於一處也。多貪令作不淨觀,吾身自內至外,膿血尿糞,無一處乾淨。譬如淨瓶,外觀雖美,中藏臭穢。瓶若一破,人皆掩鼻,不可嚮邇。貪欲最甚者為色。故男觀女,應作不淨想。女觀男,亦應作不淨想。貪心自可漸息。多瞋令作慈悲觀。多癡令作因緣觀。多障令作念佛觀。多障眾生,並息亦不能數。則令念佛,觀想聖容。若又不能,則老實置佛像於前,對之禮拜。是知五停心法門,為下手最好工夫也。其次則修四念處。鈍根者,一觀一觀,分別修之,為別相念。利根者,修一觀則通四觀,為總相念。修之久,觀行起,心已調伏。譬如兩木相摩而生火,即為煖位。藏教名為初機相似位。二六時中,念茲在茲,一刻不敢放鬆。觀行極純,則為頂位。到此尤宜耐煩,所謂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是為忍位。有上忍中忍下忍。下忍修十六行觀。中忍修三十二行。伏三界見思惑。再一剎那,進世第一位。通教初乾慧地為外凡,抵藏教前三位。次性地為內凡,抵藏教後四位。別教十信位,圓教五品位,位次相等。皆屬外凡。見惑有八十八使。思惑有八十一品。伏者,伏界內事障也。在藏教小乘。雖五停心中,有念佛一法,尚未有淨土法門。此法門,直至方等時方開。須陀洹,藏教之初果也。前是伏見惑,至此乃能斷見惑。預於聖流,名見道位。從世第一後心,用八忍八智,方斷八十八使之見惑。眼見者不是惑,見逆順境而意根分別好歹起執著,乃為見惑。因執著而起愛憎,即思惑。因見思惑,遂造種種之業。藏教初果,在通教為三地四地,即八人地與見地也。在別教為初住。圓教為初信。通教何以有三四地兩位,因有利根鈍根之別。八人地是利根人,聞而即斷。見地是鈍根人,必用功後方斷。然利根人亦僅斷欲界麤惑,能不起分別。至上界五十六使微細見惑,則不能斷。正使方休,習氣未除,要不能不墮落地獄道餓鬼道,莫能自主也。藏通以斷三界思惑為究竟地。別圓則須斷根本無明。故藏通極果,僅抵圓教二信至七信,別教二住至七住。圓二信至七信,別二住至七住,四住煩惱,自然齊斷,尚是內凡。在藏教已證偏空理,得阿羅漢果。藏教以阿羅漢為極果。通教以離欲地為三果,已辦地為極果。四住者,一、見愛住。二、欲愛住。三、色愛住。四、無色愛住。證但空之理。是為偏真。自以為涅槃,不知實變易生死也。既斷思惑,則斷界內塵沙。塵沙本自無惑,因眾生見思煩惱習氣,多如空中之塵,恆河之沙,故名為惑耳。證阿羅漢果者。界內塵沙,隨思惑斷盡。界外塵沙,不過能伏而已。至此地位,本可以教人。然彼自苦中出,視生死如牢獄。明知眾生之苦。不肯再入世而度生,因無大悲心故。三藏即指藏教。藏教以證偏空為涅槃。不知無明之名。故云:『若伏無明,三藏則劣』。四教中內外凡,皆眾生之位次。經文言及諸菩薩,則但講別圓,不講藏通,別教以中道觀智,照中道諦理,破一品無明而登初地。圓教初住,已與之齊。故云別地全齊圓住平。別教八住至十迴向,方伏初地無明。而圓教則僅八信至十信三位。圓教初住至十住,各斷一品無明。與別教十地齊。故云無明分斷。圓教八信至等覺,別教八住至等覺,皆菩薩所修。真因,即中道也。修德有功,性德方顯。初住以前,果中之因。初住以後至等覺,為因中之果。佛為果中之果。十信以前,為因中之因。別教至等妙二覺,僅與圓教初二行齊,故不知三行之名。(按以上註文可與天台四教六即圖參看)開悟者,開自己之知見,悟本具之道理。上根利智,即可斷惑。鈍根者亦能伏惑。凡夫有心念佛,心無二用,即能伏惑。誦經聞法時亦然。

己二至三顯慇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記】例前可知

丁二師資緣合

爾時世尊告清淨慧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末世眾生,請問如來漸次差別,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清淨慧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講】既問所證之理,令其隨順開悟。復問所得之位,令其深入。故以善哉而雙美之。餘可略知如上。

