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普賢行願品講記 淨空法師講述

普賢行願品講記 淨空法師講述

第十五卷

[日期:2010-08-31]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淨空法師講述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淨空法師講述

  華藏圖書館

早晨講到懺除業障,說到了十種順生死的心,那麼對治當然也有十種。對治從後面說起,在十種生死心裏面最後一種是撥無因果,所以對治第一個我們要深信因果,學佛基礎就是在相信因果,能夠相信因果可以說入佛門就不難了。在晚近印光大師教人,他是從這個地方開始,所以他特別是以了凡四訓與安士全書作為教誡初學入手。

在禪宗最有成就的是虛雲老和尚,他老人家一生教誡學生也是以深信因果為第一個科目,我們在他的參禪法要裏面他所標榜的第一條就是深信因果,實在講整個佛法都沒有離開因果這個道理。我們在壇經裡面看到法達禪師他一生專攻法華經,他念法華經念了三千遍,到六祖那裏參學的時候態度也是很傲慢。三千遍,十年啊!法華經相當長,一天念一遍,三千遍也要十年,每一天念一遍持誦法華經,十年當然也是很難得的了。所以見了六祖的時候態度上有點傲慢,被六祖呵斥之後,他自己才覺悟,那麼到以後自己說出來,雖然法華經念那麼久,六祖問他法華經宗旨,答不出來,那麼六祖開示他,法華是以一乘因果為宗旨。清涼大師在華嚴經裡面也給我們說出五周因果,所以世出世間法都離不開因果的定律,這個是一定要相信。

第二呢?要轉變無慚無愧,要對治,無慚無愧是煩惱,這是廿種隨煩惱裡面的兩種,也是很大的障礙。必須常常有愧責之心,看看諸佛菩薩在過去劫中跟我們沒有兩樣,現在他們成佛成菩薩了,我們還在六道輪迴,這是我們不如人的地方,應當感到慚愧。那麼再看看近代許多真正往生西方的這些人,距離我們不遠,那是真正成就了,一往生西方等於是作佛了,往生西方是作佛,一生成就,我們看看他們再想想自己,應當要發奮要努力,我最近這兩年來看到這兩個往生的,去年在香港講經的時候,香港中華佛教圖書館有一個信徒,八十多歲的老居士,一個月之前就曉得預知時至,無疾而終,這是真的不是假的。

一個月之前他在圖書館借大藏經回去看,告訴暢懷法師,那邊的館長,告訴他那一天日期都跟他講得清清楚楚,派人到他家裏取回藏經,他要走了。暢懷法師聽了都不相信,他要走了,難道他要往生?看看又不像,好像沒有這個本事,他這種人怎麼可以往生呢!真是小看了他,難道要搬家?說不定要搬家?所以就不管他了,到了那一天就派了人到他家取藏經,到他家的時候,老居士還在看經,來的人,你來幹什麼?你不是叫我今天來取藏經的嗎?這個老居士說是啊!沒錯,我是叫你今天來,沒叫你現在來。那麼把這個人打發走了。過了兩天再去,他家裡人說老居士往生了,大家嚇了一跳,什麼時候往生的?把你趕走之後兩個小時。怎麼往生的呢?看經往生的,他坐在桌上看經走的,你看看多自在。暢懷法師學天台的,平常念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不念阿彌陀佛的,結果看他這個樣子,現在念阿彌陀佛了,曉得這個是真的不是假的,一點都不假。

我們比不上人家,那麼自在,一個月之前就通知有關係的人,打招呼要走了等於是辭行,你看多自在。最近我從美國回來在洛杉磯看到石清源居士,我們台中的老蓮友,也是這麼樣瀟灑,這麼自在。頭一天他跟他太太說他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他太太說他胡說八道,到第二天他真走了,也沒有害病。第二天早晨早飯很正常,跟平常完全一樣,到快到中午了,他太太給他做了一碗白木耳,他也吃了,十一點半鐘走了,吃了沒有多久就走了,沒有害病,真的不是假的。所以看看這些人,我們自己應當慚愧,要努力,我們將來往生,如果往生還有病苦,那我們就不如他們。他們沒有害病,沒病苦,而且預先都知道,那一天走都曉得,這個是念佛念成功了,這是最近我看到的兩個人。