丁三應求開示

戌一長行

己一示圓滿覺性

庚一本來平等

善男子!圓覺自性,非性性有。循諸性起。無取無證。於實相中,實無菩薩及諸眾生。何以故?菩薩眾生,皆是幻化。幻化滅故,無取證者。譬如眼根,不自見眼,性自平等,無平等者。

【講】前請重宣法王圓滿覺性。今示之曰:圓覺自性,非性性有。謂圓覺自性,本非差別之性。然今性有差別者,覺性雖無差別,以有隨緣之能,是以隨染淨緣,現起差別諸性也。諸性即是眾生菩薩。既是隨緣現起,差別性即圓覺性。誰為能取所取,又誰為能證所證,故曰無取無證。雖然,而現有眾生為能取,菩薩為能證。佛即遮云:於實相清淨理中,實無菩薩及諸眾生。次復徵起云:何以故?而云實無耶?遂釋云:菩薩眾生,皆是幻化故。既同幻化,當體寂滅,又誰為能取能證耶?故曰無取證者。蓋以幻化滅故,有即非有。菩薩眾生,同歸圓覺。若更說有取證之人,豈非以圓覺而取證圓覺,有是理乎?如其不明,更助一喻。故以譬如眼根,不自見眼。喻圓覺不自證圓覺。如是則圓覺自性,本來平等。又誰能使之平等哉。故云無平等者。

【記】此指示本來平等之理。圓滿覺性。平等不二,本無差別。故曰非性,謂非性中自有差別也。然以其有隨緣之能,遂生出十界差別之性。故曰性有。謂因隨緣而生差別也。是知性無差別,由緣而有差別。緣有染淨之異。性有順逆之差。一切如來順修,一切眾生逆修。眾生一念不覺,遂生三性。第一逆性,第二見性,第三色性。因有逆性,是以念念相續,遂分能所。能即見性,所即色性。由此現出種種諸性差別。由逆修而成眾生性,由順修而成菩薩性佛性,故有如來眾生之異。夫圓覺性雖隨緣而起。然緣起無性,是有差別即無差別,故差別性即圓覺性。就差別說為不一,是曰離。就無差別說為不二,是曰即。眾生因不覺而生能取,以一切境界為所取。菩薩因修行而為能證,以一切妙法為所證。至於圓覺本性,則無能取所取。能證所證,故曰無取無證。此專指圓覺妙性也。圓覺妙性為實相真體,故無菩薩眾生。菩薩眾生,皆是假名,同屬幻化。由無明變現,而有迷悟之分,凡聖之別。而圓覺實相,則無凡無聖無迷無悟。幻化既滅,菩薩眾生,同歸圓覺,當體寂滅,有何取證?此是修德。然全修即性,若更說取證,豈非以圓覺取證圓覺耶?此理本明,但因圓覺實相,為離言說相,離心緣相。須是一切放下,親證此境,方能明白。末世眾生,萬難理會。故又設喻以明之,喻如眼根,雖能照了前境,而不能自見其眼。猶之圓覺,不自取證圓覺也。蓋圓覺妙性,只是一法,更無二法。何以故?覺性平等故。平等屬於本來,既係平等,自無平等者也。

庚二迷倒成差

眾生迷倒,未能除滅一切幻化。於滅未滅妄功用中,便顯差別。

【講】上科眾生,指已發心,知伏惑者。此之眾生,兼未發心,不知伏惑者。所謂內凡外凡也。全未發曰迷。雖已發心,不知惑空,加功欲伏曰倒。縱使已伏,不過如石壓草,均為未能除滅。上云菩薩眾生,皆是幻化。此云一切幻化者,不唯菩薩眾生,兼一切因果而總言之。猶偏取於因,以惑滅而一切皆滅故。於滅未滅者,滅則漸次斷滅,未滅則漸次治伏。不達本空,均為妄加功用。於此妄功用中,便顯有菩薩眾生之分。故曰差別。

【記】迷是不覺,倒是不正。既迷妙覺真性,轉性成識。即將妙明轉為無明,故未能除滅幻化。原覺性雖本來平等。由眾生迷倒,不了幻化,所以成差。上文非性性有,是教眾生自悟本來覺性。此科是說眾生不了幻化,又不能以幻修幻,故曰未能除滅。能滅二障為菩薩。雖未滅而能伏,為初心大士。皆由不悟自性本空,當體是佛,而妄加功用,故有內凡外凡等種種差別。

庚三究竟平等

若得如來寂滅隨順,實無寂滅及寂滅者。

【講】二障永滅,一性圓明,即是如來寂滅。寂滅者,是法平等,無有高下,即前請法王圓滿覺性是也。自是智與理冥,更無智外理為智所證,亦無理外智能證於理。隨順圓覺,絕諸對待。上云自性平等,無平等者。此云實無寂滅,及寂滅者。辭雖有異,而義無殊也。

【記】若得如來寂滅隨順一語,理極深奧。如來者,如如不動,而無去無來。二障永滅,一心圓明,諸法平等,理智一如,智外無理,理外無智,是為寂滅隨順。隨順者,隨順圓滿覺性也。至此則一切平等,並無寂滅之相。既無寂滅之相當前,豈有能寂滅之人哉?能所雙亡,故曰實無寂滅及寂滅者。

己二隨順成別

庚一次第隨順

辛一凡夫隨順覺性

壬一由妄成迷

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由妄想我,及愛我者。曾不自知念念生滅,故起憎愛,耽著五欲。

【講】此由妄成迷也。一切眾生,先從博地凡夫說起。由妄想我等,謂由最初一念不覺,迷真心而成妄識,復由識起諸想念,內執身中有我,復執身外有可愛我者,即是執我我所也。曾不自知者,謂一向不自覺知,不知我及我所,俱屬念念生滅,虛妄不實。由不知故,背情則故起憎嫉,順情則故起愛染。憎嫉者,見欲則銷。愛染者,逢欲益盛。故云耽著。五欲,即五塵也。均是可欲之境故。

【記】此下就隨順覺性,顯出差別。欲明差別之相,先從凡夫位說起。一切眾生,本賅九界,而茲則專指六凡位中眾生言。無始,即最初一念不覺。因一念不覺,迷真成妄,由妄識而起妄念,於是內有我而外有愛我者。愛我者,即我所是。就凡夫言為我所用者,就菩薩言是法執,皆由無明妄想。(根本無明)而生見思妄想(枝末無明)即我執(我見我慢等)也。執身為我,以正報為自受用。有我即有他,復執依報為所受用。念念執著,心生愛樂,故有愛我者。試即一身內外,細加研究,誰是我者?我尚不有,更何有愛?不知無我,故墮生滅。念念生滅,生死之因。於是本性清淨,為念所障。以動為心,以動為境。對一切逆順境界,而起憎愛之心,有憎愛,故有色聲香味觸五欲。此指未發心眾生言也。

壬二遇教得悟

若遇善友,教令開悟淨圓覺性,發明起滅,即知此生性自勞慮。

【講】此遇教得悟也。善種內發,不期而逢曰遇。善友者,具正知正見,能勸人為善故。如華嚴之五十三人,法華之淨藏淨眼皆是也。憐其久迷自性,因貪欲而造業,故教令開悟淨圓覺性。果能開能悟,自然發起智眼,照明我及我所,念念起滅。即知現前眾生,皆是圓覺性中,自勞自慮,乃與圓覺無與焉。

【記】此指已發心眾生,了知生死苦果,憎愛苦因,發心修道者言。則以得遇善友為第一好因緣。遇者,不期而逢也。稱為善友,必具正知正見,能勸作諸善,對治諸惡,而使人脫離生死者也。開者,開正知見。悟者,悟淨圓覺性也。開悟本由自己,善友但能指示之耳。遇善友非易事。既遇善友而教令開悟。然後了得現前身心,一切皆是無明幻化,妄起妄滅,故曰發明起滅。既悟淨圓覺性。何以又知此生性自勞慮?蓋當開悟時,所有無始無明習氣,自八識田中,一齊湧現,由此能見自心中微細生滅之相,此即正知見也。未開悟人,往往將邪作正,將妄作真,併此妄想亦不自知。勞慮即妄想。既發正知見,便能照了我心,念念生滅。有如一隙日光,照見塵埃亂動。然塵相自動,虛空不動,虛空即真性也。

壬三緣悟成礙

若復有人,勞慮永斷,得法界淨。即彼淨解,為自障礙。故於圓覺而不自在。此名凡夫隨順覺性。

【講】此緣悟成礙也。首句意謂:若於開悟眾生中,復有能伏惑之人,顯非盡能伏也。勞慮永斷者,知圓覺是覺體安然,了無形跡。勞慮者自勞動思慮,野馬奔馳,與圓覺全不交涉。一如空,一似塵也。如是可誓期必證,發心永斷。是則以觀行之功,伏而不動。故曰得法界淨。於事相不起妄動,住清淨故,此淨解也。若執此為是,反成障礙。自此不肯新進,便不更求斷惑,故於圓覺而不自在。即前頌之見思初伏在凡居,雖在凡居,尚不至逆於圓覺,故名凡夫隨順覺性。亦是圓別信住之凡夫也。