所以真正要想求生西方,求生西方好,一了永了啊!這個世界縱然是將來輪迴再輪迴到人天,苦不堪言,你說如果將來來世再做人,我都不願意幹了,因為我看到現在做人,你看那個小孩從小學中學大學,苦死了,念書,這事不能幹了,太苦了,那麼離開學校到社會上勾心鬥角,爭名逐利,太苦了,這事不能幹,所以是一定要把這個事實真相搞清楚,求生西方。這個世界什麼都是假的,什麼都不要爭執,應當是以求西方為第一個願望,第一樁大事。

第三是怖畏惡道,這是反前面的第八,是不怕惡道,惡道可怖啊!不要說三惡道,人都太苦了,何況三惡道呢!你能夠怕墮惡道,就決定不做墮惡道的業,不要造這個業。惡道的業因當然很多,但是最重要的,你要曉得它就是三毒煩惱,地獄道是瞋恚,畜生道是愚癡,惡鬼道是貪欲,所以貪瞋癡是三惡道主要的因素。我們在一切法、一切順逆境界裡面,不貪、不瞋、不愚癡,這樣才能夠不墮三惡道,所以貪瞋癡的心一定要斷。

第四,不覆瑕疵,我們自己有過失不必隱瞞,應當當眾陳述,就是說出來,發露懺悔。第五,斷相續心,就是惡念,惡念一定要斷,惡念必定有,為什麼呢?無始劫以來的習氣必定是有,有不能夠相續,惡念才起來,馬上就換成阿彌陀佛,要很快地把它換過來,不能讓惡念繼續地增長,這樣就好。所以古德常講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念起不怕,那是無始劫的習氣當然會起來,你要覺得快,一覺,惡的念頭就不會相續了,就斷掉了,這樣就好。

第六發菩提心。第七修功補過,第七是對前面第四講的縱恣三業,無惡不做,多修功德彌補過去這些過失。第八守護正法。護法第一要護自己的法,要護自己的正法,要護自己的清淨心,這一條非常重要。護自己如果是發心求生淨土的話,要護持自己的信願行,對於淨土的信心決定不能動搖。如果這個信心不太堅固,有一個方法就是除淨土之外的經典我不看,除念佛堂,其他的道場我不參加,這樣把外緣杜絕了,培養自己的信心。如果自己信心非常堅固那沒有關係,縱然接觸外道,你不會被他動搖,也許還有機會能夠度他們,能夠勸他們回頭,這個是很好的。所以要護持自己的信願行,行就就是執持名號,務必叫這一句名號二六時不要間斷。

諸位要曉得念佛的功夫全在佛號上,那個念經、念咒那是幫助的,是助修不是正修。如果信願成就了,我們看看古來的大德,他們的功課一天十萬聲佛號,他也不念經也不念咒,他什麼儀式也沒有,行住坐臥不離佛號。憶佛念佛,口裏面或者有斷的時候,心裡面不斷,心是憶念,心裡面想佛,口裡面念佛,他心裡面的憶念不中斷的。楞嚴經裡面講的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現前見佛,你看許多預知時至的,他要不現前見佛,他怎麼曉得他那一天走,現前他一定見到佛嘛!他知道什麼時候走。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那沒有話說了,見無量佛了,這一種殊勝的功德利益我們不能疏忽。