【記】用觀行功夫得力,真智與真理相應,方得以定力伏勞慮。此文永斷之斷字,不能作斷字看,只可作伏字看。蓋能所既無,自知法界清淨。然尚有此淨解。即是知見,即是妄想,故所得者,並非真淨,乃相似淨也。因此淨解,為之障礙,故於圓覺而不自在。此不自在,係指功用上言。至於自己分上,已得有快樂受用。此是已經伏惑之凡夫,在藏通為內凡,而在圓別則為外凡也。

辛二地前隨順覺性

善男子!一切菩薩,見解為礙。雖斷解礙,猶住見覺。覺礙為礙;而不自在。此名菩薩,未入地者隨順覺性。

【講】菩薩,指別教八住至十迴向,圓教八信至十信位也。頌曰:『八至十信二惑空,假成俗備理方通。齊前別住後三位,併連行向位相同』。見解為礙者,謂彼淨解為自障礙,而欲斷之。從八住去,位位斷,位位證也。雖斷解礙,猶住見覺者,謂能見淨解為礙者,即是隨順覺性。今雖斷於解礙,而猶住著見解為礙之覺性。此即中道法愛也。執以為是,不復進求,故云猶住見覺。既住此覺,則此覺亦為障礙,故云覺礙。教中訶為頂墮是也。又云為礙者,以其為圓覺之礙故。而不自在者,不能任運趣入圓覺也。名菩薩者,對前顯勝,上求之心超凡位也。名未入地者,對後顯劣,下化之功,不及聖位故。然既已超凡,雖不及聖,則於覺性自然不逆,故稱隨順。

【記】前為觀行位中之凡夫,此為相似位中之菩薩。一切菩薩,專指圓教八信至十信,別教八住至十回向而言。圓教七信,見思已空。至八信進斷界內塵沙。九信十信,斷界外塵沙。內外塵沙惑空,故稱二空。別教八住,與圓教八信位齊,因別教乃鈍根大士,破塵沙惑不易。須經歷十行,塵沙方破,又經十回向,空假能通,契中道觀,方伏界外無明也。上文見解為礙,然斷此見解,而仍存有滅見解之覺,仍是障礙。別教自八住至十回向,往往識中道實性,而為中道所迷,所謂無量劫來生死本,癡人認作本來人。故曰覺礙為礙而不自在。此等人若不遇如來,未易除此障礙。故由十回向而登初地,功夫最難!蓋破異相無明易,破住相無明難。如用功之人,稍得受用,便執著此受用而不能進步是也。

辛三地上隨順覺性

壬一承前正明

善男子!有照有覺,俱名障礙。是故菩薩常覺不住,照與照者,同時寂滅。譬如有人,自斷其首。首已斷故,無能斷者。則以礙心,自滅諸礙。礙已斷滅,無滅礙者。

【講】此承前正明也。前云見解為礙,即是有照,以非照莫見故。又云猶住見覺,即是有覺,以非覺莫住故,俱名障礙者,謂所照之礙,固是障礙。而能照之覺,亦名障礙。以住著,則障礙圓覺性故。是故常覺不住者,謂有照有覺,俱名障礙之故。所以入地菩薩,無時不照,所謂寂而常照,是故不成礙,以不生住著心故。正以不生住著,則所照之礙,與能照之覺者,同時寂滅,皆不離圓覺性故。此義不易明顯,故又以喻明之,故云譬如有人也。有人,謂期死之人。自斷其首者,謂期死之人,起心斷首而死,以刀自斷其首。首未斷時,則首為所斷,人為能斷。至已斷故,則所斷之頭非己,能斷之人亦亡,故云無能斷者。此喻照與照者同時寂滅之義,可以極甚明顯矣!若更以法合者,則是入地菩薩,以滅礙之心,自滅諸礙。礙未滅時,則礙為所滅,覺為能滅。至礙已斷滅,則所滅之礙既空,能滅之覺亦盡,皆不離於圓覺性故。上云照與照者,同時寂滅,即此意耳。

【記】此法身大士用功方法,然凡夫亦不可不知。圓教初住以上,別教登地以上,雖得受用,仍須用功。唯此乃用法界觀,修楞嚴三昧,與地前用功不同。覺是體,照是用。以始覺之智,照本覺之體,此是地前功夫。四住雖除,無明未脫。有此照覺,仍是障礙,因有能所故。能照是心,所照是境,境即無明是也。至登地以後,不必用照,只須了得無明性空,無明即是實性。只有一覺,覺外並無諸法。雖是常覺,亦不住覺。外無所照,內無能照,故云照與照者,同時寂滅。此是登地菩薩境界。地前尚不能知,何況凡夫?故復設為譬喻。能斷之人,喻能照。所斷之首,喻所照。礙心為能照,諸礙為所照。所滅之礙既滅,能滅之智亦亡也。

壬二慮後防問

修多羅教,如標月指。若復見月,了知所標,畢竟非月。一切如來,種種言說,開示菩薩,亦復如是。此名菩薩已入地者隨順覺性。

【講】此慮後防問也。恐後有人問曰:地前與地上,雖位分淺深,均屬依教修習。何故地前,則歷位成執。登地,就常覺不住。豈非世尊施教,地前則聽其自便,地上則私與解銷?若爾,則無緣慈如是,便非世尊施教之所應耶?故世尊以此防云:修多羅教,如標月指云云。教,通指如來所說一切經也。標指者,楞嚴云:『如人以手指月示人』。以手指月,謂指為標月之指。彼經蓋是以指喻教,以月喻心。意顯如來說教,原為示心。標月之指,即喻示心之教。若復見月者,經又云:『彼人因指,應當看月』。喻學者借教,應當觀心。了知所標畢竟非月者,經又云:『若復觀指,以為月體,此人豈唯亡失月輪,亦亡其指』。意顯不應執指,喻學者看教,即謂明心。豈唯不知心,亦復不知教。意顯不應執教。今經能喻同楞嚴,所喻稍異於彼。蓋如來於地前地上,立位顯覺,皆為修多羅教,即同能標之指。然立位顯覺,原為破障成慧,即同所標之月。故云如標月指。果其破障成慧,立位顯覺,亦不應住。故云若復見月。了知所有能標之指,畢竟非月。豈唯如來一佛所說,不應住著,則諸佛皆然。故云一切如來,乃至亦復如是。是知地前地上,智分劣勝。智劣則成執,智勝則常照,非佛有私,不得故作是問,恐招謗佛之愆。防問已竟,仍歸正結,故曰此名云云。

【記】月譬圓覺妙心,指譬修多羅教。凡看經人,應由文字,悟實相妙理。了得文字不是妙理,如知所標之指非月。未悟以前,須由文字研求妙理。既悟以後,須修圓覺而不可執著文字也。

辛四如來隨順覺性

壬一明所證境

善男子!一切障礙,即究竟覺。得念失念,無非解脫。成法破法,皆名涅槃。智慧愚癡,通為般若。菩薩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無明真如,無異境界。諸戒定慧及婬怒癡,俱是梵行。眾生國土,同一法性。地獄天宮,皆為淨土。有性無性,齊成佛道。一切煩惱,畢竟解脫。

【講】此先明所證之境。地前滅礙立覺,覺即成礙。入地常覺不住,若實有不住,亦名為礙。謂障如來大圓覺海。無障無礙,大自在性故。今明至如來位,則一切障礙,即究竟覺。一切障礙者,即指地前礙之與覺,地上常覺不住,雖麤細不同,通名為礙,故以一切目之。即究竟覺者,同歸如來大圓覺海,無障礙性故。此二句為總標。不過言其大略。所攝諸礙,其數尚多。此下一一為之融會,如憶念斷礙,憶念立覺。能斷能立,則為得念,斷不能斷,立不能立,乃為失念。得則為得所縛,失則為失所繫,俱不解脫。今知對失立得,得非真得。因得顯失,失非真失,二俱不成,同歸圓覺,以二皆圓覺起故。不言圓覺而言解脫者,以圓覺即是離繫縛法故。依教修習,精進即是成法,懈怠即是破法。對破立成。成非真成。因成顯破,破非真破。二俱成非,同歸圓覺。而言涅槃者,以圓覺即是不生滅法故。能照諸礙。即是智慧。不能照礙,即是愚癡。對愚立智,智非真智。因智顯愚,愚非真愚。二俱成非,同歸圓覺。而云般若者,以圓覺即是大智慧光明義故。觀同行者,呼為菩薩。所成就法,名為正道。觀異學者,呼為外道。所成就法,名為邪道。對邪立正,正非真正。因正顯邪,邪非真邪。二俱成非,同歸圓覺。以圓覺即是阿耨菩提法故,故云菩提。地上位位所斷妄惑,名為無明。所證實理,名為真如。然無明依真而起,妄固非妄。真如對妄而觀,真亦非真。二俱不立,同歸圓覺。故曰無異境界,以圓覺即是諸法無差別性故。菩薩示現順行,即便修戒定慧。示現逆行,即便作婬怒癡。然既屬示現,同依圓覺。故云俱是梵行,以圓覺即是一切佛菩薩清淨因故。菩薩說法所度,名為眾生。集行所嚴,名為國土。然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幻化不實,實即圓覺。故云同一法性,以圓覺即是依正二報諸法之實性故。菩薩教化造惡眾生,即入地獄。教化修善眾生,即入天宮。天宮不以為樂,地獄不以為苦,唯依圓滿覺性,清淨自如。故云皆為淨土,以圓覺即是常寂光淨土故。菩薩教化不定二乘,及與菩薩,名為有性,謂有成佛性故。教化定性二乘,及與闡提,名為無性,謂其無佛性故。然一切眾生,莫不有心。凡有圓覺心者,遠近定當作佛。故云皆成佛道,以圓覺即是一切如來本起因地法故。然此以上九對,前四似約地前,後五似約登地。未到佛地,皆名煩惱,以是有對法故。謂有對即有諍,因諍故有惱。今約佛地融會,同歸圓覺。故云一切煩惱,畢竟解脫。以圓覺即是大解脫法,絕諸對待,一切煩惱,畢竟不生故。