你要是念一念無量壽經,你才曉得阿彌陀佛建立他這個國度啊!很不簡單,也很有道理。他在行菩薩道修菩薩道當中,曾經講參學,我們看華嚴經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當然這五十三參是表法的,是代表菩薩階級的,五十一個階級的,代表這些。阿彌陀佛在因地裡面曾經參訪過兩百一十億個佛國土,一個佛國土就是一個大千世界,他真是博學多聞;那麼在諸佛國土裡面,他是取人家的長處,捨人家短處,建立一個盡善盡美的極樂世界,這是經裡面給我們講得清清楚楚。那麼在我想呢,阿彌陀佛在法界他關係很深厚,凡是他去參訪過的國土,我相信都有最好的邦交,我們如果一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了,最起碼的兩百一十億個佛國土,我們去遊歷都不要辦簽証手續,這個阿彌陀佛的學生嘛!他們跟阿彌陀佛關係太厚了,所以經上講我們這個世界距離阿彌陀佛才十萬億個佛國土,這個距離很近不遠哪!往返一次花不了好多時間啊!經上說的西方極樂世界早晨吃飯之前已經去遊歷十萬億個佛國土了,回來的時候才吃早飯的時候。這個講十萬億佛國土是只說到我們這邊為止,其實不只,有一些人不願意往生,為什麼原因?捨不得娑婆世界。如果明白這個道理,哎呀!我還是往生好,為什麼呢?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我每天都可以回來看一看嘛!非常地親切。

所以見阿彌陀佛就是見十方諸佛,那麼最起碼的,像我剛才所說的,最低限度你會見到兩百一十億尊諸佛如來,這是講與阿彌陀佛因地參訪有密切關係的,從事上說的。從理上講盡虛空遍法界無量無邊諸佛如來,你都能見到。所以這個地方要不去,你到那裏去啊!實實在在沒有任何一個淨土能比得上西方淨土,這個是給諸位說真話,不然的話華嚴經普賢菩薩不會介紹你去的呀!這是守護正法,一定要護持我這個佛號二六時中不中斷。

可是念佛初念的時候常常會中斷,這個中斷是業障。所以從前念佛為什麼一定要到念佛堂,因為念佛堂的佛號不中斷。從前印光法師蘇州靈巖山,他們念佛堂裡面的阿彌陀佛佛號日夜都不斷的,那怎麼辦呢?輪流念,分班輪流念,到夜晚是分班,夜晚大家睡覺的時候四個人一班、四個人一班,至少是有四個人,保持佛號不中斷;一個人念兩個小時,兩個小時換一班,這樣子換法,所以他的佛號是日夜不間斷,一年到頭不間斷。你到那個地方去,它能夠常常提醒自己,自己怕忘記了,進了念佛堂就不會忘記了,所以依眾靠眾,這樣成就人的。

可是現在也沒有念佛堂了,可是現在人有福報,你們帶上一個隨身聽,耳機一掛,阿彌陀佛,跟念佛堂沒有兩樣嘛!比念佛堂還方便,為什麼呢?走到馬路上都沒有離開念佛堂。所以要利用這些機器,我在國內我這樣教人,什麼錢都可以省,買隨身聽、買錄音帶,這個錢不能省,這個太重要了,這個是最好幫助我們助念的,幫助助念的,所以要利用這些科學的機器,也要叫佛號日夜不要停,尤其現在的機器很進步,有自動迴轉的。那麼我也想將來建個念佛堂,叫二六時中日夜佛號不間斷,我用什麼方法呢?用廣播電台,可能先在美國建立,我在美國有這麼一個構想,我們自己建一個電台,二十四小時就是播放阿彌陀佛,那麼你打開收音機就行了,打開收音機就能夠聽到佛號。