【記】此段文不比前三段。前三段中,一是凡夫,二是地前菩薩。三是登地菩薩。凡夫境界,全是障。菩薩境界,半明半障。若以五時判教法論之,凡夫境界,如阿含會上,純麤無妙。地前境界,如方等會上,三麤一妙。登地境界,如般若會上,二麤一妙。此段是佛境界,如法華會上,純圓獨妙。是修德之極功,而顯性德。蓋在眾生分上,則有諸法。菩薩仍為對待,如來則為絕待。所謂第一義諦。前段文即第一義諦之出顯也。前段是初心第一義諦,此段是圓滿第一義諦。前來凡夫菩薩,各種障礙。以佛法界海慧平等眼觀之,皆是解脫,不落擬議思量,所謂唯有一中道,無二亦無三也。一念頓悟為始覺。由本覺生於始覺,以始覺還照本覺。始本合一,始本不二。如外無智智外無如。一智一切智,一如一切如。到此一切障礙,即究竟覺。此境唯佛獨證,如來以外,皆不能知。若凡夫則頭頭腳腳,全是障礙,如何得為究竟覺耶?地前之滅礙成覺,登地之常覺不住,皆是障礙。何以故?以其障大圓滿性故。得念者,得現前一念之真念也。念念遷流,謂之失念。失則憂慮,得則歡喜,皆是無明,皆非解脫。不知得失皆是幻化。以如來法界海慧照之,有何得失?故無非解脫。精進勇猛,真念現前,為成法。一念懈怠,頓失定力,為破法。成破亦是對待,即是幻化。以如來覺海照之,有何成破?故皆名涅槃。涅,不生也。槃,不滅也。智愚皆是夢幻。覺性上本無智愚之別,豈非同是般若?邪正俱無自性,無性之性,乃圓覺妙性。非正非邪,雙遣二邊,而中道顯,豈非同是菩提?無明是不覺,真如是妙覺。然以法界海慧照之,本無明暗,故無異境界。諸戒定慧及婬怒癡,俱是梵行。此語唯佛可道。蓋婬怒癡之性皆空,即是戒定慧。此必全理成修;全修成理之後,方可曰俱是梵行。切勿錯認!眾生分上,有情為覺性,無情為法性。不知內而色身,外泊山河虛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故曰同一法性。地獄受苦,諸天極樂,菩薩開示地獄者,令眾生止惡。開示天宮者,教眾生修善。然而境從緣有,本無自性。故曰皆為淨土。如提婆達多,在地獄中,世尊令阿難入定觀之,問其苦否?達多曰:我在此有三禪天之樂。又問出否?答曰:待世尊入地獄時方出。曰:世尊那有入地獄時?答曰:我那有出地獄時?夫達多不以地獄為苦,而以為樂。或曰:此妄樂也。然而妄不離真,了得真妄原空,地獄即是天宮矣!豈非皆為淨土哉?有性者,有佛性也。無性者,無佛性也。如曰聲聞緣覺,永無成佛之期。此小乘不了義教。大乘了義,則無此別,故無不成佛。煩惱性即涅槃性,離涅槃無煩惱,猶離空無華。對煩惱說解脫,非真解脫。須知煩惱者,迷之則有,悟之則無。故曰畢竟解脫。