所以我到美國去跟別的法師不一樣,他們要不答應我搞這些事情,我不會去的呀!我去幹什麼?到那邊去真正建一個念佛的道場,大家在一起共修,到那邊去建念佛堂去的,那麼這是護法非常重要。先護自己,護自己的法就是護釋迦牟尼佛的法,護釋迦牟尼佛的法就是護諸佛正法,那麼自己有能力的時候必須要盡力地來弘揚,把佛法發揚光大,普遍地勸導一切眾生。第九啊!念十方佛,這個十方佛諸位要曉得;十方佛或者是說念諸佛,或者經上看到諸佛名字,這些字樣統統都是講的阿彌陀佛。十方佛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是十方佛,所以阿彌陀佛是十方一切諸佛的總名號,你記住這個,他的含義是無量覺。那一尊佛不是無量覺呢?因此阿彌陀佛也是諸佛名字,也是諸佛的通號,這個一定要明了。

否則的話一看到念十方佛,好了,你就找萬佛名經;我們過年圖書館打算拜千佛懺,那三千佛名經,好,你要是念那個,心都念亂掉了,到後來不曉得要跟那個佛走好,這麼多的佛。萬佛名經裡面一萬二千多尊佛的名號,到後來你會無所適從。你要曉得十方佛諸佛名號就是阿彌陀佛。那麼最後一條是講觀罪性空,這個是對治妄計人我,起於身見,對治這一條的,這是一定是以智慧的觀察,能夠真正地破見思煩惱。如果我們真正能具足修學這十條,這十條修成了是無罪不滅,那麼這是真正的懺悔,理事都有了。我們再看底下這一段經文,「菩薩自念,我於過去無始劫中,由貪瞋癡,發身口意,作諸惡業。」

這個是講行願之相。身語意,這身口意是造作惡業的工具,惡業是它造的,那麼懺悔還要它來懺悔。諦閑法師這個註也註得很好,他說「貪瞋癡是業因,惑也」,迷惑啊!「身口意是業緣」,因如果沒有緣不會結果,因沒有緣他不會造作,這個果就是造作。所以內有貪瞋癡,外藉身口意來造作,那麼所造作的業一共有三類,一個是善業,一類是惡業,一類是無記業,他這個地方講不動,就是無記業,無記業說不上善惡。那麼懺悔,當然善業不需要懺悔,無記業就是說不上善惡的也不需要懺悔,所以懺悔是專對惡業。不過在此地又有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善與惡的標準很難辨別,這是一個很麻煩的事情,不但在我們不容易區別善惡,就是整個佛法裏面善惡也有好多層次的標準。

譬如通常我們講五乘佛法,這是講了最簡單的,人乘、天乘、聲聞、緣覺、菩薩,這是五乘佛法,五乘佛法就五種不同的標準,善惡五種不同的標準。有些高標準的善,大善,在我們看起來是惡,怎麼對他是善呢?實在沒有標準。嚴格地講標準從心地生的,可以說一個原則,這個原則是永遠不變的,不管有多少層次,不管是三乘五乘,都是守這個原則,能夠叫自他身心清淨的就是善,能令自己、能令別人身心清淨,就是能夠達到覺正淨的,這是真正的善。如果叫自他心地染污的,就是迷惑,迷邪染,那統統是惡。

由此可知不論境界,也不論事相。只論我們自己心地感受是覺正淨,這就善法;如果說染邪迷,這決定是惡法,你要能把握這個大原則,實在講善惡不難辨別。譬如講我們上午跟諸位舉的,像提婆達多,像歌利王這些,那在我們看是大惡,可是在菩薩他是善,在菩薩感受當中,他是善,大善知識。為什麼呢?他成就他的覺正淨。諸位要仔細從這個地方去體會,善惡才能夠辨別得清楚。因此懺悔必定是從自己心地裡面改過自新,而不是在外面境界上,因為外境沒有善惡。這個意思六祖大師說得很透徹,他老人家在壇經裡面教戒學人,他說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你是不是真修道?你要真修道的人,他看不到世間人的過失。