壬二明能證智

法界海慧,照了諸相,猶如虛空。

【講】此明能證智也。言佛地所以能融諸對待,而歸於圓覺性者,以其有法界智故。法界,即一真法界。佛地證之。依此而起平等大慧,猶如大海無量無邊。故云法界海慧。照了諸相,諸相,即指前凡夫相,地前相,入地相也。照了者,照其起自圓覺,了其相即實相。實相無相,仍還圓覺。故曰猶如虛空。楞嚴云:『譬如虛空,體非群相,而不拒彼諸相發揮』。今經亦爾。

【記】一切障礙,為不二境。即究竟覺,為不二智。以境發智,以智照境。境外無智,智外無境。境智一如,中道平等。故曰猶如虛空。

壬三結歸圓覺

此名如來隨順覺性。

【講】此結歸順圓覺性也。名如來者,顯能隨順者,非前三等人故。謂如來從初發心,由凡夫經地前,至地上,畢竟圓極。至遊大圓覺海,登彼岸而入妙覺果地。故曰如來隨順覺性。

【記】絕對待,離能所,靈光獨耀,迴出根塵。是為如來隨順境界。

庚二頓圓隨順

辛一明隨順相

善男子!但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居一切時,不起妄念。於諸妄心,亦不息滅。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於無了知,不辯真實。彼諸眾生,聞是法門。信解受持,不生驚畏。是則名為隨順覺性。

【講】如上漸次隨順。失照,則任運成礙。圓照,則無法不融。然此圓照之功,修之誠非易易。若果有頓圓之機,亦不難也。故重呼而告之曰:但諸現前菩薩,及末世眾生,有頓根,或圓根者,只須居一切時,渾渾噩噩,而不起妄念。言一切時者,即是自朝至晚,循環往復,迎賓送客,咳唾掉臂,及一切見色聞聲時也。不起妄念者,並非無念,亦非一念不生。然離念境界,唯佛獨證。等覺已還,皆未離念故也。既未離念,焉得一切時中不起?今言不起者,以圓頓教人,賦性渾噩,天然自在。對諸美惡境界,而不故起憎愛之念,故云不起。以順性之念,本屬依他起性。如幻如化,有即非有。遇境逢緣,不生二執。二六時中,莫不如是。故曰居一切時,不起妄念也。於諸妄心,亦不息滅者。妄心即是有即非有,非有而有之念,既屬依他,其體圓成,息滅作麼?若起念息滅,便成遍計。譬如好肉挖瘡,無病尋病,何必如此!故曰亦不息滅。住妄想境,不加了知者,凡一切境界,從緣而生。緣起無性,當體即真。妄境亦屬依他,妄即無妄。若加了知,即是起念分別,又成遍計。譬如缽盂,何須安柄?故曰不加了知。於無了知,不辯真實者,四祖云:至道無難,唯嫌簡擇。但莫憎愛,洞然明白。了知之性,即自性之光,有尚無礙,何況云無?若辯真說妄,即落簡擇。反墮無明昏暗,而不洞然明白矣。彼諸眾生,獨約末世言之。以現前菩薩,根性猛利。又在佛世之時,親見如來三業殊勝。聞是圓覺隨順法門,信解受持,不足為難。故不言也。信者,信得佛所說之法是正教。解者,解得正教中所詮是真理。受者,受以自修。持者,持以教人。末世眾生,不唯不能如此,而且驚畏者多,故獨言之。謂末世眾生,聞此法門,設能信解受持,不生驚畏者,是則名為隨順覺性。問:何故聞之而生驚畏耶?答:此言小根劣器的人,聞上圓頓大教,驚其非是佛語,義涉荒唐,畏其不能下手,不敢教人。此即不信不解不受不持也。反此是名隨順覺性。

【記】此段文各家註解不同。仁山老居士,曾另出手眼解之,猶覺太高。今鄙人別有發揮。蓋各家皆發揮菩薩境界,而略眾生境界。我則專就末世大心眾生發揮也。上來所說,皆漸次修證功夫。此段則圓頓功夫。頓者,一念不生,湛湛寂寂。圓者,不起分別,雖有妄想,而對境不生。所謂對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長也。日六時,夜六時,為一切時。圓頓人二六時中,穿衣吃飯,皆與人同。唯不起妄念,故境界獨異。所謂不起者,並非真不起。玩講義自明。若真不起,下文何又曰於諸妄心,亦不息滅耶?須知妄心不必滅,並不能滅。登地已還,尚且不能,何況凡夫。蓋妄想原是依他起性,如水上浮漚,自性本空,有何妨礙?起念滅之,即是遍計。何以故?以心中分別好壞故。但對境不被所惑。妄想起時,即時一照不生我法二執,即是本領。要在此處用功。初不在除妄想。了得依他如幻,當體即是圓成。諸居士多有以妄想不能息滅為問者,不可不知此理。因緣和合而有,有非真有。固緣分散而無,無非真無。性真常中,原無有無迷悟之相。有了知固是虛妄,無了知亦是虛妄。又何必辯?受者,領納之義。領納此法門,對境不起二執,豈非受用乎?

辛二讚隨順人

善男子!汝等當知。如是眾生,已曾供養百千萬億恆河沙諸佛,及大菩薩,植眾德本。佛說是人,名為成就一切種智。

【講】當知者,謂當知其所以能隨順者,有由來矣,故曰已曾等。極顯其供佛之多,不但於一二三佛而種善根也。供佛及僧,必兼聞法。福慧雙修,以植萬德之本。故曰植眾德本。佛說者,所言不虛。種智者,即是佛智,能生佛地一切智慧。是知眾生雖在末世,但能隨順覺性,必至成佛無疑。

【記】此段及偈頌,玩講義自明。

戊二偈頌

己一頌示圓滿覺性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清淨慧當知:圓滿菩提性,無取亦無證。無菩薩眾生。覺與未覺時;漸次有差別。

【講】前四句,頌本來平等。長行云:圓覺自性,今云圓滿菩提性,二即一也。無取亦無證者,性自有故。長行云,非性性有,亦一也。菩薩是能證人。眾生是能取人。所取所證既無,能取能證何有?故並以無稱,同幻化故。後二句,頌迷倒成差。文云:於滅未滅,妄功用中,便顯差別。頌云:覺與未覺時,漸次有差別。蓋長文以一切幻化,皆生如來妙圓覺心。滅得一分幻化,顯得一分覺性。故曰滅未滅。約所滅之幻言之。頌云:覺與未覺時。約所顯之覺言之。蓋幻滅,即是覺時。幻未滅,即未覺時。文云:便顯差別,頌云:漸次有差別,皆約兩楹言之。文有究竟平等一段,而頌無之。而漸次差別一句,直是標下頌意。

己二頌示隨順成別

庚一頌次第隨順

眾生為解礙。菩薩未離覺。入地永寂滅。不住一切相。大覺悉圓滿,名為遍隨順。

【講】首句,頌凡夫眾生伏惑,得法界境,名為凡位。為解礙者,文云即彼淨解,為自障礙。故於圓覺而不自在。雖不自在,尚不至於背逆。故云隨順。次句,頌地前。文云雖斷解礙,猶住見覺,故為解礙。次二句,頌登地以上。永寂滅者,上二位有照有覺,俱名障礙。登地以上,則照與照者,同時寂滅故也。不住相者,謂礙覺二相,俱不可得故。末二句,頌如來。今言大覺,即是如來。悉圓滿者,文云一切障礙,即究竟覺,乃至云一切煩惱,畢竟解脫。所謂不可得中恁麼得也。遍隨順者,文云法界海慧,照了諸相,猶如虛空,故云遍也。

庚二頌頓圓隨順

末世諸眾生,心不生虛妄。佛說如是人,現世即菩薩。供養恆沙佛,功德已圓滿。雖有多方便,皆名隨順智。

【講】初二句,頌明隨順相,只在心不虛妄。一言蔽之,謂不唯起妄念為虛妄。而息妄心,加了知,辯真實,有意欲樂,一一皆為虛妄,同幻化故。今以一不字,賅文中不起不息,不加不辯之義,皆攝之矣。佛說下,頌讚隨順人。佛說者,顯是真實語故。人指末世眾生,轉從四依邊聞,設能不生驚畏,許其現生,即是菩薩。供養句,出其所以。文云百千恆沙佛,今但云供佛。文云植眾德本,今云功德圓滿。雖有句,許其不欲速成。皆名句,許其為度眾生,隨順一切種智也。為中根人顯性竟。

【書籍目錄】
第1頁:原序 第2頁:題辭
第3頁:凡例 第4頁:釋經題
第5頁:釋譯題 第6頁:序分
第7頁:文殊章 第8頁:普賢章
第9頁:普眼章 第10頁:金剛藏章
第11頁:彌勒章 第12頁:清淨慧章
第13頁:威德自在章 第14頁:辯音章
第15頁:淨諸業障章 第16頁:普覺章
第17頁:圓覺章 第18頁:賢善首章
第19頁: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