釋迦牟尼佛修道的人,提婆達多想種種方法去陷害他,他眼睛裡看提婆達多是大善知識,沒有看到他的過失。他在行菩薩道作忍辱仙人,歌利王割截身體的時候,他沒有把歌利王看作惡人,他沒有見到歌利王有什麼過失,他說歌利王是個大好人,大善知識,幫助他成就他的忍辱波羅密。他的忍辱波羅密是圓滿了,那是最後一個忍辱波羅密圓滿的相,如果沒有他,忍辱波羅密不能圓滿。六祖的話我們要好好地去體會。他老人家又說,若見他人非,自非卻是左,你見到別人過,是你自己有過失,因為你自己有不善的惡心,與外面境界相感,那個過是自己不是他。外面境界相感應的時候,你自己如果是善心、清淨心,你在外面感的心愈清淨、愈善;自己心有惡,遇到外緣相感的時候,你這個惡念起來了,惡生了,所以是自己惡,不是他人惡,他人不惡,自己惡。幾個人明白這個道理?幾個人能夠迴光返照?你不能這樣迴光返照,不錯你是修行人,你不是真修行人,真修行人決定是事事能夠迴光返照,這個是真正修行人,他在這一生修持當中,決定有了不起的成就,念佛能得一心不亂,學禪能得禪定。

如果常常見別人的過失,跟諸位說,念佛決定不能得一心,因為一心是清淨心,常常看到別人過失,你的心定不下來。持戒也是如此,戒律自己持得再嚴,看到這個人又犯了戒了,那個人又破了戒了,你們想想他能不能得定?他不會得定嘛!他心裡面起伏太大了。自己覺得我很了不起,他們都不如我,我的戒律很嚴,你看這個人又破戒了,那個又犯戒了,其實他自己糟糕了。持戒的目的是什麼?是要得定,持戒而不能得定,這個戒律是福報,人天有漏的福報。所以持戒是手段,得定是目的;但是得定並不是最後的目的,定還是手段,開智慧是目的。

阿羅漢持戒修定,他只達到禪定,九次第定,沒有開智慧,所以最後一個目的他沒有拿到。因此我們明了戒律在佛法裡乃是手段之手段,定是手段,它是幫助得定的;要幫助得定,戒律只有律自己,決定不戒別人,決定不是戒別人的。你要把戒律是叫別人持戒,你自己雖持戒不能得定。應該怎麼樣修呢?自己持戒,別的人都是佛菩薩。所以你看看華嚴經裏面講學佛修行人只有一個,善財只有一個,學生只有一個;除一個學生之外,所有的都是老師,都是善知識,善知識就是菩薩,就是老師,學生只有自己一個人,他才會成就啊!他才能夠真正修十大願王,禮敬諸佛,一切恭敬,為什麼?都是我老師嘛!如果有一個是同學,十大願王就修不成了,為什麼?你跟我是同學嘛!馬虎一點,隨便一點,我們兩個差不多,我為什麼對你恭敬?禮敬諸佛裡漏了一個不行啊!漏了一個,你的功德就不圓滿了。

所以諸位一定要明了,華嚴經裏面成就人,它的理論就是建立在這一個基礎上,學佛必定是一個人,就是自己一個人,除了自己一個人之外,統統是老師,統統是善知識。所以要以平等心、清淨心禮敬讚嘆供養,決定不能有差別。差別心不是真心,不是菩提心,前面說了不能忘失菩提心,菩提心裏面是平等的。可是我們凡夫心就是不平等,有高下,有遠近,所以他不能成就,學就要真學,要認真地去幹。六祖末後還有兩句,這也是警惕我們,真的是別人有過了,別人難道真沒有過失嗎?別人是有過失啊!與我不相干嘛!所以他說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過。他有過,他造罪業,與我不相干,我沒有過失。

他造的種種善業也好,惡業也好,都是做給我看的,都是幫助我修行的,叫我看了怎麼樣呢?叫我看了在心裡頭有沒有波動?外不著相,內不動心,這個就是修禪定;看得清清楚楚,了了分明,這是長智慧,定慧雙修。所以一切順逆境界、善惡現象,統統是善知識。如果你在這裡面著相、取相、動心了,是你自己有過失,你自己心不在道上。那個幾句話說得非常之好。

再看下面經文,「無量無邊,若此惡業有體相者,盡虛空界不能容受。」這個意思我在前面跟諸位提到過,這是講罪業、業障如果有體積、有形象的話,我們無始劫造作到今天確確實實盡虛空界都容納不下,這個話說得並不過分。所以懺悔一定要把業障懺得清淨,這才是一個真正的法器。我們念佛必定要修懺悔,雖然是帶業往生,總是希望帶的業愈少愈好;因為愈少,到西方極樂世界品位愈高;品位高,成佛就快呀!成佛就早啊!所以在現前這個階段要盡量地去懺悔,那麼首先對於事理要明瞭,在日常生活當中要把它做到,尤其是最殊勝的修學機緣,決定不能把它錯過。佛法也是自始至終講緣,因緣,我們自己修學需要好的因緣;你看彌陀經裡面講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可見得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也要好的因緣。

我們這邊同修,我這次到美國住的時間久一點,我也聽到有人對我責備,說我把大家丟掉了,跑到美國去了,說了很多閒話。我聽了笑笑,假如在美國的因緣要不比這個地方更殊勝,我們何必去呢?用不著去嘛!學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說老實話沒有生死,所以我到那麼去的時候,希望就是這三年之內建一個道場,那麼這個道場建立起來了,在佛教是開了一個新的境界。我是準備在那邊買一塊地,大概三十英畝到一百英畝,相當之大。初步計劃準備有一百戶,聚集念佛的同修我們自己住在一起,我們這一個區等於一個社區一樣,這個社區裡建兩個活動中心,一個是一般性的活動中心,一個是佛堂,念佛堂。所以我這個念佛堂裡面就有廣播電台,有閉路電視,圍繞著念佛堂裡面是一百棟房子,一戶是一棟,我們是求最低的價錢,現在估計是不超過四萬塊錢,美金不超過四萬塊錢,這樣一般退休的老人都有能力買得起。

這個社區裡面也有市場,有醫院、有銀行、有郵局,就是一個小城一樣;名字我都起好了,就叫阿彌陀佛,所以將來新興都市在美國地圖上有個阿彌陀佛,你看看人家查著地圖,阿彌陀佛,他也得念一聲嘛!他不能不念嘛!這就是集合在美國那些華僑,以華僑為中心,希望他們退休之後;有些子女跟父母相處的時候,在美國很明顯地看出有代溝,在台灣不太容易看到,在美國太明顯了,所以住的都不很愉快,有的相當痛苦。回來又不好意思,在此地房子也賣掉了,什麼產業都變賣到美國去了,跟兒女處不好,痛苦也不好意思回來,回來好像沒有臉見人,很苦。所以我們要替他解決這個問題,使大家都能住在一起,彼此互相是個照顧。我們想了很多,將來我們自己有意願往生的時候,我們也有一個特別做一個房間,人在病重的時候放在裡面助念,那麼這個房子裡面四周畫著西方極樂世界變相圖,一進去之後就等於看到西方世界一樣,幫助他能夠往生。這個是確確實實想在那裏建一個純粹淨土宗的念佛道場,是這麼個意思。

建好了之後,我就找人發心去做住持,找真正發心念佛的人到那裡去領眾。所以我那裡建好之後就走路,到別的地方再去建去,要多多地建,希望在美國幾個大城市附近都能夠建這樣的道場,這也是替美國政府解決老人福利的問題。所以我們做這個事情,美國政府非常歡迎,他地方太大了,希望你開發,建立新興的都市。那麼如果不是志同道合的,就不能在一起共修,可以參學不能共修,來訪問來研究,互相觀摩,這個是很好的,應當是非常歡迎的。共修不行,行門不一樣,所依據的經典不相同,像這些地方都應當要想到要明瞭,真正一個道場建立是非常殊勝的因緣。

底下一句說「我今悉以清淨三業」,這是能懺之心。過去我們用身口意三業,無惡不為;現在我們用身口意三業來懺除業障,這個就是心存恭敬、心敬,身禮拜,口讚嘆,這是懺除三業的過失,也就是前面所講的逆流的十心,十種惡心。古德關於懺悔的事情說得很多,因為這個行門關係非常之大,就是不管你修那一宗、那一派,都要以清淨三業才能夠有感應。如果三業不淨,再殊勝的道場,再好的老師,自己都得不到利益。所以我們自己能不能得到利益,或者你得到幾分的利益,可以說完全在你自己心地有幾分清淨,一分清淨得一分利益,十分清淨就能得十分利益。所以一樣的道場,一樣的老師,許多同學在一塊共學,每個人得的利益不一樣,原因在那裏呢?果然是像印祖所說的對老師的恭敬心有差等,實在講就是自己清淨心上有差等,不一樣。那個恭敬心是從清淨心生出來的,心不清淨要叫他生恭敬心決定不可能,因為恭敬,敬是性德,他性有染污,他怎麼能生出敬心呢?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要真正講修恭敬,還是要清淨三業,因此這個問題古德就講得多了。

像孔老夫子教給我們,他曾經說過以直報怨,直是正直,怨是怨懟;他來給我作對,來常常找我麻煩,我不能以怨報怨,決定不能有報復的心裡,有報仇這個心理,孔老夫子不主張這個。以直。直就是以正理,以正當的理,我們講理。以德報德,這個德就更厚了。佛法裡頭常講的怨親平等,比孔老夫子講的還要高一層。那麼真正講到懺悔,講到三業清淨,必須要做到在一切時一切處、一切人事境界之中,不著相,就是金剛經上講的不取於相,在一切現象裡面、境界裡面,特別是人事境界裡面,不生愛憎,這個重要;和諧心意的,不起貪愛心,不順自己意思也不起憎恚心,你這三業才能清淨。最好在一切境界裡沒有取捨心,你就自在了,有取捨就有得失,所以人的煩惱患得患失;如果一切境界沒有得失,他的煩惱我可以說已經就去掉百分之八、九十了,這沒有得失嘛!這個人多自在啊!得失是從取捨來的,不取不捨,一切隨緣,隨緣就自在啊!那麼如果再進一步呢,就是佛法裡面所講的一相三昧,心在境界裡清淨、恬淡、平等、自在,這就是一相三昧。

六祖大師教學的目標,他講了兩種三昧,一相三昧、一行三昧,那麼說了一行三昧就是一切處,行住坐臥,只有一個心,真心,清淨心。離一切分別執著妄想,這個心呢?就是一行三昧。

【書籍目錄】
第1頁:第一卷 第2頁:第二卷
第3頁:第三卷 第4頁:第四卷
第5頁:第五卷 第6頁:第六卷
第7頁:第七卷 第8頁:第八卷
第9頁:第九卷 第10頁:第十卷
第11頁:第十一卷 第12頁:第十二卷
第13頁:第十三卷 第14頁:第十四卷
第15頁:第十五卷 第16頁:第十六卷
第17頁:第十七卷 第18頁:第十八卷
第19頁:第十九卷 第20頁:第二十卷
第21頁:第二十一卷 第22頁:第二十二卷
第23頁:第二十三卷 第24頁:第二十四卷
第25頁:第二十五卷 第26頁:第二十六卷
第27頁:第二十七卷 第28頁:第二十八卷
第29頁:第二十九卷 第30頁:第三十卷
第31頁:第三十一卷 第32頁:第三十二卷
第33頁:第三十三卷 第34頁:第三十四卷
第35頁:第三十五卷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